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

《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把流傳了千百年的愛爾蘭 英雄傳奇、爐邊故事集中展示給讀者,為我們理解 愛爾蘭文學特有的精神和獨特的魅力提供了最可靠的原始素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希望大家喜歡!

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

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篇一

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讓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美麗的名字——Molly Malone。這首歌描述的是賣魚女Molly Malone每天辛苦勞作,最後年紀輕輕就因病去世的悲傷故事。有人說Molly Malone的故事堪比夏洛克•福爾摩斯和羅賓漢傳奇的精彩,卻比後兩者中的任何一個都要具有神祕色彩。夏洛克•福爾摩斯和羅賓漢的故事尚且或多或少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做依據,比如福爾摩斯取材於Conan Doyle的導師Dr Joseph Bell,而一些英國曆史學家認為羅賓漢人物形象的靈感來自中世紀的罪犯Roger Godberd。相比之下,你很難用任何史料證明Molly Malone的存在,可以說是無據可查。

Molly Malone雕像

儘管如此,當你置身都柏林街道,打著拍子輕輕哼唱這首歌,你彷彿能夠看到Molly Malone在集市中前行的身影,聽到她充滿活力的叫賣聲,無一不彰顯著愛爾蘭勞苦民眾的純樸與堅強。如今,她的雕像成為了都柏林的地標性景點,每年大量的遊客紛紛慕名前往。這座雕像設立於1988年,目的是為慶祝都柏林建城一千年。其上還標註有她過世的時間(1699年6月13日),這一天後來被命名為"Molly Malone Day”。據說她每天推車賣魚的路線就是從聖三一大學沿著Grafton Street 一直到St Stephen's Green。

近日,有學者表示,1880年代James Yorkston的手稿並不是Molly Malone這首歌的初始版本。原因在於,去年五月份在世界上第一個書市小鎮、世界上最大的二手書市場——威爾士Hay-on-Wye(海怡村)舉辦的文化節上,有人在一本寫於1790年的書中發現其中記載的同名歌曲。曲調相似但是歌詞卻有很大的不同,開頭變成了“By the big hill of Howth”,描述了一個醉漢想劫持一名叫做 Molly Malone 的女子,企圖把她裝進麻袋裡的故事。如今這本書被儲存在都柏林作家博物館。

儘管如此,相信在大多數人心中,Molly Malone依然代表著市井中平凡而熱愛生活的愛爾蘭人民。愛爾蘭著名樂隊The Dubliners的成員John Sheahan曾說過:“無論我們前往哪裡進行演出,幾乎每次在音樂會結束之際,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都會和我們一起高歌‘Molly Malone’。”這首歌永遠屬於愛爾蘭,永遠屬於全世界。

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篇二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相信,每當海洋精靈唱起海洋之歌,所有流落在人間的精靈都會被送回精靈世界。故事中康納是一位普通的燈塔守護者,與海豹精靈布羅娜育有一雙兒女,本和西爾莎,他們深愛著彼此,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海豹精靈布羅娜為了不連累家人,在生下了小海豹精靈西爾莎後就不辭而別了。康納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

小海豹精靈西爾莎是最後一個擁有著海豹外貌卻能化為人形的生物,她的歌聲是精靈回家的唯一方法。那是一個童話世界即將終結的時間點,所有隻存在於民間傳說中的生物在現代社會的影響下,愈加地墮落、腐敗,他們已經迷失在人類世界。三個還未泯滅回家之心的精靈,偶然間找到了他們一直在苦苦尋找的小海豹精靈,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回家的唯一機會了,可是,小海豹精靈西爾莎卻在這時被貓頭鷹巫婆抓走了。她的哥哥本在親情的驅使下,鼓足了勇氣,開始了一場拯救精靈的冒險。他成功救出了妹妹,也終於揭開了母親不辭而別的真相,父親因為愛也終於對妻子的離開釋然了。

最後,當小海豹精靈唱起海洋之歌,終於喚醒了散落人間的精靈,他們終於回家了。這一曲精靈輓歌為萬物有靈時代畫上了句點。

愛爾蘭民間故事選編篇三

1865年6月13日,威廉·巴特勒·葉芝出生於都柏林的一個濱海郊區——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親約翰·巴特勒·葉芝(John Butler Yeats)是一位職業畫家,熱愛大自然,熱愛文學;母親蘇姍·葉芝(Susan Yeats)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卻富有浪漫精神和想象力。作為長子的約翰·巴特勒·葉芝,在這樣一個藝術氣息濃郁、氛圍寬鬆的家庭成長,對他未來的文學創作、人生觀、愛情觀及婚姻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1868-1880年,葉芝一家居住在英國倫敦,葉芝在那裡接受了基礎教育。

在英國期間,葉芝偶爾會回到愛爾蘭的家鄉斯萊果度假,探望祖父。家鄉斯萊果在葉芝的生命中有著深深的烙印。1880年後,葉芝一家從倫敦搬回愛爾蘭的皓斯,葉芝在伊雷似摩斯·史密斯(Erasmus Smith)中學繼續他的中等教育。熱愛文學的父親經常給葉芝吟誦詩歌,激昂的言詞、高貴的姿態使葉芝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模仿雪萊和埃德蒙·斯賓塞寫詩,一個劇本接一個劇本——因為我父親認為詩歌高於其他一切體裁——我臆造出奇幻而不一貫的情節。”【威·巴·葉芝:《自傳》第66-67頁。】1883年,葉芝進入他父親任教的大都會藝術學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一邊學習繪畫,一邊進行文學創作。1885年,葉芝的詩作首次印成鉛字,刊登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1886年發表首篇詩劇《摩沙達》(Mosada);1887年發表詩歌《戈爾國王的瘋狂》(The Madness of King Goll),1888年發表詩集《莪相的漫遊及其他》。這一系列詩歌的發表逐漸確立了葉芝在愛爾蘭文壇的地位,而葉芝也正式放棄藝術,投身於文學創作之路。

1920xx年12月,葉芝出任愛爾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 在任期內,葉芝推廣蓋爾語,保護古代文獻和建築;研究民間文化和古代詩歌;倡議並起草版權法;並且還負責審訂愛爾蘭新硬幣的動物圖案設計。

1920xx年,葉芝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愛爾蘭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葉芝認為他的得獎,足以說明愛爾蘭民族復興運動正受到世人的關注。

葉芝在晚年仍然筆耕不輟,1938年4月,詩集《新詩》發表,8月10日,艾貝劇場上演他的詩劇《煉獄》。1939年1月21日,葉芝完成了他最後一首詩――《黑塔》。

1939年1月28日下午兩點,葉芝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