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子部 > 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後感【熱】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讀後感【熱】

《道德經》讀後感1

《道德經》強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於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所作為。違反自然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汙染直到今天才被認識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規律,孩子的成長規律,順其自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道德經》說:“教學無字,無為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讓老師多教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體驗,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用簡單的辯證方法論審視世界和生活,多次強調“做而不猶豫,生而無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求華麗的辭藻;有所作為,不能居功自傲,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難的,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錯,往往是因為缺乏自知之明,帶著一點點成績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點挫折,你就會失去信心。

《道德經》用辯證思維審視人生的不幸與福報。所謂“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們應該為和平時期的危險做好準備。事情順利的時候要想到自己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完覺得困難的時候要想到美好的未來。《道德經》也告訴人們,有一件事是可以通過犯錯來避免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罪大惡極

《道德經》最後一章說:“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勿爭也。”真實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話不真實;好人不善於辯論。人們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炫耀,自以為什麼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是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不與人競爭。我覺得應該以此為座右銘:不要聽華麗的詞藻和美麗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謙虛謹慎,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讀後感2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道德經第二章讀後感。有喜才會有悲,有歡才會有愁,有希望才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為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慾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慾”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慾”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為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讀後感《道德經第二章讀後感》。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為自己找各種藉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讀後感3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典名著。經過為期一年的學習,我對道家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如書中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說人們相互之間各幹各的事彼此之間並無交集,僅有附近的雞犬之聲能夠聽到。老子期望國家按照小農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且不需要社會交際,以此來避免人本身的私慾以及一切能導致國家破裂的消極情緒。如果我們單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無為而治貌似是不現實的。可是我們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平凡未嘗不是一種幸福。隨著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而少私寡慾生活過得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有一顆平靜的心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可是更接近於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不與爭,處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我們生於這樣一個快節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保護自我而不得不做一些自我不喜歡的事。可是我想說,幫忙他人堅持謙卑的態度也未嘗不可,也許你會失去一些東西,可是回報卻是無窮的。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這句話是說把自我當做天下,那麼天下就能夠寄予他了:把天下當做自我的生命來愛惜,那麼天下就能夠託付給他了。我們中國目前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復興之路還有很長要走,而我們正處在國家的頂端,我們需要為國家的利益不懈奮鬥,貢獻出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它經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當堅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於一個從應對面交際向全面數字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裡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且沿襲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使之始終堅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道德經》讀後感4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常使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去爭奪功名利祿;不以難以得到的東西為珍貴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盜;不顯現那些能誘發人們貪慾的東西,使人民的本心不被擾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要純潔人們的心思,滿足人們的溫飽,減損人們的遺志,增強人們的體魄。永遠使人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使那些自以為聰明之人不敢自作主張,以無為的方式去對待一切,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老子主張無知無慾,與他所處的歷史背景有密切關係。周王朝分崩離析,五霸代興,戰爭頻繁,野心勃勃的諸侯們都像代周而立,社會生產力在不斷的爭鬥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老子面對戰亂痛心疾首,因此提出人的.本性本來是清靜純潔的,只是受到了名利物慾的隱憂,爭名奪利,貪圖物慾,於是就產生了奸詐巧偽之心。二者是引起社會動亂的根源。主張去除名利,淨化人們的心靈,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從對於人類文明發展史進行反思這一角度來看,老子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生存意識。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人類已經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

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動物,同時也是破壞地球、汙染環境的罪魁禍首。由於人的活動,地球的臭氧層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全球平均氣溫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氣、水源、土壤等極大地損害和惡化。大自然已開始瘋狂報復人類。據統計,全世界有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汙染的大氣環境中,引用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水。這些汙染又翻過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癌症,而癌症決大多數十有環境汙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母親已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人們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識、財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人類在不斷著創造文明,同時也在不斷為自己挖掘著墳墓。

《道德經》讀後感5

每個人都想從書本中汲取點什麼,不同層次的人考慮會有所不同。由於這種差異性的原因,我的眼光從當今移開,去古書中找尋。讀點自己不懂得東西,瞭解一些高深的理論,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質。經朋友的推薦,找到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道德經》,試讀之後,雖不甚理解,僅得皮毛,但堅持靜靜看完,零散地記載了些東西。結合現實,生髮些個人的東西,為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年出生於楚國。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稱,而老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曾做過小官,職位不高。這和傳統的文人沒有太多的不同,後來辭官歸隱,生活平靜,精通修養之術。據說活了200歲,是道教的`開山鼻祖,都尊他為太上老君。他的哲學思想與其他的偉人有太多的不同,我們總說自己缺乏信仰,那麼什麼支撐我們活下去。“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想探尋一下“道”為何物。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是空虛無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如果從物質層面而言,創萬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國之道,再回歸到個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說“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種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力量。

“道”,是對付應變之術,是法則和智慧,是自然規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它一落到語言上,人就無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內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國之道是清靜無為的統治方式,就個人而言,我們該成為一個有“道”之士。

《道德經》告訴我們,“道”是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法則。其實讀書學習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順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恆長存。領悟之後,尋求解脫。心浮氣躁的我們,孔子的“禮”“仁”,有時顯得蒼白。莊子亦如老子一樣,看開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悅,我亦滿心期待,於是記之。

《道德經》讀後感6

原文我是看不懂的,從譯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考。

道德經分析的範圍側重於非物質的一面,分析了個體和集體。個體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與聖人。集體分析是側重於道德來推動集體往更好的方向運轉,而集體分析的刻度“你”和“我”。

人,人類社會,世間萬物,用哲學和科學來概括總覺得不夠全面,所以我喜歡用“物質”和“非物質”來得到兩個範圍。自有文字以來人類文明就在物質與非物質這兩個範圍萌生了無盡的.好奇和探索,從古到今,從今到末來,人一定會探索下去。

哲學側重點是“非物質”範圍,道德經的側重點也是“非物質”範圍,但是他們的刻度不一樣。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確有很大的內容差異,但是內容都是“非物質”範圍,這挺重要的。我覺得產生這種差異內容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宗教信仰環境導致的。

扯得遠了些,回到道德經。道德經裡面的重點是什麼呢?重點是一個人必須有道德,一個社會必須重視道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國人是以人來教導、以人來衡量對錯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來衡量對錯的,所以不同的依託形成了不同的對比。記得BBC紀錄片裡面就有講到天主教對人們的生活形成的影響,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因為我從小就被我父親教導人要怎麼樣,人不能怎麼樣,怎麼才能成為人,這種用人來衡量對錯的教導的確對我形成了一種塑造,這裡的我對我過去的評價只是陳述事實的意思。

道德經其實是基於道德上思考總結出的一篇,從側面上說,人們在那個時候道德已經到達了那一種地步。道德經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衡量、發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經說明了那時候我們是以人來衡量對錯的。維持自我的存在是需要代價。維持一個人的存在,就是說你要維持自己一個人的標準。聖人的存在就是維持聖人的標準。

其實道德經是什麼這個我不是很感興趣,為什麼會有道德經呢?上面已經給出答案了。這裡覺得一個事情挺重要的,哲學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側重分析“非物質”這個範圍,但是人是由物質和非物質這兩個範圍形成的,學哲學的人不要忘了科學。

《道德經》讀後感7

老子的仙風道骨,被傳的神乎其神。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說世界上沒有什麼神仙的話,那麼老子預知未來從何而起;況且歷史上的諸葛孔明也能神機妙算;再者,靈寶函谷關的尹喜怎麼能看見紫氣東來就判斷將有聖人到來?其他人為什麼沒有看見?思索了好久,難道他們真的得了道,成了仙?答案曰:非也!其實,他們的仙風道骨都源於知識的淵博。他們能把萬事萬物之間聯絡上。就像古語所說: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他們從這幾件事情的跡象上,能推斷出將要發生的事情。比如尹喜所見的紫氣,其實其他人是看不見的,因為尹喜也是一個修養極高的人,而且懂得氣象。要是平常人,沒有這些學識的人,見了就和沒見一樣。有些人的學識也很淵博,但他們往往忽略了事物之間的聯絡,看待問題不能多角度,多方位,而只是侷限於事情的本身,所以學識再多也只是平常人!

最初讀《道德經》,感覺老子什麼事情都追求自然,不去強求。我總在想,我是年輕人,積極上進非常應該,如果一切順其自然的話,最終無為。所以,對那種消極思想很是牴觸。但這次誦讀,卻有了不同感受。雖然早都知道書多讀一遍,感受就會增加一層,許是因為它難懂的緣故吧,擱置了許久。現為了學生能懂意思,我查了許多資料,對它的理解又深了一層。我們再拐回來說說老子的思想,他的無為其實是有為。我喜歡他說的'例子。車子有輪子,輪子中間是空的,空是無為。但正是因為是空的,因此可以插上車軸,然後輪子可以滾動,可以在中,可以做人,所以又有為了。這也是他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了。他的無為中,其實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思想,也就是我們常日所說的欲速則不達。他的這種絲絲昂,其實是一種大智慧。沒有說不讓你不上進,只是在上進時應該遵循規律罷了!

《道德經》讀後感8

“沒什麼,世界的開始”

生命從何而來?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我們身體裡的任何細胞一樣。即使它們有其特殊性,但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特殊的東西。比如泥與火結合形成陶器,形狀和質地都變了,但本質不變,還是無生命的。從精卵結合到嬰兒,生命從何而來?

人生是什麼?如果生命是健康身體的組合,那麼如果有科學家無縫組合的`健康器官,這樣的“人”會有生命嗎?如果是,討論“靈”和“魂”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是,靈魂會在肉體死後死去嗎?如果靈魂永生,他們會去哪裡?

“出名,不是很出名”

語言和名字不能互相附加。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的。賢者的言論在他所處的時代和生活背景下是可行的。但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還是每一個個體,都在變化。比如孔子重視“禮”,是因為人的心在週末不老,道德相反。《紅樓夢》年,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大家庭裡,是對年輕人自由思想的扼殺。魯迅的反傳統文化是,外國不得不迫使中國人面對戰爭,面對生存困境。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戰爭時代,普通人是不可能懂禮儀,談音樂的。在這個世界上,隨著經濟、科技和網路的發展,人們想要有更多的錢,無休止地追求美、物質和權力,這違背了自然規律。

世間萬物,到了巔峰都會衰落。如果人的物質慾望得不到抑制,一定程度上肯定會阻礙人的思想或精神。所以近代說要復興國學,因為國學有中庸之道,有敬畏自然之心。比如,人們應該遵守這樣的規則,嚴冬過後,春天一定會到來,嚴冬自然會持續幾千年。所以,人在“知”之後,要採取平和的生活方式,日復一日地探索宇宙中生命的真諦。

“所以,總沒有,我想看它的精彩;經常,我想看。”

就像我的第一個問題,世界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現實中似乎沒有什麼線索,要找“沒有”。而“無”是神祕的,要從“有”開始仔細考察線索。送東西也有辦法,但生活也有辦法。正所謂“兩者出異名”,“道為一”,所以“無”也是可觀的。

《道德經》讀後感9

道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誌,關於道德問題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道德問題的一點感悟。

道德與本性

關於道德與本性,先秦時代就有三種不同的論斷: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探究這三種觀點的不同主要是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這三種觀點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處。

我以為論本性無分善惡,同情、憐憫、嫉妒、殘暴等等都包含於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導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卻很難。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個導向善的助力,這個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與教育

原始氏族社會是否存在著道德的意識?這個問題是複雜的,氏族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而原始社會是以群居為生存形態。氏族社會的首領是德律的一種權威,原始人無鑑別的能力,有一種群體從眾的心理,這正是道德的一種強制性。而這種強制性的接受會使人在道德權威的陰影下形成一種固守舊俗的狀態。

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對道德的重視程度越高,對道德的認識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會越多,從而產生與時俱進的新道德。

道德的內在精神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對於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風俗、習慣或是外在因素作為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切的。雖然道德的外在充滿不確定因素,但道德內在的'原理與精神是確定的,即道德要適應時代環境,道德要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利。

情緒是推動個人道德發展的動力。孔子曾說過:“克己復禮”,克己實則是對自我情緒的一種節制,但這種節制並不等於完全的壓抑與消滅情緒,而是要把壞情緒轉化為好的情緒。

情緒也分為個人情緒與社會情緒,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情緒可能會受到社會情緒的影響,如果完全放棄個人情緒而遵從社會情緒,那麼社會就不會發展。正如杜威說的:“文明進化的歷史是特立獨行之英雄的歷史。”

過度的私心和慾望是道德發展的阻力。

每個人都有私心和慾望,過度的自私和欲求會破壞道德的發展,但適當的私心與慾望是道德發展的動力。比如你現在幫助一個人,表面上是出於你對她的同情,其實潛意識裡你是有私心的,如果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希望受自己幫助的人也會給予同樣幫助,這是一種互助的私心。

《道德經》讀後感10

在這微信、QQ連線你我的時代,每個人的朋友圈可能都會出現網名叫做“上善若水”的好友,亦或是個性簽名寫著“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的同事,這樣的盛況足以說明老子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之大。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安民方針,時至今日,這些思想仍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核心點是利終生、福萬民而又淡名利、輕權勢。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不違反規律,就是“無為”。老子還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管理者治理企業,不可以違反規律、妄為滋事,如果管理者經常膽大妄為,不斷滋事以彰顯自己的權勢,企業就難以治理。老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管理者應當順應自然規律,實事求是地尋求切實可行的道路,才能“無不治”。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老子還強調,把握了規律則可用以指導實踐,而不是僅停留於空談。

對於企業來說,產品質量是開啟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舉例來說,馬鋼通過不懈努力攻克了汽車板個性化需求多、汽車板更新週期短、汽車板表面要求極高,生產難度大、汽車生產的流水線自動化,對鋼板質量穩定性要求極高、汽車生產流程長,技術難點多,讀書筆記。整合度高等五大核心難點,現作為國內主流汽車板供應商,已逐步開啟市場,擁有更多的使用者群,贏得更好的口碑。而在在公司產線、冷軋產品升級過程中,我們建立較為完備的裝置體系,以推進裝置精益管理為重點,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和強化專業培訓,實現裝置由修向控、由修向管的.轉化,確保裝置穩定執行、精益執行,為矽鋼、家電板、汽車外板等高階產品質量穩定提供堅強保證。

晝無為、寢難寐!工作中如若不能貢獻自己的力量,是空虛而痛苦的。我們遵循規律、實事求是、攻堅克難、創新創效。有職就有責,有責就要擔當。“無為”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方法,“無不為”是鞭策我們努力實現目標。

《道德經》讀後感11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薰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裡素讀打卡群裡,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週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為”,我覺得無為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為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為”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為的,“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說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才能有所收穫,如果像蜻蜓點水,這裡一下,那裡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穫!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著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說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穫,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為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著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道德經》讀後感12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迴盪在校園裡。自從學校開展“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裡每天都飄蕩著整齊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著《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我們讀《道德經》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它。於是每天清晨,伴著鳥兒的歌聲,迎著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臺上,一邊享受著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後,我漸漸發現,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更應該有勇氣戰勝自己。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13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裡,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為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為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眾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裡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眾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著幼崽的母獸和幼獸,捕魚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蘊藏著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裡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著與人為善態度,說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為善;尊老愛幼,與人為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道德經》讀後感14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後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說“是以聖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的`萬物又不據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定。如今社會物慾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慾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麼我們也將活得更輕鬆、更快樂。

《道德經》讀後感15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讀了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其次,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遍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認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汙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