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子部 > 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書心得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漫長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中流傳下來了很多經典的思想以及典籍。其中有這麼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征戰史,也正是在這段崢嶸的歷史階段,人才輩出,思想膨脹,百家爭鳴。這段時間就是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

《道德經》讀書心得

在這段連年戰爭,諸國征伐,民不聊生的時代,無數有志之士運用各種辦法尋求治國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與東周國內割據一方的諸侯國一樣的各個學術學派,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學術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論語》、《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經》、《莊子》等等;墨家學派的《墨子》等;還有兵家的《孫子兵法》等等。學派以及典籍之多不勝列舉。我想作為一名有知識、有文化、有素養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好好學習一下中國古代的這些經典名著,因為這些作品出自那樣的一個戰亂年代,人們常常對明天的太陽不抱希望,然而在這樣一個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們能夠更加看清人生的意義,更加明確生命奮鬥的目標,更加註重國家的一統和興旺發達。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思想,並不是過去的東西都是腐朽的,也許他們的思想能夠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一些諸子百家的經典,其中認真學習了道家的《道德經》,雖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辯證哲學思想並不是光看這些文字以及一個寒假的時間就能理解透徹,並且運用於實際的。

讀《道德經》,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說過,“道”這東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識的層面,所以我們不能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來衡量、來解釋,我們必須要突破知識的限制,隨老子一起站在局外來看這個世界,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視野才沒有死角,我們才能夠理解“道”的永恆。然而這個在看《道德經》前就應該有所準備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所以無數人都看不懂,完全無法理解,於是自下定論,認為這是老子的一出惡作劇,故作玄虛。

在有了這樣一個大概的理解準備後我們再看《道德經》,於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圍繞著“道”這一觀念展開的。老子所說的“道”,並非人們通常所講的道路、規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無名”,又“有名”的一個實體。他所說的“名”,也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名稱或名字,而是與實際內容相對應的形式和形態。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實實在在的事物,有具體的形象。顯然,老子所說的“道”是一客觀存在的實體。這個渾然一體、不可割裂的東西,先於天地而生。它獨立存在,永遠也不會改變。它具有實體及其法則或規律這二方面的意義。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的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產生後又向它迴歸。“道”好似萬物的宗主,它是萬物的匯歸之地,萬物都歸附於它。“道”在萬物中的體現稱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大“德”的樣子,一切以“道”為轉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寧,神得到它就靈驗,川穀得到它就盈滿,侯王得到它就成為天下的君長。“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縮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規律的代名詞。

“道”又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有名”是萬物的根源,天下萬物無一不產生於天、地這樣的具體的有形之物;“無名”則是萬物的始端,具體的有形之物均產生於“道”和無形的“一”。“道”的運動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轉化。它的運動軌跡是由近及遠,越離越遠,但最終又由遠處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於“道”,無一不是如此。如對於萬物來說,“道”使其從無形成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又使其從有形轉化為無形。無形既是萬物運動的起點,又是萬物運動的終點、歸宿和本根。

在認識了“道”並據此瞭解天下萬物後,老子認為認識的過程就已經完成,因而主張堵住耳目口鼻,關閉感知的大門,“絕學”、“棄知”,返回到無知、無慾的純樸狀態。

老子主張通過觀察萬物來認識其本質。這使他的認識論具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因素。此外,他又認識到,只有通過理性思維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一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張只有無慾,才能認識無形之“道”的奧妙,這就使他認識論帶有神祕的色彩,但同時又揭示了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和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

而在當今有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還有為了利益而越來越疏遠的人際關係,我認為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倡導大家學習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討,多一些親情友誼。

粗看人生幾十載,你可以為了獲得萬萬人之上的榮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幫結派,糾集聚眾虎踞一方,還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細數天下王侯與膝前孩童聽……都不過幾十載,於是萬萬人之上的人要求別人幫他寫書,把他打敗拉幫結派的傢伙的故事寫成一本厚厚的笑話,並給這部笑話取了個頗有文學意味以及哲學涵養的詞叫:歷史。並且告訴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學習,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尋平凡夢想的人為愚昧。細看人生許多日子,不要因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擁有的明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