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有關《伊索寓言》的讀後感(通用3篇)

讀後感2.9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伊索寓言》的讀後感(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伊索寓言》的讀後感(通用3篇)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1

在這個暑假裡,有時間我便讀一些課外讀物,唯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的兩則寓言故事就像磁鐵那樣深深的吸引了我。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道理,比如《農夫與蛇》。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農夫看見了一條凍僵了的蛇,於是,好心的農夫把蛇放進自己的胸口給蛇保暖。過了一會,蛇慢慢的甦醒過來,就朝農夫的胸口咬了一口,過後不久,農夫就死了。

我從中認定不能忘恩負義,要知恩圖報;也要認清敵我,決不能心慈手軟!堅決把它消滅掉!

另一篇是《野驢和家驢》。有一天,野驢在草地上走過,碰到家驢舒服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陽,就走過去說:我真羨慕你,看你那油光光的毛就知道你的日子過得很幸福。幾天後,野驢又看見家驢馱著沉重的貨物走過,被主人用鞭子驅趕著。野驢嘆了一口氣說:唉,我再也不羨慕你了,因為我發現你為你的幸福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

我又懂得了一個道理,幸福是勞動所創造得來的,否則也就沒有幸福。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2

我非常喜歡《伊索寓言》這本書,因為這裡面講了很多個有趣的小故事,有些故事的道理也能用在生活中。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掉在井裡的`狐狸和山羊》。這故事講了一隻狐狸被獵人追,掉進了井裡。井裡的水很淺,但是井很深。過了一會兒,一隻山羊來了,說:“夥計,水好不好喝?”狐狸的眼睛轉了一下,說:山羊,“這裡的水可好喝了。”山羊一下子跳進了井裡,喝飽了水。這才說:“呀!應該怎麼逃出去?”狐狸想了個辦法,說:“你先用兩隻前肢趴在井壁上,然後你把羊角豎起來,我上去後就把你拉上來。”

最後,狐狸上去了。可是按照計劃應該把山羊拉上去。但狐狸自己一個人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先考慮好後果,不能盲目行動。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3

《伊索寓言》是我愛不釋手的一本書,我經常津津有味地品讀著《聰明的冠鳥》的故事。

《聰明的冠鳥》的故事主要講:一隻冠鳥再一片荒無人煙的大沙漠裡尋找水源,其他的動物都落荒而逃,只有冠鳥留下來,冠鳥帶著他的兒子,結果兒子吃不消死在了沙漠裡,最後,冠鳥獨自在大沙漠找到了一個水罐,冠鳥吧頭伸進了水罐裡還是喝不到誰,看到天上有一隻雄鷹,就跟他聯手推罐,雄鷹絕望地飛走了,突然陣風吹來,把碎石頭吹進了水罐裡濺起了水花,冠鳥靈機一動,想到了,把石頭丟進水罐裡的方法,痛快地狂飲了一頓。

這個故事深深地教育了我智慧比力量更加重要的道理。我認為冠鳥很聰明,因為冠鳥能利用石頭來喝到水,我們學習也是一樣的,遇到困難要堅強地去面對,不能放棄。

我對《聰明的冠鳥》愛不釋手,是因為這個故事告訴我智慧比力量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