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

讀後感2.43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第五項修煉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1

讀書促進著一個人的成長進步,讀書拓展著一個人的人生寬度,讀書涵養著一個人的精神氣質。隨著日常培訓的開展,集團公司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大家在工作培訓之外也積極學習,通過讀書充實自己。《第五項修煉》不同於其他書,它更強調了團隊學習的重要性,這五項修煉概括地說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第一項修煉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願望,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對客觀現實正確的判斷,通過學習型組織不斷學習激發實現自己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並全心投入工作、實現創造和超越。

第二項修煉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對事物作出價值評價,沉積在自我心靈深處的印象等。一個組織要改善心智模式就要開發反思和探尋心智模式修煉的方法,把心智模式的修煉制度化,提倡探尋挑戰思考方法的氛圍。

第三項修煉是“建立共同願景”。共同願景指的是一個組織中各個成員發自內心的共同目標,在一個團體內整合共同願景,並有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的內在動力,將自己與全體衷心共有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的組織聯絡在一起,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

第四項修煉是“團隊學習”。團體的集體智慧高幹個人智慧,團體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要快。

第五項修煉是“系統思考”。企業和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也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影響著,因此必須進行系統思考修煉。系統思考的修煉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煉。

《第五項修煉》揭示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在的巨大力量來源,它們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卻是最不明顯的。掌握了這些力量,就能成為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人,成為“學習發展型團隊”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學習發展型團隊”中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挖掘潛能,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營造一個內部團結、和諧、奮進的氛圍。團隊彼此信任,相互補長短,為共同的目標全力以赴,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成果,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劉旭彤)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2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是我們自我學習的障礙,又是企業高效執行的“攔路虎”。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工作只要做好自己分內事,其他的事讓別人去做就好了,哪怕多做一點就怨聲載道。天天按部就班的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其實這種做法,損失最大的便是自己,這無異於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一個只做自己分內事的人,看似對自己工作負責,實際上對自己、對公司都是不負責任的。

當組織中的人們只關注自己的職位,把自己限定在職位邊界之內時,他們對工作中不同崗位之間的關聯關係缺乏認知,對因為這種關聯關係而產生的後果缺乏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也就是說,他們把自己的責任限定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始終用一種“孤立、靜止、片面”的思維去看待問題看待工作,缺乏辯證的思考和發展的眼光。明明事情辦砸了,但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出色,問題不出在自己這裡,這是因為個人的站位還不夠高,眼界太窄、格局太小。

“我只是一個人,我管不了那麼多;這件事與我無關,我自己的工作做得沒問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相信工作中有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想法。如果不能突破這種“小我”格局,站到更高立場上去通觀全域性,那我們看到的將只是短期利益,得到的是一片樹葉,失去的卻是整個森林。“我就是我自己”、“我就是我的職位”的這種單方自我認同,割斷了個體與集體的責任聯絡,不但侷限了自我的發展,還會缺乏責任感,一旦沒有了集體主義的責任和榮譽感,自我超越、團隊協作和共同願景都將變成空談。

真正優秀的人,做完分內事是遠遠不夠的.,他還會更積極主動地做更多工作。把內心的標準提得越來越高,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業務,積累新經驗,從而使自己有所收穫,也使得企業和自身有所發展。

因此,我們一定要打破“我就是我的職位”這種觀念的束縛,不能獨立於組織之外,我們必須把自己看成是集體的一部分,不能分離。當我們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組織中後,我們會對很多東西心存敬畏之心,不會對他人高高在上目中無人,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做人做事也都會為他人考慮更多,我們的心態會更“謙卑”,我們的能力會更強大,我們的組織也會走得更長遠!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3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中,提到有五項新的技術正逐步集中到學習型組織創新過程中,那就是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和團隊學習五個部分。

五個部分中,自我超越的修煉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是以認清自身為基礎,以不斷學習為途徑,客觀觀察現實、瞭解現實,以達到實現自身目標的結果。要更好的自我超越,需要具備清晰的自我認知、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高效的行動力。

作者認為,要想不斷熟悉和增強自我超越的能力,必須按照建立個人願景、保持創造性張力、看清結構性衝突、誠實地面對真相、運用潛意識等原理進行修煉。

願景包括正面和負面願景,也包括精神和物質願景。提到願景,很多人都會提到負面願景,會提到自己想要擺脫的'事物,而這種願景其實是解決問題的副產品,並不會幫助個人成長。因此,需要建立正面願景,從而設立目標,幫助個人成長。

創造性張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願景與現實之間常常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可能使我們感到氣餒或絕望。它也可能將你朝向願景推動。由於此種差距是創造力的來源,我們把這個差距叫作“創造性張力”。創造性張力可以轉變一個人對失敗的看法。失敗不過是做得還不夠好,是願景與現況之間存在的差距。失敗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對現狀的不正確認知、明確策略為何不如預期有效,和檢驗願景是否明晰正確。

誠實地面對真相,不是指追求一項絕對的真理,而是清除看清真實情況的障礙,並不斷對自己心中的假設加以挑戰。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自我超越。

從個人的角度,做到自我超越,首先要擁有清晰而客觀的階段性目標和長期目標,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認知,同時要客觀的觀察現實,瞭解社會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自身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在瞭解差距後,制定一系列可行性計劃。個人的自我超越有很多途徑,從心理上說可以是改變思維模式、培育創新能力、提升知識儲備、提升心理素質,從行動上可以是改變行為模式、提升身體素質等。

從集體的角度,幫助成員做到自我超越,集體可以提供學習機會、學習場所、學習資料,為成員制定學習計劃,提供學習激勵等。集體成員還可以在集體中互相學習、競爭,形成一種良性的學習氛圍,最終促進整個集體的進步。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4

很遺憾,一直等到大二才去拜讀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作為一個學管理的學生,這真的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第五項修煉》書中提到的五項修煉分別是一:自我超越;二:改善心智模式;三:建立共同願景;四:團隊學習;五:系統思考。但是主觀的說,我讀的有點吃力,對於書中的每一句話我都要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去思考。

在書中我最欣賞的就是系統思考的章節,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註定不是可以獨立存在的,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其他的事情,而這又會反饋給前面的結果,之後又造成其他的結果。這就相當於在一個生物鏈或生物圈,環環相扣。

說到系統思考,講的就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這樣就會在同樣的一件事情,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觀點,而組織者所要做的就是考慮到每個人的觀點所涉及的問題,最後從整個組織出發,將能改善組織的.方法提取出來。這樣似乎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這需要的就是領導者的決策能力,因為一個決定或許能暫時解決眼前的問題,但卻可能是下一個問題的根源,這就是系統思考的意義所在,至少這是我自己認為的。

管理學的範疇與哲學的思想是很接近的,或者我可以這樣認為哲學的思想給管理學提供了一個思想基礎,哲學的思想可以鍛鍊我們的思維方式,這樣使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就更加全面,想的更多,就會從一個大局出發,而不是逞一時之快,是的,這還是系統思考。

一隻手錶能夠指示每個時間點,靠的是每個零件的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缺少了任何一個零件,這隻手錶就不能走了。或者說一個組織能夠維持下去,靠的是裡面每個組員的相互配合。當組織中的人只專注於自身職務上,他們便不會對所有職務互動所產生的結果有責任感。這裡又是對每個組織中的人作的要求,又和前面的幾項修煉結合起來了。這又和系統思考的思想相符,這樣的好書,我們能不讀嗎?

至此,我還是深有感悟,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去做到系統思考呢?自己生活在大學這樣的一個組織之中,在這裡學習前人的思想,還有書本的知識,但這樣的一個組織真的和國小、中學都不一樣的,老師不會在自己身邊督促自己學習,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自由安排。這樣自己就是自己的領導者,要自己去安排每個時間段的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自己就生活在每個時間段的自己的組織之中,關鍵還是自己怎樣去做到一個系統思考,才不會傷害到各個時間段的自己吧。

深思,擱筆。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5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很久以前就想過要讀,可讀完第一章覺得枯燥沒再繼續下去,前段時間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決定無論如何得把它啃完。事實上讀得過程很緩慢,且理解不深刻,打算繼續讀反覆讀,直到讀懂為止!

這是一本極其經典的管理學著作。作者明確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的管理理念,學習型組織,不同於公司要經常組織大家培訓、上課,學習業務知識,而是讓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學習的熱情和能力,並在組織合作中不斷互相啟發,互相幫助,集體共同創新,試錯,自我淨化,促進自我成長的組織。

要打造這樣一個高效學習型的組織,作者認為,需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修煉,分別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

今天讀完《自我超越》這一章,明白自我超越的人有著廣闊巨集遠的胸襟和格局,他們有著清晰的目標和願景,不以挫折和困難為敵,而是把他們當做盟友,想辦法去運用和享受它們。他們尊重事實的真相、允許自己的不完美和無知,但是反而更明白如何修煉自己,從而更自信從容。這應是我們終其一生嚮往和追究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重點在於過程,應當享受和珍惜過程,而不該只盯著結果。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人生目標,不清楚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但是一旦有一個自己很抗拒的事物擺在自己面前時,卻很清晰的知道自己不要。這個時候,人是處於一種負面願景的情況下,以擺脫、逃避、離開的`思維模式去生活,那麼生活中會越來越多充斥難以擺脫、難以逃避、難以離開的事情。不如變“我不要”為“我要”,化“掙脫”為“追求”,讓自己的人生充滿主動與正面的願景。

有崇高的願景,就是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對自己的計劃和安排嚴格執行,在別人認可的情況下還要找到自身的不足。願景是推動進步和卓越的動力,即使失敗了,也把失敗當做過程的一部分,淡然置之,重新再來,一定會比上一次更好。也許,把對手、困難甚至時間都當做盟友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胸襟和氣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磨練,但是這正是卓越自我的必備品質。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6

通過閱讀第五項修煉讓我對系統思考有了更為明晰的認識,系統思考擺脫了線性思考的單一性、系統思考是一個思考框架,用來觀察相互作用的關聯,而不是觀察各個分立的東西、系統思考是看清變化的模式,而不是靜態問題。

從個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角度來說,系統思考可以讓人從觀察區域性到觀察整體,從把人看成是無助的反應性動物,到把人看成是塑造自己的現實的積極參與者;從對當前的反應,到創造未來。沒有系統思考,就沒有在實踐中整合這些學習修煉的動力和方法。作為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石。

學習型組織的核心是心靈的'轉變,瞭解“心靈轉變”這個詞的含義,就能瞭解“學習”一詞的深層含義,這是因為學習也涉及一種心靈的根本性轉變或提升轉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我們都會說,而且說的都很溜。但是到底什麼是學習呢?文中上述這段話提出了真正的學習,和“心靈轉變”關係密切。那麼什麼是心靈轉變呢?心靈的轉變,指向做人的意義,也就是價值觀。這樣的觀點,形成了一個防護罩,一旦走出這個防護罩,人們便會退縮、恐慌、無助。但人又渴望突破這個防護罩,因為它的後面有人們需要的東西。這樣的矛盾產生的動力,促使人們去學習。

然而,如果還只是在罩子裡面學習,那麼距離我們想要的距離越來越遠。真正的學習,便是不斷通過提升認知,擴大自己的防護罩邊界,讓那些想要的願景進入自己的區域。不斷擴大邊界的過程,就是心靈轉變的過程,也就是真正的學習。在真正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系統的思考來幫助我們建立學習的方法和目標,首先我們需要清晰認知知識邊界,對自己知識儲備的現狀進行羅列並加以關聯,建立起初步的知識體系框架,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拓展性的學習,即學習目標的定位和相應目標體系的編制,時常問問自己在未來某個時間段裡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狀態,並探究要達到這個目標狀態,還有哪些必要的技能和知識是有所欠缺的,由此編制出一個目標知識體系。在目標體系建立後,下一步就是根據這一體系進行相應的學習和不斷的總結反思,針對不足之處查缺補漏。進而一步步接近和達到既定目標。

迴歸到學習型組織上來說,同樣也需要這樣的不斷建立目標體系和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這樣能夠讓個人的發展與企業卓越目標的實現相輔相成,團隊的力量也得以能夠發揮到極致。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7

當我第一次拿到第五門學科的時候,我只覺得這是一本很重的書,不僅是書本身,而且書中的內容也很重。我隨意翻閱書籍,發現這些知識主要是理論性的。在我看來,這樣的書對於幼兒教師來說似乎是“難讀”的,因為很多專業詞彙很難理解。

“《第五項修煉》是一本開拓性地倡導學習型組織管理思想的著作。書的作者彼得·聖吉在研究中發現,要使企業茁壯成長,必須將企業變成一種學習型的組織,並使得組織內的人員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在本職崗位上獲得成功。”這是專家對這本書的解讀。

在我看來是:想把一個企業,一個集體做好,就要把所有人的心都擰成一根繩子,團結互助,共同努力,共同成長!也許我的理解有點偏差,但這是我目前讀到的觀點。

讀《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我沒有辦法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和意義,因為我還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雖然本書的理論和例子都是基於企業的,但是如果你仔細想想,其實企業的成長和幼兒園的成長,很多事情是相互相容的。

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需要團結起來,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我無法理解書中的理論,但我會專注於書中一些優秀的案例,甚至可以從這些案例中思考出我在幼兒園小組中發現的一些問題,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約翰克里斯特的故事,他是一家領先的家居產品公司的一個大分公司的`總裁,他的抱負是把子公司打造成行業內的一個優秀企業。

他設想了一個獨特的全球分銷體系,儘管許多部門對他的想法表示了興趣,但他指出,這與該公司的許多傳統政策相牴觸。約翰·克里斯特准備了大量的資料,試圖說服哈麗但被拒絕了。

但約翰·克里斯特沒有放棄,再次找到哈麗,最終他打動了哈麗,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約翰克里斯特的創新分銷系統,得到母公司大多數部門在全球範圍的運用。

這個故事使我想起了我在幼兒園的工作。我負責幼兒園的一些工作。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做著和別人一樣的事情。

今天看了這個故事我忽然想到,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想要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也許最後完成的非常出色,但是時間花費卻很大,教師感到辛苦。是不是我們的工作也需要創新,在保證任務漂亮完成的同時又能省時省力,讓教師工作更輕鬆。我想,這也許能為以後的工作帶來新的創意。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8

後面的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寫的什麼玩意,反覆拼湊論證,經不起邏輯推敲

感覺有點像福報廠,共同願景,為企業家提供的,把重心放在降低離職率和提升員工待遇上,不是更好嗎。

漢諾瓦公司的歐白恩說:“企業的員工多半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充滿活力、全心全力渴望出人頭地。但他們到了三十多歲時,通常只有少數平步青雲,其餘大多數人都失掉了開始時所有的企圖心、使命感與興奮感,對於工作,他們只投入些許精力,心靈幾乎完全不在工作上。”這種組織設計所造成的個人生涯是多麼可悲!而且令人驚訝的是,就個人而言,也只有少數的成年人努力發展本身,超越自我。當你詢問成年人的願望是什麼,通常他們首先提到較負面的、想要除掉的人或事。例如他們說:“我想要我的岳母搬走”,或“我想要徹底治好背痛”。然而自我超越的修煉壩,是以釐清對我們真心向往的事情為起點,讓我們為自己的最高願望而活。

學習型組織是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學習者。我們不必教嬰孩學習,他們生來就是出色的學習者——學習行走、說話,甚至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學習不僅是人類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你我或者都有過這種經驗: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團體中,一夥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而創造出驚人的成果。我曾遇見許多在運動、表演藝術,或在企業方面有過這一類團體經驗的人,其中有許多人說,他們往後一直希望生命中能再擁有這樣的美好經驗。他們所體驗的,就是一種學習型組織的雛型。偉大的團體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成功,而是透過學習如何創造驚人成果所致。

學習型組織很像飛機或電腦等工程上的一項創新,而五項修煉便是這項創新工程中缺一不可的技術。“修煉”(discipline)的境界並非靠強制力量或威逼利誘以致,而是必須精通整套理論、技巧,進而付諸實行。每習得一項修煉,便更向學習型組織的理想跨進一步。它跟藝術、工程等任何其他的修煉一樣,有些人學得比較快,有些人較慢,但是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演練而熟能生巧。

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透過學習,我們重新創造自我。透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係,以及擴充套件創造未來的能量。事實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9

《第五項修煉》出版於1990年,屬於一本管理學經典書籍,被《金融時報》稱為“有影響力的五部工商鉅著之一”。本書提出的“學習型組織”的概念被寫入金融教科書,至今仍有可讀性。

彼得聖吉認為:人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知識的不斷吸收,那麼企業就如同個人一般,也存在著學習障礙,為了保持企業的活力和進步,成為一個能夠自主學習的“人工智慧”,就要利用五項修煉來構建學習型組織,打破舊的管理模式,分別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前四項是人生終身學習法則的基石,而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則把前四項整合在一起,讓整體大於區域性,系統大於個人。從團隊整體出發,讓個體與整體基於共同願景,採用多種方式來進行自我提升,不斷激發自己的內生動力,克服惰性,才能夠比別人得到更多的回報。另外就是在一個合格的學習型組織中,個人和團體都可以奮鬥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與收穫,達成雙向的正反饋,從更多創新型的角度來提升工作效率。

除了這本書當中提到的終身學習,系統思考以外。對於我個人來說,也非常需要提升人際溝通與交往方面。不僅僅是因為人是群居動物,可以從社交中獲得必需的心理滿足,更是在學習型組織中,需要通過合作獲得更多的正反饋,通過交流減少更多的資訊溝通不暢,所以這項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在後面的工作中,我希望我能夠承擔那個破冰的'角色,主動去和其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同時,在我的工作遇到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也主動向其他人請教,把好的經驗進行總結,並且不吝嗇於向他人傳授高效率的工作方法,這樣助於建設整個團隊。同時,團隊當中的每一個人,也會獲得自己的成長與發展,實現共贏。另外在一個優秀的學習型組織中,團隊都會在長時間內保持著較穩定且高效率的狀態,從而個人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其他相應的事物。

渺小個體單打獨鬥是沒有辦法取得大的突破與成長的,我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有著清晰的規劃,我希望自己真正按照書中所提及的那樣,去從方方面面做到自我修煉和提升。同時我也預想到,在改變的過程肯定會遇到很多波折,可能也會有情緒極度低落的時候,但是不要放棄不要躺平,調整心態,迎難而上,真正分析原因,解決問題,這才是修煉。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10

在讀《第五項修煉》的時候,自己突然意識到書名本身就是講了作者所認為的最重要的修煉,第五項修煉也就是系統思考。在之前自己是覺得五項修煉很重要,這時才意識到系統思考本身也就是包含了其他的四個修煉的。所以系統思考是對於整體的認知,自己也是整體的一部分。

比如說心智模式,我們的心智模式也即我們內心深處對於現實的認知,也是我們內心的認知,使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言語、行為,當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的時候,我們為人處事的各方面也會因此發生變化。而通過觀察我們為人處事,也可以去發現我們的心智模式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如何來學習,如何來行動,如何去思考,其實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心智模式。

比如說未來願景,它是我們內心對於未來的影象。未來圖景對我們是有吸引力的,是我們內心渴望的結果,所以它會激勵我們為了願景而努力。但願景也不是隨便實現的,需要我們去努力學習,提升自己,需要去落實行動,更重要的是需要去改變心智模式,這個過程也是需要系統思考。

比如說學習成長,因為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過學習來不斷的拓寬自己的認知。因為外在的世界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也需要通過學習來認知現實的變化,可能也需要學習新的技能。而學習成長的過程,對於實現個人願景很重要,學習和實踐也是相互關聯的,學習也是需要去改變心智模式,需要去接納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需要去學習如何系統的思考。

比如落實行動,願景不是靠想象實現的`,一定是需要我們有所行為。這樣學習的過程也是為了去更好的落實行動,需要去做到知行合一,在行動的過程中去學習。通過行動,會發現認知中是否存在問題,再來完善它。也通過行動,我們距離願景變得越來越靠近。

通過系統思考,自己就把五項修煉變成了一個整體。這樣五項修煉只是分開來看,但實際上又都是統一的。因為系統思考的存在,五項修煉變為一項修煉,也就是做人的修煉。這樣自己就是專注在系統思考的提升之上,自己就是用系統思考來把現實的認知轉變為一副整體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