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傷逝讀後感(通用11篇)

讀後感2.5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傷逝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傷逝讀後感(通用11篇)

傷逝讀後感 1

大學裡黃老師講的魯迅的《傷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對大學現當代文學老師的的一次想念。

主人公子君和娟生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讓人感動,同時也留給人很多的思考!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籲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樣的一個弱勢群體獨立,可是尋覓了這麼多年,世界的女性主義者也在為此奮鬥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獨立起來了嘛?到了這樣一個發達發展迅速的經濟時代女性也許是有錢了從經濟上獨立了,可是他們真的就從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許這樣講很多男性是反對的,男性會說女人已經怎麼樣怎麼樣了?可是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自古皆是!

愛情裡沒有對與錯,但是愛情裡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女性!

這的從男女不同的性別差異來分析,男性永遠都是向前看的,他們不會總是回頭看過往的一切,他們相信世界在他們的腳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則永遠都是懷舊的,她們在愛情裡永遠都是傷痕累累的,但是她們最好的良藥——回憶曾經的美好,回憶曾經的甜蜜!在愛情裡,男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而女人即使已經不愛了,她們都會想著曾經別人的好,想著去維持這份“遺失的美好”。

其實已經成了一個人的戰爭,總是要有傷害的.,只在於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份曾經的愛,男人選擇不愛了就大聲的說出來。

娟生選擇了這種男人的方式來結束這份“殘缺的愛”,他告訴子君“他已經不愛她了”。子君離開了,後來死了。她的死給人在讀者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她怎麼死了呢?”,子君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他不愛她了”,也許在子君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刻腦海仍然呈現娟生單腿跪地向子君求愛的場景!

在這場愛情的戰役裡,沒有勝利者。娟生一個人的戰爭使他獲得了自由,卻奪取了子君的生命,但是他沒有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死了的人“帶著鐐銬”解脫了,活著的人仍然要一個人戰爭著!

傷逝讀後感 2

第一次看《傷逝》是在一部悲情小說集子裡面。那時候我十分夢幻,總是對愛情有瑰麗的想象,所以朋友推薦了這部集子給我,說,這才是愛情的真相。

這集子的第一篇就是這篇《傷逝》。彼時的我,對魯迅先生的印象還是高舉著革命旗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救國救民棄醫從文的鬥士,所以這篇《傷逝》確實呈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魯迅先生。 這篇短篇小說有一個副標題,叫做:涓生的手記。

題記寫得是: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傷逝》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小說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相愛了,儘管遇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各種阻撓,但他們無所畏懼,毫不退縮。而出身富裕之家的子君,態度尤其堅決。面對父親和叔父的反對,她堅定地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正是靠這種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態度,他們終於衝破重重阻礙而結合,結婚了。但涓生和子君婚後的“安寧和幸福”並未維持多久,他們的愛情悲劇恰恰發生在戀愛成功,婚姻自主之後不久。首先來臨的打擊是涓生被解聘。失去職業後,他們的生計成了問題。雖然他們嘗試用其他辦法“來開一條新路”,但都沒有走通。這使他們的愛情生活蒙上了陰影。加上結婚後,子君便日漸沉浸在小家庭瑣碎的生活中,變成了涓生心裡的一個目光短淺的甚至有些庸俗的家庭主婦,甘願做靠丈

夫養活的附屬品。軟弱而自私的涓生在感受到婚後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壓迫時,只想著“救出自己”,並自欺欺人地把拋棄子君作為自己“向著新的生活跨出去”的第一步,結果是導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並未真的跨入新的生活,整日在悔恨與悲哀中消磨著生命。

“陽光底下無新事。”這似乎是一個上演過很多次的故事。 我們也不能簡單的把它理解為:愛情需要“物化”,沒有生活基礎的愛情勢必會破滅。

在愛情中,女性通常會是一個更加願意相信浪漫而不是實際的一方。在這裡也不能簡單的責罵涓生,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終究已經過了“有情飲水飽”的階段。關鍵是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傷逝讀後感 3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裡,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知識青年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外人的冷眼,親人的離棄,生活的種種困難與壓迫,對這個新一代的稚嫩的愛情百般折磨。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們還是堅持不放棄的。兩個知識青年拋棄舊習氣,同居在一起,希望過上幸福和安寧的生活,可卻不斷遭受社會對他們的壓迫,遭到社會的“歧視”。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在現實面前,他們的生活變得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迫於生活和社會的壓迫,涓生開始對子君產生埋怨,兩人產生了矛盾,變得冷漠,終於兩個人分開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受著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則為生計而四處奔波。涓生的事業慢慢有了發展,但仍然對與子君的分開感到很難受,在一次偶然拜訪友人的時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訊,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責,離開了那個曾經與子君住過的房子,走向遠方……

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愛情不能光是愛情,戀愛初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實面前如果就變得不堪一擊,那麼這樣的愛情又怎麼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子君便是如此,堅強而溫柔,反叛而無謂,直到涓生因為生活和社會的雙重矛盾放棄了她,子君的`堅強外殼便瞬間崩塌。涓生與子君的愛情破滅,其實直接的原因是愛情與事業、自由的碰撞,在這樣的一個動盪的年代,愛情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何況是這樣的一個稚嫩的新一代的愛情!個人的解放總是需要以社會的解放為基礎,這是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孤獨與無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容易軟弱和妥協,受到挫折之後容易消極和絕望,這也是魯迅自己的孤獨與無助。

傷逝讀後感 4

《傷逝》是我看過的魯迅作品裡,最平緩和娓娓道來的一部唯美的小說,如果不是註名是魯迅所著,我甚至看不出是他老人家的作品,沒了憤慨,沒了譏諷,只有平靜而舒緩地給你講述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故事,真的很不象他老人家的風格,他又在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子君,一個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期待的女子,在生活的煩瑣下,終於成為一個斤斤計較的小女人。其實,這麼多年過去,我們每個結婚的女人身上哪個能沒有子君的影子,誰還會整日地沉浸在愛情的甜蜜裡?我們是不用再為生活的艱難去豢養幾隻雞,也不必和鄰居的無知女人比這比那。但是我們仍然延續著子君的好多做法,我們自結婚後,是不是從追求精神的愉悅,到更多的追求物質上的`豐盈,一旦,老公無力滿足我們的奢求時,也會不停的抱怨。

子君和涓生愛情是唯美的,如果誰想要把這唯美的愛情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婚姻裡,則是缺乏理性的,而子君就是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女人。哪個丈夫能允許自己每天單腿下跪地對自己淚水盈盈地求愛?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

我不想在這裡過多的埋怨涓生,作為一個現代的女性,一定要吸取子君的好些不切實際的天真想法,把愛情和婚姻分割開來,不要對婚姻的日子期望過高,平平淡淡才是真,刻意製造出的那些浪漫也不是真的浪漫,婚姻的雙方是彼此信賴而又互相尊重,這些就足夠了,誰也別試圖以愛的名義改造對方,如果你仍痴迷不悟,那你離著傷逝也就不遠了。

傷逝讀後感 5

《傷逝》是魯迅探索運用內心獨白的敘事方式寫作的一篇小說,這在魯迅的兩個主要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籠罩著作者對於現實最痛苦的揭示,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性色彩。

《傷逝》是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作品,也是他取材於現實小說藝術探索的後期作品。在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筆調為“新青年的自由愛情”唱了一曲輓歌,對人性的殘酷真實給予了清醒的揭示。

魯迅曾經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從魯迅給悲劇所下的定義來看,《傷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愛情為主題寫的小說,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這之前,作者曾經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隨感錄四十》在那篇小文章中魯迅指出“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著”,可是“愛情!可憐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中國人向來是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作為“中國人靈魂的`孤獨探索者”,魯迅在文章結束時指出要讓“勾銷舊帳”,則必須“完全解放我們的孩子!”在魯迅看來,從孩子開始似乎還不至於讓人徹底對愛情絕望。但是到了《傷逝》中,兩個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愛情,卻最終只有“悔恨和悲哀”,這未免讓人心生寒意。

如果說魯迅的《隨感錄》是一篇啟發愚昧的國人擺脫舊的傳統,勇敢的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的話,那麼《傷逝》無疑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揭示出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鬥爭之後的悲劇。

傷逝讀後感 6

仰望星空,勇敢大膽地釋放心的信念與夢想;腳踏實地,真切清醒地觸控生的現實與失望。——題記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是《傷逝》中子君擲地有聲的言語。起初,她是那樣的大膽與勇敢:同涓生談打破舊習,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他們的言語充滿了整間會館,接下來便是自由戀愛並義無反顧地與涓生同居。難道共同的話語,共同的理想就可以令他們不顧現實的存在而攜手以相老嗎?不,結果是:不久後,涓生失業,子君愁苦,兩人悽然分手,子君抑鬱而死,涓生也悔恨交加。

《傷逝》是有創作背景的——1925年10月,正是魯迅與許廣平處於熱戀之中的時候,魯迅有對愛情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但他卻要認清現實,對熱烈的愛情作出清醒的“冷思考”。他需要考慮他曾經失敗的婚姻,他要顧慮世人流言蜚語對許廣平的傷害以及他們17歲的年齡差距。但在接受了現實,認清了敵人的鬼魅伎倆,確證了許廣平對自己的`愛之後,愛情上彷徨了多年的魯迅終於吶喊了——我可以愛!

兩人結合後,許廣平並沒有丟下曾經的信念與理想,把它們都變成了對魯迅堅貞不渝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協助魯迅工作,校對稿子,查詢資料,安排魯迅的飲食起居,一切都是細心體貼,不亦樂乎。

魯迅與許廣平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都懂得人生的規則,當然不僅僅是愛情方面。魯迅知道如何在“熱”中進行“冷”思考,不沉迷於飄渺遙遠的美好之中,而是將現實剖析。許廣平則瞭解怎樣將理想與願望有機結合,既沒有讓自己淪落為家庭主婦,又沒有讓自己喪失工作能力。如果涓生、子君也能如他們一般,大概就不會把所有的悔恨和悲哀埋葬甚至遺忘中了吧!

傷逝讀後感 7

仰望星空,勇敢大膽地釋放心的信念與夢想;腳踏實地,真切清醒地觸控生的現實與失望。

——題記

“我是我自身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是《傷逝》中子君擲地有聲的言語。起初,她是那樣的大膽與勇敢:同涓生談打破舊習,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他們的言語充滿了整間會館,接下來便是自由戀愛並義無反顧地與涓生同居。難道共同的話語,共同的理想就可以令他們不顧現實的存在而攜手以相老嗎?不,結果是:不久後,涓生失業,子君愁苦,兩人悽然分手,子君抑鬱而死,涓生也悔恨交加。

《傷逝》是有創作背景的——1925年XX月,正是魯迅與許廣平處於熱戀中的時候,魯迅有對愛情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但他卻要認清現實,對熱烈的愛情作出清醒的“冷思考”。他需要考慮他曾經失敗的婚姻,他要顧慮世人流言蜚語對許廣平的傷害以及他們17歲的`年齡差距。但在接受了現實,認清了敵人的鬼魅伎倆,確證了許廣平對自身的愛之後,愛情上彷徨了多年的魯迅終於吶喊了——我可以愛!

兩人結合後,許廣平並沒有丟下曾經的信念與理想,把它們都變成了對魯迅堅貞不渝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協助魯迅工作,校對稿子,查詢資料,安排魯迅的飲食起居,一切都是細心體貼,不亦樂乎。

魯迅與許廣平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都懂得人生的規則,當然不但僅是愛情方面。魯迅知道如何在“熱”中進行“冷”思考,不沉迷於飄渺遙遠的美好中,而是將現實剖析。許廣平則瞭解怎樣將理想與願望有機結合,既沒有讓自身淪落為家庭主婦,又沒有讓自身喪失工作能力。如果涓生、子君也能如他們一般,大概就不會把所有的悔恨和悲哀埋葬甚至遺忘中了吧!

傷逝讀後感 8

愛情本身就是永恆的話題,有的人的愛情悲情,有的人的愛情歡喜,有的人的愛情轟轟烈烈,有的人的愛情平平淡淡,那麼在魯迅筆下的愛情又是怎麼樣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魯迅先生好像沒有寫過關於愛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時翻閱的《傷逝》,原來是魯迅先生所寫的。

文章的一開始“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細的閱讀了魯迅先生的這個作品。《傷逝》寫的是涓生與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這追求最初已經獲得成功,但終於還是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由於社會的迫害。

其實結合魯迅現在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再仔細品讀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愛情結果也是不難理解。被社會所束縛了,同時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問題。涓生對子君的愛情只是緣於她的果敢、她的思想進步和與眾不同,並不甚實質,恐怕難以維繫;而子君對涓生的愛雖然是那樣的專注深至,但其內容也十分空洞虛幻、不切實際,只是“盲目的愛”。

他們通過自己的鬥爭,最後獲得了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後涓生和子君還是沒能走在一起,在他們結婚之後,子君不那麼上進了,甘願成為丈夫的附屬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瑣事之中,像變了個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於平庸的藉口拋棄了子君,最後導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沒能過上如意的生活。

當然,魯迅先生不可能單單只是描繪他們的.愛情悲劇,在這之中蘊含了更加深刻的社會意義。

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意義在於,它啟示人們: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中,單純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為社會解放而鬥爭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個性的解放和個人婚戀的幸福。同時它也揭露了一個事實:愛情需要“物化”,他是基於基本的生活的,沒有生活基礎(在這裡體現為社會基礎)的愛情勢必會破滅。

傷逝讀後感 9

無論是國中還是高中在課堂上都接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對於魯迅先生我是敬佩的,課堂之餘我看過他很多小說,我總覺得讀他的小說不會只簡單的感覺到寫得好或不好,有時候會感覺到時代的悲哀,有時候感覺主人公內心深深的無奈,有時候又無望中帶著一絲微弱的曙光,光弱似風中的蜘蛛絲,但終歸是有的。但以愛情為題材的文章是少的,《傷逝》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一篇,我雖然不喜這個關於愛情的悲劇,但今天也假想一下自己是這個悲劇裡一個普通的百姓。

《傷逝》以涓生的懺悔開始的,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是一個悲劇,至少對於主人公來說一個悲劇。我覺得兩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的結合是當時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是逆於世俗的,這就為後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他們積極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好的,可是他們生活的背景不允許他們的大膽開放。在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幸福的,對於涓生來說子君是一個類似知己的存在。在當時,涓生是思想開始覺醒的青年代表,他認為子君是可以理解他的,在那個時候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女子是很難的,而子君也認為涓生是不同於當時那些青年的。但是,兩人之前的生活經歷對兩人之後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面臨生活中的瑣事時,子君發生了變化,涓生認為她再不能像以前一樣理解他了,甚至他工作時都不能體諒他。

就算沒有那些生活背景,他們的性格弱點也註定了他們最終的分離,涓生的自私懦弱,選擇放棄子君來成全自己,對於子君的付出視而不見;而子君則沒有足夠的意志拒絕來自物資的誘惑,不體諒涓生,整天與房東太太攀比,沒有了最初的靈氣。他們的悲劇也許是當時很多愛情故事的`代表,覺得那時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真的很不容易。能堅持的除了對抗世俗之外,更多的對人性,彼此間的磨合習慣,性格的突破,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直到最後的勝利。他們的故事讓人覺得,愛情對抗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有最強大的愛才能面對生活中的瑣事而依然不變。

傷逝讀後感 10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一切而難過,讓人想起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涓生手記”講述了“五四”黑暗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愛情走到一起,在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殘酷中最終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過《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傷感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個時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艱難的,她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決心去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幾千年來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一個個性解放的響亮聲音。

拋開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當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生活迫使她成為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忙於家庭瑣事,為瑣事爭吵。

慢慢地,她從一個解放的新女性變成了一個世俗的女性,在這個時候,她與娟生的`感情也逐漸淡化,慢慢惡化,最終走向毀滅,子君被拋棄而死。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涓生的思想雖然新穎,但卻不夠深入。一開始,他是勇敢的,執著的,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在本質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識形態所毒害,表現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自私、虛偽、怯懦逐漸滋長。當他和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褻和輕蔑,而子君卻“無所畏懼”。

最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淒涼,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交給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對。最殘酷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是膚淺的,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當涓生再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時,一切都無法挽回,剩下的時間只能“悲傷地”繼續。兩個人的悲劇結局,讓人難免難過。因此,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們的責任。

傷逝讀後感 11

黯淡的房屋裡,再沒有了她的身影。她躲起來了嗎?幾間破舊的傢俱背後毫無藏匿一人的能力。涓生站在屋裡,尋著子君可能留下的字條,但沒有,只有鹽、幹辣椒、麵粉、半株白菜和幾枚銅元,這是他與子君兩人生活的全副。

魯迅用他那極平靜的筆調繪出了這灰色的畫面,卻使我的思緒久久無法平息。這場不辭而別寫得很動人。好似往昔的時光都成了黑白的夢,醒來時,便覺空虛一場。這段夢中,子君踏著悅耳的皮鞋聲來到涓生身邊,放棄了一切退路,陪涓生追求所謂的理想。又在涓生不再需要她的時候,無聲離去。依舊是把一切退路都留給涓生。

她是無私的,無謂的,為了涓生的“理想”而犧牲自己。而涓生,這個讀書人,這個曾被子君崇拜的偶像,卻不知承擔,不懂責任,不懂珍惜,不懂真正的追求理想的過程。人物對比中,我不禁對讀書與生活的關係產生了疑惑。也許並不是書讀得越多,活的境界越高。

爸爸曾說:“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想來並非沒有道理,一切的書文都是從“生活”這棵大樹上摘取的果實。書文也折射出生活的光澤。所以我們實在應該把書本道理與生活實際結合,實在應在平時多洗碗、到掃衛生、自理生活之類。這樣才不至於產生大學生在生活方面啃老的悲哀。這是我們作為一個注重應試的國家的學生所應加強的方面。

還有一點感想,據說最近有一部影視叫《我的.前半生》與《傷逝》有些相似,但結局卻比《傷逝》有進展,女主角振作起來,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打拼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同一題材不同結局,原因為何?我認為是時代背景的不同所造就的。魯迅所在時代是個思想鬥爭、新舊更替的動盪時期,作者所寫悲劇代表著那一時代的悲劇。但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發展年代,影視作品之中所反映的自然應該是當代的特點——自強不息等。從中我發現時代與故事的對應關係。正因如此,故事才會有它那一時期的獨特價值。《我的前半生》的創新是我們應該借鑑的,不人云亦云,有自我觀點,才能用同一題材講出不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