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通用11篇)

讀後感2.2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考快與慢》讀後感(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通用11篇)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1

將人思考的系統分為系統一和系統二,雖然我們都知道直覺反應可能會錯,但有時會更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們以為仔細思考後的答案是正確的,但其實並非如此。丹尼爾用各種案例與實驗再告訴我們系統一二的區別。

大多數情況下,人是懶惰的,思維也是懶惰的,我們更喜歡用直覺去思考問題,曾經自以為是,但是在涉及選擇方案的時候自認為100%正確的正好是思考的陷阱。

在這本書裡,感悟最深的就是思維困境。我們會無意識的選擇,進入思維謬誤,一旦有自我損耗,面對相同的事物的評價各異,我們認為的公平恰恰是不公平的。反而給我有了思考的空間,面對新事物時會考慮到啟動效應、光環效應、錨定效應,在看到舊事物時會出現情理之中的吃驚小於意料之外的情況,也會存在認知放鬆的窘境。

但是作者也說了,認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助於團隊合作。書中很多的思考謬誤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犯的錯誤,瞭解自身思考的侷限,及時聽取不同的意見,瞭解彼此的看法,能夠有助於團隊的成長。

閱讀《思考,快與慢》就像一場旅行,我們走出了家鄉,走出了自身的侷限,我們看到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看到了與我們相似的人群,找到了歸屬感;我們遇到不同想法的人群,發生了思想的碰撞擦除新的思維火花,經歷過之後更加確信某件事,雖然書中會說到眼見不一定為實,你所認為的現實可能是自我虛構的幻境,但是去感悟一番也是別有滋味。這場旅行中我迷失了自我,因為發現自己過去錯的一塌糊塗,但是轉念一想,錯中也是有對的成分,明知一些思維方法是錯的,反而能更加明白看待問題的方法,睡了一覺以後,又是新的開始。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2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被告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時的欣喜:聽到的不一定是對的,一定要自己親眼所見才去相信。

小時候之所以對這句話欣喜,是覺得從今以後自己懂得了一條處理事情的“真理”。

可是這麼一條所謂的“真理”不知坑了我多少次,驀然回首我才發現,其實眼見不一定為實,我自己親眼見到的東西很多是假的。

什麼才是真的?

這得通過收集大量的資訊,做大量的深入分析,敞開懷抱,不抱偏見,實事求是地思考之後,方能得出相對真實的結果。

這也是本書《思考,快與慢》主要講的內容,快是指依賴經驗無意識快速作出判斷,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說話不經過腦子”;慢是指有意識的通過分析來解決問題,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謹言慎行”之類意思。

這本書主要圍繞“快與慢”這兩條主線來說,說的話題很切合我們的生活,可讀性很強,在讀的過程中我時而會心微笑,因為我的確從中感受到了智慧。

這是一本有用而又有趣的書,卻又不落入俗套,更不是赤裸裸心靈雞湯般的說教,我想這些都是這本書脫穎而出的原因吧。

我相信深讀過這本書的人,不會那麼容易上當了,或者從反面來說,這個人可以成為一個行騙的高手。

對於上當我舉例來說,你看下面的兩條直線哪個更長一點呢?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3

書名很形象,思考,快與慢。

原來我們的思考方式有兩套方式,一套算是天性吧,就是憑直覺去想問題,想到什麼就認為答案是什麼並且是正確的,這就是快思考;而另一套則是組織更多的資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的理性思考,通過綜合分析後得出結論,這種就是慢思考。人吶,應該說腦子都是比較懶的,看到一個問題,無意識地就選擇用系統1的思考方式,只有對自己抱有懷疑態度或者經過一定培訓的人,才會有意識地去啟動系統2的思考方式,系統2就是用來質疑、驗證系統1的。

讀這本書啟發挺大,當遇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不要輕易去否認別人,先想想,並且要多想想,甚至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想,因為往往自己看一個問題受到了自己的經驗、環境、以前接受的意識等的影響,並且容易過度自信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網上那些噴子們,感覺多半時候都是在用系統1思考,特別是那些帶人身攻擊的噴子,別人說個啥,趕緊噴,也不想想別人為什麼這麼說,用了什麼論據,噴子們是隻要對方的說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開噴,就算要噴,也得講事實說證據吧,也得一條一條地反駁吧,不能一來就開始人身攻擊,這樣只能顯示出噴子還在比較低層次的水平,沒有包容心和敢於懷疑自己、追求真相的心。噴柴靜霧霾的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人。

慢思考挺難。因為受了很多與生俱來的快思考方式的影響,所以容易產生偏見、過度自信等等。我很好奇的是為什麼我們的天性是快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慢思考的方式呢?書中沒有給出答案,可能要涉及到生物學或者是人類學吧。慶幸的是研究者們竟然意識到了這麼不容易發現的東西,知道了人出生就喜歡快思考方式,並且快思考方式會產生偏見、錯誤、不理性等等,提醒了慢思考的重要性,讓我們也有了意識,在生活中儘量去多培養自己的慢思考方式。

針對上面為什麼人天性是快思考方式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想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快思考方式其實是一種簡化複雜事物的思維方式,就是把紛繁複雜的事情通過概念替換,情景聯想等等換成比較簡單容易回答的方式。可能是遠古時代人們要生存,會有很多突發情況,要快速對突發情況做出判斷,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考量各種情況,而是通過聯想到上次的處理方式來快速做判斷,所以漸漸人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快思考優先的結果。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4

在股市很多年的朋友,都會覺得股市裡面發生的事情特別多,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中的按部就班就顯得很慢節奏。在有散戶大廳的年代,有人就在股市開盤前後給一眾散戶測量心跳,結果是股市開盤前心跳資料正常,一旦開盤,心跳會普遍升高。不知道誰設計的這個實驗,真是有意思,把那種激烈心態化繁為簡,直接體現在資料上了。

這一天和一位朋友一家聚會,聊到很多,朋友的二十多歲的孩子說起他參與各項體育運動的快樂,其中說到騎行時,給我們放了一段一個頂級的騎行手從滑雪場一路騎下來,翻越各種障礙,還要躲避各種管理者的追逐,非常高速流暢,真實表演歎為觀止。孩子津津有味說到自己騎行時的經驗,峰值的時候,每分鐘心跳達到180-190下,然後再慢下來,身體感覺非常棒。從孩子的快樂但並言語不可盡情表達的描述中,我只體會到他對於那位頂級的騎行手的感受更能體會和理解,而我畢竟沒有參與過這個運動,只能理解到一點點,這可能就是平時說的專業差別吧。

有理論說是運動會產生某些化學成分,讓人快樂,也許所有讓人心跳加快的活動,都因為體會到快樂而讓人倍加喜歡吧。那個極端的翼裝飛行而遇險的女生,還有那些極端運動而喪失生命的事件,變得有可理解的理由。而熱烈參與股市的人們,就變得更可理解了,大不了只是損失一些金錢,而能獲得一個思維活躍的生命運動過程,而且一旦到了牛市,就沒有損失的問題,相反還有金錢的獎賞,簡直是欲罷不能的活動。

現在,即便沒有了散戶大廳,在家在手機上看盤,進入交易狀態的人們,其實依然會心跳加快,只是沒有人去大規模測量罷了。其實在股市中的活動沒有多少是體力的,但又要比任何一項體育運動更復雜,純粹的思維,就讓人心跳加速,無疑思維也是一種消耗體力的活動。而日常生活很少有需要人們開動思維努力運轉的事情,除了絞盡腦汁的工作,而大部分工作是被動的,不像股市中的努力那麼自覺和全心全意。

現在股市裡麵人越來越多,那麼,股市裡面的人們知道自己到底在經歷什麼嗎?

這幾天閒暇時讀起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這本著作是他50年研究的成果,分析的是思維的過程,裡面有很多小實驗尤其精彩。我是不由自主地帶著股市裡面的感受,慢慢讀著這本書。

卡尼曼認為人的思維有兩種模式,即大腦中有兩套系統。

系統1的執行是快速的,無意識的,不費力的,沒有感覺的,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

系統2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例如複雜的運算。執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系統1是快思考。系統2是慢思考。

就像下載了軟體,執行一下試試。把這些理論帶到在股市裡面的感受,人們每天就是在進行著快與慢兩種思考,因為股市的行情和訊息廣泛性,會導致運算的複雜性。獲得資訊的過程是快思考,運算的過程是慢思考,費腦力的是慢思考。

書中描述的慢思考是這樣的:

首先,你會從記憶中提取相關知識,然後加以運用,這個過程不容易,你得記住很多內容,你要知道自己算到哪一步了,下一步該怎麼算,讀後感m同時還要記住已經得到的結果。這種計算不僅是大腦活動,身體也會參與其中,在計算時你得肌肉會緊張,血壓會上升,心跳會加速。若在你解決這個問題時,有人在近處看你的眼睛,他會發現你的瞳孔也會擴大。

股市的感受非常相似,畢竟科學會涵蓋。只是股市裡面,素材太多了,運算也不讓人停歇,很多得到的結論,可能很快又被新生的情況否定掉,只好繼續運算。就好比,在多年中你只想運算出漲跌的規律,每天不斷地看行情快思考,又在不斷地把漲跌的歸因於政治,經濟,和突發事件等,在股市,這是每個人都在經歷的過程。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5

01、在知乎上曾經看到無數個類似的問題: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應該怎麼選擇?我工作三年之後要怎樣找到突破空間?工作的時候怎樣才能做出讓人滿意的決策?

這些問題困擾過很多很多的人。其實人生總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決策和選擇,而每個問題的本身就是複雜的。如果你想在做決策中更加準確,除了知道分析問題,還得分析人類思考系統是怎麼做出判斷的,我們容易陷入什麼樣的判斷誤區?

《思考,快與慢》則非常專業的告訴了我們很多思考真相。這本書曾在2011年上榜《紐約時報》,橫掃全球各大暢銷排行榜,穩居亞馬遜總榜前50名,足以可見其影響力了。而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卡爾曼是誰?他是位格外令人興致盎然的思想家,與阿莫斯?特沃斯基在決策制定的研究榮獲了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被哈佛評為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

這本書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分析大腦兩個系統到底是怎麼做出決策的,並提及了一些專業的心理學概念,提升了自我認知。

02、人類大腦兩大系統

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

系統1是快思考,無意識,往往是我們所說的直覺;而系統2則是慢思考,有意識,會幫助我們做更復雜的決定。但是呢,卡爾曼說,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很多時候會採納系統1的判斷結果。為了說明這兩個系統,作者做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分析。

你的直覺可能只是錯覺:“雞有4條腿”、“雞有3條腿”,你可能都知道上面兩句話都是錯的,但是判斷前者會比後者費勁。為什麼?由於“雞有4條腿”會讓你想象到許多動物都有4條腿這一事實,同時會想到超市也銷售4只一包的袋裝雞腿。由於系統1的存在,系統2的懶惰,人類往往會發生一種非理性認知偏差,有些直覺是錯覺。據此,書中提及很多概念和案例,其中有三個非常值得分享:一是錨定效應,二是前景理論,三是框架效應。

03、錨定效應

兩組受試者要在5秒內計算下列試題:

A組:1×2×3×4×5×6×7×8=?

B組:8×7×6×5×4×3×2×1=?

因沒有足夠時間計算,只能嘗試估計答案。A組的估計是512;B組的估計是2250。正確答案是4032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兩組最初的數字不同,分別是1和8。換成專業的話來說,就是A組和B組的錨點不同。卡爾曼又做過一個實驗,要求實驗者對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佔席位的百分比,進行估計。

首先,實驗者被要求旋轉擺放在其前面的羅盤,隨機地選擇一個在0到100之間的數字;一個小組選了10,一個小組選了65(10意味著10%,65意味著65%)接著,實驗者可以得到提示,被暗示他所選擇的數字比實際值是大還是小;然後,要求實驗者對隨機選擇的數字向下或向上調整。讀後感實驗結果是,選10的小組估值25%,選65的小組估值45%實驗結果說明,他們對最開始選擇的那個數字有著強烈的印象,在做判斷時候會不自覺地受其影響。錨定效應十分頑固,所謂頑固,就是你就算知道這個事實也不可避免地被它影響。

前景理論

首先先看以下的兩個選擇:

A:肯定會得到900美元;

B:90%的可能得到1000美元,10%的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C:必定損失900美元;

D:90%的可能損失1000美元。

第一個問題中,大多數人選擇A,面對收益時,人們規避風險。第二個選擇中,大多數人選擇D,面對損失時,人們偏愛風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人們在得失面前風險偏好不同,哪怕價值對等。

“框架效應”

來看兩個問題:

你花100元買了張電影票,到電影院門口時發現票丟了,你還會再買一張電影票去看電影嗎?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不會。如果你到電影院買電影票,發現用來買票的100元現金丟了,你可以用信用卡或支付寶,你會買票嗎?大部人的答案是,會。其實這兩個問題的背後是心理賬戶和沉沒成本的學問。

人們會把電影票是存入“表演帳戶”,丟了電影票,再買票就是損失,因此選擇放棄。而丟掉的錢會計入“一般帳戶”,不會影響“娛樂帳戶”,因此選擇繼續買票看電影。

事實上,這就是兩種不同框架引起不同的直覺,直接帶來的不同決策。然而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很少會思考框架的概念,更別說要跳出來看問題。其實這本書還有非常多的心理學知識,大概有30多種,因為正如序言所說,希望這本書可以豐富人們交談的詞彙,在談論公司的決策或者是別人的投資時,就能派上用場。所以初讀這本書,你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的問題原來都可以歸成一些專業的詞彙,同時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法。

綜合來看,這本書就解決兩個人們很關心的問題,一是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如何做更正確的決策,二是在焦慮感越來越強的時代怎樣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如何做更正確的決策?

訓練直覺思維

直覺不是簡單思維,而是複雜思維簡單化的提煉。直覺準不準,看的是在某方面的積累範圍有多廣,積累時長有多長,如果把複雜的思考過程訓練到自動化,那麼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許意識層面還沒傳遞到,潛意識層面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在某方面的訓練越多,在這方面的直覺也會越準。

注意錨定效應

工作時也要儘可能繞開錨定效應。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你要做一個採購計劃,那麼在決定前,你會考慮公司的業務現狀是否應該採購新裝置,考慮客戶方對你的產品的實際需求量等,與此同時,你的一位老朋友,憑藉他的體會力勸你取消採購計劃。

你有三個“資訊”可參考,這時你會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別忙著做出決定,因為上面的“資訊”有可能會成為錨,誘使我們尋找那些支援自己意見的證據,躲避同自己意見相矛盾的資訊,進而讓你掉進陷阱。

學會跳出框架看問題

對於上面所說的丟電影票和丟錢的案例,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框架。但歸根到底就是無論她損失什麼,相關事實就是她在開啟錢包前損失了100元。作者說,當你丟了一張電影票時,猶豫是否應該買多一張票,那麼請你問問自己,如果你丟了同等價值的錢,你會不會買票?如果會,請再去買票。

通過改變參照點來重新架構問題,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理性的分析。

如何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可能大家會覺得一本講思維講決策的書為什麼會提及這個生活幸福感的問題,但這就是卡尼曼的與眾不同——能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心理學家怎麼可能不關注到人類文明最關鍵的問題?

錢不是提高幸福感的唯一

極度貧困會增強對生活中其他不幸經驗的感受,富有可能會提升某個人的生活滿意度,但是總體來講卻不能提高幸福感。所以為什麼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這些世界級的富豪,在錢越來越多的時候會去做慈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站在了人類文明更高層面悟到了一個道理——收入到了某個值,就不會給生活帶來更高的幸福感,而使命和責任讓他們有了更高的生命層次,慈善則是一個表現形式。

幸福感取決於自身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在使我們快樂、幸福的事情上時,我們會感到很幸福;當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使我們悲傷、痛苦的事情上,那麼我們就感覺不到幸福,只能感受到痛苦和不幸。

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增加幸福感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配好你的時間,讓自己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把你的熱情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

人類非理性大腦系統1的特徵經常會讓我們決策錯誤,理性系統2又經常偷懶,是不是覺得很揪心?

但其實從長遠來看,系統1既是錯誤和偏見的起源,更是大多數正確做法的起源,我們的系統1也是可以被訓練得越來越正確,那麼我們的決策出錯的機率也會大大減少。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6

《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卡尼曼用有趣的文字和豐富的案例,闡述了大腦中兩個不同的思考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書中還具體分析了各種影響我們思考的現象和效應,這些都是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坑。最後,作者分享了怎樣避免各種效應對理性思考的影響,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都非常有幫助。

1、瞭解思考的模式

在生活中我們總覺得覺得,自己有時太慎重,做一個決定時反覆斟酌,猶豫再三,最後才拿定主意。而有的時候,又太沖動,想都沒想就做出了選擇,塵埃落定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仔細思考。這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兩種思考模式。模式一,我們把它稱作快思考。模式二,我們把它稱作慢思考。面對不同的問題,大腦會自行選擇相應的思考模式,從而產生了不一樣的思考行為。

在快思考模式,大腦會迅速地作出判斷,幾乎在瞬間就做出了決定。它更接近於條件反射,是一種感性的思考,在不假思索間就產生了。而慢思考模式恰恰相反。它要求大腦集中精力開始工作,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直到最後做出判斷。慢思考是一種理性的分析,謹慎而認真,但它可能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菲茨傑拉德有一句名言: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這考驗的就是我們的慢思考能力。慢思考就像是一場頭腦風暴,相比之下,它也更能避免外在因素的影響。雖然兩種思考模式是同時存在的,但是,我們的大腦似乎更喜歡快思考。但其實,這是一種思維惰性。事實上,大腦並不是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能時刻保持理智。特別是快思考,更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2、如何做思考的主人

卡尼曼認為,想要又快又好地作出決定,有兩個原則。第1個原則是,等待你做決定的領域,是有足夠規律可循的。第2個原則是,你在做決定之前,必須瞭解這些規律,並且已經通過長期訓練掌握了這些規律。綜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關鍵詞,深耕。在同樣一個領域的長期訓練,能讓我們對這個領域的熟悉程度呈現指數型增長,也更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可能的情況,進而反饋到我們的練習中,獲得不斷改正的機會。日積月累,這會成為一種正確的習慣,保證我們直覺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作者還提出,公式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受情緒波動的干擾,只關心資料和概率,比主觀的想法更具有可靠性。因此,想要避開直覺陷阱,不妨多用公式幫助我們思考。

所謂成長,就是在思考中不斷進步,持續前行。快思考,讓我們在瑣事面前能夠迅速做出判斷,把省下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刀刃上。慢思考,讓我們深入探索,理性抉擇,不至於因為一時衝動做出錯誤的選擇。當兩種思考模式自由切換,統籌工作,我們的大腦就能更好地工作,做出準確而迅速的判斷。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7

我們大腦有說不清楚的侷限:我們對自己認為熟知的事物確信不疑,我們顯然無法瞭解自己的無知程度,無法確切瞭解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對世界的瞭解,卻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當我們回顧以往時,由於後見之明,對有些事會產生虛幻的確定感,因此我們變得過於自信。

《思考,快與慢》是一本集所有行為經濟學的一本書,作者用了各種實驗來反映出我們生活中做的各種決策,包括感性和理性的決策,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行為當中的規律,認識到自己某些行為習慣。

書中把我們的思維分成兩個系統:自主系統和耗力系統,其中自主系統的執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耗力系統是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我們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是由自主系統引起的,但當事情變得困難時,耗力系統便會接手難題。自主系統在熟悉情境中採取的模式是精確的,所作出的短期預測是準確的,遇到挑戰時作出的第一反應也是迅速且基本恰當的。然而,自主系統存在成見,在很多特定的情況下,易犯系統性錯誤。這個系統有時候會將原本較難的問題簡單化處理,對於邏輯學和統計學問題,它幾乎一無所知。自主系統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陷,即我們無法關閉它。

而耗力系統的典型特徵表現在其各項活動都需要付出努力,但其自身卻很懶惰,不願意多付出。但是,一些至關重要的任務卻只有耗力系統才能執行,因為這些任務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自我,由此方可抑制自主系統產生的直覺和衝動,比如人們在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時候,首先是自主系統的衝動,然後才會是耗力系統的控制冷靜,再比如股市投資中人們的追漲殺跌的衝動,是來自於自主系統,冷靜之後的抉擇才是來自於耗力系統。

舉個例子來說:一支球棒跟一顆球加起來是1.1美元,球棒比球貴1美元,請問一顆球是多少錢?

很簡單的一道題目,但是按照系統一的直覺,好多人應該會直接說是0.1美元,但是利用系統二仔細想想,就發現正確答案是0.05美元,答案的設計彷彿是我們受到了控制,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保持連貫的思維或時不時積極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不斷轉換任務和提高大腦運轉速度從本質上說是不會讓人感到快樂的,人們總是儘可能避開這種情況,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最省力法則能成為法則。比如書中要求受試者一邊看能引起感情共鳴的電影,一邊抑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都會讓人或多或少不開心,這樣相當於關注兩個任務。人潛意識中反而會想著這件事,把意志力用在不能做的事上面。當你的認知、情感、或身體這些不同形式集中於一個任務,那麼會完成得更好,也就是全身心專注的力量

通常常見的無意識的系統是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做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所以佛家說要不迎不拒)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的直覺性判斷結果。這也就說明了引子裡說的話,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對世界的瞭解,卻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們的思考系統因此就會決定了我們做的投資決策,例如我們都比較喜歡確定的獲利,但遇到壞的選擇,多半會更願意去冒險。

你會選擇確定拿到900元,或著90%的機會拿到1000元?

你會選擇確定失去900元,或著90%的機會失去1000元?

結果多數人都選擇確定拿到900元以及90%的機會失去1000元。

再比如當我們的股票有盈利的時候,多數人傾向賣出,尤其是獲利比較豐厚的時候,但是當我們虧損時候,就會一直持有等得回到原價,因為當虧損實現之後會產生後悔或錯誤的感覺。這種直覺有可能都是不可靠的,需要有理性的分析,再做出理性的決策。

上面的幾個例子也只是管中窺豹,書中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實驗,指出了什麼時候能夠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生活,工作種做出更好的決策,避免一些常見的思維失誤。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8

一看到這本書的頁數,我就被嚇到了,以我的閱讀速度,怎麼可能在三天內看完,不可避免地就帶上了焦慮情緒,想跳過這本不看心裡上又過不去,拖拉了幾天後終於在子夜老鐵的指點下快速瀏覽了全書,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才這麼瀏覽一次,我就理解了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習以為常的現象的緣由。

1、人們更傾向於使用系統1(快思考),有困難才會使用系統2(慢思考),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這兩個思維繫統,為它們命名為系統1(快思考)和系統2(慢思考)。

系統1就像大腦的自動反應模式,會根據生活經驗總結無數下意識反應的套路,使生活簡化,讓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成一鍵執行的自動程式,節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腦力損耗。

系統2的所有運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運作也會隨之中斷。系統2十分謹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處理多重任務,這就決定了通過系統2運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更靠譜。當某樣事物令系統1蒙圈兒,違反了系統1熟悉的模式,系統2會被啟用。

這告訴我們:系統2是非常懶惰的,它通常不會主動干預系統1的工作,除非系統1發出求助。而系統1是全天候24小時線上,且無法關閉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系統1先出面,而不能繞過系統1直接面對系統2。因此當系統1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問題並給出答案時,就沒有系統2什麼事了。這種配合模式使它們的協作非常高效,能花最少力氣解決問題的絕不多費一分腦力。

2、解釋日常現象

光環效應,看到某人一個方面的光環,會類推到他身上的其它品質,比如打電話聽到聲音好聽的.人,我們傾向認為他人也會長得比較帥,人會比較聰明,但其實這些是沒有因果關係的。

曝光效應,即熟悉定律,我們見到某個人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此人招人喜愛、令人愉快,即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所以人們在無意識的認知情況下,會發生曝光效應,即"無需推論的偏好"。

錨定效應,受別人給定標杆的影響。如果你到別人家做客,主人帶你先經過幾家五星級酒店,然後到三星酒店,你會有點失落,如果主人帶你先經過的都是不入流小飯店,然後進入三星級酒店,你就會有受重視的感覺。這個大家可能覺得不明顯,很多買車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本來準備買個10萬塊的車,到了4S店,最後絕大多數買的都超過了10萬,有的甚至跨了個臺階,買了超過20萬的,不知不覺受到了錨定效應的影響。買手機也會出現類似情況。超市更把這一套用的爐火純青。知道這個特點,要注意刻意控制自己,減少受影響的程度。

許多人害怕改變,原來是因為相比於得到,人們更討厭失去,哪怕兩邊的價值完全對等。並非腦子裡出現的次數越多,就代表實際出現的次數越頻繁。很有可能是被有心人特意拿出來強調或者僅僅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已。

是的,看起來系統2更精確些,那為什麼我們還常常驚歎於某些人的直覺?直覺真的是天生的嗎?看完本書後,我認為直覺不是簡單思維,而是複雜思維簡單化的提煉,直覺準不準,看的是在某方面的積累範圍有多廣,積累時長有多長;把複雜的思考過程訓練到自動化,就產生了直覺,也許意識層面還沒傳遞到,潛意識層面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在某方面的訓練越多,在這方面的直覺也會越準。

所以,做一個“明白人”,果然是可以通過多看書多訓練達到的。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9

《思考,快與慢》這本書在之前就讀過,這次EDP培訓萬煒老師推薦後我又重讀了此書,給我一些新的收穫。本書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將得主。書中作者將人的思考分為系統1和系統2兩個一快一慢的系統,系統1是一個無意識的運作,所以它的運作速度比系統2要快,系統2是受控制的運作,是一種更趨於理性化的思維方式,由於它要進行資訊的收集與加工,所以其動作速度比系統1要慢。真正要完全讀懂此書還需要其它相關的閱讀進行輔助,因為裡面的資訊量和思考方式有大量的佐證來進行的,但此遍讀此書確實給我帶來一些新的收穫。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對待很多事物都有一個快與慢的分配,快與慢會形成一個過渡和轉換。在此對我的一些思考做一些簡單的分享。

首先,我們的工作到底是要追求快還是慢?我們要做到快慢有度,做好到客觀事實的把握。我們發現在工作中我們相對比較欣賞哪些反應敏捷對外界事物敏感的人,不論他們的反應正確與否,這種思考或行動的速度確實會吸引我們的一些目光。相較而言我們就會比較不看好那些看似反應較慢的人,認為他們缺少激情,其實是我們對這些反應慢的人缺少足夠的信任和了解。這時我們的出發點就會著眼於快與慢的表現形式而忽略我們需要掌握的真正的資訊。有時反應慢的人其實他正在基於一些有利於公司平臺或更好的方式的思考,而我們其實工作中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快與慢後面的出發點。因為思考的快與慢是可以轉換的,快思考不一定完全正確,慢思考也不一定完全錯誤。快與慢是基於不同思考模式的兩種思考方式而已,我們不能簡單的被方式所吸引,我們應該更關注思考背後的東西,提倡將更多的資訊收集好後形成快思考模式。所以,快與慢的方式在管理中我們要正確對待它只是一種方式,是基於不同模式下的思考方式,我們要允許兩種方式並存。

其次,思考的快與慢決定了我們的成長模式。快與慢的成長是一個相互轉換的過程,並不是單向的。有一個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我們最初做一件事情時總會很快,當然或許會基於歷史經驗會比其它人快。但對一個全新的事物總是先從慢開始,因為我們需要不斷的嘗試才會將慢轉換為快,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學習開車,學習開車總是會從開慢車開始,不會有某一個人學習開車首先從開高速120碼開始。這種模式無形中決定了我們的成長模式,我們人成長可以分為三部分,已經熟悉的部分處於快模式,不熟悉的或突發的完全陌生的會處理慢模式,然後還有一部分處理兩者的轉化階段。以邵陽分中心客服為例,除客服主管是比較有經驗的外,其他人員均是沒有接觸過此行業的人員,對她們的成長必然會經歷快與慢模式的轉換,首先她們剛開始接觸這個行業和一些工作要求,肯定從慢的節奏開始,但我們發現她們身上會有一些快的品質,譬如做事的風格、辦公軟體使用速度等,在她們的快模式中會不斷加入他們在慢模式中學習到的東西,逐步形成與公司要求要符的快思考模式 ,但是當她們的思考模式已經達到足夠快時,是否要求更快或者達到一定的快之後便終止轉換,或者不斷的補充慢思考,同時將慢思考轉換為快思考。回到我們所說的第一點,快思考與慢思考都只是一種思考方式,不能簡單將思考的快與慢來判斷一個人的成長。經驗的積累和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會要求形成快思考,但我們同時會發現,偶爾有人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也會犯一些很看似幼稚的錯誤。那麼將慢思考轉換為快思考的這各種成長模式是否出現了偏差?因為我們之前的思考簡單的認為將慢思考轉化為快思考是一種很好的成長模式,或者是一種近乎完美而且在不斷追求的模式。其實這種模式是可逆的並在不停轉換的。在一定的時間我們有必要將快模式重回到慢模式,因為我們發現很多時間經驗不一定完全有用,或者有很大的作用但它不可完全複製,因時因地制宜。但如果讓你完全拋棄經驗來做一件事情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完全拋棄經驗來做事情可能面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沒有機會去嘗試你的新想法。我們總會基於經驗或一些快思考來做事情,似乎展現自己快人一等,特別是某一個經驗的作用似乎有效的時候我們甚至會基於快思考來放大這個經驗的效果。有些基於慢思考的一些建議會被忽視,即使這些思考會是有益的。我們不僅要將慢思考轉換為快思考,我們同時也要敢於將快思考放入慢思考模式,用慢思考的方法來重新檢視。這樣的相互轉化與促進才能更好的決定我們的成長。

最後,思考的快與慢需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資訊,尤其是來自外部的資訊來指導我們的決策。思考看似是自己的事,思考本身是無法獨立執行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加入新的諮詢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思考。諸如此類的。包括我們自己去接受工作和生活中的資訊,我們也會發現不停的有重複的資訊提供給我們。我們有時對這些資訊是排斥的態度,不知不覺中便限入了自己為自己設定的怪圈中。似乎在不停的思考,但這種思考始終沒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永遠都只是一種似曾相似。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結合所獲取的資訊來進行思考,不能對資訊抱一種懷疑的態度,甚至否定的態度來接受資訊,我們要用開放的態度來加工資訊,不能在還沒有獲得資訊之前就對資訊進行篩選,然後在篩選的資訊上進行加工。正是因為我們要接受大量的資訊我們才會需要進行慢思考與快思考,並在兩者之間轉化。如果在接受資訊之前首先限定了一個資訊的標準,那麼即使是促進了思考的發展,但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思考始終打不開,就是因為我們為我們的思考設限了。思考本身就是資訊加工的一種方式 ,加工加工過的資訊是否有效?回到我們的工作中,我們會發現所獲得的資訊很多都是加工過的,事情的全貌很難從一個人口中得到的。如果我們僅僅從片面的資訊中進行快思考,或許會得到一個好的結果,但這種思考方式是存在缺陷的。我們必須有開放的心態接受資訊後才能進行有效和回饋。

綜上所述,思考快與慢只是一種思考的方式 ,思考的本身不僅僅是為了思考,思考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不能夠放棄任何一種思考方式,思考方式的分類會有助於我們重新面對資訊和加工資訊。我們有成長離不開外界資訊的獲取和思考的進行,我們只有用開放的心態進行資訊獲得後進行有效的快與慢的思考,並結合實際進行有效的思考快與慢的轉換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成長。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10

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是美國人,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

我被書裡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卡尼曼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的是情感、記憶和經驗,對事物迅速作出判斷和抉擇,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一般不常用的有意識的"系統2"必須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依賴的是邏輯、數理和概率,對事物作出判斷和抉擇,它比較慢而且勞神,但使我們不容易出錯。可人們通常很懶惰,經常不呼叫系統2,而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去判斷結果。

書中有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能讓我們真切體會到系統1和系統2的特點和區別,指出了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直覺判斷:一要事件本身具有規律,只是我們還沒有掌握或不能清晰的表述;二要通過長期訓練學習,掌握了其執行規律。歷經長時間訓練才能培養出直覺。比如,象棋、橋牌、玩撲克、醫生、護士、運動員、消防員等,在面對複雜緊急的環境中,可以引發專家的訓練有素的有效直覺,而直覺性專業技能主要取決於事件反饋的質量和速度。比如醫生的治療方法就沒有機會得到病人長期的治療效果,所以憑醫生的直覺選用治療方法是不可信的,他無法從反饋的資訊裡提取有效資訊;醫學專用師就可以,因為反饋是及時充分的,而且常常是緊急狀態,所以,醫學專用師的判斷常常引起醫生護士的高度重視,並常常是正確的,需要及時處理。即是在其本身有規律可循的環境,還得有選擇的相信直覺判斷。即面對的情況複雜緊急,可採用專家的直覺判斷。相反,做長期預測的股票人以及政治家,他們預測的環境本身無規律可循,所以,他們的預測是不能依賴的直覺預測,是無效的。在一個不可預測的世界裡,人們預測出錯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專業人士認為自己可以成功預測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指責。如果真是這樣,他們要麼是自我妄想,要麼是利用巧合在說謊。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任何人的直覺,包括我們自己!

書中還介紹了伯努利的財富效用理論及其缺陷,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論及其缺陷,參考點(期望值)和損失厭惡等任何影響情緒並影響抉擇判斷的例子,以及語言的不同描述引發人們的不同心理反應,進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抉擇。這本書還有很多引發思考的非常有趣的例子,很多我從未思考過但對生活有用的東西,讓我們知道大腦是怎麼工作,怎麼偷懶的。還有如何使用直覺,也可以在使用直覺出錯時為自己找到理由---不能相信直覺。而閱讀能增添我們對日常小事進行思考的樂趣,還可以增進對自己的瞭解。過去覺得說話直來直去好,現在覺得使用交流更愉快的說話方式更好!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需要有豐富的詞彙去準確清晰的描述,需要動腦子去換位思考,這需要不斷的學習!傳遞資訊既是技又是巧,閱讀可以做技術儲備。我們應該像猶太人一樣,多讀書多讀好書,既為自己增長見識,也為自己看問題多提供一些角度、方法和途徑。我們不能一概相信自己的直覺,但有時也需要依靠直覺迅速處理事情,唯有努力把簡單的直覺提升為專家類直覺。這樣,在面對很多事情時,能對事情有更準確的判斷,能更好更及時的處理事情。

《思考快與慢》讀後感11

《思考,快與慢》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經典著作,主旨是在研究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看法。這是他與已故的學者夥伴特維斯基的共同研究成果,可惜後者英年早逝。 在這部書裡,作者專注於“思考”這一人類自發性活動當中,與其“心理學”經濟學家的背景有很深厚的關係。康納曼的父母是立陶宛猶太教人,1920年代初移民到法國,1934年他的母親到特拉維夫探親時生下他,他小時候跟家人住在巴黎,父親是一家大化學廠的研究主管,事業做的不錯。由於他成長在納粹德國佔領期間的法國,身為猶太人的童年以及常常聽到父母與朋友之間的閒聊,讓他從小對人的複雜性就有了概念,或許就是這種經驗讓他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1954年,康納曼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加入以色列國防軍服役,退伍後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1961-1978年間在希伯來大學心理系任教期間,他遇見特維斯基(Amos Tversky),開啟了一段輝煌的學術生涯。2002年,康納曼與開創實驗經濟學的史密斯教授共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康納曼的貢獻在於,“通過心理實驗研究證明:經濟決策的過程是理性的假設不能成立,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進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做判斷”。

雖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康納曼卻認為自己是心理學家,而不是經濟學家。《思考,快與慢》揭示了我們有兩個系統在主宰著我們的思考與決策,只是自己不自覺而已。“快”的叫做系統一, 就是各種直覺的思考,它是整個自動化的心智活動,包括知覺和記憶,依賴的是情感、記憶和經驗,對事物迅速作出判斷和抉擇,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康納曼說“直覺就是辨識, 不多也不少”;“慢”的叫做系統二,是要花力氣去思考的,必須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依賴的是邏輯、數理和概率,對事物作出判斷和抉擇,它比較慢而且勞神,但使我們不容易出錯。通常在系統一失敗後, 系統二才會上場。系統二其實就是“你”, 套句佛洛伊德的名詞就是ego,而系統一是id,它在你不自覺的情況下主宰著你的選擇和判斷,當然這些心智活動有上限,所以人會犯錯。但是若能把統計知識加進去,它就迫使你在思考時,同時考慮很多訊息,這時系統一隻好退位,因為它天生就不是設計來做這種事的。

在統計資料的幫忙下,邏輯的思考就使我們能做出較正確的判斷,這時的你就是佛洛伊德的super ego了。本書指出了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直覺判斷:一要事件本身具有規律,只是我們還沒有掌握或不能清晰的表述;二要通過長期訓練學習,掌握了其執行規律。直覺是需要歷經長時間訓練才能培養形成的。比如,象棋、橋牌、玩撲克、醫生、護士、運動員、消防員等,在面對複雜緊急的環境中,可以引發專家的訓練有素的有效直覺,而直覺的有效性,取決於專業人員是否有機會培養其直覺性專業技能,而直覺性專業技能主要取決於事件反饋的質量和速度。

比如醫生的治療方法就沒有機會得到病人長期的治療效果,所以憑醫生的直覺選用治療方法是不可信的,他無法從反饋的資訊裡提取有效資訊;麻醉師就可以,因為反饋是及時充分的,而且常常是緊急狀態,所以,麻醉師的判斷常常引起醫生護士的高度重視,並常常是正確的,需要及時處理。過去覺得說話直來直去好,現在覺得使交流更愉快的說話方式更好! 在工作中更是如此,凡事憑經驗、慣例依靠“系統一”獲得結論,往往是不全面不正確的,也是一種懶惰。應該充分調動“系統二”的引用、判定等邏輯思考能力,多問“是什麼、為什麼”進而獲得“怎麼辦”的成果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需要有豐富的詞彙去準確清晰的描述,需要動腦子去換位思考,這需要不斷的學習。傳遞資訊既是技又是巧,閱讀可以做技術儲備,勤動手可以提高交流技藝,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