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懂課堂》讀後感(通用8篇)

讀後感8.91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懂課堂》讀後感(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懂課堂》讀後感(通用8篇)

《讀懂課堂》讀後感1

鍾教授說:“真正的教育不是關注孩子的成績,而是關注孩子的發展。教育要教學生學會關心——愛,關切,關聯。要發展學生的智慧,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品德教育,人文素養要重視。”

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發展趨向是要實現由關注教師的教走向關注學生的學,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轉化為“能動、主動學習的探索者”,使他們能夠經常地運用創新思維方式進行探索式的語文研究性學習。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語文教學課堂更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然而,在精彩的背後,也許還隱藏著一份浮躁,幾許熱鬧。那麼,如何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去其不足,增其實效呢?我以為,提倡實質性學習勢在必行。

如何引導學生較快地轉變學習方式?

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信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消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生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七年級的學生,在經歷了六年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後,一下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難免唱出幾個不和諧的音符。例如:課堂活動中,總有一些不善思考、不善表達、默默無聞的學生存在。長期以往,這些人會成為被遺忘的一群。課外作業中,當有問題設計為:“此類事情,你是否經歷?列舉一二。”“沒有”一句否定語,結束了原來該有的思維活動。面對這類學生,如何培養他們“主人翁”意識已是迫在眉睫。

我以為“磨刀不誤砍柴功”,要想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教師必須在平時多化功夫去引導。例如:鼓勵學生自己去查工具書去解決生字新詞,查閱作家作品,知識和讀本涉及的其他學課、文化常識,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收集需要的資訊和資料;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名著,從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建立學習型班級,利用板報、牆報傳播語文學習資訊及有關學習資料,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對提供資料的學生加以大力表揚,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另外,在設計作業時,盡多地採用有針對性、具啟發力的語言。例如:“此類事情,也許你也曾經歷,請列舉一二”等等。讓學生先由“被動接受型”變為“主動接受型”,再一步一個臺階,腳踏實地地實現向自主學習的轉變。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

《讀懂課堂》讀後感2

課堂,是師生互動、知識習得的主陣地,是實施新課程的主戰場。課堂,是一個平常、普通而又神祕的地方,是一個賦予沒有生命的知識以生命活力、給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讓孩子動起來,讓知識活起來、讓生命放光彩的場所。

無論課程改革如何進行,構建有效的課堂應該成為教師永恆的工作追求。什麼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

20多年來,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之間,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究竟什麼樣的課堂才是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課呢?對此,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對新課程的理解,我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第一要點是趣味性。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學科發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負擔。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以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

匯入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匯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匯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變成了愉快的事情,就會學得積極主動。教師可通過實物(模型)或圖片展示、故事演講、猜謎語、表演、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創設情景,將教材內容生活化,地理知識趣味化,靜態知識動態化,生動活潑地呈現教學內容,充分以境激情,以情激趣。

學習本身就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學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

(l)重視運用教具、學具等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組織學生相互交流,通過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不僅是師生雙方資訊交流的過程,同樣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積極激發學生的情趣,才能啟用和加速學生的認知活動。

《讀懂課堂》讀後感3

關於“課堂”。咬文嚼字,“課”,左邊言字旁,右邊結果也,說話的目的是為了有個“結果”;堂這個字好玩,上是學字頭,中間是個口,離開了學,離開了說,談不上課堂。課堂兩個字反覆告訴我們的是:要讓學生說,要讓學生表達。

我沒事情的時候喜歡拆漢字分析,中國的象形文字,造字非常科學,十分巧妙,從繁體字的“學”裡,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狀況被表現的淋淋盡致。“學”字的上部,中間的兩個“×”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個“×”表示祖先,也就是和文化遺產的交往,下面的一個“×”表示學生之間交往的樣子。那包著“×”的兩側,好像是大人的手,意味著大人千方百計地向兒童的交往伸出雙手,或者說,表示大人相盡辦法支援學生在交往中成長。這就是學校中“學習”的本質,也就是在老師的介入下,學生自立地、合作地進行活動,要創造以學委中心的教學,就要千方百計地促進學生的交往,而不是讓教師解題為零散的個體。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學習“習”。習的繁體字是“習”,這個“習”字最初又是從象形字演變過來,上面的羽是鳥的翅膀,下面的臼,《辭海》的解釋是白雲,也就是天空,因此,“習”的相形含義就是雛鷹在天空中試飛,說明“習”字就含有嘗試的意思。

你看,我們的祖宗多麼偉大,簡簡單單的一個漢字,就蘊藏著這麼高深的哲理:要讓學生的學習像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

分析了這麼多的繁體字,都蘊藏著一個共同的特點,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場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一堂課好不好,關鍵看學生。有人提出課堂“四看”學生:

一看學生的參與狀態: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

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確立,是以一定的參與度做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參與得不夠,就算不上“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被動地、應付地學習,還是積極主動地探究。

二看學生的交流狀態:是否多向交往、合作交往、和諧交往。

課堂上,教師是否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裡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動的,他能和同學、教師甚至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他講錯沒有關係;他提出問題,有人關注;他不認同教師,不會受批評;他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人指責。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才有可能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實現教學相長。當他學習有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當他取得成功時,會得到誠摯的祝福。在這樣的環境裡,學生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這樣的課就是好課。

三看學生的思維狀態:是否主動思考、深層思考、多向思考。

四看學生的達成狀態:一堂好課,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含量,更要有真摯的情感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一堂課必須守住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在課堂上,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並將這些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慢生”、“後進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得其所。

《讀懂課堂》讀後感4

“反思性實踐”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就是指在課堂中有“技術性實踐”的同時,還需要對技術性實踐進行思考研究,以提升課堂。正如鍾啟泉先生提到,中國課堂危機並非危言聳聽。我們要排除萬難,除去課堂轉型焦慮,實實在在應對挑戰,踏踏實實的做好課堂改革,對改革不斷反思總結,譜寫中國教育新篇章。所以如何讓自己走向“反思性實踐”,首先必須熱衷於課堂改革,勇敢面對挑戰,不逃避,不退縮!鍾啟泉先生教我們教師要懂得“學習集體”編制原理,課堂著眼於“小組協作學習”,以實現全員參與的積極對話教學。另外課堂“做中學”也是課堂改革一大轉型。“探索”是人類的天性。所以我們課堂讓學生“動”起來勢在必行。鍾啟泉先生在《讀懂課堂》中教會我們許多課堂技能方法,對我們課堂轉型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其次,教師在參與課堂改革轉型過程,要讓自己走向“學的專家”。鍾啟泉先生說“教師的人生是持續學習的人生:學習兒童,學習教材,學習同事,學習社群,從自己的經驗中持續地邁出學習的步伐。”呼籲教師學會“學”。其實更確切的說是“反思總結”。在課堂中,遇到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變成課題去研究,查閱資料,徵詢骨幹教師意見,課堂實踐,再反思總結,並做好相關筆錄。然後便達到了“學”的效果。

總之,做個教學中的“有心人”,常常反思,不僅對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還是提高教學效果都有很大的幫助!

《讀懂課堂》讀後感5

鍾啟泉老師的《讀懂課堂》讓我們以課堂為場域去詮釋課堂,讀懂課堂、讀懂孩子,超越偏見,實現成長。在書中談到“單元設計”這一章節時,更讓使我停下來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停下來仔細閱讀、領會作者的思想。他對“單元設計”的定義以及分類使我有較為直觀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對我們進行“單元設計”有較好的指導意義。“單元”是基於一定的目標與主題所構成的教材與經驗的模組、單位,可以大體分為給予學術與藝術等文化遺產的、以系統化的科學為基礎所構成的“教材單元”和以學習者的生活經驗作為基礎所構成的“經驗單元”兩種。

“經驗單元”是以主題—探究—表達的方式來設計的活動課程的單元編制,它把活動性、協同性、反思性學習作為一個單元來組織。通過師生的合作或者兒童自身的雙手,打破學科的框架,作為兒童自身的經驗活動模組來計劃於組織的。這一點讓我感受深刻,我在平常備課中運用頗多。比如在備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課時,要從單元整體出發,瞭解掌握整章的知識點,類比七上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從情境探究開始,一步步由學生引入主題,學生學習起來也很自然輕鬆。

《讀懂課堂》讓我認識到單元”不是把教學內容碎片化地當作“知識點”來處置,而是有機地、模組式地組織與構成的。“單元設計”不是單純指試點傳輸與技能訓練的安排,而是教師基於“學科素養”,思考怎樣描繪基於一定的目標與主題而展開探究活動。

《讀懂課堂》讀後感6

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教育促進者。要想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寬鬆的自主學習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教師就應尊重學生,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使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勇於表現自己的情感。

一、轉變教學觀念,學會真誠傾聽

常聽有些教師這樣說:“這個學生原來很調皮,現在被我制服了,變得服服貼貼”,卻不知,正是這種“服貼”,也許就磨滅了這個學生許多的個性和理想,也有教師對學生“三天一大火,一天三小火”,上課時滔滔不絕,使學生每天“秩序井然”,又抱怨學生在課堂中不積極回答問題,卻不想想在這種帶著“火氣”的課堂中,學生還敢發言嗎?

在新課程改革的舞臺上,教師要想扮演好新的角色,就必須改變這種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從心底尊重學生的個性,學會真誠傾聽孩子的心聲。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情體驗和豐富想象。教師要平等的面對學生,讓學生從你真誠的眼神中樹立起自信,敢於將自己智慧的火花綻放在寬鬆的課堂中。

二、不斷學習,掌握傾聽的技巧

在一些教師的公開課上常有這樣的現象,老師問,學生答,學生的思路一直跟著老師走,老師在聽學生的回答時,只是在判斷這個回答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標準答案。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由老師“灌輸”的知識就像一朵朵插在花瓶中的花朵,不久就枯萎了。

《讀懂課堂》一書對未來教師角色作了這樣的描述:現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在課堂中,要想讓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教師就要善於傾聽,掌握傾聽的技巧,在傾聽中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善於發現學生探討過程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對學生獨特的見解,要靈活應對,認真思考,深入瞭解,不能以成人的思想標準來衡量孩子的思想,不能將孩子童真的天性扼殺在萌芽階段。

三、深入學生課餘生活,讓傾聽成為心靈溝通的好幫手

教師要在傾聽的基礎上和學生真心交談,達到心靈溝通。雅斯貝爾斯說:“人與人的交往是雙方的對話和敞開,這種我與你的關係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說,任何中斷這種我和你的對話關係行為,均會使人類萎縮”。要想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就應走進學生的課餘生活,傾聽學生毫無裝飾的童真,與學生敞開心扉相互交流,使學生少一份膽怯,多一份信任;少一份壓抑,多一份自由。教師不應只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面的良師,更應是能傾聽學生情感的益友。

傾聽,讓教師領悟到學生的潛能,體察到學生存在的問題;傾聽,讓學生感覺到時接納和包容,體驗到理解和信任;傾聽,讓師生關係變得民主、和諧;傾聽,為學生拓展了一片展示自我的自由天空。

《讀懂課堂》讀後感7

溝通是一門藝術,尤其是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一條不可跨越的河,但是如何跨過這條河,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交流則是一座橋樑,橋樑搭建的好壞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

日本學者研究,在教師訓斥的場合,在教學中學生表現出來的不是反思的情緒,而是增強了對教師的厭惡。這樣的研究告訴我們,對待學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我經常聽到學生這樣抱怨:我不喜歡某某老師。我問他為什麼,那你那麼功課成績如何,他說他不喜歡這麼課,成績很不好,就是因為不喜歡這位老師,學生的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情緒影響間接的影響了學生的成績,這時候教師需要與學生多溝通,因為很多學生並不擅長與老師溝通,或者直接是不溝通,這樣長久以來,學生欠下的債也越來越多,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因為學生性格的問題,教師在溝通上就要因人而異,但是畢竟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可以有選擇的去溝通,比如說一些有牴觸心理的學生和一些成績在末端的學生,採取鼓勵式的溝通。

當然,溝通的形式實在太多,針對每一個孩子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和愛,就算成績不是能夠進步,最起碼讓學生覺得學習生涯中沒有缺失教師的那份關注。

《讀懂課堂》讀後感8

教學十多年,對教育教學思考了很多,實踐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一直遵循著讀懂教材、讀懂學生、讀懂課堂的教學原則,既能讀懂自己的課堂,又能讀懂他人的課堂。

今日手捧鍾啟泉教授的《讀懂課堂》,心中又升騰起曾經的思考——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讀懂課堂了嗎?仔細閱讀這本書,發現裡頭有很多有悖於過去甚至現在教育觀點的主張,驚訝現在的教育研究者敢於發出如此不同的聲音,驚訝之餘心中油然而生對鍾老的欽佩之情!

真的,有些觀念我們要改變了!

很多教師對“分層教學”情有獨鍾,並且將其作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以倡導,諸如“分層教學的好處”、“分層教學實施方案”、“分層教學優秀案例”……我們經常能讀到這樣的教學論文。書中明確指出,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國際教育界就表明了“分層教學”的無效性與危險性。教學上採取分層,實質上壓低了“中位”組、“下位”組的學習層次,擴大了學歷的落差,從而導致整個學校的學力提升。那麼為什麼教師、乃至家長仍然對“分層教學”樂此不疲呢?這是因為,“分層教學”是作為“優等生“和作為“困難學生”的實感而形成的。如何改變?既不粗暴又行之有效!鍾教授提供了一些策略,並強調:兒童學習價值的追求已從單純“量”的追求,更多地轉向注重“質”的追求,即如何豐富而深刻地獲得真情實感的體驗。

和教師朋友們共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要,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正是“教育公平”的本意所在。“分層教學”是同“教育公平”背道而馳的。替代“分層教學”的學習方式不是基於劃一教學的學習,而是每一個人的多樣性得以交流的“協同學習”。

真的,早該有些不同的聲音了!

這幾年,“慕課”、“微課”、“雲課堂”、“翻轉課堂”之類的說辭漫天飛舞。自己也積極投身於此,曾在全國微課製作中榮獲獎項。但是儘管積極實踐著,心中還是有不少困惑的。

比如:微視訊中出現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是否需要再次出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於學習資優生和中等生是一種福利,他們可以提高學習速度,提升學習品質。但對於學困生,由於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沒有傾聽的習慣,畢竟在觀看視訊的過程中學生首先是一個善於傾聽的人,然後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最後是一個善於實踐的人。我曾經做個一個實驗,沒有提出任何預習要求或任務,走進課堂的學生已經存在差異。學習資優生初步具備了觸類旁通的能力,他們可以通過類比,猜想並驗證新的學習內容,課上稍加引導,就能提升認識。現在實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我隱隱地感覺到在學困生輔導上有難點。微視訊中出現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是否需要再次出現?如果出現,可能削弱了“翻轉”的價值;如果不出現,可能對學困生的發展不利。所以個人在思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到底適合哪個年齡層次的學生?

又比如:資訊科技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技術支援。針對上述困惑,我在想,以上問題是否可以轉化為:資訊科技到底在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怎樣的技術支援?離開資訊科技支援的“翻轉課堂”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翻轉課堂”。課前教師錄製教學微視訊,並通過學習的平臺與學生互動;但是課堂上學生無法自帶數字化學習裝置,也就無法開展“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到底“翻”的是什麼,其本質是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教師在其中起到指導、引領的作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前提是學生能熟練地運用資訊科技,如果沒有資訊科技的大力支援,不就與“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雷同。他們的教育理念是想通的,但是在實施的方式、手段上是不同的。

這是我實踐該專案最初的聲音,是我內心真實的聲音!但共鳴者甚少。今日翻開鍾老一書,其中的一篇《“微課”的誘惑與反誘惑》吸引了我。鍾老言辭犀利地說道:“紮根於應試教育的實踐經驗的慕課、雲課堂、微課,只問技術,無視教育的質性分析、不辨教育的是非曲直,到頭來唯一的作用是把應試教育的現實推向極端,擴大應試教育的再生產。”“試看發達國家的教育資料庫建設,儘管大大領先於我國,但他們的中國小有這麼著迷於慕課、微課、雲課堂,以至於似乎可以替代作為人的教師的角色嗎?”“在這些思想土壤中開發出來的那些微課,說穿了不過是用金光燦燦的資訊化的外衣把廢銅爛鐵重新加以包裝而已,是經不起教育理論的推敲與教育實踐的驗證的。”

很贊同這個樸素的觀點:學科內容不是直接地灌輸給兒童,而是藉助“對話”來逼近學科內容的。學科內容的把握必須靠學生自身自主的能動的知性活動。

這本書中很多觀點值得我們不斷比較、不斷反思,讀罷此書,再問自己: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讀懂課堂了嗎?想想真的很難回答!

真的,有些觀念我們要改變了!真的,早該有些不同的聲音了!感謝鍾啟泉教授,引領我們敢想、敢做、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