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蘇東坡傳讀後感13篇

讀後感1.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東坡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後感13篇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

蘇是天生的樂天派,是富有同情心的道德,是老百姓的一個好朋友,是心臟慈悲的法官,散文作家,是作家的新品種,是一個偉大的書法家,是實驗者的酒,工程師是虛偽的對立,是瑜伽的練習者,誰是佛教徒,是一個學者,皇帝的祕書。

可以說,蘇東坡的一生可以豐富自己多彩。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的文章就是聞名中國天下,仕途卻歷盡生活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

壽司半漂泊四十歲之後,從達官貴人已退居不起眼的小吏,苦難的世界填充。降級壽司也自嘲道:沒有知識,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軾的“言”是出名的。曾經上神宗皇帝“萬言書”,譏評時事,論辯研究是非,希望神宗逐漸改變中國變法的心意,不久就遭貶職。此時的蘇東坡文化依然可以胸懷大志,大不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時發展興起,作詩幾首,卻被一些好事者誣陷,強加對社會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釀成企業一時成為轟動朝野的“烏臺詩案”,身陷窘境,自己能力卻不是很在意,四處進行作文以及遊玩,四處學習寫作,四處交友。以灑脫的`人看待問題困境,以微笑學生面對我們人生。

生活中充滿了失敗和挫折,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生活。 如果你積極對待,生活是充實的,精彩的,明亮的;如果你消極對待,生活是空虛的,無聊的,黑暗的。

作為劍橋大學的一名研究生,霍金被診斷出患有”盧格雷氏症”很快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 hokin 因為肺炎接受了氣管切開術。從那以後,他就完全不能說話了,只能用三根手指來移動身體,只能依靠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小型對講機和一個語音合成器來說話; 閱讀依靠一臺翻頁機,要求一個人在閱讀一份檔案的同時,把每一頁都攤開在一張大桌子上。然後他開著輪椅,像蠶吃桑葉一樣一頁一頁地讀。.

霍金是在一般這個難以置信的困難,面對生活微笑,世界公認的巨頭物理科學的嚴重性。劍橋大學的霍金,牛頓曾擔任數學講座盧卡遜教授,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驚了自然科學的任何職位,也對哲學和宗教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生苦短,讓我們像蘇東坡、霍金一樣以微笑可以面對自己人生,讓我們的人生髮展更加豐富充實,更加精彩,更加具有光明!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2

在孩提時候就明白蘇東坡,可是,真正認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後。

做為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生;作為官吏,“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後不出預料的被貶,但他絕不所以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所以得罪了當權的群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於是群小繼續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群小自認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到達目的。蘇東坡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鉅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並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為人坦蕩。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我一世榮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力,所謂地位可是過眼煙雲,轉眼不見,又何必太為權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異常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麼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歡樂。能夠從字裡行間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嚐人物的喜怒哀樂,並從他的事蹟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3

自從讀了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後,我才發現,國際上竟有如此曠達之人,而他就是蘇東坡。

蘇東坡終身都在被貶,但是咱們總能在他的詩中找到一些豁達的詩句,比方《記承天寺夜遊》一文中的“月色入戶”,門都寒酸的連月光都透進來了,但是蘇東坡接下來又寫了一句“悵然起行”。他真的是一位樂天到無可救藥的人,連我也敬服的心悅誠服。世上像這樣的樂天派不多了,所以這也是蘇東坡在前史長河中永久那麼光芒耀眼的原因之一。所以讀完了《蘇東坡傳》,看完了蘇軾的終身,我學到了兩個字:豁達。

蘇家出了三個文人,稱為“三蘇”:蘇洵、長子蘇軾、次子蘇轍。所以說“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我賞識蘇東坡不只僅由於他豁達,還由於他是一位正派的詩人,他說“寧可食無肉,不行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亡俗不行醫。”由此可見,他很重視人品。當咱們學蘇東坡他寫的《記承天寺夜遊》時,為“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閒人”找了幾個適宜的諧音詞:賢人、嫌人、涎人、嫻人和銜人。蘇東坡儘管宦途含辛茹苦,但也很會日子,做了一手好菜,例如:東坡肉等等。並且他的日子風趣,寫文章也是文思泉湧,所以咱們說失落的人有一個詩意的人生。

蘇東坡後來歸隱於田園了,他開端在東坡一片田地裡作業,自稱“東坡居士”,所以咱們才會叫他蘇東坡。他變成了一般的農民,真實開端務農了。

林語堂先生與謝教師最喜歡的詩人就是蘇東坡了,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了,由於蘇東坡的異乎尋常。當咱們去閱覽他的詩作時,沒有苦澀的'苦瓜汁,而是甜在心頭的靈靈通觀。他真的是一位優異的詩人!

我要向蘇東坡學習,他心靜如水、胸無世俗,而又光明正大、淡泊閒適,並且具有豁達曠達的胸襟,真的是一朵當之無愧的天主的最美花兒,沒有缺陷,如此絢爛的聳峙在文學史上的頂峰!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4

蘇東坡?嗷!就是那個特別有名的詩人嘛,我可是從小就讀過他的詩呢,比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大江東去浪淘盡”等等。是的,這就是我在沒讀過這本書之前對蘇東坡的認識。可是蘇東坡只是個詩人嗎?當然不是,這不,我讀了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傳》,才知道蘇東坡原來是個千古奇人!

蘇東坡不僅是位詩人,他還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比如《記承天寺夜遊》中的“月色入戶”,門都破舊的連月光都透進來了,可是他下一句詩卻是“欣然起行”。看吧,他果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啊!

蘇東坡不僅是個樂天派,他還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比如西湖的蘇堤,原來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發現西湖中的一種水草破壞了西湖的水質,影響百姓的生活用水。於是他帶領大家清除水草,然而清除的水草無處可放,他便在西湖中建堤。這樣既為水草找到了合適的放置地方,同時也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舉措。

蘇東坡不僅是百姓的朋友,他還是一名“吃貨”。像《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還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對了!他不只是吃貨他還是一名美食家呢,他發明了一味至今廣受歡迎的佳餚:東坡肉。他還為這道菜專門寫了一首詩:《豬肉頌》!他還經常研究各種菜和各種羹,每研究出來的菜品都會請自己的好友去品嚐,有的甚至還為此吃壞了肚子呢!

當然這些並不是蘇東坡的全部,還有好多好多我沒有描繪出來。蘇東坡的一生非常的坎坷,但他的一生也非常豁達樂觀。想要非常全面的瞭解一個人太難了,我所瞭解的蘇東坡可能只有皮毛,甚至比較片面,但是蘇東坡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堅信蘇東坡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5

觀蘇軾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讚歎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

蘇軾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並父母共九隻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後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少藥的`海南之後,對朋友僧人蔘寥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藥,京師國醫手裡,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蘇軾是熱愛生活的。其餘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後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軾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悽婉哀傷。在朝雲因瘟疫早逝後,他在《朝雲墓誌銘》和《悼朝雲》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後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徵朝雲,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軾是剛直的。儘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後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軾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愛有加。儘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雲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6

最近,剛剛讀完了這本書,我對蘇東坡不禁感到無比的崇拜。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新派的畫家,同時也是偉大的書法家。他還是工程師,釀酒師……每次想到他,腦海中東輝浮現他那慈祥的微笑。

在蘇東坡坎坷的一生中,我最感興趣的便是他的“女人緣”。宋朝洶湧澎湃的朝廷中,堅持正義的蘇東坡總是遭人排斥。好在歷代的皇后們總是在關鍵一刻幫助蘇東坡化險為夷。在他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一命;接著,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得勢;在晚年時,若不是神宗的皇后攝政,蘇東坡估計早就放逐蠻荒了。雖然,在宋朝有幾個不明事理的皇帝,幸運的是還有幾個賢德的皇后。她們總能看透一切大小事情,能明辨是非黑白。神宗皇帝一去世,太后便廢除一切王安石的政令,重召蘇東坡、司馬光,並皆以重用。這些皇后們的庇廕總是讓我讚歎又惋惜。

蘇東坡退出一切朝政,重返“山林”時,他便又稱為百姓之友。他每治理一個地方便都受到百姓愛戴。他幫助百姓們治水挖井,並用竹子做管子連線起來,千家萬戶便都能喝到乾淨的水。他還為當地修建醫院,這個“安樂坊”便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僅三年之內,治好了一千個病人,人們的健康得以有了保障。他也幹平常太守不幹的事——修繕房屋。經過歲月的侵蝕,原本古老的房子變得破爛不堪,蘇東坡為了更好的保護他們專門請人修理。可以這麼說,他所到之處,人們無不歡喜。

浪跡天涯的時候,蘇東坡還迷上了釀酒與養生。閒暇之餘,蘇東坡便在自家屋子裡釀起了酒。偶爾也有人向他求教,但他在做酒方面只是個外行中的內行,有些人甚至嚐了他的釀的梅子酒,腹瀉了好幾天。睡前他時常盤起腿打坐,他認為調整好呼吸節奏並平息心律便可延年益壽。

蘇東坡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他以前耕作過一塊田,那塊地方叫做東坡,於是便有了東坡居士這個稱號。他總是在不同時期遭受不同的打擊與fei謗。 正如人們所說,做好一個普通人並不容易,更何況蘇東坡呢?我的心底,他卻做了一個大寫的人。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7

書是兒子國中時買的,幫他整理書桌,又翻出了,就拿來讀。對蘇東坡最深的記憶,是他的《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但當我細細讀完林語堂老師的《蘇東坡傳》之後,才對這位不朽的傳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連林老先生都說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用詳盡的語言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說他是自己“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但有一點可以確認:蘇東破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駕馭自己心靈的高士。再加上他曠古無今的文學造詣,敢做敢為的正直作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造就了一個浩然不朽的偉大生命。

從出生到架鶴西去,他的足跡遍佈中國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處,都會給當地人帶去他所獨有的深遠影響。他憂天下之憂,嘗黎民百姓之苦,在艱苦的環境依然生活愜意;他在官場沉浮,受盡小人排誹,依然潔漱一生;他敢於嘗試,勇於實踐,做工程,學瑜伽,煉仙丹。“伸手摘星,未能如願,但它不會弄髒你的手。”同樣,他嗜酒成癮,還喜歡月下漫步。他一生都在實踐他的理想,他是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合體。蘇東破的一生飽經憂患,但他的'人性卻隨時間推移更趨溫和厚道,並沒有變得尖酸刻薄。我之所以喜愛蘇東坡,也是因為他飽受了人生之苦的緣故。中國有一句諺語,就是說一個人如何,要“蓋棺定論”。人生如夢,一齣戲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時才可以下斷語。

這本書,我前前後後共讀了兩月有餘,每每睡前沉浸其中,感知他的情緒,與他同樂同悲。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8

“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是蘇東坡對他弟子說的話,話說的最好描繪他自己也恰當不過。

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狂妄怪癖,也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從蘇東坡的筆尖流露出來的是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隱忍。林語堂自述自己是一個樂天派,描寫蘇東坡這另一個樂天派。儘管蘇東坡受到歷代皇后的庇佑,但他的仕途一直都不順利,屢遭貶降,甚至被逮捕,忍辱苟活。

我佩服蘇東坡的敢於言說。他一生為官清廉,有著一顆廣大而博愛的心,儘管他一生都在跟大文學家和王安石鬥智鬥勇。在王安石實行變法的時候,他敢於逆行。先不說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好不好,但是在這麼一位在當朝頗受寵的宰相面前敢於出言說出反對,這份不畏強權的勇氣就值得我由衷的敬佩。

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坎坷動盪,政治上的小人,為了打擊這一代文豪,不惜使盡萬般手段,一次次的貶謫,離中原愈發遙遠,到最後,甚至有了元祐黨人碑的出現,被刻上黨人碑的官員,重者關押,輕者貶放遠地,非經特許,不得內徒,而蘇軾,與司馬光一起,名列黑名單前列。但就是這樣的政治上的迫害,蘇東坡絲毫不以為意,灑脫依舊。

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在蘇東坡完全鬆弛下來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時,他所寫的隨筆雜記,就具有此種醇香的'詼諧美。

在蘇東坡臨死前,他曾輕聲說過一句話:“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脫之道在於與自然,在不知善而善。蘇東坡連遺教都沒對兒子說便去了。

蘇東坡的肉體雖已化為塵土,但他的精神將永恆在我們心中。所以,他的生命是不朽的,是美好的,我們將把他的精神發揚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9

《蘇東坡傳》,作者林語堂。寫書人與被寫人的名字都如雷貫耳,所以,這是一本含金量非常高的經典之作。

當時讀它依然帶著一些目的性和應急性——為講好《大學語文》的一節專題,即《宋代文學的集大成者——蘇東坡》。後來解到,這本書還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清晰地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古人之中,我最喜歡蘇東坡,首先是喜歡他那些“明月幾時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等等朗朗上口的詩文,再就是被他的“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所打動,被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樂觀態度所折服,讀完這本書後,更覺得他“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也只有林語堂林大師的如椽之筆能把他誇盡、寫真、寫活。林大師說:“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解他。我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而我們知道,有時我們愛上一個人,或者將之視為偶像,是因為我們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這樣的人是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成為的,無論是先天的天賦,還是後天的風骨氣韻,或者是大時代給與的波瀾壯闊。我們掙扎在自己的.人生裡,一不留神就變成塵埃,那麼渺小,那麼為現實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別人的閃光天賦和放任性情就成我們在暗夜裡羨慕嫉妒恨的標的之一。

對韓寒如此,對邁克爾傑克遜如此,對蘇東坡更是如此。蘇東坡的智慧與才情,不但驚豔同時代的人,還穿越千載的悠悠歲月,溫暖著我們,和我們同悲同喜。這樣活潑潑的生命,這樣平易近人的古人,這樣的心胸才華,這樣跌宕起伏的命運和他在命運流轉之間表達出的達觀幽默,享受生命的態度,真的是古今中外再找不出第二個出來。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0

那是一闕詞換一壺酒的朝代。多少風流雅士、絕色佳人,於宋朝的春風亭園,杏花釀酒,松針煎茶,即興填詞,歲序安然。

而正因蘇東坡生於這個一首詞可換一座城的朝代,他才可過的快樂,無所畏懼,似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但卻不得不說,他這一生,很是精彩。在煙塵飛揚的世間,猶記明月清風;在顛沛流離的境遇,學會隨遇而安。他遭貶謫,被放逐,一生輾轉流離,得意太少,失意太多。

蘇東坡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他曾感嘆,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他雖無意仕途,卻不能徹底做個散淡閒人。他的一生,一半江湖,一半山林,一半忙碌。他喜歡翠竹楊枝,卻舍不下酒肉佳餚。他在濃郁中追求清淡,於深沉中品出清歡。而正所謂,人間有味是清歡。

許多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留下了他的故事,也留下了他的詩詞,更留下了他的悲歡離合。他在密州的煙雨叢林,竹杖芒鞋,感悟“一衰煙雨任平生”的況味。他在黃州偏遠的鄉間,咀嚼幾碟素菜,品味出“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淡薄。他在惠州的陋室,隔簾聽雨,享受“又得浮生一日涼”的意境。他在杭州西湖,看桃紅柳綠,吟詠“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清雅。

蘇東坡,他於簡潔的茅簷草舍,一壺清茶,幾碟素菜,悟出了人生的境界與禪意。林語堂於書中曾曰: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上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這個他,當然是蘇東坡。他的一生,堪稱奇蹟。

從悽美的“只恐夜深花睡去,股稍高燭照紅妝”,到豪放的“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再到,灑脫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最後是哲思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一句句詩一首首詞,承載著蘇東坡的人生,起起落落。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是同代人,沒有關係。書中曾雲:“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因為我喜歡他。”如是,我愛他,愛他率真,愛他孤傲,愛他清廉,愛他風流。

林語堂於書後遂: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1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軾,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文壇的鉅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後,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軾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軾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並沒變得尖酸刻薄。”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後,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嚐。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鬥智鬥法。至於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鬥那種善於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類比蘇子由——蘇軾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說到底,在於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於提出、敢於批評的態度。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慾,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鬥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愉悅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於水火發生了牴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於在他管轄的州府裡,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為**題詩,他和和尚趣談,他為百姓求雨,他四處遊歷。蘇軾的詩詞良篇裡,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拿林語堂作結時的話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蘇軾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2

他的文采飛揚,堪比西方文壇巨匠莎士比亞;他的口才咄咄逼人,如同法國政壇上叱吒風雲的雨果;他的動人情感,又如英國作家約翰生。他的人性與人生讓人捉摸不透,他就是北宋一代奇才蘇東坡。

但是,蘇東坡一生風雨坎坷,飽受磨難,從密州一直被貶謫流放到詹州,他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最終被貶到北宋的蠻夷之地——詹州。

當我讀到這時,靜靜地合上書本,掩卷沉思:蘇東坡的人生為什麼是如此悲慘,他被貶到詹州時,會抑鬱,甚至想不開自盡嗎?心中種種疑問使我又翻開書本,繼續往下讀。

蘇東坡的做法卻出乎我的意料,他豁達樂觀,關心百姓,在蠻夷之地時也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處處為百姓著想,興修水利,賑濟災民,減免租稅,平反冤情……他把任何一個流放地都當作文化傳播的場所,他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

蘇東坡的故事,讓我意味深長,他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才華橫溢,我不禁想到他——霍金。霍金是現在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又是“宇宙之父”。他二十一歲時患上肌肉委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他的人生坎坷曲折,可與蘇東坡相比。但他笑看人生,笑看風雲,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證明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律與黑洞面積定理。他要是沒有那頑強的毅力,豁達樂觀的心,怎會取得巨大的成就,受到世人的讚譽。

笑看風雲,不是項羽揮淚別虞姬、烏江自刎的自尊;笑看風雲,是司馬遷被處以宮刑的堅貞不屈,努力譜寫“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笑看風雲,是貝多芬雙耳失聰後,依然努力演奏譜寫一首首著名的歌曲;笑看風雲是……

蘇東坡的肉體雖然會死,但他的精神在歷史中則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耀照明,可以滋潤營養,維持眾生萬物。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剎那間的一顆微粒,生命卻可以不朽。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3

對於蘇東坡,相信每個人都很熟悉。

從小到大的課本中,他的詩詞經常出現。不過那時我也只是把這些詩詞作為必讀課目學習背誦而已。

我心目中感受到蘇東坡的“與眾不同”則是在大學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了他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似懂非懂之間,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當時被低落情緒籠罩,讀到這首詞的時候,忽然感覺心裡照進了一束光。

此後就自己找了蘇東坡的很多作品來讀。然而始終都不敢標榜自己是蘇東坡的粉絲。因為千百年來他的粉絲太多了,尤其是,他的粉絲中牛人太多了。比如其中有一位粉絲叫做林語堂,這位粉絲就給偶像蘇東坡作了個傳記——《蘇東坡傳》。這麼有學問的“追星”方式我自問顯然做不到。那就別蹭偶像熱度了,虛心學習吧。

於是認真拜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越讀,越瞭解蘇東坡,越喜歡蘇東坡。這真的是一個天縱奇才,是一個全方位可愛的人,是一個可以被很多美好的詞彙修飾都不嫌過分的人。

看得出來林語堂是個很鐵桿的粉絲了,對蘇東坡的瞭解程度自不必說,對於給蘇東坡帶來“厄運”的.人物比如王安石,他也是恨得明明白白。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一度很討厭王安石,可是後來又慢慢釋懷了,蘇東坡晚年自己也跟王安石和解了,我們這些千年後的人簡直就在瞎計較。當然還是要說,幸好當時的皇帝還有一絲清醒,未曾殺害蘇東坡,為人民為後世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這位寶藏一般的人物,而我們也看到了在一次又一次貶謫的過程中越來越豐富的蘇東坡。

說個題外話,讀完《蘇東坡傳》之後又看了林語堂的《武則天傳》,卻覺得不是那麼吸引我,通篇看下來幾乎就是武則天殺人記錄合集。

武則天任用酷吏、大肆殺戮以掃平權力道路障礙確實是一段很黑暗的歷史,但我相信這個人物是多面的立體的,作為傳記只寫殺人這一方面還是有些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