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七年級讀後感

讀後感1.6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讀後感

七年級讀後感1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後,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並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這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於“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裡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並有真情的奉獻,那麼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願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的善良的人。

“人間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獻愛心,莫談貧富‘貴賤’,人人可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份春天。”真情,讓你我心靈相通;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單。只要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真情可以到永遠。

願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七年級讀後感2

西遊記有著豐富的文學寶藏,讓我們去發掘去閱讀去體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西遊記讀後感》。

大家一定看過《西遊記》吧!裡面有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聰明頑劣的孫悟空,情商極高的豬八戒,吃苦耐勞的沙和尚,堅持原則的唐僧,救苦救難的菩薩,還有法力無邊的如來佛祖。

孫悟空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勁,使出世後到花果山瀑布前為同類們找到了一個安家之處,他還到森羅殿劃去猴子猴孫的名字,可以看出他很關愛自己的猴子猴孫。文中“把一雙眼薰紅了”和“那大聖侮著眼”,這時候,我很心疼悟空,真想鑽進書裡把煉丹爐踢翻,我感覺孫悟空是一個內心情感細膩的人,雖然他很頑皮。

在豬悟能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懶惰、貪圖美色、見利忘義的形象,他是四個取經人中最還能堅持的人了,只要一餓就喊,只要一累就叫,只要有難就怕,但他脾氣好,好說話。在大戰流沙河的時候,八戒都快打敗沙僧了,可是悟空飛過來插了手導致沙僧逃脫了,八戒只是抱怨了幾句就消氣了,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啊!

在沙悟淨身上,我看到了一個默默付出,任勞任怨的形象,他既不像悟空那樣頑皮,也不像八戒那樣懶惰,更不像三藏嘮嘮叨叨。他只是一言不發,默默保護唐僧,正所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精神。

從唐僧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不忘初心,想造福百姓;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人物形象。可是唐僧也是一個遇到困難就有點退縮的'人,比如有一回寫道他的白龍馬被吃了,就坐在地上哭哭啼啼地說:“這可怎麼辦哪!還有這麼長時間,人可怎麼走啊!”但是他也是很有禮數和有修行的人,我們學習他好的品質。

《西遊記》在寫作手法上,吳承恩用了大量的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外貌的描寫。用人物來襯托環境,用環境來凸顯人物心理,還引入了大量詩詞,還有我們沒聽說過的方言,增強文章生動性。文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突出人物特點,還在文末設定懸念,吸引讀者往下讀,這種寫作手法我們要多學多用。

我最喜歡的一章就是老龍王暗算袁守誠,結果自己觸犯天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了破壞別人的事情,而違反自己的原則,實在愚蠢!

七年級讀後感3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極好之處便在於,它幫你更好的理清了這個目標、這個過程,好書的魅力便在此:醫治你心靈的創傷,解答你心頭的疑問,在你迷茫痛苦猶豫不前時,給你重新上路的勇氣和決心。

首先我們要有很好的人生態度和哲學,態度決定一切,決定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決定,自己的行動,自己的感受,從而也就決定著我們自己的人生。書中講到“擁有用心樂觀的態度,樂觀應對人生。有勇氣改變能夠改變的事情,有胸襟理解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一樣。”短短几句話卻道出了快樂人生,做真實自己的真諦。話雖簡單,卻需要智慧和勇氣來執行。

其次是自我定位,自我認識十分重要,就應說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無法認清,還怎樣去認識別人、認識世界、創造世界呢?如果感到迷惑了,感到痛苦了,那麼很有可能把自己丟了,或是自己沒思考到內心的需要,但是它還是深深的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它在呼喚著我們,渴望著我們的重視。有了很好的自我定位,就能夠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目標了。當年周瑜被諸葛亮氣死,就是沒有通達這個道理,沒有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上天生瑜有瑜存在的理由,而生亮又有亮存在的道理,人和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任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然後找到自己的.位置,興趣和發奮的方向,瑜豈不也樂哉?

書中闡述了幾個成功的要素:用心、同情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包括所講的:只要是對別人有用有益的事就會感到快樂和幸福。這其實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修為的表現。厚德載物,厚德才能載的起生命的重量,載的起快樂和成功。一個人只有具備替他人、替社會思考的善心,才不會侷限於自我狹隘的小世界裡,才能對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才能享受內心充實、平靜祥和。然後成功的定義不是一夜致富,不是獲得不義之財,不是暫時在某個方面佔了所謂的優勢和便宜,那是狹隘的暫時的心理滿足而不是成功。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做對他人有益的自己,從中收穫的喜悅、幸福是最美的體驗。

“最好”這兩個字代表這天和明天的自己比昨日的那個我更出色、更自信、更進步,也就是不斷攀爬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的階梯,一步一步接近人生的成功高臺!

請做最好的自己!

七年級讀後感4

遊絲軟細飄香榭。風不停,綠樹陰,陽光暈眼,天真藍。掬一捧清泉,呷一口香茗,執一卷書籍,追尋那深閱讀的古典美,聆聽那空靈的音,那便是我的風景。

他是抑鬱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道盡了他對想家思親的心境,於是質問“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但他並不頹廢,“……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的故人的思念,好一個豁達的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曾經輝煌的他因排擠開始落魄,流蕩四方,因“有恨無人省”而滿懷悲哀。但他仍不肯像群鳥那樣棲息於枝頭,寧願棲於寂寞沙洲之上,好一個豪放的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明月夜,短松岡。”雖生死殊途,但舊情難忘;相隔千里,欲語淒涼而不可得。“相顧無言,惟有淚乾行”這哪是無話可說,而是縱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好一個多情的蘇軾!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一蓑任平生”的一生。他的種種是我的深閱讀,美在東坡,讀懂了他——我的風景。

告別了東坡,我想與李清照在黃昏的東籬共飲一杯酒,然後登上那葉詩的扁舟,驚起一灘美麗的鷗鷺。

駕馭小舟,伴著天邊的繆落,我看見了易安一顆芬芳的花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曲折流露出少婦惜花,嘆春光,年華易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易安居士尋覓著自己的幸福,但世事的變幻,戰亂的離苦,總被黑暗得氣息壓得悽悽慘慘,在亂世中爭渡,爭渡。“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風往塵香花已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黃花憔悴,飄落了,無人憐惜。滿腹傷感的.奇女子怎能受得了?於是,易安揮灑愁悶,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黃花,在黑暗中點亮一盞孤燈,踽踽地走過…奇在易安,讀懂了她——我的風景。

壯哉壯哉!伴著這樣的亮麗的風景線,我的風景豈不快哉!

寒月如紗,讓心靈閃耀本真之光,撥開眼前的光華氤氳,我看見月色後面,那才是我最美的風景!

七年級讀後感5

“有多少人堅持走過黑暗,見到了那奪目的曙光?”每當想起這句話,就會聯想到《駱駝祥子》中的祥子,一個活在老舍筆下的人物,他終究成了社會的悲哀,終究倒在黑暗社會的腳下,終究被俘虜,成為了一隻被繩牽引的傀儡!但他卻有思想,麻木的思想,多麼可怕!

合上這本書,心中五味雜全,既有對祥子的無限惋惜,也有對黑暗社會的厭惡。祥子滿懷希望來到北平,認準拉車這一行,努力了三年,終於買上了自己的車。那年頭兵荒馬亂,祥子一不小心被捉了去,終於找到一個機會逃了出來,順帶把偷來的三匹駱駝賣了。回到北平後,他更加努力賺錢,好不容易有些積蓄卻又成了一場空。與虎妞婚後生活勉強過得下去,不幸的是虎妞難產而死。生活的打擊使祥子開始墮落。小福子又因承受不了痛苦,上吊自殺。祥子便徹底開始麻木墮落,就像書中說的:“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這個故事悲慘的結局不禁讓人悲哀與震驚,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是多麼黑暗!那些底層勞動人民,關上了光明的燈,獨自在黑暗中一點一點的揭開自己的傷,既是苦的、痛的,但他們卻能清楚的看到傷口的膿與血,多麼灼人!多麼心疼!當然,在那個黑暗的社會,無力的百姓只能是行屍走肉。對於祥子而言,我再次感到惋惜,多麼好的一個人,在一次次殘酷現實的打擊下,潰不成擊,社會的黑暗侵略了他的責任心,自尊心,給他提上了線,成了具木偶。曾經有一個問題,如果虎妞沒死,小福子沒上吊,曹先生早點回來,祥子還會墮落嗎?答案是:會。這便是老舍寫這篇小說的根本原因,他極度諷刺了社會的黑暗,因為在那個“吃人”的社會,光明幾乎不可能戰勝黑暗。在那個權勢的社會,孤獨的人只能默默受傷,祥子的悲劇也是當時社會的悲劇。

現代社會雖然沒有當時如此駭人,但《駱駝祥子》同樣告訴我們,對於黑暗的惡勢力,我們要堅決抵抗,不能屈服,相信光明一定可以戰勝黑暗!

七年級讀後感6

時間不緊不慢地過著,不知不覺中童學館全體家人已經結束了對稻盛和夫《活法》的學習。一直相信“讀書獲得智慧,智慧改變命運”的我在讀完之後,不斷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在生活中踐行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精髓呢?

無獨有偶,近日瀏覽的一則微信讓我豁然開朗。網友在黿頭渚景區發現了“最潮大爺”一枚,他身穿花西裝、下著水彩潑墨褲,帶著白框墨鏡,單手插兜,頂著一頭花白的銀絲,派頭十足地走在開滿櫻花的大路上,路過的行人無一例外地向大爺投去羨慕崇拜的眼光。就是這樣的一位大爺,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知道:活著,就應該精彩細緻地過好每一天!

之前看電影《少年雨果的奇幻旅遊》中有這樣一句話:“世間萬物,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能因為他只是件機器,我們忽略他,讓他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是的,生命是一場無常的旅行,每個人都應該盡全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你是一個演員,你就該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如果你是一個農夫,你就要好好耕作,看護好每一株莊稼;如果你是一個醫生,你就該救死扶傷,敬畏每個生命;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自己最大的使命就是幫助每個孩子尋找自己的使命,並儘可能地讓他理解自己所承擔的崇高使命,而且盡全力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使命,盡到老師的本分。

認識到自己的使命,我們就要滿懷欣喜欣喜地全然接受她,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用心過好每一天。像上述的最潮大爺一樣,精緻地面對生活,即便只是一次普通的出遊,也要激情飽滿地去迎接它。看著大爺,我甚至都能想象,他準備出門之前,像個愛美的小姑娘一樣,穿上自己自己心愛的衣服,在鏡子前不停地轉身,從各個角度去欣賞自己的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能精緻地修飾自己,則是對生活、對生命最大的尊敬,向最潮大爺致敬!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他學習,特別認真地過好每一秒,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本有的使命,從當下開始,從自我開始,遵循宇宙的意志,讓自己朝著真善美的方向生長髮展!最後用《士兵突擊》裡許三多的一句話來與大家共勉:人要好好的活著,好好的活著就是做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七年級讀後感7

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六年的國小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這些男女無瑕的真情,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裡埋下了“愛”的種子.

陸鷹是個長著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鷹”,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鷹”的他常常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著波光粼粼的湖水發呆‘流淚.但是,他卻憑著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髮就醜,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著堅守上的.可見,孤單‘尊嚴的傷害並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我相信自我是最好的”解藥”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

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為了不讓奶奶為自我擔心,當板倉國小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我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忙她把板倉國小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忙別人.不要認為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

白雀是一個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鈴般清脆.她不僅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這就是真正的美.

初次看到細馬這個名字我還以為是隻馬的名字,但之後才明白他是嶽二爺與嶽二媽從嶽大爺家帶來的嶽大爺最小的兒子.他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說話.在油麻地國小,他變了,變的孤單,無助,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個啞巴才有的壓抑.他是那樣的可憐.這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為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頑強的品質十分另人敬佩.

這本書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當看到桑桑生病時,我哭了,第一次為書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會死掉,我對著天祈禱,保佑桑桑能夠度過難關.

人生無處無真情,在《草房子》裡,我看到了另人落淚的真情.

七年級讀後感8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

處在這樣醜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汙?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裡。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嫻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為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至今天還在繼續……

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的光明定會到來。

七年級讀後感9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一個想象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好處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能夠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述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怎樣豐富的知識底蘊啊!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情緒,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禮貌古國。書中都包容了超多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理解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儲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裡》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

七年級讀後感10

整篇文章講述的是“我”的媽媽的身上的各種“味道”,其中就講了兩件事情,就有關於媽媽的“味道”,一件事是在夏天的時候,媽媽的味道是“涼麵”。後一件事是在“我”生病的時候,回到了家裡,媽媽的味道便是“雞湯”了。

這位媽媽身上的味道其中的“雞湯”味道,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在“我”病了的時候,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媽媽在電話的那邊責備“我”怎麼沒有好好吃飯,多穿一件衣服,還罵“我”活該。而“我”卻知道媽媽的心裡是極其心疼的。

這裡面說到了媽媽一邊罵作者,但是這邊的作者卻知道媽媽的`罵其實是在心疼她,這個原因,在下文中的第二十五段就可以看出來了。作者的媽媽在心疼她的女兒,她那麼愛著的女兒,竟然生病了!而且,自己的女兒還在離自己很遠的地方,她照顧不到作者,何況,作者是她的女兒,所以說,她心疼。

媽媽給我的味道是土豆泥的味道,鹹鹹的,味道很好很好。每次我嚐到土豆泥,如果你坐在我的身邊,則可以看到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在吃的時候,我不會去想,這就是愛的味道,甜甜的愛的味道。

有的時候,我又嚐到了愛的味道之辣辣的味道。那個時候,是在媽媽教訓我的時候,媽媽時常說我的需要進步,而進步的根本就是要多寫,寫完了還要多度,這樣,才能夠寫得越來越好。說我現在總是不太寫了,怎麼能把作文寫好。我知道,這就是愛中的辣辣的味道,讓人嚐了這種味道以後,心中都變得火辣辣的,一下子都冷靜不下來。這種味道,讓人辣得像哭。

就像作者的母親給她的“十全大補湯”之雞湯的味道一樣。很溫暖人心,很讓人感動。但是在之前,作者的媽媽送給她的愛的味道之辣辣的味道一樣,她的媽媽將她教訓了一次,雖然說這種味道不好嘗試,但是,給作者的感覺卻一定是讓她難以忘懷的。()

《媽媽的味道》中講述了主人公——媽媽的味道,我想,作者所說的媽媽的味道,就是愛的味道。愛的味道,在有的時候,它會很甜;在有的時候,它有會很酸;在有的時候,它可能就很鹹……總之,都是愛的味道。讓我們好好的品嚐愛的味道,體會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同時懂得,送給別人一些愛的味道吧!

七年級讀後感11

這幾個星期,李老師推薦了一本書給我們看,是《海鷗喬納森》。這本書很好看,我在發的那天一口氣讀完了,之後我又看了五六遍,我覺得這本書對成長很有好處。

這個故事是講一隻叫喬納森的海鷗,每一天苦練飛翔,並且是廢寢忘食地練,每一天不吃食物不睡覺,一向在苦練飛翔。但是他有一天被驅逐出了鷗群,鷗群已經和它恩斷義絕,彷彿變成了石頭。他練成了深水覓食法,能夠從高空快速鑽入水中夾食魚兒,而且都是一些很好吃的美食,但他只能獨自享受美食。之後最後有另一個海鷗的群體收留了他,並且都是一些飛行好手。教導他的是那個團體的長老吉昂。他作為長老吉昂親自教導的弟子,就像一臺流線型計算機一樣,吸納著新的知識,他還學會了不用翅膀飛行的方法,幾秒鐘之內或者幾分鐘之內,他想到達哪裡就能夠到哪裡。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喬納森,我覺得我也是一個。小時候,我跟爸爸下圍棋,他讓我幾十顆子我都贏不了。我學圍棋的時候當作是玩耍,因此那時候我是圍棋班上最差勁的一個學生了,大家都嘲笑我。之後,我下定決心學圍棋。我時不時跟班上的高手對弈,雖然常常輸,但是我也積蓄了很多經驗。除了上圍棋課外,我還一有空就上網跟高手下棋,或者做練習題,每一天做完作業,我就看圍棋書,學習一些厲害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在圍棋班上,我的排行已經上升了第二第三了,人氣越來越多。但是,我還是經常跟一些久經沙場的老戰士下棋,我也經常跟王老師(也就是我們圍棋班的老師)磨練,當然,我肯定中盤認輸,畢竟王老師是五段呀!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此刻,我在我們四四班上有足夠的勇氣挑戰我們班最崇拜的人——汪孟然,但是我此刻仍然下但是他。我此刻的.技術是在圍棋班上數一數二的了,連老爸都不敢靠近我。我每一次邀請他,他都不願意靠近我,如果一靠近我,他就會嚇得魂飛魄散,落荒而逃,彷彿我是一股氣流似的。我此刻擺圍棋的時候,我叫他他都但是去,但是我一拉他,他就過去了。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我只明白並且我也承認,在我們家裡我圍棋是最強的,但是下一盤棋有什麼大不了,難道下一盤棋有著那麼難嗎?哎!我真是不懂。透過學習圍棋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要堅持不懈,不斷努力,就會成功。

擁有自己的夢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努力學習,全力以赴!我相信大家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讓我們與海鷗喬納森一齊飛翔吧,讓我們為自己的夢想奮鬥吧!

七年級讀後感12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好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是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在《愛的教育》一書中處處都有這種氣息,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讓我不經為裡面的主人公馬爾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親在他13歲時為了擺清債務,獨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一個富有的人家去當了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絡。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說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馬爾可在去美洲找母親遇到了許多人,有好也有壞,好像慈祥的倫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婦女,熱心的小夥計和無惡不作的小偷,當然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好人等等。在這些人的幫助下馬爾可終於找到了母親。

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在《愛的教育》一書中不時有出現震撼人心的愛國故事。好像愛國少年他為了國家的尊嚴連錢也不要,把它全扔到了辱罵他國家的人臉上和頭上。年輕的少年鼓手為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冒著猶如暴雨般的子彈去求救,雖然最後他們勝利了,可他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我們做為炎黃子孫更應該要有一顆熱愛祖國真摯的心,仁以為己任的想法,將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用愛國的熱情洋溢全世界,感染全世界。

《愛的教育》中我想“愛會是什麼呢?”這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有小有大,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為國獻身……

七年級讀後感1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寫得非常好,不僅構思嚴謹,而且文章中的語言極有特色,令人叫絕。細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現今,城市裡的孩子已經幾乎不可能體會到魯迅幼時的歡樂了;而說起童年樂事,哪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沒有一籮筐呢?百草園中的蟋蟀、何首烏,美女蛇的傳說,又何曾異於我們穿著露屁股的短褲(那一定是在樹枝上刮破的)下河摸蝦、上樹捉鳥呢?那別了“野孩子生活”的入學,那聽老先生抑揚頓挫地朗誦,“我便疑心那是極好的文章”,又和我們既因留戀“捉蝌蚪”的生活而逃學,卻又要享受讀書識字在父母面前“顯擺”的快樂心理有何不同呢?

只是,城市裡已經消失了這夢境一般的兒童樂園。

成年的魯迅是一個戰士,一個不偏不倚的、浪漫的戰士。戰士不總在衝鋒陷陣,戰士更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美好的回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僅語言優美,還能時不時地勾起讀者對童年的回憶,真是一篇令人叫絕的好文章。

七年級讀後感14

用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使我心潮澎湃,感人至深的《恩施抗戰故事》,放下書本,獨坐桌前,眼前又好像回到抗日烽火的年代,呼之欲出的英烈們又湧現在我眼前,縈蕩在我的腦海中。

戰火熊熊於恩施,愛國青年盡湧現,抗日救國求圖存。

當抗日的烽煙在恩施熊熊燃燒時,當地人民群眾紛紛奮起抗日,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運動中。他們義憤填膺,加入到抗日救國的行列。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劉慧馨血灑荒郊”。

年少的劉慧馨毅然決然踏上征途,以旺盛的精力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火熱的抗日救國運動中,在戰鬥中成長並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1月20日由於叛徒的告密,她和她未滿週歲的女兒被捕。敵人又找來叛徒誘降,劉慧馨用鄙視的目光瞪了這可恥的叛徒。陳然曾寫過這樣的詩句“為人進出的麼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國人都痛恨賣主求榮的叛徒。在獄中無論敵人對他實行多麼殘酷的手段,威逼利誘,都沒能使她動搖信念。最後,只好將她處決。劉慧馨毫無畏懼,唯一讓她放不下的只有她未滿週歲的孩子。可她並沒在敵人面前表現出一個母親的脆弱,任憑呼嘯的寒風吹打著她的短髮,高昂著頭。短促的槍聲劃破陰沉的天空,劉慧馨永遠躺倒在鄂西大山的懷抱裡——劉慧馨慷慨的獻出年僅20歲的生命,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壯烈的抗日讚歌!這是多麼的悲壯,有誰不為之而動容呢?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批批愛國志士在刑場上寧死不屈,誓死如歸,在恩施這片紅色土地的抗日救亡運動的勝利寫下了光榮的一頁。恩施這片熱沉浸英烈們的`熱血,飽含著先烈們殷切希望。正是一個個抗日英雄勇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才成就了我們恩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回望過去,珍惜現在,不辜負先烈們的希望。

作為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也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所以我們更應該學習他們那頑強不懈、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為崇高的理想奮鬥的精神。刻苦學習,細心鑽研,努力奮鬥,隨時準備著為祖國奉獻我們的微薄之力。緊要的是我們要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用發展的眼光去思考未來,堅持不懈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寶劍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自己,希望就在前方!

七年級讀後感15

湛藍色天空中綻放著“白雲花”,凝視著遠處被霧隱約遮住的青山,眼圈泛紅了,淚水湧上,心中被一股暖流包圍著,回憶起那剎時間的回眸……

——題記

我的書桌上放著一本《朱自清散文集》,一頁一頁,一張一張,都是他畢生的心血,那面快被我翻爛的《背影》,更是令我永難忘懷……

一個普通的場面,一個簡單的動作,觸動了無數讀者心中的弦,大家被這平凡的父親深深打動……

朱自清在回北京時,父親來送他,火車還沒有開走,父親讓他等等,去買幾個橘子。朱自清靠窗坐著,看著父親的背影,心裡溼潤了。然後,父親抱著橘子回來了。過月臺的時候,因為身子微胖,爬得很努力。父親蹣跚地走了過來,把橘子放下,囑咐朱自清好好照顧自己,然後慢慢地走了。他看見父親遠去的背影,流下了眼淚。

世間的每一個父母都是這樣,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我們是不是應該懂事一點?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報答他們呢?想想當年,他們耐心教我們繫鞋帶、梳頭、寫字……一步一步教我們走路,從不厭煩我們咿咿呀呀的學語。而現在,我們長大了,可開始惱他們的嘮叨。有時回頭想想,自己真的不懂事,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而我們卻沒有給予他們一絲的關心,身為人女,怎可以這樣!

是啊!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深深打動了許多人,在我的印象裡,母親的回眸同樣令我有一樣的感受:我的媽媽長期不在我的身邊,因此,我非常想念她。前不久,媽媽回來了,我和她度過了美好的時光……幾天後,媽媽又要走了,儘管有些不捨,卻還是沒有讓淚水滴落。我隨媽媽來到了車站,她頭也不回的`上了車。我賭氣的坐在車站,注視著車上隨人流走動的媽媽。緊咬著脣,不願意讓媽媽看見我的淚水。車漸漸開走了,媽媽轉過頭,給我了一個無比燦爛的微笑。看著這溫柔的回眸,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一滴一滴落在衣服上,望著往遠方駛去的車,我狠狠擦掉掛在臉上的淚珠,笑了!

那一個蹣跚的背影,那一次溫柔的回眸,無一不體現父母對我們的愛。望著開啟的書,我的眼睛再一次溼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