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合集[14篇]

讀後感2.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目送讀後感合集[14篇]

目送讀後感 篇1

才子當然心裡冰雪般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題記

人,生來是孤獨的。父母、老師、親友,或許會陪著你走人生中的一大段路程,但真正走完漫漫人生路的,只有你自己。

正如書中所寫:“這裡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掌聲、笑聲、歌聲,混雜著城市的燈火騰躍,著涼了粉紅色的天空。此刻,一輩子被稱為‘才子’的沈君山,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裡,一個人。”人們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可誰又關心遙遠的孤獨的人呢。

當你背上行囊,走上漫長的人生道路時,總會遇到一些順路的`旅人,他們會陪著你走完一段段路程,你們一起聊天,一起說著你們遇到的事,一起圍著篝火取暖,留下美好的回憶。可是,當共同道路走完,岔路出現時,你們又不得不分道揚鑣,重拾心情,走上屬於自己的道路,一個人。

你們畢竟只是匆匆而過的路人,你只是用一個故事同他們換了一碗酒,自此天各一方。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座鐵索橋,那橋十分老舊,走上去都會有“喀啦喀啦”的聲音,我膽小,每次過橋都讓父母抱著我過。有一次,也忘了怎麼了,我一人回家,路上還沒什麼大不了,可一看到橋,心裡就漏了一拍:怎麼忘了還要過橋。我在家對岸遲遲不敢過橋,踱來踱去,有好幾次都踏出第一步了,可聽到“喀啦喀啦”的聲音,有看到橋下湍急的水流,那一步硬生生被我收了回來。

可看著越來越晚的天色,我心中十分著急,終於,我下定了決心,閉著眼,捂上耳朵,心一狠就朝對岸跑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的腳好像接觸的是地面,我這才睜開眼睛,回頭看了看已經被我跑過的橋,心仍“噗通噗通”地跳著。從那之後,我過橋就再也不用父母抱著了。

沒有人能夠陪伴你一輩子,你必須靠自己,你最大的靠山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

就如同這個故事,我不把它寫在這裡的話,又有誰知道呢?也就我知道,喧囂的風知道,傍晚的夕陽知道,那座古老的橋知道罷了。

人生甘苦冷暖自知,也唯有自知。

目送讀後感 篇2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象她的表情,是淡然,抑或無奈?

曾經“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揹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到後來不過是“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曾經他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後來“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排洩物淋滿了他的.褲腿”“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目送》並不長,卻寫出了兒子的成長,寫盡了父親的離去,有纏綿不捨,有憂傷黯然,也有平靜釋然。

有人在評價龍應臺的文字時說:“‘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目送》這篇文章,給人的感覺正是“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那麼輕,那麼柔,讓人不禁深陷其中,感動於她對兒子的深愛,對父親的孝心中。

我不由想起自己。年幼時和阿太親,她問我她死後我會不會哭,我哭得稀里嘩啦;做夢夢到去親戚家的路上看到阿太的屍體,醒過來後撲在老媽懷裡狠狠哭了一場……可後來呢?後來慢慢地疏遠了,阿太死了,我卻哭不出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目送呢?人生,不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目送嗎?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到人死不能復生時才悔不當初,不如從一開始就好好對待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當下,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就像海子曾經說的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目送讀後感 篇3

《目送》是一本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

多少一幕幕人間真情被龍應臺那傳神的筆觸,完美地記錄在這一行行文字中。從與孩子的離別,到與人生中各種凡塵小事中最真切的離別,再到與父親最後一次悲壯的離別,字裡行間時一次次深情的目送,在這一次次目送離別之間,充滿著世界最親近的親情。一個個短小的故事,一次次詮釋著最動人的別離,一次次最深切的目送中,三代人的親情一覽無餘。為人母的作者目送她兒子走進學校,走向獨立成人的`生活,深切地表達了一個母親最真摯的心境。作者也談論家中趣聞,與朋友,與親人,有喜有悲,傳情自然。作者又用盡筆墨,寫父親,寫母親,為那至親之人的老去,做最後一次深情的目送。多少感人的瞬間,如照相一般記下這永恆的親情,也有感嘆生活,體會人生世界的閒談隨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段作者甚至世界上所有人和親人的人生寫照,有時欣賞,有時催人淚下。

合上書,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是為世界人生事件中的冷酷無情傷感,還是為人間至親之情感到內心的溫暖?人情又是什麼?是告別中一次次對親人的目送,還是困難時心裡親人無形的安慰呢?人生中的親情像一味神奇的中藥,雖苦,然而最能治癒心靈的創傷。

其實,在每個人的生活成長經歷中,都少不了親人對自己一次次深情的目送。我的母親和文中的作者一樣,曾一次次目送自己年幼的孩子走向成熟,走向明天,自己卻在一次次目送中老去,與孩子遠去。每個母親都在與自己的孩子賤賤的別離。十五年前,我是母親懷中安睡的那個孩子;十年前,我是母親眼中那個揹著小書包跨進國小校門的孩子;如今,我提著行李箱走入寄宿制學校。回首校門,突然從一群家長之間一下子認出了母親,她凝視著我,讓我情不自禁地向她招手。從她的目送中,我發現了所有母親目送孩子時的那一份深切的親情,這至親的眼神中是擔憂,是不捨,是對我絲絲的牽掛。回想母親對我的一次次目送,我領悟了這就是被多少人讚頌的親情,是與山同高、與海同寬、亙古不變的永恆的真情。

一次次目送中,是母親的親情;天下的孩子,有多少母親在目送你們遠走高飛。願你我能像龍應臺一樣珍惜母親的目送,讓這份親情像陳年的酒一般繼續發酵,時間越長,它就越香,越醇。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他們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我的背景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 篇4

龍應臺的這本《目送》已在我床頭放了幾年,閒暇時讀上一兩篇,讀了一遍又一遍,卻總覺得讀不完。龍應臺說,這是她人生中的一份作業,那這本《目送》或許就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吧。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讀完《目送》,其中有一句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文章中的華安與龍應臺分別時甚至連回頭的一瞥都沒有,這讓她十分失落,從而寫出這樣悲涼的句子。記得媽媽常和我說,有些路只能你一個人走。長大後的我們,早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過於依戀父母,而是希望獨處,寧願獨自一人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而父母也鼓勵我們獨立自主,不要羈絆與家庭。記得在聽一些歌曲時,“莫回頭”的字眼總是頻現,那些母親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們回頭嗎?未必。那些看似絕情的“莫回頭”,其實是關懷到極致的關懷,心疼到極致的心疼,他們只是用這三個字告訴你: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有背影,不再孤單

讀《目送》這篇文章時,旁邊配了一幅插圖,圖中是一個男子的背影,孤獨而寂寞。我一直在想,這個背影是誰的,是那個遠遊異鄉的兒女,還是那個默默注視兒女的`父母。我覺得這是那些遊子們的背影。幾年前,我曾獨自外出旅行。記得那是一個大清早,爸媽都起早來送我,通往大巴的路,要獨自一個人走過去,我知道爸媽此刻都在欄杆邊目送著我,但我卻一次都沒有回頭,因為我怕一回頭看見他們的臉龐,眼淚就會不爭氣地流下。上車,坐下,才發現淚水早已潸然而下。或許不回頭並不是無情,只不過是無奈到極致的無奈,思念到極致的思念,我們用背影告訴他們:我很好,不必擔心。

有離別,不再悲傷

或許,離別才是感情最美的昇華,你用目光追隨著我,我拿真心感知著你,一次次的目送,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最敬佩唐代的一位詩人,他的離別從不是悲傷的,而是那樣的浪漫和絢爛。他寫“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他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離別,被他浸沒在了一片花海之中,悲傷也能化為歡樂,憂愁也能變成下次見面的期待。

或許,我們不要再追究於回頭與不回頭這個問題,拋開一切,直視離別,才會發現離別本身其實是那樣的美好與懷念,我們只是在用淚水、擁抱、回頭詮釋著離別的真諦:離別,才是感情最美的昇華。

目送讀後感 篇5

一本龍應臺的《目送》散文集,捧在手上不算厚重,但細細閱讀後,書中的內容卻重若千斤,令我感觸良多。既然我們生命中那些“目送”——至親至愛的漸行漸遠,甚至離去,都註定是必然,那麼行孝更需要及時。

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而及時行孝更是當今社會人們所必須學會的。

及時行孝,是指孝順父母不能等,一些於心底許下 “對父母行孝”巨集願的人,總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衣錦還鄉再孝敬父母,從容盡孝,可是他們的千算萬算卻沒料到父母已經等不及那些 “來日方長”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位20xx《感動中國》人物——揹著母親去上班的陳斌強老師。他用感人至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及時行孝的含義。

他如此說道:“小時候,媽媽總是用一根布帶揹著我,現在,我用它來揹著媽媽,媽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已經不記得我是誰,但她知道我對她好,我也知道,不管怎樣,她仍舊是我的母親,她說要和兒子在一起,於是我就用那根比我年齡還大的布帶,將我和媽媽緊緊地綁在一起,揹著媽媽去上班。”深夜一點幫助媽媽上廁所,五點到六點給媽媽穿衣、洗臉、餵飯,再去上課。陳老師也有孩子,可他認為,給孩子的愛,孩子可以理解,孩子也可以等,而媽媽卻沒有時間等。這豈不是一場 “孝更絕倫足可矜”的目送?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孝的意識,更別提及時行孝了。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其中第18條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被大家通俗地理解為:“常回家看看”。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宛如沙漏悄悄流逝,讓我們從懵懂變得成熟,也讓深愛著我們的父母額上眉梢刻上歲月給予的滄桑痕跡。如果說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一泓深泉,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便是一片汪洋;如果說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一株綠楊,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便是一片茂林。既然知道光陰似箭,為何不珍惜與父母朝夕相處的珍貴分秒?既然知曉,我們又怎能不及時行孝呢?

縱使我們都可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迴,我們都可能無奈心酸地面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但是,我們可以在再多的遺憾和不捨下,凝住淚光,用充滿愛意與釋然的眼眸,去目送那些我們生命中最愛的人,去目送那些我們今生今世的難得緣分。

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是必然。而目送所教會我們的是:行孝須及時,且行且珍惜。不要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懊悔。

珍惜現在。

珍惜每一個相處的朝夕。

珍惜目送的緣分。

目送讀後感 篇6

慢慢的,慢慢的,我明白了所謂的“父女母”只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一輩子看著他背過身去。你站在小路的這一頭,看著他在小路的轉彎處漸漸消失,他揹著你默默的告訴你:別追了。

我們的一生,總是在追逐別人的背影。但是,當你轉身的時候,你會發現,總有人在我們身後默默等著你。背後總有強大的後盾。他們不知疲倦地工作,不求回報,但我們從未真正給過他們任何東西。當你一次又一次離開時,他們看著你的背影。他們沒有留下來,也沒有後悔。你轉過身來看著他們了嗎?

時間是藏在黑暗裡的一隻溫柔的手,當你恍惚的時候,東西隨著星星移動。當你真的轉身看他們的時候,黑髮如墨,現在卻被冰雪覆蓋。歲月帶走了他們的青春,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他們看著你轉身,只笑,誰能知道內心的'苦澀?世界上只有父母一直在等你,只有父母一直在守護你,世界上只有父母一直關心你。

龍應臺的《目送》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夏天,涼風吹在臉上,綠柳在風中遙望遠方,就像媽媽一樣。我媽媽站在柳樹下,看著我後退的背影。我轉頭看她,她的目光一寸一寸隨著我移動,眼神中帶著愧疚和失望。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她沒有和我一起去。因為她知道有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等著她。我有點失落,但還是一個人踏上了上學的路,因為我知道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拼命學習如何成功衝刺100米,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在摔倒的時候有尊嚴的摔倒;膝蓋有血的時候,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當你的痛苦不堪時,你用什麼樣的表情面對別人?如何看待內心流血的創傷,如何在一頭栽倒時獲得內心深處的平靜;心臟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該怎麼清理?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接受失敗。然而,隨著我們的成長,許多人關心我們,他們在等著我們。但是這條路註定是孤獨的。很多人來來去去。畢竟,你是唯一一個解決這條路上發生的事情的人。沒有人能取代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坦然接受現實,面對未來的挑戰。在路上磕磕絆絆是不可避免的。跌倒時站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修行的路永遠是孤獨的,因為智慧一定來自孤獨。

沒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後。這條路上永遠只有你一個人。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我們應該學會獨立、勇敢和敏銳。願我們每個人走在人生的路上都平安。

前面的路不容易,但是一路上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等著我們,所以你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條路上只有你自己。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障礙只能一個人通過。有一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 篇7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個性鍾愛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述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感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性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味道,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個性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性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著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領悟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群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貌,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床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母親,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裡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我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述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因此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

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性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性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但是是性命的過程,咱們只能往前走,用此刻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性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 篇8

“修行”是蔣勳說《紅樓夢》時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大概就是,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習慣於到疲於,從被人橫刀奪愛的痛徹心扉到無動於衷、麻木不仁,從剛開始簡簡單單的對生的喜悅到日後對活的慎重。看龍應臺的人生三書時,從《孩子你慢慢來》到《目送》皆是修行,龍應臺一個人的修行。

初次看這三本書時,最喜歡的是《孩子你慢慢來》,“一個越是幸福的人對幸福就越容易體察”,這是《目送》中的一句話。這也大概是我喜歡《孩子你慢慢來》的原因,後來漸漸的對《親愛的安德烈》越讀越有感觸。不知什麼時候也會愛上目送呢?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埋在書堆裡,等未來的某一天,一個陽光像往常一樣落滿肩頭的午後,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又再次尋找這本書,開始翻讀,那時我會是目光深邃地品讀呢,還是抱著它泣不成聲呢?也想把這篇讀書筆記列印在紙上,日後還能回憶當時的青澀想法。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寧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我們總在被教育如何不跌到,跌倒有多可怕。但其實可怕的是跌倒後就以為失去了一切,再也沒有了站起來的勇氣。

書中的龍應臺扮演著很多角色,兩個離家求學的孩子憂心忡忡的母親,兩個遲暮老人的雨兒,臺灣文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領袖,在生活中修行的懵懂孩子。

可修行的路必然是孤獨的,因為智慧來源於孤獨的啟發。書的封面是一個略顯駝背的中年女人推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像是在回望著什麼。單薄的背影,讓人覺得有些心酸。看完全書,除了感動,也有對生命的無奈,總有幾個人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以為過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多年後再提起也會愣一愣。“寫出了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寫出了纏綿不絕和絕然的虛無”。這是書最後一頁的讀者評價,用優美的文字道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華枝春滿,悲欣交集。

目送讀後感 篇9

讀《目送》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得不懷著一種沉重的情感,不得不說,其中看似平凡的字裡行間,卻是蘊含了龍應臺對於人生對於兩代人之間關係的感悟,讀起來令人憂鬱卻又無奈。

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這本書中的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盡和決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開頭時,其中引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來告誡我們要時時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抓住轉瞬即逝的生活,人生以及……這一切。

我看華安小時候,龍應臺看著他的背影,目送他進入幼兒園;十六歲出國時,龍應臺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的回頭,但是他,沒有。只留下了背影。二十一歲後,在同一個大學,卻同路不同心,只留下背影,背影,一直都是背影,結合在一起構成整本書,最令人心痛的一句話:

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愈行愈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頭,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轉彎處,並且用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文字初看時令我落淚,雖說平淡,但其中那種落寞、無奈的情感卻無論怎樣都抑制不住。

而後,又藉此聯絡龍應臺的父母,她突然發現,父母於自己,便如自己於自己的兒子,一代一代,迴圈往復,接連不斷,令人更加心塞。

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龍應臺忽然發現自己總是在暮色中坐上飛機,發現自己也是常對父母以背影。在母親失憶後,她經常陪伴母親,如當年母親帶自己那樣帶母親,這才發現對於父母是多麼的愛,不由使人潸然淚下。而在飛機上,龍應臺看見一位老人後想念起自己的父親,想看若有機會與父親在一起她會怎麼做,以前每一個細節、點滴,無比細微,讓人身臨其境。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幻想過很多次。可以看出,她是多麼思念父親,多麼後悔從前。

讀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為了自己的長大,總會逐漸疏遠父母,而在經歷了很多,成長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依戀他們,因而後悔,而大多為時已晚。一代一代均是這樣,如同因果報應的迴圈,令人心痛。

目送讀後感 篇10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最幸福的事就是站在窗前目送你上大學。可這事又何嘗不是件最痛苦的事?孩子遠去,獨留父母苦苦等你,父母是多麼寂寞。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我的父母已年過四十,在這個不惑的年紀,他們可能要經歷許多的離別,再堅強的心也會有崩塌的一天,經歷了這麼多的別離,我們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傷心,他們就只有我們了,只有和我們在一起的生活才能慰藉他們的心,才能讓他們的生活重新煥發光彩。

可我們呢?父母生我,養我,教我許多東西,伴我走過成長的每一步,我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次歡樂,每一次痛苦,都有父母的陪伴,就算沒有,也可與他們分享,得到安慰。我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14歲的我不知曾有多少次。用言語或行動表示我已經長大了,可以照顧自己了。卻未曾注意到他們眼中的失落,那種不被人需要的失落。他們本與我同行,我卻在這無盡頭的路上漸行漸遠。父母總是靜靜等待著花開,可庭前花開卻無人駐足欣賞,我已不在他們身邊。這種結果,彷彿就在我出生時已經註定,註定他們會看著我遠去,卻無力去追。

龍應臺在文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不得不承認,我的確是這樣。小時候,我會拿著漂亮的髮卡詢問母親,即使在母親給出建議後,我還是猶豫不決;在受到欺負時,我會去找父親尋求安慰。可我已然不是小時的我,現在的.我會自己做出選擇,哪怕這個選擇是錯誤的;別人的欺負我會自己承受,自己去辯解、反擊,再也不用父親為我抗下所有。不被我需要的他們目送著我獨自走向光明的那端,自己在黑暗的這端忍受無盡的寂寞,就算是這條路是他們親手為我搭建的。

感謝龍應臺的這篇《目送》,我知道了父母從不言說的難處。即使他們仍然要看我遠去,即使是他們親手為我搭建的這條成人路,即使是他們執意要承受著這寂寞,可我仍然要希望能在庭前花開之時,有我駐足欣賞,讓他們能在陽光下緩緩微笑,讓他們的生活重煥光彩。

目送讀後感 篇11

“目送”兩字一入眼簾,便覺得有一條長長的路在眼前展開,過往那些回憶,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裡。這是一篇關於愛的散文,有著作者對父親離逝的不捨,對母親老去的無奈,對兒子成長的欣慰,對兄弟攜手共行的感悟以及對朋友牽掛的感動。面對成功與失敗、堅強與脆弱,用一顆靈敏的心,用一支靈動的筆,纏纏綿綿,娓娓道來。讀過此書使人心裡泛起淡淡的憂傷,但又充滿了對生活濃濃的愛意。

詩仙李白曾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時間的`腳步從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做出任何的停留。把時間靜止或時間倒流,那些人們美好的願望,只能從虛構的影視劇中得以體現。記得春晚有一首歌曲火了大江南北,叫《時間去哪兒了》,唱出了人們心底的疑惑,道出了人們的心聲。是啊,時間,它到底去哪兒了呢?

我從小爸媽在外,跟著爺爺,他既有爸爸的陽剛,又有媽媽的溫柔,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後來我長大了,他也老了,什麼心臟病,肺心病都伴隨著他,讓他只能臥床休息。再接著,我出來工作了,他重病在床,直到最後也沒見上一面。那時我多想說,讓時光倒流吧。

是啊,現在都已長大,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可愛的寶貝,還有時不時對我吹毛求疵但在心裡在乎自己的丈夫。我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自己的親人。有一次回家看望父母,回來時大包小包,各種愛吃的東西將包塞得滿滿的,爸爸卻因為只是我忘拿了聽說吃了對胃好的兔肚,而騎著電瓶車追出好遠。寫到這裡,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立馬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這不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嗎?

我們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這是何等的感慨,又是何等的傷感。珍惜身邊的人,茫茫人海,有幸相遇,或為親人,或為朋友,或為同事,是何等的緣分。閱讀了《目送》,讓我懂得生活既充滿陽光,也有雨雪風霜。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堅強、勇敢地面對一切,過好生命的每一天。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語: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 篇12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因為孩子的天性都是愛自由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生命本就是一場迴圈往復的輪迴。於父母而言,人的一生就是將孩子帶來,送他走,最後他再送你走。縱使有再多的依戀,再深的不捨也留不住。但好在,在這迴圈不斷的無奈中,也充斥著成長的欣喜,我們長大了,父母也長大了。

16歲的我們,16歲的父母。父母伴隨我們長大,但,就在他們還以為會一直陪伴我們成長時,分別的時刻就已然來臨。

20xx年冬,在某個返校的下午,母親把我送到等車地點,天空灰濛濛的。我背上書包飛快地奔向公交車,全然把寒風中的母親拋在了身後,當我飛快地搶在一群人之前登上公交車,找到一個座位坐下後,我無意間透過窗戶的玻璃看見了母親:她還呆呆的站在我跑走的地方,望著公交車的.方向!透過灰濛濛的暮色,我似乎能看見了母親眼中的擔憂和焦急,我的心猛地抽了一下,我死死盯著母親的方向,希望她能看見我,可是一直到車子開動,母親似乎都沒能透過模糊的車窗,從擁擠的人群中找到我。

直到車子漸漸開遠,母親瘦高的身影從我視線中消失,我都沒有開啟窗戶,對母親揮一揮手。

這時,我才想起我走的時候忘記了對母親說:再見。我的心感到了一陣疼痛。記得有一次母親來學校給我送照片,臨走的時候我把母親送到樓梯口,目送著母親漸漸遠去。那是我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和母親分開那麼久。其實我真的很希望母親能突然回頭,對我說一句:“你不在家,我都有點想你了。”可是母親並沒有回頭,我也沒有鼓起勇氣去告訴她,我想她了。看著母親漸漸離去的背影,我心裡說不出的苦澀……

母親啊,在那個站臺下,你是否也和曾經的我一樣難過?

當汽笛聲帶走了16歲的孩子,16歲的父母依然佇立在離別的站臺痴痴等候,他們等待的也許並不是時間的迴流,只是作為子女的你在遠去前的一個回眸,一句再見。

從此,我記住了,每次分別時都要回頭說一句:再見。縱使歲月無情,時光不在,我們與父母漸行漸遠,但就算即將分離也不要忘記說再見,就算相隔千里,也不要忘記回頭看看。

老尹點評:有點致敬作者的意思哦。結構上,一是被目送,一是目送者,身份角色的轉換與原文有如出一轍。筆下這些場景有畫面感,有代入感,很能引人共鳴。

目送讀後感 篇13

團聚的時候,知道沒有永恆。只要一想到送人離開,離別就變得憂傷。

朋友親人離開得越遠,越長,感情越深,離別越難。

記得自己有許多送別,回憶起來,發現像輪盤一樣……一別再一復……

每次過節,回去看望自己的外婆,長長短短的一個月都呆在外婆身邊。臨行前,會有一個緩步的身影,會有一個祝福的身影在身後,笑望著招手,停步,努力地再多看幾眼,好久才說出:“走吧,路上小心……”“知道了,回去吧。”很簡單的話啊,從小時候看到現在,每次都會看到那麼鄭重,那麼認真,那麼在意的表情。

最近距離的送別是送人離開世界吧———許多親人圍著中間的火爐,一句話不說,就那麼看著,照片上還能清晰地看到她笑靨如花的樣子。

經歷了一點,其實對“團聚簡單,送別難”早已有所體會,但也漸漸明白,送別包含的快樂遠大於團聚:送別後才會看清過去他(她)的關心,更重要的是,只有送別後才會有團聚。

龍應臺對送別的理解是加深的,“不必追”可能是追不到亦或是今生今世一定還能相逢。因此,雖然心頭罩著不捨的憂傷,也只是“咖啡中固有的咖啡因”,如傅雷說的,精神的消沉是人經歷中的必然,學會面對它才更重要。一味的沉入送別之痛,只是體現其的`依賴罷了。

其實,送別也是一種快樂呵:因為對方對自己的祝福和自己對對方的期盼都是出於希望啊。

腦海中還是能想起自己懷著緊張的情緒步入考場時,姐姐叫住自己說的那些鼓勵話,能如夏天銀杏由綠漸轉淺黃的輕巧,神奇地減輕緊張。即使當天姐姐也要離開,我也不曾悄悄流淚:因淚是奢侈品,怎能讓它在送別時氾濫?

別後的生活雖多一份牽掛,也是清水,洗清楚聚時忽略的點滴感情。

我(被)送別過很多次,從一開始感到的落寞到後來悟出的好處;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的鎮定面對;從一開始的憂慮到後來的期待……送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末節,也是開端。

現在的我能說,送別是快樂的初始,亦是破繭時陽光下透明雙翅震顫的幾縷輕柔,是綢帕上包裹的落花,美麗的憂傷。

目送讀後感 篇14

總有這麼一天,你發現自己長大;總有這麼一天,你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忙。可總有這麼一天,你發現自己在慢慢變老;總有這麼一天,你又從你後代中發現你年輕時的影子。

縱觀全文,龍應臺對母親,對兒女的愛,流露在字裡行間。對母親,細緻入微,縱使母親失憶,可是,她依然想方設法令母親開心。對兒女,關愛無微不至,成為兒女們堅強的後腰。歲月的沖刷,使她忘卻了許多,改變了許多。從那一個厭惡母親遞過來的雨傘的十七歲年齡,到為自己十七歲的兒子遞雨傘的母親,不難看出從中的轉變。今日的龍應臺,是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對待日益變化的時代。

第一章節的標題是”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走的路,使我們學會忍受孤獨、寂寞,獨自行走,獨自成長。父母的目送,在他們的目光中,是對兒女的愛,可是,卻無法阻止兒女的遠去。兒女們在這一條獨自走的路上,終有一天,也會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一句話,表現了天下父母們對兒女的深深切切的關愛。文章中,龍應臺送別兒女,送別父親。送別兒女時,兒女們那一種無需幫助的情形,似乎,和我們這一代人十分匹配。父母們為我們操心,時時刻刻關心我們,我們,似乎,大多人都覺得太煩,不理會自己的父母,認為他們多管閒事,雞蛋裡挑骨頭。可是,從父母的角度呢?他們,無非就是想讓我們過得好一些。但是,我們卻誤解一番好意。站在小路的這段的是父母,兒女們,漸漸消逝在小路拐彎。送別父親時,已經長大,此時,流露出的是不捨。知道最後,在火葬場,在棺木前,對父親的不捨,卻已無法用言語告訴他,兩人的距離,很近,也很遠。這一刻,站在路口的是兒女,親人,卻漸漸消逝在拐彎。

無論是兒女,還是家人,都保留有對彼此之間的那一份深厚的愛。無需表達,相互已知。不要讓這一份愛珍藏太久,讓父母知道,你愛著他(她),這樣,未來,至少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