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集合13篇)

讀後感8.28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的教育》讀後感(集合13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亞米契斯寫的著作,《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讀這本書,便一口氣讀完了。

這本書是由一個叫安利柯的日記改寫而來的,書的原名叫做《心》。書裡有許許多多的每月例話,這都是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少年鼓手和少年愛國者了!

少年鼓手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有六十多個人組成的一隊義大利步兵,被派遣到一個空的小屋的裡。這個屋子背面就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這是,一群奧地利部隊圍攻了他們,屋子裡的大尉是一位冷靜而又嚴肅的士官,在這個小隊裡還有一位四十多歲,但是身材只有12歲的少年鼓手。敵人的火力變得越來越猛烈,平常鎮定自若的大尉也顯得有些焦躁不安。大尉寫了一張紙條腳旁擺著一條繩子。大尉立刻把鼓手叫了過來說:“你有勇氣嗎?”“是的大尉。””你看靠近房子那裡有槍刺的光,那是我軍的營地你拿著這條繩子,從窗戶溜下去快速的跑過去,穿過田地就到了。當快到的時候,奧軍發現了他,從高處射擊他,突然倒了下來,“遭了!”但是鼓手又站了起來,但是一條腿好像有一點瘸,……最後鼓手終於送到了,援軍來了,大家拿起刺刀,準備作最後的衝鋒今天勝利了,但是次日作戰因為義大利軍寡不敵眾,退回了阿哥依託大衛來到了野戰醫院看望鼓手,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為了保衛國家,少年鼓手捐獻了自己的左腿。大家一定要學習少年鼓手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

這本書告訴我:每個人的心底對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根最敏感的心絃,而能夠觸碰,撥動到他們的只有真情,只有愛。

這本書是在是太好看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2

最近有一本書讓我廢寢忘食,他就是令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們感動的偉大作品-—《愛的教育》。這本書主要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共100篇文章。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每當我看完一次《好友卡隆》這篇文章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一個身強力壯、挺拔魁梧的好友“卡隆”的形象,一個願意犧牲自己生命去救助朋友的人。

藝術來源於生活,讀完這篇文章,我會想起我的幾個朋友:甘思源、劉奕成、羅海麟和李政君等。他們都是我要好的朋友,但是能做到像“卡隆”這樣的朋友不多。就在最近,我們科學試驗小組在做試驗時應該是第一個完成試驗的,可是我的一些朋友盜用我們的`方案。還有就是我們同學之間玩的偵探遊戲,我一直以為甘思源就是接到神祕信件的人,想不到他居然是“叛徒”,把我們所說的計劃全部告訴寫信人。我自己一直在編寫小說,當我拿給我的朋友看後,他竟然把內容記下,經過改編比我早一步寫出來。他們或許只是為了一時的自私而去傷害朋友間誠摯的情感,但是跟“卡隆”的精神背道而馳,使我一度感到彷徨與迷惑。我最信任的朋友只有從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幫助我、支援我,真正把我當成朋友的-—劉奕成和李政君,他們就是我的“卡隆”。我很羨慕安

利柯有“卡隆”這樣的朋友,希望我們身邊有樂於助人的,越來越多的“卡隆”出現。現在我也要努力一下,讓我成為他們心中的好“卡隆”,交上更多的朋友,幫助更多的人,再把以前的朋友爭取回來。

我要學習“卡隆精神”,努力使自己成為同學們心目中的“卡隆”。最後讓我們一起記住這篇文章,銘記朋友間的純潔的友誼,記住好朋友——“卡隆”,把“卡隆精神”發揚光大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3

這幾天內,我讀完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寫的。這本書是我在家裡放了快一年的時間才拿出來看的書。

因為爸爸先讓我看水滸傳的電視劇,就這樣我覺得水滸傳很有意思,有一次電視看不了了,我看了水滸傳的書,才慢慢得愛看起書來的。《水滸傳》這本書,我覺得它很難理解,但我還是的看完了,在讀別的書就會很容易。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要上四年級的小孩,名叫安利柯,他這個人出生在知識分子的家庭中,由於安利珂的父母引導他、教育他,他成為了一個純真善良、學習勤奮、待人誠懇個小夥子。

這本書講了亞米契斯小時候上四年級的十個月的生活。安利柯在四年級的時候,有很多的朋友,有貧困的,有富裕的,還有學習比較差的,都是他的朋友。其中他最好的朋友有甘倫、有戴洛西、有柯禮智、有安東尼、有潘克希、還有她的同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裡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安利柯萬里尋母,他不怕路途有多遠有多長他都不會放棄尋找母親的希望,他為了母親不怕苦不怕累終於找到了他的母親這本書也很有趣,讀了這本書我學到了世界上需要愛。都可以用愛來形容,在書裡面還有一些小故事。

比如,思恩他放學後就急急忙忙跑去找老師這裡就能看出思恩很愛他的老師。還有一個同學不小心拿雪球打壞了老爺爺的眼睛,不是有了愛,老爺爺是不會放過這個小孩,什麼事沒有了愛是做不成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世界上需要愛。沒有了愛活在世界上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沒有了愛人們會失去一切。大家要做一個有愛的人,愛就是去幫助人們,愛就是去體別人,愛要有奉獻的精神。

這本書不能讓我哭,但能讓我感動,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在這本書裡面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更可以學到怎樣去面對愛,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歡!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4

愛是什麼?愛,宛如一盞孔明燈,明亮的燈火溫暖著人間,給予了我們信心與希望。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更是對“愛”的偉大深有感觸。

走進《愛的教育》,我彷彿到了愛的天堂,是愛,撥動了心靈的旋律。是愛,讓我們有勇氣面對挫折,坎坷。是愛,給我們的生命增添了活力與關懷!

愛有許多種,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長輩對晚輩的父愛,母愛等。每種不同的愛都令人無比的溫暖,“愛”是世間多麼重要,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中,老師對學生的愛深深打動著我,老師的愛是無私的,她們為我們辛勤的奉獻著。人們都說:“同學們是小苗,老師是培育小苗的辛勤園丁,老師猶如一支蠟燭,用最溫暖,最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她們不圖回報,默默的燃燒著自己!”

長輩對晚輩的愛是那樣的令人感動,他們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嶄新的教室裡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為了自己的孩子,拼命工作,幹各種各樣的粗活,為了賺錢來養活自己的孩子,有的把自己累病了,年青的臉變得滄桑了,有的皺紋增多了,手也變粗糙了。但是在孩子們的眼裡,無私奉獻的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父母都會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我們吮吸著愛的乳汁,享受著蘊含道理的故事,感受著愛的芬芳!

愛,猶如一股永恆的暖流,流入我的心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同時也要給予別人愛,讓我們播灑下愛的種子,讓人間沐浴在愛的陽光裡,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5

《愛的教育》以日記體裁敘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裡行間都離不開一個“愛”字,讀完這本書,我收穫最多的是:身為教師,要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孩子們總會在相對的時候給予回饋。

班級學生小馬,是一名後進生,性格內向,不喜歡與別人交往,有什麼委屈也不願意和別人敘說,他雖然學習很認真,但成績一直很不理想。低年級孩子的交友多以主動、活潑為契機,性格和學習成績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他在班上就很不受歡迎了,看著有意疏遠他的同學們,我陷入了思考。才六七歲的.孩子,還是璞玉一般,哪一個孩子不需要友誼,哪一個孩子不想要進步呢?對於小馬來說,學習成績是弱勢,他認真、執著的學習態度是優勢;他性格內向是弱勢,他數月如一日,課間默默為值日生擦淨黑板是優勢……細想之下,小馬這塊璞玉竟也熠熠發光了。我當下找了一個時間,主動找他溝通,並和他有了一個小小的約定:以每一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進行比較,每天進步一點點,只要每次有進步,老師都會獎勵你,要相信自己“我能行”。當然,我也允許你有退步的情況,當你有學習上的煩心事,你就可以和老師溝通分享。看著他那亮晶晶的眼裡一閃而過的欣喜,我知道,我已經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一週的時間,我有意無意地在課堂上放大小馬的優點,看著他漸漸挺起的小腰板,漸漸泛起的笑臉,漸漸雀躍的身影,我知道,他的饋贈已經到來……

我想,只有當我們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去關愛賞識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學生才會真正取得更大的進步,有愛的教育,才會有美的回憶。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6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所倡導的是要用愛的感情來教育我們,生活中的母子之愛,父子之愛,朋友之愛,師生之愛,對我們來說都非常重要,《愛的教育》就是要把我們培養成一個性格完善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愛國愛民的好公民,這也就像我們陶校長所說的那樣:要學會做真人。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的作家亞米契斯在一八八六年創作完成的,這本書是以一個三年級的國小生安利柯的.口吻寫的,講述了他在一學年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還有父母寫給他的勸戒以及老師在課堂上的每月例話。書中生動地刻畫了各種高貴品質:愛國,無私,友愛,英勇等等。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我建議大家有空也看看。

書中每一篇故事都很感人,我舉個例子:少年偵探(每月例話)。故事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在戰爭時期,有一個村子裡的人害怕敵人進村,就一起逃走,只有一個小男孩,因為他是孤兒,所以他留了下來。這時,一支他們國家的軍隊過來了,讓那個小男孩到高的地方看看有沒有敵人的軍隊往這邊來,如果有,在什麼地方。那個小男孩很快就爬到了一棵最高的樹上,並說出了敵人的位置,在這時,一顆子彈打到了樹後面的農舍,士兵讓小男孩下來,小男孩沒有下來,過了一會兒,第二顆子彈與小男孩擦肩而過,士兵又讓小男孩下來,但是小男孩還要繼續觀察,仍然沒有下來,正當他聚精會神觀察時,第三顆子彈打到了他,小男孩犧牲了

就是這麼一個故事,那位小男孩為了幫助自己國家的軍隊而犧牲了自己,體現出小男孩不屈不撓,捨己為國的精神。

這本書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最富有愛心和教育意義的讀物。作者用孩子的口吻告訴我們: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首先是對父母,老師,朋友的愛,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7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本書以一個四年級孩子的視角講述故事,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記錄了安利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思想情操。

讀完這本書後,使我深深地陷入沉思,愛究竟是什麼?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卻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工作而有勁頭。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親人、朋友。在感動中,我發現愛包含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書中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位國小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家庭裡,他天性善良,觀察敏銳,是個樂觀進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長與書中所描寫的真誠寬厚的人際關係之間的愛是息息相關的。《愛的教育》裡沒有乏味的說教,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愛的世界。

愛,不需要你用花言巧語,也不需要你用金錢衡量,它就是心裡的一部分,該有的時候總會有。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8

在老師的推薦下,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盪滌人心靈的書,它猶如一把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讓我深受感動。

《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向我們娓娓地敘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我認識了愛國少年,從他身上我體會到人窮志不短的愛國情懷;我認識了歷盡千辛萬苦、千里尋母的'馬可,從他身上,我懂得了什麼是堅持不懈,什麼是勇敢孝順;我認識了善良懂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小抄寫匠朱力奧;我認識了心靈高尚,純潔的卡羅內……

我最喜歡“千里尋母”的故事。十三歲的男孩馬克,自告奮勇去找媽媽,漫長的旅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受盡了孤獨、恐慌,一次又一次沮喪失望,每天只吃兩頓飯,有時甚至去乞討,被拒絕,被侮辱,他哭幹了眼淚,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母親,他就會振作精神,熱血沸騰,毅然抬起頭,握緊拳頭,繼續踏上尋母的漫漫旅途。由於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些好些人的幫助,他終於和媽媽團圓了。

當我讀到這裡時,我的心中有一種無法表達的感情在盪漾著,不知不覺,熱淚已經流淌到自己的面頰上。我為馬克擔心,我驚歎於他的超人毅力,我欽佩他驚天地泣鬼神的孝心,我為他們母子團圓而激動、興奮——想想自己,和馬克一般的的年齡,卻時常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頂嘴、發脾氣,甚至吵架,絲毫沒有顧慮父母的感受,反而把父母的愛當作嘮叨,很反感,我為自己的無知、渺小、任性、無理而難過,羞愧!

《愛的教育》讓我在一個個充滿愛的故事中得到教育,引發了我對愛的思索,讓我明白愛是一種堅持、一種責任、一種奉獻,理解寬容是愛,默默忍受也是愛,見義勇為是愛,捍衛國家的尊嚴更是一種大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9

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裡的記事,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其中穿插著老師給學生講述的一則美好而真實的‘每月故事’。一個國小生的世界活潑地現在我們面前。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整部作品並不刻意講究修辭和結構,語言也異常樸實,曉暢,但由於它包含了作家對在社會中下層艱辛度日的大眾的深沉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讚頌,由於它洋溢著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溫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讀完全書,激盪於胸懷的感情波瀾久久難以平息。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

當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可以慢慢思考些什麼,這些思考使我們能夠深刻體會一下愛的教育。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與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教師作為師生關係的主導者,需要有意地發現,尋找,創設‘有情’情境,運用超乎於父母兄弟的愛,富有更多理性的愛,去感染和培養學生的心靈,發展他們的道德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才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師,安利柯的先生說道:‘除你們之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學生,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學生都信服他。

人人都需要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把愛奉獻給他人,也快樂自己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那便是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其中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一切。有句話說得對,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接受了父母的教育,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把握著孩子發展的方向。在《愛的`教育》中,無論是來自底層的父母,還是有錢有勢的紳士,他們大都是以正面的積極的姿態出現的,沒有當今社會上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而是嚴格要求孩子們,引導他們與人為善,和睦相處。小說中引人注目的是老師給我們的“每月故事”,許多故事是講述愛國小英雄的事蹟的,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愛國意識。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愛”,多麼閃亮、溫馨,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我們要完全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同創出人間最美好的愛。一本優秀的教育鉅著,他不僅僅能夠傳遞出值得我們學習的教育精髓,更能使我們從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真正的有助於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我受益很深。尤其是十二月十六日的雪球事件。

以下選自文中:

這時,卡隆走了過來。小聲對卡洛斐說:“快去承認吧,不要做一個膽怯的懦夫!”

“我不是故意的'。”卡洛斐用顫抖的聲音說。

“雖然你不是故意的,可你還要承擔責任,是你打傷了他。”卡隆說。

“我??我不敢去。”

人群的叫嚷聲更大了:“真該死!眼鏡都打碎了,眼睛也被玻璃割傷了,恐怕會變成瞎子的!”卡洛斐渾身抖得更厲害了。

“不要害怕,來,我們一起去。”卡隆一邊說一邊拽著卡洛斐,走到老人面前。

圍觀的人看到這個情景,猜到闖禍的人一定是卡洛斐。他們滿臉憤怒,有幾個人竟然伸出拳頭想打他。卡隆使勁推開那些人,大聲說道:“你們要向一個孩子動手嗎?”人們這才安靜下來。

“我不是故意的,請原諒。”卡洛斐用低得幾乎聽不到的聲音說。圍觀的人群又擠了過來,大叫:“還不快跪在地上謝罪!”說著,還有人伸出手想把卡洛斐推倒。

這時,一雙大手從後面抱住卡洛斐,原來是校長。他說:“諸位,這個孩子已經承認錯誤了,不應再責罰他了。”然後,他轉過身對卡洛斐說:“快去賠禮道歉。”卡洛斐的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來,他走上去,抱住老人的腿。老人伸出手摸摸卡洛斐頭髮,表示原諒了他。大家這才鬆口說道:“好了,孩子,快回去吧。”

讀了這幾段話我明白了兩個道理:1、做錯了事情要主動認錯才能得到原諒,如果不承認是錯上加錯。2、要以最大的寬容面對世界。

記得有一次我做錯了事情猶豫了半天沒有去道歉,結果有一陣子上學放學沒有朋友陪我,害得我只能一個人孤獨地走。讀了這一部,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了。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發人深省的佳作。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愛是什麼?愛如春雨,綿和地滋潤著大地;愛如陽光,緩緩地照亮著心房;愛如燈塔,柔柔地指引著方向。因為有了愛,世界才變美好;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溫暖。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的小說,在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中閃現出了一個個普通卻又平凡的偉大的人物:孝順的克萊蒂、優秀的德羅西、勇於承擔責任的卡洛斐、用功的斯代蒂。他們所演繹的一個個愛的故事一次次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文章用了一個四年級國小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上的美與醜、善與惡,還讓我們知道了這世上的多種愛——師生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親人之間的愛。

羅佩尼為就倒在地上的小孩不惜軋傷自己的腳;大個子卡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眾多女生幫助掃煙囪的小孩湊錢、感化了父親的勇敢孩子伯萊克西。這些美與善的故事和人物,觸動著我的心靈,但那些醜與惡的事件,也引來我的`深思:有著強烈虛榮心的華蒂尼、惹人討厭卻不知悔改的弗萊迪。還有那每月一則小故事中的愛國少年不接受批評人的施捨、少年鼓手為拯救國家不惜犧牲自己、義大利少年馬里奧把生的希望給了另一個小女孩科列泰。

這本書中的人物讓我想起社會上的許多人,他們與書中的人一樣譜寫著大愛的篇章,他們用行動和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人間的美醜與善惡。它不僅告訴了我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還教會我要做一個勇敢、正直、敢於承擔和充滿活力的人。我們不能只接受別人的愛,而是要向社會慷慨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愛,這樣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品德,愛領著我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愛的存在,感悟愛的哲學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前幾天來到書架前,偶然看到一本小時候讀過很多次的書:《愛的教育》。我似乎一下子回到了我小時,天天纏著媽媽給我讀裡面的一篇篇故事,而每次都會被書中的情節感動的落下眼淚……

其中令我影響最深刻的,應該是一篇《小抄寫匠》的故事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12歲的成績優異的國小四年級學生,名叫襲里亞。他的家境十分困難,父親除了日常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抄寫公文以賺取更多的錢來養活家裡5口人。看著父親每天疲勞的樣子,襲里亞決心到了半夜起來幫助父親抄寫公文,但不能讓父親知道。過了一段時間,父親賺的錢比以前多了,但襲里亞的學習成績卻一落千丈,因為他白天總是十分睏倦,根本不能專心上課。看著父親對自己越來越失望眼神,襲里亞十分想說出祕密,但卻沒有說出口。一天晚上,父親意外的發現了襲里亞的祕密,頓時熱淚盈眶,抱著襲里亞的額頭一句話也說不出……

看著看著,我的眼眶也溼潤了,我被襲里亞那種精神給感動了。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明天應該就是我媽媽的生日啊!於是我心中就有了一個小小的計劃。

第二天放學後,我一下子就衝到了商場,跑了好幾家店才挑選了一個精緻的紅色的女式皮夾,因為我和媽媽去買菜的時候看見媽媽的.皮夾已經有破舊了。回到家裡已經比平時晚了一個多小時了,一進家門就看見媽媽正怒氣衝衝的瞪著我,說到:“你又去哪裡玩了?那麼晚回家,你知不知道明天要考英語啊!你這麼不認真,對的起爸爸媽媽平時對你的那麼多關心和照顧嗎?”而我只是微笑著把那隻我挑選了好久的紅色皮夾拿了出來,說:“祝你生日快樂!”我看到媽媽的表情變了,從憤怒變為了震驚,又從震驚變為了感動……

是啊,就像書中所說的: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諒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