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薦】

讀後感1.0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薦】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

《蘇菲的世界》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拿起小說,不由自主地代入到主人公之中去,從一開始的僅僅是好奇“來信到底出自誰的筆下“、”席德是誰“這些問題,漸漸過渡到對書中的每一個哲學問題的認真思考以及提出疑問,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讀者心靈逐漸成長,更趨於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區別於植物、動物的高等生物——人,而當中的區別就是人具有理性。

讀過《蘇菲的世界》,不難發現從古到今,哲學家們從沒忽略過對理性的思考。哲學在本質上是理性的事業。當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哲人泰勒士宣佈“水是萬物的始基”時,泰勒士就在運用他的理性,“水是萬物的始基”這個判斷無疑地是一個理性判斷。何為理性?斯多葛學派認為理性是神的屬性和人的本性;唯理性論把理性看做是知識的源泉,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張把理性作為衡量一切現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個永恆正義的理性王國;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把理性和知性相對,作為認識的`一個階段。柏拉圖認為,理性是永恆不變的,而且是宇宙共通的。也就是說,理性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思考行為、方式,而是人對所有事物客觀、正確的分析與判斷,世間萬物本來就有其既定的概念、形式,不會因為人類的不同理解而改變,理性就是對這個概念、形式的正確認識。理性不會“因人而異”,所以說,“男人和女人具有不一樣的理性”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智慧來自內心,指的就是我們的理性。我們要知道,智慧不同於知識,它是人類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需要人自身的領悟而來,同時,理性還是人獲得知識的基礎,不經理性思考而麻木接受的知識,只能算是大腦裡一堆毫無意義的文字、

符號以及影象,你不知其從何而來、有何作用,甚至不能判斷其是否正確,這時,知識不僅不能使你明智,還會使你困惑。同樣,我們的感官給我們帶來的資訊很多時候都是不準確的,過渡依賴感官,而放棄理性思考,這會導致我們活在一個模糊、不精確的世界裡,走不出那片誤解造成的“迷霧”,更無法窺視真理的一角。

蘇格拉底有一句讓筆者十分在意的話:知善者必能行善。何為知善者?大部分人的自小必定接受了不少道德品格上的教育,一套當今社會的善惡是非觀也因此成形。我們知道闖紅燈是不對的,也知道行竊是有違道德且違法的,但為什麼每天還有那麼多人做出違背道德、法律的事情來?在下認為,所謂“知善”,並非只是知道何者是對的,而是通過理性,分析出一種行為之所以是對是錯的原因,及自己採取相應行動會造成的影響和後果,得出自己應該如何做的結論。以自己的思想為出發點採取正確的做法,而不是隻為了迎合社會,這是關鍵。在這裡,筆者想分享下自認為很有趣的一個經歷,有時候,我會在做了某件事後問一下自己:”我這樣做了好事,上帝應該會認同我是個好人吧。“但轉念一想,這樣只為了得到上帝認同而行善的話怎麼能算得上是好人?這樣一來我豈不是成了心機重的小人了嗎?可是,如果這樣做了好事的我算不上是好人還是堅持這樣做了的話,就算是個不計回報的善良的人了不是嗎?......經過這樣反反覆覆的斟酌與一番煎熬之後,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辨別是非的能力存在於人的理性之中,而非社會。以他人的肯定與認同為動機所採取的行動未必是對的,我們都應該遵循自己的本心和理性,做好事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良知以及理性所驅使的,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快樂。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2

現在流行的書籍大多不是哲學書籍,哲學小說更是少之又少。而這本書——《蘇菲的世界》——不僅是哲學書籍,更是一本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哲學小說。在這點,就可以說這是本偉大的書。我有幸讀了它,心靈有了許些的觸動,感覺像是觸控到那些遙不可以及的人的靈魂。這本書寫得不僅僅是小說,一個故事,它包容了幾代人的思想,可謂承前啟後,是精神的聖殿,這是智慧的語言。

小說的主人公蘇菲剛開始是並不很懂得哲學,她跟平常學生一樣對哲學的認識很淺。然而,有一天,一封無名的來信打亂了平常的生活,一場思想的風暴就此到來。從此,她不斷地收到一些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運用她天生的悟性和後天的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於是,一個哲學的世界就這樣層層展開,把哲學的問題丟擲來,接著引出各個流派的代表人來解釋這些問題。由古而今,串聯起這一座哲學的大廈,引領讀者層層接近哲學的世界。

從前,我總以為哲學是很枯燥的,是難懂的,無關生活的。我想這很可能是受了以前教科書的害,教科書裡往往都只是枯燥的.知識點,都只是淺談甚至是不談。沒有爭論,甚至都只是一家之言,看不清全部。字是有靈性的,它可以傳達跳動的思想,可以描述細微的感情,但教科書裡的字是死的,毫無生氣,沒有哲學的辯證,沒有論證,只是鋪天蓋地的要點,硬生生的要我們接受,實在令人生厭。可現在,我懂得,哲學不僅跟我們緊密聯絡,而且是富有趣味的,這正是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所受的啟示。我想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沒有真正的想要去了解,你就不能得其精髓,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它最精彩的地方。這本書以其故事性清晰的條理,讓我們很容易進入哲學的世界,我覺得我已開始我哲學的旅程。

哲學的產生,是人類思想進步的產物。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正在於我們有思想,而且可以表達我們的思想。我們人類思想的程序跟社會的程序緊密相連,我們可以看見每一次社會的轉型必將有一場大的思想革命,這其間哲學就是這思想的載體。在西方,從奴隸社會到現在資本主義社會,這其間有過早期雅典文明與希臘文化時的智者先聲,有過文藝復興時期思想的大變革,後來的啟蒙運動更是催人奮進。在中國,也有百家爭鳴的思想盛況,從而有了多種多樣的社會體系。而現在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更是含有濃厚的哲學味。哲學,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串通起人類的整個變化歷程,使後人驚歎於歷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

哲學,從神話開始,由自然而後漸漸地迴歸到人自身。在西方,蘇格拉底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可算是西方哲學鼻祖。這並不是說他最早有哲學的意識,而是他讓哲學真正的成為一門學問,經由他學生和後人的發展才逐漸壯大起來。柏拉圖是他得意的門生,也是哲學史上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他不僅記錄了蘇格拉底的智慧,而且敢於創新,使其更有深度。雅典文化代表西方早期思想文化的結晶,在人類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後來,一批批不同流派的哲學家的出現是哲學真正意義上與人類的文明程序聯絡在一起。笛卡爾、洛克、休姆、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哲學家們將哲學發展成為影響社會的工具,不僅有了完善的理論體系,更使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有了辯證的認識。

我不知道我現在稱不稱得上懂得哲學,但我覺得我已經入門了。《蘇菲的世界》其實就是哲學的世界。本書作者喬斯坦?賈德是一個高中的哲學教師,他或許懂得我們學生於哲學的需要是教科書所不能給予的,所以寫了這一步大寫的書教我們來認識哲學以此來認識生活,認識我們人類的思想盛宴,認識我們活著的這個世界,認識曲折的道路是經由幾代人地開採而來,從而認識生命的本質,認識我們人自己。

願我懂得,從此認真的感受生活的點滴。我想哲學不是一時的興起的趣味,而是應該用一生去追尋,質問人生,質問生活,然後找到所需要的正確的道路。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

阿西莫夫有一篇小說叫《那個時代的孩子們有多麼快樂》,他寫未來很多年後,紙質書已經消失了,孩子們讀的都是電子書,有一天,幾個孩子們在閣樓上玩,發現了一本紙書,他們努力想象祖輩們的孩子閱讀紙書的感覺。

這差不多是我讀《蘇菲的世界》時不停思考的東西。

我正在讀博士,不是哲學方向的,但是和哲學有點關係,幾天前我和幾個本科生聊天時說起當時正在讀的柏拉圖的一些有趣的觀點,誰知道他們都知道了,說《蘇菲的世界》不是講過了嗎?

我沒有讀過這本書,記得本科時我在書店見過它,翻了兩頁,不是太感興趣,就放下了。我是讀著科幻小說長大的,科幻小說始終在提很多現在看來是哲學上的終極問題,比如我們是誰,在哪裡,宇宙是誰創造的,那些具體的細節和巨集大的敘事比起《蘇菲的世界》裡單純的授課似乎更有誘惑力一些,所以科幻迷如同這本書裡對哲學感興趣的那個孩子一樣,始終不缺乏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但是某種程度上,又不是很一樣。

我看過一部夏笳自編自演的電影叫Paparax,後來在科幻課上討論這部電影時很納悶,這似乎和科幻無關,但是為什麼夏笳要說這是一部科幻電影?現在看來,這部電影所講的故事完全是《蘇菲的世界》的壓縮版,一個人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作品中的人物,此時該怎麼辦?當這個人懷疑世界的真實時,她思考,所以她真的存在了?我可以想象夏笳當時是如何發現了這個在哲學和現代藝術領域並不新鮮的話題,並且想方設法改寫成一個科幻故事,去告訴那些對這個話題仍然覺得很新鮮的科幻迷觀眾的。

我的博士生導師對我說,好的科幻小說討論的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哲學問題,但不會很成體系,更重要的是,你沒有一個好的篩選方法,把那些好的作品從現代文化工業的汪洋大海里篩選出來,真正能篩選的`只有時間,那些很多年後仍然被我們記住的才是經典。

我不知道《蘇菲的世界》是不是經典,它當然是一本哲學啟蒙書,講述的都是以往哲學家的觀點,這些觀點不會像原著一樣詳細,也不會像前沿的哲學研究領域一樣透徹。當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讀了柏拉圖的幾本原著後再回過頭看這本書裡講柏拉圖的部分,我知道這些觀點被壓縮到了何種程度。當我在科學哲學領域混跡兩年多讀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的諸多相關前沿研究文獻後,看起這本書裡對文藝復興時代這些人思想的介紹,更是發現了許多錯誤和曲解。但是,《蘇菲的世界》還是被人記住了,它成為經典不是因為它對於哲學的介紹,而是通過某種特別的故事講述方式把哲學融進了文學裡,這本書首先仍然是一部小說,豆瓣裡很多關於它的評論都是歷代哲學觀點總結實在是沒有必要,這樣一份書評也許出現在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更合適一些?

我更希望自己把這些年學到的所有哲學知識都忘掉,看過的科幻小說也忘掉,回溯到這本書裡主人公的那個年齡,比如15歲,以一種孩子看待世界的好奇心去讀這本書。如果自己15歲的時候真看到了這本書,能讀懂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每個地方每個時代的15歲孩子成長背景總是很不一樣,我不知道別的孩子是否也能讀懂,尤其是讀大學後,遇到了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更使我深深領會了這一點。我沒有接觸過哲學系的本科生們,他們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如果不是調劑的話),是因為讀中學時讀到了這樣一本書嗎?那個時候當他們放下書時,他們看待這個世界時想到了什麼?他們仰望星空時又在想什麼?(一定和科幻迷們看完劉慈欣小說時看星空的感覺不同吧?)

這種想象很艱難,好像在看一份古代竹簡想象古人的生活,好像在看另一個遙遠大陸和星球的文明去試圖瞭解他們的想法。那些周圍很熟悉的人,因為他們可能的少年時代的閱讀經歷如此不同,以至於他們對我來說突然成了無法洞察的黑洞,當然也使我充滿了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4

剛開始讀《蘇菲的世界》時有點吃力,可是越到後面越愛不釋手。我認為它是一本很好的書,所以寫點心得和朋友們分享。

讀完了《蘇菲的世界》,該書一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我還是沒有找到答案:"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但它卻讓我鈍了的大腦開始活躍。可是哲學問題多麼深奧。你豈能解答? 你的思維依然受你淺薄的知識的制約!你所有的思考都停留在表層。你所說的收穫是不是自己自欺欺人的把戲?我不知道?!

至少它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心"這三個字讓我想到了我一歲半的侄子。我總是喜歡帶他出去走走,因為他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哪怕是他看到的一隻小動物、一塊廣告牌、 一扇鐵門、一把鎖、一株小草、一棵樹……他都會興奮不已。我也總會被他的欣喜感染,我因為他快樂而感到快樂。可是作為成年人的我,怎麼可能對一塊廣告牌或是一棵小草感興趣。真的沒有成年人會關注廣告牌嗎?如果他是廣告牌設計者呢?突然我想起,我曾經為看到的一株野草拍過照,寫過詩。其實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只是被歲月的打磨讓我們漸退稜角。讀《蘇菲的.世界》,我好奇作者喬斯坦·賈德,他是怎樣一個人,能把高深的哲學知識,寫得如此生動,滿是懸疑,引人致勝。我好奇他出身的國度挪威。我好奇蘇格拉底、耶穌、哥白尼之死。我好奇弗洛伊德寫的《夢的解析》。於是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下了一些書,還做了許多讀書筆記,也寫了一些心得。工作量比較多,但我樂此不疲。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要是學校教育能這樣,我們的學生該有多幸福。他們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會獨立思考,瞭解自己的興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教育者要如何才能開啟學生這方面的智慧呢?記得小時候,老師跟我說要幸福,要有理想,要有計劃。可當時的我,完全沒有理解。理想和幸福在我的腦海裡就是一個符號。那怎樣才能讓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優良品質變得有血有肉呢?當代的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可現實中有多少老師試圖全面瞭解學生,挖掘他們的內需,又有多少老師在業餘思考教育教學問題,讀有關教育學著作。大多數的人,都在圍著柴米油鹽轉,關注股市,爆款……這些問題是否值得我們思考呢?我們會思考嗎?思考過嗎?

《讓思維真正產生》著名特級教師趙震曾為我們做了這個講座。他說為什麼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長乘寬乘高。他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和思考這個問題。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學生可以理解的的剖析方式上了這一課。毋庸置疑趙老師是一位有思想的老師,我相信在他的引導下定能帶出一批有思想的學生。但事後,我也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有一位年輕的女教師這樣評價,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前人的論證的定理,完全可以拿來就用,為什麼非要溯源、解剖,大費周章?當時,我也覺得女老師的話似乎有道理。可是讀完《蘇菲的世界》後,我在想如果所有人都拿來就用,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了。從遠古時代到現代文明,這之中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是誰推動了人類歷史前進的車輪?是那些不安於呆在兔皮深處過安逸生活的人,他們奮力的順著兔毛向上爬,爬到兔毛頂端,試圖看清這個世界。他們成為他們那個時代的巨人,讓後來人踩著他們的肩膀一步步前進。

可能爬到金字塔頂端的人畢竟是少數。像我們這些普通的大眾又該如何改變世界?也許我們根本改變不了什麼,但我們依然有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不管我們在什麼崗位,我們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持思考,不再沉淪!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5

一種事物之所以受人喜愛,肯定是有他獨特的魅力所在;一本書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肯定是有令人發省的智慧。《蘇菲的世界》就是這樣一本可以教會人最簡單最平凡同時又是最深刻的生活哲學的一本經典之作。這是一本無可爭議的世界名著,她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反應是強烈的,被譯成很多種語言,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長期居暢銷書行列。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個14歲的女孩蘇菲在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祕的信,信上寫著: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兩個問題引發了蘇菲對哲學的興趣與探索。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在書中,蘇菲在這位神祕導師的帶領下,不停的探索思考著先前哲學家探討的問題。影片中還充滿著各種奇幻的場景,蘇菲可以像穿越時空一樣,穿越到達古希臘蘇格拉里被審判的時期,到達文藝復興的文化繁榮時期,到達那些充滿哲學智慧的思考時期。蘇菲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當時的'場景,包括很多人嚮往的文藝復興的繁榮場面。但當她回到現實生活中時,所有的畫面都會消失,她多能感受到的只有精神上對哲學智慧的理解與思考。

物質的東西不會是永恆的,任何物質的東西都會在歷史的長廊中被消磨殆盡,最幸運的結局就是留下了殘骸被後人視為珍寶保護起來,然後再想盡一切辦法去申請個世界文化遺產,但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風化,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這就是為什麼愛爾蘭英國國教的大主教喬治伯克利敲著桌子說這桌子不是真實的。雖然桌子確實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摸得到它,但它最終會被歷史所侵蝕,假如人們不用心記住它的話,它就會像從沒出現過一樣。相比來說,精神的東西卻是可以擺脫歷史的沖洗,歷久彌新的。這就像我們現在不可能再次看到文藝復興時期那種鼎盛繁榮的場景,但是,我們並不用感到遺憾可惜,因為,我們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可貴的精神思想與智慧,這些都是可以長存歷史之中不受磨損的寶貴財富,就像蘇菲雖然回到現實中看不到先前哲學家們睿智的面孔,卻是可以繼續思考他們的人生問題,繼續探索關於哲學的智慧一樣。

《蘇菲的世界》中由一張“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的紙條開始,帶領蘇菲也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充滿哲學智慧的世界。書中多次提到“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的問題,這是有關哲學終極命題的問題,即世界的本原問題。每個人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說我是誰這個問題,“我是郎鹹平”“我是白巖鬆”“我是張三李四”……你真的知道你是誰嗎?我們平時所謂的自我介紹所說的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就像書中的主人公蘇菲在對著鏡子問自己是誰,她突然想到她爸爸在給她取名字的時候,原本是想取作莉莉的,假如她爸爸當時真的將蘇菲取名為莉莉,那現在的蘇菲還是她嗎?

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我們真正認識自己的障礙,我們在思考“我是誰”的時候,總是在名字這個層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們似乎確信,這個名字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以像蘇菲那樣思考一下,假如當初我們的父母沒有為我們取現在這個名字,而是另一個,難道我們就變成了另一個人嗎?或者說,我們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號扔掉忘掉,我們又是誰?這樣思考的話,我們就會對“我是誰”感到迷茫。

如果我們在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最初就拋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別,長相等等,我們只看我們自己這個人,直接從本質上來考慮。弗洛伊德提到一個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按照弗洛伊德的陳述,所謂自我,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本我,則是原始慾望自然表現;而超我,則是社會行為準則及形成的禁忌。這樣來想,人就變的更加的三位一體了。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6

當最終讀完合上這本書的一剎那,我倒向身後的靠枕,把自己埋在鬆軟的棉絮中。保持著這個姿勢好久,因為大腦已經完全沒有空餘的CPU來供給多餘的動作。腦袋中不停地回想書中虛虛實實的哲理與故事。好像從來沒有一本書需要如此大的心力來看完。

從頭來想,最印象深刻的還是一開始的問題:你是誰?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這個問題。自我介紹的時候,早已模式化的表述:我是XXX,來自青島。可如今突然問起,怎麼腦中卻一片空白。如果從理性的思維來思考,難不成要回答我是糖類蛋白質鈣鐵鋅等等的集合體嗎。第二個問題,世界從哪裡來?換句話說,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這難道也屬於哲學的範疇嗎?

帶著這樣的疑惑,慢慢往下讀,終於明白古往今來哲學家對於世界構成的思考是如何演變過來的。先是神學的統治,因為當初的人們沒有能力與裝置進行更深層的探究,接著再到自然派再到唯物主義再到經驗主義等等……一部哲學史就有如畫卷般在腦海中展開。雖然每個理論的解釋並不面面俱到,但必定做到深入淺出,且一旦提出歷史上哲學的某個觀點或理論,必定從遠及近聯絡自身地闡述,其中經常把哲學家的理論由蘇菲自己來感受,讓讀者瞭解明白,。

“關於小白兔,最好將它比作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多麼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卻讓我們更加了解到哲學家的使命與艱辛。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它用離奇的故事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其中我認識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事情。我跟著書中的蘇菲一起,從神學再到哲學的搖籃雅典,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認識。而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還有神奇的反諷效果的演變……涉及藝術、科學、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則包含了康德、黑格爾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不僅僅瞭解了古往今來,更有了許多自己的認識。

我會發現,很多最初的思想理論在當時雖然被人信奉追捧,但時至今日,這些理論早已不攻自破。比如最初恩培竇提出的“四元”理論:土、氣、火、水組成了世界。不用說現在,這個理論到了元素原子時代就已經被不費吹灰之力地推翻了,因為那時的科學發展到了可以探究物質的結構,並且已經上升到可以歸納總結到元素的水準上,自然之前的一些自然派理論就不那麼令人信服了。而到現在,人們又有能力把原子再細分成更小的組成結構。可見時代科技的發展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哲學的發展。

如此一來,倒顯得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比較有巨集觀性,並不單就一個問題來討論,而放眼歷史長河。很顯然,並不是每個時代的理論都是正確的,然而,卻不能否認它們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沒有一步步走來的歷程,沒有以往哲學家的探索與猜想,如今的.哲學也不會有如此的成就。正是由於分歧而產生了統一與進一步的發展。

談到唯物主義,我發現縱觀哲學史,唯物主義與經驗主義這兩個對立的理論一直在“打架”,理性主義勝出一會,經驗主義的秉承者又會來推翻並勝出一時,然後理性主義的又來反敗為勝。這種情況同樣也適用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而其中每次的爭鬥中蹭出的火花,後人看來都是發人深省的,都是彌足珍貴的思維旅程,那才是智慧的結晶。或許哲學中的兩派永遠沒有誰對誰錯,僅僅,我們從中獲得了生活的智慧。拿前面說的“魔術師——大白兔”故事,那些哲學家攀登的兔毛也許並不是筆直的。哲學的昇華是螺旋式的,不斷往復著卻又逐漸越來越趨向真理。

讀到末了,蘇菲和希德的糾葛也終於有了夢一般的結局。可作者始終都沒有給讀者一個答案。我是誰?世界究竟,從哪裡來?或許,這個問題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卻也永遠促使著哲學的向前發展。它的答案,只有我們心中自己去參悟了吧。

蘇菲的世界向我展示了一個從未踏足過的智慧聖地,就是哲學。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真正的智慧。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7

讀《蘇菲的世界》的時候,是在大四上學期。當時很多人開始準備找工作,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對於剛要從學校走進社會大熔爐的我來說,這個時候讀到這本書,是一種幸運。記得當時從學校圖書館的借這本書的時候,圖書館的管理員阿姨還對我半開玩笑的說道:“怎麼,改學哲學了?”“我看這本書比較新。”我當時這樣回答她。就這樣,《蘇菲的世界》成為了我讀過的第一本哲學書。

本書的開篇,15歲的主人公蘇菲就收到了一封信,而信中卻只有一個問題——“你是誰?”。現在想想,這三個字的簡單的問題,想要回答,也著實需要一番思考。是的,我是誰?我是楊喜名。可是這個簡單的陳述句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嗎?很顯然,沒有。因為叫這個名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三個字的代號是表明不了什麼的。那麼換成另外一種回答:我是在北京飄著的一個Java程式設計師,我的名字叫楊喜名。這樣似乎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不過也僅僅是似乎而已,誰知道宇宙中有沒有另外一個星球上也有一個叫北京的城市,Java又是什麼東東呢!況且僅僅確定了身份就回答了蘇菲一樣的問題嗎?並沒有。

人類的存在並不僅僅是一個類似於唯一性標示ID的欄位型的代號可以囊括的。

書中笛卡爾說過一句話: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

從這句話的表面意思上看,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會思考。人這個會思考的靈長類動物加上自己的行動就構成了一個小型的世界。《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有句話:“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裡所謂的江湖就是世界。用我們現在處於的大資料環境來解釋這句話,那就是一個人有自己的真實身份,真實身份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同時也在各種網站上留下了不同的虛擬身份和虛擬的關係,不同身份和關係的存在就組成了整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思考成就了人類的文明,同時也時時加快著世界前進的腳步。可是,放眼當下的社會,科技雖然發達,人們卻越來越缺乏哲學性的思考的主動性。讀書筆記。就像如今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網路來說,它給我們帶來資訊閱讀的方便的同時卻也造成了知識創新的匱乏,因為既然網上的東西唾手可得,不費吹灰之力,為什麼還要去探究思考,總是不如CTRL+C和CTRL+V來的方便。這種做法,直接導致的就是思維的懶惰,哲學的悲哀。

說道這裡,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又是為什麼呢?查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就不難發現,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類應該知道自己的渺小與無知,在此基礎上去擴充套件發散自己的思維。

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人生如星塵。在整個宇宙中,人就是一個類似星塵形式的存在。渺小的微乎其微。而蘇菲的哲學導師艾伯特把宇宙比作處在魔術師變戲法時從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的身上的毛的一部分,大多數人人活著活著就鑽進了兔毛的最深處而不再為戲法感到驚奇,而哲學家們則是爬出兔毛直接與魔術師對視,尋求這個戲法即我們的世界的種種答案,如果我們積極思考人生的意義,就如同坐在了白兔毛的最頂端。那樣才會看到世界的精彩紛呈。

圖書館裡那本《蘇菲的世界》之所以歷久彌新,我想也正是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哲學是遙不可及的。因為他們沒有去翻開這本書。《蘇菲的世界》,從一個小女孩的經歷作為入口,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同於我們通常認知上的那種高不可攀、晦澀難懂哲學原理,而是以故事情節的方式向我們展示著哲學的別樣魅力。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8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敢相信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現在想想“蘇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著精神世界。一向對於哲學是不感興趣的,以至於這本書我還未真正的看完,是對知識的挑剔或是對一些理論的無法接受還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選擇的只是適合我的東西。在選擇的過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轉變。

人們總是渴望遙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靈與物質相結合的同時不禁問自己,“物質世界是真實的嗎”。人是有“靈”的嗎,我們的`感官認知乃是自天主而來嗎?我不是一個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如果這一切不是源於天主那又是源於何處呢?心靈世界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嗎?那我們從小所學的唯物主義不就是與之相背,我困惑了,就似在沼澤中掙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卻越陷越深。為了不被淹沒,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腦袋裡翻滾的岩漿似乎也平靜下來。一輪明月升上了夜空,對於一個等待救贖的人來說,那聖潔的光輝就是最好的洗禮。瞬間,我轉頭髮現“靈”與“物”只不過是兩個隔街爭吵的婦人,她們所站的立場與所堅持的觀點不一樣而已。探索理論的本源,你可以發現,從它所基於的那個方面來看,派生出來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那是因為它的基礎。正如“好”與“壞”,只有在區分何為“好”何為“壞”才能判斷是“好”是“壞”。

有些懷疑蘇菲對她所學的東西真的都理解了嗎?也許她只是作者著書的一個引線,穿連起了整個哲學史,但我更願意她同我一樣是個帶有探知慾望的孩子,至少她在書中是這樣的。突然想起達利所常用的抽屜,孩子眼裡所向往的抽屜與她最終開啟的是否一樣呢?看到結果是否會非常失望,只有開啟抽屜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應該就有一個理想的存在。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生稟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有一種擔憂,近似乎於兒童天真的擔憂,我的靈魂有一天是不是會離開我去選擇別人,也許在我們所生存的空間裡到處都飄蕩著需要寄宿的靈魂,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身體出現。回頭想想,我的靈魂經歷過什麼以後才選擇了我呢?她是不是選擇一個人重複著同樣的輪迴呢?可能我有些誤解了,但我無法走出這樣的一個怪圈,可能是我還想趴在窗臺與外面的“靈魂先生”說聲“嗨,你好”。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來解釋理念論:有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一個人掙脫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柏拉圖利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形式”其實就是那陽光照耀下的實物,而我們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過是那白牆上的影子而已。我們的大自然比起鮮明的理型世界來說,是黑暗而單調的。不懂哲學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學家則在真理的陽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總是侷限的,就似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一樣,只看到了牆上的影子。

我還是對哲學不感興趣,可我已經開始思考,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識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不可思議的奇蹟,在他面前,還有什麼奇蹟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蹟的主角還是我們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9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作為本哲學的入門書籍,我似乎讀得太晚了,書中用一種有趣的方式羅列了諸多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在閱讀時,彷彿進入了一個浩瀚的海洋,哲學思想就是一朵朵迎面而來的巨浪,必須全神貫注才能不被巨浪所淹沒,才知道哲學是那麼耗費精力的學科。但是正如書中所說“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雖然有時確實不明白書中內容,但是我知道至少我開始用書中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生活。這篇筆記寫在閱讀三分之一的內容處,以後也會不斷更新,但是可能不會以文字的形式,畢竟有些感悟“只可意會,無須言傳”。

她明白人們總是想為大自然的變遷尋求解釋。這就是他們何以在科學還沒有產生之前會編造出那些神話故事的原因。

讀到這句話時,馬上想到了牛頓,這位大科學家在提出了那麼多科學理論之後,也堅信行星有序地圍繞太陽運轉,是由於“上帝”的第一推動力。《荷馬史詩》作為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西方學者將其作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和邁錫尼文明,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後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以前我總是以為科學和神話根本就是對立的兩碼子事,現在不會那麼想了。

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身體或心靈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軌”所致。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節制飲食、保持和諧,並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靈”。

在哲學書裡看到健康的論述,讓我更加堅信,讀書作為一種修身養性方式的重要性。《黃帝內經》中也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認為人的喜怒哀樂與人體五臟有密切關聯。讀書可以讓人心境平和,自然可以保健。

一個社會決定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雖然這句話好像顯得人很被動,但是人是群居動物,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得不遵循社會法則,遵循社會法則——法律。社會進步,人就能有更大的自由。

對柏拉圖而言,永恆不變的東西並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在爺爺去世之後,我清楚的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親人的離開是我們都要面對的。曾經我抱著爺爺,跟他說,希望他永遠不要離開,不然我很傷心,不知道怎麼面對。爺爺只是笑一笑,說,他總有一天要離開我。我哭了。當他真的離開我,最後一面也沒見到。我拖著行李箱回到家,看到的是一摞摞的花圈,和我最熟悉的他的臉。他就靜靜地躺在我身邊,我沒有哭。彷彿從沒有離開過我。現在亦是如此。所以永恆不變的東西是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感情,就像我對爺爺的感情。

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必須加以遏制,以做到“自制”。

對我來說,我希望成為有理性,有意志,懂得自制的人。

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

或許這時候,小孩子還不懂得,父母就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幫他們剋制自己的慾望,培養孩子的勇氣,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理性,理性最後達到智慧。這需要父母足夠的愛,這又讓我想到了《愛的藝術》裡內容,這裡就不說了。

柏拉圖的政治哲學與他在其他方面的哲學一般,是以理性主義為特色。

《萬曆十五年》中評判明朝是以道德為基礎的治國理念,或許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差異。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0

之前應課程要求,瀏覽過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以及黑格爾的《美學》等高大上的哲學書,坦白說,光是哲學這個詞就已經夠我燒腦筋了,對涉及這兩個字的東西總是抱著崇敬的態度敬而遠之的,剛好在《理想國》,《美學》和《判斷力批判》之後坐實了我的這種敬畏感,讀完之後,除了懷疑自己的智商,就沒有更深刻的感受了。

可是《蘇菲的世界》很不一樣。

我想說,我喜歡《蘇菲的世界》,儘管它也會有讓我懷疑自我智商的時刻,這種時刻,尤其是和蘇菲比較時,會問怎麼連一個不滿15歲的國中生都不如?大概是因為我喜歡小說,《蘇菲的世界》就算是做為單純的小說,我也會覺得很好看,從一開始,當故事的進行展現著蘇菲的好奇心時,也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和蘇菲一樣會好奇這個哲學導師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選中蘇菲而不是喬安或者其他孩子?剛開始是收到信,後來又收到轉寄席德的明信片,我突然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因為我想到了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我想這可能也是個發生在時空交錯間的故事,曾經有過一刻的失望,好像看破別人的小把戲“也不過如此”的感覺,可是很快,跟著蘇菲發現原來還真有人,這在否定我之前的推測的同時,又一次引起了我更強的好奇心,我迫切的想快點知道,這是我第一次這樣熱忱於一本涉及哲學的書。

說來什麼條件都有好有壞,《蘇菲的世界》一方面用它小說的形式和構思引起了我強烈的閱讀慾望,但同時也是因為他這樣引人入勝的形式構思,讓我更多的關注故事的發展而忽略了他的內容,這對於小說是成功的,但對一本哲學書籍來說又是失敗的吧。

除此之外,這本書引人思考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思考的深淺。也許我不會過多糾結世界是否存在?或者各個哲學派別對錯,但我會跟著蘇菲一起懷疑,一起聯想自己的常識,滿懷探險的驚喜而又充滿知識,這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當蘇菲開始意識到或者是懷疑自是被虛構出來的故事中人物時,我突然又想起了剛剛更新完的美劇《西部世界》,少校是蘇菲和艾伯特的上帝之手,而在我們眼裡少校和席德也不過是作者這隻上帝之手的傑作罷了,那麼作者又是那隻上帝之手的傑作呢?我們之外難道就不會存在上帝之手嗎?是的,就這樣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存在問題,突然會有一種很輕的感覺。

整本書下來,我不禁又想到了《盜夢空間》,《蘇菲的世界》裡也存在著幾層世界,蘇菲和艾伯特的一層,席德和少校的一層,作者這一層的,作為讀者又是一層,而那一層才是真正真實的',我們真的確定嗎?在這裡,我們還看到一些對比,蘇菲與艾伯特師生間和席德與少校父女之間,以及艾伯特和蘇菲母親,蘇菲和同齡的席德與喬安,還有一個我在想,作者選擇蘇菲和席德的年齡的用意,14未滿15的國中少女。

想想自己差不多15歲時,國中二三年級的時候,剛好是憧憬自己長大而又總是不太喜歡成人為人處世的時候,對於比自己小的又總是容易扮成小大人的樣子,就是出於這樣一個極力標榜自己,將自己獨立於成人和小孩子之外的時候,我不知道這和作者這樣選擇蘇菲與席德的年齡是否有關,但在我看來是有的,這是一個有成見的年齡,但又不失孩子氣,我這裡所謂的孩子氣是覺得這個年齡依然可愛和充滿好奇心,最重要的是這個年齡極力渴望獨立,所以也是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這種強烈的求知慾更像是天性,它不同於太小時的無意識或者被動的求知,也不同於完全長大後的功利性求知,那可能是最好的求知狀態,我認為正是這樣的年齡成就了這樣的蘇菲和席德。

最後,當我將它作為一本小說一口氣看完之後,我想它值得我們重新開啟作為一本西方哲學史再來一遍。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1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認識,即它已存在;信心,即運用它。——蘇格拉底

今年兒童節,父親送給我一本《蘇菲的世界》,這是本哲學啟蒙讀物。大多數人會認為哲學是一門虛無又不實用的學科,過於玄虛而難以理解。哲學家們總是問些奇怪的問題,比如:“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似乎極難解釋,但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用小說的形式詮釋了一切問題。

書裡講述了哲學老師艾伯特在蘇菲15歲的生日時送了幾封關於哲學的信,把哲學概念塞進了蘇菲的腦子裡,又給她上了一堂堂生動有趣的哲學課。從自然派哲學家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到巴洛克時期的笛卡爾、斯賓諾莎和洛克等,一直到最後的浪漫主義的黑格爾、馬克思和達爾文等,包括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等哲學知識,蘇菲懂得了“上帝之外有上帝,世界之外有世界”的道理。並在自己15歲的生日時因“上帝”的出錯,從而瞭解到了蘇菲世界的“上帝”——一位海軍少校艾勃特,也就是席德的父親。當蘇菲發現她只是一個牽線木偶時,毅然與艾伯特老師走出了書中的世界,去探索真理。

我這樣簡述完故事梗概,可能會讓沒讀過的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如果先撇開所有的`哲學內容單純從小說人物來分析,作家賈德應該說是本書的上帝。那就讓我用上帝之眼來剖析一下書中人物。蘇菲與艾伯特這一對是虛幻世界中的人物,而席德與艾勃特另一對則是現實世界中的人物,兩者之間似乎就是在玩影子游戲。蘇菲與艾伯特其實分別是真實人物席德與艾勃特的映象投影,就像有一對父女站在鏡子面前分別觀察他們自己影子在如何生活、學習和表演。

原本真實世界與虛構世界中的人物是不可能相互溝通,但艾勃特故意讓蘇菲知道了席德的存在,促使蘇菲明白了真與假、生與死的哲學主旨。讓她明白了這個生就是死的道理——真實的東西曾經生過,但早晚會死亡;虛構的東西永遠不會死亡,卻從未生過。蘇菲認為自己寧願死也要曾經生存過,也想要去考查“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的真相。

這個衝突情節的設計也包含著書中所提及的哲學理念——薩特的存在主義,當然這指“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薩特的哲學可以說是在“上帝已死”的情況下對人類處境環境所做的分析。薩特提到人的存在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即“存在先於本質”。人並沒有那種天生固定的本性,因此人必須創造自我,這樣人的存在才有意義。

再回到蘇菲的世界,我從艾勃特與艾伯特這一字之差就可以看作同一人物,他們就是為完成哲學課程的講授任務,這任務當然是上帝賈德派給的。因而,蘇菲與賈德的關係就如同哈利·波特與J。K。羅琳一樣,一旦賈德和J。K。羅琳停止了創作,那些虛構的人物就再也不會有發展了。

現實生活中同樣存在虛虛實實的事情,根據尼采的說法,基督教和傳統哲學已經脫離了真實世界,朝向“天堂”或“觀念世界”發展,而人們過去認為的“真實”世界事實上是個“虛偽世界”。類如影片《楚門的世界》或是虛實互動層次更多的《盜夢空間》,生活有時只是給我們虛幻的假象。如同我在學習中遇到難以克服的困惑及困境,也許只是考驗我的信心、耐心和勇氣是否足夠的假象。有時候,我已經接近了真相或真理,卻因缺乏自信或因為對前方未知道路的恐懼,卻又放棄自己的追尋。通往真理的路往往並不一帆風順,只有勇敢之心和堅持之心,才能知道真相併獲取真理。

從存在主義中看到,哪怕真實和虛幻的界限有時難以區分,但也要堅持做自己、堅持學習實踐和堅持體驗領悟。人生要從虛構人物的故事中看到真實人生的意義,從虛幻主義中超脫出更有力度的人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2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人類啟蒙讀物。就像書中說的那樣,它是上校寫給女兒的生日禮物。在我看來,這本書可能是西方青年,邁入智慧的敲門磚。任何一個人,讀了《蘇菲的世界》,都會大有收益。裡面的世界非常精彩,就像鳥兒享受于飛翔、馬兒享受於奔跑一樣,在書裡面,你可以享受到為人的樂趣。人是思想的動物,人最偉大的力量是思想,能夠馳騁于思想的人是快樂的,所以,我忠心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領會這樣的快樂。

哲學開始於好奇和迷惑。《蘇菲的世界》通過蘇菲的視野,向讀者丟擲了那些人類的終極命題。你是誰,世界來自哪裡,人為什麼存在。這些問題都是哲學的問題。從根本來講,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回答這些問題不是為了求索答案,而是為了獲得智慧,獲得對生命的認真。書中有這麼一段:小夥伴問蘇菲,天空中的鳥兒怎樣看人類。蘇菲告訴她,鳥兒沒有自己的世界。小夥伴接著說,人類如果發明一種晶片,不用學習,就可以獲得許多知識。蘇菲回答,鳥兒和晶片都沒有思想,只有人類有思想。人類有思想,才有自己的世界。後來,蘇菲開始進入了哲學的世界。在一封信中,她讀到,哲學家思考著常人遠不會意識到的問題。在平靜的生活中,人們遠不知道,哲學家已經開始了人類世界上,最偉大的冒險——靈魂和心靈世界的冒險。

蘇菲首先通過一卷影帶進入了古希臘哲思的世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人是一種理念的存在,唯有理念,才是世界的永恆。物質有多種,唯有人的存在在最高階的序列。這些問題使蘇菲開始回答關於真理的問題。於是,讀者就在作者為蘇菲安排的奇妙世界裡,瀏覽著西方思想的世界——一個思考的世界,一個心靈的世界。蘇菲走過了中世紀時期的黑暗,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在其中,他了解了托馬斯阿圭那的思想,哥白尼的勇敢,達芬奇的偉大,米開朗基羅的認真。再到西方理性時期人類的求真。笛卡爾、萊布尼茨、洛克、盧梭等。這些偉大的思想家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書中用簡單的比喻,形象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一些哲學家的基本思想。比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驗認識論、黑格爾的辨證邏輯、尼采的自我完成、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可以這麼說,這是一本神奇的著作。作者用巧妙的語言,形象的描述,把那些人類歷史中出現的偉大思想像珍珠一樣串接了起來。那麼,回到書中的開始。我們就會知道,每個人在本真裡,都有那份關於真理的好奇,關於生命的疑惑。因為好奇,我們需要知識,因為迷惑,我們需要信仰。所以,人才需要靈魂,才需要拯救。在我看來,人自由的思想,是身為一次人的最珍貴的財富。這種財富是無價的,遠比什麼外在的財富更真實,更可靠。可是,要想獲得這種自由的思想,我們必須首先解決那些關於人的大問題:人是什麼、世界是什麼、人為什麼存在。親愛的朋友們,您對這些問題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嗎?

《蘇菲的世界》從西方人的角度呈現了一個啟蒙的視野。那麼,我們有沒有作家,從中國的視角,為中國的青年朋友們呈現一個真理的世界呢?從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到漢時期的儒術獨尊,從唐宋時期的文化盛世到宋明時期的理心學世界,我們的文化燦若星河。我期待有這麼一位作者,其是為兒子或女兒寫的生日禮物也好,總之,中國的青年也需要這麼一本讀物。這是真理與求知的開始,這是靈魂與真誠的開始,這是思想與自由的開始,總之,這是一切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的開始。多年前,在我20歲讀完《蘇菲的世界》的時候,我曾經找過中國的《蘇菲的世界》。後來,我發現了《三字經》。但顯然其太過簡短。我期待那本《小明的世界》、《小剛的世界》或《小強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3

哲學,作為人類精神的象徵,從古至今都披著神聖的面紗。人們雖滿懷敬仰之心,卻很少能看到它的真實面目,因為它博大精深,融人類千年之史,匯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賜予的精神遺產隨著歲月的積澱愈發深不可測。無數哲人前赴後繼著書立傳,試圖為世界展現一幅壯麗雄渾的哲學全景圖。百家爭鳴,豐富了哲學的內涵,勾勒全景圖又增添了新的難題。於是,千百年來,哲學似滾動的雪球不斷變大,而人類只能管中窺豹似地欣賞奇峰一角。

然而有這樣一本書,它並沒有用崇論巨集議來解釋哲學的深奧,而是以講故事的方法介紹了一位又一位哲學家,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向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這本書就是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作者在文中創造了兩對人物:少女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親。這兩對人物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我在撲朔迷離中跟著作者一路去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為何在這裡”這些問題。

年少的蘇菲跟隨著一封封神祕的來信,不知不覺地開始了她的哲學課。我也彷彿如蘇菲一樣沿著歷史的足跡瀏覽歷代哲人的精闢論述。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感受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魅力,盡情沐浴文藝復興的和煦陽光,欣賞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沉醉於巴洛克強烈反差的藝術氛圍之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只覺真理的偉大和藝術的魅力。隨後,穿梭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硝煙中,體味現代哲學的曙光。面對笛卡兒、史賓諾沙、洛克、休姆、柏克萊等一連串現代哲學的開山鼻祖,我們還來不及抒發心中的崇敬之情,啟蒙運動的先驅便闖進了歷史的大舞臺。飛速發展的工業推動著歷史的車輪駛入了嶄新的軌道;時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學巨人。黑格爾、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蘭西人的浪漫發揮到了極致。而後馬克思的《資本論》、達爾文的《進化論》、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三位偉人、三部鉅著掀起了三個領域的革命巨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當你把一個又一個哲學家和他們的故事及理論連線起來,就會發現西方哲學史已經變成一條河,雖曲折蜿蜒,但源遠流長,靜靜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以見底。

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得不感嘆作者實在是一位闡釋與表現的高手,他居然讓人像讀偵探小說般地把幾千年的哲學史一口氣讀下去。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在公元前400多年時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和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揭醜,併成為眾人的笑柄,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當然就更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他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即便付出生命,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使我深深佩服。

作者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麼,在哪裡,多麼有趣,又多麼奇怪。你會理解,所謂哲學,並不是某些人“吃飽了撐的玩兒”的把戲,而是人類對自己、對周圍的世界永恆的`叩問。這本書的最大意義在於,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禮讚、對人生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進入覺悟,點燃了一盞盞明亮的航燈。其實,哲學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它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它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之間的關係。在我們這個世界,如果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而哲學給予我們智慧。蘇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們也像文中的主人公蘇菲那樣有著積極處世心態和樂於思考的精神,我們也能像她那樣在這個精彩的世界裡收穫很多很多。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4

花了一個星期將《蘇菲的世界》看完了,其實這也是屬於一本我在之前的日子裡沒有將它讀完的書。在買這本書之前,我並沒有去仔細瞭解過它,只是曾聞過其名,感覺口碑還不錯,就剛好湊了個單。

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它發覺它是一本哲學啟蒙書的時候,我就有點不是特別想看了。這次選擇很認真的繼續閱讀這本書,我想是因為有在適當的要求自己吧。《蘇菲的世界》並不是一本特別容易理解的書,但是它也並不屬於特別難理解的那種。雖然在第一遍看完之後,我的很多思想還是停在比較表面的程度上,但在之後的日子裡,我覺得這是一本很值得再多讀幾遍的著作。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這是怎麼比較的呢?如果哲學家的意思是,那些明白自己並不知道太陽底下每一件事的人,比那些知道不多,卻自認懂得很多的人要聰明,她還比較可以同意。蘇菲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但她愈想愈明白:知道自己無知,也是一種知識。她所見過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對某些自己一無所知的事自信滿滿的人。

在最開始看《蘇菲的世界》的時候,我覺得它是很純粹的一本哲學啟蒙書,因為從某一天蘇菲開始就收到一些很奇怪的信,而給她寫信的正是一位哲學老師,於是她就這樣很被動的上起了這門哲學課,好在哲學老師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勾起了蘇菲深深的學習興趣。

其實在閱讀的時候,我一直都感覺自己就是蘇菲,而作者就是那位哲學老師,他雖然隔我如此遙遠,但是我覺得很真實地就是在上他的函授課程,這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我不知道大多數人對於哲學是怎樣的一種態度,我從來都沒有研究過哲學,並且瞭解甚少,腦子裡僅有的一些知識也都是在學校老師提及過的那些,顯然我並沒有認真聽過政治課,因為我現在並記不太起來我在學校裡瞭解到的有關哲學知識到底是有多少。

也許我們真的很少會去討論哲學,畢竟顯得離我們的實際生活太遠,去研究世界從哪裡來,我們又是誰,我們終究去向何方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但是有時候我又覺得哲學離我們如此之近,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思維感覺無不被哲學所影響,只是我們習以為常罷了。可是習以為常是不是很危險的一種態度呢?我們已經慢慢地開始對這個世界失去了好奇心,這算不算一件壞事呢?

正如蘇菲的母親一樣,我們開始太過熟悉這個社會,所以對於很多事情見怪不怪,不會再想著去深究。

在《蘇菲的世界》前半部分內容中,作者一直都有設定懸念,我覺得這是這本書很奇特的地方。最開始可能覺得一切還比較正常,但是慢慢地,就好像你在閱讀一本小說,你知道小說的背景就是這個現實社會中的某處地方發生的事情,這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可是突然文中出現了魔鬼,你要注意,這不是做夢,也不是想象,就是在文中所呈現的現實生活中出現了魔鬼,而你又十分肯定這就是一本現實題材的小說,你能懂這種感覺嗎?

我並不明白,我覺得我很需要作者一個十分合理的解釋,我一直都相信,小說中所有出現的內容都不會是無意的,它是會為下文做鋪墊的。可是,你說,這是不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呢?

浪漫主義的反諷,你聽說過嗎?

直到席德出現,我才開始明白,原來我之前閱讀的所有有關蘇菲的故事就是一本小說,沒錯,我是在看《蘇菲的世界》,我也知道《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小說,可是我沒有想到它只是一本小說中的小說而已,也正因為此,所有的不合理都變成了合理,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情有可原。

我覺得到末尾,所有的一切又開始變得神祕化,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跑出來的嗎,他們可以自己反抗嗎,他們能有屬於自己的意識嗎,他們的生命難道不都是由作者所控制的嗎?

別忘了,你只是在看一本小說而已。這本小說的神奇我覺得不在於它給讀者灌輸那麼多人物的哲學思想,而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將哲學貫穿於整個故事之中。

我現在依然不是很瞭解哲學究竟是什麼,但是我已近開始覺得哲學的神奇之處已經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這確實是一本不應該錯過的哲學啟蒙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5

都說《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學讀物,一本寫給大眾的哲學史。這個假期,我有幸讀完了這本書,感受頗多。

作家總是要盡力讓自己的筆下的人物鮮活真實,然而《蘇菲的世界》的作者喬斯坦卻沒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讓我們讀到了一個真實如你我的蘇菲,經歷了許多謎一般的事情,隨著哲學家艾伯特的出現進入了哲學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這無數謎一樣的原因不是蘇菲,而是席德父親假想出的人物。殘忍的是,作者還要蘇菲自己知道這個事實,知道自己是一個虛幻。更別出心裁的是,喬斯坦竟讓蘇菲與艾伯特去反抗那個主宰他們命運的席德父親,而且最終逃脫,來到了永恆之地,甚至影響了席德父親的那個世界。

是的,《蘇菲的世界》不僅是一本普及的哲學讀物,還是一位普通的哲學教師對哲學終極問題的思索。《蘇菲的世界》原著副標題雖是“一本關於哲學的小說”,我卻認為它真正的主題乃是“存在與虛無”。

這是一個絕妙的影射。人類本是平凡如蘇菲一樣的生活著,並沒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虛無。然而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本能——愛智慧,讓人轉向哲學,思索自身的存在,沿著這條路越走越遠,直到驚惶地發現竟毫無辦法證明自身的存在,發現這一切都是虛無。

這正是整個西方哲學的對映。“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蘇菲接到的這兩個問題,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臘先哲固執地提出,他們不甘心僅僅只活在這個世界中,他們偏要去認知,思索這世界的本原,證明真實的存在。從泰勒斯到普羅泰格拉,從蘇格拉到亞里士多德,他們為他們提出的問題奮鬥終身,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他們將他們的事業命名為“愛智慧”,不是“智慧”而是“愛智慧”,便是意味著也許他們的問題永遠無法真正解決。但對於智慧的熱愛讓人成其為人,讓哲學家成其為哲學家。千百年來,關於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學家中延續,即使未找到答案,卻也從未斷絕。面對這些對於人類太過於沉重的問題,我們曾求助於上帝。如是,可以認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來就是其他物種的統治者,但這一切終歸幻滅。

我們也求助於理性,如是,便可以認為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天賦,動物所沒有的理性,但終究無法忽視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義與虛無主義漸漸滋生。因為人類日漸發展,卻也日顯無助。人類爭取著自由,但卻突然發現自己被孤零零地拋到這世界上,沒有上帝,甚至沒有任何永恆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們自由了?也許。但,我們沒有任何選擇地不面對自身的自由,我們最終,同樣沒有任何選擇就必須失去所有的自由。這自由輕到無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虛無?人類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無論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還是薩特的《存在與虛無》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讀出這種無奈。如果,如果人類不曾想過這些不必思考的問題,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但,如果那樣,我們,也就不是人類。愛智慧是我們的本性,來自智慧的痛苦是我們的'宿命。

《蘇菲的世界》中,我能讀到這種悲哀、壓抑與無奈。蘇菲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席德父親又是作者筆下的人物,那我們呢?我們以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著,然而也許,我們不過是另一個作家筆下的人物,我們沒有自由的意志,那個作家就是我們命運的主宰,我們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無人能夠證明,以為是存在的東西也許不過是虛無,虛無,一切皆無,沒有任何東西是堅實而又可以確定的。

《蘇菲的世界》中,我卻也能讀到一種頑強,一種帶著悲劇色彩震撼人心的頑強。當蘇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虛幻的人物,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反抗。而最終,他們雖然未能使自己成為真實存在的人物,卻逃出了小說的本身,作為虛幻的人物來到了“永恆之境”。

是的,也許哲學的所有終極問題,都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對他們的思考,讓人類,與眾不同,如哈姆萊特的著名臺詞:“存在抑或虛無?這是個問題。”而目的,則是自我,是希臘德爾菲神廟上那句如帶魔力的銘文“認識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