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

讀後感2.94W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1

最近讀了嚴耕望先生的《治史三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肅然起敬。通過這本書,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堅強而純淨的“學術人”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這比任何史學研究方法都更重要。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

在作者的中學時代,已經是崇尚理工科,大學文科畢業,多半找不到合適職業。本來作者的理科成績,一直為師友所看重,由於興趣的原因,他卻決然投靠歷史系。他當時的想法是:天下沒有勤奮的人會找不到飯吃,只不過物質生活有好有差而已。

並寫道:“初出學校那幾年,誠然有過近於斷炊之虞。但總的來說,仍是生活得不錯,實處我預料之外”

我覺得,作者在高中時代,就能明確自己的志向,真是難能可貴。更可貴的是,他清楚的知道,承載這個志向需要付出的代價,並能能一以貫之,這要大智慧和大毅力。若無此智慧和毅力,難免隨波逐流,碌碌一生。

正如作者的老師錢穆先生對他說的:“近人求學多想走捷徑,成大名。結果名是成了,學問卻談不上。比如五四運動時代的學生,現在都已成名,但問學術,有誰成熟了!第二批,清華研究院的'學生,當日有名師指導,成績很好,但三十幾歲都當了教授,生活一舒適,就完了,真麼能談得上大成就!你如能以一生精力做一部書,這才切實,可以不朽!”

“你將來必然要成名,只是時間問題。希望你成名後,要自己把持得住,不要失去重心。如能埋頭苦學,遲些成名最好。”

通讀全文,作者可以說是沒有辜負錢穆先生的希望的,作者寫道:“例如我目前所寫歷史地理方面的問題,三十幾年前就已開始準備,中間二十年毫無生氣,幾乎無人知道我在做這種工作。但一旦開始寫作,就每年可出若干篇……”在《唐代交通圖考》的序言中,說“付出三十七年之歲月”

也難怪錢穆先生在1973年寫給他的信中會說:

大陸流亡海外學術界,二十餘年來,真能潛心學術,有著作問世者,幾乎無從屈指。唯老弟能淡泊自甘,寂寞自守,庶不使入有秦無人之嘆。

陸象山說過:“今天下學者,惟有兩途,一途樸實,一途議論”,此書讀罷,才能明白樸實之途是什麼樣子的。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2

在很多時候讀一本書給我留下最大印象是對某種現象的大談闊論,或者作者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以獨特的見解,一針見血的批評。而讀嚴耕望的《治史三書》沒有涵蓋複雜大道理,更沒有深不可測的哲理,以十分樸實又簡單的道理告訴我們豐富的內涵。

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諮詢十分方便的今天,我對很多所謂的史學家看法也在變化,如同國學大師章太炎所說,社會上流行的那些“失學通論”“史學研究法”這類的著作,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不管你道理講的怎麼明白,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讀原著。如果說他的話有些道理,那麼我就想什麼叫“原著”,如何理解原著的內容,在原著裡“原”的成分又是佔幾分。曾在很多書本上不少人大談原始社會部落生活和集體活動,我當時覺得十分納悶,除非他是活在幾千年前的怪胎,不然你如何知道那時候部落狀況。記得曾在上中學時候歷史老師在第一堂課上發問,什麼是歷史?沒有人能回答出來,都以為應該有個比較規範的答案,而老師說“歷史就是正在過去的那一刻就是歷史”,其實歷史本身的定義一樣都是那麼簡單而老生常談的東西,我總喜歡把問題想的複雜化,其結果是弄得是非對錯難以分明。

而在嚴更望的《治史三書》裡,他以自身的深厚而豐富的經驗來講述治史方法和技巧,雖然很多針對性的例子和涉及到相關作者研究唐史及魏晉南北朝史,在閱讀過程中難以理解。但這並不印象我對此論著的理解。在此書第一篇開頭一節講“原則性的基本方法”中探討“專精”與“博通”的關係,“專不一定能精,能不一定有相當的博;博不一定能通,能通久不一定有相當的博。”為要專精,就必須要有相當的博通。各種學問都是如此,尤其是治史。因為歷史牽涉到人類生活的各層面,非有相當的博通,就不可能有專而能精。就如作者所說因此就很難有青年史學家。這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要博通的重要性,特別是很多喜歡進牛角尖的學者,就憑看幾本書和看個別的.現象大膽推斷。這類所謂的學者不僅大大貶低所研究領域的學術價值,更可怕是誤導很多盲從的年輕人。因此在我看來“專精”只是我們所要發展的方向,要達到此目標必須以“博通”為基礎,脫離的“博通”的“專精”僅僅是一味片面的看法和沒有根據的道理。如同宗教學家繆勒所說“只知其一,實其一無所知。”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自己所研究的領域侷限在很狹小的範圍內,自己感覺什麼都懂一點,而在實際生活中遇到要解決的問題時,卻變得措手不及,我從下手。因而無法走向“專業”方向。比如我們身為一名研究藏傳佛教的學生,對世界其他宗教沒有總體的瞭解,怎麼能證明佛教的教義和哲學是值得學習和研究。這點上很多人沒有走出去看看,總在自己文化範圍內評價自己。雖然在文化相對性上講,一個文化行為放入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和社會中加以評估和對待,但這些都必須在“博通”的前提下能夠看的更加清楚。

在此書第二節上講“幾條具體的規律”裡畫龍點睛地告訴我們幾條最基本的規律,每幾條的內容看似沒有任何特殊之處,而此書的最主要的特點也就是在這裡。第一點談到,任何時候“儘量少說否定話”,那麼不顯眼一句話如果不是事先沒有談到其學術價值,要我老實交代,此書在我的眼前停留的時間可能不會超過一分鐘。後來細想默默感嘆大師不平凡的智慧。接下來就是“不要忽略反面的證據”這更是說道我的心裡,平時寫寫東西時總是儘量蒐集有利的證據,因此達到自己所要證明的觀點,而反面的證據不僅不屑一顧而且擔心更多人能以此反駁。在接下來第三節裡談到我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論題選擇,帶著從能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幫助的想法去認真閱讀。作者講述了不少看法,其中“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中作者談到“我們為研究工作,最好多做具體的問題,少講抽象的問題。研究具體問題,用可靠的史料,下深刻的功夫,一定能獲得客觀的成績,而且所獲得成績比較容易站得住腳。”具體的問題似難實易,而抽象的問題似易實難,因為具體的問題可以肯定地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點對於我們最大的指導,至少是在我看來如此。其後談“自己的能力與材料的情況”,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選擇題目,而要看自己的能力,長處。不能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和一時衝動去選擇自己能力以外的題目,這就會使成為諮詢煩惱!

總之,《治史三書》是嚴耕望畢生經驗的總結,若能讀懂此書中看似簡單的大道理,對我們以後學習研究生涯少走很多彎路,並能受用一生的。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3

《治史三書》是著名史學家嚴耕望先生總結自己研究歷史的經驗談。姑且先摘錄幾段以供明義:

“幾年前有一位頗有名的史學界朋友告訴我:‘要用統計法治史。’這話本不錯,但史學問題哪都是統計法所能解決的!”

“一個謹慎的史學家寫專門論著時要勤於檢書,只說一句話,沒有把握,就得去查,不可信口開河!”

“例如研究中國政治制度史,也要看些中國社會史、經濟史、民族史、風俗史、學術宗教思想史各方面的書。這是一法,但不是最好的最基本的方法,因為這些書是通過人家頭腦所提煉出來的東西。儘管是比較有了系統,但在你的學問中沒有根。最好一方面多看這些書,更重要的是就基本材料從頭到尾的侃,尤其是在初入門階段。”

“我的想法,新史料固然要儘量利用,但基本功夫仍然要放在研究舊的普通史料上。”

“最主要的是把前人未明白述說記載的重要歷史事實用平實的方法表明出來,意在鉤沉,非必標新立異!”

“不但要隨時勇於修正自己的意見與結論,對於別人反面的意見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證據確鑿,優於自己的論據,更當決然放棄自己的意見,公開接受人家的.意見。死抱著自己的看法,做無謂詭辯,只見其胸境狹隘而已。”

“儘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過的史料。”

“青年時代,應做小問題,但要小題大做;中年時代,要做大問題,並且要大題大做;老年時代,應做大問題,但不得已可大題小做。”

“要達到‘充實而有光輝’的境界,最主要的做法仍是老生常談的‘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通論性的文章當以作者自己轉述為主,儘可能少抄原料,除非原料極其重要而且原文字極簡要不繁,這樣可使行文簡練,使讀者易於領受,至於專門研究性論文,則相反的以錄引為原則,自己轉述只作輔助,而且只限於不太重要處。”

“工作要訣:勤、謹、緩、恆、定、毅、勇。”

“社會科學理論只是歷史研究的輔助工具,不能以運用理論為主導方法。”

以上僅為本人摘錄出來的一小部分對自己較為有用的文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若想深入瞭解嚴耕望先生的治史過程和途徑,還需要通讀本書,這裡就並不是筆者可以作進一步闡述的了。

我在大學本科四年也讀了不少書,從國史到世界史,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重新回到了國史的世界中。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中國的歷史只可以用本國的治學方法來研究,西方的歷史理論只能作為輔助,在關於歷史的記述上,中西是一樣的,並不是西方的就一定真實,其中隱晦之處不少於中國,只不過眼下吹捧西方有些過頭了,不明所以的人自然而然覺得西方如何罷了。但並不是說西方的一概不用,精華的我們還是要吸取的,讓其為我所用也是治學的一種方法。

但就整體來說,我現在讀魏晉南北朝八史的時候,也僅僅是將有關職官、地理以及學術、民生等等重大事宜記錄下來,但這樣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從中發現以前未能注意到或者是未能讀到的材料,基本史料畢竟是基本史料,除卻先秦史,其他朝代的歷史都可以史料為基礎進行研究,新史料能接觸到的畢竟是少數,所謂“坐穿板凳”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4

人生可能就是這樣,可能你曾經很嚮往某種東西,但是當這種東西如果真的降臨到你身邊時,當你和他們近距離接觸的時候,或許你就能體會到它的另一番風景。人事如此,學習亦如此。當我拿到《治史三書》的時候,我曾想過如何去想盡辦法逃避它,它帶給我的不是曾經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名人軼事,而是煩躁的理論,沉甸甸的說理。我不得不承認,我的確是極不情願的看的。但是,我也必須承認,我的確是被這本書吸引到了。它的厚重,它的專業,或許這才是歷史的魅力,真正值得我們熱愛的歷史的魅力。

嚴耕望老先生是我崇拜的幾位大師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大師們的世界我應該不懂,但是這本書改變了我的幼稚看法。老先生把歷史研究、論文寫作等好多方面的道理用質樸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給我將來的歷史研究、論文寫作指明瞭一個方向。

關於歷史研究,我個人總結先生的觀點可以理解為兩點:

一是“全面”。這一點可以從先生的“原則的基本方法”體現出來。先生一針見血,指出了在歷史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先生也指出了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解決。他的“專精”與“博通”的理論可謂精闢,這兩者可謂互為前提,個人以為博通是專精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真正的大師專精的肯定不是一個方面。他有這麼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看人人所能看到的書,說人人從未說過的話”。是啊,我們都應當博覽群書,歷史就是以博覽群書為基礎。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情,創新都是必不可少的,拒絕人云亦云,拒絕迷信權威。陳寅恪先生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驚訝於大師們的'思想是如此的相通。其他方面的指導依舊字字珠璣,耐人尋味,鄙人只是尋章摘句,自家之言。

二是“謹慎”。這一點在他的“幾條具體規律”和關於論文的種種理論得以充分體現。“謹慎”的原則在史料選擇方面可謂尤為重要。歷史的魅力在於它的不可改變,在於它的陰差陽錯。無論做什麼方向的歷史研究,我們都應當謹慎引用史料。用一顆謙卑的心去面對歷史,用一顆虔誠的心去感受歷史的奧妙。這是尊重史料的編纂者,尊重每一個歷史人物,尊重每一段沉甸甸的歷史。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論文是不可能逃避的一個問題。尊重、虔誠、謹慎,這是一份社會良心,是一份對歷史的良心。

我想,不管我們讀什麼書,專業書也好,暢銷書也罷,最重要的是要吸收他的正能量,融會貫通,從而應用到生活與學習之中。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治史三書》值得拜讀。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5

嚴耕望先生在學界一直以治學一絲不苟,規模巨集大且考證精密著稱,被譽為“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治史三書》就是嚴先生傳授治史經驗的三本小書的合集,分別是《治史經驗談》、《治史問答》、《錢賓四先生和我》,前兩個部分主要是談及一些治史的經驗,最後一部分是回憶作者跟隨錢穆賓四先生學習的日子。

全書的第一部分為《治史經驗談》,這部分主要是談一些研究的方法、原則,使用史料的注意事項及論文寫作的一些內容。作者以其自身的體驗告訴我們治史的原則在於: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以具體問題為先著,從基本處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則,不依傍,不斥拒,能容眾說(包括各種理論與個別意見),隨宜適應,只求實際合理,不拘成規。而方法就是:堅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為巧,以慢為快,聚小為大,以深鍥精細為基礎,而致意於組織系統化。目標在:真實,充實,平實,密實,無空言,少皇論,但期人人可以信賴,有一磚一瓦之用;若雲文采,非所敢望,光輝則心嚮往之而已。這些都是作者一生治學之經驗,意在告訴我們做學問一定要踏實,細心,不可急功近利;史學意在求實,不可妄自臆斷。首先作者談到了“專精”與“博通”的問題,作者認為二者應該同時具備,史學本身的博通於史學專精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而對於斷代研究作者認為不能把時間限制得太倉促,研究一個朝代,至少要對三個朝代有著很深刻的瞭解。作者還通過大量的例證告訴我們如果斷代研究只侷限了一個朝代那這很有可能會出現致命的錯誤。歷史學是一個聯絡的整體,所以作者強調要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要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歷朝歷代所修正史即為基本材料。作者認為對於正史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通讀的,只有這樣才能對這一個時代的歷史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而且不易遺漏一些重要的史料。作者治學一向以嚴謹著稱,而作者最值的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他肯踏踏實實的將正史通讀,而從正史中尋找問題。作者強調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新的史料極其難得,我們不能總是寄希望於新的史料,而是要善於在舊的史料中尋找出新的問題。我們要注意普通史事,即歷史上一般現象,不要專注意特殊現象,普通現象才是社會的群像,歷史的主流,應為史學家所把握。作者還強調原始史料的重要性,在利用史料時要儘量引用原始史料,而不是經過人為改寫或轉寫過的史料。

通過對嚴先生治史經驗的總結,我們不難看出,先生一生治學都是用一些在常人看來是很笨拙的辦法,卻做出了很多自認為聰明的人永遠也無法超越的成績。先生肯坐冷板凳,肯一字一句的去通讀正史,這都是很多人不屑去做的事情,可最後事實證明只有這樣踏踏實實的方法才是史學研究的正道。

在接下來的《治史問答中》,先生就前一部分的觀點又做了深入的解答,而且談到了一下自己的興趣點,而且作者還認為宋史可以是青年大展拳腳的園地。這部分仍是關於治學的一些方法、建議,但核心思想和第一部分是一樣的,所以這裡就不再贅述。

第三部分是《錢穆賓四先生與我》,主要講的是作者跟隨錢穆先生學習的經歷和一些感悟。嚴耕望先生一生一直跟隨著錢穆先生,所以很受先生器重,在作者的筆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身為人師的錢穆賓四先生。在這裡我們同樣看到了民國時期史學界的繁榮景象,看到了那時思想的自由。那是的北大同一門課可以有很多教授開設,然後每位教授都會講述自己的觀點,一種百家爭鳴的氛圍中,錢先生的《國史大綱》就是在北大講義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可謂中國通史著作中的精品。據作者回憶在錢先生的第一節課時,就說歷史學有兩隻腳,一隻腳是歷史地理,一隻腳就是制度。中國歷史內容豐富,講的人常可各憑才智,自由發揮。只有制度與地理兩門學問都很專門,而且具體,不能隨便講。但這兩門學問卻是歷史學的骨幹,要通史學,首先要懂這兩門學問,然後自己的史學才有鞏固的基礎。正如先生所說制度和地理正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敲門磚,只有充分把握這兩個領域才有能力去做其他方面的研究。

總之,本部書對於歷史學習者是一筆財富,作者以其一生的治學經驗為我們講述歷史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對於初學者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求實,永遠都是歷史研究者應該追求的;嚴謹,永遠都是歷史研究者應該具備的品質;踏實,這是歷史研究的根基。

治史三書高中讀後感6

讀罷《治史三書》,我對歷史有了全新的認識。歷史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回溯過去,它是一個包羅永珍,廣博而淵深的世界。歷史的每一個時間結點、每一處的空間,都包含了政治、經濟、人文等等多方面的內容。如同一點延伸出千絲萬縷的聯絡,相互交織。而我們所能做的,是在研究某一處時勿斷章取義。而以“面”鑽研,條理系統化。在斷代研究時以一點向前回溯,不斷延伸,拓展,編織一個完整嚴密的網路。

歷史是一門嚴謹的學科。通過《治史三書》,我看到了一位執著執拗的老人——嚴耕望先生,他將幾十年的光陰傾注歷史,當一旦確定了自己對於史學的興趣和理想,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已見光明的未來,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學殿堂。他以平實的語言,豐富的例子,把他的治史經驗傾囊相授。

我們瞭解瞭如何將浩繁瑣碎的史料聚集整理,組織成文,並將枯燥晦澀的史學轉化為平實縝密的文字。史學者作為研究者,自己建立的研究重心代表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萬不可跟風,隨波逐流,喪失自己的看法。史料是對一個時空,一個時代的記錄。“喜新厭舊”,要不得,舊的'史料中仍有許多值得挖掘之處。

除了治史經驗,嚴耕望先生還傳授了他在治史時的心路歷程和人生經驗,我受益匪淺。史學者需以客觀的視角去看待一個時代,並融入自己的見解。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所以虛心接受,勇於修改自己的不當之處是治史人應具有的品質。就如日本在中國史上的某些地方成績比我們還高,我們在深思原因的同時,要尊重並汲取他們思想的精華。但歷史就如科學,萬不可盲目崇拜,每一個觀點有足夠明確的證據,我們才能將之作為我們的參考。整理史料的過程是一個懷疑的過程,在不同的史料中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事實,而這正需要我們去辨別,改正。

治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旦選擇了歷史,就要有付諸一生的思想準備。嚴耕望先生告訴我們,治史需要有遠大的志氣,要做到勤、毅、勇、謹、緩、和等幾點。在選擇了歷史,確立了未來的方向之後,我們需要制定嚴密的計劃。光說不做只會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堅持就成為了我們所必須的。歷史的兼收幷蓄需要我們博覽群書,每天固定的讀書以拓寬我們的視野和知識面。“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論文寫作的經常中斷會讓我們逐漸喪失對文字的掌控能力。

曾聽人說過,一個純粹的人才最容易成功,因為他們將全部心力都傾注到了一件事上,心無旁騖。要想成為一個治史人,專心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淡名利,避權位是先生的人生寫照,他秉持著興趣與求真的責任感、堅定力、戒浮躁,以開闊的胸襟謹戒執著。作為後輩,我們所能做到的,是承接先生的品格,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去面對歷史,鑽研歷史。廣博閱讀各方面的書籍,向真正的治史人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