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薦】《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讀後感1.2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

《穆斯林的葬禮》一書中以韓子奇的成長經歷為線索,一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情節展開,展示了人世間的冷暖、醜惡、親情、觀念等,啟發人們去思考人生在世應該做那樣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劇,悲劇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畢竟完成了並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對自己的心靈的冶煉過程,韓子奇畢竟經歷了並非人人都能經歷的高潔、純淨的意境。人應該是這樣的大寫的“人”。人的心決不單單是解剖圖畫上的那顆有著什麼左心房、右心房的心臟。

主人公韓子奇小時候是一個被師傅領養的孤兒,因害怕師傅拒絕自己編謊話說自己是基督教徒。後因長相英俊有對瓷器有著特殊的喜愛被新月的祖父看重,手留在店裡當員工。大小姐慢慢的喜歡上了韓子奇,很快的發生了一場變故,老爺子因不能按期做好客人所預購的瓷器被小人陷害,導致傾家蕩產。韓子奇為了重整店裡的事業,自願當賊人店裡的員工,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靠著新奇的技術打敗了他人,重振店裡的局面。韓子奇認為有責任管理產業,與大小姐成婚,不就有了兒子天星。本該幸福的生活下去,然而一場國家級別的戰爭不得不出國,二小姐從小就對這個名義上的姐夫存在依靠和愛意,偷偷地跟隨韓子奇出國,兩人慢慢的產生了愛情並有了新月。戰爭結束回國後,二小姐沒有臉面見大姐再次離開了家出國。大小姐一直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對新月很不好,韓子奇用自己全部寵愛著女兒新月。

韓子奇是一個好父親,經歷了道德上的煎熬在妻子的冷言冷語中活著,到臨死的.時候終於說出了不是基督教的事實。他的一生磨難重重,有責任感,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父親。

天星從小就知道新月是自己小阿姨的女兒,一直用自己的全力疼愛著妹妹,第一個月的工資就給新月買了當時最流行的衣裙,支持者新月的一切選擇,充分展示了一個哥哥對妹妹的無私的愛。大小姐同樣也是一個悲劇的代表,經歷了妹妹和丈夫的背叛,默默地經營著一個家庭,不希望新月重蹈她母親的道路,堅決反對新月上英語學院就讀。星月在學校慢慢的與自己的老師發生了戀情,遭受到了母親的反對。新月從小就有心臟病,因父親遭遇車禍又再次引發,導致失去了生命。她的老師也陷入了在他人看來不道德的師生戀,因新月的死而消沉。

新月是新生思想的代表,敢做敢愛,頂住世俗的輿論與自己的老師發生了戀情,體現了新思想新人生的追求路。堅守自己的觀念,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理想、幸福。幸福掌握造自己的手中,要敢於去面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有責任,有擔當,有悔過的心,有對他人的愛,有追求幸福的勇氣,同時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

信仰,是人們所必需的,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雨果

已經很久沒能靜下心來好好看完一本書了,也已經很久沒有哪一本能讓我有如痴如醉,魂牽夢縈的感覺了。疫情宅家期間,我邂逅了一本名為《穆斯林的葬禮》的書,這本書讓我再一次體會到了這種感覺。

與其它我所喜歡的書不同,這本書的結局其實帶著幾分悲情的色彩——新月因為心臟病離開她愛得深沉的那個人,離開了她還沒到達的遠方;韓子奇最終還是沒能守護住自己用盡一生去保護的珍品。但正如書中所說“即使人的一生中全是悲劇也是幸運的。”他們的幸運在於這一路上他們都不是一個人在奮鬥,他們有夢想亦有信仰。

其實最初我聽到《穆斯林的葬禮》這個書名時,並不感興趣,因為感覺穆斯林離我很遙遠,而且有事這麼不吉利的字眼“葬禮”。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這種想法就在我腦海裡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為奇珍齋的地方,那裡的景猶如仙境,那裡的玉都潔白無瑕,那是故事開始的地方,也是我旅程開始的第一站。

也許有很多人會為《穆斯林的葬禮》中悽美的愛情而沉淪;或許有很多人會被它巧妙的敘述方式所折服;可我卻對它所展現出的堅不可摧的信仰而著迷。可能看完書的你們會覺得韓子奇太懦弱,碧兒太不近人情。但懦弱如韓子奇,會在奇珍齋遭遇危險時挺身而出;冷血如碧兒,卻也曾溫婉賢惠,苦苦撐著奇珍齋等了韓子奇十年。如果有一個東西可以讓人改變自己,我想這必是信仰。韓子奇對玉的傳承是他的信仰,這信仰會讓他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人;碧兒作為一個穆斯林,她的信仰是對真主的信仰,面對丈夫的背叛,這信仰戰勝了親情,使碧兒成了一個控制慾強,甚至在我們看來有點心理扭曲的人。可也就是這信仰,在親人離去時,陪著她走到生命的盡頭。

一個真正的人,可以不相信任何宗教,但必須要有信仰。於新月而言,信仰是一盞燈,照亮她前行的路,點亮她的希望,這是她對生命的信仰。信仰於玉兒而言,是追求自由,追求平等,她用青春換來成長和堅強。在這本書中,作者塑造的都是小人物,可這些小人物都有自己最無法割捨的信仰。那是對宗教的.崇尚,對技藝的傳承,亦或是對生命的、對自我的追求。我們每個人不過是大城市中的小人物,但依就感受著信仰的力量。

總會有一天,家人會離去,朋友會走散,愛人會分別。走到最後,回頭看,一路陪你的只有你心中的信仰。

命已天註定,福乃自己求。若你無法改變命運,你就請你懷揣你的信仰,一路向前。

一曲哀歌,道不盡兩代人的苦難艱辛:一路向前,展望小人物的偉大信仰。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

今天的太陽照常升起,只是沒了昨天燦爛的陽光。

福貴拿起陌生的鋤頭走進了他僕人工作的地裡,他實在沒想到,丟掉了地主的光環,竟不堪到如此狼狽,他不得不接受要用汗水來養活自己的現實。坐在溫暖的田野上,他不禁感到欣慰,還有娘、妻子、兒女在身旁。

我在田野裡瘋狂地奔跑著,“我要上學……“幾乎村裡的所有人都聽見了,包括田野裡那兩個最忙碌的身影,我恨他們,為什麼我的夥伴們可以進入學堂認字、學曲,而獨留我守護這片寂靜的田野;為什麼村裡人沒提到我都搖頭嘆氣;為什麼只有蛐蛐才是我最好的夥伴……,身影顫了顫,我背上了書包……

為了給妻子治好病,福貴拿出了所有積蓄到集市請郎中,他滿以為能夠請回活菩薩治好妻子,然而這一去,便是五年的.分離,他被拉入部隊當上了炮兵,在死亡的鬼門關遊蕩了五年,五年的相思在重逢時化作了一滴滴滾燙的熱淚,母親已離他而去,然而親人的離別才剛剛開始,他告訴自己要好好活著。

我考上了市內的一所重點中學,但並沒有把通知書交給父親,母親仍在床上左嘔右吐,我沉痛地含著淚水在黑暗的角落裡點燃了通知書,打算編個沒考上的理由來永遠陪伴他們,不為什麼,只希望一家人現在好好活著,可是,父親的警覺還是讓我背上了書包。站在山頭,與忙碌的身影作別,不為什麼,只希望一家人未來好好活著。

命運的毒手仍在向他伸進,兒子因被“黑“過多,啞女因難產,妻子因患軟骨病都相繼死在同一家醫院的黑屋子裡,世間的種。種不幸似乎都發生在他身上,他也似乎因此崩潰而死,可他並沒有,已到暮年的他,很滿足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他告訴自己,與其回憶傷痛、抱怨命運,不如樂觀向前,就當做老天對我前半輩子的罪孽的懲罰吧

每當月圓之夜,身處異鄉的我都會在校園的操場上仰望星空,我知道,在明亮的星空那邊,月夜下仍有那兩個最忙碌的身影……

看完《活著》,我淚流了一晚上,我不禁將福貴悲慘的一生與我窮苦的童年聯絡在一起,不是為了比誰更不幸,而是在告訴自己,一生會充滿著不幸,命運會充滿著不公,就像花兒會遭遇冷霜,麥苗會遭受蟲害,儘管自己處在命運的邊界,我也要像福貴一樣,看淡世間給你做出的安排,路在自己的腳下,好好的活著。

活著,不只是在為自己活著,還有那兩個最忙碌的身影,我想終有一天,他們不會再彎著腰忙碌,他們會看見星空中明亮的月光。

活著,不只是為自己活著,我的子女將來也會背上書包,擁有快樂美好的童年。

活著,不能平淡的活著,而要精彩的活下去。

福貴牽著黃牛在燦爛的殘陽裡,漸漸遠去……

我揹著沉甸甸的希望,邁向朝陽……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

人生的舞臺,悲劇,喜劇,喜劇,悲劇......輪番演出,不受晝夜,無盡無休......

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數十年間的興替,命運沉浮糾纏把毫無干系的人的生命連在一起,發生在不同時代,卻有相似的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在書中主人公悲歡離合的背後是不同宗教信仰文化的碰撞,在如此背景之下,難掩作者在當時特定時代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與追求。曲終掩卷,悲劇收場,嘆奈何。榮辱興衰皆隨塵埃落下,消失在滾滾歷史長河。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似。

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樑亦清,原是回族琢玉藝人,醫生最新於玉器,因為精心雕刻的玉器受損而氣急攻心而死。樑亦清育有兩女:長女君璧和此女冰玉,他的徒弟韓子奇繼承師業娶了長女,日寇侵華,韓子奇攜妻妹來到倫敦,並日久生情,後又誕下一女取名“新月”,回國後,君璧難以接受事實,使冰玉留下女兒後遠走他鄉,新月日漸長大,戀上班主任楚雁潮,卻得不到家人同意,之後因病去世,彌留之際,才得知親生母親留給她的書信,感受到了真正的母愛。多年以後,冰月回來,站在已被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博雅”宅門前,卻發現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在文章最後,也是最令我動容的地方“樑冰玉輕輕的走過去,心裡只想著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為一體,滿目雄渾的黑色,滿園溫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若無的”作者對景色細膩清新的敘述,將一位木器對女兒新月的思念之情烘托到了極致。月光下,樹影旁,是楚雁潮在拉小提琴,“如訴如泣”“如夢如煙”的琴聲述說著的是一個心碎之人對摯愛的深切眷戀,就像他所彈奏的琴曲“梁祝”一樣感情淒涼婉轉,每讀起二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總是令人唏噓嘆惋,新月一生坎坷,當遇見真愛時,卻已身患重病,又因宗教不同和父母一代的糾葛而受到樑君壁的阻撓,習俗的衝突,觀念的衝突,離亂的悲歌,個體在命運的齒輪下身不由己的選擇造成了他們悲慘的局面。

作者霍達用冷靜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劇,這也是我不願再次看這本書的原因。宗教的傳統,愛恨的交織,在歷史長河中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交匯與分歧構成了這個巨集大又哀傷的戀情故事,穆斯林的葬禮,埋葬的是以往的仇恨,隔閡,留在心底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正如文末所寫的那一輪高懸於墨夜空中的新月一般。

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飄渺。

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看透了悲歡離合之後,彈起的琴聲迴盪於天地之間,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5

看了文題也大概猜出了文章型別,但自始至終,情節沒向著我所想方向走,總是出人意料。於是,我被它深深牽引著,進入人物的悲歡離合。

很多人會為新月的命運,和楚教師的感情所打動,或是對韓子奇一生所感懷。但我的心卻被一個人物深深勾住——樑冰玉。

故事背景發生在戰亂年代。在那個新舊交替的年代,中國人的思想開始從封建腐朽轉向新生,而樑冰玉就是新社會女性的代表。敢於同命運搏鬥,敢於為感情付出,同時也有迷茫,也有失敗,但最終她認清了自我,認清了生活。

和璧兒一樣,從小時候起,失去了父母的疼愛,玉兒和姐姐有了相同但截然相反的性格——堅強。姐姐被生活所迫,敢於當家作主,卻沒有主見,沒有知識;而她學會了自強,她經過知識的汲取和自我的認知,重新定義了堅強。我想這才是新時代女性所應有的思想。

隨著漸漸長大,我升入了大學。大學裡,她有了自我的第一個戀人,也是深深傷害了她的戀人。應對戀人的打擊,同學們的另眼相待,也曾另她對生命感到迷茫,也曾對感情失去了信心,甚至狠心拒絕對她忠愛熱愛的奧立弗,說明她曾迷茫於感情,和現代的女性一樣。但不一樣的是,她能從奧立弗的死中重新正視感情,並能敢於追求真愛,這卻是現代女性所缺乏的。

有人會說樑冰玉是個下流的女人,背叛姐姐而和姐夫在一齊。但正如她所說,那個時候誰都不能保證自我能活下去,僅有兩個人相互依靠,才有了能活下去的勇氣。而她與韓子奇的愛,也不再只是為了生活和後代,而更多的是因為內心所感,心靈相通。雖然因為韓子奇的懦弱,沒能最終在一齊,但她的決絕足以讓人震撼,。

她的一生不像新月,韓子奇般曲折,但卻折射了自我的光彩。我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的勇敢,佩服她的敢作敢當。人的生命僅有一次,碌碌無為或是大放異彩。也許你平淡地活著能夠活到100歲,但轟轟烈烈地活著只能到50歲,但這50歲卻比100歲值得的多。

我總以為自我生活中很勇敢,但和玉兒比起來,卻差了天地,我曾覺得自我足夠堅強,卻沒有經歷過親人的拋棄,戰爭的恐怖,或許我們缺少的也正是這些。不光是生活中,學習中也亦如此。玉兒憑自我的堅持考上了大學。我們堅持的不應當只是考上大學那麼簡單了。我們將來會有更多選擇,學業上的',人生上的,都離不開堅強。

也會有風雨阻擋,不可能一帆風順。勇敢的小船才能乘風破浪,不管是學習上的,感情上的,總會充滿挫折,想不為之所打敗,僅有努力揚帆,像玉兒一樣勇敢,不為別人,但為自我。

書中的開頭,便埋下了疑問,結尾的呼應才明白了前因後果。用玉兒的回來結尾或許是有深意的,她是那個年代的代表,一家人幾十年的代表。

一部杯具書,看完沒有哭,而是有了許多感觸,學會了很多,看清了很多。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

這是我第一次讀不同於漢族文化,有著如此厚重的民族色彩的一本書。

由玉而起,由玉而滅。小說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以韓子奇為主人公、以玉為線索,講述人如何傳承玉以及玉如何改變人的故事;另一條是以韓新月為主人公,講述她短暫一生的起起落落。書的結構非常清晰,一章講“玉”,一章講“月”,這樣不斷交替,完整的講述兩代人的人生,直至葬禮。

書中非常感人的片段是《月落》,在寒冬中的某個夜晚,看到這一章節時身為一名成年人也不禁潸然淚下。每個人都不想新月死,我也不想,她是一顆朝陽,正是處於青春活力噴薄而發的時候,她剛離開那個被自己“媽媽”冷落了十八年的家庭,她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英文系,她冰雪聰明又善良純真。她剛遇上那個她命中註定的靈魂伴侶。她與楚雁潮的相愛是不顧一切的,衝開了回漢兩族不能聯姻的世俗約定,衝破了道德禮教。楚雁潮是新月心中的涓涓而流的清泉,洗滌了她內心一直以來的煩惱,在那個文革前期的年代,師生戀是個不可言談的禁忌話題,家長的反對,世俗的約束,社會的不認可都沒有讓他們退步。像童話般的故事在現實中卻又幾時有童話般的結局,命運之神沒有眷顧他們。嬌豔的鮮花還未綻放便戛然而止,心臟病帶走了新月的生命,也帶走了楚雁潮的靈魂。二十年後楚雁潮在新月墓邊拉著他們曾經最愛的《梁祝》將天上地下的兩顆心在縹緲的'琴聲中連在了一起。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

天星和陳淑彥是這個家的倖存者,也是這個家受害者,一個強行被打壓了愛情卻在發現真相後有苦不能言,一個殷殷期盼著枕邊人能多些溫柔卻再也體會不到想象中的愛情。他們又做錯了什麼呢?是不是時間的車輪一直轉,我們就可以減少這種不幸的概率,是不是我們擦亮自己的眼睛就能看清哪一份是真情實意?

整本書,樑亦清,韓子奇,樑壁玉,樑冰玉,新月,天星,姑媽,淑彥……還有楚雁潮。每個人,都各有各的特點,令人感動,令人理解,我完全感受到了人生在世,誰都不容易,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之前只是知道這個大道理,但這一次,讓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引人深思的地方是韓子奇曲折的一生,原本是一個隨著吐羅耶定巴巴一起追隨朝聖,一心向著聖地麥加的虔誠的漢人,因為路上遇到了更讓自己痴迷的玉,而停下朝聖的腳步,書寫出另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成為一代玉王。覺得韓子奇和《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克蘭德有些相似,大概是我以為的神似。都是為了藝術放棄了一切啊。可是為什麼對克蘭德沒有太多的譴責,對韓子奇卻有點看不起呢?我不知道自己是看不起他和樑冰玉的愛情還是看不起他在樑冰玉走時候對玉的難捨難棄,大概是後者更多。

《穆斯林葬禮》就和這本書名一樣,透視著民族的興亡和個人一生的困苦,訴說著對生的渴望,又必須面對著死的無奈和絕望,生得自然,死是解脫。(周錦平)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7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內心便有了深深的觸動,悽美,哀婉,足以概括這本書的總體基調。

楚楚動人的女主人公韓新月最終抱著遺憾離開了人世,沒能與自己心愛的人長相廝守,也沒能見到自己的生身母親。樑君壁機關算盡,直到丈夫死的時候才知道,丈夫是漢人並非回回,一生所堅守的準則似乎成了笑話。

小說不僅情節曲折,耐人尋味。同時也塑造了很多性格迥異的人物。

其中一位性格最鮮明的人物,那便是樑君壁。如果僅看她的少女時期,那她確實是個讓人敬佩的姑娘。精明能幹,剛烈堅強。後來她與韓子奇結為連理,成為了韓太太。然而結婚後的她,以家庭為重心,刁鑽刻薄,工於心計。這或許也是那個時代女性的悲劇。她硬生生拆散了兒子韓天星和他深愛的女孩,還有女兒韓新月和楚雁潮。韓天星直到結婚後有了孩子,才得知母親的陰謀。對他來說是多麼殘忍,無力反抗,也無力補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或許是對女主角韓新月最好的評價。她熱愛自己的專業英語,熱愛學習,熱愛家人,熱愛生活。然而,她的母親樑君壁,從未給予她母愛。韓新月其實也並非她所生,那是她的妹妹樑冰玉與韓子奇的結晶,那也是一直紮在樑君壁心頭的一根刺。韓新月是個很優秀的女孩,她如願考上了北大,並且努力的學習。從小到大都沒當過第二的她,不甘人後,每天早上都會起來背單詞。在別人都去看電影的時候留在宿舍學習。然而她並沒有逃過一個命字。劉白羽曾經評價:“女主之死,是祝英臺之死”。韓新月與楚雁潮之間的愛清也十分令人動容,神聖純潔,至死不渝。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生死相許。

“楚老師,魯迅為什麼要寫《起死》”

“也許,他要喚醒沉睡的人生”

“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飄渺,天地之間,久久的迴盪著這琴聲,如絮語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

那琴聲響出了楚雁潮對新月至死不渝的愛,40多歲的`他,頭髮卻已花白。他不曾忘記新月,新月永遠活在了他的心裡。

小說情節層層設懸,“玉”“月”交叉,兩個時代的故事,相互獨立,但最後互相呼應,玉月合為一體。月是韓新月,玉是韓新月的父親,韓子奇。韓子奇算的上是一個傳奇,他有有野心,有智慧,肯吃苦,從一個乞丐,經樑父的指教,成為在京城名震一時的“玉王”。最後卻也敗給了一個玉字。可謂成也玉,敗也玉。她與樑家的兩個女兒,樑君壁和樑冰玉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與前者,是為了振興樑家,與後者卻是相濡以沫。但是,他最終不得不背叛愛情,敗給了現實,與冰玉相忘於江湖。冰玉半生漂泊,最終也未能見得自己的女兒。

動情之處,早已是淚流滿面。

哀新月身世之苦,愛情之悽;嘆壁兒精明能幹,機關算盡;悲“玉王”為玉而生,為玉而死;感雁潮用情至深,為愛創造幻想;傷冰玉勇敢逐愛,卻半身飄零......

至悲,至美玉月,至悽,至難命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8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自由戀愛如今最美,但又有誰能想到在離我們不遠的那些年代,愛情仍然受著許多的羈絆。

楚雁潮,韓星月,這兩個年輕的生命,在霍達筆下,勾勒出一段交織於宗教、社會、年代的亂位愛情,上演了一出現代版的《梁祝》。

博雅老宅,依舊是那座老宅,百年不變,千年不倒。一切還是當初的那個樣子,只是如今的老宅門前多了一副牌子——“文物”。沒人知道,老宅曾經的記憶是怎樣的。

事情應該從何說起?韓子奇還是韓星月?

星月沉思著,她呆呆的看著照片,想不明白為什麼母親會如此對待自己,絲毫看不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疼愛。

大學裡,星月認識了楚老師,從此,正值青春的星月墜入了愛河。儘管,時間不長。

上天嫉妒星月,嫉妒她的美貌,嫉妒她的聰慧,嫉妒她的人生。於是,他趁星月不注意,在她的心臟上動了點兒手腳,星月也並不完美。

如果說,愛一個人沒有錯,那麼意外可以當做不愛的理由嗎?

星月病了,因為心臟。她不能去學校了,病魔隨時可能會要走她那微小的生命。她每天呆在醫院,看著陽光撒進屋內。她在努力著,希望早點回到學校,迴歸原本就平靜的生活。

楚老師的陪伴,讓星月的心情好了許多,他們彼此確定了心意。憧憬著屬於他們的'未來。

可回回這個身份,註定他們不能在一起。宗教,阻擋了他們愛情的第一步。

病魔折磨著星月,愛情折磨著雁潮,……

相愛之人,卻無法在一起。

不幸終於降臨,星月死了,楚雁潮親自埋葬了她。被埋葬的,還有他那顆早已百孔瘡痍的心。

愛情到了最後,竟是這樣的結果,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老宅最後的回憶,停留在星月和雁潮那裡。他們也是它曾經的主人,它的記憶在繼玉魔老人後,從他們開始,又從他們結束。它度過的多少春秋,閱過凡世多少人心,但卻總依稀聽見有一個從遠處飄來的聲音,一直說著: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多少年過去,已不知這是星月死後的多少個年頭,只見已經開始老去的雁潮帶著笛子,來到曾經的那裡,許下自己的承諾。

林子依舊是那片林子,只是,星月的墳墓已經不見了。看歲月任然靜好,聽風聲依舊那樣,看眼前風景仍是如此。楚雁潮不為星星,不為月亮,只為星月。

他吹著笛子,依稀之間,彷彿聽到星月回來了,她在喊他楚老師。

梁祝裡,愛人最終化成彩蝶,飛向遠方,最終能夠長相廝守。可現實呢?

也許,在我們看來,這是一段悲傷的戀情。但對於星月而言呢?你是年少的歡喜,喜歡的少年是你。

老宅的記憶,便停於這裡,止於此地。它的記憶中,有個女孩叫星月,她是英臺;有個男孩叫雁潮,他是山伯。他們的愛情,已經過去,而老宅,替他們記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9

那一夜,我坐在明亮的燈下看完《穆斯林的葬禮》時,仰望星空,看到一輪新月從雲中探出,在繁星點點中露出自己美好皎潔的臉龐,輕柔地俯視大地。我發出了一絲輕輕地嘆息,概嘆著人間世事,滄海桑田,變化莫測;惋惜著韓新月和楚雁潮偉大純潔的愛情;悲哀著一個家族的興衰起落。但在這一小部陰影的背後,我卻發現了偉大的令人震撼的愛,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衝擊著我的思想,震撼著我的靈魂,那些偉大的愛,讓我唏噓不已。

那些偉大的愛中,有手足之間親密無比的真情,韓天星與韓新月,本不是親生的兄妹,這些在哥哥韓天星心裡一清二楚。但是富於善良與責任感的天星沒有因此而嫌棄厭惡新月,他用心呵護新月的點點滴滴,怕她受傷,怕她受欺。他因為父親與戰爭的緣故,沒有上得了大學,去當了一個累死累活的工人,而這與他想上大學的夙願背道而馳,而新月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了父親的大部分關愛,但他一言不發,同時真心的為新月祝福,竭盡全力想要讓妹妹平平安安,快快樂樂,他真心地愛著,疼愛著自己的妹妹。在妹妹生病時,他義無反顧,義不容辭地幫助妹妹,幫助她努力的擺脫病魔,他也是最瞭解妹妹新月的人,他知道妹妹的苦,瞭解妹妹的心。只有這樣的哥哥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哥哥,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這樣的兄妹之愛讓我們唏噓。

那些偉大的愛中,有血濃於水的父女之愛,韓子奇一生最愛的莫過於玉和女兒,女兒又佔了他生命的絕大部分,所以,為了女兒能夠得到上大學的權益,他甘願為了女兒捨棄一部分自己珍愛的玉,為了女兒的病能早日康復,對醫學一無所知的韓子奇,挑燈夜讀,揉著乾澀的雙眼與病痛的身軀研究醫學書籍,因為女兒的死,韓子奇流乾了淚,痛碎了心,從此一蹶不振,他幾乎失去了活下去的`依靠。韓子奇,一個一生疲於奔波,為女兒操勞一生的男人,用一顆充滿無限父愛的心,打動了我們,這樣的婦女之愛,讓我們唏噓。

那些偉大的愛中,最壞了的,也是最讓人感動的是韓新月與楚雁潮的偉大愛情。楚雁潮,剛出現時是以一個文弱書生的形象出場的,但是通過逐漸深入,我們還看到了他內心的隱忍、堅強,以及他和韓新月的強大的愛情。他成為新月活下去的希望,他給新月人生的道理,生命的哲思以及對愛的無限甘露,他為新月帶來了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對光明的希望。他甘願為新月付出他的一切,他從新月這個純潔的少女,品嚐到了愛的美好,他不僅是一位教師與人的老師,更是一個對感情至死不渝的戀人。即使在新月死後,他也竭盡所能的為新月付出,儘自己對愛的許諾,這就是一個偉大的人,不顧世俗的眼光堅定向前,為愛奉獻,這樣偉大的愛情,讓我們唏噓。

有多少愛讓我們唏噓不已。從現在開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起有美好的愛,享受愛的美好與溫暖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0

我不喜歡這本書,她太壓抑了,讓我很難受。

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看來,新月並不是主角,反而是他的父親和兩位母親。

我並不喜歡玉兒,我覺得她自私,雖然她和韓子奇的愛情是在特殊的戰爭背景下結合的,但她後來確實太不顧自己姐姐的感受,

明知道自己姐姐是個沒學識,沒事業追求,只知道以男人為中心的舊式女人,還搶姐姐的丈夫!這不是逼死她姐姐嗎?我看了好多讀後感,沒有一個為君壁說話的,

也許在別人眼裡她是個愚昧的壞女人,新月間接死在她手上,但我覺得新月的死卻和冰玉脫不了干係,如果不是冰玉給君壁那麼大的打擊,君壁未必會那麼反對新月和天星的愛情。

我總覺得君壁那次受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是自己愛的丈夫和自己心肝一樣的親妹妹。

哪怕放到今天,又有誰可以接受呢?

冰玉太自私了,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她回國沒錯,但她口口聲聲愛姐姐是怎麼愛的?姐姐問她置自己於何地,她說你是我姐姐,是韓子奇的妻子,

但那是以前了,現在我是他的妻子!她需要親情時,可以隨時去姐姐那取,不需要時就狠狠在姐姐身上戳刀子!誠然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那個年代,

被丈夫遺棄是怎樣的下場啊!她是新女性!新女性就可以自私,不顧別人感受嗎?現在說姐姐和姐夫沒感情,那以前呢?娶人家的時候不說沒感情了,

既然娶了就付責任啊!當初結婚沒人逼他,他也是有自己目的的啊!懦弱的男人毀了兩個女人!

下面是摘自另外一篇讀後感,非常鄙視,玉兒是大膽,大膽的新女性你可以去尋找別的愛啊!我就不明白,多少好男人啊,非找自己姐夫!

過分強調自由了,藉口新青年新文化,藉口愛情就什麼也不顧了嗎!為什麼為愛的錯誤就都要被諒解!憑什麼啊!為了愛就肆意的傷害別人?愛情沒有錯!

但我討厭一些人拿它當自私的擋箭牌!君壁我也不喜歡,但是迂腐落後不是她的錯,當初她父親不讓她讀書,她能怎麼辦?難倒我們藉口她無知我們就拋棄她,

她就活該被男人拋棄?迂腐無知並不阻擋她的愛情啊,她也是真心愛韓子奇的。

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

玉兒對於愛情的執著,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

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最後,小號鯊魚大大的名言,很有名!原句記不清了,多情不是錯,錯的是任情而為,明知道後果還一意孤行。

我不知道冰玉回國到底怎麼想的,二女侍一夫那不可能,難倒真的讓韓子奇休掉君壁?以愛的名義?還不是一般的狠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1

這是一本大名鼎鼎的書,曾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因而它出現在太多書單的推薦裡。宗教與歷史總是有些沉重,甚至讓人窒息,“1258年,旭烈兀攻佔巴格達。”,因而它曾經安靜地躺在我的iPad和kindle裡。

直到有一天,我終於翻開了它,閱讀了它,拋開宗教的外衣和沉重的寓意,僅僅注視書中人物充滿弔詭的人生,才又一次領悟,有些人總是輕輕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就像是天邊一朵雲進入了視野,離開的時候卻總是撕心裂肺、重如泰山。

韓子奇,最早出現在故事中的名字叫“易卜拉欣”,這是一個經名。他刻苦鑽研、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直到臨死才吐露自己的身世,性格上存在很多反轉。僅僅因為去討一口水喝,他是那樣偶然地出現在樑家的生活裡,又僅僅因為打破一隻玉碗,他又緊緊鑲嵌融合在梁氏姐妹的生命裡,直至死亡。

韓新月和楚雁潮,他們的相遇充滿了戲劇性,就像是舞臺劇一段輕鬆的獨白,並沒有預示出悲劇的結尾。可從此以後,所有的一切便開始急轉直下。韓新月在臨死之前最想見的人是楚雁潮,楚雁潮在韓新月葬禮十餘年之後仍舊動情地拉著《梁祝》。

還有不能忽略的韓天星,他對所有的人都飽含熱愛,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品嚐生活的苦果。這裡面有缺少父愛的童年、因故夭折的求學之路、失去愛人的痛苦、對妹妹的無能為力、還有對平淡生活的接受。他遇上的所有的人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死亡,不僅是人類無法躲避的最終歸宿和沉重話題,更是作家對人物命運的慣用處理方式。比如餘華的小說中多是死亡的盛宴、莫言的小說裡又充滿殺戮的狂歡。沒有什麼比死亡更能清理一個人的命運了。因而小說中人物的離去總是伴隨著沉重、心碎的、令人唏噓的死亡。

小說來自於現實的演繹。同小說中一樣,一些人的到來總是風輕雲淡,讓人有不過是生命中普通一天的錯覺;同小說中不同,他們的離開並非僅僅是死亡,還有僅僅是離開。但無論是死亡還是離開,最終的結局都是淡忘——這是人的本能:記住美好,忘記悲傷。在現實中,也許楚雁潮仍會去韓新月的墓地拉《梁祝》,但終究會鎖住悲傷。這才是人之常情。從更大的'道義上講,對死者的最大不辜負正是好好地活。

因此,淡忘才是最沉重的離開,沉重到一些人彷彿從來沒有出現。

有人說,這本書中感情過渡得不自然,無論是韓子奇和樑冰玉還是韓新月和楚雁潮,他們之間的感情進展的總是有些匪夷所思,尤其是韓子奇和樑冰玉之前沒有任何兆頭,卻在半章之內成了夫妻。在這點上,我認為作家是瞭解自己作品的缺陷的,正如陳忠實一定知道《白鹿原》中田小娥鬧鬼的情節破壞了小說的整體性,在反覆修改之後依然決定這樣寫,那一定是蘊含深意的,就像是斷臂的維納斯。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2

剛剛看完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為作者真摯而豐厚的情感所打動,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50字。讓我初步瞭解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文中塑造的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著我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

我身邊也有幾個穆斯林的朋友,他(她)們有著稜角分明的面部形態,有著他(她)們民族中所具備的堅毅,有著他(她)們飲食中不可侵犯的獨特,有著他(她)們血脈中不能混亂的潔淨。我尊重他(她)們,因為他(她)們有信仰,有對自己的靈魂的約束。

第二天,我就參加了生活中的'穆斯林的葬禮,也許是受小說的影響,第一次想親眼近距離的瞭解一下他們葬禮的一些禮節。事先知道,他們不希望其他民族的人出現在逝人入殮的時候,尊重他們的習俗,我沒有前往觀看。但是,我見識了一段誦經的場面,此景莊嚴而肅穆。

逝者的棺木擺在西方,阿訇手拿經書站在棺木前,讀後感《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50字》。親屬們身穿潔白的孝服,依次面向西方逝者所在的方向跪拜,由清真寺中的主持呼喚著逝者的孝子孝孫們的名字,依次前往接經。被叫到名字的人,先接一下阿訇手中的經書,然後雙手敷臉一下,隨後,雙手置於眼前做看書狀,虔誠的吟誦。誦經者不同的是,穆斯林中的女性接經後要跪誦。另外,沒有到場的親屬,要由在現場的親人代誦超度,可能是以示親人對逝者的懷念吧。穆斯林的團結精神是有目共睹的,同民族者每次都跟隨著阿訇一遍遍的做著同一動作,口中個個唸唸有詞。看到此情此景,禁不住對這個民族的敬意油然而生。

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由於剛看過小說,想到他們誦的大概是《》中的片段:

啊,安拉!寬恕我們這些人:活著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年,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為著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並且不要在他之後,把我們來做試驗!

——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詞

親愛的穆斯林朋友們,不知道我猜的對不對。

穆斯林的葬禮上的情節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只是我親眼目睹的其中的一小片段。記錄下來。

目送靈車緩緩的駛向山上已經準備好的墓地,默默的用漢人的方式送上我對穆斯林朋友之母的哀悼吧:虔誠的低下頭,彎下腰,行一個禮,祈禱老人家,請一路走好!早登極樂!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3

二月,窗外飄的雪停了,留下一地雪白,天地寂靜。

我趴在窗前,剛剛合上《穆斯林的葬禮》,想起了新月的結局,她就是在冬去春來的時候,帶著許多遺憾,“無常”了。皚皚晴雪,天星堵上最後一塊磚,新月從此與楚雁潮無重逢之日!

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痛苦的命運,讓我不禁淚下。樑亦清,“玉王”韓子奇,姐妹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陳淑彥,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扣動著我的心絃。

我同情韓新月,她擁有象牙色的臉龐,雙腿挺秀,她單純,善良,有非凡的氣質,她成績突出,是北大西語系的高材生,她有一個純潔翻譯夢,但命運卻開了一個玩笑:她患有嚴重心臟病。

我不欣賞樑君璧的自私與愛面子。她愛親兒子韓天星,為了兒子能找到她滿意的兒媳,不惜欺騙兒子,利用謊言趕走了“切糕容”家的榮桂芳。她為了兒子婚禮聲勢浩大,用新月的學習機會作威脅,迫使愛女的韓子奇交出了他珍愛的玉器。

樑君璧總是不關心新月,就連上北大學習都執意反對,我記得楚雁潮說的一句話“現在,她需要愛,需要力量,為了她,我一切都願意獻出來,只要她不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僅僅因為楚雁潮是一個“拉斐爾”,就不給女兒一點希望,她甚至說出了“就算你死,也休想嫁給楚雁潮”的狠話,使女兒絕望的昏迷,病情不再可控。她太無情了!我實在不敢想象她的殘忍。

因為做母親的自私,她葬送了一對兒女的愛情;因為她沒有理性的思維,她誣陷了忠心耿耿的老侯(管家),她太注重個人了,太看重面子了,太想著錢財了!這個本應美好的家族,這個本應成為老字號的“奇珍齋”徹底毀在了她的手中。

但我認為,是樑君璧自身的侷限性,封建的'心理,導致了她一生所做的可惡的錯事。抗日戰爭那會兒,她要是隨丈夫遠渡英國,玉器行也就不會毀,樑冰玉和韓子奇也就不會絕望的在一起又有了韓新月。

我敬佩楚雁潮楚老師對對翻譯事業的執著,他那未名湖畔的備齋裡只有一張椅子,一個床鋪和書桌,其餘地上堆滿了書籍。他利用暑假在備齋裡不分晝夜的譯魯迅的《故事新編》等作品,就是為了把外國文學介紹給中國,把中國文學推向世界。

我也欣賞鄭曉京對政治工作的負責,讚賞羅秀竹為俄轉英而付出的努力,儘管謝秋思的學習不亞於韓新月,但我不喜歡她過於講究穿戴,我還羨慕陳淑彥和韓新月間既是姐妹又是嫂子的關係。

新月的一生短暫,她擁有的只是未實現的夢想,不美滿的愛情,但她有深愛她的父親,在遠方牽掛她的母親,永遠想著她的楚老師!

命運不是一個人能控制的,它不可測。即使我們都像新月那樣悲慘,也要珍惜現在,把握當下,為世界留下不朽的傳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4

這周我一口氣讀完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50多萬字的大書。合上書,看著封面上伊斯蘭建築與它上方的一彎新月,我一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破壞了這美好的意境。空氣彷彿凝結了,只留下那嫋嫋的琴聲在天地間、在月光下回蕩,多美啊!

作者精心設計的這一場美的悲劇,催人淚下!作者傾心描寫的這一出美的情景,震撼人心!

讀罷此書,我頓覺自己的語言是那麼貧乏,竟然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我此刻的感受。書中的悲劇,令人震撼、感動、遺憾、悲痛……而造成這一場場災難的根本原因,是那兩個殘酷的字眼 戰爭。

細細分析書中的每場悲劇,其中總會有戰爭的原因,而戰爭,也將這一場場悲劇從頭到尾串聯了起來。

因為戰爭,華夏大地上出現了外國人的身影,於是就有了沙蒙·亨特找蒲綏昌訂製鄭和寶船,從而蒲綏昌找到奇珍齋,最終導致了樑亦清在水凳上的慘死。一場家庭悲劇的序幕便因失去了頂樑柱而就此拉開。

因為戰爭,導致海嫂(姑媽)的丈夫與兒子失蹤,使這個家庭悲劇中又多了兩個角色。

因為戰爭,樑冰玉的初戀被迫失敗,因為她的男友出賣了同胞,從而使她對愛情失去信心,於是在異國他鄉毫無原因地拒絕了另一個青年奧利佛,間接導致了亨特夫婦的意外喪子,同時又更加重了樑冰玉的孤獨感,讓她更加依賴於她的奇哥哥。於是,便有了全書最主要悲劇人物新月的誕生。而話說回來,樑冰玉與韓子奇離家出走、遠赴他鄉的原因,還是那兩個字 戰爭!

新月在災難中“有罪”地降生,使更多的災難降臨這個家庭,讓新月從小就在這種氣氛中成長;家庭的不和,親生母親的出走,父親的痛苦,愛情的失敗,姑媽的死,乃至新月自身的.死都是因此直接或間接導致的!

而楚雁潮的命運,又何嘗與戰爭無關?他的工作晉升不順,正是由於他那因戰爭而“身世不明”的父親!

再回到奇珍齋。因為戰爭,奇珍齋關門倒閉,產生了一系列悲劇,甚至牽扯到了另一個家庭侯家,導致了老侯的死與兩家的怨恨,為韓子奇死前那一幕“紅衛兵抄家”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為了沖掉之前的那些晦氣,韓子奇拿出自己隨身漂泊萬里的珍品中的一件大辦兒子的喜事,結果沒想到又一次見到了那塊玉,導致了他的摔傷與女兒心臟病的突發,由之而來的又是一系列的悲劇!

如此多的悲劇同時降臨在一個家庭,不能不讓人覺得這是作者的安排,但這一幕幕悲劇,卻又如此真實,令人無法不相信!

戰爭!悲劇!

戰爭創造了悲劇,悲劇來源於戰爭!

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愛情、最痛楚的命運!

是戰爭,創造了這些悲劇!是戰爭,改變了這個家庭!

戰爭,這個我們不願面對卻又必須面對的無情而殘酷的字眼,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詞語,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命運!

現在,我拿起了《四世同堂》,再次走進那段混亂的歷史,去了解、感受那場改變了千萬人命運的戰爭。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

提起《穆斯林的葬禮》,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玉殤。是啊,在那隨珠和壁,明月清風的"博雅"大宅裡上演了多少讓人魂牽夢繞的情與事,在夜間那沙沙聲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兩代穆斯林是從這裡走向輝煌,也是從這裡走向衰敗。

我無數次的為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嘆息,韓新月,如一輪新月般純潔,如美玉般無暇,她正值青蔥歲月,亭亭玉立,她淺嘗愛情,不甘於獨臥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汙濁,秉持著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標,渴望重歸於燕園未名湖畔雕樑畫棟的備宅之中,於幽幽燈光下,深望著她眷念的愛人,重讀他的譯作,重聽他淺吟出拜倫純淨如清泉的詩句。楚雁潮,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在燕園教書,由於同對翻譯譯著事業的鐘愛,新月與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種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一年後,噩耗傳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症,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關懷中,他們發現彼此之間已越過師生之界,心生愛意,他們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而且還是一個臥榻病人,這似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與此之上更有一道線,將新月與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著安拉的祝福來到世上,每天看著母親做齋戒,然而,回回是絕對不能與異教人結為連理,楚雁潮相伴著新月走過了最後一段人生,他只是給了新月延長生命的動力,他沒有奢望最最簡單的婚姻,他只想這樣守著她。然而,楚雁潮最終還是沒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她帶著遺憾走了,她帶著無限希望走了,她帶著對未來的嚮往,對事業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楚老師怎麼還沒來啊……"我潸然淚下,她帶著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世界,離開對於她而言才剛剛開始的人生。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此時,我多想質問,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那悽美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感情,那深邃的讓人刻骨銘心的摯愛,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關懷,構成了一部偉大的'愛情篇章。然而,這只是這部書的一小部分。月與玉的穿插,跨越時空,讓我遊蕩在兩代人之間,感動著兩段感動。奇珍齋的興衰,韓子奇的人生經歷,韓太太的辛酸與無奈,韓天星的哏直,陳淑彥的賢惠,樑冰玉的倔強與遺憾…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角色匯成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沒有華麗的詞藻,確是深情至極的詩篇,抽出兩條明晰的線,兩段憂綿的戀情,兩處凝滿淤血的城——北平與倫敦,我無法不說這篇小說的偉大。這曲哀歌既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