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必備)《從0到1》讀後感4篇

讀後感2.22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從0到1》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從0到1》讀後感4篇

《從0到1》讀後感1

《從0到1》不是一本創業指導手冊,而是一本關於創造和走向未來的書。沒有人能手把手教你創新,教你創造出不一樣的東西,實現從0到1的突破。從0到1無處不在,不只是商業,也在你我每一天的生活裡。

一、什麼是從0到1?

隨著網際網路新經濟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網際網路創業熱潮。在網際網路時代,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再是照搬現有經驗,從1到N的重複過程,而是從0 到1創造市場的過程。創業者把成就歸功於商業模式和機會視窗,歸功於創業者本人擁有的'資源和能力,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未來有巨集觀的判斷,從未來著手當下,最終走向成功。

從0到1即依靠科技創新,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國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中迅速壯大,靠的就是不斷對標學習先進,拿來主義,因此也出現了“山寨”、“Copy to China”等標誌性詞彙。未來的世界肯定會更加趨同,由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科技創新越來越難以複製,中國趕超式發展必然遭遇瓶頸。如果不能從“1到n”實現“從0到1”的轉變,未來發展將走向遲緩甚至衰退。企業也一樣,靠複製將使企業難以立足。書中提出了創業者實現從0到1的創業三部曲:發現“祕密”,避免競爭陷阱,打造壟斷企業。從1到n,利潤微薄的量變在作者彼得看來並不高明,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從0到1的質變,才能為企業帶來壟斷利潤,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為世界創造新的價值。

二、競爭還是壟斷?

雖然說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業中,情形恰恰相反。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靠解決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競爭不只是一種經濟概念,而是一種觀念。人們往往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競爭對手上。要想將企業從每日的生存競賽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是:做到獨一無二,獲取壟斷利潤,如蘋果公司。

三、重新認識冪次法則

冪次法則即遵循指數方程式的增長,是最不平均的分配。我們生活裡多被二八法則矇騙,不管是正態分佈還是二八法則,原理都是同一回事。在實際的投資中並不遵循正態分佈,而是冪次法則。

就像我們平時常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孤注一擲。如果把未來看成投資的話,我們之所以平凡,碌碌無為,是因為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恐懼,學鋼琴、學畫畫、學書法等等,覺得總有一樣可以應付未來,每一個都想學,每一個都沒學好。我們從來沒考慮什麼才是我們最擅長的,併發揮到極致。我理解的冪次法則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成就人生之巔,企業亦是如此。

如果成功來源於運氣,那麼像喬布斯、埃隆·馬斯克這樣的連續創業成功者就不存在了。艾默生說:淺薄的人才會相信運氣和境遇……強者只相信因果。我們當下的任務就是找到創新的獨特方式,使得未來不僅僅與眾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從0到1》讀後感2

在《從0到1》這本書中提到的一個法則,叫80-20法則(學名"帕累托法則",把你這個名字記下來真的是會累趴下的,還是80-20直觀好記)。該法則講的是這個人在義大利發現80%的土地掌握在20%的人手中,衍生出"這個異乎尋常的以少勝多的模型在大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中隨處可見"這個模型呢。

本書作者運用該法則來講解投資領域的"潛規則",如投資到前景較好的新生企業裡面,最終讓投資人獲利的,通常是其中的20%.借用這個法則,我認為它同樣也適用於讀書中,核心內容僅佔全書的20%,也就是說還有書中還有80%的垃圾內容。

所以,我在書中也確實只提取到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中最鮮明的兩個觀點,同樣也是我個人對這本書比較認同的地方。

第一,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兩種形式來呈現,即水平進步和垂直進步。水平進步,簡單的講就是複製別人的模式,實現自己暫時的成就,有可以參照的東西,自然實現起來相對更容易;垂直進步,就是講要去嘗試從未做過的事情,實現"無中生有",從無到有,實現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書裡面有兩個詞分別來代表這兩個概念,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就是把某地有用的東西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科技才是能實實在在的推進人類的進步的,從16世紀人類發明了天體觀測儀,後來的數萬年中,取得了幾近為零的進步,直到18世紀60年代發明蒸汽機以後,現代社會才取得一系列的科技進步,結果就是我們繼承的社會比前幾代人所能想到的都更加豐富。

第二,社會中的競爭和壟斷。企業的成功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是依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都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說到壟斷,估計很多人想到的是坐地起價、隨意哄抬物價,導致市場的環境很差。仔細想想其實不然,壟斷企業的產品不僅能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同時也為這些壟斷企業繼續創新,提供空間和資源,再說大一點,也是為它推動歷史的車輪、推進人類的文明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長期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的企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開拓新的領域,整日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證自身生存的前提下,去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創新,說說罷了。

從長遠來看,競爭的狀態都是不良的,難以規避競爭,離失敗也就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要依靠那些能創造壟斷價值的企業和那些有真正創新思維的人。

說到這裡,請忽略以上80%的垃圾內容,以下20%才是精華內容:

10%是:當下我們面對的挑戰更多源於日新月異的新科技,使得未來不僅僅與眾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從0到1.

另外10%是:只有創新,才能帶來壟斷;也只有壟斷,才能規避競爭!

《從0到1》讀後感3

《從0到1》這本書主要講了"從無到有","道生一"的智慧。通過創新可以給人類帶來更多可能性,創造新價值。 讀了這本書後讓我感覺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有豐厚的回報必須要有從0到1的智慧,特別對於企業家來說從0到1尤為重要。在中國好多大企業都是加工型企業,貫徹的大方針大多都是從1到n的assembled in China。其實如果想要讓企業獲得豐厚的利潤一定要善於創造和創新,通過專利技術、網路效應、規模經濟、品牌等形成壁壘,從而實現質的垂直性層級跨越,由此開闢一個只屬於自己的藍海市場而成為這個市場的唯一,其實也就是實現從0到1的designed in China。

從0到1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說就是壟斷,因為只有壟斷才可以給企業創造100%利潤中的80%以上的利潤,而從1到n的assembled in China往往獲取的利潤只有100%利潤中的10%以下的利潤。從1到n的加工型企業每天在做的事情是人員的削減,材料的節省,工法的減化,物流的優化等來維持企業微薄的`利潤的增長,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的話企業很可能就無法保持利潤的增長了,這樣帶來的後果往往是大批人才的流失和投資人的減投。然而一些從0到1的創新型企業每天在做的事情是專利性技術,破壞性創新,品牌效應,規模經濟等,其中只要某一個環節獲得成功的話企業就能保持利潤的幾何性增長。所以其實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在完全競爭中,企業著眼於短期利益,不可能對未來進行長期規劃。要想將企業從每日的生存競賽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獲取壟斷利潤。

本書中也介紹瞭如何建立一個壟斷型企業,首先是佔領小市場,然後是擴大規模,最後是進行破壞性創新。然而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創業者對未來二三十年事情的規劃與想象,並且以公司逐步發展的體制去實現計劃。在計劃的實施當中肯定還會碰到無數實質性的困難與挑戰,此時就需要發動團隊的力量用獨一無二的方法去面對與解決困難。然而如今作為在企業中為企業謀取利益的我們來講其實從0到1離我們也不遠,我們要抓住日常工作當中的每一個可以創新的機會,用自己最獨特的工作方式去為企業謀取最大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利益,在這個過程中同樣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後還是想要引用作者最後講的話"我們當下的任務是找到創新的獨特方式,使得未來不僅僅與眾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從0到1。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獨立思考。只有重新認識世界,如同古人第一眼看見這個世界一樣新奇,我們才能重構世界,守護未來。"所有從0到1的理念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作為當今社會的中堅力量只有時刻把握從0到1這一理念,才能推動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從而為整個人類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從0到1》讀後感4

最近把特別火的《從0到1》讀完了,我認為好的書是可以和你產生共鳴,而神作或者優秀的書在於顛覆你現有的思想,而這本書就是後者。書中講的一個核心點就在於,創新的本質就是與眾不同,找出差異化。而不是純粹的模仿和競爭。為什麼要競爭?是因為你們所處的是同樣的市場,開發的是同樣的產品,面對的是同樣的客戶所以才要競爭,而如果有差異化就無所謂競爭,而在差異化上又有核心的技術那麼就會是壟斷。在壟斷市場中幾乎是沒有什麼絕對的競爭對手的,可以自由定價,而對手只有自己。

Appl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Apple每一款產品幾乎都市場的領先者,當初的iPod血洗了音樂播放器行業。而iPhone是血洗了手機行業。最近的AppleWatch也是要血洗指標行業的節奏。至於Mac,當新款iMac釋出的時候,傅盛在微博上吐槽說;“真不知道其他傳統電腦廠商再做什麼”。

在音樂播放器行業中只有兩種,iPod和其他播放器。在智慧手機市場中只有兩種,iPhone和其他智慧手機,在電腦行業中也只有兩種,PC和Mac。蘋果在所有的行業中不是硬碰硬的和你直接競爭,而是明顯和其他所謂的對手在不同的維度上從0到1啥意思?它指的是如果要做大企業,那麼需要從事的應該是開創性的產業,而非同質化當前的商業模式。比如前幾年特別紅火的團購,當時我們號稱百團大戰。這就是書中提到的從1到N的現象,就是說這個社會上已經存在的相關的公司開展這項業務,而後來者只是瓜分原來的利潤,是一個零和遊戲,這是利益的重新劃分而非增值。

書中的觀點認為任何大公司都是靠壟斷髮展的,雖然這個和我們社會提倡的公平競爭違背。這個論斷放在當下的中國是成立的。石油、電信、能源領域,大國企的壟斷帶來了鉅額的利潤。私企方面就BAT而言,騰訊在社交領域、阿里在電子商務領域、百度的搜尋領域構建了自己的圍牆從而維持了高額的利潤。這就要求我們一旦創業,那麼選擇的領域竟然避開現在已有的,理應預測未來所需的那麼只是一個很小的領域,我們需要在小市場佔有大份額然後逐步擴充套件。與其在白菜價的利潤行業拼殺,選擇一個前言的領域殺入確實是很好的開始。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遵循冪次法則。這個法則講的是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事情。雖然這幾乎成了我們的`口頭禪,但是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不能做投機者,而是做決策者。我們的最主要的精力應該放在最重要的幾件事情上面,而不是每個事情都去做,這樣的結果就是就幾件事情能夠產生的價值比其他N多事情的總和還要多。書上說他們有一個實驗,在農場裡面20%的豌豆佔據了80%的重要,雖然這個實驗我還是持有懷疑態度但是我覺得這個道理確實需要好好執行。

還有,一個大公司的爆發很多時候是跟領導人相關的。蘋果、微軟、特斯拉這些大企業,都是在創始人魅力四射的時候壯大的,而在職業經理人手中走向平庸,當然平庸與否和股價不一定完全掛鉤。亞洲四小龍的壯大,都是跟當時的領導人採用強權政治,或者稱之為鐵腕政治有關。所以,雖然我們的經濟學、管理學試圖讓我們的企業變成職業化管理,但是我覺得這隻適用於守業而非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