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

讀後感6.25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

閱讀完餘秋雨筆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在那看似平常的抬頭瞬間,道士塔它悲慘命運的身影已滲透我的筆墨之中。

原以為他是個白髮老人,他賦有犀利的筆端,穿透歷史的冷漠;他有難以捉摸的眼神,總在尋找些什麼。但走近他的文章深處,才發現他與蘇東坡頗有相似,有著“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自喻,獨自享受著老年、中年、少年。在顛顛倒到的日子裡,潑墨灑下歷史的餘輝……

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倖存者。雖然在夕陽下有些悲涼,但它始終不放棄他的使命。只是命運使他有了一個昏庸的主人——王園錄。王園錄是個平方法沒有文化的道士。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面對金錢的誘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筆又一筆輕鬆的小買賣。他還四處招搖,引來無數外國人的搶購,好比現實生活中搶購市場大清倉的場面。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從中國土地上流走,換來的是隻是他愚蠢的笑臉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們不該痛恨外國的學者、漢學者、考古家、冒險家他們的狡詐。我們是不是該痛心地問一問:‘為什麼他會出生在那個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他是古老中國的罪人,是他摧毀了文化。

如果我用‘無知’來形容他當時的行為,那隻會使我對不起‘無知’這個詞語。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瀉,完全可以將他徹底沖刷洗淨。

在國中的歷史課本上,有著火燒圓明園的資料。那時我發現;原來我們中國人是那麼富有,古老的中國文化是那麼耀眼。雖然現在的圓明園已化為灰燼,但是它同樣是歷史的見證者,它也述說著千百年來歷史的改變與人類對他的摧毀。

一位當代青年的幾行詩句寫得好。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戰陣

決勝負於城下

我嘆息了。在原本屬於中國文化古物的立場上,竟會有千千萬萬的中國專家為了追回曾經遺失的幾件文物而鑽研幾十年。為了文物,他們會用屈辱去換取研究的代價。

我震驚了。在餘秋雨的筆下並沒有絲毫刻意地描寫,只將筆端淡淡地寫下這一幕,但它足以令我畢生難忘。那一句‘我好恨’將成為文章中發人深省的最後一章。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2

像讀餘的書一樣,老師總是把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思考問題。老師寫的很有邏輯,很獨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震撼。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迷人的景點和歷史遺蹟。但你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餘的書就會覺得輕鬆愉快。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前,我已經被民族意識覺醒後的沉重和悲哀淹沒了。當我們欣賞到歷史留下的有形的“書”——古蹟?誰會專心探索這個古蹟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老師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妙筆寫下了“震撼”我們心靈的話語。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評論:餘虞丘以他的歷史和文化散文而聞名。餘以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和優美的文字,引領讀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書《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條水系,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令人神往、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說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散文大師,也是第一位開創新散文風格的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之所以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是為了表達我深深的敬意。餘在《文化苦旅》中向我們展示了遺址背後的辛酸與痛苦,喚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我們記住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不僅告訴了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也告訴了我們更深刻的道理。

跟著作者到書上,因為歷史文化我們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個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依舊。壁畫依舊寂靜。跟著作者靜靜的看著投射在懸崖上的光影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著敦煌千年的變化一樣。千年前的刀割,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輝煌。它遭受了災難。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又意味深長的山洞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不是因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為它的人性。沉積很深。

“報紙上說我寫得輕鬆瀟灑,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的溫暖,還是秋天的涼爽,都是巨大的喜悅和巨大的悲痛。最後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跳,迴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這是餘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幾千年前的災難不能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永遠保持中國的文化精神!

合上書,走到窗前,看著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群。往往一種文化不是到處發洩,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們真的應該去廣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體驗一下.釋放我們澎湃的心。滿眼。充滿渴望。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3

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汨羅。我們看到汨羅,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4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裡,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僅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著,卻處處皆在,在指引著我,在牽動著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必須回叫苦不迭。茶,僅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僅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那裡,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元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那裡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那裡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那裡什麼也沒有,僅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今日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預設。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5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裡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6

初讀《文化苦旅》,對其中的“苦”字特別不理解。餘秋雨先生雖說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但是在旅程中也絕對稱不上是“苦”。這麼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為《文化之旅》也無妨了。可後來再看,發現細細思索起來,這“苦”字是自有其內涵的。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鎮》之後,心就像瞬間被小橋流水所滋潤了。看著餘秋雨先生透過自己的雙眼看到那個盪漾在流水懷抱裡的小鎮,有的只是“淺諸波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裡扣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擼慢慢搖。感動於此情此景我就想,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們。

我想此生若是擁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晒著太陽,養一隻貓,在陽光下細數流年時光,或在夕陽西下中,獨倚閣樓感嘆光陰的燦爛輝煌,抑或在細雨朦朧中,穿著我最喜歡的長長拖地的白色的連衣裙,撐把油紙傘,立於小橋之上,幻想自己成為世界中獨特的風景那也很美。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7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從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圓寂塔寫起,講述了20世紀初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以謊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錢從王道士手裡掠奪走了石窟藏經洞內的大量的經文,經書,經卷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餘秋雨教授表達了一種“恨”的情緒。恨外國的那些巧取豪奪的文化海盜,恨愚昧無知,貪圖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恨喪權辱國,腐敗無能的封建政府,……,還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及時阻止強盜們的野蠻行徑。

恨外國人,恨他們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來到中國,恨他們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經卷。可他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又是怎樣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無價之寶的經卷文中已有明確的回答:”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還有:“王道士口袋裡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看看,“化緣”,說難聽點就是“要飯”,那能要到什麼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的人,他哪裡知道經卷的重要性!要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這些經卷讓外國人運到他們那兒,總比在中國受不到一點保護要強。然而餘教授說了:“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不僅得到了傳承,經歷代得道高僧地弘揚,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經卷上得以體現。可是現在看來,佛教再昌盛,經卷再多,如果國家不富強,以至於外國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寶貝,也會被一一搬空,成為別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認識到“寶貝”的價值,“(葉熾昌),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也有人想到過“保護”,“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湊不出那些運費嗎不,“朱門酒肉臭”,人家當官的不想出運費,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如果真如餘教授所想有有識之士去攔外國人運經卷的車隊,沒準還會被當作劫匪被抓被殺呢。國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亂,老百姓還怎麼過日子,佛教恐怕也會沒落了。

這件事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政府的無能。讀罷文章,我也同餘教授一樣“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國家強盛了,公民的素質提高了,所謂“盛世興收藏”是也。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8

有的書像一杯濃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終於把它品完,覺得餘味無窮。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裡面大部分都是餘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遊記,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他的回憶性散文。書中的遊記和我們寫的非常不一樣,餘秋雨除了景色描寫,更注重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細細瞭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處景點,餘秋雨總會以他獨特的視野,寫出許多對景點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愛或惡,或喜或悲,讓人看了總是收穫頗多,感慨萬千。這點是我們寫遊記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餘秋雨學習,以後儘量在遊記中加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這樣的遊記才是精彩的。

這本書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歡其中《信客》這一篇。這篇文章生動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們的歡喜憂愁寫的淋漓精緻,我其實挺敬佩信客這個職業的人們的。他們風裡來,雨裡去,東奔西走,千里迢迢地為人們傳送各種東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賺的錢也只能勉強餬口。我很喜歡文中的那個小夥子信客,他有一顆善良並附有責任感的心,是個很不錯的人。書中還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我的故鄉——蘇州的,名字叫《白髮蘇州》,寫出了蘇州悠悠2500年的歷史和蘇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把這裡的風土人情描寫的很是細膩,讓我越發為自己的家鄉自豪了。

看完後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書的名字為什麼叫“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我認為在餘秋雨的眼裡,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了苦味,因為這些輝煌的文明常常會遭到各種破壞、流放、毀滅的命運,就像《道士塔》裡的莫高窟文獻、《風雨天一閣》中的藏書、《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廢墟》中的廢墟,都讓人發出深深的嘆息,感嘆中國文化成長的艱難。

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平常人到一個景點,總是興高采烈,為什麼他能品出苦味來呢?在這本書的序言裡,餘秋雨這樣寫道: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著,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餘秋雨能夠品出苦味來,正是因為他熟讀歷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後的苦味。我想,這樣的“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9

千年不泯——讀《文化苦旅》

餘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讀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夠行萬里路,閱遍文化的勇氣和執著。這個月,我再一次認真讀了一遍這本書,這已經是我讀的第四遍了,不敢說我已經體會到了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難。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讀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人,在眾多繽紛的人物故事中脫穎而出,給我留下來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錢鏐。餘秋雨先生說,這是一個應該被記住的名字。而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被感動、被研習的不朽。錢鏐這個人的存在,讓世界都會為之讚歎。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卻從來不在意政治上的名號和軍事上的意氣。他不是抗戰名將,華夏英雄,不是學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棟樑,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這才是一個領袖應該做到的。可以說,在這一點上,他比任何皇帝都偉大。

當我第四次放下這本書時,想起了初讀《文化苦旅》時的疑惑:何謂文化?現在想來或許能用餘秋雨先生的話來解答:“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性格。”而我還想說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許就是生活,他經歷了千年,終於來到了現在。

文化又或許是一種積澱,像這本書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許是一種價值,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文化更或許是一種精神,像蘇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許是永恆的,它在歲月的流逝中磨去了邊邊角角,在拿年復一年的苦難中變得更加光芒,像風塵中的旅行者,閱盡人間滄桑,卻千年不朽。

在書中,我為蘇東坡是烏臺詩案、流放邊疆而感到憤婉;為渤海國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為太平洋小島上的潛水夫婦感到自豪與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時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燒,被心懷不軌的人毀滅現在,它終於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這本書,是我看餘秋雨的第一本書,或許也是的一本書,在書中我學到了很多,並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歷史,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東西,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0

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於風雨的洗禮下更現清秀素雅。

早就耳聞天一閣“藏盡天下書”,卻對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暫借餘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一文,訴說我對天一閣和中國傳統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書樓,想必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時代的我經常做著這樣的一個白日夢:在幽暗的閣樓中點一盞燭燈,四周是高大古樸的木質書架,自己獨坐其中,像一隻碩大的老鼠啃食著書本,管它窗外春去秋來,斗轉星移。

讀書人大多有藏書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兩大書櫥的書本。每當看到自己心愛的書本被還回來時的殘破不堪,心裡都是滿滿的怨氣,面對借書人的負荊請罪,我也不好發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個規則,來人借書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摯友。或許天一閣的建立人範欽與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等一系列天一閣的管理制度。與我不同的是,我藏書只是個人的嗜好,而範欽卻是“職業是藏書,業餘做做官”。範欽做官時輾轉各地,每到一處,便命人細細蒐集本地的地方誌和各色散文詩集,裝訂彙總,藏於閣中。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藏書家遇到的.真正麻煩大多是在身後。是啊,我們民間常說“富不過三代”,財產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書籍呢?我不禁為老範欽深深地捏了一把汗。歷史似乎十分眷顧這個執著的老人,子孫後代兢兢業業的守護著天一閣,將對閣樓的愛護烙進了自己的靈魂深處,成為代代相傳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個資訊傳播不甚發達,文化傳承十分困難的年代,範氏家族是以何種超乎想象的決絕守護著天一閣,守護著中華文化的命脈。範氏家族的堅持與執著,不正是千百年中國傳統文人的象徵嗎?

曾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學過戴望舒的詩歌——《雨巷》,總是無法領會作者所營造的氛圍,無論課堂上老師再怎麼深情的朗誦,下課後再怎麼翻閱相關的書籍,雨巷總是沉浸在江南的煙雨中,朦朧而模糊。直到那天,隨友人遊覽福州的三坊七巷時,瀰漫在雨巷周圍的薄霧一下子全散了。望著高聳的白牆,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給予我無以言表的美。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這也是《文化苦旅》給予我最初的感受。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1

讀書就像品茶,看著乾枯的茶葉,在開水的浸泡中翻轉沉浮,最終舒展開來,茶香四溢。輕輕地端起水杯,抿一小口,入口微苦,細細品味,卻回味無窮。

——題記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先生或許已厭煩世間繁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在他褪色的青衫裡,歷史的神祕感更加濃厚了。

隨著餘秋雨先生的足跡,我踏過了風景秀麗的江南、冰天雪地的北國、大漠孤煙的西北、異域濃情的西南,遊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領略了那鮮為人知的歷史滄桑……

來到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看到那驚為天人的壁畫,很難想象那是經過了多少個王朝的共同守護。其中唐朝的壁畫最為最經典,情景也最為歡樂。在歷史長河中,唐朝永遠是那顆璀璨的明珠,到了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沒有太多東西能讓人記住,這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陳寅恪先生曾說過:“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敦煌文物的流失,是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代表和縮影。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到別人的唾棄,但文化卻也在這無聲的寂寞中消失了,只剩些許斷壁殘垣。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仍有餘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流傳至今,走到陽關後,看到當年文化的巔峰變成眼前的荒涼: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陽關終成廢墟!這時,“勸”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華文化的人;“盡”的不再是“一杯酒”,是對中華文化的愛與憐憫;“無”的不再是“故人”,而是這千年的文明!看透了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塊剛能立足的狹地,居高臨下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諷。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可真正得到後卻發現那不是自己想要的。餘秋雨先生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因此他脫離世俗的生活,開啟了自己的旅程。《文化苦旅》聯通了虛幻與現實,古代與現代,情感與文字,在千年的嘆息中講述文化故事。就這樣,我跟隨他的文筆一路走過,一路收穫。

茶,歷久彌香,因為其散發的是歲月的味道和風雨的氣息;文化,歷久彌珍,因為其彰顯的是民族的靈魂和人文的力量。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2

在讀之前,我根本不會想到一處處名勝古蹟的背後都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不會想到踏足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其實是踏足在千年歷史的沉澱之上。那一段苦澀,那一段艱難,那一段早已成為歷史的路跡是現今無法真切感受到的,隨著書的開啟,也像是背上行囊一同開始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走進書中的情境,作者以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古老民族的文化,彷彿又重現了當初的情與景。在書中,握著歷史文化的繩一步步走向前去,那一片我們現今熟稔的土地,已變得不那般熟悉。莫高窟的石洞依舊壯麗,靜靜地順著歷史的洪荒,細數著敦煌千年的變化。它絢麗的外表之下極具深蘊,讓人不禁想到展現在眼前的是沉澱千年歷史的神話,一段靜靜述說著又展現歷史文化一角的神話。它是靜佇在敦煌的寂寞,卻又是歷史文化的展示者,即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但它展示的真實的美讓人迷醉,它是美。

從西北的敦煌走回東南的江南,江南,與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覺,它也是美,不過它是若朦朧羽紗般的美,它是細雨綿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一想到它,就能想到山水,江南是山水系情之地,所以總有文人墨客留戀於此,更是留下了千古傳唱的絕美詩篇。歷年來,仕途不順、人生不得志的文人會隱居於此,過著“結廬在人境”的生活,江南確實是一個讓人自在舒心之地,像是掬起一捧清泉,汩汩流入苦悶的心田,洗滌苦悶給以希望。久而久之,與江南牽繫的是一字“隱”,這是失意文人的隱歸,他們隱去知識修養,他們隱去滿腹才華,他們隱去對國家的滿腔熱情,孤傲、名聲以及一切都像是順著江南的水一併隱去了,順著時間悄悄地隱去了。想至此,“隱”並不是一種逃避,一種背離,應當是一種生活態度,時間的沖刷,使之稍稍變了質。然而身處在當時,文人的發展空間實在太狹隘了,使他們不得不縮著驕傲的身軀暫時隱退,但他們的雄心壯志不會隨之隱退。

中國當時的路跡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點點被時間沖刷,如同堅韌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樣。閉上眼,靜下心去走那一段歷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時間所不能存留的情與景。閉著眼,彷彿能聽到當時的中華大地在一頓一息,然而歷史文化是它靈魂的一部分,有時會苦澀、掙扎、灰暗但永遠深具哲韻、亙古不朽。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3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4

文化是一艘永不停靠的航船,不懼風颳雨打嗚咽著喊出一個時代的悲鳴;文化是一條奔騰東去的大河,無視暗潮洶湧呼嘯地衝刷掉年積日累的汙濁;文化是一個倔強苦旅的青年,歷盡千帆,蓬頭垢面下掩藏的清澈雙眼仍然笑得動人。

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將這一切或巨集偉,或悲哀,或歡欣,或渺小展示給了我們,讓從來抽象的“文化”有了具體的形象。特別是眾多富有中國特色的“驛站”,令我禁不住停下腳步,駐足觀賞。

那神祕尼姑庵里美麗的尼姑和後來的年輕女老師,沒有人知道她們來自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只知道她們總是前衛而智慧。這是新時代的女性形象!她們寧願狠心遠離家人故鄉,也不甘於被“貞節牌坊”這種故舊封建的思想束縛一生。這就是中華文化中女性的苦難。

那正值壯年,風華正茂的大文豪蘇軾,懷著忠君愛國之心和報效國家之意,卻只因一篇寥寥數十字的文章,被小人借題發揮,牽扯出巨大的風波,最終含冤入獄。小人們說,蘇軾——這位以愛國和政績聞名的文豪,輕視國家,挑釁君王。這恐怕是我聽到過最荒唐的笑話了。這一切事情的發生,不過是人的嫉妒心作祟,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蘇軾當時的風頭太盛了,於是因嫉妒而架起的“輿論”這無數把槍,便齊刷刷地瞄準了年少輕狂的他,最後在一件小事的引爆下,炮聲轟然。這又說明了古代中國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文字獄”。儘管這個名詞是清代才開始具象化的,但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文字而入獄判刑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而這種文化又在書中的另一篇文章《寧古塔》中,表現得愈加深刻。古代的人民,從來沒有言論自由權。

好在這黑暗的一切最終沒有根植於中國大地:美麗的尼姑們,最終得以還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輕女老師們勇敢地打破了成見和束縛,加入了中國女性爭取權利的隊伍中,自信又美麗;蘇軾從小人讒言和驕傲破滅中昂起頭來,挺過千辛萬苦,用謙遜自強又樂觀的心態從頭再來,民間歷練不會使他大文豪的光芒有所削弱,反而令他的形象更加親民,文章更有感染力。

文化之美不在於歡樂和精彩,而在於它的真實與樸素,苦難及悲傷。每一粒文化結晶的形成,都需要走一條漫長又充滿苦難的路,而每一段“苦旅”之後,總會苦盡甘來。

我不禁期待,接下來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5

看到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這本書目,首先“苦”字給人的感覺有點噱頭,倘若換成“之”旅或者其他什麼旅相信很難調動讀者閱讀慾望,到底是怎麼一種“苦”法呢?

讀者忍不住開啟一觀。跟隨著餘秋雨先生的匆匆步履,一路上走走停停。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早已洗去了餘先生最後一點少年英氣,駐足停留的地方一定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腳印最深的地方,因為在餘先生的心中不是為了“風景山水”而來,而是為了“人文山水”而來。站在古人曾經站立的地方,文人,歷史,自然混沌交融在一起,封塵久遠的文化內涵嘩的一聲奔瀉而出,於是感動,於是喟嘆,於是心苦。

曾經在一個冬天經過秦嶺,當然不是為了風景或人文,只是為了生計而跋涉。看著汽車在積雪尚存的盤山公路上艱難爬行,不禁想起了韓愈因諫被貶過藍田時的兩句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汽車竟如此難行,何況馬匹乎!何況上了歲數對家鄉無比眷念的韓愈乎?想到這裡釋然一笑,普通讀者都能替古人擔憂一回,更別說裝了一肚子歷史文化、人文掌故的餘秋雨先生了。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給人印象最深就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其實這兩篇可以合成一篇寫的。1900年夏季的某一個清晨,莫高窟的住持王圓籙道士在清掃洞窟時,無意中在洞壁上發現一條裂縫,扒開裂縫後發現裡面有一個洞穴,裡面滿滿一洞穴古物。由此打開了敦煌學之門。

因為王圓籙的愚昧無知,愚昧到為使佛窟乾淨明亮些,拿白石灰去粉刷陳舊的壁畫;無知到清除唐宋泥塑去塑新的天師像。餘秋雨先生痛心疾首,恨不能向他跪下,求他高抬貴手,放過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因為王圓籙的愚昧無知,為了重修第96窟大佛殿九層樓(後完工三層),數次把經卷成箱成擔賣給外國人換取經費。對於這個敦煌罪人,先生忍不住咬牙切齒,大喊一聲:“我好恨!”

總覺得餘先生恨得不徹底,恨得有些矯情,恨得不是那麼切膚之痛。因為恨過之後又得上路了,後面的路還很長呢!苦旅才剛起頭呢!還得一面講學做各種報告一面旅行呢!假如先生恨得徹底就不妨在敦煌駐足,以先生的才學名望定能為宣傳、保護、研究敦煌這瑰麗的文化遺產出一把大力的,後面的旅行不行也罷。亡羊補牢,從今日始!敦煌需要大師級人物!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