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逃離讀後感

讀後感2.43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逃離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逃離讀後感

逃離讀後感1

其實我很容易找一個原因說服你好好看一下這本書。

我一直覺得好的長篇小說(特指被翻譯成中文的)就像掉在馬路中間的金子,即使被壓成餅沉進泥土裡呆上個三五年,總會有發光的一天。可短篇小說集(也特指被翻譯成中文的)雖然多如退潮後留在沙灘上的貝殼,但要找到喜歡又值得珍藏的,難。

《逃離》該算是人見人愛的一顆。

短篇小說一向被認為是易讀難寫的文種,它常以兩種形態出現:一個好的構思在有限的篇幅內被敘述的亂七八糟,或是一篇絢的迷眼的文字背後是個無聊的故事。此二者數目甚眾,個別優秀的篇章從一出世便體會著在惡俗愚蠢和曲高和寡間夾縫求生的悲哀。

卻沒想到讓門羅老太太摘取布克獎暴得大名的這本《逃離》居然就是一個短篇集,翻開書後著實驚喜了一陣。

由於另一個強大的阿特伍德老太的存在,對於加拿大女作家書寫的女性視角的文字有種複雜的恐懼感:既享受於她們細緻入微的描寫和經常出現的精當見解,又極害怕那些堪稱嘮叨的段落。

我忽然覺得在夾縫中拼殺出一條血路的門羅老太太很踏實地站在卡佛和阿特伍德之間,她的文字在真實的生活和虛構的故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她沒有不動聲色也沒有合身撲上,因為她找到了一種強大而危險的中和劑——時間。

書中八個故事裡的女人們無一不是在與時間較量。

門羅曾經開過書店。雖然不是每個書店店主都虛懷若谷,但能寫出這種文字的店主一定曾是個理想主義者。

所以她的故事是用力的.,是攜帶著她的全部技巧與生活的,讀來彷彿她強迫自己用一個相對短小的篇幅承載更加厚重的東西。

這樣做是危險的,所以有意無意間,一些神祕的敘述和意向會出現在寫實的故事中。不知道她的中國之行是否是在為這種神祕感尋找一個歸宿。

最後忍不住說一句:如果直接想要看到一篇十分傳統、十分清晰、十分標準、十分好看的短篇,請翻到《播弄》。

忍不住再說一句:雖然未讀原文,但從李文俊故意追求一種風格的譯文來看,在內容和精氣神上都應當能夠展現出原著風貌。

逃離讀後感2

黑夜蘊含著偃息和孕育著一種誕生,一種開躍和伊始——王開玲

漫步在柳堤上,碎碎的柳絮激起心中的波瀾。仰望蒼穹,頓悟芸芸眾生是如此的不解人意。泛黃的書籤微微微卷起,不知不覺地,想到了逃離。

閉眼苦想,抉擇這自己所必須面臨的人生路。低頭瞥見日晷的縮影,不由得追憶起海子“那個幸福的人”,第二天,“劈柴,餵馬,周遊世界”。悲索的記憶,澀澀地,而我決定面朝大海,暗夜逃離。

妄想遊歷世界的心,在真真切切的現實面前變得如此不堪一擊。為了清靜無為的生活,新近也學會了堅韌。逃離到哪?一直在冥冥之中思索著這個問題。

無所謂對錯,僅為了自己。我鼻尖酸酸,不再渾渾噩噩。此刻夕嵐的碎影,在結局處掩映著祥和恬靜的精神家園。

千篇一律的格式,日復一日的寡淡,逐漸嚮往那些異鄉的風土人情。於我而言,逃離宛如童話故事裡的美夢,可望不可及。我只有嚮往的權利,所觸控到的永遠只是背影。

逃離之前,心中有過不甘。在無期的黑夜,愕然覺醒這不只是簡單的迴歸。

在星空下,一次又一次的,想成為星星的孩子。我沉浸在諸多的文學鉅作中,在寢室廢寢忘食地閱覽,總是懷著這樣的希冀。如痴地陶醉在書海中,彷彿遊歷在祖國/大江南北,觀黃山奇鬆,品周莊堤橋。或許有過很多次,在典籍中,或品味那份寧靜,或欣賞那份恬淡,或嘆惋那份舒適。心中的夢想一步步被蠶食,只記得搜尋過熟悉的往昔青春無悔的身影。正如心中有殘夢,所以不曾自慚形穢。但又始終窺覦驚豔的藍蓮花,在苦苦地做著自我的掙扎。

一度坐上落漆的火車,奔向憧憬過的小城。小徑旁的法國梧桐,寂寞歇了一地。道路儘管有些泥濘,心情還無比地亢奮。風塵迷住了臉,感覺很是粗糙。眼角沁出的`淚,略微有些傷痕。曾經是那麼地奢望,如今身臨其境,愁滿了一席。霓虹燈的溫暖,有點不習慣。肅殺的寒夜,讓人感到窒息。

逃離之餘,緬懷起記憶深處的小鄉村。那裡,有過一臉的茫然,有過一時的畏怯,有過一絲的隱憂。多麼懷戀,可現實總與烏托邦相去甚遠。耳畔,是水牛的聲音,不絕如縷,讓人很是溫馨。菜地與現在的花園卻是迥異,唯有插秧老農的側影還是那麼熟悉。

儘管行走在別離之中,心中的傷痛得以熨平,歡笑得以綿延。我掩面絮語著,隱著灰暗的長影逃遁開來。

逃離了夢魘,我臉上暈開了笑顏。我不想欺騙自己,於是逃離回皈依感的精神處所,可發現總嫌它不夠好,自己卻沒有好好把握。我知道,身體逃離同時,內心又在迴歸!

逃離讀後感3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盧梭有句名言:動物生而自由。自由,是人類社會的價值取向與奮鬥目標,無數人為自由奮鬥、獻身。讀完尤里。帕夫洛維奇。卡扎科夫的小說後,我明白了動物生而自由,渴望自由。

這篇小說講述了一隻從小生活在馬戲團的老熊特迪,早已厭倦了莫名其妙的演技生涯。一個偶然的機會,它逃出籠子,走進森林。雖然他沒有任何叢林經驗,時時遭遇危險,但它憑藉著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歷經磨難,終於成為一頭真正的“熊”!

在特迪逃出籠子,漸漸地熟悉了叢林生活後,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它已經完全不是從前的特迪了。它似乎正在重新理解生活的意義,和過去做最後的告別。它沒有向公路上的人們走去,也沒有表演它在馬戲團學到的任何一個滑稽節目,只是在那裡默默地思考著。後來,似乎什麼東西又回到了它身上,又好像丟掉了最後一個重負,它把同人類社會聯絡著的最後一根紐帶斬斷了。”我想它理解的生活的含義正是“萬物生而自由”!經歷了自由的叢林生活後,它明白了以前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以前的生活不是它想要的生活,它不該過那樣的生活!它理解了自由的'偉大和珍貴,理解了叢林的自然法則,理解了生活的偉大意義!雖然,它的童年已經一去不復返;雖然,它的童年蒙上了被人類控制的陰影;雖然,它的童年是壓抑而痛苦的;但是,它已經脫胎換骨,這真是一件令人欣喜又感動的事情!

讀完這篇小說,我不禁感慨:任何動物的內心深處都是渴望自由的!然而,現在仍有許多動物從未獲得過自由,沒有體會過自由的美好,甚至已經不知道什麼是自由了。這是一件多麼可憐又可悲的事情啊!人類和動物共同擁有這個世界,保護野生動物就是關愛人類自己。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深入人心,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在這裡,我想說:強迫動物登臺演出,粗暴剝奪動物的自由,對動物來說無疑是變相的奴役和摧殘。尊重動物,善待動物,賦予動物享有自由的權利,才是對動物極大的保護!

正如書中所說:自由是一個偉大的東西!它像太陽,像巨大的星空,像迅速奔騰的河水,又像是溫暖的和風!不懼怕誰,也不用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既是老熊特迪對比自己前後生活發出的感慨,又是無數動物最卑微的願望!動物生而自由,還給動物自由吧,讓我們的大自然變得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