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稀缺》讀後感

讀後感2.1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稀缺》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稀缺》讀後感

《稀缺》讀後感1

讀了《稀缺》這本書,終於知道我們為什麼總是不停的忙眼前的事,沒有時間來考慮別的。下面是讀了以後的一點感受:

眼看開會的日子就要到了,沒有時間了這時候——稀缺,會迫使我們做出選擇,所有應該做的事都會變得具體。一旦時間不夠用我們就會開始集中精力。不論各種工作還是娛樂,只要時間有限,我們都會盡量將時間利用得淋漓盡致。這就是稀缺俘獲大腦產生的積極效果——“專注紅利”。

專注紅利能夠讓我們抓緊時間完成工作,如放下手機、不刷微信、不再想晚餐吃什麼……稀缺會自動將干擾和誘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讓我們憑一己之力完成很難做的事情。

這不是很好嗎?回答是不一定哦。專注一件事情就意味著我們會忽略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形成“管窺”。讓我們一門心思地專注於管理手頭的事情,不會通過得失利弊的謹慎思考來進行權衡。

“我上了速讀課,用20分鐘讀完了《戰爭與和平》,然後知道這本書與俄國有關。——伍迪˙艾倫”

想一想也挺有趣的,用速讀的方式來讀《戰爭與和平》雖然用的時間很短但是隻是知道了和俄國有關。如果用普通讀書方法20分鐘,至少是可以讀完前面的序言、作者的介紹或目錄,甚至第一章也讀完了。記住的遠遠要超過速讀所獲得的東西。

引用書中的原話;“稀缺會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讓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這種現象會讓我們變得更有成效;但同時也會讓我們為此付出代價:這種‘專心致志’會令我們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

稀缺會導致人的認知能力下降,削弱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還會導致執行力下降,削弱抑制行為和控制衝動的能力。

故事:一位最重要的大客戶通知你,他要將業務轉移到其他公司去。你請求他最後聽一次你的推介,他答應了但只有第二天有時間。於是,你推掉了所有的應酬,暫緩了其他工作。將所有時間都用於推介的準備上,但有一件事沒有辦法推掉:女兒當天晚上要參加城市冠X杯壘球賽。不去看比賽的念頭劃過腦海,但一番掙扎後,“好爸爸”的.一面還是戰勝了這個念頭:對於女兒來說,她的這場比賽就像第二天的推介會一樣重要。在趕往比賽的路上,女兒突然想起自己的幸運符落在家裡了。還沒掉頭回家取幸運符,你就開始衝女兒大發雷霆。等你的情緒穩定下來時,已經太晚了。女兒對當天晚上的比賽感到惴惴不安,現在你的脾氣讓她更害怕了。本來很有樂趣的一件事情,現在卻讓你們之間充滿了緊張氣氛。看比賽時,你一點也不享受。腦子裡一直想著第二天要做的PPT。你也知道,現在根本沒有辦法做PPT,可就是不能集中精神觀看比賽——你很是心不在焉。女兒在比賽間歇偷瞄了你一眼,她看出了你的心不在焉。但你很走運,女兒的球隊獲得了勝利,慶祝的歡樂掩蓋了你犯下的錯誤。但不可否認,當晚得你,肯定不是一位合格的家長

稀缺會減少頻寬——減少其當下用得上的容量。就像故事中說的,你總想著做PPT這件事,它佔用了你大腦思考的頻寬,你的憤怒、心不在焉把整個晚上的都搞糟了。

稀缺的本質——沒有餘閒。

試想一下,如果是下星期做推介的話還會發生這些事情嗎?

稀缺來自資源相對寬裕階段所犯下的錯誤。要控制好餘閒不能太多,多了會產生拖延和分心;少了會管窺和頻寬不夠。通過外力將環境進行小小的改變,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窺”視野,就能緩解稀缺帶來的不良後果。當頻寬有限時,讓“疏忽”等同於“默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對應稀缺,要在富足和寬裕時開始行動。重要的是,要留有應對突發事件的餘閒。

書裡還說了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還有大r理學案例和作者做的心理實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看看。

《稀缺》讀後感2

“階級固化”這個詞第一次在大腦中揮之不去是從大二時看了郝景芳的《北京摺疊》開始,當時就一直在想這個社會莫非真如其中所描述的那樣,每個階級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維度空間,而生活於高維度空間的人永遠掌控著低維度空間的人的生存命運,除非敢於打破固化的階級屏障一步步向更高的階級爬升,否則只能固守自身所處階級,而甘當他人獲取財富與自由的墊腳石。每每思之,總覺得殘酷至極!心想我輩命運自當由自己掌控,豈能由他人操縱,雖滿腔義憤,但隨著對社會的體會加深,又往往生出許多無力之感。終究身處其中,且如今自身的能力尚且超脫不了自己的野心,思想仍未能擺脫所處環境的束縛,又怎麼不靜下心來細思解決之道呢?

“貧窮和忙碌並不是簡單地因為缺少金錢和時間,而是一種心態和能力的匱乏乏。”

開篇的這一句話直擊我的心窩,這不禁讓我思考我們常常說自己很窮很忙碌,或許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我們的心智的匱乏呢?

由於“稀缺心態”的作怪,我們一方面對於當前所要完成的事情格外的關注,這給我們帶來了“專注紅利”;而另外一方面,由於太過於專注,我們容易陷入“管窺”,即關注一件事的同時又容易忽略其他事,這降低了我們的“頻寬”,我們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因此變得低下,智商也隨之拉低。

(這裡對於認知能力要簡單說一下,其本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隨著一個人經驗的積累和專業能力的增強而逐漸提高,所以我們不能自我設限。要認識到思想水平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提升的',也即IQ是可以提高的,並非完全由基因所決定,因此我們要敢於打破“宿命論”。)

因為“稀缺”,我們做事謹慎,不斷的權衡利弊,用“權衡式思維”精打細算的生活。我們錯誤的以為自己精明能幹,能將所具有的每一分資源用的恰到好處,殊不知卻陷入了“短視”和“雜耍”的管窺心態中不能自拔。我們不停的“借用”,拆東牆以補西牆,沒有長遠的戰略意識和眼光,總以未來的利益為犧牲代價,不斷的透支著未來。我們忙碌而又幸苦的像一條狗,常常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卻又收穫甚少,也因此我們總憤世嫉俗,不斷的埋怨社會不公!而對於“短視”背後的原因,我們又是否認真地去思考過呢?

“餘閒”是和“稀缺”相對立的一個詞,也是擺脫稀缺心理的唯一解決之道,只有擁有餘閒,我們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容忍我們犯錯和週轉,才不至於被生活中“最後一根稻草”壓倒。至於如何擁有餘閒,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積累生活的資本,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意外提前做好準備,比如可以從現在起就開始學會投資和理財,給自己購買保險,通過投資實現財產的增值。

餘閒(slack) 就是我們在擁有很大空間,不存在稀缺心態時的產物,也是我們在資源豐富時進行資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書中對於窮人為什麼窮的討論尤其引人深思!我們身處其中渴望擺脫貧窮的困擾但又難以尋求解脫之道,我們以為只要自己不斷的辛勤勞作也許就能擺脫其對我們的束縛,為此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但也許我們都該好好的問問自己是否深受“稀缺心態”的毒害?又是什麼造成我們產生這樣的心態的呢?我們又如何擺脫它對我們的影響呢?

無能可以導致貧窮,貧窮也可以導致無能。窮人的稀缺心態,是導致他們無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窮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更弱。他們的大腦中裝滿了稀缺,就沒那麼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窮人不僅缺錢,更缺頻寬。反過來,頻寬負擔會致使他們的智力下降。窮人的無能,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貧窮本身。只要生存於貧困之中,我們所有人都會變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