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

讀後感7.09K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名著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

與學生共讀了《格列佛遊記》,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做家斯威夫特一自己的名義寫的,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遊歷了許多地方,好多地方是人們不曾到達的,他也以自己的真誠善良贏得了當地許多人的'愛戴和擁護。

他曾經經歷了神奇的小人國,那裡的人們開始把他當做怪物看待,但最後由於自己的真誠而成為了好朋友,他周遊世界,到過慧銦國,經歷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積極樂觀的態度,以自己堅強的意志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學生很喜歡這本書,可以從書中找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學到許多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我真想和格列佛一樣的周遊世界,探詢人們不知道的祕密,我告訴學生只有學好知識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教育他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在書中我非常喜歡作者的一段話,那也是他的人生所得,值得我們去體會,我也會把這段話當做我的做人標準。

“人人都能擁有真誠,公正,剋制自己等等美德。如果人人都能實現這些美德,再加上經驗和善本之心,人人就能為國家盡義務,只不過還需要學習一段時間罷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2

個人寫出了自己坎坷而又壯麗的一生,他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保爾小時候很淘氣,經常不讓媽媽和哥哥放心,可長大的保爾就不是這樣了。保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飯店洗餐具,在那裡,他看到了社會上許多的黑暗面,保爾的哥哥為了弟弟著想,還重新找了一份工作。當時的保爾,是一個很好的風琴手,經常和小夥伴們唱歌和遊戲。隨著日子的一天天過去,保爾也一天天的長大了。保爾和冬妮婭成了親密的好朋友,他們倆經常在一起看書和玩耍。隨著歲月的流逝,保爾明白了許多道理,參加了蘇維埃紅軍,為了廣泛的窮人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英勇戰鬥,在戰鬥中不幸身負重傷。但是保爾精神不倒,即使在癱瘓和失明困擾的情況下,依然堅持熱愛學習。

從保爾的身上,我找到了堅強、勇敢、熱愛學習的精神,正是這些精神才創造出鋼鐵般的意志。保爾先是失明瞭一隻眼睛,接著全身癱瘓,後來完全失明。在種種磨難下,保爾並沒有對困難屈服,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反而更加振作,繼續學習和奮鬥;在保爾的身上,我找到了人生的理想和座標,只有有理想的人才能取得勝利,勝利有許多方法得到,就看你用哪種方法,保爾用的是最苦的方法,得到的回報也是最令人興奮與衝動的。

我跟保爾相比差距很大,沒有樹立遠大理想,沒有人生的刻畫,也沒有正確的選項是非觀和自控力,特別是學習,總以為是為了別人而學,可是當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明白了,學習是可以認真地對待,也可以假設無其事的去對待,但回報的結果都不相同。因為你沒有付出,那麼就沒有回報。我懂得找個道理,但會不會認真去做,就要看自己的了。就像保爾年輕的時候一樣,哥哥幫他找到工作,可是他整天想著遊玩,還是沒有用的。相反的情況也還是在保爾身上,他堅持學習,並沒有因突發疾病和困難而中斷學習,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還沒有結束。這一點,我有點像保爾。有一次,我感冒發燒了仍然堅持去上課,上課結束還清掃衛生,因為我知道生病不是偷懶的理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教會了我,要學會堅強、勇敢、熱愛學習,要為了真理的信念而奮鬥,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幫我確立了人生的標誌,標誌著我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了,不能在困難面前投降。

我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定會努力學習,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定堅強勇敢,身先士卒,不怕壞人,不怕疾病,努力學習,堅持不懈,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奉獻。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3

走進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著作《昆蟲記》,他不僅能讓你深入瞭解蟬鳴的原因以及它們背後有趣的故事,許許多多埋藏在你心中關於昆蟲的疑問都能為你一一解答。這本書不但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同時也讚揚了生命的美好。

而當我用心讀完這本書後,那些細膩而又生動的描述讓我知道,人不能只看表面,動物當然也不能。

人不能只看表面,動物當然也不能。

螞蟻螢火蟲雖然外表小巧玲瓏,事實上卻是冷血動物,螞蟻是剝削蟬的壞人,他是卑鄙而殘忍的掠奪者,螢火蟲也一樣,長相及其乖巧,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獲取食物的方法,他將毒汁從溝槽中傳送到蝸牛的身上使蝸牛失去知覺,然後使蝸牛變成流質的肉。在結尾處作者提到,即使是鑽入地下,螢火蟲依然為自己保留一盞希望的燈,這句話意味深長,彷彿是在提醒我們: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都不能妥協,要永遠為自己點亮希望的燈。在說說糞金龜,在常人眼裡,他們不過是那個成天追贓逐臭,與糞堆為伴,以糞便為食,生命中最大的樂趣就是推糞球的自甘墮落的小昆蟲,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知道,糞金龜的三大本領可不容小覷,他們是傑出的公共衛生清潔工,他們不遺餘力的消滅,掩埋腐爛帶菌物質,清潔了地面;它們還是優秀的廢料收集工,對防止肥料能量損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更出乎人意料的,他們竟然還是氣象學家,能夠以在黃昏時候的繁忙或焦躁來預示好天氣或暴風雨。所以說呢,我們要多去發現動物真善美的一面,多感受它們給人類帶來的快樂,不管本性是好是壞,他們也都是美好生活的化身。

坐在一棵龐大的大樹下,我又聽見一隻可愛的蟬姐姐在盡情的歡唱了,這一次,我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無知的拿起一塊石頭傻傻而又充滿怨恨地對它說“你再亂叫我就打死你。”而是作為一個感受生命美好的探索者輕輕地讚揚它“你的'歌聲真美。”

當然,在我感悟這些小小昆蟲生命美妙的同時,必須感謝那個為了探究昆蟲而付出了自己一生精力和心血的人--我們偉大的法布林先生。當我們花費了自己一週乃至一個月時間去感受這本書的真諦時,要想想,法布林先生為了這本書犧牲了自己原本可以肆意打遊戲,看電視,盡情玩樂的大好時光,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再去給自己時間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了。

昆蟲們因為熱愛生命,所以追求美好生活。

而我們因為熱愛這個世界,所以應該追求實際的真善美。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4

今天,校長打電話要名著閱讀的讀後感,可是我還沒有讓學生寫呢!本來計劃假期讓學生寫的,只好臨陣磨槍,讓學生第四節寫了。因為我限制了時間。必須當節課寫完,寫不完的不許回家,而且允許早交作文,說不定還可以早回家。於是學生超長髮揮。20分鐘已經有很多同學交了作文了。我挨著看了一下,寫的還相當好。於是深有體會,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努力挖掘,學生就能給你創造奇蹟。

下學了,我到了校長室。她希望挑出10篇寫的好的。我挑來挑去,覺得每一篇都很好。於是就挑了不同名著的讀後感,以及字型比較好的10篇交給了她。

可惜的`是我們的學生家裡有電腦的不多,不然的話,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全發表在部落格上。不行,開學以後我一定要讓我的學生每個人都開一個部落格,把自己的好文章都發表出來。這麼好的文章不發表,都埋沒了,太可惜了。

由這次的讀後感寫作我也知道了學生的書沒有白看,看過了一本書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感受還特別深刻。所以還是要讓學生多多讀書。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5

今天我讀完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受益匪淺。

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並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隻怪物的脊背上。後來得知這隻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後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之於世。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是一個探險的故事。我從小就十分喜愛探險,探險就需要堅持·勇氣。這本書還充滿了幻想,有一種神祕感,吸引力,就想讓我們去挖掘,去探索。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6

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被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現在,品讀《紅樓夢》已有七八次的我,已經頗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了。當我讀到林黛玉含淚葬花時,我的心不由一顫: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生動地寫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心理;當我讀到賈寶玉被父親痛打後,林黛玉去看望他,這時,她已是“兩眼腫得像桃兒似地”,這又表達了黛玉的善良,我又忍不住為她傷心。在讀到林黛玉去世時,我不禁兩眼一酸:多麼可憐的.女子啊!想到她從小喪母、寄人籬下的悲慘遭遇,此時此刻,更加覺得她可憐又可悲了。

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就這樣香消玉殞了!現在的我,還不能完全理解《紅樓夢》,但我仍然懷著崇敬的心來品味這本鉅著,一點點理解和體會曹雪芹的用心之苦。我想,以後,我會真正地讀出它的味道來。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7

1024月日我們學校全體教師來到建國國小多媒體教室,參加進修學校由李國紅主任主講《淺談生命教育》專題輔導,此次培訓我們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在上一週週末會上,校長要求教師一律不準請假,按要求認真記好筆記。

通過培訓使我們深入熟悉到生命教育本質是尊重生命極其存在價值,而生命教育的就是讓同學體會生命的無常,珍惜自己,關懷別人;讓同學闡揚生命的光輝,樂於助人,優良人際關係;讓同學瞭解生命的意義,感恩惜福,愛護大自然;讓同學珍惜生命的價值,樂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視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懷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教師自己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才幹感動同學的心靈,使同學也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在實施生命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對相關學科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使教師更好地適應生命教育的目標和要求。我們教師要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加強信心,振奮鬥志,產生樂觀的情緒體驗。

教師要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政xx會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使教師這一職業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受人尊敬的職業,從而減少教師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職業的自豪感。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8

當前,素質教育已越來越多地為社會、家長和學校所接受,逐漸形成共識,已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列入議事日程的一項中心工作。而國小教師正歷史性地站在這一前沿。為此,國小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從全面提高國小兒童素質的角度,對國小兒童的品德、學習、生活、心理,交往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指導。

基礎教育階段,正是學生的知識技能、品德意識、行為習慣逐漸養成的時期,教師的正確引導極為重要。熱愛和關心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基本條件。如果仍抱著陳腐的觀念;或不思進取,修養低下;或屈從升學壓力,方法粗暴,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造成學生心理壓抑,情緒低沉,學生的身心必然會受到傷害。教育名著是經過歷史反覆驗證的、得到世人公認的優秀或知名的教育著作,具有以下特點:它穿越歷史的重重煙雲而光輝不減,其核心部分積澱著深邃的思想精華,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思想境界,傳達了科學性較強的育人精神,蘊含著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觀念,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具有啟發性,能使人從過去的經驗中領悟到教育法則和規律;具有暗示性和感染性,能使人感悟、煽起激情;具有相對完整的結構,有血有肉;具有可操作性,能使讀者有章可循、有模可仿、有法可學;能照應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有利於全面理解教育問題。

學習教育名著,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研讀教育名著,從中獲得理論、思想、觀點,把成功的經驗上升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性認識。

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被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問題學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國小四年級,有的孩子見到書就想撕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問題學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

李聖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問題學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

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這樣的教育名著值得一讀。研讀教育名著不只是侷限於閱讀那些“適用性”較強的學科雜誌,吸取那些“可操作的”點滴經驗,而要真正閱讀教育理論專著,要由經驗型教師成長為學者型、科研型、專家型教師,要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必須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必須研讀一定數量的教育名著,理解和掌握教育現象的歷史和全貌,獲得真正系統的教育理論體系。

基礎教育階段,少年兒童一般都是六到十二歲的孩子,他們正處在長身體、

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老師是他們學習生活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對每個學生全面負責,使他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在學校生活中,老師與孩子們朝夕相處,正在成長的兒童隨時地都在用自己的那雙敏感的眼睛觀察著老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著老師的言行舉止。因此,老師的良好修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最生動的教育力量,它不僅影響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而且影響他們以後的工作生活,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名著閱讀讀書心得體會近期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孔子、葉聖陶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很多。人們常讚賞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蘇聯著名教育家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提出了很多教育觀點讓我感受頗深,要求我們教師應多讀書,讀好書,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落實到學生上面,作為一名老師應當怎樣做?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藤野先生那嚴謹的治學態度,公正無私的師德深深地影響著魯迅先生,時刻激勵著他去英勇鬥爭;陶行知先生一生為師,注意表率,良好的師德風範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們譽為“萬世師表”,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我們要以前輩為楷模,並向身邊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建立起以教為榮,以教為樂的專業思想情感。面對著不成熟的少年兒童,面對著正處於動態發展中的他們,我們要注意言行舉止。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我們要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為師之責。熱愛學生。教育學生是個艱鉅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成為一名留守兒童,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不做,和同學打架。當了解到這情況後,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著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

讀了一些教育名著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9

《海邊的卡夫卡》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世界是凶頑的,同時又是溫暖而美好的。當我們走了很遠很久的路上時,一覺學醒來,就成為這個新的世界的一部分了。

這本書的內容是:一個渴望得到自由的15歲化名叫卡夫卡的少年。有一天,他離家出走了。在現實社會中的親身經歷,有痛苦的,悲傷的,但是在這“悲 傷”的記憶中還有一些“甜甜”的滋味,在捷克語中“卡夫卡”是“烏鴉”的意思,主人公卡夫卡自己所解釋的意為失群的烏鴉,所以他在現實中的`一切都是要依靠 著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能夠忍耐一切,接受一切的“強壯”。

卡夫卡,與其他的少年不一樣,他小時候就被母親拋棄,而且又被父親詛咒,他下定決心“一定 要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獨,默默鍛鍊身體,放棄學習離家出走,一個人到不認識的遠方。在這本書上有一首小詩字裡行間帶著淡淡 的悲傷:儘管世界上有那般廣闊的空間而容納你的空間雖然只需要一點點卻無處可尋因為沒有人可以理解因為沒有人可以包容因為沒有人可以安慰……好像每個少年 的15歲都會有驚人之處。當我們快要長大時,我們會開始想要自由。在一個極端的世界裡,自己好像總是會變的現實,像卡夫卡一樣去追求自由,但是最終還是被 自己努力追求而來的自由束縛住了。

這本書使我們看清楚了自由的可怕,自由的邪惡。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0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遊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會了思考。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著我們。或許由於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於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瞭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真的非常好看。每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險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看下去。雖然大家都認為悟空法力高強,是最厲害的`,但我卻有點不以為然。他法力高強是無庸置疑的,但我認為西天取經的旅途之所以會如此有驚無險的順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勞。不管怎麼說,西遊記真的很好看。

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裡的《西遊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不覺感嘆萬分!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儘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儘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有時還愛貪點小便宜)。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唸經,任勞任怨。

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著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_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

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鹹,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嚐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嚐了人生五味,什麼才更有意義。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1

今年夏天,我有幸閱讀了老舍的《駱駝祥子》,走進了祥子的內心世界——那個摧殘人的肉體和靈魂的地獄時代,《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著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終於, 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說,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但“天有不測風雲”車剛拉了沒幾天,就被官兵給搶了去,他恨世上的一切,憑什麼把人欺侮到這個地步,他不甘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

次次地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地振作起來,再度奮鬥——他買到了車——但這卻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

好景不長,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賣了車,終於窮途潦倒,一切都化為烏有了,像用橡皮擦筆痕般,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終還是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社會給打敗了,被社會給腐化了。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幹勁。他沒有力量從那個極度黑暗的環境中站起來,而是永永遠遠地跌下去了,與那個墜落的環境同化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他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了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逐漸消失在這座城門洞裡,不帶走什麼,只留下一個悲哀的故事……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但是,我依然堅信,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挫折面前,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我們要把挫折看成一種精神財富來珍惜,不要為一時的痛苦、失敗而蒙閉了自己的雙眼,而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自己來安排,努力找回自己的出路.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2

暑假我把《三國演義》看完了,由於這書實在太好看了,我又來回又讀了幾遍。《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它是一個斷代體的一部小說。它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個國家,為統一天下而三雄紛爭,最後由晉國統一天下的故事。這本書刻畫了近二百多個人物的形象個性,無數個戰鬥策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為漢室天下而戰的劉備,有料事如神指揮若定的諸葛亮,有心胸狹隘忌才好勝的周瑜,有英勇善戰舉世無雙的趙雲,有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天下人負我的曹操……其中我最喜歡的英雄當然是聰明機智的諸葛亮。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軍師在他正確的.指揮下劉備的部隊英勇善戰,基本從無敗過。這裡有一計謀是我最喜歡——“空城計”。

當時,諸葛亮的部隊去押送糧草,城裡只留五千兵,此時司馬懿帶兵攻打諸葛亮的城池,他手下文官亂作一團,他靈機一動叫大家不要驚慌失措,命人開啟城門,留幾個兵在城外裝掃地,自己站在城上彈琴。司馬懿看到了這樣的情景認為其中有詐,不敢輕易攻城,叫大部隊撤退。當司馬懿撤退幾天後才知道這是諸葛亮使的空城計,可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諸葛亮的部隊已經回來了,只好灰溜溜地回魏國。諸葛亮為蜀國日夜操勞,鞠躬盡瘁,最後積勞成疾而終。他雖然去世了,但他死而後已的精神一直存活在人們心中。

《三國演義》這本書體現了當時亂戰中含有的仁義,使我受益匪淺。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3

“儒”,本義是沐浴濡身。後指那些以為人相禮、祭祖祀神為本職的人,因相禮前他們必須沐浴齋戒,故稱之為“儒”。《禮記·儒行》說“儒有澡身而浴德。”

孔子曾經做過“儒”,繼承了儒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徵並對它進行了改造,並以“儒”作為自己學派的名稱。且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概念。所謂“小人儒”,指傳統的舊儒者,他們只注重禮的形式,當時已淪為靠為人相禮混飯吃的人,在社會上受人鄙視;而所謂“君子儒”則是孔子倡導的,它更重視講習傳統的禮儀、文化知識,並在“禮”中灌入“仁”的內涵,把“禮”與---緊密結合起來,用人事來解釋傳統儀式,用仁義道德來喚醒人心,在崩塌的舊世界的廢墟上,讓人們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儒家經典著作首推《論語》,意思是語言的論纂,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全書共20篇,約11000字。內容涉及哲學、歷史、---、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有學者提出,在我國思想學術發展史上,自上古至東漢之末是“純中國學時期”,而“純中國學時期”的諸子文章,是我國文化傳統最重要的根。因而,在人教版高二語文選修教材《先秦諸子選讀》中,首先選編了《論語》中的70則語錄按照一定的話題分為七課呈現給學生。

而每次帶領著一屆又一屆學生精講深析這些選編內容時,我也會要求學生集體共讀《論語》整本書,以期更為深入全面的領會孔子的思想,獲得生命中的大智慧。隨著教學程序,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論語》,一次又一次感受著這本智慧之書所散發出的恆久而溫潤的光輝,沉浸在這文學與哲理完美交融的美麗之中。

《論語》之美,美在其語言。

因是“直錄”,所以鋪張潤色,反失其真。“章既簡短,辭已質樸”。所以,“質樸”是其語言之一美。

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巧言令色,鮮矣仁。”等等,基本都是口語,明白易懂,文字簡括。雖沒有充分展開論證,卻能把孔子的思想完全表現出來。

雖則“文簡”卻是語長,雖是“質樸”卻是含蓄,“文緩而旨遠,餘味曲包”。因此,“詩味”是其語言之二美。

因孔子生活的時代,春秋詩性文化風韻猶存,加之孔子及其弟子良好的“詩學”修養,使得《論語》的語言有著濃郁的詩味。例如“《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曒如也,繹如也,以成。”等等,語言簡約,卻是旨意有餘,其味黯然而長,其光油然而幽,給人以悠然神遠之感。

由於孔子對現實人生有著深刻的`體察,因此《論語》中有很多富於哲理性和啟示性的警句格言,有些語句堪為詩與哲理的完美結合。因而“理趣”是其語言之三美。

文字間立論的新穎,分析之深入,總能以其警策的力量推動著讀著與作者一同思考、探索生活的真諦。例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以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君子不器”……其語言總是深入淺出,雋永有味,善用譬喻,把抽象的哲理凝聚於具體的形象之中,使深奧的理論文字兼具盎然的詩意,是詩化的哲理,是哲理化的詩。

學者梅俊道指出,強烈抒情的表述語言、凝練含蓄且哲理化的格言、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法、簡練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論語》“遣辭簡約,準確傳神,真可謂以一當十,字字珠璣。”其上乘的藝術效果,給人以淳美的享受。

《論語》之美,美在其人物。

有人說,一部《論語》是“當之無愧的傳記文學的祖型。”在記錄語言,寫人敘事時,注重於人物精神面貌的描寫,給我們呈現了面貌清晰、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形象。

首先,是用靜止的描寫來細緻刻畫人物。“子之燕(宴)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寫孔子閒居在家,衣冠整齊,容貌舒展安詳,神態和悅輕鬆。描畫了一位從容儒雅的孔子。“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則直接通過孔子的語言,表現了孔子的好學之求,育人之懷,以及謙虛之德。“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一句,更是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美的孔子形象,溫和而嚴厲,威儀而不凶猛,恭謹而安詳,真可謂達到了中庸至德,是能居於仁之宅,立於禮之位,行於義之道的君子。

第二,是在具體的事件中表現人物形象。例如《先進》篇的《侍坐》章,在這段具有文學意義的記事文中,不但寫出了孔門師徒閒談之時的活潑從容的氣象,而且從各人的談話中還表現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孔子態度的親切,思想的睿智,胸襟的開闊;子路率然而又浮誇;冉有謙虛且自知;公西華虛心向學又長於禮樂;曾皙優雅瀟灑而快樂自足。尤其是那一句“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既是表達曾皙,同時也是表達了孔子對於“仁”這一美好理想的追求。在美麗的春天,在詩意的微風裡,順應天時,沒有爭伐,自由自在,在天地間自由呼吸,等待著自己的價值得以實現,這是儒家最終希望的人生的樣子。一章之中,每一個人物都形象豐滿,生動鮮活。

第三,是在與人的交往中展現細膩的情感。孔子與子游交流時知錯能改,與陽貨交往時機智靈活,與宰我交談中體現出包容與自我的堅持。在伯牛重病時,一個“問”字,表現了孔子的牽掛,一個“自牖執其手”的細節動作描寫,傳遞著孔子的深情,一句“亡之,命矣夫!”是孔子對命運的無奈悲嘆,一句“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的兩次重複,細緻深入地表現了孔子對於弟子的悲憫摯情,生死離別時的哀傷痛楚。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淵,31歲生活艱辛頭髮全白而死,更是令孔子“哭之慟”,哀嘆“天喪予!天喪予!”。在衛國統治集團的內訌中,率直忠厚的子路被剁成肉醬,更是使得71歲的孔子更快地走向了生命的終結,第二年就與世長辭。孔子對弟子們的深愛,顯示了孔子在道德和情感方面的雙重選擇,“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傳達了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仁”的境界。

孔子是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發生了最深遠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學者。他有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尚人格,有著“仁以為己任”的擔當精神,有著“好學不倦”的執著追求,有著“有教無類”的教育情懷,有著“疏食飲水,曲肱而枕”的安貧樂道的操守。

整部《論語》,刻畫了許許多多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但胡念貽認為,《論語》的文學價值與藝術成就主要在於成功地刻畫了孔子這一人物形象。整本書以實錄的現實主義寫法,用描寫抒情的筆觸,透過對孔子形象的塑造,“最大限度地反應了一種思想,一種信念,一種道德,一個時代。”

《論語》無疑是一部浸蘊著恆潤之光的經典作品。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4

《黑駿馬》是一部有趣的長篇小說,書中描寫的黑馬是英國女作家安娜。休厄爾塑造的主人公,它的名字叫黑驪,它直覺敏銳,性情溫和,任勞任怨,是一匹難得的.好馬。

黑驪曾經有過多次“旅遊”,它遇到過善良的主人,去過馬市,被人虐待過,也被戴過短韁繩,還和好朋友生薑生活過一段時間……它曾經救過善待它的主人一命,也曾經被一些粗暴的人折磨得傷痕累累。通過它酸甜苦辣的經歷,從中看到了人類的善惡醜美,作者的目的是呼籲大家愛護動物。

我覺得人類不能光為了自身的利益讓具有生命的動物象機器一樣的使用,虐待它們。我們應該珍惜動物,動物也有感情,它給我們也帶來了快樂,在日常生活中,人類在許多方面都缺少不了動物,我們要以一顆愛心去對待它們,相信也會獲得善意的回報。

在作家筆下,動物們的心裡描寫細膩生動,黑驪活生生的象人一樣有情感,會思考,有時會比人更加仔細,更加機智。人與動物的交流水乳相融,寫得真實而親切,這是一本令人回味的書!

閱讀名著讀書心得15

諸葛亮無疑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了,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前後知天下事,左右曉天文地理。但讀來讀去,心中總有一個結不能開啟:他為什麼老是要和魏延過不去呢?在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後,我還是覺得魏延應該算是三國裡的一個悲劇人物了,因此覺得有必要為他說上幾句,鳴鳴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見,也希望能一起來談談。

我個人認為,在三國裡,魏延是一個深明大義、識時務的俊傑。想當年劉備攜民渡江投奔襄陽,劉琮拒不開門,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聲:“劉使君乃仁義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並砍死守門將士,要放劉備進城來。因文聘殺出阻攔,且劉備和諸葛亮並不領情,沒有進城,魏延只好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後關公戰長沙,與長沙守將老黃忠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兩人頓有惺惺相惜之意。韓玄欲以外通內連之罪處死黃忠。在關鍵時刻,還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責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然後一刀砍下韓玄的人頭,投拜關羽。可見魏延對劉備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撓的。就是這樣一個有功之臣,諸葛亮卻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理由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還想當然地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所以要絕後患。這真是無稽之談!照此邏輯,所有的叛兵降將都應該推出斬首。最後還是劉備出來打圓場,救了魏延。但諸葛亮對魏延的偏見卻影響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諸葛亮麾下奮勇殺敵,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諸葛亮取了西川,論—功行賞時,連歸順不久的馬超也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而和黃忠一樣資格的魏延,卻被排斥在“五虎上將”之外。這就大大地傷了魏延的心。此其一也。

諸葛亮一出祁山時,魏延出了一個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一舉定秦川。應該說,這是一個大膽而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如果諸葛亮能夠採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議,以主力出陳倉或斜谷,以一部出隴右牽制魏軍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襲長安,是能夠一舉定秦川的。但諸葛亮卻過於謹慎,堅持所謂“十全必克而無虞”之道,坐失良機。反過來還譏諷魏延:“你以為中原就沒有比你聰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擊,管叫你有去無回!”結果諸葛亮還是傾舉國之兵走隴右大道正面攻擊,六出祁山,無功而返,自己也累死於征戰途中。此其二也。

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後事時,託付楊儀主持全域性工作,將兵法傳與姜維。此時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楊儀當魏延鬧情緒時可相機處死他。而魏延這邊正氣鼓鼓的:論資格,他最老;論—功勞,他最大;論文謀武略,他不輸楊儀、姜維,而到頭來這把年紀,還得聽小輩調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舉動:放火燒了蜀軍回撤的棧道,揚言要擒殺楊儀。最後還是楊儀和馬岱合力斬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劇性的命運結局,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關係。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諸葛亮卻始終對魏延抱有成見,而且還當著魏延的面說一些不利於團結穩定的話。無論魏延怎樣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久而久之。魏延心裡總憋著一股火,諸葛亮對後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導火索,當諸葛亮死後就爆發出來。

名著閱讀後寫讀後感800字[篇2]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為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書中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這個可憐的人兒啊,深受封建禮教和制度的迫害,對社會甚至是自己身邊的人都有一種恐懼感。它總認為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認為封建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儘管,那個社會是不會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這篇文章是作者對吃人社會發出的勇敢挑戰,是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槍。

而《孔乙己》則又是一篇抨擊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個落魄的讀書人。在封建統治的毒害下,他只會滿口“之乎者也”,一無所能,不得不做了樑上君子,並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憐的他,因窮困成了人們的笑料,因偷竊被打斷了腿,儘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誰會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這麼走下去。“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是啊,他的債誰幫他來還呢?封建社會欠下的債,又有誰幫它去還呢?辛酸的故事,鞭撻了封建教育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說說《阿Q正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魯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個以“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的貧苦農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樣可憐,一無所有,受欺凌與剝削,只能用所謂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曾經的他,渾渾噩噩,苟且偷生,在聽到辛亥革命的訊息後,他卻嚮往革命。可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槍斃時結束,他的死,又是一場悲劇。阿Q,這個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卻正是那個年代廣大農民的縮影。阿Q的命運揭示了農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憤慨。

《吶喊》所包含的,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小說,他們都引人深思。魯迅就是懷著“哀其不幸,怒氣不爭”的心情寫下了這些文章,描寫出一段段社會風貌,塑造出一個個人物,展現出一種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