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後感1.7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通用10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

寒假中認真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

首先這本書讓我感覺是那麼地親切而又貼近我的生活;其次,我是一名教師,雖然這是一本有關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出了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讀過之後覺得不但對自己如何做好一個母親有幫助,還對自己如何教育好學生也有很大的幫助。

書中說“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還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要想有一個又乖又聰明的孩子,除了先天條件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媽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素質。孩子就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環境中慢慢建立和培養起來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做出讓大人們認為不好的行為,其實那些都稱不上是錯誤,只不過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小事。硬是歸結為錯誤的話,也應該先尋找錯誤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先從大人們身上去找問題的根源。大人們的一句話,一個細小的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說好媽媽是個關鍵。每個媽媽都想當好媽媽的。可是往往到最後總是會抱怨“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看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讓我們記住這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才要施教,施教應該溶於濃濃的愛中,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我想今後我應該把手中的鋤頭換成刻刀,力爭既做一個好媽媽又做一個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2

前段時間,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身為人母又身為人師的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動。

本書的尹老師尹建莉以前也當過教師,她有一個女兒,很是不錯,十六歲就考上了清華大學,還超出分數線二十多分,她根據自己十幾年的育兒經驗寫下了這篇文章。一個如此成功的孩子背後定有一對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她把自己的育兒經驗無私地奉獻給我們這些讀者,讓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瞭解到如何去做才能最好得使孩子接受我們的意見,做個聰明的好孩子!書中總的分成七大點進行講解:

1、如何提高愛的質量

2、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5、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6、小事兒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點點都講的很詳細,通過自己接觸的例項更好得把問題擺放在我們面前,教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去解決,使孩子不受傷害,維持他們的那份純真。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個家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難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經常讓孩子有機會獨自做事,獨自承擔責任,獨自解決問題。凡能讓孩子獨自做的家長就不要包辦,凡能讓孩子獨自想的家長就不要急於給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裝得無能一些,無知一些,以便把各種機會留給孩子。看了這一段,我有意識在和兒子生活、學習和遊戲中注意對他進行這方面的鍛鍊,比如:自己洗澡。我家的熱水器開關安放的較高,5歲的兒子踮起腳也夠不著,每次洗澡都是我給他開關水,我覺得很是麻煩。一天,兒子又叫我放水,我告訴他自己搭個凳子就行了,他很樂意地做了,可是一個凳子矮了,我就告訴他用一高一矮兩個凳子組成梯子這樣就可以碰到開關了。這個方法實施後,他很喜歡,只要一喊他洗澡,他就會自己搬倆凳子洗澡去了。在學習方面,剛開始我還是陪他學習,給他讀題目。在他的識字量提高後,我就不再守著他做作業,而是讓他自己把所有的作業做完後,再一起檢查。

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後,他基本上能獨立完成作業,只是偶爾有不認識的字才來問我。玩遊戲的時候也是這樣,比如找不同,其實我早就看到了不同之處,但是我還是裝著苦苦搜尋的樣子,等他先找到,然後就誇他觀察仔細,眼睛亮等等,得意洋洋的兒子找得更仔細認真了。但是要注意不能次次都是他贏,偶爾還要超過他一兩次,這樣才能激發他的競爭意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3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家教指導書,內容貼近實際,書中介紹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對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難題都有所涉及,非常適合我們這個年齡初為人父母的八零後閱讀。通讀全書,有幾點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如何與孩子相處。在傳統思維中,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聽我們的話,按照我們的想法和指令去生活學習,往往我們在這種管理性的思維模式中,過分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最終導致孩子對父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覺得作者傳達的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引導他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安排好他的每一件事,或者替他做好每一件事。給他更多的鼓勵,去強化他的優點,並推而廣之,而不是反覆強調他的缺點或者錯誤。想要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要想方設法保護孩子對這件事的興趣,而不是通過反覆地指令和強迫去讓孩子做,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這件事,甚至最終把這件事放到了敵對的位置上。比如想要孩子好好學習,就要保護他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通過大量的作業來滋生他對學習的反感,不是通過對分數的過分追求來加強他對考試的焦慮。

第二,作者的一句話我非常贊同:國小主要解決的是學習興趣問題,國中主要解決的是學習方法問題,到了高中,才是真正比拼學習能力的時候。所以說,在國小國中階段,學校已經把考試成績的重要性渲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家長這個時候就不要對成績再有過分的關注和追求。因為在國小和國中階段,學習成績並不會與孩子將來的成功與否有決定性的關係。這一點我從實際經歷中就深有體會,國小和國中階段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在走入社會後,他們的成就並不一定就比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差。不過我雖然想到了這一點,但是我覺得作者總結的更精準,更透徹。所以孩子在國小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保護他對學習的興趣,不要讓他對學習感到厭煩甚至恐懼。

在此,我也鄭重地推薦所有為人父母的朋友都來讀一讀,正如本書前言中所說的,我們每個人的孩子都是一塊玉,如果我們只會拿著鋤頭去雕琢。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4

這本書帶給我不小的震動。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感動著,它讓我發現,原本我們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可能是走入誤區,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甚至,感到我們家長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

該書的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16歲的女兒參加大學聯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這到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們能體會到孩子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相當大部分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和這個家庭的教育。

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教育,幾者之間應是相通的。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師以及長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如果這本書尚有不足,那我覺得該書起名為《好家長勝過好老師》更妥。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從個體教育而言,無謂標準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適自己孩子特質的教育方式。對整體的教育而言,則是有共同的教育規律。

心,對孩子的關心是第一的,這才是根本;技,是效能增大的工具而已。

對孩子應該是真心的“關愛”,而不是“溺愛”。

對孩子應該是嚴格的“要求”,而不是“苛求”。

對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看重”。

還有一點就是: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的潛移默化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

這也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壓力。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好的孩子天生是好的,不好的孩子再努力教總是教不好的,至於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一直沒有深究,覺得或許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命,這和後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不是穿了西裝就能變成紳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學習,做父母也需要有做父母的智慧。這是一種生活的積累。

此時,我想到了美國心理學家推出的成就方程:20%IQ+80%EQ=100%成功。

所謂的IQ和EQ是指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5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我無數次的通過窗戶觀望一下外面的世界,看看街道,看看小區,看看人來人往。

有一天早晨,我們後面樓的老奶奶又推著三輪車在垃圾桶裡翻啊,找啊,好像她所需要的寶貝都在垃圾桶裡。這個老奶奶我對她印象特別深刻,我嫁過來的那一年,我就記得她每天帶著她的老頭去翻垃圾桶,老頭身體不好。後來老頭沒了,她還是一直翻垃圾桶。這就是即便沒有了勞動能力,也要靠雙手賺錢的生存意識吧。

她那天早晨翻過了之後,弄得滿地狼藉,我就趕緊叫寶寶來看,“你看看噢,這個老奶奶又翻得亂七八糟的,把東西拉走了也不知道打掃一下,是吧?”“她為什麼撿垃圾啊,是的,弄得真髒”後來,我們娘倆就在窗戶邊看著說著,沒多會,老奶奶又騎著三輪車來了,這次她不是翻垃圾桶的,而是把剛才的翻在地上她不需要的垃圾打掃乾淨的。瞬間,我覺得有一些尷尬。

我當時並沒有覺得自己瞧不起她,也並沒有覺得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不尊重他人。這些感受都是今天才發現。此刻讀的這篇《讓孩子學會尊重》,裡面有一段話“尊重是一種心態,處於人之下,尊重自己,不諂媚,不逢迎,不妄自菲薄;位於人之上,尊重他人,不嘲諷,不貶斥,不妄自尊大。”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到人之下,尊重自己;可是人之上,我卻做到了嘲諷並主動的帶著孩子來妄自尊大。人應該是平等的,身份、地位並不能成為判定一個人是高貴還是卑賤的依據。

每個人都有自尊,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竭力想要維護自己的自尊,然而別人的自尊卻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在現代這個社會,我們更是習慣以職業、地位、身份、收入、外貌、身體健康狀況等外在的因素將人分出高低貴賤,區別對待。就算沒有嘲諷、貶斥,又或者做到了諂媚,逢迎。尊重何其容易?

不管怎樣,我都希望,我能夠做到尊重!我想做那個優秀的人。最後,套用一下魯迅先生的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原來優秀的人對誰都會尊重。”共勉!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6

今天花費3個小時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概給看了一遍,整體感覺,這本書對國小生家長是必備的,他裡面講到了關於寫作業,暴力作業,學習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紹。對我震動最大的有2個點。

1、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國小,乃至是國中,這些都是可以逆襲的,這個魔法棒就是課外瀏覽。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書,將現在的看書時間再增加。而這個看書是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給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動。這些對他以後的爆發有很大的影響。對這2個孩子,現在要把陪他們的讀書時間擴大到每天的1。5小時,不要只是限制在他們的繪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在他們上國小以後就能夠讓他們去看長篇小說,這個對讀書習慣的養成,提升瀏覽速度很重要。裡面講到“當瀏覽量上去了,瀏覽速度也會提升”

2、一個家長應有的智慧裡講:最好的“管”就是“不管”,這讓我想到最近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事情,特別是大寶,最近讓我很苦惱,早上起來開始哭,不願意上學。自己不穿衣服,洗臉刷牙都是磨嘰的,沒有很乾脆的完成。上學校之前有時還會鬧一場。在回來家以後,吃飯前看電視,吃飯後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臉刷牙,上床看書,玩玩具,聽故事,該睡覺時不願意睡覺。

想一想自己給孩子定的目標,現在發現我其實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這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管,這類管會讓孩子失去主觀能動性,不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好的履行者,而沒有成為一個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這類“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這個和我給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是甚麼樣的關係呢,我給他制定這麼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呢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怎樣樣做,才能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去自己做呢,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和自控力,之間是甚麼關係呢?

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是屬於管的比較多的家長了,這個到底對我們家的兩娃是甚麼樣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願,把書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滿足了,照舊值得把她買下來,花時間去看。也合適將它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本書要比《完全的成長》少燒腦很多,那本相對是心理學的書,需要一句句去體驗。而這本給了很多現在家長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7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寒假得空,為了做個好媽媽,去書市一逛,買回一本,細細品讀,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動。

這本書是一本有關家庭教育的書,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從書中的字裡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並且她16歲的女兒參加大學聯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最主要的是,這麼優秀的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的內容不僅讓我懂得了為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讓我深思為人師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對待孩子的犯錯。很多時候學生犯錯之後,我們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氣,繼而對其批評教育一頓。書中的作者認為在讓孩子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說”往往是最好的“說”。其實孩子犯錯之後心裡已很難過了,老師給予理解,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即使說,也要採用不讓孩子丟面子的說法。孩子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犯錯,改錯,在犯錯,再改錯的過程,孩子從犯錯誤的過程中獲得成長的樂趣和生活的經驗。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們需要理解錯誤帶來的價值,看到錯誤和正確同樣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要冷靜,分析具體問題,對症下藥。

再者,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作者認為“強權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會讓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疼,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獨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們不再好好地聽話,而是離經叛道。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會強迫孩子去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我們經常採用強權手段,讓孩子服從自己,其結果只能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適得其反。其實我們要改變想法:孩子要求獨立,說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開始思考問題,開始長大,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感到高興,要以客觀、疏導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反抗。有一個故事,兩個母親得知了孩子之間早戀的事情,女孩子的母親勃然大怒,對孩子批評教育,並給她辦理了轉學手續,孩子哭著離開了心愛的學校和同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8

寒假我認真讀了尹建莉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使我對教育孩子和如何做一個好媽媽有了新的認識,更在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

文中講到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就是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我們都說孩子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大於學校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不應該單單是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師。我們應該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書中還概括了很多教育孩子的要點,內容通俗易懂,使我對教育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其實教育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是在教育孩子,但我覺得最應該學習的是家長,因為身教永遠大於言教,改變自己比單純教育孩子更加的重要,對於我的孩子來說,他比較內向,不大愛說話,可能與我們做家長的也有很大關係,我們在外面經常批評孩子,說孩子不好,使他自己覺得不自信,所以導致孩子不大喜歡和人交談,這是我們的錯誤,現在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和同學們多交往,融入到班級的生活中去。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一種方式方法,放下我們做大人的架子,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慢慢改變。希望孩子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也在長大一次。對於孩子的學習,我們應該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下學習,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別讓孩子討厭學習,孩子的學習好壞,是在日常學習中不斷的積累的,而不是突擊出來的,不要寫暴力作業,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天才,天才就是運用資源快樂重複次數最多的人。其中就講到快樂的重要性。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未來社會負責。孩子的童年不會重複,讓我們做孩子的好朋友,讓孩子們在我們每個家庭裡都能快樂地成長!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馬彬軒家長田樹英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9

幸福是什麼?幸福其實很簡單:在他熟睡的時候,靜靜地欣賞這個小小的生命,感受孩子均勻的呼吸,摸摸他滾圓的的胳臂,胖胖的小手,有時還忍不住在他那可愛的小臉上親一口。看著孩子咿咿呀呀,總是在想這個小生命長大會成為什麼樣呢?既是幼兒教師又是媽媽的我,不知不覺地對育兒類的書籍感興趣起來。近一段時間,正在讀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後感觸頗多,先不去對這本書的內容上來做介紹和評價,僅僅從書名上來看,這個書名只是想說明一個很重要卻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長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儘管自己是一名幼兒老師,一直以來,我卻仍然在茫然,到底怎麼樣教育孩子是對的,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零零散散的看過一些書籍,更多的是遇到問題馬上到網上搜索。網路是便捷的,但有時繁雜的,甚至冗長。這本書雖然寫的文字平淡,語言普通,但沒有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對於很多具體問題,作者找到了妥善處理的方法,這真是我們需要的。在朱旭東先生的序言裡,我一直銘記著五個字:有心而無痕。這真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心,做任何事,只要有心,多半就成功了一半,何況是教育孩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是好媽媽,那麼何謂好媽媽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文中寫到“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看了這篇文章為自己能在家帶孩子高興,感覺看到孩子們成長中每一天的變化就是一種幸福!然而,也為自己不能時刻陪伴孩子而遺憾!面對孩子,常常被眼前的小生命而感動地微笑,完全把自己是幼兒教師的角色拋諸腦後;當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我才又恢復了“清醒”,在教育其他孩子的時候,突然之間有很多想法,才發現作為一個媽媽似乎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了,而作為老師,卻有許多心思。莫非面對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不知所措了?努力想做“好媽媽,好老師”,看來是自己給自己壓力太大了。將壓力放一放,將茫然擱一擱,拿起這本綻放著樸素光彩、散發純淨幽香的書,一次次細細品味,我相信它一定能給我們每個為人母為人師的讀者帶來常新的感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0

起初看到這麼本書被吸引,是因為當了媽媽後,一直很注重對孩子的人生價值觀,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希望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來正確引導孩子。在網路發達的現況下經常聽說這本說,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看,來到公司後,公司為了員工有一個好的習慣,每個月要求每位員工讀一本書。在借書的時候,意外的發現公司有這本書,便想著借來來看看,好好繼續學習學習。畢竟,孩子現在4歲半,這些年,雖然很努力的去做一個好媽媽,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實,就像這麼本說的: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極致,因為你的一個錯誤的做法,就會導致,孩子膽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沒有陽剛之氣。這本書,分為7大板塊,分別是:愛的質量、輕鬆學習、品格教育、學習習慣、家長的智慧、小事兒就是大事情、教育誤區。每一個板塊都有一個內容舉例,引導家長怎樣去做,通過讀這本書,也會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搶,如果你想要,要學著去商量交換,如果對方小朋友不願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沒有,麻麻覺得可以,可以買給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搶。

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東西,你不願意給別人的時候或者你很喜歡,那麼你有權利保護好它,不被搶走。其實,就是想告訴孩子,東西不可以靠搶來解決,因為搶慣了,長大以後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要自己保護好,不然長大了,失去什麼都會覺得正常。還有就是從孩子1歲半會走以後,早教、游泳、樂高再到現在的思維機器人、識字、英語、鋼琴、圍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現在這麼做對不對,覺得孩子都沒有玩的時間。

可是,現實的生活、現實的社會,不得不讓我這麼去做,因為,我不想他長大以後,步入社會很無奈,就像有句話說的:現在所有的努力是為了,讓你以後去選擇生活,而不是,生活來選擇你。加油吧,親愛的自己。再接再厲去做一個好媽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