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

讀後感3.08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女兒的故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一部講述成長喜悅和苦惱的書——《女兒的故事》,它留給我的是“流連忘返”、“受益匪淺”,和很長很長時間裡的記憶。

《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寫的關於他女兒梅思繁小時候的故事,也有一段是梅思繁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兩個人的筆法都很幽默,不相上下,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在《女兒的故事》中,我也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每次考試都是80分左右,怎麼改都改不了粗心大意這個毛病,所以才考不出好成績。在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我知道了要有好成績,不光是課堂上聽懂就行了,課後還要做大量的數學練習,遇到不懂的就問同學、老師和家長。經過努力,我在期末考試會考出了94分的好成績,這是我在這段時間內最好的成績。

《女兒的故事》不僅是一本幽默的.書、還是一本寫實的書,它寫了現代教育制度下,大城市兒童生活的點滴,大城市兒童的家長為子女所做的點滴,反映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憂愁。我非常喜歡這本《女兒的故事》,她讓我思考了一些東西。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只要你肯學總有學得到的。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體諒父母的好女兒。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2

梅子涵是個有趣的人,他寫了一本有趣的書,講述了他“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從頭至尾都在用一種嘮家常的口氣講述,十分詼諧有趣。看了它,生活就有了更多的樂趣。

整本書就像一部戲,一部生活喜劇。它的宗旨正如這部劇“編劇”的開場白:“這是寫給所有孩子和家庭的。如果你會笑起來,那是因為日子本來是這樣,艱難和苦惱,則是人人沒有例外,我們和孩子是在一起長大。有笑聲和淚水才是真實的,不要等到成為綿長的記憶才享受,一開始,就已經很精彩。”竟然有這樣的家長,這麼懂小孩的心思,我甚至有點嫉妒梅思繁有這樣一個理解她的`好爸爸。我覺得梅思繁也應該寫一本《父親的故事》,這樣第一對“父女書”就出現了,讓更多的家長向她父親學習,做一個開明的有寬容心的父母。

這本書時不時點評或抨擊一下現在教育亂象和教育制度的弊病。什麼家教風波,競爭重點學校,包括人氣十足的樂器班……作者還時不時在一些細節描寫中給我們支兩招,讓我們知道怎樣應對家長的逼迫。

我對“戇大”(gǎngdǜ)一詞頗有興趣。我想老媽肯定不知道“戇大”(gǎngdǜ)是什麼意思,她要是再訓斥我,我就對老媽說“戇大”以發洩心中的不滿。因為它是“傻子”的意思。可有一次話一出口,老媽就請我吃了“生活”——“生活”也是這本書裡常用的詞,就是抽耳光,……(家庭暴力)。原來我媽也看了這本書。偶然一次考試考得極差,我媽也學著書中人的話,不無譏諷地說:“啥時,也搞個生命口服液給你喝喝?”唉,她怎麼把我也當成戇大了,怎不學學梅爸爸呢?

現在,我似乎就是梅思繁,我也趕著上各種輔導班,沒完沒了地做那些已經做了好多遍的作業,我也像她一樣參加演講,參加競選,參加徵文比賽……我煩惱,我抱怨,我也有喜陪,有成功有歡欣。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生活是一部戲,是一部酸甜苦辣俱全的戲,如果你不怕困難,積極面對,那麼,它就是一部喜劇,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都會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我也生活在那個劇情裡,深夜讀完這本書,我帶著這個美夢入睡了。

《女兒的故事》深入人心,通俗易懂,也不乏文學性,我愛看,老媽也愛看,難怪會被選入“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3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是作者梅子涵先生站在父親的角度來記錄女兒梅思繁生活中的喜悅、悲傷、失望和希望。他用幽默的口吻來細說生活中的聲律美,用優美的句子表達生活中的快樂。

梅思繁從三歲起就開始學習彈鋼琴。每個小孩子看見鋼琴都會愛上它。看到這時我就不覺幻想起來,傾聽著鋼琴發出的美妙音樂,用心感受鋼琴每個有趣的音符,令我陶醉。接下來,現實終歸是現實,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回來。其實這些只不過是父母的'期望而已。孩子們只不過是一時來的興趣,滿懷好奇心去體驗。因為這樣,梅思繁得知父母的期望後就完全對鋼琴喪失了興趣,後來學業太重,也就放棄了鋼琴。

上國小了,梅思繁就一直當幹部。從學習委員升到班長,從班長升到中隊委,從中隊委升到大隊長。梅思繁參加活動非常積極,在合唱隊裡給大家鋼琴伴奏,當啦啦隊隊長……說到學習,梅思繁的語文和外語都是尖子生,數學較差,梅子涵先生甚至說她是文科腦袋。看到這時,我也是十分佩服梅思繁。不僅能搞好自己的學習成績,也可以在藝術方面更上一層樓。我也要向她好好學習。

梅子涵先生先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然後對她女兒的細節描寫,簡直讓我拍案叫絕。在文中,梅子涵先生把她的女兒當作朋友一樣尊重。也讓我知道生活中缺少的那些純真、善良、簡單和可愛。同時明白只有尊重才能讓親情更深,只有瞭解才能讓關係更融洽。人生雖然坎坷,但可以攜手相伴共同面對困難,一起用勇氣去戰勝。愛的力量真是無窮無盡!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4

《女兒的故事》是一篇比較幽默,又摻合著一點哲學的小說。這本書講的是梅思繁的故事。

梅思繁——梅子涵的女兒,是個活潑、開朗、天真的女孩。她國小上附小;中學上附中。很有緣吧!

文章主要記敘了梅思繁與她同學的生活。她在生活中總愛駝背,就數學成績差,語文、英語都特棒!她在成長中的喜怒哀樂都體現自己的`個性。面對挫折時,她卻把這當做一種樂趣,樂觀向上。她對什麼都感興趣,例如:昆蟲啦、音樂啦……但並沒有因此耽誤學習。他和同學之間永遠都有共同語言。

這本書很多人一提就讚不絕口。“一個爸爸看見女兒的故事;一個女兒講給爸爸聽的故事;一個很多快樂很多憂傷的故事;一個講述無比風趣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不正是:成長的過程是快樂的!要向梅思繁一樣開開心心的,做一個身心健康的學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盡力就行了。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教育我們的書籍,它“領導”我們走向健康的生活!

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5

每當假期感到無聊的時候,我總會拿出一本書來翻一翻、看一看。國慶長假也是一樣。《女兒的故事》是我新買的書。我利用八天長假的時間看完了它。故事的結局發人深省……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女兒梅思繁童年到長大成人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點點滴滴。看到這些,不由得讓我有種很親切的感覺。於是,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本來,我只認為這僅僅是一本描寫女兒成長的故事。可我越往後看,越覺得這本書意味深長、意義非凡。可能很多人會說:“即使是這樣,但它畢竟是童書呀!”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這本書也適合父母看。因為他們和故事中得爸爸一樣,對兒女的期望太多了!雖然我不知道這有什麼不好,但我也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書的尾聲到了,故事中的女兒現在在巴黎,她的大學離巴黎聖母院很近、離法蘭西學院很近,離父親心中的期望也很近……在這裡我想對天下的父母說幾句:其實我們這些孩子都明白你們望子成龍的心。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對我們壓力施加太大,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誰不想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呢?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6

這個週末,我再次看了這本由梅子涵這位兒童文學作家寫的《女兒的故事》這本充滿著色彩的書,裡面都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這部書主要寫了“我”(梅子涵)與“我”的女兒梅思繁從小到大的好玩故事。她寫的十分有趣,也十分好看。 我`最欣賞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梅思繁,她雖然像一片蒲公英一被大人吹來吹去 ,要彈鋼琴,要做數學,要考重點學校……但她還是快樂堅強地過著每一天。 讓我感受到人要做一個堅強的人,遇到困難不能退縮。

當梅思繁數學考得不好,卻一直在發表作文時,她的爸爸一直對她說:“數學要抓緊!”後來,她一直沒有搞好數學,也讓我想起來了我自己。一直只顧著學校的作業,做完了就想著玩,爸爸給我佈置的作業我一個字也沒有做之後,就是爸爸的一頓罵,害得我這幾個星期都沒有高興過,一直是愁眉苦臉。

後來,當她的爸爸梅子涵知道自己不能罵她,卻還是忍不住,讓我感受到做爸爸的苦惱,我們應該體諒一下爸爸,不能因為寶貝罵你而討厭爸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真的十分好看,裡面講的全是真正的故事,有許許多多道理讓我媽去領略。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7

最近,我讀了《女兒的故事》,內心深有感觸。

《女兒的故事》是中國著名童書作家梅子涵所作的一本書,本書講的`是作者女兒梅思繁從出生到成年的成長故事。

這本書中間有一個片段,是梅思繁準備要去英語演講,而跟她爸爸討論題材的故事。他們最後討論的結果就是流行音樂和足球這一話題。從這個片段看出來,她爸爸對梅思繁進行英語演講的這一件事非常支援及寬容。

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一種情況非常不給予寬容。如果換做是普通家長,肯定會只支援孩子講學習之類的話題,而不會講流行音樂和足球。普遍,家長會認為學習是最重要的,因此當孩子向家長談一些課外知識的時候,他們就會談虎色變,想方設法轉移話題,或者對他們進行斥罵等等。我認為,雖然學習重要,但課外的一些知識也很重要。設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音樂、美術、體育等等這些課外雜課,孩子就不會全面發展。

在國內,這種現象很普遍存在,我希望這種現象會很快發生改變。我覺得,音樂、美術、體育準備加入大學聯考,就證明國家教育局正在實施這個計劃,讓國內家長不認為只有主課是重要的,課外知識也很重要。

故事中,父親非常給予她的女兒支援和寬容,希望更多家長能像故事中的父親一樣,給予自己孩子更多的支援、寬容、幫助和愛!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8

在愉快的暑假中,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成長的喜怒哀樂,它生動活潑,幽默風趣,讓我再次體驗到了童年的美好時光。書中的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至今還讓我回味無窮,令我一看再看。它,就是梅子涵寫的《女兒的故事》。

這本書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另一個是“我的故事給你聽”。“女兒的故事”寫的是自己的女兒講故事,梅子涵把它記錄下來;“我的故事給你聽”是梅子涵把自己的故事寫了進去。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共同語言》這篇短文了.在我的'家裡,都是大人想大人的,小孩想小孩的,很少說到一起去.但梅思繁和他的爸爸媽媽卻很有共同語言.她爸爸和她喜歡的歌曲都很相似,梅思繁和她媽媽也都喜歡看足球,不過要是申花隊和國安隊比,他們就會吵吵鬧鬧,因為梅思繁想要申花隊贏,她媽媽想要國安隊贏. 他家可比我家熱鬧多了。

書中張校長的思想也讓我深深為之敬佩——人只學習會成為“書呆子”,我們不可以死讀書,要多方面發展,比如培養唱歌、跳舞、樂器等課外興趣。

這真是一本好書,它讓我重新認識了我的成長,重新認識瞭如何學習。我想,我會不止一遍地去閱讀,你呢?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9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女兒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梅子涵,主要內容是梅子涵的女兒從國小到長大中發生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都很有趣,又都寫得很生動形象,讀起來很有味道。

在讀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真正的故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寫的都是他女兒班級裡發生的故事。其中就寫了他們班兩個男生的比賽,而且這個比賽還是抽耳光比賽。你抽我,我抽你,就這樣一直抽來抽去,是不是很有趣。裡面還寫了他們班和二班的足球比賽,有人把鞋踢進了球門,在守門員要撲的時候,又有人從另一面把球踢進了球門,裁判是他們班的,所以這個球竟然也算上了。讀了以後,是不是就想哈哈大笑!

另一篇吸引我的`叫《數學數學數學》。這篇文章吸引我並不是因為它很好笑,而是因為我對數學很敏感,而我和梅子涵的女兒有同病相憐的緣故。那個女孩數學不好,我的數學也不怎麼好。他的爸爸看見數學差,就一直給她說:“多做點數學吧,多做點數學吧!”就跟我媽一樣,,一天到晚在耳朵旁邊念這句話,我也只好跟書中那個女孩一樣,不停地做大人佈置的練習題,我們倆真是太同病相憐了!

大家讀了我寫上去的片段後是不是覺得裡面的故事跟自己的生活很貼近呢,看來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啊,大家一定要多看哦!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0

《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其實我很早之前就有了,但是當時被我匆匆翻了幾頁,就有被擱置在了書架上,而我又回過頭去看我的那些“課外書”了。直至暑假,老師要求我們在那些必讀的書單裡選一本書寫一篇讀後感,我才又想起《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第一個部分是“女兒的`故事”,這一部分的主要作者是爸爸“梅子涵”,而另一部分是有“女兒”梅思繁縮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這兩部分同樣有著幽默的成分,卻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人、事、物,所以這樣寫有一個好處,能看到多面性的人、事、物。通俗一點講,就是從兩個不同的觀點,立場看待一些人、事物。

我對這本書感觸頗深,孩子們的一生不可能都由家長來掌舵,不如讓孩子自己來掌舵,駛向成功的彼岸。

《女兒的故事》深入人心,通俗易懂,也不乏文學性,我愛看,老媽也愛看,難怪會被選入“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1

《女兒的故事》是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爺爺的作品。讀它時,我心頭熱乎乎的。讀完了它,我才真正懂得一個父親教育孩子以及一個孩子陪伴父親的正確方式。對此我無比崇拜梅子涵爺爺的教育方式,也向梅思繁姐姐致以感謝,因為她給了我一個好榜樣,讓我懂得了怎樣做好一個國小生。

本書敘述了父女倆之間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情。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印象最深,那就是梅思繁數學成績不太理想時,他爸爸給她做補充數學題的事。梅思繁把四道題全做錯了,爸爸的怒吼使她跑到了外面。她十分傷心的坐在大樹下發愣。不一會兒,爸爸叫她再做一遍,呵,全對!那是因為她的態度端正了,又有了目標。

是啊,對待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梅思繁第一次分神,所以做不成事情。我們要學習她第二次端正了態度再做題,並且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數學考試。那次考試不是很難,但我也沒有端正的心態,結果分數才89。這都是因為我的分神,亂寫一通,丟了不該丟的11分。如果我考試時心態積極,就不會產生亂寫的後果。

想到這兒,我既體會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又懂得了做事的態度最重要。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2

最近我迷戀上了一本叫《女兒的故事》的書,它是由梅子涵叔叔寫的。

這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寫的,《我的'故事講給你聽》是梅子繁寫的,也一樣有趣,和梅子涵的不相上下。

梅子繁她數學很不好,她爸爸很愁,每天吼呀吼,要女兒知道現在數學多麼重要,光外語好語文好是考不上市重點的,但女兒好像天生就是文科腦袋,不論怎麼吼腦子就不開竅。她爸爸一想自己也不好,為什麼偏偏不是數學家,但又一想當數學家的女兒語文不好、數學好,自己也沒辦法,還有梅子繁的體育也不是很好,她總是50米,一百米不及格,她說全班女生都這樣,但她爸爸以前可是田徑隊隊長,響噹噹的短跑冠軍,怎麼沒遺傳她一點點的優良基因。

我很喜歡書中的人物,因為她們都很善良、有趣。這本書比較深入人心,通俗易懂,也不乏文學性。我愛看,同學也愛看,怪不得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3

這個週末我讀了《海的女兒》這本書,這是一個悲劇故事,一口氣看完後,我深深的被故事裡的女主人公——漂亮的美人魚公主的經歷打動了。

人魚公主本來是生活在海底世界,她有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空間和比人類長許多的壽命,可是她非常希望可以擁有一份人類的靈魂。一個湊巧的機會她救了在海上落難的王子,並且愛上了他,於是人魚公主忍痛讓巫婆把她的魚尾變成了人腿,希望可以與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但陰差陽錯,王子卻與鄰國的公主結了婚,人魚公主的夢想破滅了。她還有一個機會重新成為“海的女兒”,就是在王子結婚的早晨用尖刀刺進他的胸膛,讓他的熱血流到她的腿上,這時她的雙腿就能變回魚尾,回到屬於她自己的世界中去。善良的人魚公主沒有這樣做,而是自己投入了海中,化為了泡沫……

好悽美的故事啊,好善良的人魚公主啊,她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對僅有一次的生命她一定也有著無限的留戀,對自己深愛的家人和朋友她一定也有著萬分的不捨,在生死的關頭她一定也有過徘徊和猶豫,可是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放棄自己而成全他人,這是一種怎樣的胸襟與氣量啊!

聯想到我自己,我多麼缺乏這種處處多為別人考慮,事事先人後己的.精神啊,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與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事我只先想到自己有沒有吃虧,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愛是相互的,我相信只有付出的多才能期望有更多的收穫。人魚公主能夠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這也激勵我在任何事物面前都要有堅強的毅力,勇敢去面對困難征服困難的精神。

我喜歡這本書,更珍惜它給我的教育和啟發,美麗的人魚公主,我會永遠記得你。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4

我最近在看梅子涵的《女兒的故事》,我覺得他把女兒講給他聽的事情全寫到這本書裡了,寫得非常幽默,也很真實。

書中寫梅思繁小時候發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有一次她去考音樂幼兒園,在考試的時候,剛剛要彈,一陣風吹過來,把琴譜翻掉了。梅思繁找不到要彈的那一頁,就靈機一動,背默起來了,反正梅思繁背得出來,就把曲子彈出來了。這種事我也發生過,只不過我知道在哪一頁,我的記性可比她好。

書中還寫了一句我們小孩子很喜歡的,並且大人們需要思考的一句話。梅子海說:大人要給小孩請家教,要讓他們去上補習學校。我認為,大人這樣做,是因為別的大人在這樣做。別的大人這樣做了,如果我不這樣做,心裡會緊張的,會焦慮,會認為自己的小孩要考不取好的學校了,考不取大學了……

我覺得梅子涵說的很對,這都是由一個人引起的,大家都跟著學。我的媽媽也和所有的大人一樣,希望我多補習些,花再多錢也願意。但是,慶幸的是,我的興趣班都是我自己要報的,媽媽沒有硬讓我學,媽媽都是聽我的意見,和我商量的.。我要學就給我學,只要我不願意學了,就馬上停止。

就是因為梅子涵的教育方法和我媽媽的教育方法相似,故事中的女兒就這樣一舉成了名人。寫這個故事的梅子涵,他的小說寫法就一下子由原來的模樣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模樣。這一切,都是沒有正式去準備的,就像一個演員要上臺,肯定要坐在鏡子前抹一點東西,弄半天,只到有人來喊:“快點!”可是我覺得梅子涵不是這種型別的人,我也看到過梅子涵在故事了寫過。

《女兒的故事》給我影響很深,下次我長大了,也要寫一本女兒的故事。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15

最近,我讀了著名作家梅子涵寫的《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此書是女兒梅思繁從父親梅子涵那裡得到的最好的禮物。這本書,沒有多少華麗的語言,卻讓無數讀者感受到了這對幽默的父女倆,富有海派情趣,且典雅而詼諧,幽默而真實。

《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有一部分是父親梅子涵寫的,有一部分是女兒梅思繁寫的。它記錄了梅思繁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文中的故事內容真實,沉醉其中親切感撲面而來;文中的故事幽默有趣,愈讀愈有滋味;它是梅思繁最幸福、最難忘的童年。在這段童年中,有歡笑、有淚水、有無奈、有恐懼。而每當開啟這本書,我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起湧上心頭,腦海裡像播放電影似得,童年的那些嗅事、那些趣事、快速地閃現在腦海……

這本書,它的'寫作方式十分獨特,它不似有些書,整本整本都是華麗的詞藻堆積而成。這本書的語言平平淡淡,如同敘舊,卻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激發了我無限的聯想。絮絮叨叨的話語如同拉家常,夾雜的上海方言,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與舒服。這本書還非常的幽默,有趣。比如:父親在吵女兒,生氣了,正準備過去打她一巴掌,母親就衝過來保護她,背對女兒,胸膛對父親,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平常的舉動,在梅思繁筆下,卻把母親比作黃繼光、董存瑞、比作革命先烈。當時,女兒心裡一定害怕極了,她不理解父親為什麼要那樣做,可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明白了,父母這樣做都是為她好,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呢?所以,女兒也慢慢地理解了父母的苦心。這樣一幕,在梅子涵筆下變得如此地幽默,讓我一邊看一邊開懷大笑。

猶記得,這本書還是在老師的推薦下讀的。起初,我只是漫不經心的隨手一翻,就丟在書櫃任其落滿了灰塵。後來,在老師的一次次的推薦下,我才勉強又重新把它翻開,一頁、兩頁、三頁……我漸漸地走進了書中,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跟著主人公一起笑,一起流淚,與字裡行間體會那濃濃的樂趣。很快,我對它愛不釋手,閒著沒事就翻翻,甚至有時候吃飯了也捨不得把它放下,我彷彿進入了梅思繁的世界,跟梅思繁一起長大。有時,在梅思繁遇到傷心事時,我彷彿比她還要難過呢!

我國著名理學家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說的不錯,也的確如此,《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我一共讀了三遍。每一次閱讀,都給我一種全新的感受。

每個人都有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個。讀了這本《女兒的故事》,我對"童年"的理解又加深了許多。莎士比亞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是呀!時間一去不復返,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好好珍惜童年,珍惜時間,趁童年時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抓緊每一分每一秒,讓快樂的種子在童年開出燦爛明豔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