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通用15篇)

讀後感2.7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通用15篇)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

其實,早在國慶我就讀完了整本書。但我堅信,唯有時間才能沖刷掉記憶中對書本最淺顯、最通俗的理解,沉澱下真正能觸及心靈的感受,這也正是回憶的妙處所在。到今日提筆時,腦中僅留下“恐懼”與“現實”二字。

作者斯蒂芬在成書後曾提及,他成為恐怖題材小說作家是源於童年時對周圍世界的恐懼。恐懼雖只是人腦的一種感覺,但它絕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源於真實而又殘酷的現實,這或許也就是此書所想表達的。《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恐懼源於不公的現實;《納粹高徒》的恐懼源於納粹分子犯下的累累罪行;還有《屍體》等等名作。也就是說人內心的恐懼或多或少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且在摻進個人情感後又變得高於現實生活。

如果說悲劇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那麼恐怖小說則是將令人恐懼、反感的東西稍加修飾後呈遞給人看。但斯蒂芬·金的小說則是將殘酷的現實不加保留地甩到人們面前來。除去小說中脫離現實的成分,全書用的是一種極平靜的語調來陳述書中的“現實”,而正是這看似平靜的“現實”讓人們聯想到了自己所處的現實,恐懼感也由此而生。兒童是不太可能感到書中深層的`恐懼的,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不曾知曉身邊的現實。同樣,不同的人對書中內容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恐懼,這基於他們所處的現實。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未來生活的壓力和對陌生社會的恐懼,恐懼成為《屍體》中“有些人,就是會沉淪下去”所指代的那類人。

但恐懼也不全是壞事。比起他人的甜言蜜語、阿諛奉承,恐懼則要“友好”得多。它能讓我們清楚地認識的自己所處的位置、未來可能的變故。得益於它的特點,它能像放大鏡般將現實中的問題擴大來,這不失為一種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正是恐懼,讓《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一步步逃離了肖申克;正是恐懼,讓《呼—吸—呼—吸》中的醫生在危機關頭有了超乎常人的定力;也正是恐懼,讓作者獲得了百萬財富。

這些都可以從書中略知一二。作者沒有選擇另起書名(也可能是誤譯吧),僅是用了《肖申克的救贖》這一名字。我想,這不是偶然。作者(或者說譯者)這樣做的目的想是為了突出“救贖”二字。

所以,在面對恐懼時我們應顯得更加從容。這一來源於現實的感覺更像是一位老友,雖言辭銳利,但字字直擊要害。被恐懼逼迫的感覺或許不太美妙,但這正是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2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時,不禁好奇它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只看題目,我做了以下推測:一個名叫肖申克的罪犯,在監獄裡經過改造,悔過自新。

看完後瞭解到肖申克是一個監獄名,故事講的是在肖申克監獄裡,幾個主要人物的贖罪與解救的過程。

比如安迪,因為醉酒神志不清,清白入獄19年。剛開始進入監獄的時候,他說我是清白的,沒有殺人;但19年後,他做出了反思,他說他是有罪的,因為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做丈夫的責任,讓他的妻子慢慢遠離了自己,最後間接導致了他妻子的死亡。反思之後他越獄了,成功了,並且洗清了冤屈!在我看來,這19年的牢獄生活是他的贖罪,最後他的反思解救了他。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瑞德所說的體質化,你已經在這個體制下很長時間,逐漸適應這個體制,最終完全到了一種沒有它就活不了的境地。書中向我們展示了體制化的兩種結果:老圖書館員被體制化,最終走向死亡;而瑞德通過安迪的指引與幫助努力剋制著自己被體制化,最終和安迪相遇,有著美好的未來。

這給了我一些啟發。當今社會充滿著各種規則制度,制約著我們的行為。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活得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法律給了社會一個道德規範,給了我每個人生活的權力,也給了我們同樣的底線。而很多人在底線之上敢於創新突破,所以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實現了幸福生活。

安迪就是這種敢於突破的人。他敢於創新,不安於現狀,努力尋找機會,做自己想做的。即使在監獄呆了19年後,依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能夠自如的面對變化著的`生活。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一成不變,但這樣可能會被僵化,被機械化,活得不像自己。生活就是這樣,我們應該敢於去嘗試,不要怕會錯,怕的是不敢犯錯,有時候那些讓你覺得難過的坎可能堅持一下就可以迎來美好的明天!

還有,看完之後突然領略到了題目的精妙之處,肖申克的救贖是肖申克監獄裡的人的救贖。不僅包括了被關進監獄的罪犯,也包括了肖申克監獄裡沒有被關進去的罪犯。比如監獄長,由於安迪對理財有著強大能力,從而激起了他的貪婪,惡念,成為了真正的罪犯,最終拿槍自盡而亡,得到了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3

最初閱讀完這本書,我並沒有很深的感觸,認為此書只是講述了安迪的監獄生活,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最近重溫此書時,忽然感覺到了一些隱含在文字下的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殺害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被判無期徒刑。由於監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監獄中飽受了各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折磨和摧殘。然而安迪並沒有被多舛的命運所打倒,他忍辱負重二十多年,終於挖出一條通往自由的地道。

全書主要讚美了“希望”和“救贖”,可是大多數筆墨卻重在描寫“失望”甚至“絕望”。

或者說,肖申克監獄本身就是可以稱之為“絕望”的,貪汙、謀殺、制度化……文章很好的描寫出了三種人面對這些情況下的反應。

第一種是老布那樣的。老布在監獄裡待了五十幾年,被制度化,獲得假釋出獄後由於無法適應外面的生活而自殺。

第二種是瑞德一樣的,瑞德也和老布一樣,同樣習慣不了監獄外面的生活,但他堅持了下來,找到了安迪留給他的現金和信件,最後來到了安迪身邊。

第三種,是像安迪一樣的人。安迪在獄中所受的痛苦可能要比別人大得多,因為他是唯一一個無罪的人。在痛苦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他的朋友們都在擔心他會自殺,他卻早已挖好了通道,奔向自由。

老布和瑞德沒有的,便是安迪的'自信,或是說“希望”。

老布、瑞德和那裡的所有人,真的是從未有過希望嗎?只是被痛苦和絕望磨滅了而已。真正閃著光的希望,也正是在那樣的環境下依存的火種啊。

是的。在監獄的痛苦中,為什麼只有安迪能脫穎而出?只是因為他在一次又一次對生活的失望下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與希望!

正像文中瑞德所說那樣: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鳥註定是不該被囚於籠中的。它的羽毛閃耀著太過明亮的光輝。把它關起來是種罪過,這一點你也看清楚。而當它飛走時,你確實會暗自釋懷。但是,它一旦離開,你的居所一下子變空了,變得無生氣了……”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4

希望,是應該把惡魔還是上帝,當你處在不同環境不同角度時,看到這些內容也會不盡一樣。

於是乎,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當你看到惡魔時,你會認為希望不能實現,也不敢實現,因為實現他意味著你會失去很多,他們不敢看到達到希望的境界時,可以得到的會有多少。迪克,二十年裡用一把小錘子鑿出了一個可供逃生的通道,因為他不相信希望是惡魔,他相信希望是上帝,可以幫他實現很多夢想。於是他努力達到希望。而影片裡的布魯克、瑞克等人,因為在監獄裡待的時間太長,已經害怕監獄外面的生活,他們為自己的希望感到恐懼。布魯克在監獄裡50年後終於可以有機會獲得自由,但這個時候他卻退縮了,他寧願待在那個讓他可以縱容的活著的監獄,也不願意獲得自由,因為自由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想著影片結尾時瑞克在超市工作,去小便都要必須打報告,如果不被批准,他連一滴尿都出不來時,我只能感到一絲悲哀和恐懼。習慣是種多麼可怕的東西,能讓你適應任何你認為不可能的生活。

在肖申克的監獄裡的人們都是要被囚禁很長時間的人,在進入監獄初始階段,你可以反抗,但你反抗的'結果只能是受苦,想想與安迪剛進監獄的那個胖子,一次輕微的反抗,就用生命付出了代價。當看到反抗是這樣的結果,又有幾個人敢反抗呢?在這種環境下,所有的人只是選擇了服從,他們選擇了改變不了環境改變自己的標準方式。也許他們有希望,但在這個環境他們不願意也不敢談及,也許當他們談論多的時候,會惹出什麼他們不願意出現的事情。對於這些人,希望變成了什麼?

希望有時候也是看實現希望的長短,小偷安米在肖申克只待兩年,所以他有準備讓自己重生,於是變成的安迪的學生,讓自己完成高中學業。而對於那些不敢抱希望或者瞭解希望遙遙無期的人,只能讓自己按住希望了。因為希望對他們來說根本就實現不了。看看布鉭克出獄後的境遇,最後被逼著自殺。再看看瑞克剛走出監獄時境遇,我們只能說,人有了希望才能活得更加快樂,更加開心!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5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著名的勵志型影片。聽完書以後就在熒幕上看了一遍,關於人生頗有感觸。

故事主體是銀行家安迪,因為各種不幸的巧合誤判成為殺人犯,被判處終身監禁,含冤入獄的他,不得不在小小的肖申克監獄被迫度過餘生。

被判決後的安迪被運往肖申克監獄,下警車腳戴鐵鏈步入監獄時,圍在鐵網裡面的兩邊囚犯圍各種半笑半叫的聲音,也激不起他一刻能讓人看得出的起伏,只看見一個大高個子,頹廢疲勞的背影,那時我看到了那句話“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是的,他這個平時都出入富貴的銀行家再怎麼也無法接受這樣終身監禁的現實吧,或哭,或鬧,或求饒,然而他沒有,哪怕是被其他囚犯圍攻,他都不曾求饒放棄,哪怕打不過也不放棄抗爭,深邃幽藍色眼神,對映的是顆堅定的心。

“有些鳥兒是管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

一方面安迪因為自己在理財稅務等各類法律的精通,所以在監獄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不用在洗衣房做辛苦的工作,而是被安排到管理監獄圖書館,實則幫助官銜大大小小的獄警處理各種理財稅務事務,看那些獄警感激的握手致謝以及後面排著長隊來諮詢的警員,就知道,安迪是真的在行。過人的才學和智慧,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才”,一個能把國家稅務熟練運用,讓人欽佩。以至於管理監獄的.典獄長也想利用安迪的才智幫他賺錢洗錢,然而他深知這是違法的,所以他利用辦理這些事情的過程,巧妙的設定虛擬身份,埋下了解決這一切的伏筆,得以最後出獄後既能讓壞事做盡的典獄長罪有應得,又能開著敞篷車在寬闊的馬路上馳騁。

“上帝只就自救的人”

得益於被獄警需要的各種小便利以及獄友瑞德的幫助,利用小錘子挖掘,美女海報做掩護,他悄悄在監獄的牢房挖了一條通往下水道的逃生洞,誰也想不到20米多厚的牆體能被他挖穿“上帝只救自救的人”他運用地理知識的測算,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裡,安迪爬出逃生洞,爬進長達五個足球場的充滿惡臭垃圾糞便的下水道,成功逃離了肖申克監獄。

“希望是件美好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死的”

反觀獄中一待就是幾十年的囚犯,很多因為假釋而獲得自由,出獄後反爾不能生存,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監獄固定的時間吃飯,幹活,睡覺,上廁所打報告等等,沒有了這些固化的管理約束,他們都不知道自己還需要自由,自由帶給自己的是什麼,值得讓人深思,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固化在絕望中保持希望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6

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們走,否則你哪天開啟籠子餵它們時,它們也會想辦法揚長而去。—題記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由於有了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巧合的是有人剛好做了他想做的事。於是他被指控入獄,他有幸成為肖申克監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無辜者。

在漫長的監獄生涯中,他結交了許多朋友,開設圖書館。之後,他開始幫道貌岸然的典獄長洗錢,並且成功的獲取了一個新的身份。他通過種種操作舉報了典獄長的貪汙,典獄長吞槍自殺。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用一柄小小的尖頭錘子鑿了二十多年鑿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路,他在舉報典獄長的那個晚上成功越獄。

小說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主角安迪對於自由的嚮往。也正是有了這份對自由的'渴望和嚮往,他才能用二十多年日復一日的時間來鑿開一條自由之路。在我看來,安迪就是一隻心中住著自由的無足鳥,他的心中只有天空,他一生只有一次落地的機會,那便是死亡。沒有對自由的信念,他就不可能如此執著堅忍。

這部小說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所肖申克監獄了,它不僅是僅有黑白灰三色的高牆深院,它還是一種壓迫人性丶剝削自由丶使人茫目麻木的一種體制,一旦你屈服了,你就被體制化了。

故事中的老布就屬於這種大腦被體制化了,他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了整整六十多年的時光,當他聽到自己被假釋時,臉上盡是茫然和對未知的恐懼。

當老布重新踏入社會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他還是習慣在肖申克監獄當圖書管理員的日子,他更喜歡肖申克。於是他選擇了自殺。留下了一句簡單的遺書:老布,來過這裡。

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為沒有了生活的支援,沒有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不過是另一所監獄。

就好比是沒有對自由的信念,即使離開監獄,也如同是身陷囹圄。

只要我們對自由有著真正的嚮往,即使身陷囹圄,我們也會是自由的,至少我們的心靈是自由的。

人生好比是海上的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但它永遠不會是一條平坦的道路。所以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或許都有著一段類似肖申克式的黑暗不堪的時光。有些人身陷在裡面,而有的人卻昂首向前走去。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7

失明,關在黑房子裡的不得自由,或許是出於這另樣的“終生監禁”,讓我在可以重新閱讀之後,翻出了《肖申克的救贖》。

安迪,似痴人說夢的站在監獄的小運動場上,在武裝警衛居高臨下的監視中,述說著她希望的彼岸——墨西哥,太平洋,齊華坦尼荷,以及他的小旅館。他說:“這應該不算非分的要求吧。我根本沒有殺格林·昆丁,也沒殺我太太。一家小旅館……不算奢求吧!我可以遊游泳、晒晒太陽,睡在一間可以敞開窗子的房間……這不是非分的要求。”。

那麼,在我心理的,那個還不算非分的要求是什麼呢?

撇開是仗的牢監,我希望自己,也希望能有機會帶給更多盲人朋友這樣的勇氣與遐想~

一份站在經濟獨立上的自由人格,在每一件堅持達成的`小事中磨練出的不算虛空的信心,有足夠的勞動報償支援所需要的特別服務,和普通人一樣的為逛街、家務、戀愛、看電影、去哪兒消磨假期而煩惱和開心。這應該不算非分的要求吧?

雷德,一個從“肖申克”裡走出的無期徒刑假釋犯,一個被剝奪自由受了38年監獄制約,自認為已經無法適應外面世界的體制化的人。對於安迪的打算,她也曾無法想象,也不敢想象,無論前景可能多美好,或者現狀有多糟糕,只要在所熟悉瞭解的地方,一切便是安心。他說:眺望太平洋的念頭聽起來很棒,但是我害怕有朝一日,我真的到了那裡時,浩瀚的太平洋會把我嚇得半死。

……

不過,雷德,終於還是以一個自由人的心步上了漫長的旅程,她帶著從未有過的“希望”說

我希望安迪在那兒。

我希望我能成功跨越美墨邊界。

我希望能見到我的朋友,和他握握手。

我希望……

“肖申克”高而厚的圍牆,真的只是在故事裡嗎?是什麼,讓我們在生活中無形的縱橫中一再的卻步,束縛心的自由?

希望就像落在心理的種子,只要堅守,忠有陽光語錄後的破土發芽,若泯滅了最後的念想,生活才是真的黑暗。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8

聽我說,朋友,希望是件危險的事。希望能叫人發瘋 題記

我不知道每個人對希望的定義是如何?它或許是你前進的驅動力;或許是你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又或許是你將所有美好東西寄託的物件。它像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一樣,可以使你停下腳步抬頭仰望。但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它,黑夜將會變得更加漫長。我不知道每個人對自由的定義是如何?或許是在安靜的下午靜聽海浪的`聲音,或許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伴著斜陽獨享自己的晚餐,又或許你還從未注意過它的存在。它像空氣陽光一樣隨手可得供你享有。但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它,那麼從此你只能透過牢籠的縫隙窺探你曾經貪婪擁有的天空。

原諒我在近期才看了這部超級勵志且給人強大震撼力的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沒有高科技的特效,沒有巨集大的場面和多元化的劇情設定。影片一直是以冷色調為主色,使用比較單一的監獄場景和簡單的人物安排甚至沒有出現特別激烈的對抗衝突。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緩和的電影卻無時無刻不用冷靜和尖銳的方式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

銀行家安迪被指控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判處了無期徒刑。這就意味著被冤枉的安迪將在肖申克監獄度過餘生。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很多人進來之後一呆就是一輩子。所以,這裡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字典裡還有希望兩個字,很多人已經被體制化,即使被有幸釋放了出去,也會因為在監獄的時間太長而不再適應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而安迪不像囚犯反而更像一位救贖者,他用小石錘自己打磨出了漂亮的棋子,他利用在稅務上的專業知識跟獄方職員打成一片,又跟囚犯中的老大瑞德,弗里曼結成好友。堅持每週一封信寫給州議會讓其撥款建造監獄圖書館,改善了監獄的文化。冒著被處罰的危險用大廣播播放費加羅的婚禮讓獄友感受音樂之美。同時他也逐步成為肖恩克監獄長沃登洗黑錢的重要工具。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9

瑞德不一樣,他總說有希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並且告誡安迪不要懷揣希望。可是我想,瑞德對生活不是沒有希望,他只是,不敢有希望。老布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入獄五十年,終於得以假釋出獄,似乎看見了生活的希望。可是結果呢?半個世紀過去了,世界變化太大,他一個人孤零零留在世上,親近的人不在身邊,又有什麼意思呢?所以,他終於選擇了上吊自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看這一段的時候,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沒有希望的人生,連自己都不忍心過下去。

可是幸好,瑞德還有安迪。如果沒有安迪的存在,我毫不懷疑瑞德會步老布的後塵。

前面說過,安迪是個聰明人,這種聰明在金融領域表現得尤其明顯。所以,他為諾頓洗黑錢,以此來保全自己。可是,安迪又不僅僅只是個聰明人。所以,他不會一直與諾頓同流合汙。決裂的契機終於來臨了,在安迪入獄二十年後。

安迪的學生湯米因為知曉殺害安迪妻子和情人的另有其人,而諾頓絕對不會讓安迪離開,所以,他殺了湯米,想把安迪牢牢綁在他這條船上,但顯然,安迪不會任由自己沉淪於黑暗。事實上,從入獄開始,他就一直在挖地道,逃離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那個雨夜,伴著一聲聲驚雷,安迪在下水道里匍匐,為了這一天的自由,他等了太久,下水道的惡臭又算得了什麼?什麼都無法阻擋他嚮往自由的心。

看見安迪終於逃離監獄的那一刻,淚水無聲劃過我的臉頰,多不容易啊,他終於逃出來了,帶著諾頓貪汙的證據,一種快意充斥著心間。無疑,復仇的時刻到了。

看到諾頓臉上平靜的假面具終於被撕裂,驚慌在他的臉上一覽無餘,這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不得不選擇開槍自殺,直至死亡,他都不知道自己敗在了哪裡。看到這裡,我有一種終於推倒了反派大Boss的解氣。

可是,這並不是結局。復仇並不是最重要的。他曾經跟瑞德說過,希望出獄之後,生活在海邊,有一艘自己的船,偶爾出海釣魚。他終於做到了。影片結尾,他和瑞德在海邊重逢。懷揣著對自由的嚮往,他終於創造了希望的奇蹟,日子還很長,儘管他們已不再年輕,幸福卻剛剛來臨。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0

高中時代大概就只有高一的暑假才放兩個月,雖然高中的生活充滿著緊張,但是誰在過程中學會了堅持與努力呢?無疑這個假期有人選擇旅遊,有人好好計劃著自己的生活,待下學期讓人刮目相看。我也本著這樣的心態,完成的沒有完成的都將消逝在這個夏天。那麼就寫下我看完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吧,好與不好,都希望自己能把敲下的字慢慢地滋潤起來。

瑞德是安迪最得力的友伴,安迪也是。安迪在裡面用了20年的時間來救贖,其中忍耐著欺凌與侮辱。他卻從沒放棄過自己的計劃,用平常的愛好來掩飾自己的行動。時間慢也快,時間快也慢,但卻造就了一個人的成與敗。安迪最終逃出了獄,瑞德出獄後也不知何去何從,早已被制度化的他已趕不上外面生活的步伐,活在了恐懼之中。他答應過他的友伴,他必須去履行諾言,最終踏上了尋找安迪的路程。結局如大家所願,他們終於還是再次相遇了,但是地點時間不再一樣。他們站在無邊無際的海岸上,他們笑著,因為他們離開了那個制度化和殘暴的世界。人生有好多條路可以走,在困難面前選擇毫無畏懼的人才能看到前面的希望,希望是生活中的良藥,若有了希望,生活便有意義。

我認為這部電影故事是以堅持和忍耐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黑暗與腐朽,安迪用了20年的時間挖出了一道通往外面的`隧道,這個祕密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敢相信他居然有這般的忍耐與恆力,剛進獄不久的他就像瑞德幫他弄到一把錘子。瑞德也不會想到他會有如此的與眾不同,他說想越獄至少要花上百年的時間。但結局也只有到最後才知道。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快否定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與耐心,成功的光芒就會在黑暗中熠熠生輝。只要立下了決心,過程再苦再累又如何呢?只要達到目標,逃離這個負能量的地方,把希望放進心裡,到最後再把它轉為現實。你做不到的事情,往往是因為別人比你更知道意義的重要性,是因為別人知道他想要怎麼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主宰,別人無法完全懂你,唯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

追夢若冷就用希望去暖,希望的花兒便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儘管有再大的風雨,只要你願意好好得看護它,又怎會怕呢。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1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主人公安迪在逆境中生存成長並最終重獲自由的故事。

就像書中說的第一晚是最難熬的,什麼都沒有,除了自己,典獄長說“身體交給我,把思想交給上帝”。瑞德看著高高瘦瘦又有點羸弱的被冤入獄的安迪,看上去就是那麼冷靜,沒有吵沒有鬧,沒有怨天尤人。安安靜靜一個月後他才開口與人交流,高價購買一把瑞德認為需要六百年才可以打通隧道的小錘子。

在這個連身體和思想都不屬於自己的地方,甚至還經常遭受“姐妹花”的欺凌,就在這種體制化環境中,堅強的安迪不放棄每一個給自己和同伴帶來些許自由的機會,冒著生命危險幫獄警逃稅,為獄友換來幾桶啤酒,享受感覺是在修葺自家屋頂的自由,就在那時“安迪的臉上有些笑容”。

在圖書館工作,又一次讓我們見識安迪的堅毅,每週一次的信件,去追求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希望,終於兩年後獲得200元,隨後又以每週兩封信來實現他的理想而最終他擴建圖書館的夢想得以實現。震撼人心的是在圖書館安迪跟典獄長對抗被關禁閉,給大家分享美妙的音樂,獄友聽音樂時,感覺音樂像光環照在他們身上,更照進他們心裡。

最牽動人心的是當那個小盜竊犯說出安迪妻子死亡真相,安迪向典獄長反應要求查清時,典獄長為了讓安迪繼續為他洗錢,而不惜謀害他人。當安迪知道自己的這點希望破滅後,那刻為他揪心……本以為就這樣結束了,然而安迪為自己走上了救贖之道路,鑽過用了十九年挖通的牆,爬過五個足球場大的下水道,迎接風雨的洗禮,奔向一個沒有記憶的溫暖的地方,享受自己創造的自由。

正如安迪自己所說:“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

“希望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有這樣的信念,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可以難倒我們,可以讓我們沮喪,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而且生活的更美好呢!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2

應該是第二次看《肖申克的救贖》這個電影了,記得第一次看應該是在大一的時候,知道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十大影片之一,而且排名很靠前,就看了看。現在想想當時看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角很聰明,意志力很強,最後越獄成功。但是昨天靜下心重新看了一遍,又一次被影片的強悍震撼了,震撼的不是華麗的場面,而是影片從不同的人物刻畫出來不同的角色,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人性的各個方面的特質。現在從各個主要角色說說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人物安迪

那麼年輕的年齡已經是一個銀行的副總裁,從入獄後幫預警和典獄長做賬逃過國家稅務,而且是合理的逃稅,身上的才華無疑顯露出來,試想沒有金融方面的專業技能,他能走到那一步不得而知,所以我從他身上看到了我們工作中的所需要的——專業技能。

從安迪入獄後,他自己說他有個業務愛好就是擺弄些石頭,所以向瑞德要了個小錘子說是打造雕刻些小石頭,但從後半部分我們能看出來他的真實目的是為了鑿洞,但是鑿洞是多麼困難的事,但因為他業餘愛好地質學,發現了獄牆的結構一鑿就掉大塊,所以決定鑿洞越獄,在這裡我看到了另外一個點就是——業餘愛好。

縱觀影片前後,安迪的.成功你會發現離不開一些人物,好朋友瑞德給他搞的工具,錘子,掛像等,通過自己努力在獄警和典獄長那換來的綠色通道和特殊待遇,及出獄後生活所需要的錢,從新來的湯米那裡得知自己妻子死去真實原因等,從幾個點裡我們看到了——團隊協作。

其實我們從安迪的身上都能看到一個標籤就是——希望,原話為:心懷希望是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記得中間他對瑞德也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就是: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這也是這部影片給我們最大的感觸之一,用我們職場的話就叫——遠景目標。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3

故事講的是在1947年,一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槍殺了他的妻子及情婦,判了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的餘生都將在監獄中度過。瑞德被認為是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他能夠搞到監獄中囚犯想要的任何東西,他們經常打賭新來的囚犯誰第一晚會哭,瑞德認為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安迪會哭,結果瑞德輸了兩包煙,同時也喜歡上了安迪。安迪很長時間以來都不跟大家打交道,他經常請瑞德幫他弄一些小玩意說想雕刻一些小東西消磨時光,還要了張女星的巨大海報貼在牆上。

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有關知識,幫助監獄管合法得免去了一大筆稅金,很快他就擺脫了繁重的體力活和一些變態狂的騷擾,後來的安迪名氣越來越大開始為更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是孩子的升學問題,慢慢的安迪也變成了監獄長諾頓的洗黑錢的工具,他還一直給州長寫信,為監獄申請到一筆錢建圖書館。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個年輕的犯人,他知道誰是真凶,安迪要求重新審理案子遭到拒絕,並受到嚴重懲罰,監獄長為了讓安迪繼續為他洗黑錢,就害死了那個年輕囚犯。

安迪知道獲釋無望變得很消沉,但他在獄中度過這麼長時間,也知道了真相,精神上得到了救贖,由於他長時間挖隧道,一天晚上,電閃雷鳴,安迪越獄成功,同時也掌握證據讓監獄長諾頓身敗名裂自殺,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後來的瑞德也獲釋了,在安迪的委託下找到了約定橡樹下的現金和一封信,然後在墨西哥的海濱與安迪重逢了。

如果是一般人,被冤枉被判了無期徒刑,可能會對下半生失望,沒有信心逃獄。這部影片中的安迪知道自己是冤枉的`,他異於常人的冷靜,表面看起來平靜無所謂,但是,在內心從來沒放棄過自由,在監獄度過的二十年,他算是在為自己對妻子的疏忽而贖罪,期間為越獄做的所有努力是為自己的自由而戰。

可以說,安迪既救贖了妻子,也救贖了自己的靈魂。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果自己不肯放過自己,那麼他就算是自由的他也覺得活動受限,但他一旦看清了這一事實,再去為自由而努力的時候,所有的困難就都不那麼可怕了,因為戰勝了自己,也就戰勝了一切。我覺得這部影片主人公主要是戰勝了自己,救贖了膽怯的靈魂,大家覺得呢?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4

我想我首先想要說的,不是關於這部電影,而是關於我的一位友人,我想對她再說聲謝謝,我不知道善解人意倒底該如何去解釋,但我想姜卻肯定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因為她總是在我煩惱苦悶的時候,能夠了解我需要的是什麼,然後給我送來最貼切的慰藉。謝謝你推薦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確實是一部精彩至極的電影,至少對於我,對於此時的我來說,是這樣的。

人因為內心的脆弱而軟弱,卻因為內心的堅韌而強大。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以為是主角要在監獄裡改過自新,原來卻不是,主角安迪在影片中,在這所監獄裡,充當了一個神奇的人,雖然他沒有像救世主般將所有人救出監獄,但我想在所有人眼中,他卻和造物主一樣神奇。用自己的堅持,安迪化那不可能而成可能,如此堅韌的心靈,著實令我震撼。

我寫不下去了,真的,姜,我無力的言語和空泛的文字,完全不能夠表達我內心此刻的感受,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幾乎每過幾分鐘,都讓我有不同的領悟,有不同的`感慨,有不同的震撼。不論是安迪被誤判時的平靜,還是他為了追求那一瞬間自由而冒的生命危險;不論是安迪為了圖書館的擴建連續寫信6年終於有所成效,還是安迪憑著一把小小的石錘,花費近20年鑿穿監獄,無不告訴我一個內心堅韌的人是如何的強大。又或者是剛開始那個被獄官生生打死的小胖子,還是之後被監獄長誣陷謀殺的湯米,無不是在為燈下黑的情況做出最有力的證明。

還有面對騷擾時以死相抗的不妥協,還是最後老友終在獄外相見的感動,都讓我記憶深刻。

這是一部適合在寧靜時,在孤獨時,獨自一個細細品味的電影,它沒有關於激情的東西,甚至沒有熱血的情節,沒有煊麗的電影特效,沒有波瀾壯闊的巨集大場景,但我相信,它反而是我們的心靈最需要的東西,特別是當我們想要自省,想要堅強,想要好好的活著時,我們應該看,應該品味的東西。

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在寂寞裡而不知自拔。

似乎還有第二部,我想我今天的所得尚未消化,留待明天看吧。

除了生存的權利之外,人們所逐的第二種權利,是自由。

那麼,就先這樣吧。我想我應該再看一遍。

《肖申克的救贖》讀後感15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小說塑造了安迪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在涉嫌殺害妻子和情夫,被判處無期徒刑這樣一個絕望的環境下,他用自己,告訴我們:人如何在最壞的情況中活下去。

人性存在著諸多的可能性,安迪帶給我的震撼在於他可以透過人性的搖擺不定和脆弱性這些現象,用一種很極致的客觀性,通過這些表面,直達人心最深處的軟弱,並且嘗試著去理解這裡面的人性。人是一種很容易被環境所操控的生物,而極強的自制力,才能讓我們在最壞的情況下活下去,或許,我們都需要一場“越獄”來救贖自己。

喜歡安迪,喜歡他那種發自內在的光芒:無論何種境況中,都相信自己的價值和力量。小說中的'布魯克和安迪兩個角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布魯克在多年的監獄生涯中,已經被體制化了,他的自由意識被剝奪了,出獄後的他,反而對生活感到恐懼,無所適從,甚至極端地想要通過再次犯罪回到肖申克的監獄中。

安迪不同,他對現實時刻懷有警惕和剋制,在內心真實的感受到自由,不被規則所束縛。他會審時度勢,對現實社會做出恰當的妥協,利用自己的智慧,為自己謀取一定的福利。通過自己的經商頭腦,和典獄長周旋,安迪爭取到圖書館管理員一職,並且為圖書館的擴大不斷地努力著,讓更多的身邊人能從中受益。

一個人的內心得有多強大,才能在被完全孤立的情況下,不被外部世界所體制化,不斷地尋找和世界周旋的方法。在肖申克的監獄裡,安迪被囚禁了二十年之後,終於越獄成功。讀後感.他曾經向好友瑞德透露,出去之後,他要在墨西哥海邊的一個小鎮定居,因為在太平洋這個充滿陽光的地方,沒有記憶,他可以做一個真正的自由人。自由有多大的重量,一個人又有多大的力量,這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小說帶給我們的質問。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我想,自由不是一個結果,它從來都是一個過程。真正的自由在於會審時度勢,做出恰當的妥協,懂得剋制,才能有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