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

讀後感1.28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

《紅樓夢》讀後感1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因為小時候經常看《西遊記》動畫片的原因,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西遊記》。至於《紅樓夢》呢,兩本厚厚的大書,現在也望而生畏,更別說小時候了,所以在我小時候都沒摸過《紅樓夢》,更別說看了。

直到幾個月前,對《紅樓夢》毫無興趣的我,居然愛上了它。這是因為媽媽給我“聽”《紅樓夢》,聽聽別人怎麼講《紅樓夢》。開始怎麼也不習慣,可是聽著聽著,也就愛上了它。

原來《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也就是一塊石頭的故事。《紅樓夢》的第一回就講到了女媧補天時,那些補天的'石頭共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其中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都被女媧拿去補天了,而偏偏那一塊石頭被扔在大荒山中。那塊石頭每天吸收日月精華,修煉成了一個小男孩,這就是賈寶玉的上一世。他每天在天上玩耍。有一天,他發現了一株快要枯死的草——絳珠草,於是就每天用靈河的水澆灌,絳珠草也吸收了靈河水的精華,修煉成一個小姑娘,也就是林黛玉的前生。

賈寶玉的前生覺得天上太寂寞了,便投胎下凡,享受人生的榮華富貴,而絳珠草也耐不住寂寞,也準備投胎下凡,決定用一生的眼淚來還賈寶玉給她澆灌的靈河的水,這也就是林黛玉為何總是哭,而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時一口咬定地說:“這個妹妹我見過”的原因。而《紅樓夢》最奇怪的地方還在於前幾回的時候,賈寶玉在秦可卿的房間睡覺時夢見自己到了一個叫做“太虛幻境”的地方,那裡有很多櫃子,一個和秦可卿長得一模一樣的警幻仙子告訴他,櫃子裡裝著《紅樓夢》中每一個女子的命運,開啟一看,原來每個裡面都有一幅畫和一個判詞。賈寶玉醒來之後覺得很好笑,可是想不到這些人的命運真的按照判詞中所寫的一樣,給人一種命中註定的感覺。

《紅樓夢》以賈寶玉與林黛玉青梅竹馬的愛情演繹出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從而折射出整個王朝、整個大時代的變遷,凸顯出處世的經驗和人生的哲學。其中賈家的祖先曾經是開國元勳,和皇帝一起打下了江山,被皇帝授予公爵位,令賈家子弟盡享了榮華富貴,沒想到賈家的子弟只圖享受放逸,不懂得珍惜,所以最後落到抄家的結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讀完《紅樓夢》我感觸很深,我們應該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增強自身的抵禦能力。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像賈家子弟那樣不學無術。一定要爭當新時代的好隊員。

《紅樓夢》讀後感2

中國上下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淵遠流長的歷史中發光發亮的名著不計其數,但我認為其中最優秀的作品,當屬於清朝時的《紅樓夢》。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染著他的讀者,使人感動,叫人沉默。

作者曹雪芹,在我看來他一生是悽慘的。少年時父親被革職,全家北遷,生活貧困。後又流落到北京西郊,家徒四壁,愛子重病,卻因無錢醫治而身亡。在這無奈的一生中,他經歷了人生百態,體會到世態炎涼,所以才能寫出這樣不朽的名著。

說到《紅樓夢》,很多人都認為它是一篇以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愛情糾葛為主題的悲劇。但在我看來,它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作者通過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各種複雜的社會背景來寫這個看似和平安寧,實則早已暗潮洶湧的賈府,也成就了很多經典文學人物,比如潑辣有心計的鳳姐,老實懦弱的迎春,天真伶俐的晴雯,以及那位可笑的劉姥姥,但讓我最難以忘懷又沉思良久的女子,莫過於黛玉和寶釵了。

薛寶釵,出身於豪門世家,所以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以及圓滑處事的為人。她對寶玉有著朦朧的愛情,所以最終他才願意假扮黛玉嫁給寶玉,從而導致林黛玉死亡。當她在遊玩時無意撞見兩個丫頭在密談時,她為了脫身,居然可以把問題全部丟給黛玉,足見她的心計和城府。她勸寶玉去博取功名利祿,學習應酬世務以便飛黃騰達,可是寶玉一向是厭惡那些官場腐敗之人,自然不悅,這其中也可以看出她與寶玉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她註定了不可能成為保育思想上的共鳴者。但是她的才幹、能力以及出生都是最適合當寶玉妻子的人,而且賈薛聯姻也可進一步擴大賈家勢力。所以賈府的人為了自身利益,用一記偷樑換柱讓寶釵嫁給了寶玉。

相比薛寶釵,黛玉的家世就略顯清寒了。她出身於書香世家,早期喪母,隨後父親也身亡,寄居在賈府中,所以她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她的性格與寶釵截然不同,她不會刻意討好別人,不懂世故,她孤高自許,多愁善感,當她聽到寶玉要娶寶釵時,氣急攻心,最後身亡。但她和寶玉都是一樣的,都是那個時代的背叛者,有這思想上的共鳴。但由於時代的侷限,以及賈府人的自私,致使他們的愛情以悲劇收場。

在這兩個女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個道理,人的性格會決定她一生的結局。寶釵能幹,她成為寶玉的妻子,黛玉清高,成為了寶玉的戀人。如果將角色互換一下,那三個人都不會幸福的。

《紅樓夢》讀後感3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而當時我對《紅樓夢》只明白有叫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就是此刻讀起它,也會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七年級,那時班裡已有好多同學都讀完了四大名著,可我還有一本《紅樓夢》。當我第一次看時,就被吸引住了。

我發現這書裡的詩句寫得十分妙,讀時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極深刻,漸漸地,對《紅樓夢》產生了濃濃興趣。讀完後,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所應具有的性格嗎?或許她的性格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沒有父母的關懷、寄人籬下。但她受到了賈府上下無微不至的關懷,卻依然有些不滿足。她最終因憂慮而死。我覺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黛”是一種墨綠色,代表她對自由的嚮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還很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人性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我真正的幸福,這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在那黑暗的時代,卻有著這種特殊的風景線。

沒錯,她就是一道風景線,以降珠草的身份,給了黑暗、趨炎附勢、欺上媚下的社會留下深深的`印跡。雖然有著薛寶釵、賈元春之流的批判,可是她的芳跡、高貴、勇敢以及敢於同時代抗爭的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感情杯具為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也以側面寫應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敗,表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作者也寫終都透露著哀怨傷感的請調,流露出一種消極思想。

以前初讀出了對於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實質有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小說自始至《紅樓夢》時,一向都認為林黛玉是不懂事,細心眼的人。每當賈寶玉對別的女孩子說一句話時就又哭又鬧。當別人含蓄地指點她的錯誤時,她總會諷刺別人一番。好像自我是多麼的完美,沒有絲毫的缺點。賈府怎樣容得下這樣的人。可是讀的次數多了,才真正體會到她,所以才會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還想再次強調:林妹妹是一道即美麗又特殊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後感4

一曲紅樓夢,似夢似幻似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假亦真,真真假假假亦真,假假真真真亦假。一遍一遍地讀《紅樓夢》,感受也越來越深。

大觀園中作樂,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寶玉痴笑,黛玉垂淚… …何人知是衰敗的前奏。

書中一開頭,就提到了甄家,後又出現了賈家。開始我讀到甄家和賈家時,並無多想,仔細一品,又想想書的中心思想——真假之說,便恍然大悟,這是在暗示“真的”和“假的”,來藉此描寫出兩個不同的世界觀和結局。如此一想,讓我拍手叫好,不由得讚歎曹雪芹別出心裁的想法,又佩服他能寫出如此背景和關係複雜的`鉅作。也讓人若有所思,我也隱隱猜出了這“何為真,何為假”的真理。

書中最讓人動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寶玉和黛玉的悽美愛情,看得我也是潸然淚下。想想兩個人都擁有新思想又情投意合,卻最終陰陽兩隔。阻擋他們的雖說是黛玉多疑,但實則是受到了世俗的限制。看似在描寫兩個人的悲劇愛情故事,實則在側面描寫世俗的枷鎖。

當然,讀完《紅紅夢》我還被其中曲折、悽美而又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了。最令我感到悲傷的莫過於黛玉淚盡而逝。

其實《紅樓夢》一百二十回中。前八十回為曹雪芹而書,後續章節因曹雪芹未完成就早逝了,所以出現了許多後續,經比較,高鶚寫得最為吻合前文,所以將高鶚寫的那一部分又補了上去,但與前文作者文筆略有差距。不過,在讀到黛玉淚盡而逝時,我還是感慨萬千:“上一世的澆灌之恩,用一世淚水還盡,再無牽絆。”黛玉燒詩帕,眼中卻再無淚水。那讓人憐惜的林妹妹,終香消玉殞,讓人惋惜。我也不禁佩服高鶚能續寫出曹雪芹對世俗的不滿。《紅樓夢》不愧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

寶玉的善解人意;黛玉的多愁善感;寶釵的端莊大氣;湘雲的活潑可愛… …終成賈府往事,衰敗帶走了一切,所有的世間萬物終由盛至衰。彷彿看見曹雪芹諷刺的笑,世俗的眼光,清政府的腐敗,又感嘆“何為真,何為假,一切夢一場”。

想想自己平凡、簡單的生活,無論是《紅樓夢》還是“真假之說”都似解非解。就如書中道: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讀後感5

秋風秋意吹起落葉片片,這樣的時節最適合看紅樓夢了,一瓶王熙鳳的油嘴滑舌,直率毒辣,體驗林黛玉的少女純真誘惑視訊為賈寶玉的不目光明和自由不羈。

生而有幸能一品中國名著紅樓夢裡的愛恨之巔,縱觀林黛玉初進賈府時,處處小心翼翼,也處處惹人憐愛,被質問及學業時答四書的她發現園中的姐妹皆不曾深讀過學,在陌生的地方無依無靠,無讀書無知己,他只能隱去光輝做一個寄人籬下的小姐。

然而賈寶玉是一個厭惡官場的男孩,同樣闖入了林黛玉的世界裡,從此也闖入了林黛玉的心裡,因為她們有共同的賞讀的書,共同喜歡的詩句,詩人共同在桃花林下吟誦詩句,不管世間道俗禮儀,他們超越了世間固化的`觀念,那也是因為如此,所以便一眼可望見他們的愛情故事,不能善始善終,終歸是被固化的傳統文化觀念給拆散了。

襲人曾勸賈寶玉說,放著奶奶的賈寶釵不理不要搭理不搭理的林黛玉姑娘自己尋找不快樂嗎?的確在溫柔賢淑的賈寶釵面前,林黛玉不僅顯得不夠大方,而且還有些刻薄無理取鬧,但正是林黛玉如此敢愛敢恨才令賈寶玉迎難而上,也令我由衷的佩服,這位女子,在世俗禮儀當前的那個時代,許多事情都不能隨心所欲的去做,然而林黛玉卻做到了超脫的境界,這樣的女子怎麼能不讓別人心生憐愛呢?

但是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痴情更是令人驚歎,在聽到林黛玉丫頭,紫雀謊稱林黛玉妹妹要離開賈府時,賈寶玉便發了一次狂,直到的確確認林黛玉不會離開後才漸漸緩了過來,賈寶玉究竟是對林黛玉有多歡喜呢,一生做了兩次狂,兩次都是為了林黛玉而狂,寶玉的喜與悲都來自林黛玉,林黛玉的悲與喜也都是來自賈寶玉。

兩個敢於挑戰世俗與世俗追求不同的兩個人卻不能夠走在一起,這樣的悲劇是觀眾所不喜歡也不願意接受的,但在追求名利以利益為上,近親相結親上加親的時代,這樣的愛情是註定的悲劇,但他們有追求的精神卻是永存的,從他們的語言文字從他們的吟詩作對,從他們的詩情畫意中皆可體現出的淋漓盡致。

紅樓夢教會我的是人生道路上直面自我的道理,更是勇於追求探索自我的精神,幸好在最好的年華里,看到過了,品嚐過了紅樓夢的愛恨痴情。在為人處事上,我們不能過多的學習王熙鳳,但是也要懂得變通,善於見風使舵。

《紅樓夢》讀後感6

桐階月暗,連天衰草,豈獨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瀟湘館裡,香魂一縷隨風散,苦絳珠魂終歸離恨天。憶顰卿種種,悲恨相續。

悲,如此絕貌,竟香消玉殞。初入賈府時,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能將古時四美之首西施比下,說黛玉有那“傾國傾城”的貌絲毫不為過,但在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賈府,寄人籬下的嬌花沒有遮蔽,終是變成殘花。“兩顴紅赤”“顏色青黃”,病終的黛玉早已被折磨得容貌憔損,在冷冷清清的瀟湘館裡,香魂歸天,悲乎!再無容貌似其者!

又悲,伶俐才情,個性解放終是曇花一現。黛玉的俏謔正如薛寶釵所言:“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識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世俗取笑。更有顰兒這促狹嘴,用‘春秋’的法子,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正是顰兒柔弱俏黠,才使她在賈寶鶯歌燕舞,花紅柳綠的世界裡成為皎潔的白月光。顰兒一去,再無人悲唱《葬花吟》;顰兒一去,《柳絮詞》已成絕唱;顰兒一去,鮮花著錦的大觀園也暗然失色。她嘆綠珠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贊紅拂私奔的壯舉,她悲五美悽慘的結局……一切都隨黛玉的死,隨風散盡,有如曇花一現,雖短暫,但也極致美麗。悲乎!再無才情似其者!

恨,木石煙緣終敗於金玉良緣。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青梅竹馬,又惺惺相惜。如此天造地設,卻有違於封建禮教。“金玉良緣”將兩人拆散,“木石姻緣”碎了一地。常言道: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兩人相隔的不是遙遠的銀河,而是一整個社會,兩人奮力也擺脫不了的`枷鎖,跳不出的牢籠。上一世絳珠受甘露灌溉,下一世顰兒以淚還恩。可惜,再多的情也被羈絆。恨無常!

花落人亡兩不知,紅消香斷有誰憐?嗚呼哀哉!

教師點評:掩卷沉思,淚水長流。寶玉和黛玉悲劇式的結果,讓我們感懷不已,用“悲恨”兩字形容黛玉是很貼切的,其容貌才情超乎眾人,卻悲恨相續,你對黛玉的理解到位,文章語言也優美典雅,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紅樓夢》讀後感7

一曲《紅樓夢》,將人世間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無盡落紅悲聲唱完。悲哉,嘆千古幽情終虛化;泣哉,憐痴情兒女盡成灰。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又是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得一朵奇葩。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著重描寫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並且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態,以及種種不調和的矛盾,向我們展示了一副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歷史長卷。

曹雪芹所寫的賈府繁花似錦的日子,有可能反應康熙盛世的意思,但是作者親身經歷了家族鉅變,深深地感悟到福禍相依的道理,所以,全書揭露了統治階級繁榮景象背後腐敗的根源,揭露了封建制度腐敗和必然沒落的道理。在書中,作者讀寶黛愛情給予支援和讚美,對不幸結局給予同情。另外,曹雪芹還是一個經濟學家,通過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的介紹與描寫,反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對社會觀念的影響。

就在《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這一次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本回通過劉姥姥的眼睛再次描寫了貴族生活的浮華、浪費和奢靡。

劉姥姥在《紅樓夢》這部鉅著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在《紅樓夢》作者的妙筆下,劉姥姥卻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在作者筆下,劉姥姥是一個事故圓通的老婦,還是一個搖尾取憐的老婦,向來各家說法不一。

單拿一雙老年四愣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心中並不羨慕賈家的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計算著平實的居家生活,劉姥姥一再地嘆息。作者利用幾個細節塑造出劉姥姥的樸實的老農婦形象。同時作者也透過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提出沉重的譴謫。

本回事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劉姥姥對大觀園的描述,側面描寫了大觀園的奢侈及浮華;通過劉姥姥的逗笑,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是那麼的'大相徑。

妮紫嫣紅的大觀園,隔斷了世俗與骯髒。可賈府的衰落是不可逆轉的,小小一園不可能避免悲劇的上演。十二女憐的“離鄉怨”,林黛玉的“瀟湘館”,薛寶釵的“恨無緣”,直至賈寶玉懸崖撒手遺紅怨。理想與現實在此衝突,現實多弊卻根深蒂固;理想難行卻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變黑暗的現實?“質本潔來還潔去”吧,“一枉淨土掩風流”,何處是香丘?手捧一卷空餘滿腹惆悵,唯有掬一把熱淚灑於閨閣之中。

《紅樓夢》讀後感8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而當時我對《紅樓夢》只知道有叫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就是現在讀起它,也會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高二年級,那時班裡已有好多同學都讀完了四大名著,可我還有一本《紅樓夢》。當我第一次看時,就被吸引住了。

我發現這書裡的詩句寫得十分妙,讀時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極深刻,漸漸地,對《紅樓夢》產生了濃濃興趣。讀完後,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所應具有的性格嗎?或許她的性格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沒有父母的關懷、寄人籬下。但她受到了賈府上下無微不至的關懷,卻依然有些不滿足。她最終因憂慮而死。我覺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黛”是一種墨綠色,代表她對自由的嚮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還很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人性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己真正的幸福,這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在那黑暗的時代,卻有著這種特殊的.風景線。

沒錯,她就是一道風景線,以降珠草的身份,給了黑暗、趨炎附勢、欺上媚下的社會留下深深的印跡。雖然有著薛寶釵、賈元春之流的批判,但是她的芳跡、高貴、勇敢以及敢於同時代抗爭的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也以側面寫應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敗,表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作者也寫終都透露著哀怨傷感的請調,流露出一種消極思想。

以前初讀出了對於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實質有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小說自始至《紅樓夢》時,一直都認為林黛玉是不懂事,小心眼的人。每當賈寶玉對別的女孩子說一句話時就又哭又鬧。當別人含蓄地指點她的錯誤時,她總會諷刺別人一番。好像自己是多麼的完美,沒有絲毫的缺點。賈府怎麼容得下這樣的人。但是讀的次數多了,才真正體會到她,所以才會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還想再次強調:林妹妹是一道即美麗又特殊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後感9

手捧一本《紅樓夢》,不自覺地嘴裡就念出了這些話“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可偏偏是這些荒唐言,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苦辣。

初讀紅樓夢,我處在雲霧中,眾多的人物,繞口的古文,豐富的對話都是我目不暇接。只記得了些大概的故事情節,幾個重要的人物。當時,你若要問我這些人物關係,我是不清楚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賈寶玉和王熙鳳。林黛玉動不動就掉眼淚,這樣的人我是有些鄙視的`。同時,她又愛在言語上計較,動不動就不理別人,我對她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再就是寶玉,說他對黛玉有情,他偏偏又周遊在那些個姐姐妹妹中,說他對黛玉無意吧,他偏偏就招惹了。所以,對於寶玉,我也是有幾分看不起的。對於開始時的王熙鳳,我是有幾分欣賞的,她精明能幹,心直口快,能說會道;但後來她對尤二姐的步步緊逼,以及為了一點財產而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對她又產生了一點厭惡。總之,開始我對《紅樓夢》的印象不是很好。

後來,隨著對《紅樓夢》背景,作者等方面的瞭解,我開始理解那些人的行為了。黛玉雖然多愁善感,但這也是她所處的環境所定的。想想一個小女孩背井離鄉,來到外祖母家,雖然有血緣關係,但總覺得自己是個客人,每個行為動作都萬分謹慎,生怕叫人恥笑了去。後來遇到所愛之人,可惜天不遂人願,到最後還是含恨而終。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道出了黛玉一生的悲與苦。如此看來,她倒也確實可憐。就如她自己所說“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至於熙鳳,人們說她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沒錯,她機關算盡,以權謀私,但她也是個率直潑辣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格的女子。她不完美,不是個好人,也許《紅樓夢》中沒有一個實在的好人,他們是真實寫在書中的人,而不是一個完美的影子模範。

真實而又有性格的他們與她們在一本名為《紅樓夢》的書中活著,那一群人的生活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生活。他們為現在的我們打開了一條通往那個時代的時光隧道。

此刻,我回想著書中的情節,人物,對話,我覺得那就是一場夢,朦朧而又真實,心裡覺得它是悽美的,但又不知它悽在何處,美在何方。就如書中所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才是本書的真諦吧!

“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在一個寂寞的午後,我們也來讀《紅樓夢》,為書中的人物痴狂,體會其中的滋味吧!

《紅樓夢》讀後感10

移開視線,合起書,輕嘆。望向窗外,回想著書中的點點滴滴,這個讓人讀罷後略感心酸卻又無可奈何的故事……

《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學史壇上佔據著不可磨滅的地位,它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知識面涉及極廣。飽度詩書的曹雪芹,在家族沒落後,用他的心靈所著的一本書,亦是他的真實照影。

哪怕早就知道這個貴族家庭最後會走向沒落,可是心中還是為他惋惜,書中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語,彷彿真實存在,任誰也不捨它就此結束。 曹雪芹塑造的這個詩意的紅樓夢,的確如夢一般,富麗堂皇,夢最後要清醒,而這個大觀園最後也走向了沒落。

人們常說,在不同的年齡,用不同的心境讀紅樓,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感覺,但是每次必定都是一種享受。

為黛玉感傷而感傷。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其實,只有她才是在用心感受這個世界的。會為花瓣凋零而落淚,若非用心,怎會如此惟妙惟肖。我彷彿看到她孤獨的身影,在河頭看著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奈。這個世界還會有人像她一樣,用心靈的觸覺去感受每一絲情緒?在我看來,黛玉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孤獨者,在這個華而不實的園子裡,沒有人懂她的心。誰都以為她柔弱,可是骨子裡她是倔強的,比誰都倔強,不為浮誇而丟失本性。哪怕最後在她死去的時候她也是孤獨的,她最愛的寶玉哥哥卻和別的女人在洞房花燭。替黛玉不值,替黛玉惋惜。黛玉是詩意的,是可以描繪卻沒有誰可以模仿的。

為寶釵的守舊而感傷。她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她為人和善,從上至下廣受愛戴。她也愛寶玉,只是她從來都沒有明顯的表露出來而已。但是她確實個十足的.古典女子,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她從不表露自己的不滿,把自己當成了傀儡娃娃,隱藏著所有的情緒。她是有智有才,卻卻被教育著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最後就算身懷六甲,還是沒能留住寶玉的心。

其實紅樓中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悲劇,然而在那樣的社會時代,無法反抗,只能選擇順其自然,榮寧二府的衰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如夢如幻的故事,給人遐想,詩意的紅樓,讓人嘆惋,卻給人巨大的精神的力量

《紅樓夢》讀後感11

有人說賈寶玉前世是一塊“頑石”,而且說寶玉生下時嘴裡所銜著的寶玉為女媧補天時遺留下來的石頭。也許是這塊石頭的原因吧,家中的人都以為寶玉和這塊石頭是一條命,當玉碎了,寶玉也就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又因寶玉天生長相俊美,也就都更加寵愛他了。

當然,穿戴也更為華麗,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

長得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再一看又是面如敷粉,脣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又由於寶玉生長在賈府,賈府中大部分都是女子,所以也就對寶玉的性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紅樓夢》中有賈寶玉說過的一句話:“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子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就是體現了賈寶玉非常喜歡和女孩在一起玩耍,討厭世俗的那些男子。

在《林黛玉進賈府》中有一段寫“寶玉摔玉”,可見,寶玉“摔玉”這一舉動是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表現了他追求平等,反對封建尊卑等級制度的思想,體現了他“行為乖張”的叛逆性格。

而且在歷人《西江月》中有寫道: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揭示了賈寶玉叛逆的性格,不願受封建統治的束縛,厭棄功名利祿,要求獨立不羈,個性釋放,不服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不安與他們所規定的本分。

從《紅樓夢》這篇小說中使我們學到了賈寶玉的人無貴賤之分,要敢於與現實生活中的不美好的事物作鬥爭,不能讓不好的事物影響到我們,要分清真善美、假惡醜。勇於發表自己意見的美好品質。同時,也使我們懂得了人不能勾心鬥角,貪圖名利,要打敗封建傳統,使時代進步。

《紅樓夢》讀後感12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這取自於《紅樓夢》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誦的《葬花吟》,這首詩歷來被世人所稱頌,既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現實摧殘下的心靈世界,也是其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既有抒情,又何嘗不是隱示其命運的讖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悄悄地開放,又在狂風驟雨中被折磨得枝枯葉敗,從世界上悄悄消逝。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嘆這本書中人物的悲慘命運:黛玉真情被扼,淚盡而逝;寶釵獨守空房,寂寞終老;寶玉看破紅塵,循入空門;元春芳隕寂寞深宮中;迎春所嫁非人,折磨而死;鳳姐被休,一卷草蓆捲走一生榮華......這些人物的命運都讓人感到惋惜,更是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她自尊又自卑,多疑而純真,孤高也謙和,尖刻卻寬厚,如此複雜而多面的性格特徵組成了這朵大觀園中的閬苑仙葩。幼小失怙,寄人籬下,黛玉沒有真正貼心依靠的人,同時孱弱的身體加劇了她對生命的'挫敗感,縹渺無望的愛情也在煎熬著她敏感多思的心。在物慾橫流的賈府,她是個弱者,是個無關緊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只有用清高來防衛,表現得日益尖刻與小心眼。她,像一朵帶刺的玫瑰,越努力用硬刺武裝,越發掩蓋不住內心深深的自卑情結。

雖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可她也只對那多情的賈寶玉許下了芳心。但世人只言金玉姻緣,又何曾記得木石前盟?黛玉的自卑感使她總是疑心重重,對寶玉的愛沒有信心,以至於不斷地消磨與寶玉的感情作為慰藉,看寶玉傷了、哭了、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憐惜了、後悔了。頑固的封建禮教允許寶黛的愛情存在,卻嫌棄黛玉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兒,一次次對他們的感情發出警告,司琪、芳官等先後做了犧牲品,美好的愛情終究無所附麗,“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黛玉美好、柔弱、勇敢,她用淚水釀出一曲芳醇的悲劇,叫人如何不愛她?

《紅樓夢》讀後感13

“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薛寶釵能與林黛玉並肩金陵十二釵之首,容貌必是非凡,且品格端方、博覽巨集覽。

但是在很多人眼裡寶釵是一位圓滑世故、自私而又冷酷的女子。確實寶釵並不同於黛玉,她生於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這樣的身份背景使她不能像黛玉那樣純真浪漫的生活,使她在少女之時便成長起來。她早已懂得現實,懂得運用一切來保護自己。

她圓滑,在賈母給她過生日問她愛吃什麼東西,愛看什麼戲時。她便按照賈母的喜好回答,並用好話奉承賈母,獲得了她的稱讚。她冷酷,當金釧兒投井自殺後,她安慰王夫人說:金釧不會自殺,如果真是自殺,也不過是個糊塗人,死了也不為可惜,多賞幾兩銀子就是了。這樣的寶釵令人寒心。

但是這樣冷酷的寶釵心中也有著一片美好。當寶釵怕自己打擾寶玉與黛玉,準備返回時,忽見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她便起了興致,往草地來撲。這一情節顯露了寶釵那成熟穩重的內心深處,也存留著那種天真活潑的情趣,這才想起寶釵也不過一個少女,卻生生逼著自己成熟。這樣的`寶釵令人心疼。

寶釵處事周到,體貼關心別人,幫助他人。當襲人想昂求湘雲替她做些針線活,寶釵知道後,馬上向她講明史湘雲“在家裡一點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並主動接去了活計。湘雲也曾稱讚寶釵:“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寶釵的善良即使是對大觀園的下人,她也能關心他們,體諒他們的難處。這樣的寶釵又引得人們喜愛。

而且寶釵才華橫溢。在惜春畫大觀園時,因地形複雜,大家都束手無策時,她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關鍵。她還有很好的理家能力,當王熙鳳因流產不能管家時,她受王夫人之託,將大觀園管理的妥妥當當的。這樣的寶釵令人信賴。

我認為薛寶釵是一個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的女子。她不講究富貴閒妝,衣著簡樸,她品行端正,擁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是她生於那個社會,生於那個時代,難免被那時的封建禮教所束縛,變得理性,變得冷漠,或許她本應是一位天真爛漫的可愛少女,無憂無慮。

《紅樓夢》讀後感14

讀《紅樓》,讀到最後滿心情節都退潮而去,只剩下乾枯的殘念,只覺人情淡漠不可自勝。

看一脈而承的人勾心鬥角,畫眉描眼,不由便彷彿已是七旬老嫗,炎涼世態打在略有鈍重的心上,也只剩下遲鈍的痛覺——原來多少嬉笑駑罵,多少月明風清,多少依順體己,通通都是戲臺上虛晃的一槍,猶剩看客嘆息不覺反倒顯得矯情了。

看那王夫人提攜探春,待庶出的`她那般好,也不過是願在周姨娘面前再贏一句:兒子比不了兒子,女兒攀不上女兒,饒剩一個探春也是“親外”,這樣的勝負快感不知給了她幾多滿足。更何況灘春的能力對她一直都“有用”:管理家政有用,針鋒對決有用,嫁個外番王爺更有用。過程和結果,細節與概況一樣折騰人,誰也無心照看一個“別人”。存於世上,人或多或少都在偏袒自己,現世的我們並沒有比多少萬年茹毛飲血的先人更善良與更文明。

還有那厲害了一輩子依舊兩手空空的璉嫂子,持家幾年,連貓狗都厭棄,丈夫不愛婆婆不疼,哈著臉欺下媚上掉價兒帶傷的還不是自己。一個女人的心並不大,誰放著軟香溫玉不要去做勞什子鐵血娘子,誰有犯得上撒潑放野做戲給別人看。虧空、尤二姐、抄家、丈夫遠謫,幾場情景劇鬧下來,多厲害的角兒也只是在病榻上捧個藥罐子,身邊的丑角倒是脫了面具上演大反轉。——誰尚且不會自甘變作冰,又豈得是誰做的女子呢?

浮生真的那麼醜陋而可鄙麼?看著金釧兒投井,我們自我安慰如今還得一夫一妻制;賈珍和尤氏貌合神離亦可辯駁愛情的墳墓並不多。當下時,對於此種殘忍,我們斤毫年個默認了。尋求解釋和出路,創造反駁以求開脫,從來都只發生在我們“設該命題成立”之際。

或者真如史鐵生所言,人不僅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而且是被分開來一個一個拋的;或者只是生物學上定義的人類之間天然的競爭關係;或者我們內心從未輟耕預設的自留地;或者曹公已經明示生死悲涼。

讀《紅樓》,讀得指尖眼梢都是心傷。在那樣的明朗之後突覺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絕望。所謂困獸,所謂虛妄,所謂清空,統統都不是詞,它們已經越過我們自身,抵達不能言說的真相。

而我們依然在別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悲愴之中,兀自掉下淚來。

《紅樓夢》讀後感15

曹雪芹懷著深摯的愛意和悲憫的同情,用歷史與未來、現實與夢想、哲理與詩情,並飽蘸著血與淚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紅樓夢》裡一位富有詩意美和夢想色彩的杯具形像。二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她的杯具命運灑下同情之淚,為她的藝術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紅樓夢》讀者心目中的一位聖潔、美麗的愛神。

然而,在百花鬥妍的女兒國大觀園裡,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流嬌豔的史湘雲,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有美貌不亞於其家姐的薛寶琴,……為什麼獨有黛玉那樣牽動人的衷腸,甚至有人因她而狂、為她而死呢她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藝術魅力她究竟美在何處、動人在何處應當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點,則是林黛玉具有一種杯具美。當人們說《紅樓夢》是一部杯具時恐怕首先是指寶黛感情的杯具;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共同杯具。而其中最悲者莫過於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杯具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杯具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杯具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

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杯具性格,還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筆調、奇特的想像和詩意,創造了新奇絕妙的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徵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這絕不是宿命論,而是藝術的誇張、渲染和強化。她一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症”;會吃飯時便吃藥,並且不許哭,不能見外人。命運對她太殘酷,太不公平了。少年喪母,不久又喪父,僅有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黑暗齷齪的賈府。

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作者經過鳳姐的“嘴”和寶玉的“眼”,描繪了她天仙似的人品。鳳姐一見就驚歎道:“天下竟有這樣標緻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在寶玉的眼裡,這“嫋嫋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則別有一種風範和神韻:

曹雪芹把我們民族的審美積澱進行了新的熔鑄和創造,他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絡起來,並將西施“捧心而蹙”、嫋娜風流的外形之美賦予林黛玉,還借寶玉之口給她取字“顰顰”,便突出了她的杯具性格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