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本教研經驗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1

一學期的時間又在繁忙中悄然度過了,這學期我們仍然圍繞《綱要》《指南》的資料,認真學習新教材,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解決當前教育改革的問題,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理念

我園師資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況,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缺乏,個性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動的脫節,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止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本學期,《快樂與發展》教材的頒佈,使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但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因此本學期根據幼兒園實際存在狀況,我園加強了教研組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學習活動,重點加大學習新教材和實施新教材力度,改變教研學習方式,每兩週進行一次《綱要》的學習和研討,邊學邊研,從中領會《綱要》精神,轉變教師的課程理念。其次,採用參與試學習形式,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瞭解教材的不同設計,展示個人的不同風采。另外我們還透過不同的案例進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設計方法,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展現,然後,大家一齊討論解決,使方案活動設計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觀、更形象,也更適應我園師資隊伍薄弱的學習環境。這學期,我們結合校本培訓的資料,在對新教材進行解讀實施的基礎上,又邀請了教研室的專家進行講課,使我們更進一步理解新教材,實施新教材。透過多形式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們已明確自己陳舊觀念、自身素質正是主宰著自己的行為障礙,只有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當然,透過學習,使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看法和見解,樂意提出各種問題和推薦,使我們在學習中以問題線索,解決當前問題,使教師構成一種邊尋邊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從同伴中解決問題的疑點,從而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實踐新教材。

二、繼續注重實踐嘗試逐步適應改革的發展

由於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料具有很大靈活性、選取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踐新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如:資料的選取編排,生成資料組織和實施、教師本身的素質等)因此,一日活動除了給予教師選取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必須的時間和空間的安排外,重點還是讓她們進行實踐的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另外,加強群眾交流,班組交流時間,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比如:觀察記錄方法、、個案分析、隨筆等,都能夠掛在校園網上進行交流。在嘗試課程中,不斷地去領會《綱要》的精神。透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過程設計能思考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師的主題教育活動“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活動以遊戲為主,動靜交替,活動環節很自然,且整合資料很貼切,活動中充分關注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孩子探索慾望較高。雖說問題存在還很多,但我們相信,透過不斷地實踐嘗試,教研的氛圍會越來越濃。

三、加強反思學習深化專題研究

根據本園的實際狀況,本學期採取小組式研討,使研討活動更靈活性、操作性。因為,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的需要,編制教材資料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教材,在研討中,每人根據自己的教材資料進行學習反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切入口。活動過程中,不斷地透過整合學習,使老師從點點滴滴中樹立整合的思想,又從研討中總結經驗,列出問題,然後透過大家一齊商討問題存在狀況,尋找資料解決問題。比如:主題活動中,各部分資料整合?生存的整合?活動中運用手段形式的整合?學科之間的`整合?一日活動中的各環節整合等等?透過這些問題,讓教師們帶著問題進行實施研討,實踐體會,每次小組活動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餘,又不斷地反思學習,總結提煉。改變以往單純指導為對話研討。另外,有透過本學期對孩子的個案記錄,尋找個性化發展,即發展教師觀察記錄潛力,又為整合全面性帶給幫忙。

反思性學習,給教師帶來了許多的反思經驗,個性是專題研究,更需要去反思、總結。本學期為深化專題研究,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我們幼兒園又根據自己園情,在實踐專題研究的基礎上,每班都進行研究的實踐活動,全體教師都用心參活動方案設計,使專題研究深化完善,從而更推動教改的發展。小班以電化教育為引領,關注孩子習慣的養成發展,中班以美工區為引領,關注孩子動手動腦的發展,大班以藝術教育為引領,關注孩子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最後以專題總結的形式進行了交流,使整合的思想通領教改的發展。

四、利用家長資源推動保教活動的發展

本學期我們注重家長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引導幼兒進行探究,促進幼兒自身的修養,同時,我們也要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指導家長利用家庭的教育資源,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表現,自我發展,積累生活經驗。如:開展主題活動《小兔子衣服》、《搞笑的蘿蔔》時,我們利用家長資源,蒐集農村自然資源,一些有代表性的豆類、穀類、蔬菜、水果等都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大大的豐富了孩子的操作材料。家長的參與,擴大了幼兒探究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拓寬了研究的渠道,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總而言之,面臨幼兒教育的重大轉折,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加強反思,學會反思,只有不斷的反思,才會不斷的有創新出現。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2

十年間科研伴我一路走來。從起初的門外漢到敢於逐步嘗試;從學習揣摩到逐步進入狀態,隨著與教育科研之間的不斷“走近”,我愈發欣喜地發現:科研對於一名普通教師也並非是一個高不可攀的領域。在領導的栽培下,不知不覺間我成了市級科研骨幹教師、省級基礎教育科研骨幹教師。面對這些榮譽,總覺得缺少點什麼。自己似乎總是被動地參與研究。

幸運的是,今年是我區的研究年,每個人都可以獨立研究自己的課題了。這是一個校本研究的好機會,我抓住這個機會,在教學中堅持將研究進行到底。

一、獨立思考,形成問題意識。

在從前的校本教研活動中我都是以服從參與為自己的工作狀態,頭腦中的困惑很多,卻沒有問題意識。成為區兼職科研員以後在柏所長以及教育科和教研中心的一次次科研講座和研討交流活動中我開始思考把問題變成課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異彩紛呈的國小數學教材紛紛登場。這些教材為教學方式的改變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但在教材使用的過程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新版教材在一些教師眼裡不但沒有發揮編者想要達到的目的,反而成了學生學習能力低下的“罪魁禍首”。在我講過的一些公開課中,自認為非常用心地創造性使用教材,可卻遭到一些專家的批評?究竟該如何使用教材?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國內外有很多關於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研究,但對“創造性”的具體標準沒有準確的定位,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很難把握。往往只注重了標新立異,而偏離了教學的重點。還有很多人對教材的增刪、重組等處理方法進行了研究,對現有教材資源的合理使用還沒有具體的方法。基於以上原因提出《國小數學教材使用策略的研究》,以達到充分發揮新教材的作用,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二、理論學習,為研究做好準備。

課題的提出源於對自己以往數學課堂教學的否定。應該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觀察和思考了。所以開始涉獵一些教育教學理論,以期對國小數學教學有更多的指導。曾天山著的《教材論》、金成樑,周全英主編的《國小數學教材概說》、周玉仁主編的《國小數學教學論》。這些書的內容有些高深,但對我的研究很有益處,所以,一遍又一遍地讀。看書或雜誌時,凡是涉及到與教材有關的文摘我都進行摘抄或影印,隨時為課題研究積累理論資料。使自己的研究不至於迷失方向。除此以外,我還把以前在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到的科研理論知識進行了重溫,並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三月份我為教師進行了《校本研究的選題》、《課題研究方案的撰寫》、《課題研究階段總結的撰寫》等科研理論培訓。在自己進行研究的同時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校本研究課題。

三、踏實研究,讓科研與教學同行。

1、調查問卷

為了找到本課題研究的起點,我設計了“《國小數學教材使用策略的研究》調查問卷”兩份,分別供教師和學生填答。調查的`目的並不使研究教材本身的優劣,而是根據現有教材及教師自身素質研究如何使用教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教師和學生對新教材的優點比較認可,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教師認為新教材留給自己的創造空間很大。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對教材不適應。年輕教師不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教齡超過十年的教師對教材將應用題等知識點分散編排感到很不理解,不好把握,講深了,超範圍;講淺了,又怕變化多端的習題學生不會做。學生都喜歡新教材,但大多數對插圖感興趣,只有百分之八點八的學生對文字感興趣,教材的可讀性不強。因其它硬體條件達不到要求教材中的主題圖、配套光碟等教學資源,只能作為一種“擺設”。這些調查結果使我認識到要解決教學低效的問題必須從研究教材的使用開始做起。

2、行動觀察

課堂教學是課題研究的基地,我在備課中研究,在上課中研究,在聽課中研究,在反思中研究。備課時我從網上找到北師大版全套電子教材,把它與人教版教材進行比較,吸取兩套教材之所長,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課後及時記錄課堂上出現的有價值的案例並進行反思,積累實踐經驗。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時刻關注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情況,課後把自認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與執教者甚至是全體數學教師一起討論。有針對的教學反思和聽課記錄就是最豐富翔實的研究資料,這樣做能夠把我們在剎那間的教學心得與感悟記錄下來,豐富我的研究材料。

3、資料積累

為了得到更多同行的幫助和指導,也是為了督促自己持不懈地進行課題研究,我在“教育線上論壇”中建立了“且行且思——我的教學工作雜記”主題貼,把自己每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都發表在帖子中,每一個反思都包含著自己對教材的分析理解以及教材使用的方式。在這個主題貼中,許多陌生的同行不斷給予我鼓勵,並在不同的階段給我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我沿著臺階不斷提高,有一個叫“農家小院”的四川老師告訴我,不能只關注教材上的細枝末節,要關注數學本質上的東西。這個提議讓我認識到自己的研究還屬於淺層次,要想研究得更深入必須有深厚的數學專業知識。這又一次激發了我不斷學習的動力。

四、成果初現,學會了用思考行走。

在進行校本研修的過程中我不斷總結經驗,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從20xx年4月到20xx年11月,我所積累的學習資料達10萬字,研究案例20餘篇,論文5篇,教學設計30餘篇。其中《數字與編碼》教學設計方案在全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優秀教學設計方案》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我所執教的《數字與編碼》一課榮獲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教學大賽二等獎,論文《國小數學教材使用現狀及對策》在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論文大賽一等獎。《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做幸福的教師》分別在《實踐新課程》和《長春教育》中發表。為了更好地研究教材,更快地熟悉教材,我參加了市教材解讀大賽,在四輪口試和筆試的比賽過程中,我對1——6年級的數學教材通讀三遍,為進一步研究教材的使用策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平時的聽課、評課的過程中,我也能夠從教材使用的角度指導教師有效教學。由於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正確地使用,教學實效性也明顯提高。在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中我均被評為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此外還參與了由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學知考王》的編寫。

校本教研帶給我的除了這些顯性的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研究觀念上的變化。原以為,科研是遊離於教學以外的負擔,上級領導讓寫方案就寫個方案,讓寫個論文就寫個論文。經過這個課題的研究我感受到科研是為教學服務的,研究自己困惑的並且感興趣的問題就像解一道數學題,越是不會越想研究,經過不懈努力找到了題目的答案時,那種高興勁真是無以言表。很多朋友都很佩服我一直堅持寫“且行且思——我的教學工作雜記”,其實備課、上課、反思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何不通過一個課題研究把這些工作整合為一體,邊工作邊思考呢?為此,我還在自己的QQ空間裡建立了“讓科研在課堂上行走”的主題網頁,一方面整理自己的研究材料,另一方面希望得到更多同行的幫助和指導,也希望能引領大家感受的科研工作的幸福。

我覺得自己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家的引領,已經有了初步的科研意識,也許將來我不再是兼職科研員,也許將來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但通過科研我找到了一條自我專業發展的平臺。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3

新課程認為,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教學,其功能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更應該將知識作為一種載體,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對我們數學教師而言,更要關注這些變革,把自己從應試教學中解脫出來,去思考並實踐數學教學的改革。於是,我從220xx年起,就積極扎身於校本教研的洪流中,開展了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在這期間,既經歷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也感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使我個人不論在教學理念還是在教學實踐中都有了很大提升,下面我談談活動總的做法和總結:

一、教學方面:

1、備課:開學初,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在師校教研員的指導下進行集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然後根據要求,提前兩週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年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2、上課: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

3、輔導: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不會寫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時查缺補漏。並與家長聯絡,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裡對孩子進行輔導。

4、作業:根據減負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業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二、個人學習及研究方面:

1、用敏銳的眼光審視自身教學。

任何偉大的研究都源於實踐,都基於對大量事實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對教育教學實際,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這是開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往往很多人缺少的是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校與家庭社會、學校管理、教與學、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物件,我們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此,我時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問題,這樣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點的尷尬。

2、樂做有心人,隨時收集豐富的素材。

在注意或研究眾多教育現象時,面對紛繁複雜的素材和瞬息萬變的教育資訊,靈感會不斷閃現,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閃光點或獨特之處,我會在第一時間記錄下稍縱即逝的瞬間,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素材寶庫,使自己在撰寫論文時不再為沒有翔實的事例而煩惱,而具說服力、針對性和實效性。

3、確定個人專題,加強個案研究。

在進行專題研究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平時,我總是從教育理論和教學理念的高度著眼,從身邊的教育教學實際入手,選定適當的研究範圍或方向。我注重讓學生學習數學時,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我進行有目的地教育,注重解題方法、步驟的具體指導,在日常作業指導時,強調認真審題,認真檢查,確保正確率。加強對典型個案的剖析,進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廣度和理論層次。

三、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4、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5、另外,嘗試對研究成果進行個性化和科學化的表達。科研成果主要通過論文、教育故事、課後反思等形式來呈現,這就需要教師勇於嘗試系統地整理、收集相關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同時主動大膽創作,相信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4

轉眼間,六個月的校本研修工作已經結束,在匆匆忙忙的兩個月中,我能夠積極地帶頭和同組的老師們積極探討,攜手共創,為推進我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出了不少的力,現將最近兩個月的工作總結如下:

1、以新課改的理念為指導,大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加速知識的更新,理念的更新,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應用新的理念,並推廣給同課頭的老師們,我們在一起共同摸索共同進步。

(1)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課及培訓學習,在關注學生髮展的同時,更關注自身的發展,積極適應課改的新要求,在課堂中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努力發揮自身的潛能,向研究型教師邁進。

(2)博覽群書,翻閱各種教育雜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

(3)新開學和我們同組的老師申報了新學期的課題研究專案《如何學會在應用題中學會畫圖思考》,我們同組的高年級的幾位老師,在我的帶領下積極地進行教學研究,撰寫教學反思,教學筆記,在每週四的下午我們進行交流探討,互相學習,互相切磋,效果非常好。

(4)本學期我們組在進行集體備課是,重點研究的是:打破常規的教法,每一課要找準切入點,爭取使每篇文章教起來都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不一定按文章的順序去教,讓學生感覺到很新穎,實現創新教學的新理念。

(5)按照學校的要求,每學期每個組要推出一位年輕的同志,上好一節公開課,我是積極培養我們組的年輕同志,多走進課堂聽他們的課,課後我們組進行交流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議和意見,反覆的聽,反覆的.評課,使年輕同志儘快得適應新課程。

(6)每個月對我們的課題進行一次階段的小結,每人談談自己最近的實施情況,有什麼新的感受,或新的收穫,就這樣我們組的同志進步是相當明顯的。

(7)在十月中旬,由我主講了一節公開課〈〈用字母表示數〉〉我們全校的老師都聽了,課後進行了評課,促進大家共同進步。

在每週的教研活動中,我們還就名師的教案進行分析研究,每人找出成功的地方和體現新理念的地方,久日久之,大家的新理念就多起來了,課堂中也隨和的使用上了,學生反映很強烈地。

2、通過幾個月的校本教研工作的實施,大家的教學工作感覺到了新意,收穫是不小的,所以我個人認為,教研工作太重要了,一個學校如果只重視考勤,上課,忽視教學研究,那是沒有發展前景的,老師的觀念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教育的步伐,否則是不合格的老師,那只有紮紮實實,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教學研究中來,你才叫有水平的老師。當然學校的管理也很重要,要有切實可行的校本研修實施方案,要有好的帶頭人帶領大家去實踐,使老師們潛心研究,讓我們課堂綻放異彩。

3、今後努力的方向

繼續堅持校本研究工作,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立足校本,務本求實,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摸索,在實踐中提高。充分利用學校的自身資源,以打造研究型教師為根本目標,促進自己教育實踐的不斷提高,努力使自己成為師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識淵博的教師。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帶動全校的教師共同進步。

校本教研經驗總結5

我校地處偏僻山區,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師資力量薄弱,與外地兄弟學校相比,條件極為落後,正因為如此,我校抓好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工作的要求就極其迫切,同時,所面臨的問題也極其嚴峻。面對這麼多的困難,我校的校本培訓工作本著“從小從細入手,力求取得實效”的指導思想,適應課程改革新形勢,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幫助教師個人成長,努力建立有特色的校本培訓工作。

一、強化過程管理落實教研培訓有效性

我校老教師較多,觀念方法落後又一時難以改變,為使我校的教研工作與培訓工作能得到有效地落實,使教師教研、培訓的質量得到較高的保證,就必須加強對教研、培訓過程的管理,重視制度的改善和強有力的落實,力求培訓有實效,教師有提高。

1、領導充分關注,落實制度有力。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都非常重視教研工作,都把身心撲在了教研工作一線,吳校長和兩位副校長經常不打招呼地聽課,聽完後及時和教師交流研討、因材指導,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幾位校長都自始至終參與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從集體備課、聽課、評課,並親自上示範課。領導的.高度重視,使教師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對教研培訓的認識,教師的教研素質也漸漸地發生了質的變化。校領導首先從調查入手,抓管理,建制度,徵集廣大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了教學常規工作評價細則試行稿、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教師評價考核方案和教研組考核方案,將培訓和教研與教師個人以及教研組工作的考核聯絡起來,提升教師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習質量。

2、建立教研培訓“例會制”,實現學習過程透明化。教師工作繁忙,工作量也較大,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完善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體系,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我校實施各類教研活動“例會制”。

(1)教研組學習例會制。每個星期三的晚上教研組要開展活動,教研組根據實際工作進度,在集體備課、理論學習、聽課評課、經驗交流等方面開展活動,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2)校本培訓例會制。每個星期天的晚上,由值周領導主持,進行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並要求教師做好記錄,寫好心得體會。

(3)每個學期初,根據教育局的工作安排,對全鄉教師舉行為期兩至四天的業務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新課標、課改資訊、遠端教育資源應用等等。

(4)每個學期,至少安排兩次全鄉性的教研活動和送教下鄉。在開學初即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務工作計劃。

(5)每次抽考、期中、期末考試後,分組進行教學質量分析。

3、嚴格制度管理,強化檔案管理意識。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制度是否能行之有效地得以落實,重要的一條還是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在校本研訓上,我們首先落實的是嚴格的考勤制度。每一次培訓或者教研活動的開展,都要求教師準時到位,並且要求教師準備專用筆記本,提高個人檔案管理意識,分門別類,做好各種活動的筆記以及資料保管工作。根據當前的學校工作實際與特點,我校制定了對教師、教研組的考核以及獎懲制度,對教師個人的義務與權利作了相關規定,極大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二、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探索教研培訓新模式

我校教學資源有限,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裝置簡陋,所以要做好教學教研和教師培訓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探索適合我校實際的培訓模式。

1、小處細處入手,解決實際問題。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教研不搞大而無當的空架子,由於人力資源有限,我校不做較大的課題研究,而是從小處細處入手,一次力求解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遇到的一兩個難點問題,例如一篇課文中的難點如何突破、一次命題作文如何指導等。

2、形式多樣靈活。根據我校教師少的特點,只分為兩個教研組進行活動。但是我校力求做到形式多樣靈活,有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小組業務學習、送教下鄉、中心國小教學開放日、到外校學習、請外地優秀教師傳經、教師自學等多種形式。從規模上來說有全鄉性的、全校性的、分年級的、分學段的、分教研組的、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