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1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此刻,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取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那裡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著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裡。

透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但是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那裡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裡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那裡也可算是能夠晚年安康。

透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老人們平日裡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裡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

我們此刻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們可能會個性的想念自己已故的親人,不自覺得就想和老年人們親近親近,就像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樣,想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而他們也會把我們當成孫女,孫子一樣,拉著你的手,把他們的.那份慈祥加註在你身上,而我們也欣然地理解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此刻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就應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衣服釦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齊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一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明白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孩子,此刻我常忘了扣衣服釦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齊,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在那個時候又會想起那時候的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為歷史的功臣,成為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2

大學是什麼呢,寒窗苦讀了十多年,我們終於到了大學,這裡也承載了太多的夢想,有人說,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這裡是一個社交舞臺,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這裡就是象牙塔與社會的接軌的橋樑。有人說,這裡是愛情萌芽的溫床,沒有繁蕪的顧慮。這裡的情感太純粹,純潔的友誼和愛情。有人說,大學是青春最美的落幕,我們要活出最美麗的青春,不只是學習好課堂內的知識,我們要學更多做人的道理。

這個暑假,我隨家鄉校友會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到嘉興福利院,看望一群特殊的孩子們。我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想把我的快樂熱情傳遞給他們,至少我還有一顆童真的心。我可以教他們唱歌,如果他們不能唱歌,我可以教他們做遊戲,我還可以教他們學english,如果他們願意學的話,當然至少我會努力去激發他們學習外語的興趣。我美美的這樣想著,這些點子只有我這樣一個“童心未泯”的人想得出啊。

那是個大熱天,太陽毒辣,天氣潮悶,我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嘉興轉了幾次車過後,終於來到了郊外,然後放眼望去,遠處有一排排並不高的樓房,福利院的還算較高的,可是看上去空空的,讓人心生畏懼,這是一座有著怎樣故事的房子,不,院子。因為院子,是有保安,有圍牆。剛進門,保安把我們叫住,表明了來歷之後,他們說來看孩子們的`愛心人士很多,都有預約,可我們是初出茅廬,不懂這些,一番折騰過後,讓我們在院外馬路下的樹邊等了一個小時多,等待孩子們午睡之後才能進。

這是郊外,院外馬路一旁有很大一片空地,沒有開發,只是一片雜草,同學說,這裡開發一個遊樂園就好了。

幾小時之後,打鈴了,這是孩子們午睡起床的鈴聲。我們得調整好狀態,畢竟,我們是來傳遞快樂的。抖擻抖擻精神,我們跨進了這個小院,這是一個封閉的地方,這裡有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起讀書,一起生活。孩子相處怎麼樣呢,他們快樂嗎,他們有什麼想法嗎。

管理這棟樓的是一位年紀跟我們相差不多的阿姨,很瘦,手上帶有婚戒。在阿姨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孩子們的教室:宣洩室、模擬超市、電腦房還有廚房。設施都比想象中好幾十倍,但心底總感覺空空的。房間裡灰塵很重,表面上的光鮮總是掩蓋不了孩子們內心的孤寂和淒涼。據她說這群孩子最小的只有幾個月,患有腦癱,最大的在上國中。阿姨叫喚了一個孩子下來,是班長。他很大方,愛笑,說話不方便。他好像很興奮樣子,我也衝他笑笑表示友好。他又去叫喚了幾個孩子,有一個個子比班長高挺壯的,他們倆在鬧著玩,可是分明看得出大個始終處於被動不還手,飽受同齡人“欺負”的孩子。樓上還有幾個小朋友,不管班長怎麼叫喚,他們遲遲不肯出現。不假,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父母將他們生下來,多半是體格不全的原因,將他們遺棄。呀,他們終於肯露面了,幾個男孩小跑過來,分明沒看到女生過來,女孩子總沒有男孩做起來放得開。“阿姨讓我們待會兒一起打掃房間,你們好嗎”,我對著男孩說,“這些全都是給你們的哦。”我不敢問得太多,生怕觸碰到哪根致命的神經,但也在全力表演出對孩子們的喜愛,友好,試圖努力找話題跟孩子們聊天,不管是什麼內容,只要他們肯開口,就很讓人欣慰。

同學們都盡力剋制著內心的驚訝,為什麼吃東西都是用牢房裡近乎搶的方式,為什麼有個女孩怎麼勸也不肯跟我們見面,為什麼上國中的那個“妹妹”顯得異常老練,不存在年齡過小的單純,沒有害怕恐懼而來的自卑。人間無情亦有真愛,社會上不缺乏很多有愛人士,福利院給了他們基本的物質需求,誰來彌補缺少愛的心靈?很難,誰都要孤獨的長大,我曾以為沒有親情,友情會活不了。只是老天太帶殘忍。

從福利院出來,馬路上散發的熱氣燎人。一群人的影子被拉得好長,希望是有的,說不定那是最昂貴的東西,行動吧,青年,把愛和溫暖傳遞給各個黑暗角落,灑滿人間,慈善公益,那是夢想,更是理想,僅是微薄之力弘揚人道主義。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可以忘記夢想。大學,是一個孕育豐收的季節。願夢想喚醒每個清晨,構建世界美好。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3

8月20號,我們小組一行10人來到浦口的南京市社會福利院。來到了那裡,我們都大吃一驚。這裡的孩子都不是正常的孩子,他們是一群有先天性障礙的孩子。有的孩子因患殘疾而行動不便,但他們依然用堅強撐起活著本應挺起的脊樑;有的孩子說話支支吾吾,口齒不清,但我們分明可以聽到他們渴望與人溝通交流的聲音;有的孩子雖然智力有障礙,但他們卻用力在紙上寫下遒勁的大字或者用手中五彩的畫筆勾勒出內心的美好世界,每一筆每一畫都是不去的真實寫照。即使有的孩子年齡還沒有十歲,但他們已經學會了自立與自強;即使這些孩子非親非故,但不幸的命運將他們會聚在一起,同時也教會了他們團結友愛;即使他們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缺少富足的物質條件,但他們絲毫不埋怨上天的不公,雖然他們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無情的父母所拋棄,但從他們清澈的大眼睛還是可以看到與生俱來的單純和可愛。

剛和這些孩子接觸的。時候,孩子們都用怯生生的目光看著我們,我暗想這些孩子真的是太缺少愛了。雖然他們在福利院衣食無憂,但他們卻沒有很多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與人交流的機會。我們的小組成員拿出事先買的糖果和零食,孩子們都露出欣喜的眼神,看得出來孩子們很喜歡我們帶來的東西,但他們卻不敢上來拿,直到我的同學們吧糖果和零食分給孩子們,孩子們才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接下來,孩子們為我們合唱了一首《賣報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大風大雨裡滿街跑,走不好,滑一跤,痛苦的人生誰知道,七個銅板就賣兩份報。”稚氣的童聲唱著辛酸的.歌曲,讓我們小組的成員都有著想哭的衝動。然後在福利院老師的電子琴的伴奏下,孩子們又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孩子們正在認真的唱著歌,其中有一個孩子十分稚氣對我們的一個女同學說:“阿姨,我想媽媽了!”真的是沒有實現想到,這個孩子一呼百應,不一會所有的孩子都哭鬧著要媽媽。我們的小組成員都哄著,安慰著孩子說:“你們媽媽過一段時間就會來看你們的。”我們害怕傷害這些孩子的心靈,因為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是天使,確實有點憂傷的天使。過了一陣兒,孩子們在零食的“攻擊”下漸漸停止了哭泣,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想被他們的父母拋棄無疑是他們人生的一個巨大的傷口,但傷口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癒合,他們會走出這一個人生本不應該出現的黑暗,但是這個黑暗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以後,他們也會和我麼一樣長大,經歷青春期的煩惱等等,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打擊,然而他們擁有堅韌不拔,頑強的意志品質,一定會越過每一道坎,追求自己的幸福。

後來,我們和孩子們做起了遊戲。我們先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我們和孩子們都玩得不亦樂乎。接下來。我們又玩跳長繩的遊戲,孩子們跳的可歡了。特別是一個小女孩,胖乎乎的,協調性卻超好,跳長繩的時候還能翻跟頭,簡直是精彩之極。這是個有著先天性智障的孩子,福利院的老師說過一段時間她就要代表中國參加一個國際上的殘疾人交流會呢!誰說智障的孩子天生就需要人們的照顧,他們同樣可以為我們的社會創造價值,為我們的國家增添榮耀。

我們與孩子們交流的的時候,孩子們有時也會出現不耐煩,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會發呆,露出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的想,他們也是有心事的呀!有一天,一個小男孩突然問我:“哥哥,人再怎麼樣才能不死?人可不可以不死?”我怔住了,那麼小的孩子,居然在考慮這種深奧而沒有答案的問題。有位教育學家說過,人一旦考慮生與死的問題,他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生命的思考。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4

連續幾天的陰雨天終於在實踐第一天的第一抹陽光的初現而結束,伴隨著和風與同學乘車前往常州兒童福利院,和那些殘缺翅翼的天使們進行互動。

走進福利院的大門,兒童福利院樹木蔥蘢,繁花盛開,環境幽雅,一進入放眼望去,一座座漂亮的小樓掩映在綠色之中,噴泉、花圃和假山、亭子襯托著花園的美麗,從不遠處還傳來了孩子們天真的笑聲,哭聲,讀書聲,給人以溫馨的感覺,這便是孤殘兒童們幸福的家園。

福利院的老師和藹親切,她給我們安排了一堂課,教室一週坐滿了好多可愛的小孩子,乍見並沒發現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一個個都十分活潑。老師給了我們這堂課的主題太陽與樹蔭的聯想。呵,這個可有點難道我們這群大學生,首先,我們給他們講了個故事,是關於小熊與太陽光的故事,之後,我們又給他們講了太陽光裡的七種顏色,並且還教了他們如何配色,比如黃和藍相遇後變成綠色,紅與黃是調色後是橙子的.顏色,藍與紅變成紫色,我們還讓他們感受每種色彩的感覺,我想這是不會難倒他們的,比如看到紅色讓你想到了太陽的火辣、熱情,看到藍色想到了蔚藍平靜的大海,看到黃色,孩子們想到了很多吃的,有橙子,香蕉,哈密瓜等等,小朋友們對顏色的感覺是出奇的好,可見他們眼中的世界應該是繽紛多彩的,他們的生活也該是多姿多彩。主題課結束後,我們與孩子們進行了遊戲互動,玩是孩子們的天性,當然也是這群有著特殊孩子們必不可少的人生樂趣。我們玩的遊戲雖然很簡單,卻在遊戲中無不透露出孩子們的天真與童趣,我們也在遊戲中玩的不亦樂乎,可見童真的力量。在遊戲中,他們雖然有時會遲鈍,玩的會有些費勁,但他們的臉上流露出來的是快樂與喜悅,我想,上帝雖然奪走了他們的翅翼,但是賜予了他們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愛,整個社會給予他們的愛。

最後一節課是寫字課,我們也參與了其中,老師給我們每個人分配了幾個孩子,教導他們如何正確規範的拿筆寫字,以及寫字筆畫的順序,其中,我有一個發現,在他們的寫字薄上的姓名居然姓的都是“常”,這意味著這群孩子都是常州的兒女,也是咱們大家的孩子,這讓我們頗有些觸動,他們失去父母,是福利院的老師和社會上的好心人將他們撫養長大,他們缺少了父愛與母愛,難免心裡會有一些陰影和缺失,而這些漏洞更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幫他們彌補,讓他們得到社會的大愛,當然,他們也是堅強的,相信從福利院走出的孩子們,都能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祝福他們。我們還與孩子們進行了一些溝通與交流,從與他們的聊天中感受到,由於這批孩子的特殊性,他們需要的愛心捐贈和幫助也因有其特殊的一面。生活物品雖可保證,但他們身體上的各類疾病和心理上的殘缺更應被社會熱心人士所關心。這是金錢和物品所不能彌補的。孩子們眼神中流露出的正是我們應該所做的,多奉獻一點愛給他們吧。實踐的末尾,我發現有的孩子是因為先天的不足而被父母遺棄,而相應的更需要心裡和減輕他們身體痛楚的救助。兒童福利院的職工們都本著“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的態度,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對收容的殘疾兒童施以保育、治療、寄養、康復、教育等等。從工作人員那瞭解到一些身殘志堅的孩子們通過院方的及時治療和教育康復,不僅取得了很多榮譽,還能順利地迴歸家庭,迴歸社會。這是一群堅強的孩子,這是令社會驕傲的新一代。

這次社會實踐,與我們惠寒支教的理念也是相一致的,惠寒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更是體現其中。這個暑假,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活動,讓我覺得更有意義。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5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實踐地點:xx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 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群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 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 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 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 實踐單位介紹

xx兒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著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 神祕 的地方。體檢,門衛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裡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說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裡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面板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群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6

在20xx年的這一天,孩子們懷揣著一顆顆關愛的心,一顆顆熾熱的心,走進了離學校不遠兒童福利院,開展了一次“手拉手我們陪你一起成長”為主題的愛心活動。

在愛心募捐活動中,同學們積極踴躍,捐款獻愛心,為孩子們購買了愛心食品,展現了孩子們的奉獻精神。

來到兒童福利院,負責人把同學們帶到了孩子們玩耍的園地,孩子們歡呼著向我們跑來,一張張稚氣的小臉印入我們眼簾,讓人頓生憐愛之情,大家把帶來的食物發給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孩子們高興地接過我們的愛心食品,用笑容表達著喜悅及感恩之情,看著孩子們可愛、真誠的笑臉,大家感到無比的欣慰,接著我們和孩子們做遊戲、一起唱歌、互動聯歡。院裡的孩子唱起那首《感恩的心》的時候,在那感人的旋律中,許多同學都禁不住留下了眼淚,為孩子們不幸的遭遇感到痛心,我們也用相機記錄了這一幕幕感動的時刻。

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獻出了愛心,收穫了真誠,更學會了感恩,只有奉獻愛才能更好的收穫愛,世界需要愛,社會需要愛,人與人之間更需要愛,我們會繼續關注社會公益事業,讓更多的人蔘與到我們的奉獻愛心活動中來,讓愛心永遠傳遞。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7

利用寒假在家的機會,我志願到縣福利院做了為期七天的義工,感覺很好,因為認真對待一件事情,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獲得很多快樂。

愛心,是美的化身。因為它的存在,世界才變得更加美麗:愛使人感到溫暖,使人得到光明,使人更有力量去面對苦難。

縣福利院是1994年建立,到開始正式投入使用的。雖然僅有十幾年的歷史,但是院內的設施較齊全,四處可見的石凳、石桌、健身裝置,還有供觀賞的假山,隨處掛滿紅燈籠的樹木,環境優美怡人。福利院的建築規模較小,僅有三棟建築,一棟辦公樓,兩棟宿舍樓。室內硬體設施較齊全,室內配有電視機,每間房住兩位老人,地方寬敞。房外還有若干椅子,老人們可坐在那聊天,看報。聽廖院長介紹說院裡目前收留有一百多位孤寡老人,大多數子女不在身邊,生活較為冷清。還記得我剛到福利院時,恰巧碰上一位姓張的爺爺在讀報,其他在旁的爺爺、奶奶們時不時地笑出聲來。縣福利院本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的宗旨,給老人們建立了另一個家,讓他們體會到社會各界人士對他們的愛與關懷。

跟xx院長溝通後,我的工作基本定下來——打掃衛生。在員工阿姨的幫助下,我順利完成擦玻璃、擦窗臺、掃地、拖地等工作,之後我又跟隨員工阿姨到廚房清洗餐具以備午飯使用。忙完這些。我便好奇地跑上二樓,就在二樓轉角處第二間房門前,獨自坐著一位老奶奶。我主動過去向她問好,然後同她聊起天來。在閒聊中得知,這位奶奶姓李,家住在鎮上,因家裡孩子生意太忙無法顧及到九十高齡的自己,才搬來福利院住的。又因自己剛來不久,眼睛又不太好使,加上近來天天下雨,氣候較冷,想出去走走也沒辦法,只好在門前坐著。

對於這一百多位老人來說,福利院的規模挺大的。但是,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有很多老人行動不便,只能躺在床上,所以有時院子裡很冷清。每天做完工作後,我就迅速跑上二樓,陪李奶奶聊天抑或是聽李奶奶講故事。在交談與傾聽中,領悟時光賦予我們的寧靜與對生命的敬畏,活著而感動。

當然,除了陪李奶奶聊天外,我還給隔壁樓層的張爺爺讀報,講解有關新聞資訊。同時,我還有幸聽張爺爺講述我縣民俗文化,比如壯錦、炮龍節等。炮龍節是從乾清時期留傳下來的現已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喻為“東方狂歡節”。近年來,我縣的炮龍節吸引了眾多海外遊客,他們紛紛到我縣觀看。而今年的炮龍節恰好是2月2日,張爺爺看我一臉興奮樣,笑著說:“看樣子,小謝你應該看過不少炮龍節吧?”。我頓時漲紅了臉,長這般大還真沒到過炮龍現場,只因我受不了那刺鼻的煙味。不過,今年的“百龍舞xx”炮龍節,我一定會到現場觀看。五千萬人的狂歡夜,雖說天公不作美,下著朦朦細雨,可xx人的熱情高漲,湧動的人群,熱鬧的鞭炮聲、鑼鼓聲,濃烈的炮煙味,在這喜慶祥和的節日裡,我們為來年祈福,我們為節日狂歡。

2月3日,是我做義工的最後一天,那天上午,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後,便迫不及待地去找張爺爺,將昨晚我的所見所問所感向他傾訴。時間過得好快,吃過午飯後,我的義工生涯該告一段落了。在這期間,我接觸到很多人,當然和他們相處時間最多的要數李奶奶、張爺爺,還有員工阿姨了。李奶奶天性善良,熱愛生活,喜歡親近大自然,在她身上還有一顆未泯的童心讓人覺得很和善、很好相處;張爺爺心繫國事,待人真誠,為人憨厚,思想前衛,同他聊天,比較輕鬆自在,有很多共同話題;員工阿姨善良樸實、心細,照顧老人無微不至,尤其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飲食方面很瞭解。

其實,同老人交談是一種閱讀,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們可以閱讀到他們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書,同樣是豐富的經驗,卻是不一樣的經歷。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聆聽其中的靜謐與安詳。他們經歷了太多的人世間的聚散離合,看慣了世事的變遷。他們不再為花落而悲,花開而喜,不再為月圓而感、月缺而嘆。因為歲月的流逝,帶走了往日的激情。他們平靜地看日升日落,安詳地面對匆匆時間。他們只是在細細地體會著生活的真味,他們只是在品味著生活的咖啡,他們只是逍遙地將陳年佳釀自斟自飲,體會生命的'真諦,品味生活的滋味。而今李奶奶的安詳的姿態仍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每次翻開手機相簿看到她的相片我總會沉浸很久。雖然老人的話常常支離片語,囉嗦重複,甚至語不達意,但是如果你耐心地傾聽,會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更會是一次巨大收穫的旅程。

從這次在福利院做義工的社會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領悟很多人生哲理。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我很感慨。同時,在做義工期間,我也有相對性的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幫爺爺奶奶他們按摩,幫助他們消除失眠的困擾。總之,很感謝縣福利院給予我這次做義工的機會,感謝學院教會我的知識,讓我在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8

今年暑假已經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園,在暑假中,我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到了實習中,在不斷地實習中得到了更好的進步。今年暑假我實習的地方是兒童福利院,這是一個不被關注的地方,很多的現實情況導致我們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存在不實十分的關心,可是他們是需要社會的幫助的,我應該去幫助他們!以下是我的個人實習報告總結:

 一、實習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群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

本次實習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習單位介紹

福利院20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 實習內容與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我原本是帶著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

門衛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裡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說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但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裡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面板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群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在十天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 院裡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裡,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說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城市還是很熟悉的。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2.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裡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著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我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裡福利院。其實,簡單地說,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半,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著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溫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3.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著好奇心來打量著,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裡的教室裡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 ”“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裡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啊。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說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裡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三:實習體會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著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習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我們的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我們不能夠這樣下去了,即使是殘疾兒童,也是需要更多的關愛才能夠讓他們快樂的生活下去。我已經是這樣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更好的進步。這次實習給我的觸動很大,我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記住這一次實習,在我畢業後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9

一、實踐的目的

讀書能讓萬里外之美景立於眼前,讀書能跨越時空,讓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訴之於腦海;讀書而有益,多讀而博知。是一個萬古不變的真理。但我們不能讀死書和死讀書,“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同樣重要!因為社會工作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我們要深入社會、向社會學習。本次活動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向社會學習,鞏固知識,鍛鍊能力。

二、實踐單位介紹

鄭州市兒童福利院位於中原區西流湖辦事處常莊,北靠南水北調主幹渠、西臨植物園,整體佔地92畝,集家庭養育、集中養育、醫療、康復、教育、技能培訓等功能於一體,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佔地35.7畝,建築面積9600m2,床位400張,總投資3300萬元,即將竣工的二期工程佔地28.2畝,建築面積19740m2,床位430張,總投資5600萬元。

20xx年11月,沐浴著“藍天計劃”的春風,“藍天計劃”第一批資助專案、鄭州市“十件大事”之一——新建鄭州市兒童福利院專案正式開工建設,20xx年5月,正式開園。

單位規格為副縣級,內設辦公室、宣教科、後勤科、社工科、收養科、特教科、醫療康復科、養護科、家庭寄養科共九個科室。兒童數量在起初接收社會福利院150名基礎上,淨增四倍,至今在院兒童已突破750名,98%以上為殘疾兒童。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去父母和家庭的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著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門衛的質問、登記、會議室裡的等待,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說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裡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癲癇病、肢殘、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群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裡。其實,簡單地說,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而在家庭中的我們,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著他(她)。我們多麼需要珍惜我們的幸福生活。

2、他們是與我們的天使,卻又是多了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裡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小一點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想學點“語文”“數學”“英語”——這讓我很感動。

他們中的一些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著好奇心來打量著,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這讓我憂傷。

3、福利院裡的孤獨與夢想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裡,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說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附近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醫生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

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著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社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10

福利院之行:這是第一個活動,從效果上看,和院內的孩子都玩的很開心。但是我們沒能讓外面的人知道我們的活動,是一個不足。在和院長交談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出錯了。表達上應該委婉一些,不至於讓她覺得我們有很強的功利性,而影響活動的進行。進社群訪問殘疾人,這個活動做的蠻順利,也多虧社群阿姨的幫助。能瞭解到他們的生活,雖然在生活上有困難,可是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也在服務社會,而社會上的人也一直在給與他們幫助和關心。這一點能真正體現出和諧社會的風貌,也是我們實踐的宗旨所在。在城市廣場和超市出口的問卷調查,其實也碰到了很多的'小麻煩,被超市管理員以可能妨礙超市治安為由婉言趕出,面對很多人的猜疑,我們只能以真誠的微笑來消除他們的顧及,配合我們的工作,這一點,很能明白,在和諧社會中,微笑是很重要的。在最後一天的活動中,校領導的到場,也可見我們活動主旨是在現在社會中是很值得關注的,授牌儀式是現場才構建起來的,這一點,是我們所忽略的,也是我們很缺乏的,身為學生幹部,卻沒能在這種場合合理的安排好程式的進行,需要反思。總結在紹興的實踐日子,比較充實,雖然有些不足,可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自我策劃。自我行動的小隊來說,應該還算不錯。但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們需要在活動前有更詳細的策劃,活動中有更靈活的頭腦,這樣,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活動中得到提升,活動所要表達的宗旨才能讓社會關注認同。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11

XX年7月24日至8月16日,我作為校級社會實踐小分隊的一員參加了院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這些天的實踐,使我對真實的社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看到了一群孤苦無依的人,一群天真可愛又讓人憐愛的孩子,一群渴望知識、渴望關愛的孩子。這讓我深深的唾棄那些可惡的人販子,一群被利益薰心、喪失良知的人.

通過開展豐耕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能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真實的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的確,感性認識到只右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檢驗才知道其正確與否,同樣,只有在實踐中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絡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這次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將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作用、過渡作用,將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社會實踐告訴我,在新經濟時代大學生應當具備創新觀念和掌握成熟技術有的能力,善於經營和開拓市場,富有團隊精神等素質。要在嚴密的思辯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於探索理性、情操、才智、體質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並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要時刻與外界社會保持同步發展做到與時俱進,不與社會脫節;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學習好知識、運用知識,時刻牢記,虛度年華就是作踐自己。與此同時,多多與社會接觸是很必要的。如果我們想接受時代的挑戰受到社會的歡迎,就抓緊時間好好地充實自我。不僅要學好專業課,還要廣泛的汲取各領域的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穫,然所學是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要奮鬥不息、礪前行,請不要讓我們年輕的時光留下太多遺憾!

福利院社會實踐總結 篇12

尊老愛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應該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瞭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星火青協帶著“服務之心,關愛之心”於5月29日走進了晚霞養老中心,進行了本學期的愛心敬老之旅。

本次活動由財金系星火青協總負責以及多位志願者組成的服務分隊,上午8點15在老食堂門口集合後,我們帶上水果等慰問品向敬老院進發,頂著烈日,任我們的隊旗在空中飛舞,打響了我們青協的名號,經過大約二十分鐘的步行路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由於天氣太熱,老人都在宿舍裡,部長們把帶來的'水果分發隊員,然後我們就分開去慰問老人,為老人表演節目,接到水果後老人高興不已,連聲道謝。我們每個隊員融入老人中和他們展開了親切的交談,老人很熱情,兒女不在身邊,老人時常感到孤獨和無奈。我們的到來為他們減少了孤獨,看到一位大爺依依不捨的拉著我們聊天,我一陣淚酸……我們還幫助敬老院拔草,真是有趣啊。

在活動圓滿完成之後,回顧整個活動過程,我感慨良多。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裡,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

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對此,我們感到很光榮,很自豪。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援和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群體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