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5篇)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許莫過於“望子成龍”,然而,對於怎樣去培養和教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明白該何從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職責。

我班眾多家長自身經濟受條件限制,雖然在外經商、務工,可是大多的父母無法將孩子接到自我身邊一齊生活,只能留在家裡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屢見不鮮,使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構成長現象令人矚目。至於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著自我,努力使自我不會愧對於代理家長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我的教學工作如下: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教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狀況。首先讓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讓全班留守兒童結對子。

2、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全日制寄宿等服務等。個性是生管教師謝孝忠的職責心很強,經常晚間起床幫忙小同學蓋被子,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間更加對學生的關心,一旦發現學生有病,立刻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還要自我掏腰包。

3、學習上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使他經常受到教師的表揚,還評上縣“三好生”,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國小的學業;趙伏棗和張小珠教師自我掏腰包買蛋糕、水果給班上的留守兒童過生日;常關心留守兒童,經常與他們一齊散步、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具體狀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教師;每當逢年過節,學校都把他們當“貴賓”,在經濟十分拮据的狀況下給每位留守兒童買節日禮物。

4、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幹部協助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的放矢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一來二去,留守兒童就覺得自我在這兒讀書擁有“大家庭”的心理歸屬感,使留守兒童能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歡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5、確定監護人員、家校通力合作。此刻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嬌生慣養,這就給教育帶來必須的難度,目前學校的留守兒童這麼多,無形中給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增添了許多麻煩。至於這些重重的困難擺在我們教師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種挑戰,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群眾座談、個別訪問,真正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然後要求留守兒童的父母配合學校確定孩子的監護人,學校建立班主任、監護人聯絡卡,這樣便於學校、班主任、監護人隨時能夠相互進行溝通,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具體狀況。同時建立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愛心媽媽”、全權負責的“父母”,學生中的“愛心同學”等交流平臺,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對留守兒童進行齊抓共管,持續家校通力合作這條永不消失的天線,對孩子的管理帶給一條捷徑,保證了留守兒童的正常運作。

6、健全”留守”檔案、便於資訊捕捉。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狀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狀況、家長的相關資訊、監護人的資訊,並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7、持續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著家裡的孩子,可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持續聯絡,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教師總不能看著這些留守兒童的杯具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狀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透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持續聯絡,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期初期末還給每位家長髮去《致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瞭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狀況。許多家長照著這種方法去做起到用心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有力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8、“第二家長”言教、發展良好事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程。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職責。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用心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2

當前我街道積極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轄區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對全街道“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群內、企業內、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父母離開,村(居)委會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家,各村幹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組織“六一”活動、春節看望等各式的方式,慰問留守兒童,給他們帶來需要的物品,同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來的幫助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老年監護人(如兒童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實現村與家庭的共同關心和教育。

總之,留守兒童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關注留守兒童問題,村(居)委會更應該站在對留守兒童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村(居)委會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使留守兒童能夠於其他的孩子一樣得到教育得到愛,讓他們擁有正常健康的心態和健康人格,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環境,促使他們能健康地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3

一、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書記親自掛帥,治保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於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二、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愛氛圍,感受溫暖

村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橡皮擦作的一個重要組成,在團支部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稱王稱霸關心,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村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計劃,有《關愛留守兒童作計劃》。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我村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絡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絡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絡方式,便於村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絡溝通,配合教育。留守兒童工作的建立,加強了村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絡,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路。

實施村幹部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在留守兒童中確立重點幫扶物件並配備幫扶人員,由村幹部與本村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幫扶人員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建立健全村家聯絡。要求幫扶人員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況。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關愛“留守孩子”,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快樂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我校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現將本學年留守孩子工作總結如下:

一、利用主題班隊會,加強關愛。

我們以年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隊會,各班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留守孩子的具體情況,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活動方案,組織同學舉行一次主題隊會。通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娛樂。通過活動,讓留守孩子從國小習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參與家務勞動。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幫助別人時的快樂,也在集體中體會到別人幫助時的快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把關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樂的一部分。

二、利用資料,加強關愛。

我們建立了留守孩子檔案、聯絡卡、統計表、基本情況登況表、手拉手好朋友結對子登計卡。每一位老師都與留守孩子結對子,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

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教師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4

關愛“留守孩子”,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快樂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我校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現將本學年留守孩子工作總結如下:

一、利用主題班隊會,加強關愛。

我校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隊會,各中隊輔導員老師根據本班留守孩子的具體情況,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組織同學舉行一次主題隊會。通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娛樂。

通過活動,讓留守孩子從國小習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參與家務勞動。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幫助別人時的快樂,也在集體中體會到別人幫助時的快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把關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樂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我校蔡東劍同學被評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強少年”。

二、利用節日,加強關愛。

我校根據元旦、六一等節日契機,開展了“同在藍天下茁壯成長關愛留守孩子”座談會,為每個孩子送上學習用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孩子”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六一節在全校開展了“慶六一,關愛留守孩子”大型遊園活動,使每一個留守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三、利用資料,加強關愛。

每個班級建立了留守孩子檔案、聯絡卡、統計表、基本情況登況表、手拉手好朋友結對子登計卡。每一位老師都與留守孩子結對子,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

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四、利用“愛心天地”,加強關愛。

每個“留守孩子”都有一個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學習、生活上幫助他,與他一起成長進步。並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間,全班同學為“留守孩子”獻上一聲生日祝福送上自己製作的小賀卡、小禮物等。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關懷。

在各班開闢關愛留守孩子“愛心天地”,發表“愛心宣言”,製作“愛心牌圖”,精辦“愛心宣傳欄”。挑選創意新穎,主題鮮明,版面精美的作品為宣傳欄的內容。

一個個品學兼優的愛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愛心宣言,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愛心畫面,給留守孩子陽光般的溫暖,陽光般的熱情。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5

近年來,隨著大批農民工流入城市,將兒童留在家中,產生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新群體,“留守兒童群體”,他們遠離父母守候家園,生活上缺少呵護,心靈上缺少關愛,學習上缺少輔導,身體上缺少健康,造成了他們兒童期的孤單和無助,黨委政府十分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問題。根據重慶市健康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免費體檢活動的通知》(渝健辦【20xx】14號)精神和縣“健康秀山縣”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等有關要求,結合本轄區實際。鍾靈鎮衛生院為了響應號召,於本月對轄區內留守兒童進行了免費體檢,現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方法步驟:

(一)、召開全體醫務人員會議,加大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宣傳。

(二)、成立留守兒童免費體檢機構,以院長為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副組長,全體醫務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三)、組織協調:按要求及時與鎮人民政府聯絡,請鎮政府通知其監護人到規定時間內將兒童帶到指定地點。我院採取了趕集天在院內,平時下鄉的.方法進行免費體檢。

(四)、體檢範圍:全鎮3-6歲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

(五)、體檢內容:按照留守兒童體檢表一般專案逐項進行。

(六)、時間段:20xx年10月30日至20xx年11月25日。

(七)、現場進行健康指導教育。

三、本院通過以上措施和方法步驟,在規定時間內為本轄區內的312名農村留守兒童逐一進行了免費體檢,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留守兒童監護人的好評,同時進行健康狀況的分析。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6

為深入落實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建設工作,按照上級的要求,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我鄉黨委高度重視,現將此項工作簡單彙報如下:

一、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

經研究,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婦聯主席、團委書記、國小校長、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級領導機構、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和主要任務,為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健康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落實情況

(一)對本村留守兒童進行摸底造冊。全鄉共有留守兒童70名,其中秋裡村15名。建立了與代理監護人溝通聯絡制度。

(二)加強基礎建設。鄉婦聯和學校從硬體設施配備入手,按照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建設標準的要求,多渠道協調資金、裝置,投資一萬元,確定一所關愛中心建設點(秋裡村村部),面積42㎡左右,硬體裝置有電腦1臺、電視機1部,文體器材有乒乓球桌2張,球拍2副,兒童跳繩2條,兒童讀本150冊。

(三)爭取上級的支援,整體統籌安排,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正常實施。

“留守兒童關愛中心”的創辦資金全面啟動了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不斷完善制度,創新活動,豐富載體,學校、家庭和社會各個方面齊抓共管,通過制定工作方案、實行慰問幫扶、開展主題關愛活動等措施致力於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積極構建和諧教育。20xx年鄉、村幹部共幫扶困難兒童16名。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7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學期就要接近尾聲。為了響應上級號召,我們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同時,也充分認識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實施“留守學生關愛工程”,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學生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現將近期開展的活動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幹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討論我校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制定相關的措施,安排相應的管理人員,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1、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制度。

通過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學生的具體人數和基本情況,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絡卡,對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絡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變更相關內容,每學年末做好留守學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

舊縣中心學校:留守兒童辦公室

記錄學生髮展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給家長。

2、建立“代管家長”隊伍,推行“代管家長”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師和生活指導教師組成的代管家長隊伍,負責對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導。學校通過工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到代管家長隊伍中去,承擔留守學生的監護職責,做留守學生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代管家長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三個一”,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每個月與家長通一次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學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情況等;

(4)、開展“結對子”幫扶,安排班隊幹部、、優秀學生以及“留守學生”鄰居與其“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

(5)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三、開展各項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1、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採取“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為留守學生選配了在職教師與他們結成對子,在生活上給予幫助,進行心理輔導,讓留守學生傾訴心中的苦悶,幫助他們排解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實行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配優秀學生和班隊幹部與留守學生開展生活學習互幫互助活動,讓他們成為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品德行為上互相促進,在心靈思想上互相交流,許多學生邀請留守學生到家裡做客或共度週末,感受家庭的溫馨。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學校少年兒童活動中心每週定期為學生開放,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同時學校還舉辦各種“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主題班會,開展“法制報告會”及“冬季防火災演練”等,每學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學生開展一至二次安全與法制教育講座,增強他們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節假日期間,組織留守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在學校設定親情電話,定期讓留守學生與家長通話交流感情;學校在“留守學生之家”開設了心理諮詢熱線,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室,搭建師生心靈溝通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教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確保不因家庭貧困而讓一個留守學生失學。

四、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家庭構建教育網路體系。

我們認為,教育工作絕對不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援,協調配合。為了優化“留守學生”教育環境,我校堅持以社群教育活動為支撐點,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成一網路,形成教育合力,從而實現教育的最優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長的教育幫扶工作,經常利用家長會、家長委員會、集中家訪日、學校開放日等活動形式,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長的監護義務。其次盡力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對外強化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內經常邀請相關人員到校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這些工作的開展,使學校的教風建設再上新臺階,學生學習風氣日漸濃厚,學生違規違紀現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學生”更是受益匪淺,學科競賽、體育比賽、升學考試捷報頻傳,收到實效。五、建設留守學生之家活動室。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學生之活動室,配備了電視、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裝置。張貼了留守學生之家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況,使活動室充滿活力,為留守學生提供了交流活動的場所,使學生感到了“家”的溫馨與和諧。總之,關於“留守學生”的教育,我校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我們也感到舉步維艱,單靠學校的努力,缺少大環境的支援,“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將愈來愈難,現就我們感受較深的幾個問題提出與各位教育同仁商討:

1、由於“留守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對他們的教育幫助、關愛顯得力不從心,學校和教師無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長和社會去履行本應由家長和社會承擔的教育責任。

2、家庭教育觀念錯誤,有的甚至與學校教育相悖,家長素質亟待提高,有的家長對子女要麼溺愛,要麼高壓,要麼放任,要麼簡單粗暴,給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3、社會不良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大打折扣,賭博風氣的漫延,單親家庭的增多,拜金主義的盛行,校園周邊環境的混亂,暴力遊戲、色情網咖等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使學校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8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許莫過於“望子成龍”,然而,對於怎樣去培養和教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該何從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責任。

我班眾多家長自身經濟受條件限制,雖然在外經商、務工,但是大多的父母無法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裡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屢見不鮮,使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形成長現象令人矚目。至於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著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於代理家長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如下: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

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況。首先讓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讓全班留守兒童結對子。

2、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全日制寄宿等服務等。

特別是生管老師謝孝忠的責任心很強,經常晚間起床幫助小同學蓋被子,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間更加對學生的關心,一旦發現學生有病,馬上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還要自己掏腰包。

3、學習上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

使他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還評上縣“三好生”,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國小的學業;趙伏棗和張小珠老師自己掏腰包買蛋糕、水果給班上的留守兒童過生日;常關心留守兒童,經常與他們一起散步、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老師;每當逢年過節,學校都把他們當“貴賓”,在經濟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給每位留守兒童買節日禮物。

4、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

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幹部協助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的放矢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一來二去,留守兒童就覺得自己在這兒讀書擁有“大家庭”的心理歸屬感,使留守兒童能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5、確定監護人員、家校通力合作。

現在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嬌生慣養,這就給教育帶來一定的難度,目前學校的留守兒童這麼多,無形中給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增添了許多麻煩。至於這些重重的困難擺在我們老師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種挑戰,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集體座談、個別訪問,真正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然後要求留守兒童的父母配合學校確定孩子的監護人,學校建立班主任、監護人聯絡卡,這樣便於學校、班主任、監護人隨時可以相互進行溝通,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同時建立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愛心媽媽”、全權負責的“父母”,學生中的“愛心同學”等交流平臺,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對留守兒童進行齊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這條永不消失的.天線,對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條捷徑,保證了留守兒童的正常運作。

6、健全”留守”檔案、便於資訊捕捉。

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相關資訊、監護人的資訊,並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7、保持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著家裡的孩子,但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絡,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老師總不能看著這些留守兒童的悲劇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情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通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絡,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期初期末還給每位家長髮去《致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瞭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況。許多家長照著這種方法去做起到積極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有力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8、“第二家長”言教、發展良好事端。

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程。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9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必然要求。根據《黔西縣教育局關於開展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版少年家庭教育活動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認真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現就開展情況作以下一番總結: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為了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機構。為了切實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及跟蹤工作,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建立健全組織,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的機制,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少先大隊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教導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生活等教育。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於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關愛留守兒童談心基本要求》《關愛留守兒童談心制度》《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關愛留守兒童家訪制度》《關愛留守兒童家校聯絡制度》等。

三.進一步建立健全關愛留守兒童檔案

要求各個班級的班主任對班級的留守兒童開展了跟蹤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狀況進行了再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開展關愛幫扶活動

為了讓留守兒童健康全面成長,我校按照"五個一"的幫扶方式,深入開展了關愛幫扶活動。

1.要求黨員,教師與留守兒童建立"一助一"結對幫扶,在生活上,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做好記錄。

2.認真做好每月與留守兒童一次談心活動,並做好記錄,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以便更好地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3.建立健全家校聯絡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師期初,期中,期末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況。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0

根據省民政廳《關於貫徹落實省政府兒童關愛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川民發〔20xx〕5號)的檔案精神,貫徹落實《達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通知》(達市府發〔20xx〕20號)的部署要求,為依法落實家庭監護責任,政府屬地責任及各部門相關職責,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著重加強對無人監護、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失學輟學、無戶籍農村留守兒童等重點物件的干預幫扶,為其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維護和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現將我市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機制。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市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部門的協作配合,市政府及時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聯席會議在民政局下設辦公室,並以市政府名義先後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絡會議制度的通知》等相關檔案制度,為我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推進情況

1、全面落實留守兒童社會救助政策。市民政局對統計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情況和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認真核對,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留守兒童家庭全部納入低保範圍進行低保救助,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家庭存在的困難。加強與各鄉鎮(街道)和村委會的協調,建立主動發現機制,對於留守兒童發生的突發性困難,按照臨時救助政策在第一時間進行臨時救助。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進行日常性關愛,留守兒童因病住院和人身安全發生的問題,協調相關醫療機構首先對留守兒童進行救治,並且按有關醫療救助政策及時給予醫療救助。通過社會救助,進一步完善了留守兒童的幫扶關愛工作。

2、全面做好留守兒童勸返復學工作。民政局及時向教育部門通報農村留守兒童曠課、輟學情況,教育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和《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中“中國小校要及時瞭解無故曠課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落實輟學學生登記、勸返復學和書面報告制度,勸返無效的,應書面報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依法採取措施勸返復學”的要求,對留守兒童曠課、輟學的原因、存在的問題和監護人意見進行調查瞭解,做好思想工作,動員曠課、輟學的留守兒童及時返校。建立學校幫扶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長效機制,發現留守兒童曠課、輟學現象時,第一時間向教育部門書面彙報,由教育部門按有關要求做好勸返工作。教育部門經常性指導寄宿制學校加強對寄宿留守兒童全方位管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3、全面做好未登記戶籍留守兒童的戶籍登記工作。民政局及時清理出本市內未登記戶籍農村留守兒童通報給同級公安機關,經過部門多方協調,對符合戶籍登記的留守兒童依法登記了戶籍,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享受相關福利保障。

三、完成情況

1、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關愛保護工作體系。我市出臺了《xx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萬府發〔20xx〕4號)、《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萬府辦發〔20xx〕29號)、xx市民政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xx市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萬民發〔20xx〕37號)。

2、我市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總召集人,市政府辦聯絡副主任和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為召集人,教科、婦聯、財政、衛計等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全市農村留守兒童聯席會議制度,並召開了全市農村留守兒童聯絡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

3、全面掌握了全市留守兒童基本資料。我市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專項行動以來,在各職能部門的協調溝通、密切配合下完成排查統計。截止目前,我市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群指導我市留守兒童受委託監護人全部簽訂《農村留守兒童委託監護責任確認書》,前期所排查出的無人監護兒童現基本都已指定了委託監護人,全市各鄉鎮對留守兒童委託監護人簽訂監護責任書基本完成。與此同時,全市各地根據留守兒童的全面排查工作,將各類基礎資料全部錄入留守兒童資訊管理系統專網,並安排專人將動態資料錄入更新。

4、截止到11月,我市各鄉鎮全部配置了兒童工作負責人,全市各村社群基本配置了專職或兼職兒童福利督導員,共計350人。

5、我市積極開展關心關愛活動。市教科局、市婦聯等單位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對全市的“留守兒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關愛活動;各中國小的“留守兒童之家”等組織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心理疏導、課業輔導、幫扶活動等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我市結合省廳“三區”計劃,在太平鎮新華社群、燎原社群與社工組織一起開展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活動。截至目前我市關愛活動達5000多人次。

在此次專項行動中,我市通過各種舉措進一步完善了留守兒童保護工作的各項機制,明確了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在各單位協調配合下完成了專項行動中的控輟保學、落實監護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1

我校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幹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討論我校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現狀,制定相關的措施,安排相應的管理人員,確保留守兒童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1、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制度。

通過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具體人數和基本情況,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和聯絡卡,對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和聯絡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變更相關內容,每學年末做好留守兒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記錄學生髮展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給家長。

2、建立“代管家長”隊伍,推行“代管家長”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師和生活指導教師組成的代管家長隊伍,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導。學校通過工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到代管家長隊伍中去,承擔留守學生的監護職責,做留守學生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代管家長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五員”(思想品德輔導員、情感交流溝通員、日常行為監護員、生活起居管理員、健康成長指導員),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

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三個一”,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每個月與家長通一次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學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情況等;

4、開展“結對子”幫扶,安排班隊幹部、優秀學生以及“留守學生”鄰居與其“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

5、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3、建立“家校”聯絡制度。

為及時瞭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聯絡制度,代管家長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還鼓勵教師多走訪“留守學生”家庭,經常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學習輔導,指導家長或親屬如何關心孩子。對“留守學生”家庭做到“五必訪”,即情緒不好必訪,身體不佳必訪,成績下降必訪,遲到早退必訪,與同學爭吵必訪,通過家訪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知識引導孩子,用愛心溫暖孩子。

三、開展各項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1、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採取“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為留守學生選配了在職教師與他們結成對子,在生活上給予幫助,進行心理輔導,讓留守學生傾訴心中的`苦悶,幫助他們排解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實行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配優秀學生和班隊幹部與留守學生開展生活學習互幫互助活動,讓他們成為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品德行為上互相促進,在心靈思想上互相交流,許多學生邀請留守學生到家裡做客或共度週末,感受家庭的溫馨。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學校以重大節日為契機,並側重於“留守學生”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活動:舉辦“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主題班會,開展“為留守學生獻愛心”募捐活動,舉行“我是家裡的小主人”演講比賽等。每學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學生開展一至兩次安全與法制教育講座,增強他們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節假日期間,組織留守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在學校設定親情電話,定期讓留守學生與家長通話交流感情;學校在“留守學生之家”開設了心理諮詢熱線,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室,搭建師生心靈溝通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教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確保不因家庭貧困而讓一個留守學生失學。

四、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家庭構建教育網路體系。

我們認為,教育工作絕對不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援,協調配合。為了優化“留守學生”教育環境,我校堅持以社群教育活動為支撐點,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成一網路,形成教育合力,從而實現教育的最優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長的教育幫扶工作,經常利用家長會、家長委員會、集中家訪日、學校開放日等活動形式,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長的監護義務。其次盡力淨化校園周邊環境,近年來,我校與小廟鎮派出所,“110”報警中心及鎮治安室建立了“警、校聯動機制”、“青少年維權崗”,對外強化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內經常邀請相關人員到校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這些工作的開展,使學校的教風建設再上新臺階,學生學習風氣日漸濃厚,學生違規違紀現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學生”更是受益匪淺,學科競賽、體育比賽、升學考試捷報頻傳,收到實效。

五、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配備了電視、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裝置。張貼了留守學生之家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況,使活動室充滿活力,為留守學生提供了交流活動的場所,使學生感到了“家”的溫馨與和諧。

總之,關於“留守學生”的教育,我校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我們也感到舉步維艱,單靠學校的努力,缺少大環境的支援,“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將愈來愈難,現就我們感受較深的幾個問題提出與各位教育同仁商討:

1、由於“留守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對他們的教育幫助、關愛顯得力不從心,學校和教師無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長和社會去履行本應由家長和社會承擔的教育責任。

2、家庭教育觀念錯誤,有的甚至與學校教育相悖,家長素質亟待提高,有的家長對子女要麼溺愛,要麼高壓,要麼放任,要麼簡單粗暴,給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3、社會不良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大打折扣,賭博風氣的漫延,單親家庭的增多,拜金主義的盛行,校園周邊環境的混亂,暴力遊戲、色情網咖等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使學校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2

當前全國上下都積極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以教育擔責,以關工委為主關愛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在我校各個班級對“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關工委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內、班級內、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家,老師就是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各學校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於最前面,組織“元旦”演出也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學校教師還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訊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達到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3

為加強學生管理,營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切實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引導他們健康、全面成長,結合實際,聯校採取多種方式,加強與留守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切實夠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現將活動工作總結如下:

一、制定“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學校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長效機制,形成以年級主任、班主任、任課教師為主的幫扶網路體系,對留守兒童給予對口的幫助。各校按照計劃開展活動,學校積極打造愛心家園,教師力爭當好留守兒童行為的.“監護員”、感情的“交流員”、生活的“管理員”、思想的“輔導員”和健康成長的“指導員”。各校師生關係融洽,形成了濃郁的育人環境。

二、建立愛心檔案

各校對本校留守兒童做了詳細的統計,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檔案,主要內容有:

(1)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統計表,含留守兒童的姓名、班級、年齡、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徵、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與臨時監護人的融洽程度,與打工父母的溝通情況等;

(2)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基本情況統計表,含留守兒童姓名、監護人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徵,監護人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為重點內容)等;

(3)留守兒童的父母基本情況統計表,含留守兒童姓名、父母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及工種、經濟收入情況、對子女的希望要求、與子女聯絡溝通情況等;

三、開展愛心幫扶活動

各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和幫扶活動,引領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4

耿城中心學校位於黃山北大門,地處城鄉結合部,95%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在校學生數近千人,留守兒童總在15%左右。從20xx年開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成為我校高度重視的話題。20xx年留守兒童教育納入民生工程,學校建立立了留守兒童之家。成立了領導組和工作組。學校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現狀,採取針對性措施努力彌補他們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帶來的負面影響。並積極配合政府和社會力量,為留守兒童的心靈留住一片陽光。

據學校調查,留守學生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留守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自覺性不強。行為習慣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部分留守學生心理出現偏差,親情失落,心理失衡。

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學校堅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鬆懈,把“留守學生”的教育納入到學校的常規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走近“留守學生”,走進“留守兒童”的家庭,走進“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防止留守兒童成為“問題兒童”。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強化措施。

一、學校成立留守學生管理領導小組,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建立學校班主任、科任教師與留守兒童監護人定期聯絡制度。

建立“三知、三多”機制(對留守學生基本情況、留守學生監護人情況、留守學生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絡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學生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學生家庭進行家訪。),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家訪、校訪相結合,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或“代替家長”溝通交流,指導留守學生監護人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決“留守兒童”成長問題。留守兒童每年人員在變、情況也在變。家訪瞭解情況成為關注留守兒童必不可少的環節。組織教師走近“留守兒童”,走進“留守兒童”的家庭,直面瞭解孩子們在家庭中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長過程遇到的煩惱。本學年,全校就有70位教師家訪350多次,與90多位“代理家長”進行了訪談。

二、充分發揮團隊組織作用,培養留守兒童自主、自立、自強的意識和能力。

融入大集體,學做小主人。我校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深入開展“拉手關愛留守少年兒童行動”,採取三對一方式幫助留守兒童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在團隊主題活動中感受集體溫暖,在手拉手活動中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10年,少先隊組織留守學生事蹟報告會、“我和媽媽說說心裡話”寫信活動,吸引了全校60多位留守學生參與。每月,各少先隊中隊都組織有留守學生參與的給敬老院老人送溫暖活動。讓他們在集體大環境中受教育,有感悟。今年,學校還將進一步開展少年兒童雛鷹爭章活動,有序組織留守兒童培養自強不息、發奮學習的意識。

三、積極開展暑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

暑假期間,農村留守兒童基本脫離了學校、老師的有效監管,親情上缺乏溝通、生活上缺乏照顧、行為上缺乏管教的"三缺"問題更加突出。我校教師採取下村蹲點、上門服務等方式點對點地為留守兒童進行作業和生活輔導。20xx年暑假,我校兩次安排30多名業務骨幹分頭前往全鎮5個村國小所在地駐點輔導,有計劃、有目的地對60位留守學生學業和心理狀態重點給予輔導。科目涉及文、數學、英語、心理教育等。每年開學前,學校黨支部還組織黨員開展留守兒童慰問行動,捐款捐物資助家庭困難留守兒童生活和學習。

四、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今年開設了學生心理輔導室,安排專任教師兼職輔導。增加留守兒童心理諮詢、心理矯正等教育內容,加大疏導力度,創造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創設諮詢信箱、親情熱線電話等,及時發現“留守學生”的顯性、隱性的心理壓力,並進行合理的疏導,跟蹤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使留守學生的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在一個時間段內逐步得到矯正。

五、認真辦好留守兒童之家,開設有意義的群體性活動,為“留守孩子”的發展提供平臺。

對於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留守兒童之家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個家。讓留守兒童感受家的溫暖是學校每位教師的自覺行動。學校還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給予留守學生特殊的關愛,要針對留守學生的特點,堅持啟發、引導的疏導原則,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並融入到班集體中去,以彌補他們親情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留守兒童之家每週定期安排集體活動,諸如讀書、下棋、打球、說故事等,在管理員和帶隊老師的指導下,我校30多名留守兒童在留守兒童之家找到快樂,找到進步。除了日常活動,學校留守兒童工作組還在留守兒童之家每月安排一次主題教育活動,有心理輔導講座,法制教育報告會、留守兒童讀書節等。一月一主題,一月一專案。我校是黃山區體育運動專案傳統校,學校的文化體育十分豐富,學校文藝匯演、田徑運動會,各項讀書演講比賽、科普活動都為“留守兒童”留足了展示的空間,留下了他們歡快、矯健、活潑的身影。新成立的好少年鼓樂隊隊員大部分都是“留守學生”。特別是在區老幹局大力支援下,成立的少年男子門球隊,挑選的10名隊員中有6位是“留守學生”,球場上球員們個個神采奕奕,穩健專注。通過活動,許多“留守學生”的.性格發生了良好的變化,他們活潑開朗、善解人意、熱愛集體、關心體貼同學,團結合作、樂於助人,充分展示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六、創新家長學校機制,爭當留守兒童教育的宣傳員。

兩年來,學校邀請鎮婦聯、區關工委領導共開設留守學生監護人家庭教育培訓班三期。將爺爺奶奶們等“代理家長”請進學校,依託“家長學校”這個載體,請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專家,同“代理家長”面對面地訪談,瞭解“代理家長”在教育管理“留守孩子”過程中所面臨的現象與問題,給予家庭教育的科學指導,提高監護人的家教水平和監護能力,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責任。充分利用春節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之機,舉辦留守學生家長培訓班,召開“留守學生”家長會,與家長交流,幫助留守學生家長更新家教觀念,學習掌握家教知識和方法。要求家長逢年過節應儘量回家看望孩子,增進親情。暑期若有條件,一定要安排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陪工”,加強了解,培養感情。每個星期至少與孩子通一次電話,與孩子保持經常性聯絡,以便及時瞭解掌握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溝通、交流、解決孩子的情感需求。共同處理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出現的焦點問題。

七、開展留守兒童課題研究,系統分析研究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今年,我校申報了市級課題《鄉村“留守學生”關愛行動研究》,以課題研究的方式堅持長期和階段性轉變學校現有留守兒童現狀。目前在留守兒童生存狀況、品質培養、心理教育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通過以上教育和管理活動,我校留守學生在校表現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好轉,校園學習風氣也日漸濃厚。今年暑期,學校集中評選表彰了一批優秀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是一個綜合性、全域性性、系統性的工作,學校是這個鏈條上一個重要而特殊的一環,時代在發展,情況在變化,學校教育工作要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探索更好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大手牽小手,共築一片藍天。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5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暨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今年,我校積極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從實際出發,在全校範圍內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摸清情況,確立工作目標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縣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經商,有許多成功人士已在經濟發達地區購置房產安家落戶,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農民在外過著低收入的打工生活,無力支付高額的異地借讀費用,只好將子女留在本鄉由長輩或其他親戚幫助看管,我們班像這樣的“留守兒童”就有20多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溫暖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麼不利啊。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面對現狀,我校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把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立為“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發揮了學校在“關愛工程”中第一陣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每班推薦4—5名典型學生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2—3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微薄的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還發動了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老師一起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此舉得到了相關人士的熱烈支援,紛紛擔當了“代理家長”的角色,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制度。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絡卡,通過聯絡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絡,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路。

5、積極開展文體活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校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下午課後,由結對老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課外閱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

6、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績

經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在結對的老師中更是湧現了許多優秀教師。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現在還僅僅是起了個頭。但是在那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援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