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說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的品格。文章可分為從教育家實驗準備、實驗經過和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三個部分。敘述順序清楚、結構明晰。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通過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到達與人合作先人後己的'教育理念。

本篇課文,內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讀出人物對話的感情是本課教學所體現的主要特點。在學習中,我分別以有序地上公車、有序地進行消防演習和蜂擁而上地擠上公車的圖片作為匯入,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好處與壞處,以此激起學生的興趣巧妙引入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本單元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自主學習中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內容。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線,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閱讀,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出人物的對話,從而培養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這節課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三年級學生初步要掌握的能力,課堂上我讓學生默讀課文,並思考用自己的話複述這個故事,然後出示課文主要內容的填空題幫助學生學習概括。但在學生默讀完課文複述故事時,學生基本上都是將課文的內容讀出來,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效果,但因為能力的有限卻沒能及時幫助他們應該如何去複述會更好,而是直接出示填空題讓他們填,並簡單地說文章主要內容應該要簡潔、概括。沒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最大的缺點。

2、課堂的教學語言還可以更簡潔和精緻一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敲,因為好的教學語言對學生就是一種運用語言的示範,好的評價語言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學生對文字的個性解讀。

總之,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結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有加入他們的世界,融入他們的情感,才會擁有學生一樣的快樂和收穫。這節課讓我對自己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會以這節課為教訓,不斷總結,爭取在以後的教學課堂中導之以法,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力求有所進步!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2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許多次卻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課文可分為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後。敘述順序清楚、結構明晰。課文內容乍看簡單易懂,但細細咀嚼,卻覺得很難達落實課文的重點難點。“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是文中的女孩兒不假思索說出的話,其實也是她內心世界真實的想法,如果她當時有絲毫的猶豫,那麼實驗的結果便是失敗。這是多麼高的境界,我想這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特別是在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中,到處都是唯我主義論。如何讓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悟文字,受到心靈的洗滌呢?

上課時,先請同學上臺做實驗,結合實驗,讓學生談親身體會,再讓學生了解課文中的實驗是一個怎樣的實驗,然後分析實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都很簡單,大家很快便在文中找到了答案。重點理解小女孩說的第一句話和“不假思索”一詞,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語,通過她的語言和神態描寫體會女孩內心的想法,感受她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先人後已的高尚品質。這樣的意識已經紮根在女孩的心中,變成了她理所當然的行為,課文的感人之處也在於此。課堂上,當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中已經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為了進一步拓寬本課的知識,我又進行了延伸讓學生課下閱讀一些這樣的故事,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3

這是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學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但都沒有成功,而這次卻獲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實驗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體現出小女孩品質的可貴和團結合作的重要。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這篇文章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不僅貼近國小生的生活,還給學生以啟迪。情境教學強調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兒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其“美”、“情”、“思”、“兒童活動”及“周圍世界”作為構成的要素,因此對兒童的學習和發展起著整合、薰陶、啟智、激勵的作用。國小語文課堂中就是以情境為背景,將當時情境融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本例中,我一開始就創設一個危險的情景:讓學生明白當時孩子們所處的環境是多麼的危險,通過課文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到三個學生只有儘快離開這口“井”才是最安全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讀“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裡灌水,他一邊灌,一邊喊:‘險!快上來!一……二……’”這時當學生讀得比較慢的時候,在生生評價時,就會很明顯地看出讀的同學在快慢上沒有掌握好。而當第二位同學讀的時候,又把“危險!快上來!一……二……”讀的太快。這時,其他同學就不同意了,這麼快三個人根本來不及把三個小鉛錘提出來。聯絡上下文後,就知道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不然小女孩的話也來不及講了。又因為課文中用的是省略號。所以到最後同學讀的`時候是既緊張又在一、二那慢一些。而在讀一個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後。”時,也是一樣,很多學生都進入到了那個危險的情景中去了。因此,當一位同學讀得比較慢時,很多同學都認為不對,應該要快一點。原因是時間很緊張,容不得想太多。這裡,我應該再追問一下,時間緊張是因為什麼?這樣對文字能有更好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課文,內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讀自悟是本課教學所體現的主要特點。運用本單元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內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線,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閱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的處理等。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4

《一次成功的實驗》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教育家的實驗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說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文章可分為從教育家實驗的準備、實驗的經過和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三個部分。敘述順序清楚、結構明晰。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受到與人合作、先人後己的教育,通過動作和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本課時,我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圓滿地完成了本課時的教學任務,實現了“高效快樂課堂”。 首先,我讓學生在小組內根據導學案導學引領中的任務結合老師的導學提示和自己的預習收穫交流、彙報、討論、質疑,並推選小組代表準備在全班彙報、交流。其次,全班交流展示時,我設計了“生字我會認、詞語我會讀、生字我會寫、朗讀我能行、課文大意我知道”等板塊讓小組學生代表彙報,其他小組成員評議、補充,使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落到了實處。

1、在學習詞語時,引導學生理解了“不假思索”,並讓學生用“不假思索”說一句話,做到了讀寫結合,口書並重,工具性與人文性兩元統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生在朗讀、理解、感悟、體驗的基礎上有了充分的'情感積澱,也有了一種想釋放的強烈慾望,通過小練筆,既釋放了學生的情感積澱,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2、 學生寫字時,我讓小組代表彙報小組認為難寫、易寫錯的字,小組內一人彙報一人板書講解提示,其他小組補充,突破了難寫、易寫錯字的難關。

3、特別是“朗讀我能行”將課堂推向了**,小組展示朗讀後,讓其他小組評議,並抓住文中的人物的對話進行重點朗讀訓練,學生知道了讀小女孩的話時是低聲地讀,讀教育家最後的話時要把教育家的激動的感情讀出來,學生的朗讀能力訓練落到了實處。學生在初步閱讀是對文字的整體感知,評評議議建立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及時捕捉第一印象,做到有感而發,從而把學生的思維與語言、朗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讀讀、議議中學生也很輕鬆的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總之,通過本課時的教學,我認為只要充分相信學生,把課堂、講臺交給學生,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小組的合作、探究中自主學習,高效快樂課堂就能實現。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5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實驗目的其實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從她與教育家質樸的對話中,讓我們感受到她那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的高尚品質。

教學這篇課文,我努力地想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第二,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接受生活的教育;第三,讓學生學會讀書;那麼這三個問題解決了沒有呢?

課文內容乍看簡單易懂,但細細咀嚼,卻覺得很難落實課文的重點難點。“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是文中的小女孩不假思索說的話,其實也是她內心世界真實的想法,如果她當時有絲毫的猶豫,那麼實驗的結果便是失敗的,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鑽研教材,學習課文,結合實驗,我讓學生先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分析實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學習課文時,我一開始創設了一個危險的情景,將當時情境融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當時孩子們所處的環境是多麼危險,通過課文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到三個學生只有儘快離開這口“井”才是最安全的`。

在此基礎上,我引導讓學生讀教育家的話,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裡灌水,他一邊灌,一邊喊:“危險!快上來!一……二……”這時當學生讀得比較慢的時候我又啟發,這時情況很緊急,同學們這時候也緊張起來,讀出了當時緊張的心情,而在讀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後。”時也是一樣,很多學生都進入到了那個危險的情景中去了。

因此,當一位學生讀得比較慢時,很多同學認為不對,應該要小聲地快一點地讀,原因是時間很緊張容不得想太多,接著我讓學生著重抓住“不假思索”體會女孩內心的想法,感受她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先人後己的高尚品質。女孩的舉動感動了教育家,也感動了學生,這是一次成功的實驗。

課後,我就在思考,在這一節課中是否就是以學生為本了呢?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物件是學生,是活的,是能思考能活動的,教師傳授的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轉化為他本人的財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有加入他們的世界,融入他們的情感,才會擁有學生一樣的快樂和收穫!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6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教育家實驗目的'其實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從她與教育家質樸的對話中,讓我們感受到她那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高尚品質。

學習課文時,我先以小羊過河的故事匯入,這樣既切入了“謙讓”這一主題,也從反面舉了一個例子,為學生明白只有謙讓才能讓實驗成功埋下了伏筆。結合實驗,我讓學生先了解課文中的實驗是一個怎樣的實驗,然後分析實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都很簡單,大家很快便在文中找到了答案。我讓學生抓住課文重點句‘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後”、“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和“不假思索”一詞,體會女孩內心的想法,感受她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先人後已的高尚品質。女孩的舉動感動了教育家,也感動了學生。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7

今天講了公開課《一次成功的實驗》,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既能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也能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但是這節課我覺得自己講的挺失敗的。不是說學生表現很好,而是我原因。

既然這篇課文講的是做實驗,所以我就想讓學生自己動手,在動手動的過程中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也能加深他們的印象,給課堂添彩。所以我讓他們課下準備了道具,但是我的設計是錯的。其實最好的是這篇課文不讓學生預習,我來做道具,找幾個同學上來做實驗,實驗的失敗直接引出這篇課文。但是我卻讓他們預習了課文,而且是全班同學一起來做實驗,因此導致課堂紀律特別差勁,學生都特別活躍特別興奮自己在那兒做實驗,根本不聽我的安排;而且因為他們預習了課文,所以每個人都會做實驗,沒有一點兒效果;我對他們做的道具也沒有嚴格要求,有的學生準備的道具有點兒小,不但輕鬆地從瓶口拉出來,即使是幾個同學一塊兒拉也特別輕鬆,這與課文要傳達的思想發生了衝突。

除了這個環節,課堂的其他時間學生表現得都特別好,回答問題積極,思想活躍,但是我的表現甚是差。由於感冒身體不舒服,整節課我都處於遊離和迷糊的狀態,有的同學回答對了我還否定了他們,到課堂的最後一個拓展的`環節,我給的問題是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的感受。唸完這個問題我的腦袋頓時一片空白,我都蒙了,我都不知道自己這節課都講了什麼,學生能不能回答出來,好在同學比較聰明。

這節課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拖堂了,由於做實驗環節耽誤的時間太多,到後來我沒掌握好時間,所以最後的東西我都是匆匆講完了,也沒給學生太多思考的時間。

這節課總體來說不是特別好,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各個環節各個思路在課前都要想好,而且還要讓效果達到更好;上課的時間也要好好把握。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8

預備:

起飛!

教育家 激動 獲得 危險

寫一寫

一個詞語一朵花,看哪個小園丁培育出的花最漂亮。

育 危 順

模仿秀

熱乎乎 熱乎乎的飯菜 媽媽給我端來了熱乎乎的飯菜。

悄悄地 悄悄地說話 我和爸爸在悄悄地說話。

我可是模仿的'高手!

看你的了,加油啊!!

幫幫他 粗心的小朋友把句子弄亂了,請你幫他排一下好嗎?

嚓的一聲,畫報撕壞了。

他倆一起補好了畫報,高高興興地看了起來。

老師來了,他倆搶著對老師說:“畫報是她弄壞了。”

明明和平平搶著看畫報,誰也不肯讓誰。

老師說:“以後可不能這樣了,快去補一補吧!”

點津園

這次實驗成功後,教育家問女孩子:“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

從這裡我體會到“不假思索”的意思是:

我還要告訴大家我認為多吃實驗都失敗了,而這次實驗成功的原因是:

你也想做一個象她一樣的孩子嗎?就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夏季的一天,太陽火辣辣的。剛上完了一節體育課,大家都口渴極了,

都著急去接水,想早點喝到,這時你應該

公共汽車站有很多人在等車,這時車來了,你的做法是

智力挑戰

在方框裡填上合適的數字就能組成有趣的成語呢!試試!!

光色 目行 斤兩 頭臂

山水 牛虎 軍馬 上下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9

一、 教材分析

《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一篇精讀課文,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外國教育家到一所國小做一次關於“逃生”的實驗,目的是考查孩子們在危難面前的表現。這個實驗,教育家在這之前已經做過許多次,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這一次,實驗終於取得了成功。而成功的原因在於:小女孩在危急時刻所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先人後己的高尚品質以及兩個同伴的服從“指揮”、三個人的團結合作,從而讓我們明白了“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這篇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分明,可分為實驗的準備、實驗的過程和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三個部分。

學情分析

學情是教學的起點。本班學生求知慾強,多數學生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知識面有限,學生僅僅通過語言文字去理解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教師努力創造條件,提供直觀的影象幫助理解,在頭腦中建構形象直觀的景象,為學生理解課文掃清障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等 13個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瞭解課文大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提高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閱讀習慣。

三、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運用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六、教學過程

(一)結合單元導語揭示課題,鼓勵質疑。

1. 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知道的呢?

(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這是一個關於什麼的實驗?這個實驗有誰參加呢?這個實驗需要什麼用具?實驗是怎麼做的?這個實驗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呢?

(二)初讀感知,明確要求。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出示生字詞認讀。找出文中的多音字。

3、指名三個同學分三部分讀課文,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4、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2、學生彙報。

(四)生字教學。(識字與寫字)

過渡:自己提出了疑問,並通過朗讀課文解決了這些問題,你們的閱讀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可喜可賀。你們想把課文讀好嗎?想把課文讀好,得先把生字學好,有信心學好本課的生字嗎?(生答)

1. 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2.分四人小組學習生字。(按照學案要求學習)

3.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全班交流。

4.學生書寫生字。小組評(給寫得好的字畫上一顆星星。)

(五)課堂檢測。

板書設計: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實驗之前 準備

實驗中 經過、結果

實驗後 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後反思: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學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但都沒有成功,而這次卻獲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實驗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體現出小女孩品質的.可貴和團結合作的重要。這篇文章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不僅貼近國小生的生活,還給學生以啟迪。

在課堂上,雖然讀的形式有多種多樣,給學生讀的機會也很多,但是總體感覺沒有一個層次上的提高,以致讀的效果不太理想。在這個時候,當學生都讀的不好的時候,那麼教師就應該很誇張的去範讀,雖然我也做到有範讀,但是學生可能沒有注意,這也是我範讀的失敗。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0

一堂課上下來,我感覺到和我預期的課堂效果存在很大差別。課下,領導對課堂中指出的不足以及同事的交流,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這節課的訓練目標是讀準人物對話。事實上,我也在訓練學生讀好對話,但由於我沒有能夠讓學生真正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導致課堂效果極不理想。

針對這節課我作以下反思:

一、找準課堂的落腳點。

這節課我設計的學表達,是給一段對話填提示語的練習,本想讓學生通過本課中“低聲”“不假思索”等詞語,感受提示語的語言魅力————幫助讀者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可結果事與願違!由於設計的不當,導致課堂時間的浪費,和學生學習情緒低。

二、找準落腳點後,要將目標落實到極限。

也許“極限”這個詞用到這裡有些言重了。但我認為,我的多次課堂教學,整節課感覺設計的有滋有味,但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學生沒學會我要教的。我想著就是目標沒有真正落實。這點在我今後的課堂教學工作中將會是努力的方向。

三、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

這節課之所以學生在讀對話時找不到感覺,更大的原因是我的教案出了問題。在備課時,我只關注到了幾處精彩的`語言對話,而忽視了語言的環境。於是感覺課堂上乾巴巴的,學生很難進入角色。

這堂課的教學,通過組內的教研,讓我找到了課堂上的缺陷。對我今後的課堂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深表感謝。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1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教育家的實驗目的其實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從她與教育家質樸的對話中,讓我們感受到她那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高尚品質。

課文內容乍看簡單易懂,但細細咀嚼,卻覺得很難達落實課文的重點難點。“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是文中的女孩兒不假思索說出的話,其實也是她內心世界真實的想法,如果她當時有絲毫的猶豫,那麼實驗的結果便是失敗。這是多麼高的境界,我想這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第一課時,同學們提出了兩個有價值的問題:“為什麼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實驗?”和“教育家為什麼做這樣的實驗?”第二課時,我就帶領大家圍繞這兩個問題讀課文體會。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大家體會出了小女孩的品質。但我覺得對大家的心靈深處的觸及不夠。特別是讓大家一交流你想說些什麼,大家的發言很公式話,聯絡到自己的不多。主要還是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不夠。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應該準備一些典型的.材料,讓大家發表看法,加深體驗,對學生會更有感悟。

課後我就在思考,在這一節課中是否就是以學生為本了呢?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物件是學生,是活的,是能思考、能活動的。學生不是無條件的儲存器,教師傳授的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轉化為他本人的財富,沒有學生的思考和記憶,沒有學生的主動努力,他們的知識就無法實現,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們學習。這也就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有加入他們的世界,融入他們的情感,才會擁有與學生一樣的快樂與收穫!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2

上完本課,我感覺很輕鬆。本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教師讓三個學生做“逃生”的遊戲。通過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同時也滲透了思德教育。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深品質。針對課文透視的教育模式,就是通過事例說明一個道理或是體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如果說本人在本課的教學是成功的話,那我有如下反思:

一、>故事激越,引出新課

課前我並沒有做任何準備,就對29 課《掌聲》作了複述並結合教材聯絡生活中身邊的事例做了文字思想的拓展。我班有一男孩子叫平威,成績差是留級下來的,他的右手與一般人的右不一樣。雖然有五個指頭,但指頭的位置特別,大拇指與十指長度差不多,而且與其他指叉間要緊些,這樣無論拿什麼時候東西就吃力許多,特別是寫字,很不好握筆,寫字就更吃力了。

那是一年級時,我改作業時見他的幾個簡單的字“木”“小”“大”等字,就是那麼難看,每筆都到不了位,我很生氣。那孩子一雙大眼睛望著我,淚珠直打轉,兩隻小手不停地搓捏著。我驚呆了,孩子的手指在出血,我以為是小刀花的,原來是鉛筆桿搓擦的。

此時,我像自己的犯了不可饒恕的罪一樣,緊緊握住孩子的手說:“孩子,老師錯了,不應該對你生氣,你的字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字。”就因為我的這句話“你的字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字。”以後這孩子寫每一個字都是那麼一絲不苟,現在這孩子的字不但漂亮,而且寫的快多了,每天都能按時完成作業。

就以上故事,我讓學生討論交流,通過這故事,自己想到了什麼?幾分鐘過去了,有孩子舉手了,其中副班長說的很好,他說:“我從老師說的話中想到了生活中當別人遇到困難或是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所給予的幫助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幫助,哪怕一次掌聲,一聲鼓勵,一聲問候,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美麗的謊言????就能使一顆自卑的心靈獲得自信,甚至生命的延續????”

二、追逐興趣,銜接寫作

我追逐著孩子們的興趣,又講了個故事,大概內容提要是:一位教育家視察了一所國小學生的智商,其中和一位老師交談了班裡的學生情況。教育家讓老師從班時挑選三個學生,一個成績最好的,一箇中等偏下的,一成績最差的學生。教育家在試驗的過程中,指著成績最好的.學生說:“聽說,你是班裡成績最差的學生?”接著指著中等學生說:“聽說,你是班上最努力的,最功的學生?”最後指著成績最差的學生說:“聽說,你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這位教育家對這三個學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驗,每天都不會忘記對三個學生的身份提示,最後通過成績測試,得到的結果是令人想不到的“成績最好的學生變成了成績最差的。”“成績中等的學生成績已經超過了原來成績最好的學生。”“成績最差的學生成績卻是最好的成績。”結果教育家對那位老師說:“你原來的話是錯的,你班上的學生沒有一個成績最好的,也沒有一個成績最差的,都是好學生”。

聽完故事,我又讓學生討論交流,這下舉手的孩子多了,都爭著回答。有一男孩說:“成績最好的變成了最差的,是因為教育家的話激垮了這學生。”“成績最差的變成了最好的,是因為教育家的話鼓勵了他,而且說他是最好的人是教育家,所以這學生消除了平時在班上成績‘最差’的自卑心理,所以????”學生的討論讓我欣慰,於是板書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本文的對話優美,簡潔,從對話中完全能體會到小女孩的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已的高深品質。說準確點本文在與寫作同步的理念上,體現的是:我們如何在作文

中通過學習人物之間的對話和動作反應人物的思想性格?

我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語“不假思索”體會女孩內心的想法,感受女孩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先人後已的高尚品質。是女孩的舉動感動了教育家,也感動了學生,所以這是一次成功的實驗。我也做實驗,讓學生互換角色談實踐體會,加深認識,領悟有了困難,有了危險先人後已,同時也懂得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不假思索”這個詞語在文中是不經過思考,脫口而出的意思。這個詞形象地反映了這種意識已經紮根於小女孩的心中,變成了她理所當然的行為,變成了她做人的準則,變成了她生活中的一種信念,所以這個詞對理解文意是關鍵。

三、閱讀悟寫法,妙筆生花

閱讀悟寫法。本課是通過人物動作和對話體現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要突破這知識點,只有通過“讀”方能感悟。根據文字特點,對話較多,要用不同的語氣來表現。文中小女孩的語言樸實,鎮靜,教育家的話有高興,有疑惑、有探詢的語氣變化莫測;小女孩的話開始是語調低而語氣果斷,後來回答教育家的話時聲音響亮,語調較高,語氣自信。表情方面,教育家由平靜到凝眉探詢再到激動高興眉宇舒展,小女孩由臨危不亂的鎮定到自信從容。

首先我們要仔細觀察,對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要記在頭腦裡,仔細地聽聽他都說了些什麼的時候?這些語言是記錄人思想的一個符號。然後要準確地運用動詞。在描繪人物動作時,一定要做到用詞準確恰當。如手的動作“拿、捏、舉、握”不同的動詞表達的動作是不一樣的。如、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望著我們,把教室的每個小角落都江堰市掃了一遍,然後用右手慣例地推推眼鏡,說????“走、望、掃、推、說”等詞,體現人物性格特點。最後語言表達要簡潔,生動。如文中“快!你第一、你第二、最後。這非常符合當時的語言環境,緊急的情況是不允許你說一大堆話的。比如、一位同學鼻子出血了,他趕緊走過去,捏住他的小鼻子,用紙小心地擦去他嘴角邊和下巴上的血跡,然後又把紙團捏成一個小紙團輕輕塞到他的鼻孔裡,低下頭,小聲地問:”感覺頭暈嗎?“通過這樣一系列地動作,語言的描寫,一位充滿愛心,樂於幫助同學的人物性格就生動地體現出來了。

總之,上完本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語文就是沐浴在生活中的一個景觀,只要你善於發現,善於捕捉,你會感到生活的樂趣!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3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教育家的實驗目的其實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從她與教育家質樸的對話中,讓我們感受到她那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高尚品質。

課文內容乍看簡單易懂,但細細咀嚼,卻覺得很難達落實課文的重點難點。“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是文中的女孩兒不假思索說出的話,其實也是她內心世界真實的想法,如果她當時有絲毫的猶豫,那麼實驗的結果便是失敗。這是多麼高的.境界,我想這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中,看到很多這樣的鏡頭:公交車從遠方駛來,迫不及待的人們已經蜂擁著向前,甚至可以不顧被輾在車輪下的危險;擁擠的商場裡,不知在賣什麼緊俏商品,長長的隊伍裡,總有人不自覺地插隊,面對旁人的指責面不改色……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都可以如此犧牲自尊,更何況是面臨生命的威脅?鑽研教材時,我很迷茫,知道自己蒼白的說教根本無力改變這樣的現實,不知自己上這篇課文應該定位在哪裡?反覆思考,我覺得孩子們畢竟還是很純真的,現實社會的陰暗面,還不至於植入他們的內心深處,更何況相信很多有遠見卓識的人士,都希望改變這樣的現狀的,選編這篇課文入教材便是一個證明。當然現實社會中,陽光的一面還是有的,前不久剛看到一則報導,杭州某公交車站秩序井然,無論是誰都能自覺地排隊乘車,尊老愛幼,蔚然成風,原因是一直以來有一位品德高尚的市民,常來累月地到這裡維護義務維持秩序,久而久之,人們便養成了習慣。看來陽光下雖然有陰影的存在,但只要能用心驅趕,還是能縮小這陰影的範圍的。於是我打算結合文中的實驗,也進行一次與三年級學生探討人生價值的實驗。

學習課文時,我先以小羊過河的故事匯入,這樣既切入了“謙讓”這一主題,也從反面舉了一個例子,為學生明白只有謙讓才能讓實驗成功埋下了伏筆。結合實驗,我讓學生先了解課文中的實驗是一個怎樣的實驗,然後分析實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都很簡單,大家很快便在文中找到了答案。我讓學生著重抓住小女孩說的第一句話和“不假思索”一詞,體會女孩內心的想法,感受她沉著冷靜、處事果斷,先人後已的高尚品質。女孩的舉動感動了教育家,也感動了學生。然後這畢竟是實驗,接著,我通過一個小組內分角色朗讀這一合作學習的實踐來測試學生有沒有真正把課堂上學到的“謙讓”付諸到實際行動中,使學習身體力行。

在學習中,我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讀書前要求明確,讓學生習得邊讀書邊批註和聯絡上下文等學習方法,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不足之處:

1.對“如實”一詞,學生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課堂上所用的時間太多。如果將此環節濃縮一下,把時間讓出來,讓學生能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朗讀,應該更有效。

2.課堂的教學語言還可以更簡潔和精緻一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敲,因為好的教學語言對學生就是一種運用語言的示範,好的評價語言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學生對文字的個性解讀。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4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教育家的實驗目的其實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國小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從她與教育家質樸的對話中,讓我們感受到她那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高尚品質,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圍繞重點,注重基本技能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我注重提示學法,讓學生“讀、想、劃、議”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學生人人蔘與,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轉圍,課堂氣氛活躍。課堂上我圍繞實驗成功的關鍵,學生抓住課文重點句:“一個女孩低聲對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後。’”和“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引導學生揣摩人物心理,指導學生朗讀訓練學生的語感。通過朗讀再現實驗過程,學生讀出情,讀出意,讀出味,加深對課文的感悟。我還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不假思索”聯絡上下文理解意思,指導學生訓練說話,拓展延伸,進一步體驗情感,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

動手操作,培養實踐能力.語文教學應該充滿情、趣、味,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按照教育家做實驗的要求與方法演一演,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加深認識,領悟女孩有了危險先人後已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意識,富有情趣,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因為時間關係,不能讓每個學生都上臺演一演,只能讓他們課後去實驗。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反思15

在教學《一次成功的實驗》一文前,學年老師一起備課時設計的就是在教學之前先讓學生做實驗,當時想象的是學生多數不能成功,少數成功了的話,就讓成功的學生介紹方法,如果沒有成功的,就引入課題,這種設想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但在實際教學時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狀況──學生都做成功了,這可與備課相反,但當時我被學生成功的實驗所震撼,非常激動地以既驚訝又讚歎的語調問學生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學生爭先恐後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學生說的比課文中講的還要明白,還要有深度,當時的我就像是課文中講到的教授一樣激動,對學生連連稱讚說:“你們真棒極了,做了一次徹底成功的實驗!”於是板書為“一次成功的實驗”。接下來如果再回過頭去講課文,簡直是太蒼白,也太無意義了,也是多餘的,於是我就機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想法和做法,那一節課學生的情緒極高,說的也很入情入理,我在其中角色就是一個聽眾、發問者或是適當點撥的參與者。

課後我就在思考,在這一節課中是否就是以學生為本了呢?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物件是學生,是活的`,是能思考、能活動的。學生不是無條件的儲存器,教師傳授的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轉化為他本人的財富,沒有學生的思考和記憶,沒有學生的主動努力,他們的知識就無法實現,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們學習。這也就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有加入他們的世界,融入他們的情感,才會擁有與學生一樣的快樂與收穫!

標籤: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