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簡便運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

設計這節課,基於兩點:我們都知道,複習課很不好上,上不好就成了練習題的羅列。它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也不向練習課一樣有成就感,沒有複習課可操作的模式,上不好就成了練習題的展覽課。公開課中,很少上覆習課的,上這節課,對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我們都知道,簡便運算是國小階段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而且容易出錯,即便是到了六年級畢業班,錯誤也是層出不窮,學生對於運算定律都能倒背如流,但是一遇上具體題目,又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往往是說一套,做一套,基於這種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整理複習課。所以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整體上把握這樣方向和原則:

1、以學生出的錯題為抓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進行歸類整理。

簡單的題目一筆帶過,乘法分配率的變式比較多,重點突破。允許學生出錯,及時地發現他們在計算時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發現各種做題方法的不同之處,進行梳理,融合貫通,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詳細分類。

2、儘可能多的把交流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歸納整理簡便運算中的方法。

本著這一思想,這節課的設計,我分三個大的環節:

第一個環節、複習運算定律,做好知識準備。

一開始上課,就複習各種運算定律,舉例說明,然後用字母表示出來。喚起學生對以往知識的回憶。

第二個環節、在自主探索交流中複習簡算。

複習完了運算定律後,按照以往的慣例,就是老師出題考查學生,學生在這裡是被動學習。在這裡,我以學生出的錯題為抓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進行歸類整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我這一節課的設計,還側重計算的方法和技巧,從方法和技巧上給這些簡便計算的題目歸類,國小常用的簡算技巧基本就是五大類:

1、直接湊整

2、拆數湊整

3、帶符號搬家

4、提取公因數

5、創造公因數

直接湊整是公式的簡單套用,難度不大,不成問題。拆數湊整拆數分三類:之和,之差,之積。這樣的題目關鍵在於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拆開,拆開以後簡便在哪裡,怎麼簡便,為什麼要這樣計算上。帶符號搬家重在理解帶著哪個符號搬家,要根據題目特點靈活運用。恆等變形是國小數學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恆等變形常常利用我們學過的加減乘除法的性質。做加法時候,一個加數增加,另一個加數就要減少同一個數,它們的和才不變。除法中式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做題。

這節課的重點,我放在了乘法分配律上,錯題最多,型別最錯。常見的'就有五類,正向的,直接湊整,拆數湊整兩類,反向的,就包括3類。直接提取的,省略×1的題目,積不變規律(主要是小數點的變化)這是很多學生的難點。

第三個環節、課堂小結回顧簡算方法。

不足之處:

1、在複習課中,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講練結合。在本節課,例題還要精心設計,一些不是全班普遍的錯例不出示,把時間留在相仿練習上,提高學習效果。形式可以是學生獨立出題,出題的過程是學生思考的過程,是腦子中簡算的過程。可以這樣說,只要他會出題,他一定就會做題。

備課中老師有的語言和提問備的不夠細,應該再細,要精心設計教師的提問!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2

滿校園都洋溢著愚人節的氣氛,權且滿足了學生這興奮的心情吧!

到今天為止,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從昨天的測試來看,大部分孩子們對於基礎的簡便運算題已經能夠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簡算了,但是情況也不能太樂觀,這期間還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孩子對於變形後的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例如昨天的一道考題:777*9+111*37。題目中已經提示要將777轉化為111*7了,但是孩子們的思維還是不開闊,想不出下一步該怎麼算。今天用最後一節課對於整個單元進行了一個回顧與整理,順便將昨天的題作為一個重點題目講了一下,從孩子們的反應中看得出來,大多數的學生已經能夠掌握這種先變型後計算的方法了,但那幾個學困生仍然是無從下手。

這節課設計的亮點就是先給學生講解典型例題,然後再讓學生仿照例題做“模擬訓練”。收效還不錯,講解的時候提醒孩子們該題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怎樣通過轉化能將不太容易解決的問題變成可以進行口算的'例子。孩子們在真正的理解了運算定律之後才著手練習,因此,正確率就相應的跟著提上來了,今後的練習課,當然是跟計算有關的練習還可以繼續採取這樣的形式讓學生鞏固知識要點,從而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化為今後學習的方法。

然而,課總是不那麼十全十美,今天遇到的問題是沒有能夠將這種檢查的工作貫穿整節課,課上肯定仍然有“渾水摸魚”的孩子,看錶情是已經聽的很明白、很清晰了,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就出問題了,比如說講完第一個例子之後,隨之就出了一個模擬訓練題:666*9+222*73這個題,有5名同學居然又要將666和222都要轉化成111再進行簡便運算了,殊不知本題就是要將加號兩邊的算式變出相同的因數來就可以了,孩子們卻在大費周章的進行“照貓畫虎”!哎!還是在學習的舉一反三和逐類旁通方面沒有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引導啊!

這個單元到此就結束了,不可以再花太長的時間練習了,否則後面的課就要出問題了。但是可以講深化練習放在自習課的時間去開展,定要將簡便運算的方法滲透給每一位力求上進的孩子們!讓簡便運算不再是個解不開的謎藏在孩子們中間。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內容是簡便運算複習課,主要針對典型錯題進行講解練習,並完成課本中47頁的練習題。

成功之處:

1.對於運算定律的複習,出示了六道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88×12599×38+3836×99720÷45784-42+5825×32×125。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每道題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特別是784-42+58學生應用了結合律進行“湊整”,導致出錯。由於學生在這階段都是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所以導致學生不認真進行分析題目,只想一味地進行應用。通過此題的訓練,讓學生要遇到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於練習題的處理,滲透轉化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解決問題。

第7題:求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麼想的。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要求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應使其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規則圖形的面積,可以通過新增輔助線的方法,即可以用補的方法轉化為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小長方形的面積,也可以用拆分的方法轉化為兩個長方形,把兩個長方形的面積相加。通過此題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轉化思想,並且知道轉化思想的內涵是將要解決的複雜問題轉化為另一個較易解決的問題或已經解決的問題。通俗地講,就是把未學過的知識轉化為以前學過的知識。

智慧園:求每個圖形各代表多少。此題是應用等量代換思想解決問題,讓學生彙報解題思路。

(1)由△+△=□+□+□(2)由△+△=□+□+□

□+□+□=○+○+○+○□+□+□=○+○+○+○

得出:△+△=○+○+○+○得出:△+△=○+○+○+○

△=2○△=2○

由△+□+○+○=400由△+□+○+○=400

得出:○+○+○+○+□=400得出:△+△+□=400

□+□+□+□=400□+□+□+□=400

□=100□=100

由△+△=300○+○+○+○=300

得出:△=150得出:○=75

由△=2○由△=2○

得出:○=75得出:△=150

通過對解題思路的理解,教師向學生介紹數學的又一思想——等量代換思想,其內涵就是用一種量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種量。

不足之處:

1.對數學思想的介紹就題論題,沒有進行系統的.介紹。

2.由於時間的關係,每種典型易錯題只練習了一道,沒有進行再鞏固。

再教設計:

1.對於數學思想的介紹可以使用盡可能大的篇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習的靈魂,是數學學習的精髓所在,應讓學生系統進行感知和學習。

2.易錯題型要反覆練習,讓學生練就一雙慧眼,能靈活應用運算定律解決問題。

通過教學這節複習課,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複習課不是單純的為複習而複習,而應在基本練習的基礎上根據題目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可根據題目的需要適當滲透數學思想。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4

連除簡便計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乘法運算定律和減法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讓學生理解並掌握“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也可以用這個數先除以第二個數再除以第一個數讓運算變得簡便”是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有意識地強化了“根據算式特點靈活運用除法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發現規律後,我本來想讓學生結合生活例項再次驗證,但因為對習題的選擇不是太合適,所以只驗證了其中的一個規律,而對於第二個規律,習題卻不能完成驗證,這一點是一個失誤,應該進行修正,如果把習題再認真選一選效果一定要會好得多。

還有本節課教師的語言設計不是很精練,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驗證結束後,學生得到連除的計算方法有三種,為了強調簡便計算,我應該及時引導:“這三種方法,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從而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要學會根據算式中的'資料特點,靈活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這也是我們的數學的價值所在,可惜沒有及時引導,很遺憾!

總之,本節課既有成功,又有不足,在第二次上課時,我會揚長補短,爭取把這節課上的更完美!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5

國小階段的數學總複習,我本著每天覆習內容少而精的原則,把所要複習的內容理解透掌握好。

本課我只設計了兩個環節,(1)複習運算定律,(2)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在複習運算定律時,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例子表示運算定律,為下一步的靈活運用奠定了基礎。在總複習時不能滿足於掌握常見的五個運算定律,要加以引申,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時,我改變以往的做法,老師出題學生做,而是讓學生自己自編或蒐集簡便運算的題目。這樣學生積極性更高了,看我編的'題目能不能選上。學生在編題和選題時要進行大量的閱讀,這本身就是一個自我複習的過程。學生出的題目很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們精選的題目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覆蓋面全,涵蓋了國小階段所有的簡便運算的型別。

(2)關注了學生易錯的題目。

(3)關注了一些生僻的解法。我們要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會還你一片精彩。

最後還找了一些學生平時容易出錯的題目供學生判斷和一些思維拓展題供學生計算,讓學生以競賽、限時做題看誰做得又多又對等多種形式進行訓練,計算題枯燥無味,學生在測試中,如果做的好,採取一些鼓勵機制,如加分或加星等。

整堂課下來學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教學效果也很好。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6

四下第三單元“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集中了加法、乘法的五大運算定律和減法、除法的相關運算性質的教學,這五大運算定律不僅適用於整數的和乘法,也適用於有理數的加法和乘法,而且需要學生有選擇計算方法的靈活性,並且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還會繼續不斷地發揮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因此,這五條運算定律在數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譽為“數學大廈的基石”。可見這個單元教學的重要性。

在教學這個單元前我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根據教材上練習量少,型別不全,在備課時都針每一節課的具體內容增設了對應的練習題。上課時,我依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從現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觀察、分析、比較解決實際問題的不同方法,舉例、歸納,抽象概括出不同的運算定律和性質,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逐漸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並且在學習完一個例題後及時讓學生進行對應的練習。感覺在上每個運算定律時,學生還是比較清楚的,而且作業錯誤也還好。但是當幾個定律全部上完之後,這些定律混合在一起應用時,學生出現錯誤就大大增加了。主要有這麼些情況:

1、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算時,主要是學生找不準能夠湊成整十整百的數,或者是找準了而加錯了,這樣的錯誤還不是很多。但當一個數加上一個接近整百數的數時,學生就和減法的混淆了,把老師教的辦法“多加要減,少加再加”全部忘光了。相比較而言,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還是運用得比較好的。

2、減法算式中常用的簡便計算在剛上完課時,學生都覺得蠻簡單的,作業錯誤也不多,大部分學生都知道“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改為減去那兩個數的和”這個規律。但是,到具體計算題目時,學生就不看具體的資料,也不根據題目的`特點,統統先把後面兩個減數相加,尤其是逆向思維的題目,更不會把它改成“連減”了,去了括號,後面一步照樣還是加,反覆強調還是有錯誤。另外,加減法混合在一起的計算中,很多學生無法正確判斷能否用簡便方法計算,尤其是“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學生更是糊里糊塗了,如:25+75-25+75,672-36+64.

3、乘法算式中簡便計算學生最容易出錯。主要出錯在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了,儘管在教學時進行了對比練習,如:(40+4)×25、(40×4)×25,再三強調它們的區別,但是學生還是兩個定律搞反了。其次,乘法分配律的逆向運用,學生主要找不準相同的因數,搞不明白哪是作為因數,哪是作為加數也容易出錯,如:99×38+38。另外,當兩個數相乘時,學生搞不清究竟把哪個數拆,拆成加法還是乘法,根據什麼定律去計算,所以出錯的也比較多。如:56×199、102×125等。此外,有些特殊的題目,學生靈活的審題能力不夠,也會頻繁出錯,如:95×24+24×6-24。

4、運用除法的性質進行簡便計算的時候,有的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連除就把後面兩個數乘起來,不根據資料特點,但相比之下,因為除法中簡算比較簡單,所以錯誤相對少一點。

反思:根據以上學生出現的種種錯誤情況,覺得讓學生紮實理解定律這是關鍵一步,但是也決不能缺少一定的練習量,同時要針對同一種類型的簡算反覆練習,並及時糾正學生中集中的、典型的錯誤,加以及時講評和個別指導,同時要注意加強專項訓練和對比練習,使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中悟出“為什麼要這樣算的”的道理,從而更好地掌握這些定律,對極個別學生只能爭取讓他掌握最最基本的簡算,努力使他們不掉隊。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7

《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的複習》教學反思經過思考的課堂,老師遊刃有餘,學生思維得到拓展。不同的學生都有所進步。

1、本節課我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而且本身就是一節複習課。所以凡是學生能說清的,我絕不添言;學生說不清的,練著說;還說不明白,優秀學生引領。

2、把教學目的給孩子,把學習方案給孩子。放手讓學生自主複習運算定律,並小組同學互說定義和字母表達式,並思考如何把定律和性質進行分類合理。學生的表現讓我驚異。兩種分類方法說的頭頭是道。思路清晰:可以根據四則混合運算,進行分類:加法有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減法的運算性質;乘法有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有除法的運算性質。

還可以根據運算子號變換分類: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減法的運算性質、除法的運算性質;乘法分配律。給學生機會,他會還你一個奇蹟!

3、在乘法分配律的彙報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受阻,一方面原因是小組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實效性還有所欠缺,只挑選容易的`定律進行交流,自主複習內容不夠全面。另一方面此部分內容有一定難度,也是本節課複習的重難點所在,後面習題針對此項進行了重點複習,進行了補充。

4、我認為本節課,基礎練習題目全面,有口答,有分析判斷,有應用題目動筆,拓展訓練能夠從出題者的思維角度自主發散思維,總結簡便運算的規律。使簡便運算更加活學活用。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8

這堂課我設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再利用學習小組相互探討,利用例項進行驗證,最後在班級這個大氛圍內驗證。

在教學中,要突出兩大方面的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2、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優點有:

1、這節課我創造性的使用選材。我沒有用書本上的例題,因為很多學生會依賴書本不去思考。我所選擇的這道題將解決實際問題與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結合起來,我引導學生先分步列式計算並說說每一步表示的意義,再列出綜合算式,從而引入分數混合運算,並得出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這樣學生就能順理成章地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了。

2、利用線段圖突破難點,在這節課體現的尤為重要。由於課前讓學生複習過,對於例題中的線段圖學生也有所瞭解,所以我在教學時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並運用線段圖將這些數量關係表示出來。然後列出分佈算式,學生就容易理解。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9

整數簡便運算中學習了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通過課前讓孩子回憶,複習了分別用字母怎樣表示,並通過實際的題讓孩子們練一練整數乘法中簡便運算,但給孩子們寫出兩道用簡便方法計算的小數運算時,孩子們能夠想到整數中25 *4 =100 125* 8=1000 25*8=200等經常記住的'結論。

在小數中孩子們0。25遇到4也會把它結合在一起,遇到202 、101也會想到用分配律計算,但是遇到0。34*0。5*0。6= 時有點束手無策,只能讓孩子觀察末尾數字能否湊十,而且選擇時還得考慮與水結合簡單,所以小數中的簡便方法需要練習。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0

《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一課是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最後一節教學內容。本節內容是學生學完乘法運算定律後進行合理運用、學會選擇合理方法的知識。主要是結合生活實際以及用好乘法運算定律的幾何模型,豐富知識表象。

教學時,我採用如下步驟進行教學:一、 溫故互查:進行口算訓練和乘法運算定律的五分鐘複習。二、設問導讀:讓學生自學課本29頁內容獨立嘗試列算式,針對學生的'列式進行比較那種更簡便。三、自學檢測:練習導學案自學檢測1、2題,同桌互相檢查。四、鞏固練習:學習導學案練習內容,小組合作交流。五、拓展延伸:結合生活實際,用好乘法分配律的幾何模型。

這節課有幾點值得反思:

1、整節課學生們都是養之有素,不論是上課時向聽課老師問好,還是上課對自己評價的同學說“謝謝”,孩子們都是落落大方,有禮貌,講文明的好孩子。

2、課上同學們都能全身心地融入課堂,積極發言,參與度高。

3、最後的拓展延伸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加以改進。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1

[建議]:

1、“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引導——學練——堂堂清”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說,您的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絡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2、“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4、“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5、“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恆。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著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節,並把已經成功的目標教學、創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成績肯定比現在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

[反思]:

在本單元教學過程,我們主要採取利用講學稿“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我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比較成功的:

1、簡便計算不僅是一種知識技能,它更是一種優化思想,這種優化思想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的的事,它不能灌輸,更不能速成,它需要一個長期感悟的'過程。

2、簡便計算與學生的數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對於學生提高運算能力,大有益處。

3、簡便運算的思路會有很多,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演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演算法的能力。

4、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各種簡算題型分類整理,讓學生從整體認識到個別比較,加深簡算的印象。同時,加強變式、逆向的練習,提高學生舉一反三、有效遷移的能力。

5、簡便計算的意識還要滲透於解決問題中,在沒有“簡便計算”這樣的顯性要求下,學生也能考慮簡便計算。

6、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在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逐漸提高簡算的興趣,逐漸掌握簡算的依據,逐漸領會簡算的技巧,真正具備簡算的意識,讓學生明白三個層次:

①、進行簡算應該由一定的運算定律、性質作為依據;

②、必須正確、適當地運用運算定律、性質進行簡算;

③、應該根據資料特徵靈活選用運算定律、性質。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2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減法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不僅知道了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兩個數的和,還知道減法其數學模型。

成功之處:

1.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絡,搭建學生學習的腳手架。通過減法性質的複習,建構減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絡,使學生對於新知的學習,不感覺困難,而是通過推想,得出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除以兩個數的積。

2.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掌握兩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解題思路。例題的教學採用了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在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知道每種方法要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為什麼?

不足之處:

1.練習中注重了基本形式的練習:4800÷25÷45100÷3÷17,忽視了變式練習,導致錯誤率高的問題。

2.部分學生對於特殊數的簡便計算還存在計算錯誤。

再教設計:

1.注重對課堂節奏的把握,掌握好練習的時間和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做到習題精而少,有針對性。

2.注重對習題的變換練習,全面而縝密的設計練習題。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3

簡便計算是國小計算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簡便計算應該是靈活、正確、合理地運用各種性質、定律等,使複雜的計算變得簡單,從而大幅度地提高計算速度及正確率。可是隨著簡算型別的不斷增多,學生開始對一些型別混淆了,隨著簡算方法的多樣化,簡算的準確性也大打折扣。於是,我開始困惑、開始思考、我開始發現:簡算不僅要求學生能明確運算順序,正確計算,而且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覺,能夠進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夠進行簡便運算的特徵,併合理地進行簡便運算,所以有必要進行一次系統的整理與複習,幫助學生理清當中的奧祕。

本節課主要的教學流程是:一、從常規的口算入手,讓學生通過口算初步理解口算的一些技巧,二、通過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整理,並進行彙報,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喚起回憶;三、利用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例,讓個別學生進行彙報,並特別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避免不必要的錯誤發生;四、通過題組的對比,讓學生找出哪些能簡算,哪些不能簡算,進一步理解簡算的要求和特點,然後基本練習、綜合練習的應用進行反饋,達到練習的.目的。

本節課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1、能讓學生自己整理本單元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系統的整理,培養了學生概括和歸納的能力;2、從學生的錯例入手,讓學生從身邊的典型問題入手,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改正,同學之間及時提醒等方式,減少錯誤率的發生;3、通過課堂上多讓學生說一說、評一評等方式,培養了學生分析說理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學得更加有自信。4、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如:88125,學生做出了兩種答案:①、88125=80125+8125=10000+1000=11000;②、88125=11(8125)=111000=11000。我請學生分別介紹了他們的想法,他們說:第①種是把88分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讓他們分別同125相乘;第②種則將88分成811,然後利用乘法交換率和結合率,先把8與125相乘,最後再乘11。首先肯定答案都是正確的;兩種解法的區別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種解法是用加法進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第②種解法用乘法進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方法不同卻有異曲同工之處,希望同學能有側重點地選擇演算法。最後強調:簡便運算的思路會有很多,只要把握湊整這個解題關鍵,正確、合理地使用運算定律,就是正確的。這樣教學,不僅使學生學會了單純的簡便運算,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初步理解了學以致用的道理,真正理解了書本上的知識必須運用到實際當中去的道理。

本節課仍有不足之處:

1、本節課對於把一個數拆成兩個數的形式可以是相加、相減、相乘、相除等形式,可是在這節課中出現得不是很明顯,對於學生概括知識點不是很全面;

2、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小問題,在後面教學中要更加註意;

3、對於中下生的輔導,兼顧得也不是很周到,如:算理的分析、書寫的理解、式題的特徵等,可以通過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等形式進一步讓學生不掉隊。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4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這一內容是四年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課文呈現給我們的是一道與生活有關的解決問題這一方面的題。首先,我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這道題,大部分同學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就對我說,袁老師,這道題太容易了,我們學過的。“是啊,我們是學過,不就是連加型別的題嘛,但是你們要從中發現問題,要能夠看出今天這節課到底通過這道題告訴我們一個什麼知識……”這時,我讓同學們交流想法,老師及時板書,讓學生從眾多算式中來發現:原來這節課,這一解決問題題是為了讓我們用簡便運算。

我趁熱打鐵,佈置了幾個連加的題目,讓學生髮現問題:學生觀察後回答:加法交換律只是二個加數位置的交換,和不變,而結合律中,有時要把後二個加數相加,有時把後二個數相交,有時根據需要還需要先交換位置然後再利用加法結合律相加,我發現在上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學生對於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掌握的比較好,然而對於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在練習課時要加以改進。

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和體驗中學習知識。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探索時,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理清自己的演算法。於是我在教學中強調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學會分類:在教學中我把各種簡算題型分類整理,尤其對於乘法分配律進行詳細歸類和整理。讓學生從整體認識到個別比較,加深簡算的印象。我發現這樣更利於學生的學習與思維。例如:201×87=(200+1)×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項法)54×43+54×56+54=34×(43+56+1)=34×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項法)

2.讓學生認真觀察,自己悟出乘法分配律與乘法結合律的不同。在教學中,我比較重視乘法分配律和結合律的比較區分,可學生還是多次把分配律說成結合律,在計算過程中,也多次出現這樣的混淆。尤其是對乘法分配律的算理還是不理解,針對這一問題,我讓學生注意觀察,乘法分配律有兩種以上運算子號,而乘法結合律只有一種運算子號。讓學生在比較中區分,在區分中比較。

3.讓學生知道如何一下就能湊整。簡算與學生的數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讓學生多觀察資料,用選數湊整十、整百的方法訓學生,對學生提高運算能力,大有益處。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練習。

4.利用生活例項讓學生知道簡便運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注重生活練習實際,將簡算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易於學生接受。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本單元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在計算中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懂得生活中很多的實際問題可以有不同的途徑來解決,學習要善於分析和總結,選擇合理、方便、簡單的方法更利於我們解決實際問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學以致用的道理。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5

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是《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它把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運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學生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定律後,隨後學習了乘法運算定律,這樣,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學生更容易理解。在簡便計算這一部分中,除了應用“加法和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以外,還安排了減法和除法的簡便計算。可以說簡便計算的方法,在這一冊中全部出現了。如何讓學生把這些簡便運算都掌握,並且能融會貫通的運用,這是我們每位老師所思考的首要問題。在教學中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會尋找題目的特點。

(1)看到數字5、25、125想到數字2、4、8。將他們相乘,湊成整數。

例如:25、36,把36寫成4×9。變成25×4×9,使計算簡便。

(2)把接近整數的寫成整數和一個一位數相加減。

例如:202×32,把202寫成200+2,變成200×32+2×32,使計算簡便。

(3)尋找能湊成整數的數,把它們相加減。

例如:126×5+5×74,發現126+74=200,就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計算簡便。

例如:357-64-57,發現357和57,都有一個57,相減正好是整數,可以運用數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計算簡便。

二、巧妙運用簡便計算。

簡便方法的目的是通過用整數來參與計算,達到使計算化難為易的目的。題目的簡便計算是千變萬化的,主要是要讓學生看懂根據題目特點,靈活選用簡便計算。

例如:28×25的`計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

三、注重題目的對比。

有些學生對於簡便計算,你出10題,他做下來可能是題題錯。學生很難掌握簡便計算的一個原因就是將題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該題該用哪種簡便計算。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類似題目間的對比。

例如:(25×20)×4與(25+20)×4的比較,前者是運用乘法結合律,後者是運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後者是拆102,把 102拆成100+2。

總之,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探究方法,才能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才能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才能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