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音樂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的教學反思

音樂的教學反思1

音樂是情感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的“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音樂教學領域中,歌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與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唱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學習自信和積極的演唱,通過親身參與感受音樂帶給自己的愉悅和美感,也是通過演唱,揭示歌曲的藝術形象,理解歌曲的情感,掌握音樂的風格特點。

載教唱歌曲《小螺號》時,我先讓學生反覆聽錄音或欣賞老師聲情並茂的演唱,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會小夥伴們在玩耍時的心情,調動學生參與演唱的積極性,為進一步演唱做好鋪墊,體現“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的教學理念。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根據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熱情,判斷學生參與演唱的積極性。用分小組競賽、輪流演唱等各種演唱形式反覆練習,盡情演唱。在學生熟唱歌曲後,鼓勵學生用自己感知的情緒表達歌曲,對歌曲做藝術處理,進行創造性表演。

我覺得,學生如果連歌都不能連貫的演唱下來,更不用說表現和創造了。沒有情感的體驗,就不會有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創新。所以說,音樂課不能離開音樂自身的特點。

音樂的教學反思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學方式,為我們教師開啟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接受美的薰陶,提高審美能力,主動獲得感受與鑑賞、表演、創造、評價等多方面的藝術能力,完成審美教育。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作為音樂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興趣去聽,所以,在這節欣賞課上,我以現代音樂教育的思想,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一、設計懸念,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

出示樂曲表現出的所有情緒,讓學生在欣賞完一遍後為他們排序,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因為情緒中有緊張、恐怖激發了學生欣賞的興趣。在學生排出正確的順序之後,我再次設計懸念:“作曲家正是用這幾種情緒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鳥店裡的故事,請同學們再來完整的欣賞一遍這首樂曲,然後,請給大家講一講你從音樂中聽到的故事。”音樂和故事的結合,使孩子們能用心聽音樂並用心講故事。在每一位同學的心中都有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因此講述自己編的小故事調動起了所有的.同學。這樣欣賞音樂,同學們怎能沒有興趣。

 二、從曲式結構入手,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表現音樂

欣賞音樂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首先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必須具有邏輯性,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方法,提高感受音樂的能力。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體驗、理解音樂,在引導分析中,應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運用動起來的方法,引導學生認真地有步驟地聽辨音樂,首先利用故事,抓住樂曲的主題,清晰地展現出樂曲的結構,最後通過表演使學生逐步感受到音樂的整體效果。每聽一遍樂曲,總要針對一定的問題去聽、去思考。以誘發其好奇心,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和認真回答問題。

三.巧妙評價,融思想教育於其中。

通過放飛鳥籠中的小鳥回到樹林中這一生動有趣的形式對各組學生進行適時地評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生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更教育教育學生愛護鳥類,儘自己的能力保護鳥類,為建設我們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感到在音樂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自身體驗、重視學生的潛能開發;真正民主、和諧和寬鬆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效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從學生們的立場、需求出發組織教育教學;多創造適宜的環境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索;較大的自由度和較強的自主性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情感體驗、能動性、主動性、探究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們在寬鬆的環境中自信地發展。

音樂的教學反思3

這節課基本達到了優化藝術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但是在具體朝著目標努力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下面就將這節課反思如下:

《音樂小屋》這首歌曲旋律活潑、輕快,特別適合低年級的孩子們來演唱,但是旋律在優美的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比如說:歌曲的後半部分不是規整的四樂句,這樣,前面規整的四樂句結構和後面部規整的六樂句結合起來孩子們不太容易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我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學生欣賞歌曲,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一遍又一遍地在愉快的氣氛中欣賞,不知不覺地就對歌曲有了興趣和認識,課堂氣氛特非常的融洽。

在解決歌曲重、難點的環節中,我運用多媒體來達到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只有在優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會對音樂產生興趣,孩子們一旦有了興趣,最枯燥的、最難的音樂知識技能也是可以在愉快的氣氛中被學生掌握的。我通過的形式將重點的旋律和節奏用遊戲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知識,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在學習歌曲的環節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也是我在這節課上面比較遺憾的地方。比如說,歌曲最難的兩個地方其中一個是一字多音,另一個是小符點的節奏,由於這兩個樂句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沒有徹底地學會,這裡應該讓學生先粗略的學會全曲(多唱唱,聽唱結合),再重點學習兩個難點樂句,然後再返回來唱好整首歌曲,而我卻忽略了這一個環節,在學生唱會樂譜之後就學習了整首歌曲,在以後的課堂教學當中我也要注意這一點。

基於“創新教育的指導思想在於創設創新的氛圍,營造愉快輕鬆的教學環境,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讓學生在感受音樂之美的同時創造美。在想像的基礎上動手、動腦、動肢體。激勵其創新的精神、勇氣和能力。”這個理念,在最後的拓展環節中,我設計了用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活動,孩子們在課前自己動手製作了有創意的打擊樂器,這樣廢舊物品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並且在製作和使用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在這一環節中課堂氣氛走向了高潮,孩子們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音樂Part。而不足之處就是我的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還是有一些偏弱,如果活動能夠在歡樂的氣氛中井然有序地進行那才是我所期待的最終效果。

最後一個比較遺憾的地方就是,孩子們的聲音不是令人非常滿意,原因可能是在課上沒有花費很多的時間來進行發聲的練習,其次,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也應特別注意塑造孩子們的聲音。

總之,在這節課上,還有令人滿意的地方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盡量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在探索中不斷地進步。

音樂的教學反思4

《小音樂家》是一堂通過歌曲和歌表演培養孩子們音樂興趣的音樂課。我所執教的是本課的第一課時。本節課主要是學會用輕鬆自然的聲音、活潑歡快的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小音樂家》。

根據歌曲的`特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音樂遊戲”——“模仿音樂家”——“音樂家演出”這一情境為主線,引導鞏固音符、演唱歌曲、表演歌曲。

在一系列的學生參與活動中,達到了教學目標。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師生平等參與的課堂。而國小音樂教育應該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和鑑賞能力,使其獲得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並奠定其終身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在本節課中,我給學生創設了非常輕鬆、愉悅、有趣的課堂氛圍。根據情境內容和學生一起找朋友,用音符變魔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會歌曲後,讓學生分成五人小組進行合作“音樂家表演”,最後以參加聯歡會的形式鼓勵小音樂家們上臺表演。在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運用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特性,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提高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發掘他們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和合作能力,豐富審美體驗。本節課關注了全體學生的切身參與,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音樂。

音樂的教學反思5

《土風舞》是一首很熱鬧歡快的捷克民歌,F大調,2/4拍,歌曲節奏規整,旋律流暢,音樂朗朗上口,表現了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熱鬧情景。

整節課的教學圍繞讓學生們從歌曲裡感受歌曲氣氛開展,讓學生從演唱到肢體都能體現出歌曲的氛圍。學唱完歌曲後,從速度、力度和情緒上來比較了《紅葉》和《土風舞》兩首歌曲的不同,再動手拍歌曲中不同的節奏帶給自己不通過的體驗,自編動作隨音樂跳起來唱起來。然後欣賞了不同地域的豐收之歌,陝北的《秋收》、丹麥的《豐收之歌》和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秋》,體會不同地域音樂的不同。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聽、想,學生在這節課上很好的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自己學會新知識的過程讓孩子們很有成就感。但是整個的教學過程和設計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在比較兩首歌曲時應該更好的讓學生自己去想,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

音樂的教學反思6

《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音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音樂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設多種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自願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從而去感受音樂的真諦,體會音樂的魅力。

那麼,如何在音樂課堂中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呢?下面我就粗淺地談談幾點做法。

一、創設遊戲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國小生活潑好動,遊戲是他們的重要生活內容,如能恰到好處的運用到課堂之中,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根據這一教學規律,教師可利用教材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進入音樂王國,領略音樂知識的樂趣和奧祕。

例如:我在指導學生用d、r、m、s、l、五個音進行簡單的旋律創作時,設計了一個“小蜜蜂”採蜜的遊戲。請一位學生戴上寫有“d”的蜜蜂頭飾,其他四位學生則戴上寫有“r、m、s、l”音符的頭飾,遊戲開始時,花圍成一圈,“蜜蜂”任意去採花,被採的花跟著“蜜蜂”出來,再由“蜜蜂”提供節奏,如此反覆,形成一個樂句。最後讓學生自己唱一唱,評一評,改一改。實踐證明:富音樂知識於充滿興趣與生機的遊戲情境之中,使得旋律創作不再枯燥,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積極主動、學有所成。

二、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創造動機。

亞里斯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學生的創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而興趣和好奇心又往往來自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形成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慾,誘發創造動機。

如:在教唱歌曲《小熊請客》時。這首歌有三段歌詞,客人分別是小貓、小狗和小雞,學生很容易唱會。為了鼓勵學生進一步創編,老師隨即問:“小熊過生日還邀請了其他許多的動物,大家猜一猜還有誰呀?”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七嘴八舌地說出了很多。我立刻又丟擲一個問題:“同學們能不能扮演其中的一個小動物,自己創作一段歌詞,唱出動物快樂的心情呢?”於是大家一邊唱一邊做動作,興趣高漲。通過這一環節的誘導,設境引情,誘發了學生的創造動機。在這種創編慾望的驅使下,學生的創造力不斷被激發出來,創編得像模像樣。而且學生在音樂教育中獲得的語言既豐富,又牢固,這是單純的語言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三、創設探索情境,強化學生自主感悟。

音樂課程改革十分重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音樂課堂則是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場所。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更應把學習的時間與空間還給學生,允許他們大膽設想,敢於質疑,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創設一個個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

如:在《用自制打擊樂器創編不同的聲響》這一課中,為了激發學生創編的興趣,增強感受力,我首先創設了一個欣賞樂曲的情境:讓學生聽了幾首不同風格的打擊樂樂曲,感受不同的打擊方法所發出的不同音響效果。然後讓學生利用各種塑料空瓶來進行音樂創作,學生有了前面的感受,都躍躍欲試,通過模仿和自己的實踐找出“捻、拍、敲、吹、打”等多種不同的方法。接著讓學生自由結合,利用各自的塑料瓶,運用不同的打擊方法,創編一組音樂來表現一個主題。這時,學生非常活躍:有的用吹空瓶的方法來表現颳風;有的用敲空瓶的方法表現打雷;有的用揉空瓶的方法來表現下雨;還有用吹、捻、打的方法來表現火車啟動和進站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自己不停地思考,在想象與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雖然有的同學表現的不太完美,但他們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

在這探索的學習過程中,使新課的教學從“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轉變為學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也促進了同學間的合作交流,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了天地。

四、創設生活情境、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

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並鼓勵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因為溝通音樂與生活的聯絡,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生活中的音樂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音樂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學生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動手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例如:在執教《粉刷匠》一課後,我讓學生開展創編其它勞動情境和歌詞的拓展活動。首先讓學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做過那些勞動小能手,學生紛紛訴說:有值日生、掃地、拖地、洗衣服、疊被子……。接著我就鼓勵學生伴著《粉刷匠》的音樂,創編一個自己勞動的情境,學生興致盎然的活動開了,有的模仿掃地、有的模仿拖地、還有的模仿洗衣服、疊被子等,勞動場面真是熱火朝天。有了這些體驗後,我就讓他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唱給大家聽,頓時那些創編好的同學紛紛站起來進行了表演唱。學生在表現和創造活動中得到了豐富的勞動感受,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整個課堂完整而又充滿了生命力。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音樂的無處不在,感受到音樂的樂趣與作用,對音樂產生親切感,體驗到音樂的價值。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創設其它的各種情境。例如:講故事、猜謎、欣賞插圖、舞蹈、多媒體畫面等。但無論怎樣都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使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不斷增強學生理解和應用音樂的信心。

烏申斯基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環境挖掘,給學生創設各種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地走進音樂,在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下盡情探索,讓課堂充滿魅力、靈性、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音樂的教學反思7

在中學音樂課當中,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它卻是我們素質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像我們劉校長所說:“我們的學校需要歌聲,我們的學生需要歌唱!”

當我每次踏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對音樂老師那種嚮往的期盼。我也在想:怎麼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之外也能夠找到他們精神與心靈的樂園?怎麼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著物慾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昇華?所以,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學目標。

作為音樂教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從而更有利於對文化課知識的掌握;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對學生多提問,多給學生課堂上展示表演的機會;同時多欣賞一些中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因為七年級年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小,所以針對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裝置,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多組織一些關於音樂的遊戲活動,讓學生上臺表演,既培養了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又讓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音樂的教學反思8

[導讀]這節課使我們受益匪淺,即音樂欣賞課不能只侷限於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何況音樂作品的典型性和多義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學生對賞析的結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學生好奇心強,他們的思維往往領先於教師,並具有更大的創造性。

《樂海泛舟》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新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4冊)教材。在認真研究完教材後,我們科組老師在備課時意識到,在課堂上不能讓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到唱和欣賞音樂的活動中去體會音樂。因此在上課前我們認真鑽研並整合教材,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在授課內容的選擇、課堂活動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都要適應教學物件活潑好動的特點,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師生互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使課程能夠步步推進,讓每節課每個環節都有新的亮點。

本課的教學任務是學習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著名的代表作《搖籃曲》,在我的思想中這首曲子是那樣的親切溫柔、優美動人,尤其是旋律中所蘊涵的深切濃厚的母愛主題,更能深深打動聽者的心。

《搖籃曲》是音樂作品的一種音樂體裁。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他們投入地欣賞、專注地思考、動情地回答,令人非常感動。因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是通過情感匯入、體驗音樂、參與音樂、情感昇華等幾個環節來欣賞中外不同的《搖籃曲》,體會這一體裁的美好意境和情緒,感受到普天下最平凡、最偉大無私的母愛,並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把握樂曲的'情感,再通過學生自己比較和分析,概括總結出《搖籃曲》的特點。而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選擇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正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中我力求對學生表現出了應有的熱情和寬容,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母愛關係,在環境中進行多向的師生、生生的互動與表演《搖籃曲》。

《鱒魚—鋼琴五重奏》這節課使我們受益匪淺,即音樂欣賞課不能只侷限於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何況音樂作品的典型性和多義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學生對賞析的結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學生好奇心強,他們的思維往往領先於教師,並具有更大的創造性。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善於為學生創設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樂海中自由暢遊。對於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哪怕只是一點點創造意識,我們都應該加以鼓勵和保護。

樂曲音樂的理解中,我們就以訓練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感性體驗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回答問題。在這首欣賞樂曲中我也同時注重音樂的德育功能,通過對音樂的分析和故事情節的深入,本課的情感目標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引領下浮出水面。所以,如果我們教師能夠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合作者這幾個角色,那麼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獲得更獨特的感悟,對學生的反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大膽的享受在音樂之中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並不會一成不變,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首先,課前教學準備做的不夠到位,其次,音樂教學經驗不夠,在課前的交流部分和學生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沒有和學生形成默契,教學組織語言設計粗糙,教學組織時有點力不從心的。

音樂的教學反思9

在一年的課改實驗中,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努力探索嘗試著把我們新的教學理念深入平時的教學中。現就我平時的幾個教學片段來談談體會:

案例1:

在一年級一冊,欣賞《玩具兵進行曲》的教學中,我先讓他們聽樂曲,然後提問““這支歌有什麼特點?學生們各抒已見“節奏快”、“歡快”、“一會兒一個聲音,一會兒好多聲音”、“有趣”……,接著我向他們講述了玩具兵的故事,然後提問:“現在我們想一想,樂曲中,當一個樂器在演奏時,你想到了什麼?”這時有幾個學生叫到“是一個玩具兵在走路”,我又說:“那幾種樂器出現呢?”大家爭先恐後的說:“是幾個玩具兵在走路”。我繼續說:“那大家注意沒有,中間有一個很渾厚的聲音,這你想像是什麼呢?”這時只聽見一個學生說:’這是一個又肥又胖的大胖子兵”。全班同學都笑了,不等我提問,大家都紛紛舉手,爭先恐後的說:“樂曲熱鬧歡快的時候是他們在跳舞”、“慢下來是他們在散步”……於是我放音樂,讓他們聽第二遍,這次他們紛紛自己模仿玩具兵的樣子,哼著弦律搖晃腦袋,還有的在模信演奏樂器的樣子……此次教學中,我不再採用欣賞課學生聽老師講的模式,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主的探究學習。在教師的啟發下,自己開動腦筋去體會、理解樂曲要表現的東西,這樣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樂曲的歡快,在愉悅的.情緒中得到了美享受。

案例2:

在學習《小雨沙沙》一課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這一環中,我首先拿出了十餘種打擊樂器:手鼓、鈴鼓、碰鈴、雙響筒、木魚、鋁板琴、沙錘、三角鐵、串鈴等。然後說:“同學們,大家看見了老師拿出的這些樂器,現在大家就以小組活動的形式,來討論一下,你們選擇哪幾種樂器為《小雨沙沙》伴奏?老師來看看哪一組演奏的效果最好。”隨後,每個小組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模仿自己選擇的樂器,一塊兒邊唱歌邊演奏。展示的時候,各個組的同學胸有成竹的上臺,選擇自己的樂器,進行展示。每個組都演奏的很好,組合及伴奏的音型各具特色。最後,同學們自己評價,推出哪個組最好。在此次的教學活動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讓他們能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進行學習。這種方式大受學生的歡迎,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案例3:

在學習《洗手絹》這首歌時,裡面的“媽媽洗衣我也來”,我就啟發學生“平時在家你們還幫助媽媽做過些什麼家務?”學生們各抒己見“拖地”、“掃地”、“洗碗”……我又提出:“現在,大家能不能以小組的形式,商量一下,利用《洗手絹》這支歌來唱唱我們自己呀?”大家立刻分小組編創。在展示的時候,編創的歌詞非常多,“媽媽洗碗我也來”、“媽媽做飯我也來”……同時,我又啟發他們根據自己編創的歌詞,模仿拖地、洗碗等動作編創舞蹈,邊唱邊表演。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著重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讓他們不止侷限於學習書中的東西,表現音樂的形式豐富多樣,讓他們的思維更加廣闊。

對於前幾種新型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說還是比較成功的,但還有很多新的理念、方法,我還在摸索、嘗試中,不過我相信,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音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音樂的教學反思10

一、知識鋪墊,激發興趣。

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池塘裡的小蝌蚪慢慢地長大了。前段時間,我帶領幼兒們去觀察了水池裡的小蝌蚪,同時讓幼兒在家裡也來飼養小蝌蚪,讓他們仔細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通過飼養和觀察,孩子們對小蝌蚪變小青蛙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對它們也更感興趣了。特別是變成了小青蛙後,小青蛙會做些什麼?孩子們很想知道。於是我設計了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通過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青蛙有很多本領。它們會跳、會呱呱地唱歌、會捉害蟲、會游泳等。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二、精心設計,合理修改。

《小青蛙》這首歌曲活潑、輕快,歌詞朗朗上口。但在設計中我發現歌曲和遊戲活動不是很吻合。原來的歌詞是:小青蛙呀,小青蛙呀,在池塘裡玩耍,而我設計的遊戲是小青蛙捉害蟲。為了使整個活動情節貫通,層層遞進,我就適當地修改了歌詞,把在池塘裡玩耍改成了在田野裡捉蟲。

三、創設情境,融入角色。

1、我以小蝌蚪慢慢長大變成青蛙這個情境引出活動內容。我來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小青蛙,孩子們在媽媽的帶領下模仿青蛙跳。以此讓孩子很快地融入角色。在學青蛙跳的時候,我播放了歌曲伴奏,並有節奏地念歌詞。這樣,幼兒就在跳的過程中接觸到歌詞,也感受到了歌曲活潑、輕快的旋律,為接下來學唱歌曲做好鋪墊。

2、在學唱歌曲的時候,我扮演媽媽引導幼兒自然學唱、掌握歌曲中的重點句,引導幼兒用開心、愉快的情緒來演唱歌曲。我用比賽的方式來激發幼兒演唱的興趣。

3、通過提問引出青蛙除了會唱、會跳還會什麼本領?幼兒都大聲地回答:“青蛙還會游泳,還會捉蟲”。指導幼兒學習青蛙捉蟲的正確動作,並帶領幼兒進行《小青蛙捉害蟲》的遊戲。

四、活動的亮點。

1、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

2、教師和幼兒之間有很好的互動。

3、整個活動以情境貫穿,幼兒融入角色。

4、活動設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

五、存在的'不足。

1、在學唱歌曲時,教師在切分音符上沒有進行強調,導致幼兒在學唱時沒有很好的把握好強弱。

2、遊戲《小青蛙捉害蟲》,教具害蟲使用率不是很高,只用了一次。幼兒扮演的小青蛙只顧著捉害蟲,卻忘記了應該跳著去捉,捉到了後要跳著回到青蛙媽媽的身邊。

在音樂的課堂中,每個孩子們都是快樂的小天使,只有老師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才能讓孩子們在音樂的殿堂裡更加快樂的成長!

音樂的教學反思11

人文精神,是指一種對於人的關注的思想,一種追求人生真諦的理性態度。即所謂關注人生價值的實現,關懷人的自由與平等,以及關懷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存在著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為核心,融天地萬物與人為一體,把人的倫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與超越放在首位。

音樂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態度,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識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課程從人文教育觀出發,體現鮮明的人文精神,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從而使音樂學習變得更簡便,更活潑多樣;更密切地聯絡個人成長環境,聯絡學習音樂經驗,吸取人類歷史文化營養,緊密聯絡人類生活、人類情感、人類文化。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能夠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

一、聯絡實際,體驗生活的樂趣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學生經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體驗來自生活的情感和樂趣,表達自我的想法和感受。音樂新課程正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組織學生音樂學習的。音樂教學引導學生髮現身邊的音樂,把自我的生活體驗感受和音樂經驗相聯絡,嘗試用自我喜歡的音樂方式表達自我的體驗和感受,將自我對生活和音樂的理解融於一體。新課程從實際出發,並聯系學生的心理、生理髮展的特點,教材貼近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如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即要在新環境下與教師接觸,學會與新同學友好相處。僅有教師和新朋友間的友愛、溫暖,才會使他們有安全感,對新團體的依附感,才會對其他的環境、學習任務產生感情和興趣。所以,在教材的第一單元中設計了“好朋友”的主題。在“遊戲”單元中,創設多樣的“玩法”,挖掘“一齊玩”的內涵,使學生從自我中心走向與他人共處。讓學生經過對遊戲的參與交流,模仿和表現,使學生表達自我的情感和願望。學生在活動中經過交流,體驗團體遊戲的樂趣,懂得相互欣賞和共同分享,既體現了人文精神的培養,又貼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情趣

音樂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表現,任何音樂表現形式都包含著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學生經過音樂與自我情感生活的連線和相互作用,學習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和交流,從而獲得創造表現和交流本事,到達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樂教學中,人文主題與知識技能的關係是統領與被統領的關係。音樂課程要求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同音樂本事和人文素養的提高構成有機的結合。其中異常重要的是知識技能僅有在情感的激發下才能夠成為智慧。音樂教育到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藝術的本質、特徵。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失掉了情感,藝術也無從談起。在音樂課程的教學總,僅有讓情感得到充分的體驗、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觸到音樂的本質,也才能讓學生領會和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如新課程中《讓我們手拉手》、《一對好朋友》等歌曲,引導學生表現他們豐富、趣味的生活,反映他們的內心感受,學會同學之間互諒互讓,珍惜友情,共享歡樂。

三、經過多學科的整和,促進智慧的發展

音樂的學習,除了音樂課之外,更應當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進行。一方面,音樂活動本身離不開其他智慧的支撐。例如,聆聽音樂需要自我身心智慧,作曲需要邏輯智慧及空間智慧。指揮和演奏音樂離不開身體智慧和人際智慧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音樂活動,具有鮮明的形式和豐富的資料,使學生有了更多的接觸和深入理解音樂會的機會,尤其能夠使本事特長不一樣的學生都有可能在自我的優勢領域內增強對音樂的興趣,促進自身各方面智慧的發展。例如,一位語言朗讀本事很強而音樂本事平平的學生,在音樂課上可能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熱情也不高,但在語文課參加配樂朗讀卻十分進取,學習的效果也相當的不錯。有些在音樂上有突出本事的學生,可能在對其他學科上做出自我的貢獻而加強對那些學科的興趣。在各科教學中,選擇適宜的音樂,表達各種情緒,使人得到放鬆。從而使音樂與其他學科的整和,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四、瞭解不一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音樂記錄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經過音樂和文化的連線,能夠更深刻的瞭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風俗人情各不相同。音樂教學經過觀看或聆聽中外音樂作品,瞭解不一樣民族、不一樣風格音樂的特點,尊重各地不一樣的文化。如在“過新年”的設計中,可在聆聽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自我明白的.不一樣地區過年的情景,在結合花鼓調《小拜年》播放錄象,瞭解剪窗花、寫春聯、帖門福、扭秧歌等相關風俗,讓學生感受中國年文化的無窮情趣,培養學生愛家、愛祖國的人文意識。

五、加強藝術修養,提高審美素質

藝術修養是一個人審美素質的主體部分,是衡量一個人審美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藝術修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個人人格素質與生活質量的高低。一個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人,能夠主動的、充分的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協調共處,使其心理結構的多個方面得到較好的發展和完善。藝術修養高的人還能更好的洞察、感悟、理解人類的生活本質,能夠以審美的態度對待人生,從現實生活中獲得超功利的審美情感體驗。作為審美教育的音樂教育,其目的就是讓人們享審美體驗所獲得的那份情感,這種快感也就是人們在更充分的理解人類的本質後所得到的快感。由於具備必須審美素質的人才有可能獲得審美體驗,所以,藝術教育的任務和使命便理所當然的是“提高每個人在他一生髮展的每個階段的審美素質”。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在現代社會裡,一個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不一樣程度上的“藝術家”。所以,藝術審美素質是一個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

音樂的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及三拍子的節奏,能模仿教師唱出強拍

2、遷移已有過年經驗,創造出不同的祝賀動作

3、願意參與活動,享受與同伴相互祝賀、親熱的動作

活動準備: PPT;音樂《新年好》;視訊《年的來歷》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過年

2、觀看視訊《年的來歷》,瞭解過年一些簡單的'習俗 3、學習歌曲《新年好》

4、引導幼兒創編歌曲動作

5、請幼兒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6、全體幼兒共同演唱歌曲 教學反思: 《新年好》這首歌歌詞重複較多,簡短易懂,所以,我為這節課增添了讓幼兒瞭解“年”的來歷,知道一些簡單的過年的習俗,在這個基礎上學習這首歌,學習歌曲這一環節,我首先請幼兒聽歌曲,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並說出歌詞,對於幼兒不太清楚地詞語再三強調,比如“祝賀”一詞;其次,讓幼兒跟隨著鋼琴聲學唱歌曲,通過清唱了解幼兒唱的薄弱的地方,多次學唱,最終使幼兒學會唱這首歌;在請幼兒當小老師這一環節,幼兒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都很勇敢,能夠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不足之處在於教學形式可以更豐富一些,比如,讓幼兒表演過年了的情景,相互之間拜年。

音樂的教學反思13

1、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喚起學生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 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前提。所以課的一開始我就丟擲“你想做小音 樂家嗎”的問題,吸引學生參與闖關的層層考驗,讓學生步步都在體 驗成功的樂趣。到模仿樂器的演奏姿勢,以及用“伸懶腰”的動作處理 難點等,他們都喜歡參與到表演中來,這樣既激發學習的興趣,又擴 大了對歌曲的理解。

2、搭建舞臺,展生風采 《音樂新課標》強調:“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 能夠啟用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衝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 和創造才能。”歌表演這種形式就為學生個性的張揚提供了廣闊的舞 臺。因此,在本課教學中當學生學會了歌曲,我請學生用動作表現自 己喜歡的樂器進行模仿演奏。有的學生選擇表現演奏圓號,有的學生 表現演奏小提琴,有的表現演奏吉他等等。在表演中,他們賦予創造 性的自我表達,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舞臺中,從而發展孩子的個 性、自主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注重創編,培養能力 在新教材中,幾乎每課都增加了編創活動,本課中我設計了由學 生用自己喜歡的樂器改編歌詞來表演唱這首歌曲。以往到創編環節, 往往會因為學生缺乏創編的素材而使創編流於形式,所以在本課的一 開始,我讓班級小樂手展示的目的除了創設情境外,還是為完成為歌 曲創編歌詞教學任務提供素材,打下基礎。這樣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 的創新能力,又達到了學生能獨立創編歌詞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總體來說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能用輕快、富有感情地 演唱歌曲並進行簡單地表演,認識了小提琴、吉他、圓號,解決了八 分休止符這一難點。但完成教學目標還不夠,例如:學唱歌曲時,第 一次聆聽應該在聆聽歌曲以前讓孩子們帶有目的的聽,所以在這裡應 該先提要求,說清楚是要聽聽這些音樂家是住在哪裡,演奏的是什麼 樂器。在這個環節因為沒有事先說清楚聆聽要求,導致學生聆聽時沒 有目的,教師不能在中途進行引導,讓學生養成聆聽的好習慣。再如: 樂器聲音的教唱部分,雖然已經按照傳統的方法,先節奏再歌 最後旋律加歌詞來教唱,但是感覺過於複雜。

音樂的教學反思14

我在歌曲教學《小船》一課中,在教唱歌曲後,為激勵學生有主動表現,參與的意識,我設計了“請學生講有關媽媽的故事”,朗誦描寫媽媽的歌謠和唱有關媽媽的歌曲這一環節。

首先,我給同學們唱一首有關媽媽的歌曲《魯冰花》當我有感情地投入到歌曲中時,我發現孩子們都靜靜的聽的很認真,甚至有的同學還掉下了眼淚,可是隻有一名從頭至尾始終捂耳朵,當我唱完後,同學們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說:“這首歌聽起來很抒情”,有的說:“我很喜歡這首歌曲”,老師你能教我們唱嗎?我一直在注意那名捂耳朵的同學,於是我說:“我知道同學們都很愛聽這支歌,我會教給你們的,可是,有一位同學不喜歡聽,你能告訴我為什麼嗎?”在對那位同學再三的開導下,他終於說了出來“我想媽媽”同學們都哭了,我的眼睛也禁不住溼潤,沒想到短短的幾句歌詞,引起了同學們傷感的情緒,我對她說;“你想媽媽一定很傷心,可是你還有老師和同學在關心你,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護你,把老師當成你的媽媽好嗎?”這時,有同學舉起手說:“只有你好好學習,你的媽媽才會高興。”有的同學給她唱了一支歌,還有的同學送給她一個小故事……就這樣,在歌聲、故事、詩歌朗誦聲中,結束了本節課,孩子們的臉上又微微的露出了笑臉。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學生就可能更願意和教師相處,接受教師的教誨。在音樂教學中,根據音樂課輕鬆、愉悅的特點,以“大膽說為切入點,給學生充分表達情感的機會,想說就說、想唱就唱”,對學生各種離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教師總是以鼓勵支援的態度,調動全體學生共同討論、合作解決,使得教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越來越相互尊重和理解。

這樣,課堂上形成了一種友好、寬鬆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樂於暢所欲言了。

音樂的教學反思15

音樂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難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絡,”本課《和祖國在一起》按三年級學生活潑及富於創造的心理特點,在孩子學習《和祖國在一起》歌曲後,創編動作,表現歌曲意義。

請同學蒐集關於媽媽祖國的散文詩並有感情的朗誦,把學生先帶入發情境中,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直觀講歌詞含義,幫助學生對進一步體會歌曲內含,在歌曲演唱後,啟發學生把對祖國及**的愛用舞蹈來展示,使歌曲歌舞結合一體,從唱中學,從編中練。

使學生掌握表現音樂的各種形式,鍛鍊孩子們的能力:(掌握、理解、運用、創造等能力)。使學生在此中感受美,體會美,創造美。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本節課有閃亮點,但也有不足。多媒體電教手段運用,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是教學現代化的一個標誌,在新的形勢下作為教師必須保持積極態度,迎接挑戰,重塑自我,努力提高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和水平,進入教學藝術境界,這樣才能跟上形勢的發展,在教學領域裡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如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興趣,使學生能很快進入情景教學中來。所以在以後的日子中,這方面我要更多的學習,只有給學生創造出一片天空,學生才會看到藍天和白雲。教師只有在平時多思考,多努力學習,課上才會讓學生感到學習的魅力,學習的興趣自然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