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1

本單元內容包括: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和有關百分數的解決問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能進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正確解答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時,我列舉了大量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應用的例項,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百分數的具體含義,使他們對百分數的具體含義產生體驗和感悟。通過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學生就能認識到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也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百分數的解決問題與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想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教學例題時我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先自主探索、解決,再集體交流講解。解題時我要求學生先找出單位“1”,畫出線段圖,再分析各數量之間的關係,列出算式。算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麼,我反覆提問學生,讓絕大部分學生真正理解自己這樣列式的理由,同時我也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本單元教學中最難的應當是用舉例法解決單位“1”變化的百分數應用題,我適當多增加了練習課訓練。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2

本單元教學是在六年級上學期學習了認識百分數這一單元的基礎上開展的,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納稅、利息、折扣以及稍複雜的百分數應用題。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教學的情況來看,我覺得在本單元的教學要注重“三抓”。

一、抓聯絡

因為本單元的例1是求一個量比另一個量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而在六上已經學習了有關這種型別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故教師在教學中要緊抓這兩者之間的聯絡,從而讓學生明確,解決這類的問題解題思路是一致的,只是結果的呈現形式不一樣。例2和例5及例6的教學基本思路和六上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思路也是一致的,教師主要是注重引導學生說出思考問題的步驟及思路。

二、抓對比和變式

教學中,教師在練習訓練中,不能僅僅依靠書中提供的練習,還要加強習題之間的對比,在對比練習中,才能讓學生進一步區分不同型別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教師可以安排兩種型別的對比練習,第一種是基本條件一樣,數的形式不一樣的題組練習,主要是明確雖然數的形式不一致,但解題思路是一樣的。第二種是基本條件一樣,關鍵句中單位“1”是已知和未知的題組練習,主要是明確當單位“1”的量在已知與未知的變化過程中,解題方法是怎樣的。

教材中,給出的練習往往都是基本的練習,基本上兩步就能求出所求的問題,教師在練習中,還要增加一些變式的練習,可以是三至四步以上的,可以結合教材中現有的題目,把所求的問題進行變化,從而讓學生明白具體的解題思路。

三、抓重點習題

第一次教六年級的老師往往在教學第6頁第4題時會感到很困難,甚至有的時候連老師也對這一題不是很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困難,首先應該是教師舉例在黑板上獨立分析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學生學習的困難有兩點,第一是學生不知道這道題要分開來計算稅款,第二是學生不理解超過500元——20xx元的部分為什麼是1500元。教師介於學生這兩方面的困難,在第二點上要教細,教師可以結合條形的統計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從0元開始往上分段,從分段過程中明確各段的錢數與稅率之間的關係。在教學結束後,教師可以舉幾個例項讓學生獨立計算,學生練習中教師要及時把握學生在計算中的困難,然後結合困難,在班級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講解後讓學生再練習,反覆幾次,學生對此題的理解會更加到位,做題也會更加熟練。

六下第一單元《百分數的應用》教後反思

六下第一單元《百分數的應用》內容已經教完,雖然在課前已經對整個單元的教材分析、課後練習、學生可能起點都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也是在這樣的反思後,對整個教學,才有了更加深刻系統的理解。

一個溝通

《百分數的應用》雖然作為獨立的一個單元,但它與上學期的內容有非常密切的聯絡。在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裡,已經教學了百分數的意義,並聯系後項是100的比,體驗了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學了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數與小數的相互改寫,也為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做了必要的準備;還教學了簡單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初步應用了百分數。同時,上學期還重點研究了分數問題,對分率句的分析,單位“1”的尋找,學生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能力,所以許多東西,我們都沒有必要讓學生從頭去學,從新開始。如,在學習“較複雜的百分數問題”時,例題出示放下去讓學生思考時,方法就是多種多樣。由於80%,學生對此百分數非常敏感,分率句“女生人數是男生的80%”,有的同學把它轉化成“女生人數是男生的4/5”,變成已經學過的分數問題;有的`同學把它轉化成“女生與男生的人數之比是4:5”,變成學過的比的問題;而直接運用百分數的方法來解決的反而相對較少,更別說用數量關係式或線段圖的方法來幫助自己理清關係了。收不到這樣的資源,課堂如何繼續?其實,想想這也是非常正常的。“80%”這個百分數轉化成分數或比,非常簡單,而轉化後的問題,對學生來說沒有困難,學生自然選擇這樣的方法,這也反映出平時我們在教學時對“轉化”這種數學思想有所滲透,部分學生已經有將沒有學過的內容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其實,百分數問題的解題思路和分數問題完全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做好其中的溝通,反而是幫助學生理解百分數問題。適時的,我又將80%這個資料換成了72%,學生對這個百分數的敏感度明顯降低,那麼將這樣的百分數一步一步轉化成最簡分數計算反而麻煩,所以百分數問題也有其特殊性,每次都轉化成分數或比來解決,並不是一般方法。

兩種方法

兩種方法是畫線段圖和列數量關係式。其實,這是兩種非常有效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清關係。但是,我始終認為,這只是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的方法,如果自己理解能力足夠的話,在腦子中就能畫出線段圖和列出數量關係式,完全沒有必要把它們寫出來。它們的作用只是幫助學生在理解上存在問題時給與直觀的提示。從學生的反應中也可以發現:許多學生是在讀題後直接列出算式解答的,再去畫線段圖和數量關係式反而是多此一舉,學生根本沒有這樣的需求。但萬一碰到了不會解決的難題怎麼辦,會畫線段圖和會列數量關係式這種基本的能力怎樣進行檢測呢?我想了幾個辦法。

1、說明理由

會做也要會說。題目解決的過程,怎樣跟同桌交流,怎樣說得簡潔明瞭?線段圖和數量關係就是很好的理由。

2、改正錯題

為什麼會錯?就是因為關係沒有搞清楚。怎樣最清楚?把線段圖畫出來,數量關係式寫出來,改正錯題的時候一起拿上來。

3、看圖說意

考的就是你看得懂圖嗎?數量關係明確嗎?

這樣來操作,學生有了需求,兩種方法也更有價值。

三個型別

1.三個一般

《百分數的應用》中其實涉及了三種類型。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在不同中找相同,凸顯題目本質特徵,初步形成“類”意識。在整理與練習中,要幫助學生梳理各種型別,溝通聯絡。這也要求老師要有意識的學會整理,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

第一類: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百分數)

b a c% b÷a=c%

第二類: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單位“1”已知)

a c% b a×c%=b

第三類: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單位“1”未知)

c% b a b÷c%=a 或者用方程

從這三類中,學生能較為明顯地發現三種類型之間的聯絡,瞭解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量,就能求出第三個量。字母式子雖不是教材要求,但是直觀明瞭,且對將來學生學習《代數》,做好前期的滲透。同時,也能從判斷題目型別出發,來選擇哪種解決的方法。所以,整理與練習中的解決問題,我都要求學生先對題目進行類別判斷,然後在來解決,有效地降低了錯誤率。

2.三個特殊

本單元還涉及了三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問題:納稅、利息、打折。許多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脫離開平時的思考方式。其實,這3個問題,只是上面三種類型的具體化,a、b、c%有了專有名詞而已(如打折問題中的原價、折扣、現價等),老師又必要在整理時,幫助學生理清實質,進行“歸一”。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3

這一單元,我深知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又感嘆她的難教。要想學生真正理解,會熟練解答,非下苦功夫不可。此類應用題涉及的知識面廣,題目變化的形式多,解題的思路寬,既有獨特的思維模式,又有基本的解題思路。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體會,有以下一些典型方法。

一、“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是研究數學問題的重要思想,這裡的數形不是指中學的函式和解析幾何,而是畫線段圖能將題目中抽象的數量關係,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來,進行分析、推理和計算。畫線段圖常常與其它解題方法結合使用,可以說,它是學生弄清分數(百分數)應用題題意、分析其數量關係的基本方法。

如:一堆煤,第一次用去這堆煤的20%,第二次用去290千克,這時剩下的煤比原來這堆煤的一半還多10千克,求原來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

(很遺憾,我的線段圖和分數式子貼不上去,下同,所以例題只好不舉了)

二、對應思想

分率對應是解答分數應用題的根本思想,分率對應是通過題中具體數量與抽象分率之間的對應關係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分率對應常常和畫線段圖結合使用。)

三、轉化思想

轉化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解題過程都離不開轉化。它是把某一個數學問題,通過適當的變化轉化成另一個數學問題來進行思考、求解,從而實現從繁到簡、由難到易的轉化。複雜的分數應用題,常常含有幾個不同的單位“1”,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將不同的單位“1”轉化成統一的單位“1”,使隱蔽的.數量關係明朗化。

四、變中求定的解題思想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中有許多數量前後發生變化的題型,一個數量的變化,往往引起另一個數量的變化,但總存在著不變數。解題時要善於抓住不變數為單位“1”,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有的是部分量不變,有的是總量不變。

五、假設思想

假設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常用有推測性假設法和衝突式假設法。

六、用方程解應用題思想

在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時,數量關係比較複雜,特別是逆向思考的應用題,往往棘手,而這些的應用題用列方程解答則簡單易行。列方程解應用題一開始就用字母表示未知量,使它與已知量處於同等地位,同時運算,組成等式,然後解答出未知數的值。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根據題中已知條件找出的等量關係,再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臨海市的最後一題許多都可用方程解。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4

第一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任務完成了,《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宣。單從每節課的課堂作業看和每天的家庭作業看,孩子們當天的知識掌握得不錯。這說明我每天的.認真備課還是起到了作用,。但是通過整理與複習,發現他們對只是的遺忘速度也還夠快,好多知識點都已經混淆不清了,胡亂運用了。學生的錯誤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數化百分數

分數化百分數時,要先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大概有20%的學生在除不盡時保留兩位小數或者四位小數,這樣就出現了百分號強是整數或者兩位小數的情況,如:20/24,結果就約等於83%或83.33%,而正確表示方法應該是83.3%。

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

解決這種問題的關鍵是明白這個問題說表示的意思,即一個數比另一個數 多(或少)的那部分佔單位一的量的百分之幾,教學反思《《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宣》。在複製到這個問題時學生出現了兩種錯誤:一種是不認真讀題,(找錯相應的量如:第一天種樹320棵,第二天上午種170棵,下午種190棵。第二天種的棵數比第一天多百分之幾?有學生做成(190-170)/320,把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的部分算成了第二天下午比上午多中的部分。另一種是單位一找錯,如:學校總面積是10000平方米,食堂佔地面積250平方米,教學樓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食堂佔地面積比教學樓佔地面積少百分之幾?學生做成:(1000-250)/10000,單位一的量明明是教學樓佔地面積,卻找成了學校總面積。

百分數問題是國小數學的重要部分,學生必須牢牢掌握。為提高正確率,我還需在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百分數》單元教學反思5

最近,我們學習的是六下列方程解決稍複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共花了四課時的學習時間,因為是稍複雜問題,條件資訊變多,數量關係難找清楚,單位1有時已知,有時未知,需要分析清楚。學生在此前已學習了簡單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學習的,而且學生已經會用方程解答和倍、和差問題。

課前我思考:新的知識點的生長點在哪兒,起點又在哪兒呢?細讀例題,教學時我設將例題改成學生熟悉的倍關係,接著改成分數關係,組織學生找單位“1”、說數量關係,以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便於遷移到新知的學習中。

教學例5時,我組織學生先根據例題,學習“如何畫線段圖、如何找等量關係式、如何正確設未知數X的問題以及如何正確設另一個未知數的問題、如何利用結果和條件中的數量關係來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等。學生普遍能夠畫出線段圖、找準等量關係式,解決上面問題不大。

例6——已知一個數量,以及一個數量比另一數量多(少)百分之幾,求另一個數量(單位“1”)的學習,學生就開始吃力了。

課堂上老師最累和學生最怕是找出適合列方程的數量關係式。引導學生觀察線段圖中各線段,在各線段的關係中尋找等量關係,仍有部分學生有困難。學生提到九月份的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用水量-節約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節約的用水量。我沒有引導學生及時選擇合適的,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適當的進行列方程,讓學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嘗試中找到適合的等量關係。在全班交流中明確等量關係。

這個環節讓我真切感受到部分學生對於尋找數量關係有困難。猜測著可能他們不清楚題目中的數量,也可能不會選擇哪個數量關係式才適合列方程,還可能畫線段圖本身對他來說就是很困難的。到底平時作業不可能每道題目去畫線段圖(而且學生畫線段圖能力參差不齊),所以對部分學生來說找出合適的數量關係式非常困難。

正確檢驗也是本課的難點,不是所有的學生掌握,也沒有要求學生全部理解。其中檢驗是否如何“比九月份節約20%”這個條件,這種檢驗方法掌握的學生不多。

後來,從國小數學教學網上看到有老師這樣設計了準備題:

從看算式補充條件,引出例題6。“青雲國小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_____________,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440×80% 440÷80% 440×(1-80%)與其他老師有同感,覺得這樣的填空設計非常富於啟發性。

在練習時,問題就開始大大小小的出現了:列方程時題目的等量關係式找不到,方程照樣是對的;什麼時候適合用方程,學生沒有思考,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決;有的題目學生不想列方程,模仿記憶用除法計算,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這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出現,也讓我反思,這一單元就近該怎麼教與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