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反思合集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反思合集15篇

教師教學反思1

《摺紙》這節課時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摺紙、塗色、列式、計算、自主類推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就本節課的有關情況作如下反思:

1、在複習引入時,請學生摺紙與塗色,並在學生的摺紙與塗色中不提出任何規定性的要求。讓學生在複習分數意義的同時,為學習新知識提供數學資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效果比較好。接著提出問題:要求兩部分摺紙一共佔幾分之幾?該怎樣列式。學生列出多個算式。並對算式進行分類,解答會計算的,對於不會計算的異分母分數加法直接揭示課題。一般來說,練習題教師應該為學生準備好,但當學生具有這種能力的時候,應該完全把這種權利還給他們,而且他們提供的相關素材,會加深他們對已學知識的理解。

2、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也是分數加減法中的一個難點,主要是讓學生自己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和不同的答案,不急於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藉助手中的學具,從摺紙的塗色部分中,思考、驗證,講清楚自己的算理。使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法的演算法,並能通過學具,結合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通分,讓學生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並自己類推遷移出異分母分數減法的演算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3、及時總結學習方法和所涉及到的數學思想,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4、本節課還存在不足:學生選用的算式:學生藉助自己手中的學具,給出的答案有和,通過分析,和都是正確的,因為學了約分,在計算結果是分數時,必須約分到最簡分數。但對於處在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法算理的初步階段,應該選用計算結果是最簡分數的異分母分數加法,雖然這道算式是學生直接提供的,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提供更好的算式素材。再就是對學生放手的還不夠,總害怕學生說出不合理的答案,其實,應該讓學生呈現自己的想法,多交流,更有利於學生對於新知識的掌握。

教師教學反思2

《秋天的雨》是一篇語言優美,情深意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作者以秋雨為線索,描繪了一個豐收美麗快樂的秋天。文章的語言富有兒童氣息,通過比喻、泥人等手法生動地表現了秋天的美景,並運用了總分總的寫法,從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香味、秋天的小動物幾個方面描繪了秋天。通過美的、充滿詩意的語言體會秋天的美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朗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一節成功的語文課,琅琅的書聲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學設計中,我重點設計以“讀”為主線貫串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學性的語言轉化為具體的想象,讓一幅幅秋天的圖畫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同時,通過模仿句式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把握整體,區域性突破

本課時是第一科室,在初讀後,老師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從整體感受秋天的雨,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談自己的初讀體會,從而理清文章的脈絡,找到每一個自然段開頭的總起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然後,再從一把鑰匙入手,帶領孩子一起走進秋天,去一一欣賞秋天的美景。這樣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能更快地進入狀態。真正體現了順學而導,以生為主的教學原則。

二、注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

課文中的生字有很多是讀輕聲的`,教學中,我將這些詞語進行了歸類,並讓學生去朗讀體會,讓學生自己發現詞語的規律,提高教學效率,做到有的放矢。多音字“扇”字,則採用動手做一做的方法,體會它詞性不同,讀音不同的特點,

課文中還有許多優美的詞句,在教學中,我也注重引導學生去自主發現,遷移積累。比如“五彩繽紛”,我通過找近義詞的方法體會詞語的意思,讓學生積累運用。

其次,我結合單元訓練的重點對本文的重點句式“它把什麼顏色給誰,像什麼”進行了練習指導,讓學生通過觀察畫面發揮想象,進行了說話的遷移訓練。

三、在朗讀指導中感悟

教學中,老師營造了一個美的氛圍,通過音樂、圖片等渲染,創設了良好的氣氛,並通過教師的朗讀,讓學生走進文字,感受秋天的美,課文語言文字的美。在朗讀中遵循學生的個性體驗,並沒嚴格按照課文中句子的排列順序來指導學生朗讀,而是根據學生的愛好,選擇性地進行對句子的朗讀指導,並沒有過多理論上的要求,只是用了一個動作,一張圖片,讓學生對整個句子所描寫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體驗。

四、教學反思

學生對文字的體會是多元的,有些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例如,在體會語言表達的美時,一個孩子說到他覺得銀杏樹的葉子“扇哪扇哪”這個動作很美,我一時語快,問了一句“為什麼”,學生一時說不出來。後來我自己想想,也覺得確實很難回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點到即止,而不應該窮追猛打,緊追不捨。

教師教學反思3

在《溫度計》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ppt課件,ppt課件可以形象直觀的幫助學生學會看溫度計的刻度,同時幫助學生總結梳理對溫度計的認知經驗。在活動開始通過對熱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讓學生初步感知冷熱。通過提問:你們知道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度?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現在是多少度?同時出示溫度計,請學生觀察。讓學生對溫度計的作用有初步的認識。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學生學會用溫度計測量。為了攻客這個難題,我利用ppt,採用圖片比較法,讓學生了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我還增加了一個環節:遷移經驗,豐富知識。科學源於生活,讓學生從科學的認識溫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溫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

科學知識原理對學生來說是相對抽象的,在科學活動中就是要把抽象化為形象。ppt的運用能將我們口頭無法解釋,學生也無法理解的`現象原理展示出來。正如活動中學會正確看刻度,在此環節採用ppt,利用圖片比較法,讓學生了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實際操作,這個方法很好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科學源於生活,讓學生從科學的認識溫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溫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

反思經過此活動後,通過測查,所有的學生都認識了溫度計,知道了溫度計遇熱水銀柱會上升,遇冷水銀柱會下降的科學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溫度計能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激發了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此活動能運用感官探究問題,動手動腦,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中由於教師的積極指導,所有的學生均能積極參加操作和探究活動,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能正確讀出溫度計的度數。

但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於我發訊息時沒有強調一定要帶溫度計和水溫計,家長帶來的大多是體溫計,體溫計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來很費力,所以有的小朋友還沒有學會看溫度的方法。還有就是體溫計上的刻度不容易數,所以記錄過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難,應該拿大的溫度計和水溫計看起來更容易一些。

教師教學反思4

語文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語文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這一切都是通過語文文字的閱讀來實現的。

《雪兒》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課文講述了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並精心照料它,直到讓它飛上藍天的故事,表現了我愛鳥的美好心靈,也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嚮往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心情。

一、以圖引讀

上課伊始,我從雪兒的名字人手,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雪兒,你們喜歡雪兒嗎?為什麼?學生通過讀書,有的使用書上描寫雪兒外形的語言。有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雪兒的喜愛之情。可是當小女孩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它卻沒有現在這麼神氣、漂亮,接著出示一幅受傷的白鴿圖,兩種影象的反差,引領著學生深入文章的文字內涵。原本美好的事物卻有了悲痛的經歷,激發學生的童心,面對這樣可憐可愛的白鴿,他們情不自禁地會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的閱讀之中,並在閱讀中品味出小女孩和他爸爸的愛心。

在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兩句話:我多麼嚮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雲讓學生通過想像,在腦海中展現出藍天、白雲的美好景象,體會作者寫這兩句話的用意。我和雪兒都受了傷,一個行動不便,一隻不能展翅飛翔,只能通過這一小片藍天白雲去想像外面美好的風光,同病相憐的心情使他們之間的感情得到昇華。

圖文的結合,讓學生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情感,從而為雪兒的放飛奠定了感情基調。(其實,自己並不太喜歡這個匯入,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麼呢?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思路,對我們的教學會有幫助的。一上來主角就登場,少了點隆重的氣氛,點輕了雪兒的.作用)

二、以悟解讀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抓住爸爸說的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飛越千山萬水忠實傳遞資訊藍天信使等關鍵詞,再結合課外知識,如信鴿如何辨別飛行方向,如何在飛行途中應對意外等,去體會信鴿的勇敢、機智、堅毅的品質。正是這種品質,使小女孩堅定了要將雪兒放飛的決心,要讓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天空。當雪兒飛起來之後,抓住啊歡呼高高地托起美麗的弧線等詞語,通過大聲的朗讀來感悟作者當時的喜悅心情,彷彿自己也隨著雪兒飛向藍天。(這個體會好,光靠爸爸說是不能讓人信服的,只有讓孩子知道信鴿的本事,他們才能夠從心底裡敬佩雪兒)

三、以詞品讀

整合全文,可以緊扣一個詞藍天來品味小女孩、雪兒之間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由藍天才是你施展本領的地方為切入口,讓學生去品味藍天的意義。對於受傷的小女孩來說,藍天是她的嚮往,對於受傷的雪兒來說,藍天更是它的渴望,雪兒迴歸藍天,雪兒得到了自由,人與自然也就達到了和諧。解讀到此,這篇文章的整個感情就融入學生的心靈。

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於語感的培養,在於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語言的感悟需要通過對文字的理解,特別是對字詞句段的思考、品味來實現的。而有感情的朗讀就是讓學生在與文字的對話中藉助語言的感染力來思考品味的,從而內化了文字的語言文字,因而閱讀是學習語文的最重要手段。

教師教學反思5

本週需要改進之處:

一、課題引入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課堂氣氛沉悶,不活躍,學生展示不夠充分,思維不夠靈活,討論與展示環節顯得僵硬、死板,方式單一。

三、對教材的整合做的不夠,使得個別課堂任務重,不能完成,達標測評時間較緊,處理的不好,造成前緊後鬆的現象。

四、在導學案的設計上,要突出重點知識點,並且要附帶相應的習題設計,以題帶點,以點帶題,使學生在分析習題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技巧和考點。

今後的教學工作,我會以此為重點,加以改進,多研究教材,多研究方法,多研究習題設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時間過得真快,緊張而充實的一週又結束了。通過這一週的`教學和聽課,感觸頗深,有收穫更有不足。現總結如下:

收穫:

1、進行了記敘文閱讀的專項訓練,包括人稱的作用,記敘文的順序和寫作手法。

2、複習了文言文的對比閱讀

不足及改進措施:

1、學生預習不充分,端正學生的思想,使其努力學習,充分學習。

2、複習文言文的基礎知識還應在紮實一些,對比閱讀應注重方法指導。

3、記敘文閱讀專題訓練,應精選習題多指導學生閱讀技巧。

4、基礎知識的訓練應常抓不懈

5、多學習其他教師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教師教學反思6

這次教學競賽,可以說考察了我這幾年來的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情況,給了我自己一份比較客觀,也比較滿意的答卷,這一點我很自信!幾天來,對於本節授課情況不斷的回顧與思考,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對教學預案的考察:證明分析得當,預見性極強。

根據總校所給的教學進度,我準備的是第四單元的第三節課,在對前兩節的充分複習基礎上,展開對本單元的知識點的大量和分層次的練習與學習。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個班的英語教學進度並沒有達到我的授課要求,造成了銜接上的錯位,英語教學之大忌,並一度使準備十分充分的我緊張了起來。

快速的調整,使本節課的程序加快並進入正軌。在對教學第二環節,即複習section a 3a 的課文時,在對要求“複述課文”的提問沒有反映的情況下,證實了我的擔心,銜接不到位,因此,不得已動用了我的語音系統,以聽力的形式切入正題,雖然耽誤了我的寶貴時間至少兩分鐘,但很快步入了正軌。

在習題處理上,也和我所預見的一樣,採用了跳越的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授課。

二、任務型教學:目標在緊湊的教學環節中得以實現。

在本節課堂設計上充分體現了任務型教學的主導思想,並基於本人對所教授內容的理解,在使用教學參考和課本等資料的教學過程中,以明確的任務貫穿了教師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在practice more的訓練中,學生活動的目的明確,每個步驟都給出了活動所需的語言知識內容,學生亦能準確地使用目標語言,在活動中學習掌握了“交通方式 (transportation)”的相關知識。同時,在活動中也有效地突出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如在have a test ii(測試二)中讓學生感受到總結對一個人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也在訓練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做到了“方法與訓練同行”,“潤物細無聲”的極佳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了對“教學是一個整體的過程”的理解。

“教學是一個整體的過程”在本節的.授課中讓我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首先,在銜接上的強化很重要。教學的銜接問題不僅存在於每一課節的內部,更應該是單元的,學期的乃至於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尤其如此。因此每講一節課都不要把它單純地理解為對哪一個小問題的解決,更要關注這個問題在整個教學中應處於什麼位置,應該怎樣去接觸,學習,整理,總結,訓練等。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有超前意識,幫助學生在你的平日授課中,就完成對會考的準備,對未來學習的準備,這一點很重要。而且只要你下一些功夫,就會讓學生在無意間受到恩惠,這多好啊。

四、感受到了對學生學法指導的重要性、迫切性。

在詢問“一英里等於多少千米”這一問題時,全班五十餘名學生竟無一人能回答上來,可見對文化知識的瞭解十分貧乏,這一點對學習外語的人十分不利;同時,現在學生手頭的教輔資料非常多的情況下,竟不能回答出這個問題說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薄弱,很可惜呀!所以引導學生自己學習,給學生做出榜樣,如在講交通方式時給與總結歸納,並通過訓練讓這些內容和方法在他們的頭腦中紮根,是本節課中教學思路對於這個班來說最正確的,而且有效的地方了!

同時,針對課堂上學生一般的英文錯誤,及時加以糾正,如在句型轉換過程中學生沒能處理好用動詞和介詞短語來表達交通方式的不同,造成謂語動詞重複的現象等。這對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觀念也很重要,如果一個學生能夠養成在平素的學習中能夠自覺地去注意一些細微的地方的好習慣,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輕鬆了!

教師教學反思7

本月主要學習了幾篇第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課文,有《翠鳥》、《燕子專列》、《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樹》這幾篇課文,3月教學反思。

在《翠鳥》一文的教學中我帶著學生仔細品讀分析了文中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的段落,引導學生學習有順序抓特點地描寫事物的寫作方法以及抓住重點語句和關鍵詞品讀翠鳥動作的迅速敏捷。

在繼《荷花》一課小練筆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種花之後,我讓學生寫了第二次小練筆,寫寫自己喜歡的一種鳥。

我提醒他們仿照課文我順序地進行外形描寫,也寫寫這種鳥動作身體,再表達你的情感。

大部分同學完成得較好,能相對規範地寫成一篇三段式小作文。

這讓我又一次感受到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同時也使我意識到這樣的小練筆容易著手,學生沒有什麼為難情緒,也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習作水平。

小練筆在解放老師中讓學生輕鬆模仿學習寫作!

接下來的三篇課文都是以串講為主。

《燕子專列》首先讓學生質疑課題匯入新課,引出第一段並順勢介紹瑞士,接著問“燕子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品讀體會燕子困境。

“那麼人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學習第三四段。

在學到小貝蒂的段落讓學生拓展說話,感受小貝蒂不怕困難、尋找燕子的愛心,教學反思《3月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圍繞“小村莊原來怎樣”“最後變得怎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幾個問題展開。

這篇文章有個難點就是體會意思深刻的'句子,“日子過得還都算不錯”“大雨沒喘氣兒”這些比較容易理解。

比如“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在這個難點的突破上我們班沒有達到良好效果。

在我的課件中前面有出示各種人們靠斧頭創造的一切,也對什麼都沒有了做過解釋,我問“沒有了什麼”學生根據課件基本能說出。

當我講課後習題時就沒人吭聲了……看來大家還是沒深刻體會。

不過也有同學說出,什麼都沒有了包括村民的生命。

對於“鋒利的斧頭”看來還是引導不夠,讀得太少。

《路旁的橡樹》是自讀課文,以自學為主,主要圍繞橡樹的樣子,為什麼工人停下了,怎麼辦,最後體會築路人高尚的心來展開教學。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學生也都能體會人物的心理和品質。

不過我發現孩子們在表達上總是不能清楚、明白、相對準確的說出自己體會到的。

看來規範說話,引導說完整,表達清楚還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最近這段時間的教學,通過說或者寫下來,我也在有意識讓他們積累詞語以讓自己能更準確到位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個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瞭解家鄉的環境)的開展我還是有些苦難。

我讓學生蒐集了相關環境(比如空氣和水汙染,人們做了什麼,綠化怎麼樣,讓他們去查詢一些現象、原因和措施等)的資料,也告訴他們可以小組合作(不過我沒給他們具體分工),可以去觀察、訪問、查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圖片、音像或表格等。

但我發現效果不好,學生比較迷茫,不知道怎麼做好,只是簡單蒐集了些相關資料。

該怎麼引導開展和具體佈置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呢?

教師教學反思8

一:教學亮點:

本節課立足於“使用多模態語篇分析來探索語篇的主題意義、教授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技能”這一學科理念,通過篇章、問題、圖片、任務型閱讀活動和調查活動,來引導學生探索、體驗和繼承發揚奧運精神的同時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

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儘可能地給予他們多一點的時間去思考去表達。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閃爍了“智慧的火花”。對此,我充分肯定。這樣不僅使他們的好思路得以發展,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我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學失誤點:

教學是一種有缺憾的藝術,沒有失誤的課堂是不完美的課堂。本節課中,我和學生的問答之間出現了一些語言表達的小細節錯誤。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應當更面帶微笑,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前車之鑑,後車之覆,儘量在今後的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減少這方面的失誤。

三、總結:

一位教師如果想在教學上有所進步,有所建樹,一定離不開反思與總結。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教學反思中吸取了經驗和改正了不足,使自我的教學技能不斷提升。希望通過不斷地教學反思,我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

教師教學反思9

我省從20xx年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至今,我我有幸一直在一線物理教學,參加了多次高中物理新課程培訓學習,及關於新課標一系列的思想,理念更新等培訓,我看到了有關視訊講座、學習了檔案文字材料、評論相關資料等。使我我受益匪淺,感悟頗多。

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人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通過培訓,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課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

高中生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那麼高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突出引導學生思考並規劃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具有基本的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謀求課程的基礎性、多樣化和選擇性的統一,將學術性課程與學生的經驗和職業發展有機結合,適應時代要求,增設新的課程。除了在傳統的學科課程中引進與課程目標相匹配的、鮮活的`、有時代感的課程內容外,適時增加新的課程領域或門類。倡導學生自定學習計劃。那麼每一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資訊,選擇學習的課程,確定學習的基本程序,由此形成個人的學習計劃。隨著學習程序的深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的情景變化,不斷調整所形成的計劃,以儘可能適應自己的需要和特點。實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計劃。總之,都強調對高中學生公民的責任感,個性發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的思維、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和資訊素養的培養,並要求學生具有國際視野。

新課程的實施真實的反映了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良好的資訊科技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學校和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應營造好學習資訊科技的大環境。一方面,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資訊文化環境。正如專家所說的,去學習、借鑑其他科目的成功經驗,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講解、觀察、討論、參觀、實驗等方法,做到相容幷蓄、取長補短。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物件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資訊科技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資訊素養。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基礎,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儘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教師能夠及時通過實驗等方法予以講解。課堂設計新穎,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材,處理知識點,與資訊科技、其他學科整合,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講課時,不拘泥於教材順序,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變動。物理新課改後,需要學生接觸學習很多的資訊,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大量的資訊量、實現學科滲透、乃至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是難以實現的。利用資訊科技能演示現有實驗條件下不能完成的實驗,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影象、聲音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知識。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蒐集生動的素材,讓學生感受,降低了教學難度。以計算機網路為主的資訊科技為新課改提供了機遇,要把多媒體資訊科技與物理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課程改革的程序。從他們身上,可以學習很多東西,

這輪的新課程改革,我的確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作為新課改教師,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在引領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實驗時,教師可以設定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問的形式;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來作保證。總之,實施新課程是教育發展的趨勢,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教師要在新的理念指導下,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從行為上轉變方式,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努力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千萬不能讓課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教師教學反思10

幾年來,我擔任六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反思的地方很多。“班風決定學風,學風決定成績”,正因為我所教的班級的班風與學風兩者都存在問題,故上期末考試語文成績很不夢想。但我作為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抓好閱讀、作文三個方面的教學,覺得還是挺成功的:

閱讀教學:

一、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我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二、應注重指導學生的運用與創新

在閱讀教學中,應倡導“自主閱讀——合作研討——個性創新”式學習。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學生閱讀是學習的起點和基礎,是個人獨立研讀、理解、把握文章的過程。要讓學生反覆閱讀原文,要邊讀邊想,要圈點勾畫,並在閱讀筆記上寫出感受、欣賞、評價之類的資料。研討要在自讀的基礎上進行,經過相互交流,質疑啟發,深化理解。在研討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起好組織、指導的作用,並且還要適時、適度地參與研討,不能把學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結論上“靠”,而要鼓勵思維的多向性和結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創新”是在自讀研討的基礎上,各人把文章資料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我的某些生活經驗、文化記憶體、思想情感等聯絡起來思考,經過比較延伸、聯想和推測,提煉出某種和“教參”不盡相同的資料,並用簡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這個環節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還要運用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這一環節作為高層次的目標要求,教學中可視教材和學生實際靈活運用。

三、讓學生去“展示自我”。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學生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活力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作文教學:

一、鼓勵學生、體現自我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我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景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週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湧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我的寫作個性。教師能夠允許學生有不一樣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我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二、以學生情感為為主

以學生情感為作文教學的出發點,教師不再是作文教學的主宰者,而應當是學生情感的激發者和反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一是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國小生活動的天地大多是學校和家庭,這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感知範圍,要想讓學生寫出或寫好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必須使他們有很多感知了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眾多的表象。所以必須在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開放型的作文題目。例如,給出一個範圍(不定題目),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實際需要確定題目進行寫作。

三、從學生實際情景出發

要允許學生在自身實際情景的基礎上“自定”所要到達的寫作目標,諸如文體、材料選擇、表達手法運用、表達技巧的借鑑等方面,不搞統一要求,也不提統一標準。一般地說學生“自定”的目標總是較切合他們的實際水平,並且正因為是“自定”的,若目標包含必須的挑戰性,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可讓學生變換題目寫。對於同一事件,學生從不一樣角度,擬出不一樣的題目進行寫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時間、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進行寫作。二是可讓學生從不一樣角度寫。從多角度認識和表達,如“學校”,可寫學校的景色宜人、過去的學校、未來的學校、學校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教師的辛勤勞動等。三是可讓學生運用不一樣的技巧寫。可按順序寫,也可用倒序寫;可先總後分也可先分後總等。四是對課文進行補寫、續寫等。

四、以自由作文為主

在寫作過程中允許學生自我完成,也可自由討論;能夠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寫多篇。總之,只要學生在“寫”,教師對“寫”的方式、過程儘可能不加干預。只要學生“寫”的目標到達了,手段由學生自由選擇。這一原則下具體的做法有:一是讓學生建立自由的創作交流組織。二是教師要有民主的指導方式,促進學生大膽準確地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要鼓勵並容忍學生不一樣的看法和意見。如《一件……的事》,學生一般都從正面寫,其實還可從“反面”寫,如後悔的事、悲痛的事、想起來令我汗顏的事等等。又有學生寫《我的母校》總是寫學校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難忘,其實也可談令自我悲痛的事、令自我生氣的事,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此,教師應予肯定。

以上是我一學期來對語文教學的一點反思,難以言盡。但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做好學生勤奮好學的思想工作是必不可少。

教師教學反思11

經過幾個禮拜的艱苦奮鬥,學校和工作室的公開課總算是上完了,還記得自己坐在電腦前,不斷地觀看名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一心想找到符合自身的上課模式,設計出屬於自己的教案,再根據自己的教案,上網下載有用的PPT資料。可這個過程讓我發現原來抉擇真的很難,一下覺得這個好,一下覺得那個好,可都弄在一塊吧,又似乎太多了,一堂課根本上不完,就這樣在不斷的增加刪減讓我花了不少時間,以致於到上課的前一天才弄好,真是效率不高。不過課上得還順暢,環節緊扣,尤其讓我驚訝的是學生都十分的熱情,上課認真,發言積極,讓我思考自己班上的學生為什麼就不能如此,是我的教學管理還不過關,還是本課學生已經上過才如此順暢呢?無論是哪一點,我覺得我回到學校都該好好的教育學生的課堂舉止,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強調課堂紀律。

除此之外,針對自身的這堂課的教學,感謝呂老師的點評,我會進行改進,運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多關注學生,多鼓勵學生,多學習提高自身的基本功,也希望以後能多聽到名師的建議,自身可以快點成長,我認為其實公開課上多了,心理素質會提高,會更加自信,會在不斷的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

教師教學反思12

在《認識桌面》一課的教學中,沙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聯絡生活,從學生的學習用品入手匯入課題,孩子們是那麼自然的投入,他們沒有了對於這門課陌生的壓力,變得輕鬆自然,臉上充面學習的熱愛,目光中展現了求知的激動。

在教學中沙老師始終貫徹了“自主學習”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是受教育者,更是實踐者,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和實踐是教師無法代替的。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導者、組織者。於是我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人都積極地、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沙老師設計了通過觀察與發現,瞭解計算機“桌面”的內容。而觀察與發現是有指導性的。從共同觀察大螢幕中的同一桌面到學生各自計算機的桌面,歸納出桌面應該有的共有特徵。每個桌面都有圖示、狀態列、開始選單、滑鼠指標。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提高。沙老師通過三個小層次的設計(1)自學嘗試(2)示範演示(3)集體嘗試。讓學生從書本上獲取資訊,理解方法,學會技能的過程。採用大家試一試,嘗試啟動,“開始”選單裡的“畫圖”的程式,使學生真正掌握方法和技能。最後通過練一練再次鞏固了技能。使學生嚐到自主學習的樂趣。逐步轉變學生的思維,培養能力,發揮了團隊的協作精神。在分層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三個階段的好方法的運用。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資訊科技這門課程的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才剛剛起步,在他們的腦海中只有遊戲、玩。然而,沙老師在課上所要留給學生的是一種思想上的認識,在啟發學習的過程中,讓他們認識到這是一門探索資訊科技的課程,它會引領著我們展開對現代資訊科技領域的探索,探索學習方法、掌握學科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整個學習過程中體驗有探索的樂趣。

整堂課,沙老師帶著這樣的思想開展教學,教學中她和學生們一樣是充滿自信和快樂的,感受這門課給與的思想。

教師教學反思13

一、八年級地理學科教學目的要求

學習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懂得自學地理的方法,教會學生閱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國中地理第四冊主要從中國區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實材料,使學生認識不一樣地區的居民,如何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發展生產和促進社會提高,以及不一樣的地區所出現的程度不一樣的環境、資源、人口等問題。同時還要複習前三冊書本以迎接小會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八年級兩個教學班共有學生約80人,由於學生來源層次不一樣,知識面有的'窄有的寬,對外界瞭解多少不一,給學生學習地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從上學期統測來看,教學成績仍不夠夢想,還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針對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認真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緊學習大綱,貫徹大綱,進一步轉變觀念,實施素質教育,開展對教材的研究,解決問題,深化教學改革。

2、加緊對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做到認真備課,因材施教,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和技能。

3、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4、加快教學手段革新,教學中繼承和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部分,利用學校語音室教學手段於教學。

四、取得的成績

一方面針對近年來地理統考試題的研究、分析,及時組織複習,先後模擬測試3次,估計平均分在26分左右。一部分學生最終會考取得了好成績。另一方面我校領導和各位教師給予了極大幫忙,異常是兩位班主任耐心做學生思想工作,才使學生成績得以提高。

五、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本學期由於時間短,與以往相比學生又不上晚自習,再學習一冊新書,致使複習時間十分短,專題訓練題學生訓練少些。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對小會考還不夠重視,認為分值低無所謂,所以學習態度不認真,導致兩極分化嚴重,同時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六、今後的努力目標

今後的教學工作,應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培養學生技能。力爭在學年小會考中平均分30分以上,力爭第一名,及格率100%以上,杜絕不及格。

教師教學反思14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本文在盼──繪──頌的抒情中描繪作者心中的春,與朱先生的其他散文相比風格上有較大的變化。

在教學設想中,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背影》、紀實散文,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美文。從字方面來說文中多音字多。如:漲、散、藏、和、暈等。從詞的.角度講,文中語言使用準確而妥貼。有大量的雅詞。很值得學生去體會和積累。從句方面講,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如:比喻共用了八處之多。從段落佈局講,各段落之間安排整齊有序。如:最後三段用三個比喻句來歌頌春天,表現出春的新、美、力。單獨成段構思巧妙。對於這類文學性文章的學習,個人認為應上文學欣賞課:讓學生學會欣賞至關重要。用品、背寫來體會、感悟其美及美在何處、為何美。同時利用多媒體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利用聽、說、讀、寫各種能力來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鍛鍊、提高能力。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兩課時:一是品讀課,一是背讀課。意在使學生學有所得。得到一種能力,得到一種欣賞文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有發現如下幾個方面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多媒體課件的使用。

2、春天各種美景的展示。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品讀。

3、學生相互評價。

但也發現了起初的教學設計中的一些問題:

1、品讀活動中,把整文交給學生去品詞、品句、品段的處理過於急功近利,過於粗糙。

2、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有幾句話表述不夠嚴密,使學生的思路發生了偏斜。不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農村七年級學生以前接觸多媒體比較少,因此學生的興趣有點過多的被課件吸引了。以後多用一些應該會好些。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一個問題:對時間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學生激情高起來的時候沒有能很好的調控好,使個別環節用的時間過長。使後面的教學完成的不是那麼到位。

教師教學反思15

《地球媽媽》是一篇活潑、優美的小文。它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以孩子的口吻去講述自己的發現。我讓學生帶著“地球是誰的媽媽?”這一問題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反覆 讀文,體會到文章為什麼開頭說:“地球媽媽真好,她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小小的家。”結尾為什麼又說:“地球媽媽真好,她讓所有的孩子共有一個大大的家。”讓學生明白“小小的家”“大大的家”分別指什麼?

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已經掌握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時,我又讓孩子們在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除了課文寫的,你還知道誰是誰的家?“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的一個問題把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了起來,有的說“樹杈是小鳥的家”,有的說“泥洞是蛇的家”,還有的`說“森林是老虎的家”、“大海是鯨的家”??孩子們就像開啟閘門的洪水,都爭著要說說自己的見解。“可是沒有地球你們剛才說的這一切都存在嗎?”當我這樣問學生的時候,一些愛動腦筋愛發言的孩子們爭著要表現自己喊著說到“沒有地球這一切都不存在了”。“那你們說地球是我們的什麼呢?”還沒等我說完,孩子們便異口同聲的說道“媽媽!”

這篇課文就這樣在吸引著每一個孩子,更加讓孩子們認識到我們要保護地球媽媽的重大的責任。稚嫩的孩子們都說到了“我們不要亂扔垃圾”、“我們要種樹”、“我們要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