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5篇)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

《會變的線條》這一課是人美版二年級國小美術第三冊第十五課的內容,是繼第二冊《我們身邊的線條》一課內容之後的線條系列課,《我們身邊的線條》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能用不同種線條組織一幅畫面。而《會變的線條》一課是《我們身邊的線條》一課的提升版,它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感受不同種線條帶給人的美感,而是要學生們自己通過觀察生活後創造出更多種不同的線條,並且把創造出來的線條變成一組一組的不同形式的線條搭配排列裝飾物體形象,教學難度比前一課要大的很多。所以我對本課教學重點的設定為讓學生們感受到線條的千變萬化的形態和不同種線條帶給人的不同美感;並通過對作品的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教學難點設定為如何運用不同種線條,用組合線的形式將它們進行有序的排列組合來裝飾任何事物形象。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觀看線條是如何從簡單線條變化出許多複雜的線條的,再將複雜的'線條變化出更加複雜的一組一組的組合線,在看到學生們觀看時發出陣陣的驚呼後我知道我已經做到擴寬學生創新的思路了。其後,我在教學中展示出畫家畢加索《坐在柳條椅上的朵拉馬爾》,請學生們帶著三個問題是來欣賞這幅畫,引導學生感悟畫面中不同線條合理組織給人帶來的美感,感受畫家非凡的創造力。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就在快樂、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已得到掌握。在教學中為了解決“感受線條美”這一難點,我首先採用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比優秀的線描作品與自己的作品中的線有什麼不同來學會畫各種各樣的線。繼而自己來設計線。然後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發現線條的美,之後再欣賞設計師把這種原始的美經過加工設計後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作品。瞭解線條的原始美到創作美的昇華。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學習方式這開闊了學生的設計思路。最後在作業設計上我為學生設計了簡單的人物、茶壺、服裝、手套等等作品。讓學生在上面用線條進行裝飾。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效果良好。 兒童的潛能是無限的,線條繪畫是多變的,用無限的想象空間去駕馭多變的繪畫形式,兒童是樂意去幹的,我就給學生創造這種自主的繪畫體驗空間。本節課,我自始自終都貫穿教學目標、解決重難點,用多變的線條去感受、體驗、鞏固在作品中的美感。

在本課的拓展上我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為學生介紹了一幅圖文並茂的線描作品。既讓學生認識到線的另一面,也讓學生在繪畫上有了新的認識。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2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與前一課《農民畫中的節日》,同為以“節日”為題材的內容。本課的重點是瞭解我國的多民族文化,知道有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這些可以成為我們繪畫創作的題材,學習誇張的手法和熱烈的色彩表現節日的人物及場景。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從複習舊知、運用舊知、掌握新知入手,注重引導學生將舊知識聯絡起來。例如《小花貓在睡覺》中學習的畫面主次關係的表現方法,在《豐收了》中學習的'遮擋關係的表現方法,以及《農民畫中的節日》中的誇張的動態等。因此,在匯入環節,我展示了兩幅《豐收了》的學生作品,引起學生回憶,找出已學舊知識,引導學生了解到遮擋關係也可以表現在本次課的作品中,從而引出本課課題。

在新授環節,除了啟發學生回憶中國的傳統節日外,我側重於提問引發學生思考,激發他們的發散思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各組的圖片資料,同時考慮以下問題:

1、介紹的節日裡你都看到了什麼?

2、節日中的人們是什麼樣的?

3、他們是怎樣慶祝節日的?通過討論得出人們在節日裡的狀態是喜悅的,高興的。瞭解到人物的狀態,我們就重點表現這種狀態,無論是表情還是動態,都要有所體現。

表情的刻畫我選擇了先畫後講,因為不是新知,先初步掌握一下情況,然後在發現問題,指出問題,進行評價。在處理誇張動態的環節,我先做了示範,教給學生具體的表現方法,讓他們很直觀的看到這種方法的作畫步驟。我認為觀察老師的現場演示十分重要,示範前一定要提出觀察任務,老師也要做到邊畫邊講解,傳授學生繪畫的技巧等。

本課我設計了兩個學生實踐的環節,讓他們充分嘗試,做到胸中有數。作業的要求是一樣的,但是每位學生作品呈現的效果卻是迥異,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水平有高有低,在個別輔導環節,我會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做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能力強的學生我會要求畫面人數可以多一些,一定要表現出遮擋關係;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只畫兩個人物,儘量表現出遮擋關係等。這樣的分層作業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是以輕鬆愉悅的心情進行創作的,這樣的狀態正與本課內容相符,達到在輕鬆氛圍內受到美的薰陶的教學目標。

在最後的展示環節,由於時間、空間有限,只是將部分學生作品展示到前面。其實展示的形式可以更加新穎多樣一些,使美術學科特色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3

新教材發下來後,我都會把每一課都認真瀏覽一遍,並思考怎樣才能上的有趣有意義。這學期也不例外,當看到第三冊第11課《用畫來寫信》時,我立刻想到應該在教師節、感恩節來臨之前上這節課。當孩子們掌握了用畫來寫信的表現方法後,可以給自己的親人或老師寫一封信,節日那天送給他。我想,學生帶著這個明確的目標去學習,效率一定會更高,效果一定會更好。同時還能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一番感恩教育及節約教育,可謂一舉幾得。

想到這裡,我的精神就更足了,先是找到了幾篇舊雜誌上孩子們用圖夾文的形式寫得小文章,又從網上找了一些漂亮的信紙和信封圖片立即做進了教案裡。根據我的經驗,讓剛上二年級的孩子掌握書信的格式會有困難。針對這一難點的突破,我專門設計了在黑板上板書一封信的環節。為了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根據每個班的不同情況為每個班編寫了不同的信。比如二年級(4)班唐雪倩同學的爸爸長期在外省工作,她接觸通訊知識機會比同學們多,我上課時專門讓她展示了給爸爸寫的信。孩子們果然都全神貫注的看著黑板上,唐雪倩同學和我一起把一封文字的信,變成了用畫來寫的信。這時我問孩子們:“你們認真觀察一下這封信和我們平常寫得作文格式有什麼不同?”不一會孩子們就你一言,我一語的將書信的格式分析的頭頭是道。當時我還得意的想:美術課上講書信格式比語文課有意思多了,一會兒的作業他們一定不會再有問題了。這時孩子們也躍躍欲試想投入“戰鬥”了。

20分鐘過去,孩子們的作業已經有了一些規模,我俯下身子在班裡巡視、輔導著。看到他們圖加文的形式掌握的還不錯,正為自己的教學效果感到滿意時,突然發現很多學生的書信格式有問題。不是稱呼沒頂格寫,就是稱呼完了沒換行,要麼換行了沒有空兩格,要麼落款位置不對……於是我立刻喊停,又把書信的格式強調了一遍,然後讓發現問題的同學趕快改。幾分鐘過去了,再看,情況只是略有好轉。這時我有點急了,心想:既然是畫信,信的格式怎麼能不掌握呢?於是重新提醒“請大家注意自己的格式,信的格式錯了是不行的!為什麼老師說了那麼多遍還有人錯呢?現在同桌開始互相檢查格式!”臨近下課時間,許多學生完成了“信件”,但是多數同學存在格式錯誤的問題。

我開始反思,是不是二年級的這節美術課可以不必對書信的`格式做出如此嚴格的要求呢?和一些語文老師探討了一下,得出的結論是:不應該因為二年級的孩子小而將書信的格式問題含混過去。人在學知識時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如果一開始給學生的印象是模糊的,等到了中高年級的語文課上講書信的格式時再強調,很多人顯然會走彎路。那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才有效呢?我想到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繼續把這課安排在二年級,將課題改為《用畫來寫故事》

這是一個學生的作業給我的啟發,她用書信的格式給自己的同學講了一個小故事,有圖有文,寫得津津有味。當代教學論流派幾乎都強調教學要從兒童經驗出發這一思想。比如,構建主義教學論原則明確指出:“學習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故事正是這個這個年齡段孩子共同的最熟悉、最親密的夥伴,如果把自己聽過的小故事連畫帶寫的表現出來他們一定會更主動,更積極。

二、繼續把這課安排在二年級,將課題改為《用畫來寫話》

二年級語文在寫作上的要求是: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能使用簡單的標點,語文老師將其稱之為寫話。語文課上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寫上幾句,多則八九句,少則三四句。在此基礎上讓他們用畫來寫話也不困難。

三、把《用畫來寫信》這節課安排在中高年級

等語文課學習書信格式時,我們美術課也正好出現《用畫來寫信》這節課。這是一節將語文學科和美術學科合理的整合的課,課程改革強調學科之間整合的目的是實現學科之間知識的交叉和融合,使相互整合的學科之間互助互動、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本著這一原則我認為把這節課放在語文課剛剛講完書信的格式後上能更好的實現學科間整合的目的。

四、把課題改為《用畫來寫留言條》、《用畫來做日常記錄》等

課程標準強調:“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美術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美化環境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加強美術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絡。”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精選學習內容。雖然現在通訊已經很發達了,但是書信和留言條仍然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一封信、一張留言條所流露出來的真情是電話、簡訊、電子郵件不能比擬的。小孩子在寫留言條時遇到不會寫的字用畫來表示,就有了一張充滿童趣的留言條;大孩子有意設計一張用畫來寫的留言條,就有了一張別有情趣的留言條。在每日日誌中也多了許多樂趣,學生就不會感到是枯燥的工作了。不經意間美術走進了學生的生活,美術課培養著學生的情感,陶冶著學生的情操。

雖然一節帶著問題的美術課結束了,但是教師節當天我意外的收到了一件特別的禮物,有孩子用畫給我寫了信。當看到這封格式存在著小問題,內容充滿童趣的信,我的心裡仍然感到暖暖的……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4

低年級的美術教學,是學生嚮往的藝術天堂,是在愉快、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裡陶冶情操。我執教的《大嘴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湘教版)美術教材二年級上冊的第九課。這是一節以摺紙,剪貼裝飾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製作課,此課活動內容是用美術造型活動特有的方法和手段,通過啟發、聯想、摺疊、剪貼等活動,使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是遵循了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運用有趣的造型遊戲,表達思想情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的天地裡得到美的啟迪。

整堂課的教學過程由“摺疊”、“粘合”、“裝飾”、“評價”四大板塊環環相扣完成。多樣的遊戲活動使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興趣盎然。整個教學過程強調了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為,力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識圖製作到觀察比較,剪、貼、裝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現物件的形象特徵並製作出自己喜愛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本節課的活動我是這樣開展的:首先,通過老鼠大嘴巴的話劇表演,大嘴巴跟東南西北玩具的對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特別是空白的大嘴巴的出現,更是調動了學生想裝飾它的慾望,在這個環節裡,學生的智慧和教師的動手裝飾是結合得較緊密的。在學生的建議和教師的裝飾下,空白的大嘴巴變漂亮了,學生自然也就有了想製作大嘴巴的慾望。這時,我再加以引導,請學生說製作大嘴巴的步驟和方法,同學們便對大嘴巴的製作方法一目瞭然。

大嘴巴看似簡單,製作起來要較長的時間,學生可以分工合作:折、剪、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很強,對大嘴巴的製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作品中有各種不同的材料,毛線、樹葉、卡紙,有毛茸茸的耳朵,有趣的鬍鬚,極富趣味性的手和腳,漂亮的花紋,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有虛有實,有精緻的,有粗糙的,孩子孩子們把自己的智慧和心靈交織組合創作出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大嘴巴”形象,賦予了作品無窮的魅力。

本節課學生學得輕鬆,學生愛學,願學,樂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本課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使得我也不由自主地在課的結尾忘我地與學生遊戲嬉戲起來。這一環節中,有些動作快的學生能迅速地完成大嘴巴的製作,並加入到師生的對話遊戲中,直到最後的師生找朋友遊戲,學生能聽音樂有節奏地找大嘴巴朋友。

這節課的缺陷是,我把重點放在了製作、裝飾和遊戲,而忽略了評價這一環節。如果在課的結尾處,加上評出不同標準的“大嘴巴”,如“最熱情的大嘴巴”、“最特別的大嘴巴”、“最美的大嘴巴”、“最酷的大嘴巴”、“最大的大嘴巴”,或者叫學生說“我的大嘴巴最美,因為……”等這一環節,也許這樣設計以後,這節課才會顯得更加完整。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5

本課《瓜果飄香》選用的是兒童熟悉喜好的瓜果為內容題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瓜果的基本形狀、色彩及其特點,然後把自己喜愛的水果畫下來。

課前我畫了一幅瓜果圖,還蒐集了各種各樣的瓜果圖片,製作了一組精美的課件,以供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觀察、瞭解瓜果的基本形狀、色彩及其特點。這些熟悉的、誘人的瓜果,從視覺上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感官,調動了學生記憶中對瓜果的原始印象——既好看又好吃,觸動了學生的情結,從而引發其表現的慾望,促進其主動學習。

一、激趣匯入,激發探究的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匯入時,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豐富學生的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我挖掘教材內容呈現形式,追求刺激的新異與變化。如:在本課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匯入課題,猜出是哪種常見的水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探究慾望一下子被激起來了,興趣盎然,以積極的情緒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學習活動中。

二、仔細觀察,瞭解瓜果的特點

接下來出示一些精美的瓜果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瓜果形狀和顏色,瞭解它們的特點:形狀漂亮、顏色鮮豔、畫面飽滿。在表現色彩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使用色彩,我複習了前面學過的色彩知識——三原色和三間色。學生了解了瓜果的特點,為下面的作畫打下了基礎。

三、創設情境,體驗作畫的快樂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合作交流,體驗探究樂趣。”在作畫前,我選擇在黑板上直接示範單個水果水彩畫,我認為這樣不單單是體現美術老師的繪畫功底,而且邊示範邊講解也可以更加直觀使學生學習到繪畫技法,提高他們對形的把握。然後讓學生說作畫步驟,目的有兩個:一是檢查學生上課的專注度,是否認真聽課;二是讓學生掌握作畫的基本步驟,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緊接著通過欣賞一幅幅學生作品,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學生作業時配上音樂,營造了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體驗到了作畫的快樂。如果這時候能把前面欣賞的學生作品迴圈播放,學生作畫的思路會更開闊。接著把學生作業貼上黑板上進行展示、講評,比一比,那一組畫得最好。在本節課中採用讓學生猜一猜、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獨到見解,滿足學生求愉悅、求自信、求發展的心理需求,使學生的個性和諧發展。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需要改進。

一、課堂設計不嚴謹。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這課本來是以瓜果的形、色、以及瓜果的組合、前後擺放、色的搭配為教授新課內容,通過了解水果的形狀和特點,品嚐其色香滋味,使學生從感官的滿足引發表現的慾望。然後讓學生創作一幅自己喜愛的瓜果組合圖。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難度給降低了,因為在一節課裡,學生根本不可能完成一幅瓜果組合圖,我在範畫的時候也只畫一種水果,所以,後來作業時我只要求學生畫一種瓜果。我準備下節課再讓學生畫瓜果組合畫,可是我的課題畫出現的是一幅瓜果組合畫,所以說課堂設計不嚴謹。

二、教學手段還可多樣化

這節課要學生畫瓜果,只是讓學生觀看瓜果圖片,沒有瓜果實物。如果本節課採用直觀教具(瓜果實物),在每小組的桌上擺一盆常見的瓜果,讓學生親眼近距離地看到這些瓜果,在讓學生聞一聞,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猜一猜、想一想,然後再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顏色及特點,那就更容易、更直觀了。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感覺、去體驗、去發現、去想象,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質問乃至知識結構的構建和探索的過程,可能效果會更好。本來,在引入時我是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摸一摸袋子裡的瓜果,並猜猜看是什麼瓜果,可後來為了節省時間,把教案一改再改就刪掉了。

三、教學時間安排不科學,學生準備不夠充分。

前一部分觀察瞭解瓜果的基本形狀及特點用的時間太長,並且老師講的也有點多,學生作畫的時間有點短。應多留一點時間讓學生作畫,課堂上很多學生的作業還沒有完成。還有一個原因是,學生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前沒有將醃料調好,甚至有個別學生連水彩筆和水都沒準備好。上色也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也是老師課前安排不到位造成的。最後展示、講評時間就不那麼充裕了。另外,這堂課氣氛也不是很濃,教師引導的也不夠。

總之,這堂課很多方面還需要改進。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更深刻地鑽研教材,瞭解學生,精心設計教案、及教學方法,揚長避短,多向有經驗的美術教師學習,多實踐、多研究,爭取把美術課上得更精彩、更出色!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6

《蜻蜓飛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第九課的內容,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觀察蜻蜓,能夠說出它們的外形特徵。並能抓住其基本特徵進行造型表現。2、能夠結合簡單的情境以蜻蜓為主題創作一幅有創意的作品。3、養成善於觀察發現的習慣,懂得珍惜動物,保護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教學目標我重點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謎語匯入,介紹蜻蜓的生活習性,欣賞蜻蜓照片分析蜻蜓結構,教師示範畫法,欣賞學生作品,學生創作,展評,拓展。在教學中同學們很輕鬆的發現蜻蜓的外部特徵,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能細緻的表現了蜻蜓翅膀的紋理,畫出了各種動態且栩栩如生具有裝飾效果的蜻蜓,收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造型能力和畫面空洞的問題的解決在這一節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課不足的地方,我覺得由於時間關係學生繪畫多采用黑白線描畫的表現形式,少部分用彩色畫表現。第二課時可以讓孩子們多練習彩色畫。

第10課《畫出你的想象》教學反思除了課本中出示的三幅作品之外,收集一些其他的抽象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去讓學生慢慢體會抽象畫的藝術特點。這些抽象畫作品的畫面中雖然沒有什麼具體物象,但自由、跳躍的線條、明朗鮮豔的色彩卻能給人們美的感受、體驗,仔細品味甚至你能從中感受到畫家的意念,如此等等,賦予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遊戲是孩子的最愛,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符合本課內容的遊戲更能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些興趣,在玩中學,學中玩。畫一畫,讓學生自由大膽的用各種各樣的點、線、面去表現自己的心情,感受,記憶,願望等等,無拘無束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塗上自己喜愛的色彩,用稚拙的筆觸畫出一幅幅漂亮的畫。多層次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讓是學生自評,也可以互評,評價要真實貼切,既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7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的學習領域。本課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為孩子們所喜愛。通過這節“設計、應用”領域的課業,能夠給學生提供很大的創造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課教材中選擇了中外不同形式不同材質的鐘表,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鐘表給人的不同美感,和神奇的`變化。還展示了一些學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製作的鐘表作品,目的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和多種材料設計、製作小鐘表,幫助學生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開闊思路。

二年級學生處於從幼兒期向兒童期發展中,兒童的美術活動主要體現為遊戲性。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孩子們熟悉而且喜歡的夥伴——小鐘表,這非常貼近他們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極大地調動孩子們參與的主動性。因此,本課藉助老朋友鐘錶小人的到來和對話來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對鐘錶造型創作的興趣,並能用各種方法、材料表現鐘錶形象。通過欣賞、設計、製作等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想像與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得到幸福、快樂、成功的情感體驗,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的珍貴,從而養成惜時、守時、不虛度時光的好習慣。活動的成功與否,不在於學生繪畫水平的高低,而在於學生心靈快車能否啟動,是有有極大地熱情去參與。

課上完後有不少同學拿著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揚著可愛的笑臉說要用它裝飾自己的小房間。可見,他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美術創作活動的快樂。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8

我給學生上了《美麗的昆蟲》一課,孩子們最喜歡各種各樣的昆蟲,但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要他們說出什麼樣的動物是昆蟲,都說不出來。因此課前我佈置學生了解昆蟲的基本形態和花紋的基本特點。然後在課堂上再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昆蟲圖片讓學生欣賞,學生能夠認真觀察、仔細體會並口頭描述昆蟲形態的多樣性和色彩的豐富性。

課件出示昆蟲的圖片,強化視覺印象,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昆蟲的共性和不同特點 ( 昆蟲通常都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膀,形狀各異,色彩豐富 ) ,形成理性認識。學生通過對昆蟲的觀察瞭解,直接用彩筆,畫自己喜愛的昆蟲。繪畫表現時,學生構圖比較飽滿,但是大不分學生沒有多用對比色,沒有注注意兩邊對稱,這時候我再個別進行指導效果相當不錯。最後要求學生在昆蟲身上新增圖案花紋,這時候我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表現,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製作形式,表現自己對昆蟲的認識,可以不拘一格展示自己的個性。學生大膽聯想,發散製作出自己熟悉的美麗可愛的昆蟲,體驗創作的神奇力量。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地誇張,提醒學生活學活用,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表現,避免機械地摹寫,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9

本課我是這樣引導學生作畫的,第一步我和學生一起做色彩遊戲,請學生自己觀察遊戲過程中的色彩變化,匯入今天的新課。第二步:發展階段,我是先在調色盤裡放一點水,毛筆蘸水且水不滴落,再蘸顏料在調色盤裡調勻,告訴學生在調色時可以用一種顏色,最多隻能用兩種顏色,最後用筆將調好的不同顏料滴落在作業紙上。然後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或用吸管等方法使顏料流淌。我強調學生在遊戲作業過程中注意觀察色彩融合後有什麼變化。學生交流觀察到色彩變化情況,幫助學生一起總結。最後,對畫面進行添畫,使其構圖,情節更加豐滿。也可根據畫面效果進行剪裁。這樣,學生比以往學得更有興趣,畫得更認真。第3課《裝飾自己的名字》教學反思本課教學通過課前瞭解自己名字的意義、課中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感知能力,通過體驗不同的美術表現方法和材料的運用,讓學生在採取誇張、變形、襯底、圖案裝飾等方法來創作自己的名字畫的同時,體驗和感受到製作藝術字,變體字的樂趣,發現名字的音美、形美、意義美;培養了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第8課《對印的圖形》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教學目的讓學生繼續瞭解感悟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及對印方法的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通過把紙對摺,塗上顏色合起來,印一印,並把對印出的'圖形添畫成各種形象,瞭解對稱圖形的基本特點,感受和欣賞物品的對稱美,瞭解對稱圖形給人的獨特感受。

在教學中,採用“資助探究——發現問題——教師示範——聯想——創作”的教學策略,巧妙地利用舊知匯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有效引導,利用PPT,展示不同的對成圖片,拓展學生的視野。對印的方法在導語中描述的非常清楚,關鍵在於之後的“添畫”遊戲,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所以在“方法”的文字裡特別寫了“開啟添點色,想想變什麼?”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0

《會變的線條》這一堂課通過演示課件,觀賞圖片,欣賞藝術大師畢加索以及優秀學生作品,激發了學生對線條的興趣,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本節課教學重點明確,教學思路清晰,學生通過看看、畫畫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前我做了大量的誰備。利用PPT、圖片資料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控制學習活動,作畫時大膽地發揮自己的造型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首先,我利用一段線條的出示引導學生還能想到什麼樣的線條,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又用多媒體(PPT)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線,在欣賞自然生活中的線同時又感受了不同線條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如:直線(挺拔);弧線(柔美);折線(堅硬);螺旋線(動感)等。

通過學生的欣賞和觀察,瞭解線條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再讓學生欣賞畫家作品和學生作品感受線條的特性和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起到了課後拓展的作用。

由本課的教學使我想到,要把美術教材變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載體,使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沃土,就必須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而學習新課標,首先要加深對美術課程的理解。但是總覽整節課,我覺得還有很多不足臨場應變能力尚還不足夠。上課時個別學生的積極性還沒調動好,我應該採用一些鼓勵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效果會更好。

優點:

1、本課採用激發聯想導課,有效的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能將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進課堂。

2、教師利用網路資源設計了精美的課件,課件內容十分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拉近了本課教學內容與孩子們的距離,同時也讓美術教學更加生活化。

3、教師利用網路設計製作課件,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網路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不足:

1、在講線條時應相應的再加入一些知識性,強調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

2、教師應進一步鑽研教材,讓“會變的線條”變動地更加生動有趣。

總體自我感覺本堂課還比較成功,因為我看到平時不愛畫畫,畫的不好的學生這節課有很多體會,從畫面可以反映,說明他們的興趣被提起來了,這樣就有了主動性,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每一堂課上,都有更大的進步。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1

《刷牙》是一節 “造型·表現”課,在備課時我感覺無從下手,到底要學生們學習什麼呢?較以往的課本教參中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並不明確。不能上成健康教育課,講刷牙的知識與口腔保健,但應該讓學生們增強口腔保健的意識。利用刷牙這個特殊的角度啟發學生,激發學生創作慾望,畫出一張漂亮的有個性的刷牙作品。

本節課我注重孩子自身的認知特點,寓教於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讓學生易於接受調動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氣氛較好。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注重了孩子本身的體驗感受,這種把實物、表演等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探究、發現、體捂到了刷牙時的樂趣,而且得到了感知覺的體驗和滿足。瞭解了刷牙的正確姿勢,為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更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激活了創造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為創作積累了更豐富多彩的繪畫素材。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好的地方如:生像他們一樣想象創作。提高了交往能力,又顯示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發展了思考能力,在合作中解決了問題,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多種能力。師給予及時的建議和肯定, 學生根據個人喜好用畫筆進行自由創作,同時播放兒童歌曲《刷牙歌》,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輕鬆、愉悅、平靜,更給學生的創造思。最後結合愛牙護牙宣傳活動,進行人文主義思想教育,進行課堂延伸,激發學生的持久興趣。

當然還有不足之處,因為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前頭太注重學生的參與,導致後面學生創作時間較少,很精彩的作品沒有出現。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2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裡的一課內容,目的是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人間的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並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現出來。教材中選入了韓愈的《聽雨圖》,引導學生通過對這幅作品的`分析,初步感受藝術可以表現生活,藝術也可以表達情感。教材中還展示了一幅學生在下雨時興奮地雨中游戲的圖片,目的是引發學生對生活的回憶,瞭解雨是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簡單瞭解藝術原於生活的道理。分析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學習表現人物動態特徵。培養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學習表現人物的基本方法。啟發學生構思,激發表現慾望。大膽表現下雨中的人物、景物。說一說下雨時所見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動態和雨具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看課本,欣賞學生作品。

同學們是怎樣表現雨中的人?採用什麼方法表現的?作品中的人物動態、人與環境的表現方法。並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一畫人物動態,教師加以指導和新增。

引導學生表現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內容:下雨時你見到的情景、有趣的事。提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大膽生動的表現雨中的人物並新增環境。最後組織講評: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同學們的畫表現了雨中的人物活動和雨中的趣事。我們要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並及時畫下來。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3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十分活躍,想象力豐富,但對自己的行為約束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通過一個完整有趣的小故事,貫穿在整個教學中,能及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參與實踐——交流探索——引導想象——快樂作畫——展示評價。輕鬆愉快地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課標中提出的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理念。

本課的創新之處是:發揮精品範畫的`魅力,讓作業等於作品。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在小候都嘗試過吹畫,我小時候也玩過吹畫,但只是照著書上的作品吹吹玩玩,從沒想過這樣簡單的技法也能創作出神奇的作品,其實美國畫家波洛克,他的世界名作,就是運用的這種技法。用簡單的技法創作出非凡的作品,這就是藝術的真諦。所以,我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了自己精心創作的作品,讓作品感染學生,讓學生知道其實畫畫並不難,只要善於觀察,敢於嘗試,多動腦思考就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的作業等於作品,並愛上美術課。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4

一、我對教研公開課的看法

有些老師可能認為,有準備的公開課很假,因為是老師不斷的演練而出的精品,就跟平常的課一樣即可,不需要那麼做作。“平常怎麼可能這樣上啊,簡直太假了!”以前我也有過同感,可是經過不斷的學習,我並不認同,教師的自我成長途徑之一就是能夠把自己的一堂課做精,精到超越自己以前的任何水平,這是就是一種飛躍性的進步,以及針對這堂課的一個完整的,比較經典的課件。試想,如果一個教師連公開課都上得那麼隨意,那麼他平時的常態課可想而知。一次美術研討活動的組織是不容易的,教研員的活動策劃、承辦學校的支援和材料準備、開課教師的努力以及聽課教師的來回奔波……為了這樣的學習交流的機會,大家都付出了努力,如果開課人隨隨便便,聽課人又得不到成長,這樣的活動就流於形式,浪費了教育局的資源。

從教師個人成長的角度出發,如果一個教師沒有經歷過磨課的過程,他就一定不能從多方面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容易滿足現狀,停滯不前。開設的一堂課給別人留下的不一定是完美的印象,但是至少在某個點或某個片段給聽課人帶來心靈的震撼或者是某種思考,這種思考就是一種研討課的交流與碰撞,能給開課的人或者聽課的人都有所進步和收穫。

二、我的遺憾

本次課最大的遺憾是準備時間比較倉促。雖然已經提前一個多月告知要開課,可是我確實是個比較追求完美的人,必須要一件事情處理完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9月份就剛交流到小池中心國小,因為一開學除了做教學常規的計劃和教案的.撰寫外,還接到兩個美術比賽通知——科幻畫和科普畫比賽;而十月份這段時間在做美術專用教室的文化建設工作和學校櫥窗的美術作品展覽更換;十一月份則要負責運動會的相關事務,還要彙編美術研討活動的材料、人員安排等籌備工作,對於一節課的準備時間略微不足。因為一節課看似40分鐘,備課卻要做到方方面面,包括課件製作、音樂剪輯、教案撰寫、教具製作等等,這些環節都需要無數次的推想和再確立的過程。如果有多一週的時間,我想我會做得更好。

這節課《指偶劇場》雖然教具和課件上有所準備,可是在課的銜接和環節上,我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試上,是本次最大的遺憾,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空講和試上來發現問題的所在。這次的課,我心理還是比較沒有壓力的,我就抱著常態課的心去讓大家提出建議和看法,從而進行集體備課和磨課,通過我的拋磚引玉,從而讓聽課老師提出他們各自的想法和建議,汲取集體的知識和力量促進我個人的提升和成長。

三、從綜合探索要素方面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

(1)綜合探索的活動目標為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或以造型遊戲與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和展示。

在本課中,我設定教學是美術與戲劇、語文等學科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進行有主題的創作、展示活動。學生感覺很新奇,很興奮,很喜歡,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綜合探索的學習活動建議為利用各種媒材,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象,創作美術作品,並表達自己的感受;根據兒歌、童話或故事,創作頭飾或面具等,進行遊戲或表演;創設一個與生活相關的情境,用各種媒材製作小道具,開展模擬或表演活動;共同設計、佈置學生美術作品展覽或美化教室。

在課本中我在匯入部分,運用了學生所喜歡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小兔乖乖》的指偶,創設童趣的氛圍,旨在溝通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因此在作品欣賞環節中我主要採用直觀的實物展示形式,刺激學生的眼球,使之產生學習的慾望。

在指偶的製作流程這一環節,是通過師生互動、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創作構思。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在學生製作這一環節,是通過小組分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而不至於成為課堂的旁觀者。讓課堂成為人人蔘與的學習園地。

在作品展示這個環節,是通過表演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指偶的瞭解,從觀察他人的作品中得到知識,從表演中體會指偶製作的樂趣。

最後,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創設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圍,提高學生對美的鑑賞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

(3)綜合探索的評價要點是積極參與造型遊戲活動;能夠結合兒歌、童話或故事,運用媒材進行創作與展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學生作業展示環節,我鼓勵學生大膽地上臺操作指偶,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劇本,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上課的匯入階段,我通過自制的精美教具“指偶劇場”,直觀展現,帶給學生們強烈的視覺衝力,並用《小兔乖乖》的指偶故事表演匯入,激發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製作階段,我也放置了精美的指偶視訊課件和音樂,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同學們在評價環節都積極地舉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想讓所有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快樂,課堂氣氛很活躍。

四、從實際教學的現場效果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

從綜合探索領域的評價要點來看,本節課設想和教學目標基本上都達到了預定的效果。但是從一堂展示課的要求來看,每個環節的點都有需要商榷的地方。

(1)環節銜接設定不夠嚴謹

因為教師對於自身教案的不熟悉,而導致預設的環節和現場的環節有所脫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示範這一環節原本是為了解決學生操作的難點問題,可是因為不熟悉環節,而導致知識點沒有講透,部分學生還是產生操作上的困難。

(2)學生備得不夠

首先,從課程的單元設定上看,《指偶劇場》這一課是二年級的第19課,相當於本學期課程的一個總結,是對學生本學期美術技能與知識的一個全方位考量,而教師提前半學期上,對於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為很多美術的技能技巧並不熟練掌握,在作品表現上,自然比較欠缺。

其次,從學生本身的素質上看,小池中心國小屬於農村國小,所執教的二(1)班在一年級階段並沒有美術專任教師,缺乏美術技能技巧的專業指導,因此普遍繪畫和造型技巧相對城區學校來說相差很大。而綜合探索的課程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難度加大。

再次,從課程內容的容量上看,教學任務要求較多,編劇本、製作角色形象、製作指偶、背臺詞、同表演,這裡的每個要求對農村沒有經過一定練習的學生來說,每個環節都可以做一個專題來學習,而全部濃縮在一節課裡,確實對於孩子們來說,比較為難,而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也比較困難,尤其是編劇本、臺詞和表演方面,他們簡直就是一片空白。

從這幾個方面看,教師在選課上,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期望過大,可以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技能技巧專項練習的課型,如“造型表現”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如《染色遊戲》、《蜻蜓飛飛》等,則相對學生來說,難度降低,教師和學生也就配合得更好。

五、小結

這次課所出現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按自己的想法給學生灌輸知識,因為學生本身的美術素養還未達到所要求的程度,而給孩子們過大的壓力和容量,從而個別學生跟不上教師的上課節奏,反應比較遲緩,而教師在環節設定上也不夠謹慎,因此提出幾個建議:

(1)增強學生的常規教學要求,如,紀律、衛生的更細化的要求,這一點江山中心國小劉樂老師做得很好,要學習。

(2)在學期結束時,可以在二年級的其他班級再次嘗試上《指偶劇場》,重新檢驗學生的美術技能技巧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

(3)根據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的現狀,可多講解美術技法,以拉近城鄉學生的技能表現差距。

(4)在常規課堂上,讓學生更多“說”的機會,學習美術專用詞彙,豐富評價性的美術語言。

(5)備課要有所重點,不要追求面面俱到。

二年級上冊美術反思15

《排排隊》本課的亮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索、發現與形成的全過程,並通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於自己的認知體系。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造型表現的經驗,僅靠老師的講解是枯燥的,於是本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節讓學生親自體驗。

一、以趣味為本

學生畫的人普通是用幾個圓和火柴人的線條為符號的形象化,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缺少觀察和思考的成份,對此,我以遊戲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同桌來感受“人”的外形線條,再用童趣的長高高,減減肥的添畫法來動動手術,在本課中有玩,有學,有樂,儘管如此,快樂了還需要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仍是課堂追求的最終目的.。

二、以生活為樣

排排隊此課用公共場合常見的排除現象設定情境,進行觀察和人物繪畫表現,排隊不管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很常見,上學,放學,吃,玩都經歷過,容易喚起學生的回憶,從而也能“侃侃而談”排隊時的場景和發生的故事。例如有個學生說,他在買車票的時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進一步引導,讓他談談不排隊的行為,以及他當時的感受,這樣比說一句空洞平白的我們都要講文明,守秩序要來得生動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