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通用1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通用15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將在全面貫徹數學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結合本地區、本班級的實際情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適合於新時期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並用自己的教學實踐檢驗教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教材建設作出貢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10以內的數的認識,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絡,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四、法制教育與安全教育

根據教管中心的安排,堅持放假前半小時安全教育,上午一分鐘的認真清點學生到校情況和放學前一分鐘安全教育,堅持天天講,力爭做到零事故。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滲透相應的法律法規,力爭做到每月一次。

五、教學進度安排

1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通過數一數,初步接觸1~10各數,學會數初步學會數出個數在出個數10以內的物或人,初在10以小黑板步學會用1~10各數內的物和同學交流物體的個或人數。教學掛圖2、使學生在數數的過了解分一、數1一一數程中,瞭解分類數數的類數數從數的感受角度的方法1方法,觀察事物的獨特價值,初步體會符號化思想。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初步學習數數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數量多少,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絡。

2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聯絡生活經驗認識長短、高矮和輕重的含義,體會比較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認識長教學掛圖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短、高矮輕重。和輕重小黑板2、使學生經歷比較的的含義,二、比1二一比活動,初步建立長短、體會比相關實物高矮和輕重的觀念,培較的一教具判斷和般方法,2養初步的觀察、推理的能力。初步學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會比較的數學現象和事實,培物體的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長短、高積極情感。重視比矮和輕較的方法,注意培養學重。生簡單的推理、判斷能力。

3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聯絡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讓學生分類,並能在日常生活在觀察中初步應用。和分一教學掛圖分的活動中認小黑板2、使學生通過分一分識分類三、分2三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相關實物培養初步的分感受分教具、圖1的思想,類能力。類的作片用,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4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關係,初步學會確定物體上下、前後、左右的方位。教學掛圖小黑板2、使學生能按上下、指導學認2四位置前後、左右的方位關生分清相關實物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左右的圖片2系,一些簡單問題,初步學位置關會使用上下、前後、左系。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5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10以內數的含義,能熟練的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1、數數、0~10各數。2、使學生在數數、認數的認數、讀教學掛圖寫數過程中掌握10以內數的數、順序,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和數的小黑板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用一一對大小比卡片2至6五五、認數15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較。少,理解“同樣多”和“多”2、認識“少”的實際意義,認識符號=、>、<,會使用這幾和第些符號和語言表示10以幾的區內兩個數的大小。3、在認數、比較數的大小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等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數感,具有初步的用數進行交流的意識和能力。4.初步養成認真書寫的態度和習慣。別。

6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通過辨認實物,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主要特徵,知道這些形體讓學生的名稱,能識別這些形通過觀教學掛圖體。察,直觀2、使學生在認識物體認識長小黑板的活動中,感受平面和方體、正認識6六圖形曲面是不同的,體會比方體、圓相關圖形分類等認識物體的柱和球,教具、卡2較、方法,培養初步的觀體會這片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些形體空間觀念。3、使學生感受生活裡物體的不同形狀,培養觀察物體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的特徵。

7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讓學生在活動中經重點:通曆2、3、4、5各數分過合作、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操作讓教學掛圖分與合的思想,並能從學生自3、4、5各數的一種分主探究小黑板發。出各數的分與相關口算卡片2、培養學生初步的合合。7至8七分與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的難點:10能力。通過探索自己得出分與合的式子。

8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初步體會加重點:法和減法的意義,並能學生動解決實際問題。手操作自主探相關口算2、使學生經歷聯絡實索,合作卡片際探索,交流計算方法交流。10以內9加至13和減法法的過程。難點:教學掛圖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理解相小黑板25力,推理能力。應的加、減法之4、使學生初步感受生間的聯活中有許多計算問題,系培養學習興趣和信心。

9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在操作與活動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學習的過程重點:中產生興趣。會讀、會寫11—2、使學生經歷數數和—20各教學掛圖用數描述簡單的生活數。認14至15識八11—20各數現象的過程,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難點:小黑板培養初步的估算意是否知卡片7用,識發展數感。道20以內數的3、重點知道“個位”順序。和“十位”提高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方 法 措 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認真上課批改作業,用教師的言行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願學、樂學。

2、充分利用遠端教育資源和網路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課堂上多用兒童化的語言,多給學生微笑和鼓勵,努力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4、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5、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6、通過交流演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演算法、交流演算法、選用演算法的空間。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4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並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知道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

6、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7、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講衛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重點

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難點

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

課時安排

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4課時

5、整理和複習 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5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一(5)班共有同學們45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同學們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較紮實,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仍有畏難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同學們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並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同學們,我們應更多地關注的是保持同學們已有的學習興趣,並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同學們數學思維品質,使同學們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生活中的數、 觀察與測量、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

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同學們的數感。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同學們的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同學們的統計觀念。(四)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發展同學們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並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同學們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同學們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同學們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同學們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學會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並能解決相關的應用題。

2.培養同學們的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

1.重視以同學們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同學們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同學們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同學們瞭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同學們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同學們的方法。

4.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7.重視引導同學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時安排:

一、 生活中數…………………………………… 8課時

二、 觀察與測量………………………………… 6課時

三、 加與減(一)……………………………… 15課時

我和小樹一起長……………………………… 1課時

四、 有趣的圖形………………………………… 8課時

整理與複習(一)……………………………2課時

五、 加與減(二)………………………………… 15課時

小小運動會………………………………… 1課時

六、 購物………………………………… 6課時

七、 加與減(三)………………………………… 10課時

今天我當家………………………………… 1課時

八、 統計………………………………… 3 課時

整理與複習(二)…………………………… 2課時

總複習………………………………… 4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

一、教材簡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生活中的數、 觀察與測量、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

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所教年級基本情況,本年級共有學生58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較紮實,對學習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樂於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仍有畏難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並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更多地關注的是保持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並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班級情況簡析

我班有學生53名。一年級學生由於進校時間短,且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我將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學會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學會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並能解決相關的應用題。

2、 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二) 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6、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教改思路

1、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兒童化語言,尋找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方法,使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發展學生能力,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2、重視培養習慣。好的習慣使學生學習數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教學中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認真思考等良好習慣,形成自覺行為。

3、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在課堂上獲取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和基礎知識同步發展。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形式上要活潑有趣,課內外結合,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七、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八、教學進度安排

一、位置(4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2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2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4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七、認識時間(3課時)

八、找規律(4課時)

九、統計(3課時)

十、總複習(5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7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數學樂園;認識圖形(一),活動園地;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最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我們的校園,數學實踐活動;總複習。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我將更深刻地學習會議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學習和鑽研教材與《數學課程標準》。多讀課改知識,多參加課改活動,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力爭把工作搞得更好。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8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第一部分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記數、操作等數學活動來呈現實際學習內容,加減法的處理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教材並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加減法學習混合,演算法多樣。空間與圖形包括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形狀、大小。分類與統計都重視對過程的經歷。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20以內數的意義,會認、會讀寫0—20的'數。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經歷比大小、高矮、、輕重、長短的過程。體驗“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感受日常生活與其的密切聯絡。

3、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整時、半時、記時方法,體驗時間的長短。

4、認識物體的位置、順序、大小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5、學會簡單分類、統計,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2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絡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五、教學課時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


一、數一數、比一比


3


11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5


2


二、比一比、1-5的認識


5


12


整理和複習,數學樂園


5


3


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


13


11-20各數的認識


5


4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5


14


認識鐘錶,9加幾


5


5


認識物體和圖形


5


15


8、7、6加幾


5


6


國慶節放假


5


16


5、4、3、2加幾,整理和複習


5


7


分類


5


17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


5


8


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


18


總複習


5


9


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


19


總複習


5


10


10的認識和加減法


5


20


總複習


5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9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任教一年級三班,有學生46人。一年級學生由於剛入學,對一切感覺比較新鮮,上課也比較好動,需要教師慢慢引導教育。學生來自各個幼兒園,基本情況有差異,有的思維比較活躍,反應敏捷,課堂發言比較積極,只是語言表達能力一般,回答問題不夠完整。有的內向表現為膽怯。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中已經接觸過簡單的數學知識,對數字的認讀書寫、10以內數的加減法都有一定的瞭解。只是他們書寫的不是很規範,計算的速度也很慢。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八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

2、分類與比較

3、10以內的加減法

4、認識位置

5、11—20各數的認識

6、認識圖形

7、20以內的進位加法

8、總複習

另外,還有兩個數學活動:找找周圍的數和分積木。兩個智慧廣場重疊問題和移多補少問題。

主要知識點有10以內數的認識,11~20各數的認識,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還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按一定的標準分類;以及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與以往教材對比,知識面擴充套件了。另外計算與其他內容穿插安排,主要根據兒童心理特點;學習內容多樣化,並體現計算教學的循序漸進。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差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生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旨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具體教學目標體現如下: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重、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鞏固,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教材編寫特點

1、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驗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8、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9、體驗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六、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因材施教,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吃得飽”;利用課餘時間對差生進行輔導,讓他們“吃得了”。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

3.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0

學生素質分析:

我們班學生共有77人,有一大半學生經過了幼兒園教育。從基礎知識看,大多數學生接觸過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有一定數數經驗,能動手擺小棒、觀察畫面等實踐活動。從學習習慣來看,大部分學生能按老師的要求做,上課積極思考、發言,能積極完成作業。但還有部分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好動好插嘴,行為、語言無約束性,作業拖拖拉拉。從能力看,大多數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動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維意識,思考過程欠條理性,與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識差,自主學習意識不夠,還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就不能表達自己的思維,動作緩慢,反應遲鈍,學習獨立性差。

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綜合為20以內數的認識、加減法的處理、空間與圖形安排、分類與統計、實踐活動。第一部分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記數、操作等數學活動來呈現實際學習內容,加減法的處理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教材並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加減法學習混合,演算法多樣。空間與圖形包括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形狀、大小。分類與統計都重視對過程的經歷。

目的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20以內數的意義,會認、會讀寫0—20的數。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經歷比大小、高矮、、輕重、長短的過程。體驗“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感受日常生活與其的密切聯絡。

3、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整時、半時、記時方法,體驗時間的長短。

4、認識物體的位置、順序、大小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5、學會簡單分類、統計,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

重難點:

1、認識2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絡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教學時間與內容安排

周次

具體時間

教學內容安排

課時

安排

第一週

9.1-9.4

入學教育(2)、數一數(1)、

3課時

第二週

9.7-9.11

比一比(2)、機動(1)、1~5的認識(1)

4課時

第三週

9.14-9.18

1~5的比較大小及組成(2)、1~5的加法(2)

4課時

第四周

9.21-9.25

1~5的減法(2)、綜合練習(2)

4課時

第五週

9.28-9.30

0的認識和加減法(2)機動(1)

3課時

第六週

10.9-10.11

認識物體和圖形(3)

3課時

第七週

10.12-10.16

分類(2)、機動(2)

4課時

第八週

10.19-10.23

6和7的認識及加減法(5)

5課時

第九周

10.26-10.30

8和9的認識及加減法(5)

5課時

第十週

11.2-11.6

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

4課時

第十一週

11.9-11.13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

4課時

第十二週

11.16-11.20

整理和複習(2)、機動(2)

4課時

第十三週

11.23-11.27

實踐活動(1)、11~20各數的認識(2)

4課時

第十四周

11.30-12.4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減法(2)、機動(2)

4課時

第十五週

12.7-12.11

認識鐘錶(2)9加幾(3)

5課時

第十六週

12.14-12.18

8.7.6加幾(4)

4課時

第十七週

12.21-12.25

加幾(3)

3課時

第十八週

12.28-1.31

整理和複習(1)、實踐活動(2)機動(2)

3課時

第十九周

1.4-1.8

總複習(4)

4課時

第二十週

1.11-1.15

總複習(4)

4課時

第二十一週

1.18-1.22

檢測與評價(2)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 ,位置 ,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 ,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總複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五、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2

一、班級狀況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兩個班級的學生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遵守課堂常規,大膽發言,用心回答問題。也有幾名學生學習自控潛力差,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督促。

二、教學資料: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資料: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三、本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3、統計與概率: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資料,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2)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決定和推理。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忙下,聯絡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用心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構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能夠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能夠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二)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三)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會看讀寫幾時幾分。

3、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4、用數學。

5、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資料和學習素材,帶給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教學中儘量體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構成過程,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3、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透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4、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教學基礎。選取多種口算方法如視算、聽算、限時計算等,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較多的練習機會。

5、為學生帶給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資料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潛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潛力。

7、結合教學資料有機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知識帶給豐富的資源。創設激趣、激情的情景,讓學生愉快的自覺的投入學習中去。

9、培養認真、仔細的計算和及時進行檢驗的學習習慣,個性要重視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培養、

10、作為教師首先以身作則,以飽滿的精神上課,以良好的教風影響學風,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種形式的圖片、卡通等,設立“動手、動口、動腦”等合作交流的欄目,備好每一堂課,顧及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提高35分鐘效益。

三、教學進度安排:

228--38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P1-P12)

311--322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複習(P13-P26)

325--45圖形的平組100以內數的認識(P27-P40)

48--419100以內數的認識人民幣的認識

期會考試(P41-P55)

422--430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P56-P66)

57--520xx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P67-P80)

523--66認識時間找規律(P81-P92)

610--615統計(P93-P97)

619--待定總複習期末考試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3

全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演算法多樣化;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策略:

新授課教學策略:(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練習課教學策略:(一)問題引入,回顧再現(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複習課教學策略:(一)創設情境,匯入複習(二)回顧整理,建構網路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四)自主簡評,完善提高。

課標對本學科本冊的`要求:

教學總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的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採用的相關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絡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改進教學思路: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教學進度安排:

一、位置4課時

二、20以內退位減法13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2課時

四、100以內的認識10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減法一16課時

七、認識時間4課時

八、找規律間表4課時

九、統計5課時

十、總複習5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4

一、 學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級兩個班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個普通班級和寄宿部的工作,分別是55人和45人。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沒有成行。同時還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可以說是要兩面都要俱到。(1)班的女孩子人數比較多,管理起來相對方便一些。(3)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只相差1個人,半托佔了三分之二,全託佔了三分之一。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要注意加強學生在校寫完作業的效率。

二、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事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於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法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宜教師首先示範,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都處在淺顯的階段,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評價學習的過程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對參與程度的評價,應從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等方面進行考察。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是否願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隨時瞭解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通過平時觀察瞭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清晰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等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15

教學目標 :以遊玩花果山為主線,使學生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 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夠解釋自己的

學情預測 :學生能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加號。會讀寫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能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圖片若干張,信封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談話匯入(課件1)

小朋友,這是唐僧師徒四人,你們都熟悉他們嗎?老師猜你們最喜歡孫悟空,對吧?老師告訴你,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們連雲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今天老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遊玩花果山。要坐景區的專車,那就先搶答老師的問題。

二、互動探究,認識加法

1.創設情境(課件2)

談話:我們排好隊,過了檢票口,大約走5分鐘,就會看到平坦的大路左邊有個“花果山放生池”,裡面有很多的錦鯉。這是老師請得小導遊,正在等我們呢!

2.認識加法(課件3)

提問:小導遊手裡的魚食吸引了好多魚來到岸邊。大家仔細看,有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生說。

提問:瞧,又來了幾條魚?師引導學生用完整話表達,多找學生說。

提問:誰能把剛才2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多找學生說。

剛才2句話都是你們說,現在聽老師說一句,一共有幾條魚?跟著老師說一遍。誰能把你們說的2句,和老師說的1句話,連起來說一遍?試試看!多找人說,可以同桌互相說。

教師檢查學生說的結果後,告訴學生:最後一句話就是問題,我們所要求的問題。

提問:一共有幾條魚呢?你是怎麼知道的?怎麼想的呢?

學生答案估計有:一個一個數,看圖的,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的,當學生回答是從合的角度考慮時,教師及時給予肯定,並告之學生,可以從學過的合成來解釋,並用手勢表示合,讓學生多說。

教師講解:“3條魚和2條魚合起來就是5條魚,”這句話可以用一種算式來表示,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法算式。(引出課題,教師板書)

3 + 2 = 5

加號

讀作:3加2等於5.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其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它代表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意義是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是多少。

3.理解演算法

誰再來說說,計算3+2=5時,你是怎麼知道是有5條的?

讓學生結合圖意,再互相說一說3+2=5表示什麼意思。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學試一試(課件4)

誰來說一說,這2張圖是什麼意思?用你的話,告訴大家。引導學生仿例題說3句話,鼓勵說完整話,讓學生多說。

先來了1條魚,又來了2條魚,現在有幾條魚?

提問:要算現有幾條魚,就是把1條魚和2條魚怎麼樣呢?(教師手勢表示合)

追問:1條和2條合起來,可以寫什麼算式?

互相說說,指名口答,教師板書。要求學生說說為什麼用 計算,是怎樣算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結

“3+2”表示把幾和幾合成幾?“1+2”呢?可以怎樣算出它們的得數?

我們在魚池邊待的太久了,別忘了我們是來遊玩花果山的,還是請小導遊帶路吧

三、糾正反饋,遷移鞏固

(課件5)談話:我們經過山門,往上走就會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紹《西遊記》作者,並借用小導遊的話“想見美猴王嗎?那就接受我的挑戰吧!”

1.指導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師指導學生看懂圖意,會用完整話表達,可以寫什麼算式?為什麼可以寫加法算式?你是怎麼想的'呢?

引導學生從合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多說。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2 (課件7)

以前我們學過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認識數的分與合,那麼我們也可以用畫圓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數)

指導學生看懂題目要求,教師示範第一小題,要求學生說說老師先畫了幾個圓,再畫幾個圓,最後算出得數。其餘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找學生板書。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3(課件8-信若干封)

過渡:小導遊豎起大拇指直誇我們了不起哦,真是太聰明瞭!很樂意做我們的小導遊。帶領我們參觀三元宮,來到水簾洞口,她先進去跟美猴王打聲招呼,出來後:“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請我們稍等片刻,他給我們準備了好多新鮮的草莓呢。而且也給我們留了信,我們看看信裡說了什麼!”

信封裡裝有習題,要求算出得數,並說說是怎麼想的,突出用“幾和幾合起來是幾”來口算。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答對獎勵。

四、全課總結(課件9)

這個客人是誰呢?哦,原來是豬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們問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話,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會了什麼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