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有關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9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9篇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任務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通過本冊教學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資訊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期目標

1、總體知識目標

能辨別製成常用物品的材料,並能舉例說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瞭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效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知道用一些基本元件連線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說明人類傳遞資訊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資訊傳遞方式的改變。

2、能力培養目標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3、教育教學目標

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能舉例說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說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珍愛並善待周圍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三、教材分析: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

“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製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著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資訊與通訊”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資訊及通訊技術的發展,瞭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訊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教學重難點: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於通過調查、觀察、

實驗、設計、製作、蒐集資訊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瞭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四、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於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全班學生分析如下:

五、教學措施: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張子勇、張帆、邵蘭蘭,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聯絡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採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課餘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中等生優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3)、加強優生與中等生的聯絡,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3、 優等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說說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六、改革設想: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並適時調整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課時安排

(一)、常見材料(5課時)

1、身邊的材料 2課時

2、塑料 3課時

(二)、聲(7課時)

3、傾聽聲音 2課時

4、物體傳聲 2

5、自制小樂器 2

6、聲音與生活 1

(三)、光(8課時)

7、光的傳播 2

8、透明與不透明1

9、鏡子 2

10、七色光 3

(四)、電(6課時)

11、電在我家中2

12、讓燈亮起來2

13、導體與絕緣體 2

(五)、磁6課時

14、磁鐵的力量2

15、製作小磁針2

16、磁的應用 2

(六)、資訊與通訊5課時

17、傳遞資訊 2

18、通訊的發展1

19、暢想通訊 2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從整體來看,學生身上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根據資料看出,10個班級語文水平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810班成績比較突出,892班作文水平比較高,808的差距主要是歷史原因,今後一定要從減少低分層入手。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擬上完九年級上下兩冊書,上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讓學生感悟人生,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關於人與自然。第四單元關於民俗文化,第五單元、第六單元古文閱讀。下冊主要包括愛國思鄉之情的詩歌單元、社會生活的小說單元,生命主題的散文單元、戲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合共六個單元。九年級語文的學習,是國中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第五、六學期),也即最後階段。教學重點上升為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使學生懂得語文對生活的服務關係,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語文基本訓練更進一步,進行記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綜合的訓練,並落實到實際運用上。

三、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識目標: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人文素質目標: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口語交際,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四、教學資源的開發:嚴格遵守教學的的基本環節,努力創設具有個人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課改理念、新基教育理念自覺運用於加大資訊科技與課件整合為教學提供服務。利用Internet,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 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把握會考方向,多寫小作文片段作文,統一安排,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避免欠交作業。

9.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0.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演講會、小辯論,鍛鍊能力,提高興趣、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六、教學總結及反思

教學過程中,做到及時總結教師教與學生學兩方面的成績和問題,並且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並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並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迴圈,促進教學不斷進步。

七、教學進度

具體計劃(略)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告別了難忘的舊歲,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新春。伴隨著新春的來臨,新的一學期有開始了,為了確保自然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特擬訂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課程標準為精神,以教材為依據,以實驗教學為重點,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觀察、分析、歸納能力為目的。

二、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46人,女19人,學生來源於居峪、標湖、前灣四個村。通過上學期的教育、要求,次班學生對自然這一學科比較感興趣,參與實驗探索的積極性比較高,認識事物、解釋自然現象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因學習方法不對頭,對一些自然現象弄不明白,死記硬背,其結果是張冠李戴,造成成績不夠理想;還有少數學生因接受能力差,學習任務總是拖拉,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鑑於上述情況完成以下任務。

三、任務目標

1、使學生知道什麼是人體的骨骼以及骨骼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人體的6大關節,並知道關節的作用。

3、指導學生知道人體的正面和背面7塊大的肌肉,知道肌肉的作用。

4、使學生知道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構成。

5、知道植物的種子由種皮,子葉,胚根,胚芽四部分構成。

6、使學生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

7、使學生知道影響溶解快慢的三個條件。

8、觀察蠶的生長髮育過程,知道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9、指導學生初步學會用乾製法制作昆蟲標本。

10、使學生知道合理的體育鍛煉,對身體的積極影響作用。

11、使學生了解什麼是“水域的`汙染”,瞭解水域汙染的危害和原因以及保護水域的意義和方法。

四、方法措施

1、課前依據新課程標準精神,結合學生實際,深鑽教材,認真備課。

2、課中以學生為主體,教給學生學自然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愉快中獲知。

3、課後加強練習,及時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彌補。

4、注重實驗教學,課前做好實驗準備,讓學生積極投入實驗過程的探究,努力提高學生動手、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聽講的習慣,回答問題的習慣,動手操作習慣,完成任務習慣。

6、加強輔導,使優生不驕,差生不餒,中等生積極進取。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三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會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材共設計了四個單元,這四個單元主題所涉及內容是對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具有重要影響的、在兒童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互動關係(如來自社會的愛)。 這四個單元教育主題是:第一單元主要是在愛的陽光下;第二單元主要是我們共歡樂;第三單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沒有他們;第四單元主要是尋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點難點:“尋路和行路”這一教育主題是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本主題以兒童的成長與安全的關係為教育內容,從校外探路出發,激發學生對出行有很大的學問認識,最後落實到保護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學目標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1、引導學生在家人愛的關懷下,懂得爸爸、媽媽的艱辛,以達到關愛社會。

2、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會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理解感謝他人。

4、初步瞭解個人外出要注意些什麼,初步學看平面圖,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懂得愛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

2、發揮藝術形式在本課程教學中的效能,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

4、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5、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安排在生命科學方面有所側重。在科學知識方面,1~5單元主要涉及了《標準》的內容標準中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第6單元是綜合性單元,試圖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發一系列的學校活動。在科學探究方面,考慮倒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於科學探究始於細緻觀察的特點,教材將著重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儘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物件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為了發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二、對所教學生的分析:

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所使用的年級有一個,是三年級。我班共有學生30多名,男女學生人數相當。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教師觀察,該班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緻,講求方法;並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經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觀察、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 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經歷解決觀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絡來自其他渠道的資訊,發展自己的認識。

5、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

6、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7、能查閱資料,瞭解人體的有關問題。

8、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人的身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生命活動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人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身高、體重、胸圍、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發生變化,腦、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強。

9、手有感覺的功能,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10、眼、耳、鼻、舌、手(面板)是重要的感覺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資訊多。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四個班。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課外知識的視野相對不如本地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後,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走進自然,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書28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1、植物和我們: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植物,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祕,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驟,為學生親歷科學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2、動物和我們: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動物,初步掌握其生活習慣及其生命特徵。

3、我們的生活材料:以“學生對生活材料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製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樂於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4、水的科學:以“學生對水已有的認知"為線索,通過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資源的分佈、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瞭解水的三態、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水的壓力等各種探究活動,層層展開,逐步推進,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瞭解、認識水的特點。

5、我們周圍的空氣:瞭解空氣在哪裡,空氣的成分,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目的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重點:

《動物和我們》、《水的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四個單元。

難點:

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四、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5、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佔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7

學生情況簡析:

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所使用的年級有兩個,是三年1班和三年2班。三年1班有學生55名,其中男生有33人;三年2班有學生56名,其中男生有35人。兩班的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他們已習慣於語數課堂上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比較欠缺。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通過教師觀察,兩班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教學目標要求:

1 、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緻,講求方法;並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 、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3 、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 經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觀察、細節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 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 經歷解決觀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 、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絡來自其他渠道的資訊,發展自己的認識。

5 、通過觀察和思考,瞭解周圍的物體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導學生從材料的角度觀察物體、引發他們對材料的研究興趣。通過簡單實驗和觀察,完善對木頭、紙、金屬和塑料特殊性質的認識,理解材料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6 、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感觀和簡單的器材(各種瓶子、臉盆等),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關水的資料,並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思考,得出結論,發現和提出關於水的相關問題,並能夠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元號等)將用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同時通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展學生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7 、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分各種溶液並比較溶液的多少。

8 、初步瞭解空氣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質。藉助其他媒介進行間接觀察空氣的存在,通過對空氣和水進行有聯絡的對比觀察,加深對液體和氣體特性的理解。

9、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教學措施: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大膽創新,在課堂上力求體現新課改理念改進原來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了解新事物,發現新問題,探索新領域,開拓新視野,能夠使處於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在自己最近的發展區內得到最大的有效的發展。

3、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在教學時儘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學具,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學改革的主人,必須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有利的資源,上好每堂課。

4、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學時對於相同的問題允許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在合作探索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地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

5 、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力求讓學生理解科學,建構更加科學合理的科學知識與方法體系,養成善於綜合與聯絡的思想方法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課程總目標: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本學期課程目標

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和書寫,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培養學生簡單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4人,除了個別同學因種種原因學習基礎較差以外,大部分同學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些學生曾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初步接觸了英語,對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分析:

《新標準英語第六冊》供三年級使用,是北京外研室編寫的一套全新的中下學銜接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國小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國小一年級為起點、開設英語的學校第三學年第二學期使用。

《新標準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分析、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國小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採眾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同時,有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國小外語教學實際相結合,以形成我國國小英語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國小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新標準英語》教材,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創新運用各種不同英語教學法來輔助教學,如:情景教學法、直接教學法和TPR全身反應法,並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3、創設英語情景和環境,使學生們在一定的英語語言環境裡習得“第二語言”。做到“生活中有英語,英語中有生活”。

4、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肯定他們的進步(尤其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朗讀和書寫的習慣。

5、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幫助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提升英語基礎好的學生。

6、多教授chant和歌謠或小故事等促進學生多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遊、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7、課堂儘量全英化,打好每名同學的英語基礎,重點提高差生的英語功底,同時適當地補充些課外內容,強化口語和應試能力,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力爭人人過關。

8、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地基礎,並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六、減負提質措施:

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著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七、潛能生轉化措施:

三年級我所教的幾個班的學生普遍英語程度較好,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同時,有個別同學卻基礎非常差,家長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也很不夠。在本學期,我將對這幾名同學在課餘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並與家長積極進行溝通,取得家長的配合。在課堂上,給與他們更多的關注,爭取在本學期取得進步。

八、評價措施: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髮展與完善。

環境教育:

在本人的教學中,我一直注重學生的全方面素質的培養,如品德教育,環保教育,我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滲透。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9

實驗教學是中國小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加強對實驗教學工作的管理,更好地為教學提供服務。

一、加強領導:

1、學校教導主任具體分管科學實驗教學領導。

①分管領導有聽課記錄。

②實驗教學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有教研活動及工作檢查記錄。

③有全校本學期《實驗教學計劃進度總表》,並將該進度總表張貼在牆上。

2、學校有專職實驗教師及儀器管理員。

①能熟悉所擔任的科學課教材。

②能熟練使用儀器或教具。

二、實驗注意事項:

1、按要求開好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科學科任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開好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

2、填寫好“實驗通知單”和“實驗記錄單”每節實驗課(包括演示、分組),教師應填寫完整的《實驗通知單》和《實驗教學記錄單》,並按年段分班整理,學期結束後裝訂儲存備查(出示《實驗通知單》和《實驗教學記錄單》樣張,對填寫、整理“通知單”、“記錄單”的要求進行講解說明)。兼任儀器管理員的科學教師,可不必填寫《實驗通知單》。

3、如有儀器損壞或丟失,應及時登出每次實驗前,實驗教師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必須試做準備開設的實驗,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指導學生在實驗中掌握操作要領。實驗後要認真檢查儀器或物品是否損壞或丟失,確保下次實驗的正常進行。如有儀器損壞或丟失,應填寫完整的《教學儀器裝置報損報告單》,至少每學期整理一次,級學校領導審批後及時在《儀器登記卡》中登出。

5、各種單據整理存放,以便檢查《實驗通知單》、《實驗教學記錄單》、《教學儀器裝置報損報告單》應整理存放於儀器室管理,以便檢查。

6、積極開展研製自制教具活動。研製自制教具可以補充補充學校儀器不足的問題,是一項既省錢,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認知世界達到鍛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教師要從自然學科所特有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就會發現身邊許多廢棄的東西都是可能利用的。

7、具體實驗完成計劃表:

單元

序號

實驗名稱

頁碼

指導完成時間

我們都是科學家

1

視覺停留實驗

P6

九月

2

探究紙鸚鵡“站立”的.祕密

P7

我眼裡的生命世界

3

觀察蝸牛或螞蟻,並完成一份觀察記錄

P18-20

九月

生命之源——水

4

擠出蔬菜或水果裡的水

P28

十、十一月

5

觀察水的特點

P29-30

6

水的毛細現象

P31

7

水的表面張力

P32

8

水的壓力

P33

9

水的浮力

P33

10

研究水的溶解

P34

它們

是什麼

做的

11

比較紙縱向、橫向的結實程度

P44

十一、十二月

12

比較紙的吸水性和透明度

P45

13

比較棉布與尼龍的不同

P47-48

14

研究金屬的性質

P49-50

提出

問題

15

配製溶液並吹出不同的泡泡

P57-58

十二月、一月

16

探究乒乓球反彈高度和什麼因素有關

P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