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華】教學計劃範文合集七篇

時間一晃而過,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教學計劃範文合集七篇

教學計劃 篇1

指導思想與任務目標:

現代資訊科技已在社會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在中國小開設資訊科技課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學習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能初步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文明規範地使用資訊科技,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為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中學階段要達到以下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教材內容及教學要求:

中學資訊科技課程內容由資訊科技本身發展狀況和中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並儘量要讓中學生把學到的資訊科技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去。主要學習以下內容:

一、資訊科技初步認識:讓學生了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瞭解計算機各個部件的作用;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認識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

二、作業系統簡單介紹:學會使用WINDOWS98的基本操作,會修改計算機的常用設定,學會檢視計算機資源,並能轉移和共享有關檔案資料。

三、用計算機繪畫:會使用一種繪圖工具軟體(如《畫筆》、《金山畫王》等)進行圖形的製作、著色、修改、複製、組合等處理,並能運用繪畫工具創作想象畫、設計簡單圖案。會使用Excel20xx製表。

四、網路的簡單應用:學會用一種瀏覽器(如IE5.0等)收集自己有用的材料,能使用電子郵件進行通訊。

六、多媒體的使用與簡單多媒體作品的`製作:瞭解多媒體,會播放數字視音訊資訊,會安裝和播放多媒體軟體,並運用多媒體編輯工具編輯、展示多媒體作品。

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全面落實《課程方案》,開足課時。

國家新課程標準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定及比例》指出:在國小高年級(四、五年級)開設資訊科技課程(有條件的學校可從三年級起開設),每週一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拿出一課時)。各學校要按要求開設,並保證開設效果,選配好專職或兼職教師。

二、抓好教學常規落實,加強教學全過程的管理。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我們提倡,該門課程使用電子教案,在無紙化、無軟盤、辦公自動化方面成為領先學科,開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上課授課地點均在微機教室或大螢幕投影教室進行,以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獲取處理資訊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滲透和加強,注重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引導,形成具有學科特點的課堂新模式;作業: 鼓勵學生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腦小報、繪畫、動畫等,強化技能。

三、以電腦作品比賽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

在學生們學會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激勵他們學會利用與年齡特徵相符的媒體資源進行創作評比,進一步提高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和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優生優培,因材施教,讓有特長的學生去涉獵難度更大的領域。

四、以遠端教育的應用為核心, 促進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整合。

所謂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遠端教育資源把資訊科技與資訊資源的應用,資訊與技術、知識及能力的培養和各學科的教學過程緊密地結合,有機的融合起來,以推進教育的資訊化,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教學計劃 篇2

伴隨著孩子們成長的腳步,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期。本學期,我們將圍繞本園保教工作的目標和重點,結合上學期孩子們的發展情況及本班的班級實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合力做好班級各項工作,同時,更將樹立"點點滴滴入手不放鬆,實實在在做好每件事"的高度責任感完成本學期保教工作任務,呵護好班上的孩子,為孩子們全面、和諧、身心健康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一、班級情況分析經過上半學期在園的學習、遊戲、生活活動,孩子們在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孩子們從剛開學時看見幼兒園大門就哭到如今天天吵著要來幼兒園;從吃飯、小便、穿*服都要老師幫忙到能自己入廁、自己穿脫褲子;從話都講不清楚到如今能念好幾首兒歌……孩子們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已經開始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並初步建立了在園的一日生活和學習常規,會獨立進餐,生活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喜歡參加各項遊戲活動。我們對幼兒在身體、認知、社會性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內大部分孩子都比較活潑好動,對於新事物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口語表達能力也有了提高,喜歡說,喜歡做。但由於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幼兒時常以自我為中心,活動生活中表現出任性、自私、嬌氣的一面。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我班重點將是繼續豐富各項活動內容,從幼兒的情感、親情著手,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二、工作目標

1、為幼兒創設一個整潔、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2、鞏固各項一日生活常規、學習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3、結合主題,尊重幼兒實際發展,開展適合託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教學工作。

4、開展適合託班幼兒年齡的安全教育活動,初步樹立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5、家園互動,互相合作,協調一致。

三、工作措施

(一)為幼兒創設一個清潔、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為了讓幼兒能在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中游戲、生活,班中的衛生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盡力讓幼兒在每天的飲食起居中,得到細微的養護照顧,受到科學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將班內一件件事情都責任到人,並且注意清理一切衛生死角,對幼兒的食物要多觀察,填寫好幼兒服藥記錄,確保孩子的健康。

(二)鞏固各項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1、通過平時的生活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自己的毛巾、杯子標籤,能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臉,用自己的杯子喝水。

2、通過故事、談話、兒歌等形式,鞏固正確的洗手、擦臉的方法。並培養幼兒手髒時養成即時獨立地洗乾淨雙手的良好衛生習慣。(手心手背用肥皂洗一洗,用清水洗乾淨再甩三下,會開啟毛巾把手心、手背、手腕都擦乾淨。

3、利用生活活動時間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想要小便就要去,小好便後要自己拉上褲子或請老師幫忙塞衣服。

4、愉快的進餐,基本上能獨立吃完自己一份飯菜,細嚼慢嚥,不挑食;保持桌面、地面、身上的整潔。通過區角活動中的"給小動物餵食"這一活動區,繼續幫助幼兒練習正確使用小勺。培養幼兒自己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儘量做到桌上飯粒、地上、身上也沒有飯粒。

5、能安靜入睡室,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按順序*褲,放在固定的地方,安靜就寢,睡姿正確。

6、懂得愛護幼兒園的各種東西。在老師的提醒下,會輕拿輕放椅子、玩具等。通過生活活動、教育活動引導幼兒與同伴共同活動,不爭搶玩具,不隨便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

7、學說禮貌用語和生活中的常用語。喜歡與同伴交談,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注意在一日活動中對幼兒語言交流的培養,並讓幼兒主動使用禮貌用語(早上好、再見、謝謝)。在各個教學活動中注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在集體面前講話,學念兒歌,學講內容淺顯的故事。在區角遊戲中培養幼兒樂意參與遊戲,大膽地交談。指導幼兒用普通話說出日常的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名稱。

(三)結合主題,尊重幼兒實際發展,開展適合託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教學工作。

在主題活動的開展中,針對班級幼兒的特點,適當增加發展幼兒的秩序感和社會規範意圖的活動,幫助幼兒建立基本的集體生活的常規,發展幼兒的秩序感和生活交往能力。以幼兒的發展與需求為主要依託,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對幼兒進行初步、細緻而全面地培養。

1、重視個別教育:幼兒年齡相差較大,性格也不盡相同,有的幼兒動作慢,有的愛哭鬧,有的愛發脾氣,所以在活動中,要因材施教,對於不同性格的幼兒,我們要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找到適合不同孩子的不同方法,有利於幼兒各方面的健康發展。

2、環境佈置:區域活動材料的整理和投放。羅列以前現有的區域材料,並進行整理和歸類;結合教學主題及幼兒現有發展水平,增設適宜的操作活動,然後根據活動情況逐步完善

(四)家園互動,互相合作,協調一致。

1、通過各種方式,向家長及時介紹幼兒園的培養目標及幼兒在園的情況,家園一致進行教育。

2、鼓勵家長配合園內活動。邀請家長積極參加園內舉行的各項活動,瞭解自己的孩子,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由於活動和教學需要幼兒帶物品來園,希望家長積極配合。

3、運用幼兒成長檔案和幼兒園論壇等溝通渠道,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絡,個別交換意見,互通情況資訊。

4、增設家園欄的內容,豐富家園欄的形式,增設小知識欄等。

教學計劃 篇3

計劃只是一種手段,絕不要為了列計劃才去列計劃,只要是能達到目的的計劃才是有用的計劃。實施計劃時,不要輕言放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xx-2018三年級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一、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資訊科技,好奇心非常強,沒有基礎但興趣濃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課活躍愛說話。

 二、教材分析

主要為電腦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計算機的瞭解及基本操作,網際網路的認識,畫圖軟體的使用基礎,計算器的使用和鍵盤的操作,資訊編碼等。

三、教學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有關知識,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2、知道資訊科技的發展及作用。

3、掌握計算機的組成、用途及使用範圍。

4、網際網路的初步認識,用瀏覽器瀏覽網頁。

5、認識Windows桌面,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6、設定桌面背景及視窗操作。

7、初識畫圖軟體。

8、在圖畫中插入文字

9、學會使用計算器。

10、鍵盤的操作。

 四、教學評價

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評價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採用考試、考查,評估學生的作品和競賽的方法。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評價都應鼓勵學生創新,使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手段和方法,像資訊科技本身的發展一樣充滿活力。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認真對學生進行輔導。

2.實行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

3.採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注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完成教學任務。

4.對課堂進行實時監控,及時解決一些突發事件,使學生能集中精力學習。

5.儘可能地多安排上機時間,讓學生更多地熟悉軟體環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內容

1

我們生活在資訊世界裡

2

認識一位好朋友

3

處理資訊的好幫手

4

厚厚的百科全書

5

網路改變生活

6

視窗變變變

7

和鍵盤打交道

8

有趣的圖畫

9

四季的腳步

10

走近春天

11

夏天好熱鬧

12

金色的秋天

13

雪地裡的小畫家

14

賀年卡

15

看誰算得快

16

10個手指都會用

17

做一個錄入高手

18

傳播資訊的遊戲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科學教材是以學生生活經驗圈的不斷擴大逐步展開教學內容的。按照“家庭—學校—家鄉與祖國—地球和宇宙”的脈絡,隨著學生成長過程中生活經驗圈及視野的不斷擴大,逐步擴充套件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體現多學科知識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學探究為核心,注重探究學習活動安排,儘可能讓學生投入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從而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獲取一定的科學知識。注意了體現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係,以利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科學素養的逐步形成。教材實用性、可操作性強。每個階段設計了相對獨立的研究內容,如種鳳仙花單元,分別設計了播種(認識植物的種子)、觀察莖葉的生長(認識植物莖葉的特點)、研究鳳仙花的花(認識植物花的構造)、對“結果”的觀察研究(認識植物果實的特點及存放種子的方法)、對鳳仙花一生的生長情況進行整理(瞭解生物的生命週期),而且,每一課有較豐富的教學內容和研究活動,便於教師操作。同時,這些內容又是相關聯的,它們是根據植物自然生長過程有機編排的,在教學實踐中,有利於教師針對植物生長階段的最佳時機,調整實施教學過程。

三、學生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 76人,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學習科學的興趣,喜歡動植物,能參與課堂學習,動手實踐操作,但觀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目的的觀察,不會從動手操作中總結經驗,學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強,喜歡單獨行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並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

1、 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個器官的作用。

2、 能通過觀察、比較、分類、測量、解剖等方法認識植物的各個器官。

3、 瞭解周圍更多的常見植物的名稱,能對常見的植物進行分類,說出它們的典型特徵。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4、 通過栽培鳳仙花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生命週期)。

5、 學習簡單的栽培技術。

6、 學習用圖畫、資料、語言描述等方法記錄觀察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

7、 學會用種子製作標本

8、 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

9、 意識到不同的問題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0、 在探究活動中要注意採集並尊重證據。

11、 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12、 能通過對鳳仙花和其他植物的研究,認識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13、瞭解當地瀕危植物的種類及保護它們的重要性。

14、 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第二單元

1、 通過餵養蠶,瞭解蠶的生活習性、生長過程。

2、 通過書本、上網、請教他人等方式,收集與蠶相關的資料,並學會做資料卡片。

3、 通過指導學生養蠶,使學生能瞭解蠶的一生的`形態變化。

4、 能觀察並描述蠶各階段不同形態的主要特點,並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培養學生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蠶的生長過程。

5、 通過對蠶的生活習性與生活環境關係的瞭解、研究,體會到事物是不斷變化的,自然事物各種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絡和影響的。

6、 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蠶,培養學生進行長期、系統的觀察事物的能力、興趣和習慣。

7、 通過學生親自養育蠶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飼養小動物的一些技能。

8、 通過餵養蠶和做蠶盒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9、 培養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好品質。

10、 通過解決養蠶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培養學生主動與人合作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11、 通過養蠶這一過程,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12、 意識到養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和勞動帶來的成功感,培養勤動手、愛勞動的好品質。13、 為學生創造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激發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第三單元

1、 認識幾種常見布料,如:亞麻、棉布、絲綢、毛皮、化纖和毛料等。

2、 知道這些布料的主要特點、用途及原料來源。

3、 知道各種不同布料的吸水性、保暖性不一樣。

4、 知道蒸發一般發生在液體的表面,且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

5、 知道影響水蒸發速度的因素(溫度、接觸面積、有無風)。

6、 知道保溫的基本方法。

7、 能列舉生產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發以及保溫和散熱的例子。

8、 能正確使用溫度計和酒精燈。

9、 能運用多種方法認識同一事物的特點,並對事物特點做細緻觀察。

10、 能借助工具進行觀察,準確記錄觀察資料,通過資料分析認識事物特性。

11、 能有條理地經歷“問題——推測——計劃——實驗——分析”的科學探究過程。

12、 能通過實驗收集的事實對現象做出合理的分析。

13、 激發學生對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興趣,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14、 在探究活動中注意採集並尊重證據,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

15、 瞭解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不斷髮明新的材料,讓學生體會到科學能使生活更美好。

第四單元

1、 能判斷物品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如木頭、金屬、塑料、紙等。

2、 能區分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識到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斷髮明新的材料。增強對新事物的敏感性,激發創造意識。

3、 認識某些材料的性質,根據這些性質對材料進行分類。將材料的特性與它的用途相聯絡。

4、 能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岩石進行分類。

5、 意識到物質的利用會給人類和環境帶來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人類對環境負有責任。

6、 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並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所觀察的事物的形態特徵。

7、 能用簡單的工具(放大鏡、顯微鏡等)對物體進行較細緻的觀察,並能用圖和文字表達。

8、 會查閱書刊及其他資訊源。

9、 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

10、 願意合作與交流。

11、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12、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第五單元

1、 知道電流流經的道路叫做電路。電流必需在一個閉合迴路中流動。

2、 瞭解解決電路中出現的故障可採用排除法。

3、 瞭解開關的結構和作用,認識開關的重要性。

4、 知道容易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

5、 瞭解安全用電知識。

6、 知道電能產生磁,瞭解電磁鐵的應用。

7、 知道電能是一種常見的能源,以及電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8、 能組建基本電路。

9、 能通過觀察、比較、分類、測量等方法認識有關基本電路的問題。

10、 能通過對有關電路問題的探究,認識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11、 懂得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

12、 能在有故障的電路檢修中使用“排除法”。

13、 能與同學合作製作一個電熱切割器。

14、 意識到不同的問題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5、 在探究活動中注意採集並尊重證據。

16、 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17、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

18、 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五、教學措施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做好教學準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2、加強對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學習,並應用於自己的教學,確保教學的有效、優效。

3、充分運用現有教育資源。挖掘學校、家庭、社會中的可利用的科學教育資源,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小實驗、小發明、小製作等活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學實踐能力。

4、做好觀察、操作、製作、記錄的有效指導,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和堅持力。

5、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過程的指導,培養學生學會探究。

6、精心設計拓展活動,聯絡現代科技、生活,並加強學以致用的培養。

7、加強優生和學困生的聯絡,互相幫助。

8、將植物的生長變化和動物的生命週期兩個單元交叉進行教學,既可解決觀察週期長的問題,又可同進進行動植物生長的變化的觀察,瞭解其相通之處,完成對生物生命週期的初步認識。

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國小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非常好。兩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二、教材分析

為了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在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和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擺脫冷冰冰的、空洞的說教,以豐富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

人教版《新教材》在貫徹、執行《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基礎上,突破了傳統教材的編寫框架,在呈現方式、教學內容、編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創新,單元主題的結構、富於創造性的教學內容、音樂遊戲、評價方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

三、教學重點:

1.創編動作

第一冊第四單元“獅子、大象”,模仿獅子和大象走步;隨著歌聲即興做動作。

細小的創造環節貫串在教材之中。

2、一年級兒童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即興舞蹈,按節奏即興朗讀兒歌等,都貫串著對兒童穩定的節奏感的訓練。此外,要求一年級兒童能感受和體驗具體音符的時值,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點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這些音符與休止符的感受都是以生動有趣的動物叫聲介紹給兒童,結合具體的活動進行。如休止符的感受,先從心裡默唱作為鋪墊,然後有口型不出聲。最後達到準確休止的目的。從兒童日常生活人手,如附點二分音符,從模仿鴨子短促的叫聲引入三個四分音符,再從模仿悠長的牛叫引入附點二分音符,最後畫出狗的短促叫聲,請學生繼續聯想和思考,還有什麼動物叫聲悠長,可以用附點二分音符表示?

為了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在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和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擺脫冷冰冰的、空洞的說教,以豐富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

《新教材》設計了單元式的結構,即每個單元一個主題,通過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形式強化對主題的認識。如愛心教育(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大自然、愛家鄉、愛祖國等)、少數民族和民間音樂、環保意識、民樂經典、西洋和民族管絃樂器、中國地域文化、世界地域文化、音樂中的動物、中國功夫、音樂裡的故事、歌聲中的回憶等。在每個單元中選擇不同體裁、題材、不同演奏形式的作品,既圍繞一個主題,又不顯得重複、枯燥。

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基本情況介紹:

我班共有學生57人,29名男生,28名女生,男女比例還是比較協調的。他們大都單純可愛,進取心強。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班幹部隊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

二、具體措施:

1、抓好班級一日常規,杜絕遲到曠課現象,抓好自修課紀律,提高效率。

2、提高板報、牆報質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

3、利用班級刊物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

4、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級凝聚力。

5、定期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6、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7、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力爭在各項活動中取得好成績。 8、定期與學生談心交流,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疏導解決學生的問題。

三、活動安排:

九月份

1. 主題班會:校紀校規、文明禮儀教育、習慣養成教育與安全教育。

2. 主題板報:“做文明、守紀的中學生”“好習慣時一生的財富”。

3. 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習慣養成教育及安全教育。

4. 制定班規與班訓、起班名,確定班級管理責任分工。

5. 建立健全班委會等組織。

6. 班級宣誓活動的發動和開展。

7. 整頓學生儀表儀容。

十月份

1. 主題班會:國學教育。

2. 主題板報:傳承國學經典,磨礪高尚人格。

3. 有效開展國學教育活動。

4. 安全演練。

5. 組織參加“國慶”聯歡會。

十一月份

1. 主題班會:勵志教育、自主學習與責任教育

2. 主題板報:“莫負青春,為夢想奔跑”。

3. 召開家長會。

4. 班主任做班級管理期中工作總結。

十二月份

1. 主題班會:安全教育

2. 主題板報:“珍愛多彩的生命”

3. 新團員入團。

4. 舉辦元旦聯歡會。

一月份

1. 期末考試。

2. 填寫家長通知書。

3. 對學生進行假期安全教育。

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標】

1、複述故事,瞭解神話的特點。

2、理解文章的聯想與想象的寫作手法。

3、感受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點】

1、複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聯想與想象的寫作手法。

2、感受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聯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這則神話的寫法和風格。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以神話的概念直接入題:關於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嚮往,常有濃厚的幻想色彩。如:《盤古開天》、《夸父追日》等。

提問:人,是從哪兒來的?古時候,科學並不發達,人們對此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於是,許多民族都有神創造人的傳說

請學生自己介紹西方的“上帝造人說”。(投影出示:上帝在創造天地和萬物以後,在第六日造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一個人,往他的鼻孔裡吹一口氣,有了靈氣,人就活了。能說話,能行走,上帝給他取一個名字叫亞當。後來,亞當成了伊甸園的守護神。亞當給伊甸園裡的各種飛禽走獸起了名字,它們都聽從於亞當。上帝看亞當辛苦,決定為他造一個配偶,以便幫助他工作。於是,上帝在亞當睡覺時,抽了亞當的一根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叫夏娃,做了亞當的妻子。從此,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無憂無慮,過著和諧美滿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女媧造人》,這篇課文是根據中國古代神話《風俗通》裡的兩則短文改編的。看看人是從哪兒來的?(投影出示《風俗通》文字)

請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熟悉本文情節。

2、投影出示《風俗通》裡的兩則短文,然後讓學生複述故事情節,其他學生邊聽邊在課文中劃出投影短文中所沒有的內容。看看課文中豐富了哪些內容,哪裡最見的作者的想象力。(課後練習題一)

這一環節目的在於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鍛鍊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如果學生對課文情節的複述有遺漏,教師要提醒學生補充。

3、討論:女媧造人的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神話是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探求自身的起源,於是只好藉助於想象來解決問題,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話的迷人之處。

三、品讀賞析

1、討論:對女媧形象的認識:

⑴ 故事中哪些內容體現出女媧的“神”性?

⑵ 故事中哪些內容體現出女媧的“人”性?

要求:分小組討論,並由小組代表作好討論記錄,然後由小組代表發言交流。

將答案歸結到:“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現在:一天變化七十次、揉黃泥造人、揮灑泥漿造人……

“人”的心理、情感、活動表現在:寂寞孤獨、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想像大膽奇特、真實合理

2、跳讀課文,劃出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的有關語句,說說你對這一喜悅感的體會。

設題意圖: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的描述,是比較能體現作者合理豐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動人的地方。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

解題思路:標畫出文中以下描寫──人落地後開口叫“媽媽”;“媽媽”女媧的心理及神態描寫;女媧給孩子命名;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女媧的辛勞。

體會:可讓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要求統一。要點提示: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的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溫暖。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對女媧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經過進行新的想像嗎?

2、發揮想像,請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女媧見到自己造的人後的喜悅心情說一段話。

五、教師小結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了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感受。

六、作業

1、蒐集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

2、摘抄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3、發揮想像,請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女媧見到自己造的人後的喜悅心情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