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讀書日記彙編七篇

日記5.73K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日記彙編七篇

讀書日記 篇1

這個星期,我們家洋溢在喜慶的氣氛裡。星期一,爸爸和媽媽分別拿到了東莞電大的畢業證書。星期三,我參加東莞市讀書伴我成長演講比賽喜獲三等獎。星期五,我們家被評為石碣鎮學習型家庭。星期六晚上,全家相聚在石碣南北大灑店慶祝本週的"四喜臨門。爺爺、奶奶高興得合不嘴。我們舉起杯向爸爸媽媽表示祝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舉起酒杯向我祝賀。大家談笑風生,其樂融融。當我把最近的一次數學單元測驗考了100分的訊息告訴大家時,大家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爸爸對我說:恭喜你,潔愉,別忘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多讀讀了《老人與海》。我像小雞啄米似地點頭。

深夜,我像往日一樣又打開了書。這是語文老師介紹我看的《崇煥故園》。以前,我只知其人,不知其事,看了《崇煥故園》一書,我方知袁崇煥將軍的一些真人真事,正如金庸作家所說:袁崇煥將軍是真英雄。身為東莞石碣人,我為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無比自豪。

夜深了,我睡意全無,走出陽臺,月光如水。從對面樓房的窗子裡透出一縷縷桔黃色的燈光,我想在坐在桔黃色燈光下的那些求知者,定然也和我一樣在秉燭夜讀。

讀書日記 篇2

讀書帶給了我很多,帶給了我智慧,帶給了我正義,帶給了我分辨善惡的能力……更給了我不少樂趣。

因為我愛讀書,所以知識也較為豐富。也正是這些書中的知識使我快樂。在國小畢業考試之前的緊張的複習階段,老師讓同學們都要能概括一個課外的三國故事。這對我來說是易如反掌,可對我的同桌來說,那就~~~~~~~(他根本不知道三國故事)這下便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我拉了一把正在冥思苦想的昊昊:“讓我來告訴你三國故事吧!”“什麼故事,你還知道兩個以上的故事?”他有些懷疑。“我給你講《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吧!在攻打城池的時候,關羽不幸墜馬中箭,眾將在焦急之時,華佗前來替關雲長治療……”之後昊昊立刻明白了,隨即完成了作業。我為他的進步而快樂,是因為我幫助了他,但只有我愛讀書,才有能力幫助他。因此,我說:“讀書是快樂的,但不是因為書中搞笑的情節,不是因為它能使我得到享受,而是因為我能用書中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

書上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細細品味,或許會得到其他的樂趣。

正如巴甫連柯所說:“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既然如此,那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從古至今,偉大的、對國家甚至世界有所貢獻的人,我相信,他們一定也很愛看書,甚至如痴如醉。就連不少學生也是如此。記得在一本書上說一位學生很愛看書,連上廁所,吃飯的時間都不肯放過。一讀起書就是幾個小時。

書,你開闊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讓我們從中得到不少快樂。

讀書日記 篇3

我偶爾也會從一些書籍上了解,看到一些猶太人在曾經遭受到得苦難,但看了《安妮日記》之後,我更加體會到了猶太人那曾經銘心刻骨得痛,就如同當時可惡得日鬼子侵略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得痛,痛入骨髓。

這本書是從一位少女:安妮得角度出發得,寫了一位少女對當時德國法西斯侵略猶太人得看法、悲憤和無能為力,還有自己以及自己家庭在這一事情是得遭遇。事情是這樣得:安妮本來和爸爸皮姆,媽媽和姐姐瑪格特幸福得生活在一起,還有萊絲、月波等朋友,雖然和家人、朋友有時候也是會鬧矛盾得,但一般時候還是會相處得很快樂。

但是,漸漸德國法西斯侵略者開始迫害猶太人,開始不可避免得種族歧視。外頭得風聲越來越緊,安妮一家沒辦法,只好放棄家中得一切和小貓莫耶,躲進了位於爸爸單位得祕密後屋,開始了逃亡生活。跟弗蘭克一家一起躲進祕密後屋,跟弗蘭克一家一起躲進祕密後屋得還有範達恩一家,後來又來了牙醫迪塞爾。但是祕密後屋之間得人與人相處並不好,飯菜難以下嚥,衣服破破爛爛,環境惡劣,讓所有人得脾氣都不好。但是安妮一直樂觀,直到最後祕密後屋得人都被抓了去……

安妮在這麼一個惡劣得環境下依然樂觀,堅持“寫信”給日記本姬蒂,樂觀面對生活與艱苦,而生活在幸福中得我們為什麼不呢?當然,當她被抓去得那一刻讓所有人都心痛不已。現在,讓我們祝福猶太人吧,請他們忘掉痛苦,重拾未來!

讀書日記 篇4

姐姐她對書是那樣感興趣,不信,你看:太陽暖暖的照著大地,我興高采烈地奔向姨媽家。我喜滋滋的想,今天是週末,又是中秋節,姐姐一定會陪我玩個痛快。“叮鈴——”開門的是我姨媽。“姐姐呢?”“那個書呆子又在屋裡看書”“什麼?節日也不休息?”我直奔姐姐的'房間,推開門一看,姐姐端坐在書桌前,捧著一本《昆蟲記》,埋著頭,津津有味地讀著,他雙眼盯著書,眨也不眨一下。“姐姐!姐姐!”我連喊了好幾十聲她才抬起頭來,忘了我一眼,又低下頭看了起來……20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姐姐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我的存在……直到姨媽喊吃飯了,她才依依不捨的放下書……

讀書日記 篇5

暑假開始了,老師讓我們《讀男生日記》這本書。這本書讓我認識了吳緬。吳緬是個有愛心、勇敢、樂於助人為樂的男孩子。

我最喜歡書中的“這一天高興”這一段,這一段是說一個賣花的小姑娘正在哭,吳緬走過去問她為什麼哭,小姑娘說她把賣花的30元錢丟了。吳緬為了幫助小姑娘,用自己的50元錢買下了她的所有的鮮花。從這件事上表達了吳緬很有愛心,並且表現了他助人為樂的精神。這個小故事讓我非常的'感動。

我還喜歡“兩個男人”這一段,這一段是說吳緬和他的爸爸去西藏玩。爸爸給了他兩種去的方法:一個是乘飛機不到3個小時就能輕鬆到達;另一個方法是跟著軍車走一個星期才能到達,而且困難重重甚至還有生命危險。吳緬毅然選擇要跟著軍車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觀賞了解一路的風情,還能經歷一些有趣的冒險。從這件事說明吳緬很勇敢,不怕困難、不怕危險。

從吳緬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也要做一個勇敢、堅強、不怕困難和充滿愛心的男孩。

讀書日記 篇6

近日讀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頗有感觸。

《狂人日記》藉助一個虛構的“狂人”之口,揭示了中國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批判了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這篇《狂人日記》用十分真切,詳盡的語言,描述了一位語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意識不清的人物。一個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人,卻道出了當時社會的本質。而那些所謂的正常人,卻幹著“吃人”的勾當,這便是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之所在。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日這麼怕,也沒有這麼凶。”這幾句話,是全文給我印象最深的。

這幾句話中的“他們”,都是以往被封建傳統所迫害過的人,但“他們”不但不去反抗,反而也做起了“吃人”的人。當時的社會竟是如此可怕,黑暗,讓文中的“狂人”“從頂上冷到腳跟”。魯迅先生為此而憤怒:“是歷來如此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這句話就是說所謂的“仁義道德”,其實就是封建禮教虛偽的`面具,這就是魯迅先生對封建禮教的定義:虛偽!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吃人”。

“大哥點點頭。原先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這句話反應了在封建社會中,沒有親情,連自我的親人、兄弟也有可能相殘,這是多麼可怕啊!

“僅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必須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可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日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叫我怕,叫我納罕並且悲痛。”我認為,那裡的“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指的是我國封建主義統治的長久歷史。凡是反抗封建主義的人,都被認為是“狂人”,或是“瘋子”,這也就是人們甘當“吃人”的人的原因吧!

“救救孩子······”這是“狂人”發出的最終的呼籲。這世上還有幾個未“吃過人”的孩子孩子們為何也學會了“吃人”未來的期望也只能寄託於未“吃過人”的孩子身上了。所以,魯迅先生再一次藉助一個“狂人”之口,發出了呼籲。

在這字裡行間,我讀出了魯迅先生滿腹的憂患,讀出了他內心的吶喊:救救孩子們吧!他們是國家未來唯一的期望了!他的呼聲,或許是當時社會唯一的曙光。

讀書日記 篇7

20xx年2月9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永生的眼睛》,聽到這個名字,你一定會感到很熟悉,是什麼呢?哈哈,沒錯,這是在國小四年級語文教科書上找到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讓我極為感動,受到了很大的啟示。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琳達一家人的偉大付出。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死後將自己的身體器官捐贈給他人,其中爸爸說的一句話讓我最是感動: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使他人恢復健康,那麼我們的死便是有意義的。很顯然,這句話是說給琳達聽的,但這短短的兩句話卻讓我反思了好多好多遍。

最後,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我總結: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給予,而不是索取。如果每個人都像琳達一家人一樣那麼無私,那麼,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2世紀,將會為冷酷無情敲響喪鐘,將會迎接我們的,是真正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人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