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桂花雨》說課稿(15篇)

說課稿1.6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花雨》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桂花雨》說課稿(15篇)

《桂花雨》說課稿1

[說教材]

《桂花雨》是現當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她的這篇文章非常優美,使人讀後真的象浸潤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著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

[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組課文都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的:

【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課文生字詞,“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情感。

[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我將利用電教手段或通過用圖畫創設多種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說學法】:

讀、思、議、想、練的方法學習課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讀懂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探究,注重以讀為本,做到師生、生生交流,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開課伊始,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桂花的印象。然後匯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

二、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雖然文章洋溢著濃濃的思鄉之情,但是不讀就無法理解其中豐富的意蘊,不讀就未能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情感。因此,我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以讀促情的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安排了四個教學步驟:

(一)抓文字用心讀

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接觸範文,仔細揣摩,內心融入。

第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都要有目的,不白讀;

第二,選好讀的重點去讀。

我採用範讀、朗讀、默讀、自由讀、引讀、配樂讀、師生互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在理解中美讀

在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味來。

1、為什麼說母親卻說:“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呢?我讓學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寫桂花香的句子,那個句子最能體現桂花香呢?

學生找出: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裡這兩句。

引導學生扣住關鍵詞體會這兩句的不同,這些詩句對桂花的形態、特點進行了恰當的描繪和解讀。學生通過與文中的語句進行進一步的對照,就更深刻地去理解母親所說的話了。

2、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

學生讀文後,我問“老是纏著”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著,我先作示範朗讀,(需要自己朗讀這句話)再讓學生試著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

三、在想象中讀美

1、課文的第三小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理解“使勁地搖”搖出了什麼?。自己盼望已久的事情發生了,應當是怎樣的`心情呢?我先讓學生做動作體會“搖”的場景,再讓學生帶著歡樂的心情讀文,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

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著畫面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歡樂情景。通過同桌共同享受著歡樂時刻,師生合作說話,來進一步享受“搖花樂”這一快樂時光。

2、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麼?

家鄉院子裡的這棵桂花樹,凝聚著母親的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用學生對生活中親情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奶奶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四、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在拓展階段,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使學生的生活與文字的內容得到溝通,既即時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的心與課文融為一體。

[說板書]

這課的板書力求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簡單明瞭。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鄉,懷念童年

“搖花樂”

《桂花雨》說課稿2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月是故鄉明”這一專題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桂花雨》。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桂花雨》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於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後寫了離開家鄉後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快樂的童年時代和家鄉的懷念。

根據本單元選編《桂花雨》這篇課文的目的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3、理解文中母親說的那段話,體會“思鄉情”。

4、學習重點: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學習難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朗讀體會、啟發誘導。

2、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流程是:

談話匯入——自主學習展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達標檢測——拓展延伸——作業超市,下面我主要就各個環節設計意圖給大家做以說明:

1、談話匯入環節設計意圖: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喜歡的花,以此匯入作者琦君喜愛的桂花。課文開頭作者就講到:小時候,無論對什麼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她,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等,但她除了記些名字外,並不喜歡。她喜歡的是桂花。四副圖片中第一、二張圖片是梅花和木蘭花,也是因此而有意識安排的。

2、自主學習展示環節設計意圖:作者為什麼只喜歡桂花呢?課前自主學習的第三個問題安排了學生自學。作者喜歡桂花笨笨的樣子,喜歡它迷人的香氣。自主學習問題2讓學生快速瀏覽本課導讀提示,交流自己的收穫?學生很快能梳理出幾個問題:

(1)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2)母親為什麼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

(3)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麼呢?

這三個問題就是本課要探究學習的,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當然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可能還有其他問題,如“課題為什麼叫桂花雨?”,導讀提示中的問題展示完後鼓勵學生質疑。課前預習問題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下面展示交流環節隨機檢測。

3、合作探究環節所要探究的問題學生已經非常明確。小組長會帶領小組成員展開學習,並安排每個成員彙報的內容。

4、展示交流環節設計意圖:

合作探究一展示:首先老師指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感受“搖花樂”和“桂花雨”帶給作者的快樂,然後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從人物的表情感受快樂,最後讓學生說自己的童年生活中難以忘懷的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合作探究二展示:不光作者喜愛桂花,她的.母親也非常的喜歡,她甚至認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香。對此學生有兩種觀點,既然有分歧就讓他們進行辯論,辯論的過程也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過程。當他們各執己見時我再讓他們明確: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七年級轍。從而體會思鄉情。

5、達標檢測一方面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母親思鄉之情的感悟。

6、拓展延伸環節設計意圖:那香氣迷人的桂花,以及母親的話又一次勾起了作者的思鄉情。一生漂泊的作者思鄉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不僅在本課,在她很多作品中都有流露。就如:《煙愁》。

7、作業超市: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設計了三個作業,選擇完成,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課後反思:

本課做到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合作探究二安排了辯論,讓學生充分挖掘文字內容來支撐自己的觀點,當雙方相持不下,期盼得到一個公平的評判時小裁判再解答,老師補充。

作為閱讀課文,我覺得以讀悟情做的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我自身的情感薰陶不夠,今後會在這方面多努力。

《桂花雨》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七冊裡的一篇課文《桂花雨》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作者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文章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本文的思鄉情感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一個空白點,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讓學生走進作者與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課設計與研究的重點。

根據課程改革與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搖化樂”。

2、過程方法目標:以插圖,課件和音樂渲染的方式,引導學生讀課文,從中感受“搖花樂”,注重探究式學習,體會思鄉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這句話,體會思鄉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重點: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我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1、以“讀——賞——聯——議——悟”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1)讀:讓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

(2)賞:賞讀文中優美的句子,積累內化。

(3)聯和議:聯絡實際針對重點內容展開議論,鍛鍊學生說和議的能力。

(4)悟:每一節課上,我們應該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2、採用多媒體教學,錄音和《江南桂花香》的mtv。渲染一種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學法: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說教學程式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母親那句話,我把課文分成:桂花香、搖花樂、思鄉情三部分,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桂花鄉、搖花樂”,以更好的理解母親的“思想情”。

1、學習第一部分:桂花香

(1)播放《江南桂花香》mtv,將學生帶到江南桂花香的氛圍中。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桂花香的句子。(讓學生在喜歡的句子旁加批註,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出示具體句子,引導學生理解“浸”字。(培養學生抓重點字理解句子的能力)

(4)把喜歡的句子背誦下來。(賞讀,積累優美的句子,厚積薄發)

2、過渡到下一部分:讓作者難忘的不僅僅是桂花香,更難忘的是“搖花樂”

(1)提出問題:“搖花樂”都有誰樂?(讓學生邊讀邊在旁邊作記號,學會帶問題讀書)

反饋交流,總結:我樂、全家樂、全村樂

(2)引導學生體會“我樂”

指導學生從讀中體會作者由著急到快樂的心情,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纏”,分角色朗讀,著急用什麼成語表示,快樂用什麼成語表示,讓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既注重人文性的教育,又讓學生練好遣詞用句的基本功)

(3)課件出示桂花紛紛落下的場面,感悟作者的想象力。

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並想象訓練,桂花落在我們頭上像什麼?落在脖子上像什麼?落得我們

滿頭滿身像什麼?(這裡作者的想象力是“搖花樂”的精彩之處,在閱讀對話中,將文字語言轉化為會運用的“活”的語言)

(4)放手讓學生合作探究全家樂和全村樂(由“扶”到“放”,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反饋交流讀懂了什麼,指導學生理解父親詩句的意思。

質疑:桂花開在秋天,為什麼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以矛盾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理解母親對家鄉深厚的'感情。

(5)配樂朗讀“搖花樂”深化理解。

3、在此基礎上,出示理解母親的話“外地的桂花再香,也不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

反覆讀,出示問題“外地的桂花再香”僅僅指的外地的桂花嗎?“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是否僅僅指家鄉的金桂?讀前文,然後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體會母親對家鄉的山水人的深厚感情,分組討論,及時鼓勵表揚。

4、師配樂總結課文。

5、通讀全文感受。

整個過程是形散而神不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感悟理解母親的話。

6、佈置作業

(1)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件自己童年裡最難忘的事。(學以致用)

(2)讀琦君其他作品《下雨天,真好》、《煙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7、板書設計:

桂花香

桂花雨搖花樂(我全家全村)

思鄉情

《桂花雨》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蘇教版第七冊第三單元的第十一課。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全文共6個自然段,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意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中。本文文筆細膩,語言清新,樸素典雅,以情取勝,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桂花樹下搖桂花的歡樂情景。教學中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想象搖桂花的歡樂,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聯絡生活實際,談對課後練習4中重點句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教學難點: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法。

1、情境教學法。教師利用電教手段或通過用圖畫創設多種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2、教師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適當的點撥,學生通過動口說、動手錶演以及各種形式的讀,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快樂,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3、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本文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在教學中教師把指導朗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背景音樂選用《閒情聽茶-寄情、鄉情》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六個環節展開。環節1:談話匯入新課

1、我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生活中發生過哪些有趣的或者是難忘的事情呢?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簡單交流即可)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師:童年是有趣的,也有很多難忘的生活片斷。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說的就是作者童年最難忘的事。(板書課題:

11、桂花雨)

2、師:桂花你們見過嗎?(出示桂花圖片)說說你瞭解的桂花有什麼特點?激發學生對桂花的喜愛之情。讀著課題,你產生了怎樣的聯想?美美地讀一讀課題。

3、教師簡介作者琦君以及她的一些作品及特點。過渡:在這桂子飄香的季節,讓我們尋著桂花的香氣,跟隨作者一起走進她的童年生活吧。

【創設了一個回憶童年的特定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重視新授課的匯入,一旦學生對學習內容發生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而對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的簡介,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學常識,對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幫助。】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學生自由讀課文。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提出讀的要求: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

(2)讀懂生字詞的意思,提出理解詞語的建議:聯絡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記號與同學討論等;

(3)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什麼事?

然後,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笨笨拙拙,溼漉漉,吩咐,揀(右邊是東多一橫)、撮(表演動作)、桂花滷:一層糖(或蜂蜜),一層桂花,用木瓢壓緊裝滿封好,放在陰涼處;一個月後,就是可取食的桂花滷。雲腳長毛:颱風節節逼近,天空中的雲層會呈現一絲絲的捲曲絲狀,氣象局解釋,這種雲就叫做「捲雲」。颱風來襲前臺灣的天空,仔細瞧,雲的尾巴就像被撕成了須狀的棉花糖,老一輩的人就說這種雲就像「雲腳長毛」一樣。颱風外圍環流的強風,把屬於颱風的垂直雲系結構吹離了原來的位置,才會形成雲腳長毛的狀態。除了颱風來襲前,像是夏天熱對流旺盛時,也會出現捲雲。)

【這一環節的設計從最基本的字詞著手,腳踏實地,注重基礎。學生們自由輕聲讀課文,不僅給學生留足讀書的時間,而且教給了學生讀書的基本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讀書能力和感受、思考的能力,這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也為學生閱讀文字掃清了障礙,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第一自然段 :喜歡桂花 第二至四自然段:搖花樂

第五至六自然段:母親愛家鄉的金桂,“我”愛童年的“桂花雨”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

環節3:研讀賞析第一自然段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我會先讓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關鍵句 “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

我出示問題1:作者小時候為什麼最喜歡桂花?

問題2: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來寫出他喜歡桂花的原因的?(是用“比較”的方法來寫的。作者在採用比較時,一是比較桂花與梅花的姿態,二是比較桂花開花與不開花時的樣子,三是比較桂花與繁花的豔與味。這三次比較把桂花的香躍然紙上。

【問題1,問題2的設定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研讀賞析第二自然段

首先讓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搖桂花”的時間及其原因的句子。(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

然後出示:“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體驗進行想象。如可以讓看過桂花盛開的同學回憶看到的美景,通過多次朗讀讓學生從“香飄十里”、“浸”等詞語中,感受桂花的新鮮,香味的迷人。

接下來理解兩個數字的詞語“十里和十幾家”作者通過這簡單的描述就把桂花的香寫得栩栩如生。這一段還通過後兩句來寫明什麼時候的桂花最香,讓學生反覆的朗讀比較,學生就會明白。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於學生增強語感,發展語言能力。課文的內化是孩子們學習書面語言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時教者首先讓孩子們直接去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們理解“香飄十里、浸、十幾家”等詞語,學生們在這樣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去感受桂花香氣的迷人,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從而把桂花的美給讀出來了。】 環節5:拓展延伸

除了本文的作者如此喜歡桂花外,歷來的文人墨客也是非常喜歡桂花,並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出示一組有關桂花的古詩詞

葉密千層秀,花開萬點金。(唐.宋之問)(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也得仔細地從綠葉叢中找細花)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宋之問)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唐.張九齡)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宋.楊萬里)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宋.朱熹)清香不與群芳並。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此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提高學生的國學素養。】 環節6:課後作業

佈置作業:課後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校園裡的桂花樹,想想它的姿態有什麼特點?桂花的形狀怎樣?用一段話寫出你眼裡的桂花樹,表達出你對桂花的喜愛之情。

【讀寫結合的練習,其目的是從讀後的感慨入手,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依託,促使學生有感而發,落筆成文,完成讀寫結合的遷移。從理論到實踐,學以致用】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桂花雨》說課稿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開篇明旨,寫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迷人。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寫童年的“搖花樂”第五到第六自然段,寫母親愛家鄉的金桂,同時點題,寫“我”愛童年的“搖花樂”。

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好好體會。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文的內容,從四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出發,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九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能聯絡生活實際,談對課後練習4中重點句的閱讀感受。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二、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教學,我準備分兩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本課時主要讓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在學文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本文的九個生字,以及課後第三題中的詞語。

1、激趣匯入。用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學習這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

出示課題讀題後,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出自己的疑問來,有利於他們更好的投入課文的學習。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組織與同學交流,把課文讀得更好,並將自己得疑問和同學互相探討。

3、檢查初讀情況,學習字詞。老師請個別學生讀各段,相機正音,指導學生正確讀字、句、段。

4、指導弄清各自然段的內容,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想象作者描寫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時候搖桂花的`樂趣,體會文中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作者和母親濃濃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授

這個複習,主要是複習學過的字詞,特別是課後要求掌握的八個詞語,還要複習課文的敘述內容,幫助學生再次理清課文的思路,以便更好地來理解課文。 (二)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第一部分的教學,主要圍繞“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這句句子,讀讀這個部分,想想為什麼愛桂花,從中,也能讓學生認識到桂花樹的特點。

2、重點是學習第二部分,要理解搖桂花的樂趣。

在學生讀了這一部分後,引導討論:為什麼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這得從全家人的活動,以及桂花的用途中去體會。

(1)找出每個人的做法,分角色讀讀,有利於認識父母及作者不同的性格,體會內心共同的喜悅。

(2)交流各人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並指導感情朗讀。重點理解我搖桂花時的動作和話語,母親小心翼翼的動作,和父親隨口吟誦的那首詩,體會一家人對桂子豐收的喜悅。

(3)聯絡實際,瞭解桂花的作用。

(4)對這部分的內容做個總結,談談 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搖桂花的樂趣。並進一步進行朗讀。

3、在總結第二部分後,學生對作者懷念童年時光的感情是不難理解的。所以,第三部分中,重點應指導學生理解母親的這段話: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

要認識到,此時的母親已經遠離故鄉,當母親看到外地的桂花時,說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可以看到母親在想念家鄉了,不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實在是太思念家鄉,太熱愛家鄉,家鄉的什麼都是最好的。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好在我班有好多學生也跟著父母遠離了家鄉,應該理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這句話。)理解到母親的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

(三)課堂總結,深切體會

通過總結課文的內容,感情朗讀全文,進一步複習課文,深切體會文中透露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像作者一樣,學生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事,這裡,進行一個拓展練習,引導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並將此練習作為本課的一項作業——小練筆。

三、說板書

這課的板書力求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簡單明瞭。

喜歡桂花

桂花雨 思念家鄉,懷念童年

“搖花樂”

《桂花雨》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桂花雨》選自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受體會泉城、九寨溝、荷蘭美麗的風光,領悟其特點,體驗“我”兒時搖桂花的快樂,品味泉城的活力之美,九寨溝的神奇之美,荷蘭的閒靜之美以及陣陣桂花雨所透露的鄉情之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培育愛美情趣。本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作者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文章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本文的思鄉情感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一個空白點,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讓學生走進作者與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課設計與研究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研究,根據《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學生的識字閱讀要求,我將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格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插圖,課件和音樂渲染的方式,引導學生讀課文,從中感受“搖花樂”,注重探究式學習,體會思鄉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這句話,體會思鄉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教學重點: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

《九年義務教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直觀教學法、朗讀體會法、啟發誘導法、情境教學法展開我的教學:

1、直觀教學法:由於人們對桂花的瞭解不一定熟悉,所以,帶領學生尋找校園內 的桂花樹,讓學生了解桂花的顏色、形狀、味道進行直觀瞭解和感受,拉近學生和課文的距離,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的詞句。

2、朗讀體會法:通過學生自讀、指定讀、聽讀、演讀幫助學生體會桂花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語感。

3、啟發誘導法:通過激發語、教學媒體從興趣出發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悟

4、情境教學法:教師利用電教手段或通過用圖畫創設多種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學法:

素質教育應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職能不是教學生唸書,而是引導學生去主動積極地探索。因此在叫教學中,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指導: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可以圍繞“作者更喜歡桂花的原因是什麼?”進行提問,然後抓住重點詞“搖花樂”、“桂花香”,讓學生主動探究,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探究意識。

2“讀思議想練”的方法學習課文,根據的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方式來理解課文。”

五、說課時

按照教學設計,本課分為兩個課時。

六、說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激趣匯入:

1、同學們,大家看PPT上老師展示的這些花漂亮嗎,這是什麼花?(相機板書桂花),桂花已經開了。那說到桂花描寫桂花的詩句也不少,我們來讀一讀吧!

桂子花開,香飄十里;金秋十月,桂子飄香。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 維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韓 愈

2、那由桂花的香味你又會聯想到哪些相關的詞語或成語呢?(老師這裡也有一組詞語是形容桂花的香味:)

注:芳香撲鼻、濃郁、迷人、陶醉、沁人心脾

3、是呀,同學們都很喜歡桂花。臺灣有位女作家叫琦君,她一生漂泊,11歲離開家鄉,32歲去了臺灣,60歲又移居美國,84歲重回故鄉。可是,無論她身在何處,讓她最難以忘懷的就是故鄉的桂花和她童年時代搖落的那一場——桂花雨(板書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回到童年,去感受那一場——桂花雨吧,齊讀課題。

《桂花雨》說課稿7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桂花雨》。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程式、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段開篇明旨,寫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迷人。第二到四段寫童年的“搖花樂”。第五到六段,寫母親愛家鄉的金桂,同時點題,寫“我”愛童年的“搖花樂”。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

基於對教材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課標對中年級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節課“鮮”、“謝”等十個生字,會讀“拙”等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3、能聯絡實際生活談談對課後練習4中重點句的閱讀感受。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學會鑑賞,學會積累,並聯系生活實際學會仿寫運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家鄉的懷念。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文章不光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還有著優美的語言,學是為了用,培養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學會仿寫運用的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以“讀——賞——悟”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1)讀:讓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

(2)賞:賞讀文中優美的句子,積累內化。

(3)悟:每一節課上,我們應該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2、學法: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感受,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教學,我準備分兩個課時完成。

在第一課時中主要讓學生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本文的九個生字,以及課後第三題中的詞語。

下面我將主要講第二課時的內容: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想象作者描寫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時候搖桂花的樂趣,體會文中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作者和母親那濃濃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之情。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這篇課文的第一句說道:“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昨天我們學習了作者喜歡桂花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香氣迷人,令人陶醉。作者那麼喜歡桂花,但更令作者喜愛的還是那樂趣無窮的“搖花樂”。那麼到底作者的搖花樂“樂”在哪裡呢?當那陣陣的桂花雨紛紛落下時又是什麼樣的呢?好,這一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跟隨作者一起去搖桂花,同作者一起分享那落英繽紛的場景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創設了一個特定的環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整體引入提高了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把握的能力,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這樣設計運用舊知引入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和本節課的新知產生有機的聯絡。

(二)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第一部分的教學,主要圍繞“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這個句子,讀讀這個部分,想想為什麼愛桂花?從中,也能讓學生認識到桂花樹的特點。

2、重點是學習第二部分,要理解搖桂花的樂趣。

在學生讀了這一部分後,引導討論:為什麼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這得從全家人的活動,以及桂花的用途中去體會。

(1)找出每個人的做法,分角色朗讀,有利於認識父母及作者不同的性格,體會內心共同的喜悅。

(2)交流各人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並指導感情朗讀。重點理解我搖桂花時的動作和話語,母親小心翼翼的動作,和父親隨口吟誦的那首詩,體會一家人對桂子豐收的喜悅。並注意幾個問題: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這句話。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聯絡實際,瞭解桂花的作用。

(4)對這部分的內容做個總結,談談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搖桂花的樂趣,並進一步進行朗讀。

重視以讀促理解,在充分的讀中體會到課文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情境中得到語言文字訓練。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真正地推動課堂對話的發展。在訓練設計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教法學法化,學法教法化”。

3、在總結第二部分後,學生對作者懷念童年時光的.感情是不難理解的。所以,第三部分中,重點應指導學生理解母親的這句話:“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

讓小組進行討論、交流。要認識到,此時的母親已經遠離故鄉,當母親看到_____。

外地的桂花時,說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可以看到母親在想念家鄉了,不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實在是太思念家鄉,太熱愛家鄉,家鄉的什麼都是最好的。接著進行仿寫練習:外地的環境好,還是(_____)。外地的生活好,還是(_____)。

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加深了理解,對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強了語言文字訓練,鍛鍊了運用語言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三)課堂總結,深切體會

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朗讀全文,讀出作者對“我”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的桂花的熱愛之情。帶著對課文的感悟和體驗回到課文,實質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也是對整體的回顧。通過總結課文的內容,進一步複習課文,深切體會文中透露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的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於是我設計了“說一說你童年中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讓學生從讀後的感慨入手,以實際的生活為依託,促使學生有感而發,落筆成文,完成讀寫結合的遷移。

四、說板書設計

喜歡桂花

桂花雨思念家鄉,懷念童年

“搖花樂”

這樣設計板書,既能形象直觀地概括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又能體現出文章的敘事順序,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桂花雨》說課稿8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桂花雨》。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和說教學流程,說教學反思五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正確認讀“籮筐、姿態、至少、鄰居、提前、尤其、杭州、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通過用抓重點詞,想象畫面的方法,體會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

3、通過感情讀文,朗讀感悟,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學習作者通過寫童年小事表情達意的方法。

我確立此目標有以下四點依據:

一是基於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目標的設計要著眼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習和運用語文。

二是基於對單元重點專案的理解:本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月是故鄉明”,訓編排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眷戀、摯愛的思想感情;而是通過閱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是一樣的,思想的方式、寄託的物件卻是因人而異,從而體會到作者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

三是基於對教學內容的認識:《桂花雨》是一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於故鄉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通過桂花寄託自己和母親深深的思鄉之情。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是基於對學生學情的認識:五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剛剛跨入高段學習的時期,雖然有一定初步閱讀的能力,並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理解力、觀察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正快速發展,但需要進一步加強讀與說的有機結合。據此我將重難點確立為:通過用抓重點詞,想象畫面的方法,體會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通過感情讀文,朗讀感悟,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學習作者通過寫童年小事表情達意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朗讀感悟,自主探究,啟發引導等方法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體現語言本位的思想。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朗讀感悟中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引入課題後,利用閱讀提示,讓學生梳理出問題,帶著疑問去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設計意圖:我設定這個環節,主要是給學生充足的讀書和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

(三)、深入學文,品讀感悟。

設計意圖:設計此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朗讀感悟、想象、交流閱讀體會中感知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在理解母親的話時,旨在讓學生能夠聯絡上下文來理解句子。從而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所學方法學習致用,通過回憶童年小事表達自己的情感。作業設定為寫一次口語交際,目的`是為了便於反饋檢測。

四、說教學反思

一堂課難免有許多不足,反思自己的這節課堂,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雖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做到民主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的還是過多,感覺像是為了完成自己設計的目標而去引導,忽視了課堂生成,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對學生的評價也不是很合理,不及時。(李金龍提到的作者借桂花樹來表達情感,這時候我的評價沒跟上,方法總結不到位)評價針對性不足,導致課堂學生的發言比較單一,沒有啟發學生的思維。

另外,通過這次教學,反思,也讓我認識到教師對課堂的把握,對教材的處理等都需要自己去下功夫學習。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地方, 唯有學習反思才能使自己進步。

以他人為鏡,方能知曉自身最大的不足,對於本節課教學,可能自己還是“當局者迷”,自己還沒有認識到的不足還有很多,懇請各位老師給出指導和建議,使我不斷進步,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桂花雨》說課稿9

《桂花雨》是現當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她的這篇文章非常優美,使人讀後真的象浸潤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著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

雖然文章四溢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不讀就無法理解其中豐富的意蘊,不讀就未能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情感。因此,我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以讀促情的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抓文字用心讀

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接觸範文,仔細揣摩,反覆體味,內心融入。第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都要有目的,不白讀;第二,選好讀的重點去讀,一篇課文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須選擇有助於進行詞句訓練的、有助於挖掘文章主題的'、有利於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內容作為重點來讀。我採用範讀、朗讀、默讀、自由讀、引讀、配樂讀、師生互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若能長期堅持這項訓練,讓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在理解中美讀

在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味來。

1、為什麼說母親卻說:“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呢?我讓學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寫桂花香的句子,那個句子最能體現桂花香呢?學生找出: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裡這兩句。引導學生扣住關鍵詞體會的這兩句不同,這些詩句對桂花的形態、特點進行了恰當的描繪和解讀。學生通過與文中的語句進行進一步的對照,就更深刻地去理解母親所說的話了。 2、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我問“老是纏著”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著,我讓學生試著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為了理解“纏”這個詞,我用情境導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起來就比較到位了。

三、在感悟中讀美

1、課文的第三小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理解“使勁地搖”搖出了什麼?。自己盼望已久的事情發生了,應當是怎樣的心情呢?讓學生帶著歡樂的心情讀文,學生歡樂的心情體現得不夠充分,我又讓學生把歡樂的詞語帶到句中讀。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著畫面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歡樂情景。通過同桌共同享受著歡樂時刻,師生合作說話,來進一步享受“搖花樂”這一快樂時光。

2、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麼?家鄉院子裡的這棵桂花樹,凝聚著母親的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奶奶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桂花雨》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本課為國小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小詩歌。通過對桂花雨的描寫,讓學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本課是一篇小詩歌,對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桂花的特點和桂花雨的現象。

(2)掌握一些詩歌的基本知識,如韻律、節奏等。

(3)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

2.能力目標

(1)通過詩歌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審美能力。

(2)通過朗讀和表演,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表達能力。

(3)通過詩歌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好和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通過詩歌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神奇。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

(2)通過朗讀和表演,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表達能力。

2.教學難點

(1)掌握一些詩歌的基本知識,如韻律、節奏等。

(2)理解詩歌的意義,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四、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義。

2.朗讀法

通過朗讀和表演,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表達能力。

五、教學過程

1.匯入

通過展示一些桂花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桂花的特點和桂花雨的現象,激發他們對自然的熱愛。

2.學習詩歌

(1)首先,讓學生聽一遍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2)其次,讓學生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意義和表達方式。

(3)最後,讓學生模仿詩歌的語調和節奏,進行表演。

3.理解詩歌

通過對詩歌的講解和解讀,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意義和表達方式,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

4.練習

讓學生分組進行詩歌朗讀和表演,提高他們的語音語調和表達能力。

5.總結

通過總結和分享,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義和表達方式。

六、教學評價

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和聽取他們的意見,評價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七、教學反思

通過反思教學過程和效果,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桂花雨》說課稿11

一、整體感知

1、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難忘的。今天讓你們一起走進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那場奇妙的——《桂花雨》。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2、同學們真會思考,下面讓我們帶著疑問用心地讀讀課文把生字念準把課文讀通讀到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

3、大家讀得很認真,讀完了課文你從文章中知道了什麼學生自由交流

4、大家剛才提到的家鄉院子裡的桂花給我還有我的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母親會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課件出示誰來讀讀這句話。

5、“這裡的桂花”指的是杭州的桂花。在杭州有一處小山山上種的全是桂花樹花開的時候香飄十里。這樣一處名勝卻不及我家鄉院子裡的桂花。下面我們不妨一起走進作者家鄉的院子去欣賞那裡的桂花。

6、剛才大家讀了課文家鄉院子裡的桂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桂花非常香搖桂花很有趣?

二、桂花香

1、沒有見到桂花卻先聞到了桂花的`香味。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家鄉桂花香的句子。(板書:桂花香)

2、學生交流朗讀。是啊在作者的筆下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桂花香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句子。

課件出示

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裡。

1、朗讀指導

引讀都說“八月桂花香”雖然現在我們聞不到桂花的香味但老師相信你用心地讀這些句子一定會讓自己也讓我們感受到那份桂花香。

評價語:這是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叫人難忘。這是濃濃的桂花香芳香撲鼻久久不散。

2、體會香味

引入讀著讀著有沒有一個字或一個詞深深地吸引了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浸”

①學生自由說自己的感受

②什麼時候我們會說“浸”字你能用“浸”組個詞或說個句子嗎沉浸——深深地吸引和陶醉了浸潤——慢慢地滲入浸泡——長時間地浸著??其實桂花的香味不也是這樣的嗎

③引讀每當桂花盛開時滿樹生香花香隨風飄散人們都沉浸在了花香裡。村子被桂花香慢慢地浸潤著無時無刻不透露著桂花的芳香。整個村子都浸泡在桂花香中。人們舉手投足間都能感受到那份桂花香。

“全年”:

①為什麼全年我們都能享受到那份桂花香呢

②引讀春天到了泡上一杯濃濃的桂花茶那香縈繞左右久久不散。冬天到了嘗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脣齒留香令人心曠神怡。

3、一年四季我們都能享受到桂花的香難怪母親會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一想到此情此景母親會怎麼說呢課件出示母親_______地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

三、搖花樂

1、故鄉的桂花僅僅是因為它的花香讓我和家人久久難忘嗎你覺得更重要的還有什麼板書搖花樂。課件出示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2、文中哪些地方就是具體描述了“搖花樂”和桂花雨呢?學生交流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這就是搖桂花的樂趣這就是奇妙的桂花雨想讀讀這些句子嗎讀讀你喜歡的句子。學生自由讀

體會“樂”

1、搖桂花對我來說可是件大事我能不樂嗎讀讀第一句話讀出這種樂。

2、同學們這是一種怎樣的樂啊你能用兩個字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樂嗎高興、開心、興奮??你還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這種樂嗎興高采烈、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就讀出這種興高采烈這種欣喜若狂吧。

3、你還從哪兒看到了我搖桂花的樂

① “使勁地搖”——那你就使勁地搖一搖開心地讀一讀吧。

② “滿頭滿身”——瞧桂花落在了你的手上肩上頭上腳上喜歡這樣的感覺嗎那就喜歡地開心地讀一讀吧。

③ “我喊著”——是啊喊出了我發自內心的快樂誰也來喊一喊。

(4)想象寫話深入“樂”

①引讀搖桂花給我帶來了多大的樂趣啊。

課件出示小詩教師有感情朗讀

搖呀搖

搖落了朵朵金黃的桂花

落在了我的手上

落在了我的肩上。

落得我滿頭滿身。

搖呀搖

搖落了滴滴金色的雨點

落進了我的心田

落進了我的夢中。

落進了我快樂的童年。

搖呀搖

我彷彿看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搖呀搖

我彷彿聽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信在你的腦海中一定有了精彩的畫面,那就趕緊拿起筆寫下來吧.(學生練筆)

③交流反饋。啊這雨滋潤著我的心田啊這聲音可真好聽。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多麼富有詩意啊。桂花在你眼中充滿著活力。多麼甜美的歌聲我也彷彿聽見了。

此時作者已經深深地沉浸在桂花雨歡樂的笑聲中也深深地浸潤在童年美好的回憶中讓我們再一起讀感受那份搖花樂。體會父母的樂

此時作者的父母也在場他們也樂了讀讀父親即興寫下的小詩說說他們為什麼樂了。課件出示詩歌:

細細香風淡淡煙

競收桂子慶豐年。

兒童解得搖花樂

花雨繽紛入夢甜。

學生自由交流豐收看見孩子們樂了??

桂花雨中有我們多少歡樂的笑聲有我們多少美好的回憶難怪母親會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一想起這樣的往事母親會怎麼說呢課件出示母親_______地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

四、思鄉情

看著這裡的桂花母親想到了家鄉的桂花想到了孩子們搖桂花的快樂想到了豐收桂花的喜悅同學們母親還會想到什麼呢快速讀讀課文找一找在母親和桂花之間還發生著怎樣的故事呢

悉心呵護桂花——桂花讓母親付出了多少心血。

送桂花給鄰居——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蘊涵著一份濃濃的鄰里情啊他們是多麼友好多麼和睦。

做桂花糕泡桂花茶——是母親的勞動讓我們一年四季品嚐到了桂花的香甜。

是啊母親每年都關注著桂花收穫著桂花她品嚐著桂花的香甜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桂花已經充實了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在母親心中家鄉的桂花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

《桂花雨》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人教新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的第7課。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課文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開篇明旨,寫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寫童年的“搖花樂”。五六自然段寫母親愛家鄉的金桂,“我”愛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桂花樹下搖桂花的歡樂的情景。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想象搖桂花的歡樂,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組課文都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這一學習目標融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於一體。如認識生字、讀記詞語是知識維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學習課文的應該達到的能力目標,又和自讀自悟、與同學交流一樣,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既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是感情滲透的目標。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會存在多大的困難,但同時他們的語文素養現狀決定了他們很難對語言文字形成豐富的想象。因此我確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理解想象課文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這也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法。教師基本採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通過動口說、動手錶演以及各種形式的讀來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快樂,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開課伊始,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桂花的印象。然後匯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激趣閱讀期待,引導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通過分同桌輪讀,評議,保證學生能掃清閱讀障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印象,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整體把握課文之後,向學生提出:“你喜歡哪幾句話?你能想象當時的情景嗎?”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彙報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觀看插圖,經歷智慧碰撞,在不同視角和不同個性的解讀中,豐富想象,形成畫面,使文中桂花樹的樣子,母親送桂花的情景,搖桂花的情景等畫面能真正地鮮活起來,文字的形象能真正實現立體化。

形成畫面之後,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在回憶童年生活時的快樂,此時再回歸整體,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便顯得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

在拓展階段,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使學生的生活與文字的內容得到溝通,既即時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的心與課文融為一體。

(五)、作業

作業佈置學生寫一寫童年的趣事、畫一幅表現童年生活的畫,使語文學習由課內走向課外,由閱讀走向習作。

《桂花雨》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蘇教版國小語文課本四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的第11課。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質樸淡雅,情感豐富而真摯,一如桂花,散發著濃濃的思鄉懷舊情韻,讀後讓人回味綿長。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課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課程改革與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搖花樂”。

2、過程方法目標:以插圖,引導學生讀課文,從中感受“搖花樂”,體會思鄉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這句話,體會思鄉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重點: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三、說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採用“以讀促講”的`方式,以“讀——賞——悟”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賞讀文中優美的句子,積累內化。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通過動口說、動手錶演以及各種形式的讀來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真情。

四、說教學程式

1、激趣匯入,板書課題。(桂花雨)

這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雨嗎?像什麼?有什麼感覺?

(由課題聯想開去,啟發學生想象畫面,談談感受,帶著感受讀題目,訓練了學生的朗讀,也創造了學習情境和氛圍,一舉兩得。)

2、感悟課文

(1)體會“搖花樂”

A、自由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搖花樂,把讓你體會到搖花樂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還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先自由默讀,再交流、表演,最後朗讀體會)

“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

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這就是兒童的快樂,只有兒童才能瞭解,這正是父親詩中寫的那句:細細香風淡淡煙,竟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想象體會:看著這紛紛落下的桂花雨,你們覺得像什麼?這繽紛的花雨落在你的頭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B、“搖花樂”都有誰樂?(讓學生邊讀邊在旁邊作記號,學會帶問題讀書)

反饋交流,總結:我樂、全家樂、全村樂

C、質疑:桂花開在秋天,為什麼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從課文的描述中,你好像看到了怎樣的情景?(以矛盾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理解母親對家鄉深厚的感情。

D、朗讀“搖花樂”深化理解。

(2)感悟思鄉情

A、自由讀最後兩個自然段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母親為什麼這麼想?請你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麼?家鄉院子裡的這棵桂花樹,凝聚著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奶奶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創設情境,引讀母親的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所以當作者把杭州的桂花捧給母親時,母親深情地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縷縷花香,傳悠悠搖花樂,淡淡筆觸,抒濃濃思鄉情。

B.(學習第六自然段)母親的這番話,這份情,自然影響了作者,感染了作者,於是每到這個時候,作者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揺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C、同學們知道作者琦君嗎?

(她是浙江永嘉人,出生於1918年。)(她是當代女作家。)

(她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是著名詞學大家夏承燾先生的學生。)

(琦君是一位高產作家,出版的散文集、小說集和兒童文學作品有30多種。)

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桂花雨》就是作者1962年寫的,那年她44歲,此時的她遠離家鄉,文章流露出的是作者對家鄉桂花的熱愛和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總結:桂花是作者的童年,作者難忘童年的桂花雨,桂花雨中,有甜甜的回憶,桂花雨中,有濃濃的鄉情,所以,作者這樣寫:小時候,……;讓我們再一次讀出作者內心深處濃濃的情……。

3、佈置作業(自由選做)

A、寫感言:從作者身上,從這篇課文中,你讀懂了什麼?用一兩句話寫下自己的感想收穫。

B、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像作者一樣,學生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事,這裡,進行一個拓展練習,引導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並將此練習作為本課的一項作業——小練筆。

五、說板書

這課的板書力求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簡單明瞭。

板書設計:

11、桂花雨

桂花香揺花樂思鄉情

《桂花雨》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

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課文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開篇明旨,寫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寫童年的“搖花樂”。五六自然段寫母親愛家鄉的金桂,“我”愛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桂花樹下搖桂花的歡樂的情景。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想象搖桂花的歡樂,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勤於動腦,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敢於質疑和樂於釋疑的習慣,自主求知的慾望和能力都比較強。但在創新能力、概括、思維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互相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本班學情特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總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2)能力目標:能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母親說的“外地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這句話的含義。

3)、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四、教法學法

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教師利用電教手段或通過用圖畫創設多種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師基本採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適當的點撥,學生通過動口說、動手錶演以及各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快樂,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3、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在教學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說學法

素質教育應強調落實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在是教學生唸書,而是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探索。因此,教學中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訓練指導。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因此學生可以圍繞“作者喜歡桂花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進行提問,然後抓住重點詞語“搖花樂和桂花雨”進行質疑。這樣不僅讓學生主動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讀、思、議、想、練的方法學習課文。根據教材的特點,我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讀懂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探究,注重以讀為本,做到師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共同提高、共同體驗成功歡樂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其理論依據

(一)複習引入,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桂花圖片:這是什麼?

2、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嗎?

3、這篇課文的第一句說道:“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昨天我們品味了作者喜歡桂花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謙虛,不驕傲;是因為它的香氣迷人,令人陶醉。喜歡桂花,更重要的因為原因是什麼呢?

創設了一個特定的環境

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整體引入提高了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把握的能力,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這樣設計運用舊知引入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和本節課的新知產生有機的聯絡。

(二)、精讀感悟課文2——6自然段

第一步:質疑問難,直奔重點。

1)課件出示“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2)學生抓住“搖花樂”和“桂花雨”進行質疑,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寫下有思考價值、牽一而動全身的問題。(怎樣搖?搖桂花的心情如何?搖桂花的“樂”在哪裡?是怎樣的桂花雨?為什麼叫桂花雨)

“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是自主探究的源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樣設計直奔課文的重點,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體現了以學定教的理念。

第二步:精讀感悟,自主探究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2、3、4自然段。要眼到、心到、手到。

課件出示閱讀提示:1)自己學習2、3、4自然段,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問題。

2)勾畫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2、學生自學,小組內交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於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學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走進文字,並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地探究。教學生是為了不教,注重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3集體交流。隨學生的交流而靈活探究,學生說到那一個問題,教師就引導大家來學習這一處。以學生的感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以讀代講,訓練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培養創新思維。交流的要點:

1)、2自然段回答為什麼搖桂花?採用指名讀的方式。

“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理解“浸”,從這句話感受到了什麼?指導朗讀。讀出桂花的芳香。

2)、4自然段回答桂花有什麼用處,採用引讀的方式學習。

2)、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

A提出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的急切的心情?接著指名讀,評議,齊讀。

B教師和學生分角色讀讀母親的對話,互換角色讀。

C體會搖桂花的快樂

首先指名讀有關的句子。“這下我可樂了……好香的雨呀!”評議,聽出快樂嗎?

接著出示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與作者一起感受搖桂花的快樂,學生看圖想象邊表演邊說搖桂花的動作,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歡樂。

然後激發學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樹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讀懂了桂花雨嗎?桂花雨美嗎?美在哪裡?此時落在你頭髮上、脖頸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細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最後學生興奮而激動地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大家一起喊。分組讀,評議。

D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朗讀3、4自然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經過自學,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大概瞭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領,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進入探討階段就會全身心投入。彙報交流的過程既是學生暢談見解和觀點的過程,又是師生“閱讀反思”的過程。發表自己見解,聽取別人的意見,思索別人的看法,反駁錯誤的觀點。重視以讀促理解,重視各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默讀、範讀、分角色朗讀等使學生在老師創設的各種情境中,主動讀書,自主發現。在充分的讀中體會到課文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讀、悟、說、想的學習過程中受到情感薰陶。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語言文字訓練。以情促練,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快樂,進入語言學習的奇妙境界,這便是以練激情。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順學而導,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真正地推動課堂對話的發展。並在訓練設計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教法學法化,學法教法化”。

第三步、突破難點,昇華感情

重點理解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首先學生自讀課文的5、6自然段,讀後提問你們能讀懂母親的心思嗎?學習小夥伴討論、交流。接著進行說話練習:外地的環境好,還是()。外地的生活好,還是()。然後抽生讀5自然段讀出母親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加深了理解,對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強了語言文字訓練,鍛鍊了運用語言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三)、迴歸整體,總結全文:

1、“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2、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朗讀全文,讀出作者對“我”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的桂花的熱愛之情。帶著對課文的感悟和體驗回到課文,實質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也是對整體的回顧。

3、拓展了練習。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說一說你童年難與忘懷的人和事,或說一說你喜歡的植物或家鄉的特產。

讀寫結合的練習,其目的是從讀後的感慨入手,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依託,促使學生有感而發,落筆成文,完成讀寫結合的遷移。

六、談板書

喜歡桂花

懷念家鄉

11

桂花雨

搖花樂

懷念童年生活

一個好的板書,不僅能清晰地顯示出課文的內容,還能突出文章的重難點。並能讓學生能根據板書,理解文章的中心,複習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所以有人說板書是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它能體現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特點,把文章的重難點展現出來了。

《桂花雨》說課稿1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上冊《桂花雨》。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程式和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來像大家闡述我的這堂課:

一、說教材

《桂花雨》這篇課文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對家鄉的思念。本文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課文有8個自然段。文章先寫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真是迷人”。第四、五、六自然段寫童年的“搖花樂”。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第七、八自然段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我”愛童年的“桂花雨”。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桂花樹下搖桂花的歡樂的情景。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想象搖桂花的歡樂,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組課文都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我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品味優美句子和經典詞語,體會作者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為了讓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更集中,更突出,我把第一和第二個目標在課前就已經拜託郭老師幫我完成,所以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在完成第三個目標,具體為:

品味優美句子和經典詞語,體會作者搖桂花的快樂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藉助想象和情景對話,想象搖花的快樂。

這也是我這節課要完成的重點。

教學難點為:體會母親說的“這裡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三、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將教學方法確定為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法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在課堂上我爭取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快樂、體會感情。

3、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在教學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課文

開課伊始,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雨的印象。然後匯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在這一環節順帶介紹作者,也是為了後面學生理解課文儘量形成情感鋪墊。

(二)、複習檢測,整體感知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同學們對課文的內容已經有了整體的感知,為檢測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我先引出問題:“作者對兒時陣陣的桂花雨有怎樣的感受,用一個字來形容,你覺得是哪個字?”其實這個這個問題也是為了把學生帶入這一節課的情感體驗之旅。

(三)、研讀搖桂花三個自然段,體會感情

課文四、五、六自然段是作者回憶童年搖花趣事的段落,同時更是情感激盪的幾個段落,而這種感情更是集中在幾個句子當中。所以我把這節課重點的突破放在三個句子上:

※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

※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裡。”

在這一環節我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讓學生欣賞句子的生動,體會其中飽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充分朗讀,讓學生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與作者一起感受搖桂花的快樂,學生看圖想象邊表演邊說搖桂花的動作,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歡樂。然後激發學生想象的翅膀,說出:“桂花像什麼一樣落下來?”使學生在讀、悟、說、想的學習過程中受到情感薰陶。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語言文字訓練。以情促練,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快樂,進入語言學習的奇妙境界

(四)、昇華情感,品悟鄉愁

母親的話語是文章情感積澱的一個句子,但也是本節可學生難以闖關的一個句子。但是在前面感情體驗的基礎上,這一句的理解,也就是文章難點的突破上,也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最後通過一個寫話練習檢測大家這節課的學習成果。

五、說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