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九篇

說課稿1.38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材把《氧化還原反應》安排在高中化學必修1教材第一冊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中的第三節,有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於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學生對本節教材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以後對化學的學習。

本節教材安排在這裡是承前啟後、合乎情理(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符合由表及裡的學習規律)。它既複習了國中的基本反應型別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重要知識並以此為鋪墊展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較深層次的學習,又還將是今後聯絡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紐帶。所以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教學大綱“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還原反應像原子結構、元素週期律等內容一樣,歷來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應發生必然有還原反應發生,它們絕對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統一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中的對立統一現象到處可見,通過認真引導,就可以使學生逐步理解對立統一規律在自然現象裡的體現。反過來,這又會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對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

1、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各分類方法由於劃分的依據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範圍。

2、使學生學會用化合價升降的觀點及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3、使學生了解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理清5對概念的關係(氧化劑和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被氧化和被還原、氧化性和還原性)及它們與化合價、電子得失的對應關係。

能力目標:

1、思維能力的培養:由表及裡培養思維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養思維的邏輯性。

2、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小組討論、代表彙報的形式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演變,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勇於探索的品質學習化學;通過創設問題情景,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德育目標: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和“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1、3重點、難點

重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難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其中的對立統一的關係。

2、說教法:

古希臘生物家普羅塔弋說過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我覺得,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即不能將學生當作容器來對待,在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遵守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訓令,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準備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主線,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以知識有層次結構為基礎,通過分析,講解,讓教師的認識轉化為學生的認識。

3、以思維訓練為核心,通過提問,討論達到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合作,多項資訊綜合反饋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

4、多層次,具有代表性的習題,進行鞏固提高,為此按照上面思路要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完成教學目的,並適時指導學生有關的學習方法,和將採用講述,講義等具有啟發性的綜合教學方法,把教師的認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識體系,培養訓練學生的思維。

3、說學法

3、1學情分析

九年級化學教材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介紹較簡單,即“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屬於氧化反應,生成物是氧化劑。氧氣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和“含氧化合物裡的氧被奪去的發應叫做還原反應。”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從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然後從化合價的角度去分析氧化還原反應,最後從本質上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3、2學法指導

通過學情分析我採用的主要是探索引申、分析討論的教法,不斷給學生提出問題,創設情境,誘導思維,激發興趣,層層推進,所以學生就沿著由簡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裡的認識規律來思考、推理、判斷和概括總結的程式進行學習,這有利於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特徵及其本質的理解與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在H2還原CuO的這個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氫、銅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變化。針對此問題,緊接著提出Na在Cl2中燃燒是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問題,順勢引導學生用化合價升降的觀點來分析,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是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然後提出元素化合價有升降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的問題。通過分析講座的學習方法,學生不難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發生轉移,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深刻理解,氧化與還原這兩個相反的過程總是同時存在於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原因是,一種物質失去電子,必定同時在另一種物質得到電子,它們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這樣一來,學生靠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思考分析,突破了重點,提示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與物徵。另外通過練習掌握了表示電子轉移情況的方法後,其內心自然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於增強記憶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有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科學的學習方法。

4、說教學程式

4、1教材處理

(1)分散重點、難點:課時安排為2課時。第一課時匯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其與國中四種基本反應型別的關係。第二課時突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氧化劑、還原劑等十個、五組概念。

(2)以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系統概念的建立為主線,從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徵到化合價升降的表面現象再到電子轉移的本質原因層層推進,逐步深入;並以基本型別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係、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等為輔線來充實基本概念;同時加以一定量的應用、練習來鞏固、深化和發展概念。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演變,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勇於探索的品質學習化學。

(3)用電子轉移觀點來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由於知識本身較為抽象複雜,且高一學生缺乏對物質結構的認識,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較弱,所以學習此內容時會感到困難,而且氧化劑、還原劑等十個、五組概念易混淆,為了方便記憶,由簡入深的方法進行記憶。比如說:通過簡單的反應(Zn+2HCl==ZnCl2+H2↑)來記憶各個概念。這樣就可以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和“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4、2教學環節的解決辦法

(1)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複習化合價概念,抓住化合價的變化跟電子得失的關係,通過分析氫氣跟氧化銅的反應,鈉在氯氣中燃燒等例子,從得氧失氧、化合價的升降、電子轉移一環扣一環地由表及裡地揭示反應的實質,從而形成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正確理解概念間的相互關係,例如講氧化劑和還原劑時,應著重說明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奪得電子而發生還原反應,還原後的生成物叫做還原產物;還原劑失去電子而發生氧化反應,氧化後的生成物叫氧化產物。讓學生認識到氧化劑和還原劑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課堂上要有計劃地留出充分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鞏固,並在此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疑點的解決辦法

氧化還原反應與化學反應基本型別的關係: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複分解反應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對於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看具體的而定。

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只取決於得失電子的難易,而不取決於得失電子的多少。得失電子的難易往往可以通過反應的條件和反應的程度加以判斷,一般說來,反應條件越容易,反應的程度越劇烈,則得失電子越容易。例如:Na和鹽酸反應比Al和鹽酸反應劇烈。

元素價態與氧化性、還原性的關係:一般常見的處於最低價態的元素具有還原性;處於最高價的元素具有氧化性;而處於中間價態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通常以一種性質為主。如S、Cl2以氧化性為主。

說明以上所述解決辦法將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故下面教學程式將不再重述。

4、3教學程式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教學中應以讓學生掌握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和常見反應為主,不宜把問題向縱深引申。我對本節課的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

[引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主線,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實驗)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請學生寫出反應方程式2Mg+O2=2MgO

(提問)此反應屬於什麼反應型別?(學生隨意發揮: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Mg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

H2+CuO=Cu+H2O此反應屬於什麼反應型別?(置換反應、還原反應)

CuO失去氧發生還原反應。

科學家早以從得氧失氧的角度認識了氧化、還原反應,這是最原始最基礎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問中只屬於還原反應嗎?否。還屬於氧化反應即為氧化—還原反應。由此可知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存在,同時發生,它們是對立統一,不能分開的。知識是有階段性的,許多概念是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進行“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提問)2Na+Cl2=2NaCl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學生:不是)

事實是氧化—還原反應。(學生愕然。)

(激發學生思維中的矛盾點,引出氧化還原反應進一步的認識)

(討論)三個反應的新的共同點,可提示從化合價角度分析。

學生討論、分析、尋找規律,得出結論:元素化合價有升降。

[新課]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凡是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元素化合價有升降。

(探究)各寫出一個符合下列條件的有關化學方程式,並判斷是否氧化還原反應:

兩種單質化合;兩種化合物化合;單質與化合物化合。

一種物質分解成兩種物質;一種物質分解成三種物質。

非金屬單質置換非金屬單質;金屬單質置換金屬單質。

複分解反應:氧化物與酸、氧化物與鹼、酸與鹼、酸與鹽、鹽與鹽。

(聯絡舊知、鞏固新知展開思考、打下伏筆)

(討論)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型別的關係。

(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各分類方法由於劃分的依據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範圍;

(複習)反應H2+CuO=Cu+H2O中H2因得氧發生氧化反應,最終H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1價;CuO因失氧發生還原反應,最終Cu的化合價從+2價降低到0價。得出氧化還原反應與化合價升降的關係。

第二課時

(設問)為什麼氧化還原反應前後元素化合價會發生變化?其本質原因是什麼?(培養學生由表及裡的邏輯性思維)以NaCl、HCl的形成加以分析。

(結論)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移)。

(小結)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與化合價升降的關係。

為了方便記憶,給出口訣:高失氧,低得還,中間看情況。

(講述)氧化劑、還原劑概念

要求:理清五對概念: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性、還原性;被氧化、被還原;

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產物、還原產物。

為了方便記憶,結合簡單的方程式(Zn+2HCl==ZnCl2+H2↑)

和口訣:氧化劑(具有氧化性),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得到還原產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得到氧化產物

(充實概念)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比較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一般方法

(聯絡實際)氧化還原反應對生產、生活的意義

(總結)氧化還原反應概念間的相互關係(由學生提出觀點,相互補充後整理得出)略。

(目的是構建知識網路,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5、板書設計

第一章 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

一、氧化還原反應

1.概念:從得失氧分析

2.特徵:從化合價的變化分析

3.本質:從電子轉移分析

C+CuO====Cu+CO↑

得氧:C氧化反應 化合價升高 失電子

失氧:CuO還原反應 化合價降低 得電子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兩小兒辯日》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4課《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二篇文言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古時候兩個孩子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兩小兒勇於探索,大膽質疑的品質,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二、說教案

《兩小兒辯日》一課是培養學生感知文言文的好課例,因此我教授本課時訓練重點確定為:

1.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疑難字詞,能根椐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兩小兒為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預習:

1.熟讀課文大概瞭解文意。

2.搜尋關於孔子的資料(生平、言論)。

3.思考課後練習題。

三、說教法

本堂課因為是孩子們初學古文,所以在本文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樂讀趣學,自主感悟。通過藉助課後註釋理解文章,教師適當點撥,講解。重視古文的讀,要求學生讀出古文的韻味,讀懂文章的意思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四、說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以教師的導,學生的學習為教學主線,去營造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學習氛圍,以接受變探究的演化形式,逐步深入,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惑,積累。從而解決出學生學習古文的困難,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學法,快樂輕鬆地學習古文。

五、說過程

(一)引導釋題,匯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複習舊知引入新課的方法,由“辛”字入手,加部首說“辯”字匯入課題,解釋“辯”字的字義,從而以“辯”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講的就是兩小兒辯論太陽,此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再一次讀課題,然後層層深入、質疑,兩小兒辯論太陽的什麼呢?讓孩子深入思考,以此交待了學文的目的,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文。

(二)指導學法

由於學生學古文,較難理解,在此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初學古文的感受,從而總結出古文不好讀,不好懂,明確了學習古文的方向和目標,緊接著老師配樂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學生通過傾聽總結讀法。學生自由練讀,並由此解決了古文不好讀這一難點,就是讓我們多讀,反覆讀,緊接著教師趁熱打鐵牽出古文不好懂的這一難點,學生各抒己見,自己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老師再一次強調出學習古文的目的就是讀懂意思,讀出韻味。

(三)依照學法逐步解文

在學生讀通順的基礎上,我進一步質疑:這篇文章到底給我們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學生概述的'過程中,交流孔子這一人物,為後面學習文章,揭示人文內涵,做好鋪墊,並且在學生概述故事內容的同時,又緊接著質疑:孔子在什麼情況下遇見兩小兒的?無形中對文章第一節內容就在老師質疑,學生解疑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並在此強調“鬥”的含義,過渡到第二節的學習,明確兩小兒辯論的觀點,通過分析“也”字,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由此以“辯”為主線,教師引導學生先獨立學習,後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三四節的學習,通過抓重點字詞、分析句式、課件演示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兩小兒辯鬥時各持的理由是那麼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以理解促讀,讀出味道,讀懂意思,老師在這則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重點把握住了文字的內容,體現了文字的工具性。

(四)研讀課文,讀後明理

最後,我重點抓住孔子“不能決”,讓學生體會人文內涵,讓學生交流孔子的言論並結合蒐集孔子的資料,明白體會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學習兩小兒勇於探索,善於觀察,勤學好問的精神,並將兩小兒提出的問題設計成以教師提供資料,學生課後解決的方法,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

(五)總結拓展,延伸課外

學古文不能只學不積累,積累什麼?積累的就是我們的學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讓學生感受古文與現代文不同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對學生今後學習古文打下基礎,這樣從開始學生討論學法,到教師最後總結學法,無時不體現出,我們學的主動不僅在學內容,還在學方法。也正體現老師的教是為了不教這一理念,最後佈置學生回去講故事,排課本劇的形式,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整堂課最終做到的是以理解促讀,以讀明理的辦法,一步步紮紮實實學好古文。

六、說板書

從字數上看板書有些繁瑣,但我認為板書總是為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服務的,為了讓學生能直觀的理解,我從題眼“辯”字為主線到兩小兒辯論的觀點,理由最後結果,讓學生觀其則明文意,梳理出文字的內容。

我的這堂課中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略,根據課堂反饋定論),但是,我最終能較好地體現了我此次課堂教學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學生要學的有收穫,而我教的要紮實,也希望各位老師能為我提出寶貴的意見。

說課稿 篇3

1.說教材:

本文描寫了一群善良的村民冒著生命危險救援困於海上船員的感人故

事,重點刻畫了年僅16歲的漢斯的形象,讚揚他在生死關頭不顧母親的極力挽留,挺身而出,捨己救人的高尚情操。課文第1節描寫了船員們海上遇險的情景,交代了事情的起因。2-6節主要通過漢斯與母親的對話,介紹了漢斯為了不讓受困於海上船員無助地死去,不顧自己的.安危,說服了母親,參加救援行動,最後終於救出船員。本文中最感人至深的地方是那深切的母子之情。

2、說學情:

本課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的第二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例如在識字過程中強調抵不漏一點,做動作理解“筒狀”的意思。在理解課文中令人感動的部分則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主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讀思結合,讀說結合,讀中感悟,讀中生情。

1、說目標:

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來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目標見

“教學設計”部分。其中第一包括識字、積累詞語等知識點的落實,由於學生經過一年的訓練已經具備了自學生字新詞的能力,教師只需對於一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難理解的詞進行講解或補充,可以通過學生自學、小組自學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目標二三是課文重點段落,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多種形式反覆朗讀感悟體會漢斯的捨己救人。第四是想象母親等待兒子歸來的情景。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最後一個目標則是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提出的要求,使學生懂得:當別人遇到困難、危險時,要儘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旨在鼓勵學生學習課文後要曉知以理。

2、說策略:

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將教學分為六個環節在課堂中實施。

一、揭示課題。開頭用課文第一節引入課題,便於喚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讀通課文,大致瞭解內容,說說哪個人物留下深刻印象。

三、重點學習四五小節。讀一讀課文圈一圈劃一劃印象深刻的詞句,為什麼?讓學生找出有關句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感受與體會,最後讓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將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想象練習,則是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緊密聯絡課文內容,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

四、學習課文其他內容。學習2、3小節,結合詞語教學,通過引讀讓學生感受到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救援工作成功。

五、總結課文。

六、課外拓展,情感昇華。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好,我叫…,我說課的題目是《將敬酒》,下面是我的說課內容。

《將敬酒》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和學生學過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屬同一個時期的作品,並且二者在思想內容上也有相似之處。《將敬酒》本事漢樂府的曲調之一,是為勸酒而唱的歌辭。

學習本課,老師的指導閱讀很重要,教師通過指導閱讀讓學生理解詩歌大意,並在閱讀中培養學習詩歌的興趣,進而背誦詩歌,融入詩歌的鑑賞中來。《將敬酒》是鮮明表現詩人個性的一首勸酒詩,由於此詩易有及時行樂、悲嘆人生的消極思想,如何看待這種思想,如何理解詩人的狂歌痛飲,則對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要求讀懂還要求學生學會鑑賞。因此,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念態度,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體會詩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在情感及潛在的抑鬱情緒。體會李白詩歌誇張的藝術手法。

2.思想教育目標:瞭解李白的品質;培養學生勇於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

3.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聲情並茂,準確傳達情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篩選資訊,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分析的能力。

第二、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圓滿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依據教材內容,確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 閱讀詩歌,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鑑賞此詩的誇張、對比等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發表對李白痛飲狂歌的見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第三、根據以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要求,本課主要充分利用以下教學方法講授課文:

1、誦讀法:按照“音讀,意讀,情讀,美讀”的閱讀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並在閱讀中去審視文章的思想內容。

2、導讀法:教師在大量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講述背景,引導學生了解詩歌的主旨,重點在於詩人豪放灑脫的形象感悟上。

3、比較法:比較李白和杜甫的創作風格。通過對李白、杜甫生活年代,個性特點,個人經歷,創作風格等方面來比較。

第四、重點講授本節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匯入:詩仙是哪位大詩人,酒中仙又是誰的自稱?李白一生詩酒相隨,“李白一斗詩百篇”而又“舉杯銷愁愁更愁”。大濟蒼生而又處處碰壁的李白有悲嘆,有憂愁,但李白畢竟是李白,他的憂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也不是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李白的憂愁中有達觀,李白的憂愁中有豪放,《將敬酒》就是他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

(二)多媒體展示配樂朗誦,同時,展示與本詩相關的畫面,如李白的狂歌圖、黃河奔流圖等。

(三)分析鑑賞:

1.先從整體上把我詩歌內容和情感的脈絡並輔以投影板書,是學生一目瞭然。

2.再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設計好的一系列教學問題,讓學生鑑賞,包括詩歌內容,語言,思想主旨等方面。尤其比較本詩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另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異同,應到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提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此外,課下還可以鼓勵學生聯絡以前學習過的杜甫的詩,談談李白與杜甫詩歌的區別。

3.讓學生髮表對李白痛飲狂歌的見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提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針對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討論閱讀,或者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見解以作文的方式寫下來。

4.小結部分(包括詩歌的主旨和內容,詩歌的語言特點和藝術特色等。主要是讓同學們回憶本堂課的內容,加深印象,爭取課堂上就能掌握學習本課需要掌握的知識。)

(四)作業佈置:完成課後練習,並背誦課文。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 ,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指導。

說課稿 篇5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學會讀書、自能讀書”。本節課,針對略讀課文的特點,以探究“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何能堪稱世界第一”為主思路,為學生搭建自主閱讀、交流的平臺;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在自主質疑、互相交流中構建對文字的自我認知;重視文字的人文內涵,引領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驕傲自豪之下的環保意識。

二、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本課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八冊的最後一篇略讀課文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介紹地理知識的說明文,文章條理層次清晰,作者通過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充滿了對祖國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熱愛,洋溢著驕傲、自豪之情。在介紹時作者使用了多種說明方法,細緻地展現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罕見奇觀。文章語言優美,有繪聲繪色的神話故事、準確無誤的數字、恰倒好處的用詞,使這篇文章成為一篇文質兼美的好篇目。

《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用列舉數字和比較等方法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長、深、大,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之最;用優美的語言文字描繪出氣象萬千、豐富多彩的世界第一的奇異景觀;用科學的事實說明那裡生物的多樣性,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全文雖屬說明文,但通篇洋溢著對對祖國雅魯藏布大峽谷強烈的熱愛、驕傲、自豪之情。

2、學情分析

學生從《龍》、《觀潮》、《美麗的小興安嶺》等學習中,感受到了祖國的騰飛、山河的壯麗及富饒,為學習本文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礎。而地理方面知識的欠缺及文字中的名詞術語,給學生理解帶來困難,應恰當地補充課外資料。在教學方式上,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質疑,主動探究,並願意和同學交流感受。引導學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興趣的問題,如:為什麼說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重點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從山和水的變化感受形態之多樣,景觀之奇異,利用媒體欣賞圖片,引導學生想象大峽谷是怎樣一幅神來之筆。

三、教學目標:

1、 認讀10個字(包含一個多音字“藏”)。

2、 朗讀課文。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產生熱愛雅魯藏布大峽谷併為之驕傲的感情。

3、 感受到善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尋求方法進行驗證的科學態度,以及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景觀,感悟大自然的壯美神奇。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自主解讀文字之後,提出問題,融於課堂活動之中

四、主要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上不僅有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在它的腳下還有地球上最大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去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二) 認讀字詞,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認讀字詞。

(1)珠穆朗瑪峰(課件出示圖片及數字)

(2)雅魯藏布江 祕魯 (注意多音字,再組詞)

(3)馬蹄形(想象,用手比一比樣子,出示圖片。)

(4)涓涓細流 簾簾飛瀑 滔滔江水(對比讀,談感受)

(5)咫尺為鄰(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課文中說誰與誰咫尺為鄰?出示句子填空,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

3、分自然段讀課文,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1、創設情境,自學準備。

2、師:這樣壯麗的景觀,我們怎樣向世界來介紹呢?今天,我們召開一個新聞釋出會。作為旅遊者、記者,你最想了解什麼?作為新聞發言人,你想介紹些什麼?請你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問題,組織發言。

3、組織新聞釋出會(隨學生的答疑與介紹,相機學習第2、3、4自然段)

第2自然段:(當學生以記者身份問到大峽谷的長、深各是多少時,出示填空題)雅魯藏布大峽谷長( ),平均深度是( ),最深處達( )。

(1)填空,從這些數字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對比,體會:看到這組資料你想說些什麼? 世界著名峽谷對比表峽谷名稱 長度 最深處達中國雅魯藏布大峽谷 504.6千米 6009米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370 千米 2133米祕魯科爾卡大峽谷 90 千米 3200米

(3)指導朗讀: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美國的……曾被列為世界之最,但它們都不能與雅魯藏布大峽谷一爭高下。 1“不容置疑”是什麼意思?課文中說什麼不容置疑? 2 什麼是“一爭高下”?文中說誰與誰不能“一爭高下”?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3帶著感受朗讀。

(4)師生小結:此時,你最想對全世界說什麼?(表達驕傲自豪之情)

第3自然段 (當學生以記者身份問到大峽谷的景色時,出示相關語句) ……映襯著雪山冰川和鬱郁蒼蒼的原始林海,……從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從涓涓細流、簾簾飛瀑到滔滔江水,……從遍佈熱帶雨林……皚皚雪山,……神來之筆。

(1)理解文字:抓住重點語句,感受大峽谷的`氣象萬千、豐富多彩的奇異景觀。

(2)展開想象:為什麼說是“神來之筆”?在你面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範讀欣賞:課件展示大峽谷的奇異景觀,談談你的感受。

(4)想象再讀:師生對讀。

第4自然段思路一:由“自然帶”引入(當問到生物多樣性的問題時)

講解:關於垂直自然帶的相關知識。

思考:在同一坡面上有高到低形成9個垂直自然帶,會給這裡帶來什麼?

學生結合課下蒐集的資料介紹大峽谷生物的多樣性。(出示垂直自然帶圖)思考:在同一坡面上由高到低形成9個垂直自然帶,會給這裡帶來什麼?

思路二:由“美譽”引入

想象:“動物王國”是什麼樣?“植物型別博物館”又是什麼樣?

思考:為什麼在這裡能看到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動植物?(聯絡前文氣候條件與之關係)出示垂直自然帶圖,感受生物的多樣性。

學生結合課下蒐集的資料介紹大峽谷生物的多樣性。

(四)課堂小結

1、師生總結全文。

2、再讀課文最後一段,談感想(激發學生保護自然之情)。

五、板書設計

總起 ------------ 雅魯藏布大峽谷---------最深 美麗

神奇--------------------傳說 神奇

分述 世界之最-------------最深最長 令人

自然博物館--------垂直 西藏江南 嚮往

總結 神祕之境------------美麗

六、學習效果評價

本課我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在充分的自主解讀文字之後融於新聞釋出會中,以記者和旅遊者的身份結合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以新聞發言人的身份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了調控的作用。 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字內容,解決重難點,保證一課時能完成略讀課文的教學任務。在理解詞語時用詞語配圖片的形式,直觀、形象、省時。在理解大峽谷的奇異景色時,讓學生談感受後欣賞景觀圖片,利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再帶著感受朗讀課文,突出了重點,加深了印象.

說課稿 篇6

一、 說教材

教材分析

《瑞恩的井》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加拿大一個6歲的小男孩瑞恩為了實現讓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潔淨的水的夢想,額外幫家裡做家務來攢錢造井,他的事蹟感動了身邊的很多人。終於,瑞恩的井建成了。這就是夢想的力量。瑞恩的愛心、決心和執著,感染著每一個人。

教學要求

1、理解故事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舉止上去把握人物內心的精神世界

3、培養學生瀏覽、篩選、處理資訊的能力

4、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有意義的人生觀、價值觀

5、激勵學生超越自我,實現夢想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舉止上去把握人物內在的精神品質

2、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有意義的人生觀、價值觀 激勵學生超越自我,實現夢想。

二、說教法

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體驗自學課文的過程,體驗合作探究學習的樂趣。

三、 說學法

整個教學過程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教師適時指導。鼓勵學生運用多讀,多思、多寫、多說的邏輯順序進行學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注重優等生對學困生的幫扶工作,使學困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最大的進步。

四、 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課文 教師提問

1、我們在“地球家庭”這個單元了認識了幾個小朋友?

2、他們在你們的心目中都是怎樣的孩子?大家來說一說!

3、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小朋友,同學們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能告訴老師他叫什麼名字嗎?

4、教師板書:瑞恩 教師繼續談話:瑞恩是加拿大一個普通家庭的六歲小男孩,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瑞恩,走進他的心靈深處,一起學習他的故事——《瑞恩的井》。 (設計意圖:使學生充滿信心的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 )、彙報預習情況

1、交流課前摘錄的生字詞和好詞。

2、教師出示課件:募捐、捐助、募集(他們是什麼意思?)

3、出示有關課文內容的填空題: 瑞恩是( ),他從老師口中知道( ),他還知道打一口井需要( )。於是,他( )掙到了70美元。可是這錢不足以打( )。在( )的幫助下,瑞恩開始了面向整個加拿大的( ),他的同學也加入捐助的行列,他們還與非洲的孩子( )。兩年後的( ),8歲的瑞恩和媽媽來到( ),這裡有一口( )。當地的孩子們( )瑞恩的到來。現在,瑞恩的募集活動( ),那些錢將被用來( )。

4、根據同學們填寫的內容,引導學生分段。 (設計意圖:對學生預習能力的檢測,同時也是對學生概括能力的檢測。)

三)、默讀課文,談“知道”

教師將各大段分給各小組,各小組通過合作交流的方法找到最值得一說的內容,在班級上彙報。 (設計意圖:使學生充分享受自主權以及獲得教師與同學肯定的成就感,同時也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學習中體會協作精神在學習中的必要性。)

四)、學生再快速讀課文,質疑提問

1、學生提問,學生回答。

2、教師提問;

①瑞恩的井——為了這個痛苦的社會。

②我希望非洲每個人都能喝上乾淨的水。 (這兩句話你如何理解?)

③小組合作交流彙報。 (注:這兩句話是本文的重點,如果學生在彙報中已經對這兩句話加以自己適當的理解,教師就沒有必要再出示這兩句話了!)

3、“我希望非洲每個人都能喝上乾淨的水”。這句話在文章中出現了兩次!讓我們一起來做瑞恩讀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瑞恩的內心世界。(出示課件) 面對老師介紹的非洲孩子沒有水喝,瑞恩默默地對自己說—— 面對當地居民的.真摯感謝,非洲孩子們灑下的熱淚,瑞恩更加堅定地對自己說—— (設計意圖:對學生不能夠深刻理解的內容,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的理解。)

五)、 感情薰陶、拓展訓練

1、教師談話:一個六歲的加拿大男孩,在他的身上有著怎樣的高尚品質?請拿出你們的紙和筆寫一段話評價一下瑞恩。 (學生暢所欲言)

2、教師再次談話:瑞恩這麼棒,這麼讓同學們崇拜,那你們想不想更深的瞭解他呢? (出示有關瑞恩的資料)

3、教師繼續談話:其實像瑞恩一樣為他人著想,為他人獻愛心的善舉,在我們這個“地球家庭”中有很多,你們能說一說嗎?

4、同學們的一字一句,讓老師感動,讓老師深深的感受到你們也是一個個充滿愛心的孩子。那麼就讓我們一邊看圖片一邊唱起“愛的奉獻”這首歌,感受“愛”的力量吧!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與寫話的形式,使學生深入瞭解主人公瑞恩得那個神品質;圖片與《愛的奉獻》這首歌的同時播放,使學生感受愛的力量,愛的偉大。)

六)、作業

瑞思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你的夢想是什麼,又如何實現呢?以“我的理想”為題寫一篇作文。

(設計意圖:對自己人生價值的一個定向。)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本單元屬於“欣賞﹒評述” 活動。通過教師的講述、演示,加上大量圖片解析,使學生經過課堂練習之後,對photoshop軟體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使學生強烈感受到電腦創作所營造的獨特的美,從而引發學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慾望。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並瞭解電腦這一現代工具在美術創作中的作用,初步學習用於美術創作的主要電腦軟體。

2.通過欣賞電腦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熱愛美術的興趣,深刻認識電腦這一神奇的工具,引發學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慾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電腦這一神奇工具的功能及在美術創作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對某一繪圖軟體工具的合理使用。

三、說教法: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探究合作法,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領悟課程中人與人之間資訊的美好情感的傳遞,從而感受知識的價值、情感的價值。

四、說學情:基於學生基礎知識我先讓學生photoshop軟體,一邊在電腦上操作,一邊對學生介紹:photoshop軟體中的介面主要由選單欄、工具箱、浮動面板三部分組成,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工具箱一欄主要有哪些工具?除了書上用文字介紹的重要工具外,說說這個工具欄中其他符號的'名稱(還有著色工具、噴槍、選框工具、套索工具等),也可以用文字在教材上進行註明。再採用圖文並茂方式進行教學。

五、教具準備:電腦以及相關圖片

六、說教學過程:

1、激情匯入:

欣賞圖片,激發興趣

欣賞課本中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課本中的圖片屬於哪種設計

歸納:動畫設計、網頁設計、海報設計、景觀效果設計、展示設計。

2、討論分析,掌握方法

認識photoshop軟體中的工具欄。一邊在電腦上操作,一邊對學生介紹:photoshop軟體中的介面主要由選單欄、工具箱、浮動面板三部分組成,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工具箱一欄主要有哪些工具?並且向學生指導它們各自的操作以及作用。包括 (移動工具 畫筆工具 選框工具 縮放工具 裁切工具 圖章工具)

3、電腦影象處理

以圖片為例,用工具欄中的工具進行影象處理。

4、學生作業

在電腦上嘗試利用電腦影象處理軟體中的工具欄,對電腦中未加工的圖片進行處理。

5、課堂小結。

6、本課的時間安排:匯入2分鐘,講授15分鐘,學生創作及合作20分鐘,評價作業6分鐘,小結2分鐘。

說課稿 篇8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我理解為:一是讓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讓學生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的寫作手法,為本單元的習作奠定基礎;三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讓學生感受宋慶齡的誠實守信”作為情感目標;把“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作為知識目標;把“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作為能力目標;把“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確定為教學策略。

大家都知道,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後才能知道,水果的營養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咬文嚼字,反覆誦讀,在體悟情味中賞析語言,在推敲語言中領悟意境。

在讀的方式上採取由淺入深,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層層遞近的方式讀。如同燒磚,多讀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溫,溫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變成了磚頭,磚和土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書讀到一定程度,課文語言和精神營養就會轉化為學生心靈的有機組成部分,就會成為學生語感結構和精神系統中有活力的細胞了。具體做法是:

一讀:統攬全篇,弄清課文寫的人物是誰,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二讀:抓詞理句,找出能說明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三讀:進入情境,突出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四讀:劃分角色,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以上所說的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

3.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後等形式)。

教學重點:

1. 體會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裡的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後等形式)。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能通過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預設 [ XXJXSJ. ]

一、談話揭題:

1. 談話交流:回顧第二組課文中認識的幾位名人,引出“宋慶齡”。學生自由交流課前所瞭解到的關於宋慶齡的資料。教師隨機引導學生閱讀課後的“資料袋”並適當補充。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二、明確要求

1、回憶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2、學習閱讀提示

學生自由讀讀閱讀提示,畫出閱讀要求

三、初讀感知:

1. 整體感知: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學習生字“耀”、“釋”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3、理清線索,弄清人物

課文中講到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四、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品析課題

再讀課題,說說失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

3. 合作探究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語言讀出她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邊讀邊找,作上讀書記號。

4、 學生交流:(以下是學生可能交流的幾個方面,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指點、引導)

l “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隻呢!”

慶齡很喜歡伯伯家的鴿子,但為了守信用,而放棄去伯伯家的機會。(教師引導學生讀好兩個感嘆號,讀出宋慶齡對鴿子的喜愛。)

小結:那麼漂亮的鴿子等著慶齡去,可為了等小珍,慶齡還是決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諾言的孩子啊!

l “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是啊,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請同學們說一說,這時小慶齡在想什麼?

l 當父親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時,慶齡連說“不行!不行!”,並把手抽回來。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也可隨機採訪“小慶齡”當時的想法。)從哪裡讓你體會到了小慶齡的守信

l 當母親提出可以回來後再向小珍解釋時,慶齡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如肯定學生的朗讀:看慶齡說得斬釘截鐵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個守信的孩子!)

l 當父母贊同她留下來時,慶齡點點頭,甜甜地笑了。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慶齡此時在想什麼?為何笑得那麼甜?)

4. 朗讀全文:自由練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合作朗讀全文。

5. 回扣課題:如果請你給這篇課文的題目加一個標點符號,你會加什麼符號?指名說,最好能說說理由。(隨機板書標點“!”,感受小慶齡態度的堅決)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齊讀課題,昇華主題。

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後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板書設計

我不能失信

爸爸↘ ↗ 伯伯

宋慶齡

媽媽↗ ↘ 小珍

說課稿 篇9

第一、 分析教材。

1. 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記》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篇課文線索分明,語言樸素優美,意蘊深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識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課文,今天把它作為一節複習課來上是希望讓學生能對文言知識進行再積累、再鞏固的同時學會一些複習文言文的方法,這對今後的文言文學習都大有裨益。

2.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共同發展的三維教學理念,結合文言文的體裁特徵,本文教學目標設定為:

(1) 理清本文的線索,把握課文內容。

(2) 理解重要實虛詞的含義,歸納文言現象

(3) 體會世外桃源虛實相生,寄託的社會理想。

3. 教學重點。

本文的教學目標就是本課的學習重點。

4. 教學難點。

本文的難點就是目標的(3)

第二、 分析教法。

(1)這節課主要採用問題導引法、討論法、歸納法。對於已經學過的文言文,學生對於文中的字、詞、句子以及課文的內容,都已經有一定的瞭解,因此放開手讓學生去識記字詞句子的解釋和翻譯的同時,讓學生自己歸納整理重點字詞和文言現象並互相補充、完善。老師略起指導性作用。從而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對於課文內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我採取問題導引法,使學生在問題中閱讀,閱讀中思考,努力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另外組織課堂討論可以節約時間,擴大容量,是達到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2) 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這種方式的運用,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產生好的`視聽效果,吸引學生注意力;擴大教學容量。

第三、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瞭解內容、歸納整理、探討主題、拓展延伸。在本課採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採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容通過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本節課具體的教法有:

一、激發興趣法。文言文的複習課相對比較枯燥,所以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重要。於是我在複習課文之初先回顧課文的線索和主要內容,以便幫助學習儘快進入課文。緊接著面向全體學生檢查課文背誦,以喚起學生的整體感知,同時採取男女生背誦接力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比如對文言現象的整理過程,學生討論歸納交流心得,老師就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並對學生展示的討論成果給予肯定性評價。師生共同營造平等交流的氣氛。就極大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分組討論歸納文言現象並上講臺整理這一環節的設定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合作交流中學到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做一回小老師,去感受“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快樂和成就感。

三、問題引導法。是指設定問題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課文重難點。本文中對於主旨的理解與把握是難點。因此我採用問題引導法。先展示桃源美景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其優美、祥和的特點,再展示桃源人的淳樸熱情。將二者結合起來讓學生思考陶淵明描述世外桃源的真正用意,從而理解作者寄託於此的社會理想。這樣引導可以避免學生生硬機械的背誦主旨,而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把握。在此環節中,讓學生看圖描述畫面內容,而後在文中找出對應的原話,其目的是努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為了讓學生對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是為了讓學生開拓思維,培養其寫作能力,從而設定了“寫出你心中理想的家鄉”一個環節,希望通過這一環節拉近課堂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積極上進的人,進而完成情感價值觀的培養。

第四、 板書:(力爭新、實、精 )

桃花源記 :

線索:漁人進出桃花源

情節發展:發現桃源—訪問桃源—再尋桃源

寄託的理想:對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快樂的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