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

說課稿3.46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說課稿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麼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⑴學生藉助拼音讀古詩。

⑵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三、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範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四、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⑴自由記生字。

⑵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五、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2

【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四年級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依據教材的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朗讀吟誦,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以達到培養讀悟能力,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根據上述分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展開想象,初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詩句,培養自學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默寫。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細細體味詩人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說教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有效地突出重點,達成預定教學目標,我採用“激情引入——自讀釋義——繪畫會意——品味誦讀”這四大主要步驟進行教學。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明確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新《課標》這指出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也說明學習方法遠遠比學得的知識重要。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地讀書,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參與,充分地合作。主要學習步驟為:自讀、交流、質疑、繪畫、品讀。

【說程式】

操作程式分如下四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誘發創新激情

國小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多取決於興趣。教學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小池》詩意圖(出示圖)由此而問:“同學們,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哪一首詩?”由畫中的荷花和蜻蜓,學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詩《小池》,讓學生背誦後,我接著說:“這幅畫是我們班同學學習古詩《小池》後為它配的一幅圖,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學完後,讓你們也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圖畫。”這樣匯入很自然地把學習帶籬新知識的學習環節,學生都覺得挺新鮮,躍躍欲試,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讀畫結合,訓練創新思維。

這一環節,主要分2個步驟進行教學。

1、自讀釋義

“釋義”包含“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這些內容。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就必須在課堂的教學中實現主體自主學習,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學要求:①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②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麼?③標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後讓學生藉助手中的工具書或課後註釋或插圖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了解古詩的作者,詩句的意思。其次讓學生把自學的成果在小組交流、討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筆記下來;接著全班同學交流,彙報自學情況,相互補充、糾錯等,最後學生質疑進行合作學習。

課堂上通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立體交流,使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傳播資訊。幫助學生自學、自悟、理解古詩。

2、體驗意境

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學生理解詩文大意後的昇華。把學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從而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最終受到思想教育。

怎樣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通過自學基本瞭解詩意時,我適時提出:“你覺得詩中應該有哪些景物”?同時鼓勵學生想到了什麼就說什麼,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拓展了創新思維的空間,學生的回答除了詩中描寫的景物“籬落、一徑、樹頭、兒童、黃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說:“我覺得還應該有藍天、白雲”。還有的說:“我覺得應該有一隻小鳥和一隻小貓,就更真實了。”等等。顯然學生對詩中的景物已瞭如指掌。胸有成竹。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進一步拓展,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所說的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富有情趣的兒時生活畫下來吧!”於是,學生在歡快的音樂陪伴下,開始了繪畫,畫完後要求學生為這幅畫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覺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情境中。

(三)品味誦讀

俗話說:“熟讀詩歌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有感情地誦讀,不僅可激發學生的想象,還可更好的使學生領會詩的意境,學生對繪畫評價之後,我接著說:“詩人也被這幅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他會怎麼想呢?”這時,學生不言而喻地會想到這首詩,之後請學生站起來,加上動作和表情一起朗誦這首詩。

(四)總結拓展

課末,我整理板書並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呀!”最後佈置課下作業。①默寫古詩②把古詩改寫成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活動中,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飛躍,使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清平樂·村居》說課稿

一、說教材

《清平樂·村居》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首詞,它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整首詞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豔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在寫景方面,茅簷、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裡,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藉助畫面與註釋,瞭解詞的大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詞的一般特徵。在多層次的誦讀、想象、拓展中,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鄉村生活的和諧美好,體悟詞人對這種安寧生活的嚮往。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讀的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感受江南鄉村的清新秀麗、安寧祥和之美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學法:1.“邊讀、邊看、邊想、邊理解”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朗讀水平隨著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讀寬”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四、說教學環節

本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鮮明地勾勒出來,語言清新秀麗,淺顯易懂。為了讓學生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我一直把“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力求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根據本文的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我設計如下教學思路:

(一)目標導學,詩詞比較。

學生接觸詞很少,怎樣讓他們很快地知道自己要學什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通過回憶古詩,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有關詞的知識。因而我從高鼎的《村居》入手,讓學生比較著學習,這樣學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

2、同桌互讀互評。

3、抽生讀並正音。

讀,是詩歌教學之魂。初讀課文時,給學生設定一個訓練坡度:讀準,字正腔圓;讀流暢,表現韻律。首先,要求讀正確,關注“剝”、“蓬”等字的發音,感受詞的韻腳;

(三)合作交流,感悟詞境。

古詩詞有著“詩中有畫”的特點,教學時,我嘗試從再現詩的畫面入手。讓學生說說村居的景色:“茅簷”、“溪上”、“青草”,接著再體會村居的人美:翁媼的相媚好,大兒鋤豆,中兒正織雞籠,小兒剝蓮蓬。讓學生結合畫面感知詞意,體會村居的無憂無慮,幸福自在。

(四)總結提升,感悟詞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尋常的田園生活,作者辛棄疾為何如此沉醉呢?此時,一段詞人生平資料的展現,恰到好處,再次展現了國泰民安的內涵。

(五)強化訓練

主要設計了兩個作業:一是背誦,一是小練筆。這個過程,既需要學生“入乎其內”,又需要學生“出乎其中”,從總體上把握詩詞,並且把握的是詩詞的精髓,再現的是詩詞的神韻。同時,它以靈動的思維靈動的形式保持了詩詞的靈動性,學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才能寫出美。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3

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第21課《古詩兩首》。

一、教材分析

《古詩兩首》這一課安排了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門山》和號稱東坡居士的北宋詩人蘇軾所著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兩首古詩。兩者相比,都是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但前者寫所見,抒發讚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於景,詩中有畫。後者講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說理,借物喻理,詩中有理。根據本組教材安排2課時教完,我想第一課時先教《望天門山》。下面我就重點分析《望天門山》這首古詩。

《望天門山》共四行詩句。全詩從“望”字著眼,前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第一句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衝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湧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這兩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靜止的,詩人卻用“中斷”、“開”這些字詞來從動的方面把它寫活。第三、四句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非身歷其境者,不能有這樣的體會,也不可能寫得如此傳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來代表一隻船,這一片孤帆把天門山水點綴得活潑了起來。展現了生動優美的意境,使讀者彷彿也望到了天門山的壯麗風光。

《望天門山》這首詩借景抒情的古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色和內心體驗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根據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字詞的理解,進一步領會詩意,進入詩境,品味大詩人李白詩作的藝術魅力,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領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薰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成了教學目的之一。據此,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一)讀懂詞句的意思,理解詩歌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

(二)體會思想感情,培養對詩的初步感受能力,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有感情的朗讀,能背誦和默寫課文(課後要求兩首古詩任選一首默寫,可在第二課時再讓學生作選擇。)

五年級了,學生對學習古詩已不再生疏。根據學生實際,我認為理解詩句含義,準確解釋字義,合理想像詩句所描繪的圖景,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應該做為教學的重點。

教學的難點就是通過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二、教法學法

1、教法。根據高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幻燈、掛圖、錄音機、

課件等)直觀教學法,圖文結合創設情境,運用嘗試教學法,如繪畫、配樂呤誦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來體會詩中的'景象,以此來落實重點。並用舉一反三法來開拓學生視野,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更加喜愛祖國語言文字,更加熱愛祖國,以此來突破難點。

2、學法。學生通過讀讀畫畫,讀讀講講,做嘗試的練習 ,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三、教學程式

這首詩的詩中有畫,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就從這一處入手,我設計了“知詩人解題意 →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遷移運用”這一模式作為教學步驟。

下面,我就側重地作個解說。

1、詩人解題意。

我首先以《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匯入,(幻燈出示詩句和插圖)。學生一定非常熟悉,這首詩同是李白

所著,又是從“望”字著眼,這樣讓學生結合回憶匯入新的古詩《望天門山》的學習當中,既可複習舊知、加強記憶,又易找到知識的聯結點,為學習新課作平穩的鋪墊。接著(板書課題),這一環節完全讓學生根據蒐集的資料,說說自己對李白詩人的瞭解,對課題的解釋也自然明瞭。

2、抓字眼明詩意。

①小組合作通讀全文,感知古詩。利用字典、課後註釋和文中的插圖(幻燈出示插圖)自學古詩,互相討論。

與此同時,我引導學生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詞(如:斷、開、回、出等)討論、品味,領悟詩意,這是本模式中關鍵的一步。字詞是古詩肌體的“建築材料”,只有體會詞義的豐富性,才能創設想象的氛圍。 ②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這一環節我運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詩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

3、想意境悟詩情。

①讓學生邊讀邊想象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小組內互相交流,並把自己的想到的畫面試著畫出來。(學生乘興作畫,再現詩境,加深理解,落實了重點)

②請學生(組內推薦代表)結合自己畫的畫面,敘述美景。我尊重他們的不同的閱讀感受,把大概的詩意敘述好就行。(我在此也可根據他們的敘述,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讓他們也評一評)

③運用多媒體課件,邊播放長江壯麗景色,邊出示劃好節奏線的整首古詩,聽朗誦示範,以此創設他們想象的氛圍,沉浸在詩情畫意的享受中。使學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動的字裡行間的深信深邃雋永的思想和委婉複雜的感情。最後配樂誦讀,學生置身於詩的美境,體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誦。

4、遷移運用。

最後,我用幻燈出示古詩《早發白帝城》、《登鶴雀樓》、《山行》等等,讓學生按上述方法配上音樂呤誦,讀中悟,悟中讀,以悟促讀,舉一反三,擴寬視野,每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想像著畫面,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達到與本文詩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突破了難點。教育學生抓緊時間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4

一、說教材。

古詩《詠梅》是省編教材中班上學期語言領域中的活動之一,古詩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載體,是我們祖先運用了最靈動、最睿智、最精闢的詩的語言來表達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從語言角度來看,古詩在遣詞造句中力求體現作品的文學性,講究平仄、對仗、韻律、節奏,富有音樂美,讀來琅琅上口。而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記憶能力最強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大量記誦古詩,既可以鍛鍊幼兒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確流暢,又能讓幼兒品味詩的優美意境,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但是,有些古詩的內容對於幼兒來說有些深奧,而幼兒的理解能力也有限。

 二、說學情。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然而《詠梅》這首古詩,幼兒在欣賞、理解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梅花的美,而且還可以瞭解梅花不畏嚴寒品格,養成不怕困難、堅強的良好品質。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並朗誦出詩句的韻律美。

2、瞭解梅花不畏嚴寒、凌寒傲雪的品格,感受梅花的美。

四、說教學準備。

《詠梅》ppt課件、古箏曲、幼兒畫冊《語言》上p25。

五、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古詩內容,體會並朗誦出詩句的韻律美。

活動的難點是:瞭解梅花不畏嚴寒、凌寒傲雪的品格。

六、說教法、學法。

《綱要》指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熟悉、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主要教法有:課件展示法、談活法、觀察指導法、提問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觀察法、表演法、遊戲法。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情,幼兒教育階段,教師如何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目標成為幼兒園古詩教學的一個難點。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幼兒園語言教學經驗,我嘗試了古詩“五步”教學法,即:

一、圖畫展示。

教師展示ppt課件圖片,欣賞梅花,讓幼兒說說梅花的顏色和生長特點。

師:孩子們,在冬天這樣寒冷的季節,我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或者在暖暖的屋子裡取暖,然而梅花依然不怕寒冷,靜靜的開放,說明梅花它遇到困難怎麼樣?對,我們小朋友們也要學習它,不怕困難、堅強的品質。

二、故事講述。

教師將《詠梅》這首詩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把故事減縮成成語,朗誦給孩子們。

三、動作表演。

鼓勵幼兒將成語加上動作,表演給大家。

四、複習鞏固。

進行遊戲“幼兒古詩朗誦大比拼”

五、精彩繪畫。

指導幼兒用手指著色點畫梅花。

活動結束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完畢!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5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課《鋤禾》和《憫農》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每首詩都是五言絕句。兩者相比,《鋤禾》難度較之《憫農》稍大些。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鋤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憫農》。然後再以一首帶多首,放手讓學生學習補充的兩首詩歌《詠鵝》、《春曉》。當然,這兩首古詩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難易適中,既培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是對古詩的積累。所以,學好古詩《鋤禾》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根據教材的難易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分兩教時進行教學。第一教時:把《鋤禾》作為範例進行教學,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學習過程;第二課時:引導學生學《憫農》,補充學習《詠鵝》、《春曉》。這樣安排簡潔、緊湊而又有所側重。

下面我重點來分析一下《鋤禾》這首古詩。(出示課件畫面並板書:鋤禾)

《鋤禾》是學生在國小課本中學到的第三首古詩。在這之前所學的《畫》和《古郎月行》兩首古詩,意思淺顯易懂,而《鋤禾》這首古詩也比較簡單,但在理解意思時必須適當調換詞語的順序。那麼,正確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也就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從內容上看,《鋤禾》的前兩句描寫農民在烈日下揮汗鋤禾的勞動場面;後兩句通過反問告訴人們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使學生能夠自主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勞動者的讚美和同情。

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課後的練習題,同時針對我校一年級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第一課時的'五個教學目標:

1.掌握5個生字:禾、午、粒、辛、苦,著重理解“鋤禾”“當”、“皆”“辛苦”這些字詞的意思。(智慧目標)

2.能說出這首古詩的意思。(智慧目標)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熟練背誦古詩。(技能目標)

4.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技能目標)

5.懂得農民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尊重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情感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展的餘地。

為了更好得完成教學目標。我作了以下的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先預習古詩。儘自己能力弄懂古詩。

2.製作好《鋤禾》的講解課件以及生字教學課件。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充分運用嘗試教學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同時運用“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誦詩句”這四個步驟來學習。

2.學法

分學習小組。

【說教學過程】

大家都知道,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是實際教學中能成功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低年級孩子,對於學古詩感到枯燥、深奧。因此,我把教學過程分為這樣四個步驟(出示投影)。下面我有側重地作個解說。

1.解詩題

首先出示鋤禾的畫面,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自行弄懂“鋤禾”的意思。教師在過程中適當提問點撥,同時進行生字“禾”的教學以及檢查學生藉助拼音認讀詩文是否正確連貫。在這裡,教師可以滲透一點,如果碰到題目意思不懂的古詩,一般先理解詩題,舉例說,學《憫農》這首古詩時,一般先弄懂“憫農”的意思。

2.知詩人

接著,向學生介紹本課兩首古詩原題就

叫《憫農》。《鋤禾》原為第二首。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同時強調李紳是我們無錫人,他的詩很有名氣。

3.明詩意

我先請學生回憶一下已經學了哪些古詩以及在課外已經掌握了哪些古詩。再回憶學習古詩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因為實驗班的孩子對於古詩的積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過這一環節,激活了學生記憶倉庫中的資訊為今天的學習所用。接下來,我就請學生自由讀詩句,嘗試理解字義。在自學基礎上,請他們討論學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字詞不懂?估計學生對“當、皆、粒粒、鋤禾日當午”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在教師點撥的基礎上討論解決。“點撥”在什麼地方呢?“點”在學法上,“撥”在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上。比如,我可以請他們說說學習中遇到困難怎麼辦?學生可能會說“查字典、請教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學生查閱字典,聯絡詩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對於“當”的教學可以滲透在“鋤禾日當午”這一句的教學中:問“鋤禾”已明白,看圖,這是什麼時候?(中午)從哪裡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當午”,講“當”,請學生用“當”找朋友(當時,正當)。3.看看圖,讀讀句,說說“日當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句的意思。(在這裡,要告訴學生:為了使句子說得清楚、明白,可以顛倒古詩中詞語的順序,並且引導學生按什麼時候,誰在哪裡幹什麼的順序將第一句說完整)。剩下的詩句也以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先通過自學以及教師點撥解決字義,然後嘗試串講詩句的意思,這是教學的重點。(課件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學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訴學生串講詩句可以變換次序,也可以新增字詞,我對於串講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順連貫。在此過程中,學生先逐句串講,講後先讓他們自己評議,最後我再糾正。這樣通過生與生、生與師之間的交流,比較正確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從而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4.誦詩句

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琅琅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分4步進行教學:

1.教師示範朗讀,確定基調:嚴肅、較沉重。(教師範讀)

2.採用嘗試法,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

3.教師進行適當的技巧指導:比如:讀“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我要求學生重讀“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減慢速度進行朗讀。(教師範讀)

4.反覆練讀,採用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直至熟讀成誦。最後,教師向學生進行歸納式提問:通過學習《鋤禾》,你懂得了什麼?學生可能會給教師不同層次的答案。有的是對內容的掌握,有的是對中心思想的理解,還有的會是學習古詩的方法等。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向深層次思考。當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夠大概說出意思就行了。因為畢竟才一年級,還是學習古詩的起步階段,在今後漫長的求學道路上,他們會慢慢感悟的。

【作業設計】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設計作業時的“基礎性、靈活性、延伸性“這幾個特點,我適量地設計了這些作業:

1.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鞏固基礎知識。

2.鼓勵學生在課後繼續積累一些古詩詞,準備進行古詩朗誦大賽。

現在我簡單來講講第二教時的教學安排。

我先進行《鋤禾》的複習檢查,然後半扶半放地引導學生學《憫農》,質疑問難,對他們不懂的地方稍加點撥,要求學生能理解字義,理解詩句,熟讀成誦,並能體會詩人對於勞動者的同情。然後我放手讓學生學習《詠鵝》、《春曉》這兩首古詩,讓學生進一步在小組的討論過程中掌握知識。當然,對於補充的《詠鵝》、《春曉》兩首古詩,要求放寬,只要基本理解古詩意思就行了。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謝謝。

附板書:

鋤禾

解詩題:鋤禾

知詩人:李紳(唐)

明詩意:當、皆、粒粒皆辛苦

誦詩句:嚴肅、較沉重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6

教學目標: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古詩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以前吟誦過哪些有關荷的詩歌。(課件出示:荷花、荷葉)

2、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圖片:西湖荷塘遠景)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你最想幹什麼?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麼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古詩)

二、介紹背景,知詩人。

三、自主學習,明詩意。

1、自讀古詩,讀正確。

2、指名讀古詩。(男女各一)。

3、哪些詞語的意思你明白了,交流。

畢竟:到底。

無窮碧:無邊的青綠。

別樣紅:和往常不一樣的紅。

4、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穫,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穫會更大。

四、指導誦讀,悟詩情。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

“畢竟西湖六月中”:畢竟是西湖盛夏六月的景色啊,

“風光不與四時同”:跟其他季節的風光就是不一樣。

“接天蓮葉無窮碧”:滿湖蓮葉、荷花一望無際,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遠方。“映日荷花別樣紅”:在朝陽輝映下,朵朵荷花分外紅豔,片片蓮葉更加青翠。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後,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五、創設情境,入詩境。

如果你能瞭解詩人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就能理解得更深入。

2、就近找學習夥伴討論。

3、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讚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

同學們,你們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

4、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設想一下,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麼?

5、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請有感情地讀一讀。

6、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自背,兩人比賽背,男女生對抗賽

六、拓展延伸

複習《國小生必背古詩文七十首》中的其他送別詩。

七、遷移運用,創詩文。

1、這些詩是我們古代先輩為我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古人,用我們自己手中的筆,來誇誇我們的常熟春景,寫一兩句詩或優美句子。老師已經拍下了幾張常熟春景的照片,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照片)

2、仿寫優美句子。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教師巡視。

3、反饋交流。

八、總結:願我們的大自然越來越美。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7

一、說教材

本課有兩首古詩,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五言絕句《池上》和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敘事,後者寫景。《池上》秉承白居易詩作通俗易懂的敘事風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而又不知道藏蹤跡的頑皮、可愛形象。《小池》將池、泉、流、荷和蜻蜓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猶如一幅色彩明麗的水墨畫。這兩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又配以插圖,極易被學生理解,適合學生去吟誦積累。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兩首詩有些孩子早已熟讀成誦,所以在讀準字音上無須多費工夫,關鍵是讓孩子去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美,去初步領會詩文所蘊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級的學生單憑詩句來領會詩文的意境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將詩歌的意境美與詮釋圖片等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美,聯絡生活實際發現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用聯絡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蹤跡、採、藏”等詞語的意思,初步知道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四、說教法

本課是對古詩的賞析和學習,我採取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古詩,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結合啟發式教學討論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全班同學共同交流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過程

《池上》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師激趣:看到這麼美的荷塘,你們最想幹什麼或說什麼?(學生交流)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生的一個關於小娃的有趣故事,於是,詩人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裡。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彙報交流。

2.熟讀古詩。

(1)劃節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讀出詩的節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奏呢?請用“/”畫出來。(學生各自練習朗讀,並根據練習時的節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彙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4)教師講解誦讀要領並範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樣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1.前兩行——小娃偷採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採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A.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彙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B.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想:荷塘是什麼樣的?白蓮是什麼樣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嚮往之情。)

(4)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A.師引導:這麼多的白蓮是小娃瞞著荷塘的主人偷偷採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這時候,你會想些什麼呢?

B.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C.是的.,偷採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D.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2.後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採白蓮,真的不會被發現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彙報交流。

A.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衝開了一道波痕。

B.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裡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暴露了他偷採白蓮的事。多麼純真質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麼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8)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A.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B.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幹什麼?(窺視、偷笑。)

C.我來採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麼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D.指導朗讀。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小池》

(一)以詩引詩,創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麼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讚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了,奼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麼?

4.匯入新課,揭題。

師:是呀,大自然是那麼美好,萬物是那麼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讀起來很優美,你會讀嗎?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1.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麼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2.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①教師相機引導質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麼意思?誰捨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②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麼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麼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捨之情。)

③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麼?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麼?

④“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學生交流)

⑤引言:多麼細微的畫面,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3.總結。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裡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並試著背誦。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的美麗姿態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8

一、說教材:

選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第五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或寫景,或狀物,或表現親朋情誼,無不浸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這節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古典文化,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這是我們的責任。古典詩詞,詞語凝練,意境深邃,韻律優美,我們的母語教學,不能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詩歌文化。

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我認為安排這節綜合性學習課,是很有必要的。它體現了時代的需要,體現了新課改的需要。

二、說方法: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

教法:體驗法,鼓勵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學法: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讓學生準備背下來,國小課本中所有的古詩詞,和七年級八年級所有學過的古詩。當然還可以有課外的古詩。

三、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

(2)積累古詩詞,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誦讀,積累古詩詞,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古詩的感悟理解。

四、學情分析

我們學生對古典詩詞積累的不太多,好多學生不喜歡古詩詞,有稍微喜歡的,考完以後大多忘記了,對詩歌的學習處於一個被動的狀態;好多同學能背下古詩詞,但從古詩詞中汲取的知識情感卻少,不會鑑賞的多。總體來看,學生對古詩的學習,不是很愛。

五、教學理念

1、新課程標準對國中階段的要求:背誦優秀詩文80篇。

2、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所以重點設為讀,背,大量積累。

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4、能利用圖書館、網路蒐集自己需要的資訊和資料

5、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的要求: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六、設計意圖: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瞭解中華詩詞,就可以瞭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欣賞中華詩詞,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燦爛。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多姿多彩的`創作風格,瞭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鑑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博大精深的思想內容,感知美妙絕倫的藝術特色。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鑑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3、通過這次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親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聯手做一做,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感受精神勞動的艱辛與創造成果的喜悅

七、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用詩一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情畫意的情境中)

(二):分門別類集古詩——詩集展示

根據課前準備,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上臺展示本組製作的詩集,並介紹製作過程、詩集特點等。

(培養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查詢有關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提高合作和動手的能力)

(三):腹有詩書氣自華——圍繞主題,說出相應古詩句

1、感悟四季 2、品味鄉愁 3、話說友誼

(考查學生積累名言警句的情況)

(四):聲情並茂誦古詩——誦讀《水調歌頭》

(目的讓學生通過誦讀,提高對古詩詞的喜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

(五):別出心裁賞古詩——唐詩“素描”

(在具體可感的語言描繪中,讓學生體驗古典詩詞美的意境美的意韻。)

(六):詩苑漫步樂其中

學生自由發言,介紹讀詩心得或參與這次活動心得等。

(七):醉月聽花唱古詩:(音樂配曲唱,詩曲藝術相結合。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鑑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八):(生齊讀)結束語我們愛古詩詞的狂放、豪邁、大氣,我們愛古詩詞的婉麗、柔美、含蓄。我們愛古詩詞的瀟灑超逸、清麗嫵媚 。在古詩詞的王國中,我們情願長醉不願醒。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9

說教材

《村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濃濃,令人神往的農村春景圖,草長鶯飛,拂堤楊柳,抬眼望去,滿眼翠綠,空氣中瀰漫著清清草香、泥香,孩子們急不可待地迎著東風放起了風箏,孩子們也把歡樂,把希望放飛在了春天裡,《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歌頌和讚美了春天的創造力。

說學情

2年級的學生好動,許多行為習慣還正在培養,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開學時。但是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且本班學生不善於舉手發言,一小部分學生會也不舉手。

說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2、圖文結合,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三個目標是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的`。三專案標中,我把正確認讀生字作為學習重點,因為2年級的教學重點始終是識字、寫字。難點為圖文結合,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在朗讀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樂趣,培養學生熱愛春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說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通過圖畫再現,語言描述,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情境等教學策略,從多方面,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體驗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讀是最行之有效的閱讀手段,讓學生喜歡讀書,學會讀書。通過反覆品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以上的教學方法都將滲透在各教學環節中。

說學法

這節課主要採用學生以畫助記、合作交流、朗讀體驗的學習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首先採用提問式,春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麼春天在哪裡呢?誰願意說說你的發現?老師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課件感知春天,直接匯入課題《村居》,隨機認識“村”這個字。

(二)在讀通讀順中學習字詞首先老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每個字的音,為下面學生自由讀古詩做了鋪墊,同桌互相認讀生字、朗讀古詩。其次是指導學生看圖,引出本節課要求認識的字詞,認讀生字利用各種方法,在學習字詞的時候,巧妙的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後引出詩句,進行朗讀。這樣由字到詞到句就簡單多了。

(三)在入情入境中誦讀首先想象著春天美麗的景色進行朗讀,其次劃分節奏指導朗讀,在讀通順、讀出節奏感之後再進行聯絡生活,指導有感情朗讀。最後就是引導背誦。

在拓展延伸中積累語言把你搜集到描寫春天的古詩,讀給大家聽一聽。然後進行小結,《村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還有很多詩人曾經讚美過美麗的春姑娘呢!請同學們課後繼續蒐集有關春天的古詩。【教學意圖:此環節通過積累朗讀,使學生在拓展延伸中學會積累。】

(四)指導書寫本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有3個。先讀拼音,數數有幾畫,觀察關鍵筆畫的佔格位置,指導豎心旁的寫法,師範寫,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擴詞,課堂展評。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0

一、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課的第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了詩人對鄉野景色和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寫的一首田園詩。詩中通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農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徐、籬”等6個生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藉助註釋和插圖,聯絡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我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學習重點,其中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也是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通過朗讀、對話等途徑,引領學生觸控文字、走進文字。因此,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閱讀文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做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由學生對農村的印象談起,引入課題。首先拉近學生與詩詞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我隨堂檢查生字詞情況,指導書寫。

(三)理解《宿新市徐公店》,感受意境

1.師簡介作者。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註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出示情境圖片,小組交流: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童?

理解“急、追”體會兒童的神態和心理,通過“無處尋”想象畫面。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6.小練筆:請你試著將後兩句描述成一個具體的.場景,可以從動作、表情、聲音、心理等方面來表現畫面。

學生根據理解,練習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背誦古詩。

7.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了詩人對鄉野景色和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學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品悟詩情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強調“興”的讀音)

2.解詩題,知詩人。

3.看註釋,解詩意。

研讀三、四句,感悟人勤。(“日長籬落無人過” 側面表現了農民的勤勞。)

體會寫法。(以動襯靜: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4.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本詩通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與對農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五)學習《清平樂·村居》

1.解題,知詩人。課件出示對詞及辛棄疾的介紹。

2.正音,明詞意。

3.合作學習,理解詞意。

4.賞析悟情。

引導想象翁媼對話,體會生活美好。

重點指導理解“臥”“最喜”,想象小兒的天真可愛以及作者對他的喜愛。

簡介作者生活背景,引導學生體會嚮往之情。

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清平樂?村居》中詞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羨慕與嚮往。

五、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本課的兩首古詩,一首詞,都描寫了田園風光,表現了對鄉村景色、鄉村生活的喜愛和讚美。我抓住詩詞中描寫的景物及表現其特點的重點字詞進行板書,提挈古詩內容,便於學生記憶、背誦。每首詩都有對其寫景抒情的概括,簡潔明瞭,朗朗上口,便於學生理解。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1

一、說設計理念

古詩的教學尤其要注重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與文字進行自由、充分的對話,在閱讀中披文入境,“讀”佔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驗,再現詩中情境,體會詩人情感。

二、說教材分析

王維的《鳥鳴澗》和白居易的《暮江吟》。《鳥鳴澗》描寫詩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靜謐意境。《暮江吟》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後兩句寫新月東昇的夜景。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鳥鳴澗》和《暮江吟》兩首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嘗試背誦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鳥鳴澗》和《暮江吟》兩首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嘗試背誦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麼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雲端。——我已經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著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板書:殘陽;為什麼不說“照”而用“鋪”呢;瑟瑟可憐——在這裡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這麼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麼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麼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峰受光多呈現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碧色。你們看!(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讚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1-2句)邀請學生來讀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九年級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麼美的夜景啊!為什麼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結合詩句暢所欲言)

(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三)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鍾並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瞭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採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象——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賽”。

總結我們學習的古詩學習的方法步驟

1、讀熟練

2、猜意思

3、提疑問

4、背熟練

(四)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五)課堂檢測

學習與鞏固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2

一、說教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課《江南春》和《春日偶成》兩首古詩,分別是唐代詩人杜牧和宋代詩人程顥所作。每首詩都是七言絕句。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江南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春日偶成》。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託了諷喻之意。全詩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三四句弔古: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託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經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是宋代詩人程顥。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遊,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全詩一二句寫景:淡雲、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處這宜人春色裡,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二、說學法教法

(1)學法

①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維。

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以利於學生終身可持發展。

③有利於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讀書人的素質,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絕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最大限度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閱讀經驗等)進行創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系統性、綜合性、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並把語言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徵。

(2)教法

①抓朗誦。詩歌的節奏、韻律要*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涵也*讀來體會。讀,不僅是自己的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不僅要求朗讀,還應要求能朗誦,讀出情和意。因此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每個層次的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容和感情四個層次的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②堅持啟發式。問題要精簡,並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運用聯想、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

③變教知識為教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能力,教導他們養成配合工具書積極理解詩文內容的閱讀習慣。

(3)手段——以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結合掛圖等輔助教學。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3

一、說教材:

古詩詞是一種語言精練、感情真摯、節奏感強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於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它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內涵深刻,意存高遠,而在資訊多元化的今天,我們身邊的孩子記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電視廣告,唱的最多的是膚淺庸俗的流行歌曲,用經典的古詩詞取而代之,既豐富了孩子的學習內容又讓孩子從古典文學中汲取營養,陶冶情操,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散發濃郁的`芬芳,我之所以選擇這篇詩,是因為它篇幅押韻、淺顯易懂、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比較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後四句的鋪排渲染更給人以美的感受。

二、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大部分是4—5歲之間,他們的語言能力有了飛速的發展詞彙的數量不斷增加。詞彙的內容也有了豐富的發展,不但掌握了一些低階的詞,而且也逐步掌握了一些高階的詞,即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較大的詞。對於古詩詞的學習也從死記硬背過渡到理解性記憶。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心理特徵的古詩,幼兒會帶著遊戲的興致樂於學習。

三、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中班幼兒仍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讓孩子有更直觀的感受,激發孩子的興趣,我設計了以圖配文,以古箏演奏為背景的ppt引導孩子欣賞理解古詩從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2、講解法:針對古詩中比較難以理解的詞語或者是重點詞語給予提問、講解,讓孩子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

四、說學法:

1、觀察法:先讓孩子自由的觀察江南圖,看一看說一說畫中的內容。

2、遊戲法:孩子天生愛玩,在孩子初步理解詩詞內容後讓孩子們扮演詩中的角色,能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再次感受詩的意境美。

五、教學目標:

1、嘗試用看、說、演、畫等多種方式欣賞故事。

2、初步感受古詩意境美,體驗小魚戲蓮的快樂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體驗古詩的意境美,理解“戲”的含義。

活動過程:一、出示江南圖,請小朋友說一說圖上都有什麼?

(給孩子出示荷花小魚小船等一個個的具體形象,通過孩子的看說讓孩子初步瞭解詩歌中所涉及的事物)

教師小結:這是一幅描寫江南水鄉的圖畫,江南水鄉真是一個採蓮的好地方,小船穿行在美麗的蓮葉間,魚兒也是那麼的快樂,在蓮葉間自由自在的嬉戲玩耍,一會東一會西,一會南,一會北。

六、欣賞古詩

1、教師出示PPT《江南》並配樂朗誦。我設計的PPT是以水墨畫為主體,古箏配樂為背景。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演繹這首古詩,是為了突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激發他們對中華民族光輝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興趣,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重點是讓孩子理解魚戲蓮葉間的“戲”,體驗小魚戲蓮的歡快情緒,教師可以讓孩子用動作來學一學小魚在蓮葉間是怎麼嬉戲的例如:親吻蓮葉,圍著蓮葉游水等)

3、師幼一起朗誦古詩

七、用動作來表現古詩,體驗古詩的意境美

1、請小朋友用動作來表現荷花荷葉隨風飄舞的姿態和小魚戲水的動作。

2、在樂曲《江南》的伴奏下師幼共同表演。

八、延伸:用繪畫的形式讓孩子進行創編活動

1、教師引導孩子說一說在美麗的蓮葉間還會有誰在嬉戲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2、提供長卷畫荷田,讓幼兒進行添畫,共同完成水墨畫《江南圖》。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4

一、說教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古詩,學生在七年級年級上冊已接觸過古詩詞,對古詩詞的格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詐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本詩為民歌,結構分明,語言樸素,感情濃郁,適於吟誦,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1. 依據

新課標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國中古詩文的教學,則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體並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文詞句知識。至於本課,語文通俗,所以計劃以“熟讀”、“背誦”為重點。 學生分析。新課改提倡以學生為學的主體,課堂上主張“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對學生現狀的分析必不可少。

2.教學目標

1、美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初步瞭解民歌的特點和掌握對偶、排比、頂針、互文等常用的修辭格。

3、通過木蘭形象分析,體會木蘭的人性美

教學重點:

1. 背誦古詩。2.研讀刻畫木蘭定人物形象的重點段落,理解繁簡相宜的寫作妙處。

教學難點:

瞭解本詩的一些句式,並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並提醒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體現。

三、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依據“三有利”原則,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有利於挖掘學生潛能,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1. 教法:誦讀法 複述法 鑑賞法 討論探究法 競賽法

2. 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結合多媒體電教裝置輔助教學。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

古詩的說課稿模板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我說課內容是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四年級第二冊的第七單元第3課古詩兩首中的《元日》。

這首詩描繪了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的熱鬧氣氛。表現出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

這一課是一首七言絕句,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精練、節奏鮮明、韻律和諧。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這為本節課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實際,我打算設計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一是使學生能夠理解詩句所表達的內容

二是通過學習,領會作者通過本詩所要抒發的情感。

 教學難點

學會作者以新年的熱烈為背景,抒發自己情感的方法。

(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語文學科課程教學的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在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基礎上,理解詩中重點詞句的意思。

2、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夠結合詩句的內容體會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3、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積極投入,樂觀自信的改革精神。

(說教法.學法)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實現我所設計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打算選用講授法,談話法、情境教學法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達到深入理解和體會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和情感的教學效果。

(說教學準備)

為了保證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在課堂教學前做好以下一些準備工作:

一、做一個教學課件,其中包括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春節的熱烈場面的圖片、詩句內容的解析等內容。

二、課前設計一個預習:讓學生收集作者的資料和創作背景,初步瞭解古詩內容。

本內容的教學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實施教學。

(說教學過程)

根據“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打算按照以下六個環節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第一個教學環節:通過預習檢測匯入教學

一上課,我就提問:課前我們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和查考有關資料,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元日是什麼意思?與我們今天什麼日子相對應?這時學生們會根據預習的知識積極回答:古代的大年七年級叫作“元日”。這時我會給予積極評價,然後繼續引導:那麼在我們今天的“元日”這一天你們會在做什麼,想什麼?學生會各抒己見。在大家對元日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我就引入今天的學習內容:下面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也是一首描寫元日的詩,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寫元日,又在這一天想到了什麼。揭示課題:元日(板書)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學生課前預習為背景,從談話法入手,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

 第二個教學環節:補充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資料

我準備提出問題:詩人是誰,你對詩人有多少了解。學生結合預習的成果回答問題之後,我就繼續提問:那麼你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瞭解多少呢?通過學生自己說,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檢查出預習的情況。在學生介紹完之後,我就學生的'介紹對作者和寫作背景進行一些適當的補充,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三個教學環節:逐句講授和理解詩句內容

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整首詩的內容,更好的體會作者在古詩中抒發的情感,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1、回憶學法,閱讀理解,初步感知詩句的意思

首先我打算提問:我們要學會一首古詩你有什麼基本辦法呢?並幫助引導學生回憶起之前古詩的學習方法,為後面的自主學習做好知識儲備。在得到先讀準字音,接著讀通詩句,然後理解意思,最後展開想象的答案後,我將給予積極評價。接下來要求學生自由讀古詩,同時強調讀準音。

2、自主探索,理解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內容

(1)自由朗讀結束後,我打算提問:要讀懂古詩要先理解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呢?學生說出自己對一些詞語的理解後,我就接著問: 你還有什麼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幫幫你。這時會有學生提出疑問,比方說屠蘇的意思不理解,我就請其他同學為她解答。對於這些敢於提問和幫助解答的同學我都會給予表揚和肯定。針對大家都不理解的內容,我以啟發式引導,幫助學生去理解。

通過這樣的相互學習,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2)在掃清詞語的障礙之後,我請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同學負責一句詩句的理解,並提出小組比賽的要求:同學們對詩中的詞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們接下來把詞語與詩句聯絡起來,看看哪組同學能解釋清楚詩句的內容?為學生創設一種競賽氣氛,充分調動班級的學習氛圍。對於學生不能理解的地方我將給予啟發性指導。

 第四個教學環節: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詩句內容

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我將出示春節的熱鬧場面的圖片,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請同學試著結合圖片,更直觀形象的說整首詩的意思。

第五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體驗作者表達的情感

1. 描述詩描繪的場景。我讓學生找出古人是怎樣過春節的詞句,有學生回答:燃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換新符。接著我會提問:這樣的過節會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學生會立刻回答:熱鬧。

2.聯絡作者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回憶作者的介紹: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

3.體驗作者當時當地的心情。在這個環節,我就作者的背景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在這個熱鬧,祥和的節日裡,你作為政治家你會有怎樣的想法,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在學生通過情境體驗作者的情感後,揭示這首詩表達的情感:本詩就是作者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第六個教學環節:通過朗讀背誦進行鞏固性訓練

為了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對課堂內容的鞏固,我將設計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1、讀一讀:多喜慶,多熱鬧呀。能把這首古詩的熱鬧和喜慶通過讀表現出來嗎?如果你覺得讀不足以把熱鬧和喜慶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動作表現出來。 自己讀-----指名讀-----全班讀

2、背一背:以小組競賽的形式,看看哪個小組能根據理解將古詩背誦出來。 最後我採用歸納式的課堂總結:

課堂的小結應該組織學生自己來完成,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體現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引導學生去探索問題,自主學習,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位置。讓學生總結學習的體會,教師從中瞭解學生的學習得失。

最後,讓我來介紹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出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我的說課結束了,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