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彙總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說課稿模板彙總八篇

說課稿 篇1

本章的章首圖是大象,並給這幅圖配了文字.這樣安排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雖然大象的圖片不像其他一些(如鑼鼓)更具有明顯的聲特徵,但是由於立意比較新穎、奇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慾望可能會有較好的作用.

聲現象豐富多彩,教材通過四幅圖,從不同的方面給出了聲音產生的情況,意在給學生創設一個情景,使學生可以就這幾幅圖或圖以外其他物體發聲的情況,談談物體發聲時都要振動的共同特徵.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做一些活動,來進一步探究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活動中應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好讓學生自己想出做什麼樣的活動,並觀察物體是怎樣發聲的.

“想想議議”這個欄目中,應該儘量讓學生互相交流.如果學生能夠說一些新奇的關於發聲的現象,不僅可以調動學習的興趣,而且也是鍛鍊學生交流能力的機會.

聲音的傳播,教學中應使學生體會到,要想使聲音從發聲地傳播出去,必須要有傳播的載體——介質.教材重點讓學生自己探究固體傳聲,教師演示氣體傳聲,學生設計液體傳聲.

自然界中有許多現象可以說明聲音傳播需要時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聲速有所不同.

“想想做做”中,要求每組想出一個測量聲速的方法,是一個開放型問題,旨在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用學生的思維,對學生設計的方法應給予鼓勵.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學習活動,鍛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 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難點 1.組織、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並能得出正確結論.

2.聲音的傳播要靠介質.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教具準備 橡皮筋、塑料尺、軍鼓、小提琴、口琴、氣球、鬧鐘、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實物投影儀、錄影帶、電視機、錄影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師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聲音.優美動聽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而電鋸鋸木的聲音、砂輪打磨工件的聲音使人感到刺耳難聽.在漆黑的夜晚,幾聲呱呱的蛙

聲劃破了村野廣闊的夜空,給寧靜的鄉村夜色增添了一份美麗.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與聲(sund)打交道,聲音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聲音是我們瞭解周圍事物、

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同學們想知道與聲有關的哪些問題呢?

生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生 聲音在空氣中能傳播,在固體、液體中能傳播嗎?

生 聲音在真空中能傳播嗎?

生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快慢一樣嗎?

師 同學們對聲有這樣濃厚的興趣,這讓我很高興.要想知道這些同題的答案,就需要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協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和演示實驗.

推進新課

(一)聲的產生

[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師 請每組選一名同學,做各種活動?使物體發聲,其他同學仔細觀察.

生 把一根橡皮筋張緊,撥動橡皮筋,橡皮筋振動發出聲音.

生 把一隻塑料尺壓在桌邊,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撥動尺的伸出端,尺振動發出聲音

生 用鼓槌打擊鼓面,鼓面振動,聽到洪亮的擊鼓聲.

生 撥動小提琴的琴絃,弦振動發出悅耳的琴聲.

生 我這個活動,需要全體同學來配合一下:請同學們把手指放在喉結處,讓我們從1數到l0,聲帶振動,發出聲音.

師 通過同學們的探究活動,總結概括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

生 打擊或撥動物體可以產生聲音.

生 我們發聲時沒有打擊,也沒有振動

生 所有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生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生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師 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聲音產生的奧祕被我們揭開了,為我們的成功合作鼓掌

[想想議議]

師 物體振動發聲的'現象真是太多了,同學們能列舉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發聲現象嗎?

生 吹口琴的聲音,是由於氣流的衝擊,琴內的彈簧片發生振動發出的.

生 悠揚的薩克斯聲是由於氣流通過管時,使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的

生 吹口哨聲是口腔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生 炎熱的夏天,響亮的蟬鳴是蟬的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

生 氣球爆炸聲是氣球膜的爆裂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

生 聲勢浩大的瀑布聲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

生 笑樹能發出笑聲是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裡的籽撞擊殼壁發出聲音......

師 同學們剛才列舉了生活與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而且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

踐中去,這很好.關於聲音的發生,同學們還有什麼疑問呢?

生 我們平常聽唱片、錄音是怎麼回事?

師 同學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振動可以發聲,如果將發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律去振動,就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儲存下來.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規則的溝槽,當唱片轉動時,唱針隨著劃過的溝槽振動,這樣

就把記錄的聲音重現出來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還發明瞭用磁帶和鐳射唱片記錄聲音的方法.

(二)聲音的傳播

[探究]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

師 請同學們大膽猜想一下,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

生 聲音由發聲體傳播出去,可能沿直線傳播.

生 聲音傳播出去,可能需要什麼東西來作媒介.

師 請同學們設計一個實驗證實你的猜想.

生 把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一個同學孥敲一張桌面的一端,而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聽到擊桌子的聲音.

師 剛才這位同學設計的這個實驗簡單易行,而且有力地說明了聲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ediu).

生 有時候好像沒有介質也能聽到聲音.比如雷聲,似乎沒有什麼東西把它傳遞來呀

師 雷聲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嗎?

師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我們通過實驗來證實這個問題.

[演示] 把一隻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隨著罩內空氣的減少,請同學們注意聲音有什麼變化.

生 隨著罩內空氣的抽出,鈴聲逐漸變小,最後直到聽不到鈴聲.

師 請同學們再注意觀察: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聲音又有什麼變化?

生 隨著空氣逐漸進入,鈴聲逐漸加強.

師 (啟發學生思考)由上面的實驗同學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生 真空不能傳聲.

師 經過同學們的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同學們得出了真空不能傳聲的正確結論.實際上,我們平常能聽到彼此講話的聲音,就是依靠了空氣這種介質.假想雲層和我們之間是真空,大家就聽不到雷聲了.我們周圍充滿了空氣,空氣為人類、動物傳遞聲音資訊提供了便利條件.

生 月球上沒有空氣,登月宇航員怎麼交談呢?

師 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員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氯元素是一種典型的化學性質活潑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種很常見的、化工生產中很重要的元素,瞭解氯元素的性質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探討鹵族元素的性質,從而與其他系列元素性質比較來歸納元素週期律。

氯氣(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氯氣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氯氣與水的反應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國中階段對非金屬元素的性質瞭解不多,只學習了氧元素的性質,而在高一前一段內容學習了金屬的性質和一種非金屬-矽的性質,基本可以運用原子結構的基本理論分析淺層的元素性質的內容。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歸納能力。

三、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實驗探究、歸納出氯氣的物理性質,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性質以及次氯酸的一些化學性質。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推理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動手實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氯氣的性質和用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步養成在學習過程中敢於質疑敢於探究的良好品質。

四、教學材料準備

1、多媒體裝置

2、製備好的氯氣、氯水、乾燥和溼潤的有色布條、試管、導管、PH試紙、蒸餾水、鹽酸等。

五、教學方式及手段選擇

1、問題式教學

2、探究式教學

3、啟發式教學

總之,通過巧妙設疑、啟發講授、知識回顧、歸納總結、實驗探究、討論總結、指導學習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一為一個整體。

六、教學過程

20xx年4月15日重慶天原化工總廠的氯氣發生洩漏,15萬名群眾被疏散,事故一度使舉國震驚,談“氯”色變。

貯存液氯的鋼瓶發生了洩漏,旁邊的工人首先看到一股濃濃的'黃綠色氣體逸出,接著聞到一股刺激性味,然後被毒倒了。

消防官兵得到資訊後,迅速將中毒人員轉移至地勢較高處等待救護車,同時將周圍的群眾往高處疏散。

然後在周圍50米處築起了“水牆”以降低空氣中氯氣的濃度。

並將液氯鋼瓶扔進了投放了大量燒鹼的水坑內。

3、提出問題,驗證問題,巧設實驗,層層 推進

(1)氯氣物理性質:可通過展示實物以及讓學生觀察提供的新聞圖片所獲得的資訊來認識。提高學生獲取資訊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2)氯氣化學性質:

(a)與金屬(Cu、Na、Fe等)反應

緊扣結構決定性質這一主線,先分析氯氣的強氧化性,再分析不同金屬與氯氣反應產物的規律,

讓學生自己總結出:

氯氣與金屬反應時一般都生成高價金屬氯化物。

(b)與典型非金屬H2的反應

觀察實驗視訊,探究H2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討論。

國中所學的燃燒一定要O2中反應,對比現在H2的燃燒,能討論給出燃燒一個更加科學的定義嗎?

(c)與H2O的反應

[教學設計3]

在事故現場,消防人員築起了水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氯氣能與水反應嗎?氯氣溶於水後有什麼用途呢?

[實驗探究1]

學生動手實驗:把蒸餾水、鹽酸、新制的氯水分別滴在黃色的pH試紙上,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並作概括。

學生總結現象:蒸餾水不能使黃色的pH試紙褪色、鹽酸能使黃色的pH試紙變紅色、新制的氯水滴在pH試紙上中間褪色,邊緣變紅色。

《討論》:①氯氣中沒有氫離子,水又不能使pH試紙變紅色,為什麼邊緣顯紅色呢?(學生聯想預測出:氯氣和水發生了化學反應而生成了酸性物質 )

②但是為什麼中間又褪色了呢?(學生分析是不是因為氯氣也有氧化性,把色素氧化了呢?為了驗證學生的觀點,引導學生做對比實驗

[實驗探究2]

學生動手實驗:往氯氣的集氣瓶中同時放入乾燥的有色布條或試紙和潮溼的有色布條或試紙,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並作概括。

學生總結現象:乾燥的有色布條或試紙不褪色;而潮溼的有色布條或試紙卻褪色了。 《結論》

氯氣與水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酸和強氧化性物質——次氯酸,它具有漂白作用。學生書寫推出氯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開展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多媒體

Cl2+H2O ==== HCl+HClO

2HClO ====2HCl+O2↑

介紹次氯酸的一些性質:不穩定性、強氧化性、漂白性學生討論交流:新制氯水與久置氯水成份的區別。強調師生參與、生生參與。從而鞏固次氯酸的不穩定性。

六、通過練習,加深理解

1. 如果遇到開頭一幕氯氣洩露事故時,你將採用下列那種措施比較好

A.使用溼毛巾捂住鼻口

B.使用浸有氫氧化鈉的毛巾捂住鼻口

C.使用浸有碳酸氫鈉的毛巾捂住鼻口

D.使用乾毛巾捂住鼻口

2、飼養金魚所用的自來水(經氯氣消毒)需經日晒或放置一段時間後再注入魚缸,其目的是( )

A、提高水溫,有利於金魚生長

B、利用紫外線殺滅水中的細菌

C、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

D、除去溶於水中的Cl2,並促使次氯酸分解,以利金魚存活

3、[意圖]課堂練習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把握重難點,並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增強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體會知識來源於生活,用之於生活。 《作業佈置》

1.思考如何通過實驗驗證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酸是鹽酸?氯氣與鹼的反應可不可以先看成是與鹼液中的水反應呢?

2.寫一篇化學小文章“我對氯氣的認識”。

[意圖]啟發學生聯想推測,加強邏輯思維的訓練,同時為下節課的內容鋪墊學生通過社會實踐積極地建構其知識與技能。佈置如上作業,既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情感體驗,又訓練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

七、板書設計

一、氯氣的實驗室製法

二、氯氣的物理性質

三、氯氣的化學性質

①與金屬反應(如Na,Cu,Fe等)

②與非金屬反應(如H2,P等)

③與水的反應 Cl2+H2O=HCl+HClO

次氯酸性質:a、弱酸性

b、不穩定性 2HClO==2HCl+O2

c、強氧化性,可以漂白。

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A.教材簡析

《琵琶行(並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學習的是唐代詩歌,共七首詩。《琵琶行(並序)》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歌行體長篇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和音樂詩中的“千古絕喝”。詩歌主題鮮明、人物形象生動,抒情真切細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

B.教學目標

《全日制普通高中高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培養學生詩歌鑑賞的能力。根據教學大綱和單元教學要求,結合本課特點,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目標:瞭解文學常識;積累重點文言實詞;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感知作者把音樂描寫與聽者、演奏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

2. 技能目標:讓學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寫法來描寫音樂;培養學生詩歌、音樂的鑑賞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

3. 情感目標:讓學生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新社會的感情;引導學生領會詩人情操裡體現出的人性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C.教學重點難點

高一學生,對中國滄桑歷史的實際體驗有所欠缺,不容易理解封建社會推殘人才的黑暗現實,因此,我把體會主旨句的內涵、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成功之處是通過聽者的感受來描寫音樂,而音樂很難描摩,因此我把鑑賞音樂作為教學的難點。

D.課時安排: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我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突破教學重點。

第二課時:主要突破教學難點。

二、說學生

這篇課文的教學物件是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識的積累,已具備了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能力,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更為強烈,這為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利的因素。

三.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水平特點,我覺得學生對文意的疏通應該沒有問題,可以佈置他們課前預習,進而積累重點文言實詞,如:左遷、明年、因為、凡、言等。課堂中,為了指導學生領會主旨句的內涵和感受音樂與語文、情感融為一體的特點,結合課件,我將採用激趣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問導法和討論點拔法。

四.說學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上述教法的指導下,我引導學生通過聽、讀、思、議、寫的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五.說教學習過程

(一) 營造氛圍,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新課匯入得法,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我課前先給學生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進入音樂欣賞的氛圍。然後在音樂的背景中我開始講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繼而引出話題:被貶潯陽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時也偶遇一位知音,並深深地被知音精湛的技藝所折服,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概嘆。著名的《琵琶行(並序)》由此寫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詩文。

(二)介紹文學常識和寫作背景

課前我要求學生查詢關於作者的資料,拿到課堂中進行交流,而後我補充強調:“行”的詩體、作者的`作品(前期:《秦中吟》《新樂府》諷喻詩;後期:《長恨歌》《琵琶行》感傷詩)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三)整體感知,把握感情基調。

向學生展示多媒體動畫配樂朗讀,通過音樂的薰陶、聲情並茂的朗讀、形象逼真畫面的感染,把學生帶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圍之中,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沉鬱悲涼的感情基調。這就為學生鑑賞詩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解讀身世遭遇,突破教學重點

1. 誘導點撥,領悟主旨

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詩人兩個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話將這兩個人物形象連線在一起的?學生很容易找出詩文中的主旨句。繼而向學生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詩人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樣的哀嘆?到底詩人與琵琶女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以這個問題來讓學生體會主旨句的內涵。為了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我設計了一個對聯題,引用詩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作為上聯,要求學生根據琵琶女與詩人的共同點填寫下聯。接著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進行點撥,最後讓學生展示答案。點撥時我抓住詩人、琵琶女前後生活變化來引導:(1)都由京都漂泊淪落到潯陽,下聯:異地相逢淚漣漣;(2)都有由榮至衰的淒涼落寞之感,下聯:共懷世間愁鬱情;(3)在這人生際遇中,他們一個賦詩,一個吟曲,都是由感而發。下聯:吟曲賦詩總關情;(4)音樂把他們的曲與文聯絡起來,下聯是:共奏人間悲涼曲。

在點撥的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理解烘托、對比的表現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力。

體會了主旨句的內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躍然紙上,於是我讓學生總結其形象。

2. 體會作者的人性美,認識黑暗的會現實

我設計兩個問題:身為仕徒階級的詩人,把自己的命運同下層社會婦女的命運聯絡起來,體現詩人怎樣的品格?(敢於衝破封建門第觀念,同情下層人民的進步思想)具有高尚情操、才華橫溢的詩人在官場上難覓知音、受排擠,從而暴露出什麼問題?(統治階級不容賢良、排斥異己、壓抑人才)從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人性美和對黑暗社會的認識。進而要求學生談談生活在新社會中的感觸,激發學生熱愛新社會的感情。

(五)品味音樂,突破教學情意

1.品讀詩中意

首先讓學生找出集中描寫音樂的段落(第二段)來齊聲朗讀。接著請學生找出該段中自己最能讀出詩人感情的句子進行示範朗讀。同學們就在你讀我評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誦 讀指導任務,而且也進一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

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欣賞兩個經典畫面:“荻花瑟瑟”與“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圍。再播放富有“婉轉流暢——沉咽穩重——間歇頓挫——激越高昂“的旋律變化特點的幾段琵琶曲,請一位同學伴著琵琶曲朗誦該段。其他同學閉目傾聽,進一步感受音樂、詩文、感情融為一體的特點。

2. 解讀樂中情

在上面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根據聽後感受,分組討論以下問題:音樂的描寫中體現了怎樣的旋律變化?請你用熟悉的樂曲或某個場面的描寫來再現;在這個變化的旋律中又飽含琵琶女、詩人怎樣的情緒變化?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培養同學們的發散性思維、想象聯想能力。相信同學們傾聽了富有旋律變化的琵琶曲的伴讀下完成第一個問題並不困難。而假如學生能用熟悉的樂曲或場面來再現詩中音樂的旋律變化,那麼體會詩人、琵琶女那種“喜悅——憂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緒變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就突破了教學難點。

3. 把握音樂的描寫技巧

對於這一點,我是這樣引導的:詩人用怎樣的藝術手法來表現音樂之美?這問題並不難,也許學生會很快找出用比喻、疊詞的手法來對音樂進行正面描寫,而用“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這環境來對音樂作側面烘托。此外,詩中“間關鶯語花底滑“這一句還採用了通感的修辭,這點學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將讓學生回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採用通感的修辭的兩個句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和“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以此來啟發、引導學生。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詩人找到了知音,發出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寫下了這篇優美感人的《琵琶行》。

(七)擴充套件提升(作業)

1. 請同學們鑑賞《李憑箜篌引》中音樂描寫的技巧。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2.請同學們重聽一曲《高山流水》,然後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繪200字左右。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貓》,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的內容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貓是人教版國中語文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現代散文。該單元共選入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和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裡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給人留下深深的思考。學習這篇散文,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而且能讓學生領略到散文的語言美,作者細膩的描繪和樸素的文采。

2、 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絡”,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學習嚴於律己,公正待人接物之性情

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上,難點放在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知錯就改、嚴於律己的好品質上。

3、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較簡單,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七年級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與生活非常接近,這都為本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學習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多談自己的看法。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只有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反覆讀,才能體會課文中包含的複雜感情。

2、複述法:利用課文中的關鍵詞,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複述課文,讓學生在複述中加入自己的感情,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

3、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情景設定法:在本節課,充分利用課件及音樂創設情景,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三、說學法

對於學生,最重要的不是交給他們現成的知識,而是教他們去探索發現真理。我認為過程遠比結果更有價值,這恰恰體現葉老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朗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3、勾勾畫畫圈圈點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4、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這種新的學習理念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使之得到不斷地強化和訓練。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用多媒體展示漂亮可愛的貓的圖片,激發學生興趣。很多同學家裡都養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樂趣,正如有的同學說的“生活因小動物而精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段不一樣的養貓故事,體驗一種發人深省的養貓的快樂與傷悲。

(二)、多媒體出示學習目標(小小羅盤,導引學習方向)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學習嚴於律己,公正待人接物之性情。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採用圈圈點點勾勾畫畫法思考多媒體出示的問題:

1、三隻貓來源、性格、樣子、結局相同嗎?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呢?

2、文中三隻貓著墨不同,作者重點寫了哪隻貓?這隻貓生活怎樣?作者怎樣描寫它的可厭?(來的可憐、活的可憐、去的可憐)

(學生通過讀和圈點勾劃,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精讀文字合作探究揣摩思考:

1、第二隻貓丟後,作者寫道:“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第三隻貓死後,作者寫道:“自此,我家永不養貓。”試體會這兩句話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對文字領悟能力,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科學精神)

2、為什麼說“我的良心受傷了”?(因為我犯下了無法補救的過失,它就像針一樣,時時刺痛著我的心。)

3、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錯誤特別是傷害他人的錯誤?

(五)、拓展延伸

人難免犯錯誤,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或多或少都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你有類似的經歷嗎?和大夥說一說。

(這一環節設定的目的時,讓學生把學習和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更好的理解課文內涵,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六)、結全文昇華感情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老師予以肯定和補充。

感人的養貓的故事就到這裡了,他留給我們的思索是無窮的,不光是可憐的貓,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可憐的人,他們不被人們所注意,他們是卑微的、弱小的,只要同學們都能去關心這個弱勢群體,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和睦更加和諧!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心中那盞燈》選自國小語文S版第六冊第五單元裡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是對童年往事的回憶,講的是一位父親忍著寒冷為兒子做燈籠的事,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本課分為3個課時教學,今天講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覆揣摩人物細節,根據上下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行動、語言等寫人的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文字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親用愛製作冰燈給兒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憶,並體會出父親的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反覆揣摩人物細節,在朗讀中提升情感,體會出父親的愛。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激發情感”的思路,採用多媒體課件,以“直觀教學、以讀代講”等方法,極力烘托情感,讓孩子們在研討、合作、反覆朗讀中感受人間真情,真正做到“以讀為本,關注人文”。

2、學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品讀感悟”的方法學習課文,讓學生在讀、思、議、辯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複習匯入。

2、讓學生畫出能夠讓自己感受到愛的句子並與大家交流。

(二)引導探究,讀中感悟(此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我分四步進行)

1、交流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描寫人物言談舉止的句子,感受真愛的力量。

2、品讀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父親打磨一陣,就停下來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找出描寫父親動作的詞,重點理解“悟”字。)

讓學生通過讀、思、議、辯去感受父親那種偉大而無私的愛。

3、抓住人物語言,體會思想感情

父親把臉扭過來,有點尷尬地說:“我也想給你做個玻璃燈籠,可哪裡有玻璃呢?後來我就尋思著給你做個冰燈吧,這不,冰凍了一晚上我正給你做著呢?”

用字理知識讓學生理解“尷尬”一詞,從而理解句子含義。

運用字理知識來析詞,避免了繁瑣機械的詞語解釋,攻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4、想象身臨其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但是,我的心裡卻一直珍藏著那盞冰燈,那是一盞最美的燈。

①師:那是一盞用冰做成的燈,是父親用心打磨的燈,所以這也是一盞用(生)_________做成的燈。(心)

師:那是一盞用冰做成的燈,凝聚著父親對孩子的愛,所以這也是一盞用(生)________做成的燈。(愛)

師:那是一盞用冰做成的燈,凝聚著父親對孩子的情。所以這也是一盞用(生)____________做成的燈。(情)

向學生滲透提出問題後,學生通過自主、合作、交流解決了問題。

②師生聯讀:

師:那是一盞用“_________”(情)做成的燈,所以我覺得(生)“那是一盞最美的燈”。

師:那是一盞用“__________”(愛)做成的燈,所以我覺得(生)“那是一盞最美的燈”。

師:那是一盞用“________”(心)做成的燈,所以我覺得(生)“那是一盞最美的燈”。(通過聯讀,更深化了中心。)

(三)總結拓展,昇華情感。

說課稿 篇6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學校歡迎大家到梅城國小來作客,祝願大家有個好心情!

言歸正傳,下面我來說說今天的課。我今天執教的《刷子李》這篇課文是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第七單元主要圍繞:“作者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形成了“讀人,說人,寫人”這樣富有特色的一組教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刷子李》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作家馮驥才的《世俗奇人》,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選擇一件小事來寫,以一件極富戲曲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學習本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的重難點是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所以根據這個班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抓住重點段邊讀邊悟,學習並初步運用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設計的——這堂課共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 解題釋疑,初識“刷子李”

上課伊始,從介紹《俗世奇人》這本書中身懷絕技的人入手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明白“刷子李”的含義,他是有天津風味,指的是姓李的人在刷牆這一方面有絕技。

第二環節 通讀課文,感受“刷子李”的“絕”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到描寫刷子李“絕”的句子,感受刷子李超絕的技藝。

第三環節 細讀重點段,學習並運用刻畫人物的方法。

細讀第五段,學習並運用刻畫人物的方法主要從三步走:

首先讓同學仔細地默讀這段話,找到認為把刷子李描寫得最精彩的一處,並讓學生說說是如何描寫的,這一環節主要抓住三句重點句討論、體會。第一句“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主要把勻勻實實與勻實比較,體味疊詞運用的效果;第二句“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主要從“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 啪”等詞學習動作、神態、聲音等描寫方法和想象的寫法。特別是抓住“悠然擺來,悠然擺去”讓學生“讀——演——再讀”深入體味“刷子李”技藝的“絕”,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粉刷匠了,已經是一位藝術家了。第三居主要學習比喻的寫法和對重點 詞“天衣無縫”的理解來感受刷子李”技藝的“絕”。

第二步在學習刻畫人物方法的基礎上,學以致用,欣賞“泥人張”的視訊,並根據要求寫一段話。

第三步讓學生找出曹小三搜尋師傅衣服的句子,感悟曹小三的心理變化,感受“刷子李”的“絕”。

第四環節 推薦閱讀《俗世奇人》

最後我想說,細細咀嚼課堂細節,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很稚嫩,遠不及同行們之淵博厚重。我需要多請教,多探索,多實踐,在此希望得到謝主任、付特以及在座的各位專家同仁的指點,謝謝大家!耽誤大家時間了!

說課稿 篇7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第十八課《鳥島》。

課文通過描寫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告訴我們人與鳥是朋友關係,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分為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鳥島的地理位置和名稱,第二自然段寫了每年春天鳥兒飛到島上安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寫了六月島上成了鳥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寫遊人都很愛鳥。文章語言流暢、文字優美、條理清楚,適合朗讀、背誦,同時介紹自然知識時滲透了環保教育。

依據課文的特點在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選擇上,我打算以參與、合作、探究、體驗為特徵,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通過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重視教學中的操作與活動,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主調控能力,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精神,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活躍、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場所。

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學會本科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瞭解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通過品讀課文體會鳥島鳥多的特點。

情感目標:憑藉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樹立與自然和平共處的意識。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鳥島成了鳥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從朗讀中體會鳥島的熱鬧,鳥島是鳥的世界。

教學時間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本課9個生字;初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初步認識鳥島。第二課時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通過品讀課文了解鳥島的特點。

以下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節課我以讀為主,以表演、說話、寫話等形式為輔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

第一個是讀讀想想,提出問題的活動。目的是學生了解鳥島的地理位置,對鳥島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活動的展開:

1、談話匯入: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中的一個小島上去玩,好嗎?請大家仔細看、仔細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課件展示海西皮鳥島。學生仔細觀看後回答。

2、讓學生讀讀課文第一段,完成練習。

在()有一個叫()的小島,它也是()的青海湖鳥島。

3、學生質疑:讀了第一自然段後有什麼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有:“為什麼這個小島叫做鳥島?”“鳥島上究竟有多少鳥?”)

第二個是讀讀演演的活動。目的是通過表演讀理解“一群一群”、“陸續”,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活動的展開:

1、讓學生自己讀第二自然段,問學生是否喜歡這一段,為什麼喜歡?

(學生可能回答:“因為我喜歡春天。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湖水解凍,春天的鳥島肯定很漂亮。”或者“因為一群一群的鳥兒陸續飛向鳥島,那鳥島肯定很好玩,很熱鬧。”)

2、引導學生再讀第二自然段,想象一下此時的情景。學生再次自由讀書。

3、創設情境表演讀:假設咱們的講臺前面就是鳥島,那你們能不能表演給老師看看?四人小組商量商量該如何表演。(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引導學生仔細讀課文,抓住“一群一群”、“陸續”等關鍵詞進行表演。)

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邊背課文邊“飛”上講臺。

第三個是當小導遊的活動。目的是通過當小導遊深入瞭解鳥島的特點,體會鳥島的鳥多。

活動的展開:

1、教師談話激趣:六月是鳥島的旅遊旺季,老師要聘請幾名小導遊帶大家參觀六月的鳥島,好嗎?誰能當上出色的導遊呢?先請你自己練練導遊詞吧!

2、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多媒體掩飾,自由練說導遊詞。

3、指名當小導遊。評出最佳的導遊。

4、教師提問:各位遊客,剛才參觀了六月的鳥島,鳥島上的什麼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學生可能會說出:鳥島上的鳥多,各種各樣的鳥聚在了一起,小島成了鳥的世界;鳥島上鳥窩多,密密麻麻的,一個挨著一個;鳥島上的鳥蛋多,窩裡窩外,到處都是。)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鳥島的特點:鳥多、窩多、蛋多。

5、看著多媒體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第三自然段。

第四個活動讀課文聯絡生活,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活動的展開:

1、引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看動畫談感受,播放動畫《我想有個家》,內容是從鳥籠飛出來的一隻小鳥高興地向森林飛去,當它要找自己的家時,卻發現森林只剩下一些木樁子了,它傷心地飛回鳥籠裡,哭著說:“我想有個家。”

看了這個動畫,再聯絡課文中的情景,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

最後讓學生為鳥島寫一段廣告詞。

總之,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為學生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而且有很大的收穫,是我這節課所著力追求和實現的。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詹天佑》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第5課。這是一篇以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寫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蹟——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的力量。

二、說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時,緊扣《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圍繞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緊扣“愛國”和“傑出”把本課設計為兩課時,並制定如下教學目標:第1課時:重點研讀、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對他的認識從表面深入到內心。第2課時:重點研讀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時遇到的各種困難,體會人物的傑出才能,並進一步將愛國的情感燃在學生的心間。

三、說教學方法

緊緊圍繞教研室倡導的三十分鐘有效課堂,認真思考備課、組織自己的教學設想。心裡少說,說該說的,在課堂教學中,始終明確,學生是主體,整堂課都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其有所得。

四、說教學環節設計

(一)談話匯入,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設計一個主話題:“認識他嗎?”(想通過此環節,讓孩子們知道課文永遠是我們最應該親近的第一手資料,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收集、整理和使用資料。激發學生想認識主人公的濃厚興趣。)

(二)初讀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初讀第一問:“他是個怎麼樣的人?”

2、反饋。全文的第一句。

(通過這個問題,直奔全文的中心,學生已經將自己的初讀體會及理解在朗讀這一環節中體現。)

3、明白課文大意。“主要通過一件什麼事來反映人物的.品質的?”

(通過這一環節,理清文章的脈絡。全文是按先概述後具體的方法來安排材料的。並理清了事件的層次:起因、經過、結果。)

(三)細讀第二、三自然段

1、默讀該部分內容,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接受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的?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的心不平靜了?”

2、圍繞“阻撓、要挾、輕蔑”這三處關鍵語句解讀文字,體會詹天佑接受任務時的不易。

(此環節的設計,初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明白,當時的中國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一段鐵路的修築,對於我們整個民族來說意義重大。)

3、配合朗讀相關語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小練筆

此時此刻,如果沒有詹天佑,

(讓學生即興寫話,在寫話的同時,學生的情感得以宣洩,對詹天佑的愛國情懷的認識就上升了一個層面。)

(五)合作讀《中華少年》中的段落

此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孩子對課文有更深的體悟,對人物的愛國情懷有更深的理解,進一步明白,熱愛祖國也是我們中華每一位熱血少年該做的事。在以後的學習中,自己也能將整組單元課文有選擇地進行整合,從中受益。

(六)小結

光有滿腔的愛國情懷是不夠的,德才兼備才能有所作為。明確下節課的學習任務: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幹。

(七)課堂作業時間

第一類:完成基礎題第1和2題。

第二類:挑戰題,完成第四題的第(二)大題。為進一步學好下節課的內容進行再次自主、深入地預習。

五、說板書設計

詹天佑 愛國 傑出

阻撓 要挾 輕蔑

京張鐵路 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