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說課稿模板八篇

說課稿1.93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模板八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松鼠》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都是說明性文章,要抓住課文的要點,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並試著加以運用。《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是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是精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此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可以講述自己遇到的事情、見到的現象,對於問題的看法還有自己的觀點,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馴”等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並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為我的教學重點,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匯入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會用談話匯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們見面,請看大螢幕。看過之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祕密嗎?有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寫了一篇有關松鼠的說明性文章,讓我們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然後讓同學們齊讀課題。旨在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本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依據教參中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的教學第一步是先讓學生參照連線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所以,我採用開門見山的直接匯入方法,讓學生讀導讀中的一段話,找出向我們提出了哪三個問題,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從而做到學習不盲目。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學生很快的走進文字。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年級要求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環節,讓學生圍繞“課文是從那幾方面向我們介紹松鼠的。”這一問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默讀時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時間,讓他們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做到讀有實效性。通過學生充分的讀課文,開啟學生思想的閘門,一邊讀書,一邊彙報。抓住問題的主線,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

(四)自主閱讀,體會喜愛之情

此環節教學,讓學生自由的讀課文,圈畫出作者對小松鼠喜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教學時,我把介紹松鼠外形特點和搭窩過程兩個內容作為重點,多媒體出示內容和松鼠圖片,使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帽纓形的尾巴的樣子。此時再一次讀書,使學生對課文已經有所瞭解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的點撥,鼓勵,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

(五)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國小生邊讀邊思考:《鯨》這篇課文和《松鼠》這一課比較一下,看看這兩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彙報時可以從說明的角度(內容)、表達方法、語言風格三方面進行比較。此問題是三個大問題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所以,教學此環節時,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小組力量,使問題迎刃而解。

(六)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愛,相信大家都很喜歡。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話出來,給大家10分鐘時間,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七)小結作業

小結:小動物非常可愛,我們都非常喜歡,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

作業:請同學們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課的課題就呼喚著我們去找春天!我們到校園裡找一找,也許能在操場邊發現剛探出頭的小草;我們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許能在天空中發現飄飄搖搖的風箏;開啟課本,我們還會在課文插圖中發現春天的影子;讀著課文,我們會感覺自己就是那幾個脫掉棉襖、衝出家門、奔向田野的孩子,體會到尋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發現春天的欣喜。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著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嫻熟地彈奏著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著鞦韆,興奮地叫著、笑著……孩子們找到春天了嗎?從哪裡找到的?怎樣找到的?激發學生朗讀:“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嗎?”……讀著這些語句,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窮。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三、說教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的學習、積累,已掌握了不少識字方法,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並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在課件裡直觀的書寫演示和設計精巧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

2、情景教學法

美麗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讓學生能感受到這春天的美好,在教學時,採用優美語言,為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讓學生欣賞各種春天美麗的畫面,體會春光的美好,再用優美歡快的歌曲幫助學生體會課文內容,把音樂美與語言文字美圖畫美融合於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

四、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下面我就結合我用autowhere製作的課件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悟春天。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物件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的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上課伊始,我是這樣匯入的: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這時課件出示動畫的圖片,用美麗的圖片,可愛的動畫,引起學生的注意。(點選畫面,出現動畫)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腳步。而我們,總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睜大雙眼,敞開心扉,去尋找春天。板書:找。課文中有幾個孩子,衝出家門,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尋找春天吧!這時候的孩子們,已經被那精美的畫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師語言的引導,個個躍躍欲試,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順利的把孩子們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這時教師再把板書補充完整,讓學生齊讀課題: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認寫生字。

在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覺得難讀的字做個記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通過大螢幕出現生字,(點擊出現生字畫面),讓學生邊認讀邊交流識字方法,可以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識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熟字變形、找規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如:猜謎語、編兒歌、比動作、引用同學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進行識記。運用課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隨著孩子們大聲的朗讀,一個個生字完整的出現,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自主的尋找出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在學完生字以後怎樣能讓學生輕鬆愉快的鞏固生字呢,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來幫助學生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一隻只忙碌可愛的小蜜蜂,要到花園去採蜜,可是今天的採蜜要聰明的小蜜蜂才會有收穫,利用奧斯韋爾製作的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們利用滑鼠把一隻只小蜜蜂拖到花上,如果找對了和小蜜蜂身上的詞語相對應拼音的花朵,小蜜蜂就會快樂的開始採蜜。如果找錯了,小蜜蜂只好又飛回到原處。這樣不僅加強了演示的直觀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完成識字任務。

至於寫字,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寫字要領,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獨立完成寫字任務,教師只作點撥、指導。通過課件出示難寫的字:遙、搖。用形象直觀的演示,加深學生的印象,正確書寫生字。在不知不覺的教學中,就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賞讀感悟,體會感情。

在這個環節中,重點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如:齊讀,自由讀,小組討論讀等,讓學生談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又體會到什麼?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又是什麼樣的?在小組中把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畫下來或寫下來。最後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

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通過播放春天景色的錄影,(點擊出現視訊畫面),在悠揚的樂曲中,在美麗的畫面中,出現找到春天的情景,配樂朗誦: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都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裡,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美景啊,春天悄悄來到了,小朋友們留心觀察,發現了春天的蹤跡,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其實就在小朋友們的眼睛裡。(點擊出現音樂畫面)通過歡快優美的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裡》讓孩子們跟著唱,跟著跳,盡情展示自己快樂的心情。整個課堂的氣氛達到了最熱烈。(點擊出現課文畫面)在這種心情下,再讓學生朗讀全文,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表達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整篇課文的教學,我儘量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音樂的美,圖畫的美,讓學生體會到春光的美好,陶冶了心情,幫助學生較好的感悟課文的內容。

六、說板書、練習。

本課的板書採用了簡筆畫的設計,把孩子們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現,給學生描繪出一幅春天美麗的景色,充分給學生以美的體驗。在讀課文以後,讓孩子們來進行補充、添畫,這樣的板書,既歸納本課的重點,同時起到引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

練習是讓學生在“採蜜本”上選擇本課裡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摘抄,再寫一兩句讚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於有意識的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擴充套件課內學習的內容

評說課稿:

本說課稿從教材、學生、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練習六個方面進行說課的。全面詳實,特別是說明了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教材內容的切實、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程式的流暢、教學環節的合理、教學手段多樣。總之,教師的說課過程努力從實際出發,闡述了本課設計教學的全過程。

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題目是學前班語言活動《買水果》,我將從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法、學法、活動過程以及活動預測和反思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 說設計意圖

學前班的幼兒思維已經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了。猜謎語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智力遊戲,猜謎可以開發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買水果》這個活動通過買水果這一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利用猜謎語的方式,讓幼兒在趣味活動中學習到知識。

二。 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在新《綱要》中,活動教育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感受活動,因此,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設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認知上:知道生活中常見水果的特徵,並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

2. 能力上:善於觀察周圍事物,會創編簡單的謎語。

3. 情感上:喜歡開動腦筋,願意參加猜謎語活動。

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引導幼兒創編謎語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學前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幼兒充分發揮聯想力和創造力創編謎語設為難點。

三。 說活動準備

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多媒體課件《買水果》, 小象、小猴、小豬的頭飾,一些常見的水果(實物),幼兒人手一份水果卡片,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遊戲角色和情境當中,

2.知識的準備

培訓參加情景表演的幼兒: 請三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小象,小猴和小豬,教他們大聲的說出各自的謎語和簡單的"臺詞".

四。 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掌握學習物件。"《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語言表述謎語的傳統模式,而是聯絡現實生活中買水果的情景,為幼兒創設故事情境,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當中,激發了幼兒對謎語的興趣。這種效果是與以前僅通過語言表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

2、直觀教學法:活動的過程中,我試圖採用水果實物進行教學,這樣幼兒能夠更加直觀地說出水果的主要特徵。

3、互動遊戲法: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在活動中,我讓幼兒扮演小熊,根據小象,小猴,小豬的謎語,出示相應的水果卡片,這樣不僅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4、課件演示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買水果》,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和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5、提問法:在教學中,我採取多樣性、開放性的提問方式。如:"你覺得這個謎語說的是什麼水果呢?為什麼?蘋果他是什麼形狀的?有什麼顏色?味道怎麼樣?它像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想象的空間。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

1. 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 趣味遊戲法:陶行知老先生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在遊戲中,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增強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五。 說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為了完成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激發興趣,匯入活動 (2-3分鐘)

幼兒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階段,因此我採用了直觀的教學方式,不僅生動形象,還能讓幼兒儘快的進入活動情境,多媒體課件顯示一張水果店的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售貨員小熊。

師:大家看,這是什麼地方?這裡有哪些水果啊?

讓幼兒說出這些水果的名字,並告知幼兒。小熊就是這家水果店的售貨員。讓小朋友扮演售貨員小熊,等著客人來買水果。

二。觀看情景表演猜謎語 (10分鐘)

發給每個小朋友一份水果卡片,參加表演的三個幼兒分別帶上頭飾,提著小籃出場,自我介紹後同時告訴大家:"我們是來買水果的。"小象對小熊說:"我們三個要買不同的水果,但是我們不會說出那種水果的名字,要你先猜一種水果的謎語,猜對了,我們就買你的水果。"接著大象大聲說出自己的謎語,請小朋友在卡片中找出對應的水果並出示,當大家出示卡片後,引導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一句句進行核對。小猴、小豬依次說後面兩個謎語,指導方法和前面一樣。活動中,不斷啟發幼兒進行推理,引導幼兒理解謎面的含義,使幼兒有興趣,有信心自己猜出謎語。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幼兒能夠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儘快的融入到遊戲角色當中,並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三、幼兒創編謎語(10分鐘)

小朋友自己來編一個謎語回家考考爸爸媽媽。

出示水果,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說出它的形狀、顏色、味道、功用。讓幼兒摸摸它的表皮,嚐嚐它的味道,啟發幼兒想象它像什麼。在討論每個特點的時候,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語言來描述,對編得好的幼兒給以肯定和表揚,選出編的最好的句子作為謎語的一部分記錄下來,再編其他的,編完以後,教大家念這個謎語。通過以上環節,突破了充分發揮聯想能力和創造力創編謎語這個難點。

四。分享水果,結束活動。(2-3分鐘)

五、說活動預測和反思

我覺得本次活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特點,而且也符合《綱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環境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聯想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我遵循了《綱要》中"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的精神,讓孩子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了知識和情感:善於觀察周圍事物,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常見事物。喜歡開動腦筋,積極參與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鬆的,學習是快樂的。當然,活動中可能會出現孩子不知道用語言表達自己意思的狀況,需要我發揮教學機智,及時指導。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裡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的、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和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事情的經過。瑞恩夢想的實現大體經歷了三個步驟:一是籌集70塊錢;二是籌集20xx元錢;三是籌集買鑽井機的錢。這三個步驟對瑞恩來說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艱難。瑞恩的夢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臨著一次比一次愈加嚴峻的考驗,作者是如何將這三次籌款寫清楚,寫具體的,這正是學生要向作者學習的表達方式。

2、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主題以及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6個生字,在反覆朗讀、想象拓展等文字感悟的過程中相機識記和理解“迫不及待”“一聲不吭”“堅定”等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想象拓展、聯絡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讀等手段,設身處地地感受瑞恩的內心想法,讀懂重點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領會本文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瑞恩對非洲人民深深的關懷,體會到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於感受到愛的力量的巨大的。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我緊緊圍繞專題把重點定為通過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讀等手段,讀懂重點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領會本文寫作的寓情於敘的寫作手法。難點是理解“夢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愛的力量”的巨大。

二、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是他們探索知識之路的領路人。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自讀自悟、啟發質疑、創設情景,讀寫結合。

依據教法,我選擇了相應的學法指導。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訓練和朗讀感悟、自主合作學習為主線”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它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觀點,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採用了“自讀自悟、以讀代講、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利用多媒體電教裝置並且精心製作了ppt課件來輔助教學。學生對課文的字詞進行了預習。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共鳴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麼是“夢想”。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於夢想,並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併為自己夢想的實現做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結: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並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蹟。(板書完成課題)

3、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為自己的一個夢想而改變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運。正是這位小男孩用一顆金子般的心幫助了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讓我們深深感動。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這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吧。

本設計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兒童夢想的潛能,讓他們心中擁有夢想,讓他們在希望中生活,並不斷地創造生命的奇蹟。

(二)自讀課文,走近夢想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檢查認讀情況,為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做了鋪墊。

2、自由讀課文,瞭解瑞恩的夢想是什麼?(課件出示)

⑴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A。 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B。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C。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夢想?”學生可能會說瑞恩的夢想在不斷地變大,從挖一口井到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4)交流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先整體上把握課文,並且初步感知課文。

(三)研讀課文,昇華感悟

略讀課文在閱讀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逐步研讀課文。

1、抓住重點,自主感悟

導語:瑞恩面臨的困難一次比一次大,但他沒有放棄,信心更強,目標更遠大了。瑞恩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有關句子,細細體會在也可以感受深的地方作批註。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隨機點撥。

3、創設情境,體會力量:

這些額外的家務活對小瑞恩來說太不容易了!讓我們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他費力地挪動著笨重的吸塵器,認真地幹著,每個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腳累得再也抬不起來。同學們,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會怎樣?讓我們設想一下,在幹每一件事的過程中他可能遇到過什麼困難?(課件出示):

A:學生交流

B:教師相機引導:這麼辛苦,也要堅持,這就是——(夢想的力量)(這樣的設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效地讓學生理解了課題。)

C: 瑞恩通過自己幹活攢夠了70元,但要靠這樣的方法攢夠20xx元,甚至買鑽井機的錢實在——(太困難了)誰給予了他幫助?他們為什麼幫助他呢?

(讓學生聯絡上文交流,體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蔘與到這個夢想中呢?從而進一步感受夢想的力量。)

4、昇華情感,暢想交流

瑞恩的井終於成為現實,這將意味著更多的人不再流離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親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讓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同學們找一找這個自然段,讀一讀。

課件出示:假如你現在就是5000名非洲孩子之一,你會對瑞恩說什麼?請同學生說說、寫寫、再交流。

(讓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同時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得到了訓練。)

(四)對比理想,昇華主題

出示瑞恩接受實話實說訪時談的自己的目標與理想:“我要為取得乾淨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把瑞恩和自己的理想對比,你有什麼感想和啟發?

(此時學生心中的夢想會比課前的交流有變化,這樣的設計深化夢想的內涵。使他們感悟到夢想因為堅持而變得偉大,因為有愛而變得溫暖,更因為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愛他人,從而使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和諧。)

教師總結:課件出示:同學們,讓我們愛朝夕相處的骨肉至親,是他們給我們生命的最初陽光;讓我們愛情同手足的老師同學,將我們平凡的生活泛起歡快的波浪;讓我們愛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以心感動心,以火點燃火,當愛的含義超越了家庭,超越了國界,涵蓋整個地球,世界將無比的溫馨!

五、板書設計

夢想的力量

籌集70塊錢──做額外家務活

籌集20xx塊錢──感染了周圍人

籌集買鑽井機的錢──感染了更多人

這樣設計,內容精當簡約,佈局合理,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從質疑課題入手,激發學生探求的興趣。然後通過讀、思、議、說、寫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夢想的力量”,引導學生全程參與,使他們讀懂並理解課文,在閱讀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啟發與教育,在探究活動中達到自悟自得,培養了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

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靜夜》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詩歌韻味的新詩,是郭沫若五四以後的作品。這單元共五課九篇文章:有童話;神話;詩歌和寓言。它們通過虛構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揭露鞭撻現實生活中的醜惡,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讚美呼喚人間真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聯想、想像的能力,引導學生憎惡假醜惡,嚮往真善美。 通過本詩的學習,使學生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憂國、愛國的情。

【說教學目標】

本文的教學目標為:

1、能力目標:使學生體會聯想和想象的表現作用,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學習詩的凝鍊,含蓄的語言及修辭方法;學習朗讀,培養對詩歌的愛好。

2、情感目標: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體會詩人所飽含對光明、理想、祖國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進而達到純熟的境界。

【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

1、使學生體會詩所飽含對光明、理想、祖國的情感。

2、使學生理解詩的凝鍊、含蓄的語言以及修辭手法。

本課的難點:使學生體會聯想和想象的表現作用,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說教法】

1、明確目標,減少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無效思維。

2、指導朗讀,重在學生體驗。

3、提問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了解這首詩的寫法及風格,學習聯想和想像的手法。

4、小結鞏固,緊扣要點,幫助學生形成思維整合。

5、練習提高,文字的聯想和想像,引導學生作聯想、想像的訓練。

6、手段及依據:用簡單課件輔助教學課件,以文字學習為主,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學方法。

【說學法】

1、朗讀感悟,感受音樂美。

2、探究內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寫法,領悟情感美。

4、模仿學習,拓展思維,培養想像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說教學過程設計】

1、師生互動,創設寬鬆的教學氛圍(2分鐘)

我將設計動畫片《聰明的一休》激情匯入,請學生向他一樣開動腦子成為聰明的孩子!學生的心絃被扣動,有表現自己才智的慾望,營造了民主、寬鬆、愉快的教學氛圍。

2、比較引入新課(3分鐘)

同學們能有節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靜夜思》嗎?

然後我請同學們一起配樂背誦李白的《靜夜思》 問:

⑴ 詩人看見了什麼?(月光)

⑵ 詩人由月光聯想到什麼?(白霜、故鄉)

⑶ 李白思的是什麼?(故鄉、親人)

郭沫若的《靜夜》與李白的《靜夜思》同樣都表達了一種在靜謐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詩又表達了怎麼樣的情懷呢?請大家開啟書,聽錄音。

3、指導朗讀(6分鐘)

⑴ 放錄音,整體感知:

低沉的音樂、輕柔、舒緩的節奏,把學生帶進詩中所描繪的朦朧的寧靜的靜夜中,彷彿見到了模糊的天河岸邊有鮫人對月流珠。

⑵ 聽完錄音後讓模仿聲音,齊聲朗讀:

在此我將糾正學生的字音、重音、節奏。

⑶ 學生自由朗讀,組織齊朗誦。

4、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4分鐘)

我在此環節讓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法查資料瞭解作者及背景。

5、賞讀靜夜!(20分鐘)

在這個教學環節用以下問題,提問、探究並質疑。讓同學們圍繞問題小組合作探究領悟文章的中心及意境美:

⑴ 文中具體寫了那些景物?其中哪些是詩人看到的真實景物?哪些是虛寫的景物?

⑵ 再請同學們帶著淡淡的愁傷齊讀第一節,回答第一節寫的是哪些真實景物?

⑶ 第一詩節實寫,此時詩人漫步在清幽的月光下展現在詩人的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誰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

⑷ 齊讀第二詩節,看看寫了哪些景物?這裡有沒有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

傳說中的鮫人是住在仁什麼地方?

⑹ 面對茫茫的天河,詩人並不能真正看見什麼,只能憑想像猜測會有鮫人在岸,孤獨地對月泣珠,這是一個非常悽美的場面,在這月華滿天的美麗時刻,天上的鮫人為什麼哭泣?請你想像鮫人泣珠的情景。

⑺ 詩人描繪了一幅奇妙而美麗、和平而寧靜、輕柔而溫馨的夜景,寄託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在這美好的生活中,為什麼要加上鮫人泣珠這樣淒涼的畫面。

⑻ 請學生自己找出好的詩句進行賞讀、分析!再次領悟文章,全班交流發言。

總結:像這樣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在詩人頭腦中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叫想象。而天河是詩人遙望夜空,看到了幾點疏星由此聯想到天河,這叫聯想。

6、再次指導朗讀朗讀:

⑴ 學生先個人試讀說說自己的理解,再聽讀感覺情感基調和節奏重音,接著教師螢幕顯示朗讀要點並提醒心境體驗和眼神運用,學生再聽配樂朗誦跟讀並核准節奏和重音,然後組織齊朗誦、小組內齊朗誦、男女分組朗誦。

⑵ 有感情背誦全詩:小結鞏固今天我們學習了現代詩《靜夜》,也瞭解了什麼是聯想和想象!其實呀,聯想和想象就猶如詩歌的兩個翅膀 有無想象力是詩歌能不能飛的起來飛的高低的重要因數,所以詩人艾青說道:沒有想象就沒有詩!而想象的基礎就是觀察生活、理解生活、廣度博覽!因此在學習和閱讀現代詩時有四個步驟:誦讀──理解──想象──回味。

7、拓展與遷移(5分鐘)

閱讀郭沫若的《夕暮》,回答下列問題:

⑴ 作者在這首詩裡,是看到了什麼而聯想到什麼,最後才聯想到牧羊的人的?

⑵ 任何兩個詞語,經過四、五個遞進的聯想,可以建立聯絡。

如:

鋼筆──月亮 可以作如下聯想:

鋼筆──作文──題目──中秋──月亮。

再如:

大海──小狗:大海──漁家──寵物──小狗。

請你也試一試就下面詞語進行聯想:

田野──汽車;人──木星;電腦──垃圾。

8、總結:(1分鐘)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的確,詩歌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淨化我們的靈魂。同學們讓我們在詩歌的廣闊天空中,展開雙翅,任意翱翔,去追求人生那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說板書】

靜夜

想 聯

象 想

現實生活

說課稿 篇6

在美國西雅圖市中心有一個派克魚市場,這個市場以它獨有的銷售方式,成為美國市場的奇蹟,也成為世界旅遊的景點。不同於一般魚市場埋頭苦幹的沉默與沉重,這個魚市場,創造了一種像遊戲般的工作方式,不但愉悅了自己,也愉悅了客人。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魚市場的快樂》,正是這裡真實的寫照。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魚市場的快樂》是西師大版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批讀課文。課文以魚販子們對生活態度變化為線索,以作者在魚市場所見所聞所感受到的和諧圖為主要內容。

這一課是本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和體會課文內容,從而領會文中體現的思想感情。

2、教學目標。

根據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中高年級三維目標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旁批,習得一些閱讀方法;

(2)過程與方法的培養: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藉助旁批品味文中好詞好句,精彩語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引導學生體驗魚販們創造的快樂,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製造快樂的勇氣。

3、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聯絡生活體驗魚販們創造的快樂;難點是:理解魚販們快樂生活的源泉:把苦日子過甜。

4、教學準備。

課前安排學生到附近的魚市場觀察,寫出感受。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的三維目標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和諧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情景匯入法,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2、圖文結合法,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3、批讀感悟法,讀寫結合,體驗情感。4、實踐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拓展延伸,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分四個環節完成。1、情景匯入,質疑導向;2、巧設補白,交流探究;3、批讀感悟,總結全文;4、拓展延伸,傳播快樂。

教育家說,將一篇長文章讀成一篇短文章,這是閱讀的能力,如果能繼續將這篇文章讀成一句話幾個詞,這是閱讀的智慧。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上課,我就直撲重點,將魚販子們快樂的生活的畫面及魚販子發人深省的話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並引導學生對畫面進行質疑,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瞭解文章大意。這是教學的第一環節。

第二環節,巧設補白,交流探究。

語文課堂為了讓學生達到對文字的理解,經常都要用到“補白”的手法。“白”指的是文章中作者留有的空間,它可以讓讀者產生無窮的想象。“補白”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的思維訓練,另外有助於對課文的感悟,深化對人物的認識。

在學生初步瞭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處補白。一:在教學以前的魚販子整天在抱怨一句話時,我抓住“整天”一詞設計了這樣的補白:當魚腥味撲鼻而來時,他們在抱怨——;當客人很少時,他們在抱怨——;當天氣很冷時,他們在抱怨——。從而使學生理解生活虧待了自己的原因。讓學生明白凡事都認為是別人的不是,老天的不公。這樣的抱怨有沒有道理?抱怨之後又能得到什麼呢?無非痛苦、嘆息罷了。

第二次補白:當魚販子們改變了心態後,認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我設計了這樣的補白:當魚腥味再次撲鼻而來時,他們在想——;當客人很少時,他們在想——;當天氣很熱時,他們又在想——。通過補白,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五味俱全,我們既然不能改變生活本身的因素,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情,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第三次補白:想象魚販子們在每天的工作中有哪些創意,既吸引了顧客又傳播了快樂?通過交流探究讓學生明白,快樂的魚市場是每個快樂工作者勤奮工作,快樂面對生活的智慧結晶。

通過三次補白,學生已基本把握了課文的主旨。然後我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談談自己平時在魚市場的所見所聞所感。接下來,我讓學生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寫魚販們心態變化的句子,即“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反覆品讀,並板書。針對這句話,我設計了三個問題:1、對“每天”換詞;2、給“苦”組詞;3、用“與其……不如……”造句。通過小組探究、交流,學生能深刻體驗魚販們工作地辛苦,理解魚販們能把苦日子過甜的原因。這樣,就完成了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明白快樂的生活不是取決於環境,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

接下來進入教學的第三環節:批讀感悟,總結全文。

這一環節,我用學生喜歡的方式組織學生品讀課文。(如:指名讀,推火車讀,小組讀,集體讀等)並把此時閱讀的感受批註在課本上。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這一環節的最後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課前自創的詩歌,昇華情感,總結全文。

快樂的魚市場

賣魚人—愉悅地遊戲

買魚人—快樂的享受

觀光的—美麗的風景

上班的—快樂的傳遞

招數一個又一個

笑容一陣又一陣

客人一批又一批

鈔票一張又一張

參觀市場,享受快樂

參加遊戲,體驗快樂

交流談話,獲得快樂

快樂打包,傳遞快樂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魚市場

只要你改變心態

製造快樂,傳遞快樂

快樂的魚市場—無處不在

總結全文後,進入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拓展延伸,傳播快樂。

新課標要求,中高年級的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並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並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強化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我設計“我生活,我快樂”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生活中的快樂瞬間,和同學和老師交流。這樣,就完成了整節課的教學。

四、板書設計。24、魚市場的快樂

生活與其(抱怨……)不如(愉快……)

快樂不是(環境)而是(心態)

好的板書設計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簡單明瞭,即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又體現了教學的思路。

五、預設效果。

這堂語文課,作為老師,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用充滿藝術和煽動性的語言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在以人文性為線索,兼顧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等方面,使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僅僅停留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掌握上,更落實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和提升上。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呼吸器官》是蘇教版科學五年級第四單元第二課《呼吸和迴圈》的第一課時。它在前面學生已經測量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脈搏的次數的基礎上,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瞭解呼吸的實質和意義,並對此進行呼吸健康衛生教育,從而讓敘述懂得提生命活動中許多看似毫不相關的過程其實是緊密聯絡著的,人的身體是一部結構精巧、功能完善的大機器。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樂於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科學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知道呼吸衛生的基本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科學探究:能夠通過實驗探究呼吸的意義和呼吸器官的作用,並藉助資訊科技進一步瞭解呼吸現象,培養學會上收集、處理和交流資訊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科學知識:瞭解呼吸器官的作用,知道人呼吸時,主要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撥出二氧化碳。

教學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和網上衝浪瞭解呼吸的有關知識。

二、說教學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求量尤其強烈。”關於呼吸現象,學生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呼吸,陌生的是由於呼吸的內部過程是無法直接從外部看到的,所以學生對於這個生理現象還是一知半解的。學生頭腦中有許多模糊甚至錯誤的觀念,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知道氣體在人體內是不是如何交換的,又是如何從人體內出來的。很多學生都認為,人的肺部充滿氣體就會舒張開來,就象充氣的氣球一樣。還有,人的肺部充滿空氣後,胸部的肋骨會展開等。

那麼,如何提供豐富的材料和資訊資源,激發孩子們探究人體呼吸器官的祕密的樂趣,讓他們對呼吸現象有一個比較科學、系統的認識呢?我將實驗探究和e-learning課有機整合,以此相互取長補短,有效、高效地完成知識意義的建構,真正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三、說教學準備

1、實驗區佈置:廣口瓶、膠塞、玻璃管、清石灰水、水槽、玻璃片、火柴、水等。

2、 電腦區:構建《呼吸器官》的教學專題網站。

四、說教學程式

(1)教學設計思路

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1、通過兩個活動來感受呼吸,啟發學生提出要研究的問題;2、實驗探究呼吸的意義;3、利用網路資源進一步認識呼吸;4、整理資訊,交流彙報。

(2)教學過程

(一)活動匯入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象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新課引入,我首先請學生閉上嘴,把兩個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會兒,並請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緊接著,我和學生一起來玩憋氣遊戲,來體驗一下呼吸的重要性。在學生充分活動開來時,我再提問:關於呼吸,你們想了解什麼呢?學生的探究慾望已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紛紛對呼吸現象提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人為什麼要呼吸?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們是怎樣工作的?人不呼吸為什麼憋得難受?人是怎樣呼吸的?撥出的氣與吸進的氣相同嗎……這樣,老師可以在豐富學生表象的基礎上,掌握學生的思維層次,瞭解他們的現有知識水平。

(二)實驗探究呼吸的意義

針對大家提出的不同研究話題,我確定了一個可以用現有材料進行實驗研究的問題即:撥出和吸進的氣體有什麼不同?首先利用學生所掌握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特性,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2、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實驗方法,探討實驗裝置的使用方法,比如問一問:怎樣收集撥出的氣體呢?學生可能會說用袋子裝,用吸管將氣吹到瓶子裡,有些基礎好的可能會聯想到空氣佔據空間的知識,採取排水集氣法等;3、動手實驗,並作好記錄;4、彙報交流,討論實驗現象。

這裡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科學探究,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氣體在吸進和撥出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人體的各個器官都在不停地工作,要工作就要有能量,因此需要不斷的地吸進氧氣和消化吸收的養料發生反應產生能量,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廢氣,也就是二氧化碳。

(三)利用網路資源進一步認識人的呼吸器官

就學生目前的基礎,對呼吸能做的實驗探究也就這些問題。那其他的問題怎麼辦?探究是否就此停止呢?由此,我想到了先進、迅速、資源豐富的網路,構建了一個《呼吸》的專題站。(開啟網站)這是一個“呼吸篇”科學專題站,裡面設有“我的研究”、“聚焦呼吸”、“呼吸動漫”、“呼吸論壇”、“網上衝浪”等版塊/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可以在資源區查詢資訊,也可以到“網上衝浪”去其他地方搜尋資訊,還可以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分析整理,並將自己的觀點發布到論壇上與人分享。

在這個環節中是讓課有機地與資訊科技進行整合,利用網路資源讓那些不能用實驗研究的問題成了有米之炊。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對實驗探究中遇到的疑點,尋求網路支援,還可以對原來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獨立研究。當然,前提是假設學生具備一定的網路資源。

(四)整理資訊,交流彙報

課的最後,交流彙報研究的成果和自己的觀點。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感想呢?在這裡,結合學生的彙報適時進行呼吸衛生教育,並請他們結合生活實際,討論怎樣才能保護人的呼吸器官,使其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最後佈置課後作業進行延伸:設計一幅宣稱畫,教育人們保護呼吸器官。

綜上所述,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多元智力理論,將實驗探究和資訊科技有效整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帶著興趣、帶著期望,進行積極自覺的探索,獲取正確的資訊,進而提高探究的能力。並注重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力為出發點,讓探究層層深入。學生的兩次探究各有側重,程度各不相同,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知識、能力基礎。

2、 提供多種資源,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用網路對未解事物的探究亦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探究方法。

說課稿 篇8

教材簡介:

《最大的麥穗》是國小語文第11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全文共7節,可分為3段:第一段(第1節)寫蘇格拉底要求弟子們去麥地裡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第二段(第2—6節)寫弟子們摘麥穗的經過和蘇格拉底對他們的教訓

;第三段(第7節)寫弟子們從蘇格拉底的話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語文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節.

能前後聯絡,領悟最後一節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能聯絡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重點:著重讀好蘇格拉底說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第二課時主要理解課文內容.這裡主要講第二課時.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語文能力.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匯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最大的麥穗》.

過渡:小小的麥穗,給人很大的啟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解開心中的疑惑,並從中受到啟發.

學習第一段.

自由朗讀第一段,劃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並讀一讀.

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

你們去麥地裡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指名讀,並說說為什麼這樣讀.

齊讀

過渡:弟子們有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 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學習第二段.

自由朗讀課文2—6節,思考上述問題,在書上的有關地方做上記號.

2, 小組內交流,要說出自己的理由.

國小生的研究性學習要有實效,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環節避免了學生許多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維護了研究性學習的嚴肅性.

全班交流: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弟子們沒有摘到的原因是:眼光不夠開闊,猶豫不決……)

用邊讀邊議的方式交流,既是讀重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有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2),想一想,此時,他們的心情如何 他們會想些什麼

4, 面對弟子們的表現,蘇格拉底會有什麼想法,請大家讀讀他說的話.

出示:這塊麥地裡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指讀,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討論:如何才能讀出自己的體會.練讀 .齊讀.

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事來教育他的學生,含蓄的告訴學生一個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學習第三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最後一節,劃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聯絡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

同桌交流.相機板書.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體會,揣摩.要重感悟,重語感訓練.

出示名言,讀一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

——達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爾扎克

學到這兒,你希望找到一生中最大的麥穗嗎 為了找到最大的麥穗,你會怎麼做

總結課文.

學了本課後,你有什麼收穫呢 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

交流.

作業.

1,朗讀文中最喜歡的句段,並背下來.

2,選擇一題練習:

*如果你見到蘇格拉底的學生們,你想對他們說什麼,請寫下來.

*最後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個具體的例子,寫出自己的體會.

附板書:

最大的麥穗

(追求)

要抓住機遇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