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合集7篇

說課稿2.6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說課稿合集7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下冊教材主題四《快樂寶貝》次主題二《幫幫樂》中的教學活動一《小松鼠的傘》,下面,我從設計意圖、活動目標、重難點、活動準備、教學方法、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效果預測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設計意圖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提供的語言領域目標,我選擇了教學故事教學《小松鼠的傘》。《小松鼠的傘》是一個好聽的故事,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

二、活動目標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要為幼兒的一生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重全面性,並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我們幼兒實際,制定了以下兩點目標:

1、嘗試講述並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新詞“責怪”。

2、感受故事中小松鼠把尾巴當傘的有趣,懂得要幫助別人的道理。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助相成的。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啟發幼兒想像。

難點:引導幼兒試著把觀察後想像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

四、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目標服務,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為此我為提供了寬鬆、和諧的氛圍。故事掛圖、背景音樂等,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表現自己。

五、教學方法

為完成目標,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欣賞、、感知、再認識、再理解。層層深入,同時在各個環節中,穿插講述法、啟發聯想法、表演法、比較法,培養幼兒的觀察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想像力,使幼兒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

六、活動過程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本活動中,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1、聽音樂《好朋友》做律動入活動室

通過聽音樂、做律動,使幼兒首先有了好朋友互相幫助的概念,為講故事打下基礎.

2、匯入

今天有位小客人要來看看你們,小朋友們想知道它是誰嗎?(出示小松鼠生活視訊)

觀察一下它長的什麼樣子?(眼睛圓圓的,尾巴粗大)小松鼠小小的個子,為什麼要長這麼大尾巴呢?通過觀察小松鼠,讓孩子們對小松鼠的`尾巴有初步的印象。

3、看掛圖,先讓幼兒猜測圖片內容,教師再講述故事,

(1)出示圖1:提問:圖中是什麼天氣?小松鼠在用尾巴做什麼?讓幼兒體會到小松鼠尾巴的有趣,然後教師小結,並講述圖片內容。

(2)出示圖2:讓幼兒觀察圖中都有誰小松鼠有什麼變化?猜一猜小松鼠身上為什麼溼透了?然後教師講述圖片內容。

(3)出示圖3:想一想,松鼠媽媽看到小松鼠淋溼了會怎樣?從哪裡看出來的?猜猜媽媽會對它說什麼?

教師講述第三幅圖。

(4)出示圖4:觀察圖片,猜想圖片發生的故事。教師講述圖片內容。

(5)說說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有誰?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做什麼?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

4、看《小松鼠的傘》動畫視訊,完整欣賞故事。

結合故事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責怪,並向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教育幼兒學會互幫互助,都像小松鼠一樣,做一個愛關心、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七、活動延伸

播放音樂《小松鼠》,用律動的方式學小松鼠走路,到校園內找一找需要幫助的人。

八、活動效果預測

通過我的精心準備,以及各個環節的設計,我想,幼兒會了解故事內容,並受到教育,達到所設計的活動目標。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北大附中成都實驗學校的宋威,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如果兩直線平行》。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過程、教學評價設計等七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兩直線平行》是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六章第4小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後,對兩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的一個認知,是對以後進行復雜的幾何證明題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本節課不僅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徵來說,國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對兩直線平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證明的過程的理解,(由於其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證明“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和“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並能簡單地應用這些結論。能理解並掌握證明的一般步驟.

2能力目標

經歷探索平行線的性質定理的證明.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結合圖形用符號語言來表示平行線的三條性質的條件和結論.並能總結歸納出證明的一般步驟.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熟悉綜合法證明的格式.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嚴謹的數學證明,並且以後會大量運用證明的方法與格式,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證明的.步驟和格式.

教學難點:

在以往的經驗中知道,學生在接觸文字語言表述的證明題的時候,對命題的條件、結論都比較模糊,不能準確確定已經條件及求證,因此我覺得本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命題、分清其條件和結論.正確對照命題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四、教學方法

鑑於教材特點及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及認知水平,本節課設想使用啟發式問題教學法和類比教學法。用層層推進的提問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同時注意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聯絡,減少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困難,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實踐。通過教師引導,啟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課堂上多活動,多觀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中來。組織學生參與“探究——討論——交流——總結”的學習活動過程,同時在教學中,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草組哦,觀察,思考,聯絡等師生共同活動啟發學生,讓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

五、學法指導

本課堂立足於學生的“學”,要求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分析、類比、歸納的思想方法。在類比和討論中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學生利用已知知識去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採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組織教學,是學生真正陳我給教學的主體,土灰參與的樂趣,成功的喜悅。感知數學的奇妙。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巧設現實情境,引入新課

引入:上節課我們通過推理得證了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知道它們的條件是角的大小關係.其結論是兩直線平行.要證明兩直線平行,有哪些方法?如果我們把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互換之後得到的命題是真命題嗎?

設計意圖:一方面通過回顧,鞏固上節課的教學內容,併為本節課做好知識方面的準備。另一方面也為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運用舊知探求新知的慾望。

2、講授新課

在前一節課中,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這個真命題是公理,這一公理可以簡單說成: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下面大家分組討論議一議:利用這個公理,你能證明那些熟悉的結論?

引導學生對兩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進行證明。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習慣;(3)讓學生體驗探究如何運用該公理對性質定理進行證明,以及體會證明的一般步驟。

3、探究發現

引導學生通過對以上兩個命題的證明,

小結:通過證明證實了這個命題是真命題,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定理.即平行線的性質定理.這樣就可以把它作為今後證明的依據.

注意:

(1)在課本中曾指出:隨堂練習和習題中用黑體字給出的結論也可以作為今後證明的依據.所以像“對頂角相等”就可以直接應用.

(2)這個性質定理的條件是:直線平行.結論是:角的關係.在應用時一定要注意.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小結,是學生明確我們數學中的定理,以及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分清命題的條件和結論。

4、總結規律

證明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根據題意,畫出圖形.

第二步:根據條件、結論,結合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第三步,經過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證的途徑,寫出證明過程.

實際意圖:培養學生觀察發現,歸納總結的能力。

5、補充練習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補充練習,鞏固已學知識。通過補充練習2,使學生能夠發現一個數學題可以有幾種不同的解法。培養其實際運用能力。

6、課時小結

7、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了平行線的性質定理的證明,總結歸納了證明的一般步驟.

1.平行線的性質:

公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定理: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證明的一般步驟

(1)根據題意,畫出圖形.

(2)根據條件、結論,結合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3)經過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證的途徑,寫出證明過程.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系統回顧,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記憶平行線的性質及證明的一般步驟。

七、教學評價設計:

課標指出:相對於結果,過程更能反映每個學生的發展變化,體現出學生成長的歷程。因此,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重視結果,也要重視過程。結合“課標”對數學學習的評價建議,對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1、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與學生的問答交流,發現其思維過程,在鼓勵的基礎上,糾正偏差,並對其進行定性的評價。

2、在學生討論、交流、合作時,教師通過觀察,就個別或整體參與活動的態度和表現做出評價,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通過應用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並在講評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4、通過作業,反饋資訊,再次對本節課做出評價,以便查漏補缺。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說明,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猴子與大象》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的是猴子和大象比本領,小鳥讓他們到河那邊採摘樹上的果子,猴子和大象互相幫助,滿載而歸。課文含蓄地說明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只要互相合作,揚長避短,就能把事情辦好。本課共有生字17個,其中一類生字8個,二類生字9個。根據教材特點,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引下,我結合學生興趣為第一課時設計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學會認讀17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猴、嘆、跳、背、鼻、而、勝、敗”8個字。(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積累詞語的能力。

3、情感目標: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認讀17個生字和能規範地書寫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積累詞語的能力。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但在方法的歸納和表達上還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加強方法的總結與指導,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掌握識字的鑰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法和學法:

低年級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尚處於萌芽階段,思維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本節課我將採用愉快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來組織教學。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法和學法,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環節一:猜謎激趣,匯入新課。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慾不會自然湧現,它取決於教師所創設的學習情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的一開始,我設計猜謎匯入,激起學生的興趣。

環節二:生字教學,勇闖三關。

第一關;讀準。

“讀”是語文教學必不少的一個環節。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明了讀比老師的講解更重要。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通過拼音熟悉瞭解文章和生字。讓學生知道每一個生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字將構成不同的詞,不同的字詞相連組成了不同的句子,表達著不同的意思,它們都存在於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我要求學生找出生字,讀準字音。“讀準”分為四個層次,逐漸深入:首先讀課文,找出生字。然後根據拼音自由拼讀,同桌交流。交流後再進行檢查,找幾個同學讀一讀,看他們是否讀準了。最後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平舌音與捲舌音、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多音字等來突破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開火車讀、朗讀例句等多種讀的形式來鞏固字音。

第二關:記清。

教是為了不教。低年級識字量多、難度大,為了讓學生掌握的更牢固,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用已有的識記方法識記生字,開發學生潛能,教給學生許多生動有趣的識字方法。在本節課中歸納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設情景、講故事、編兒歌、猜謎語七種巧記生字的方法。識字方法的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短短的課堂時間發揮了更大的效力。記住生字以後再用自己喜歡的生字組詞、說話。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

第三關:寫好。

寫字是低年級的重頭戲。指導書寫時,通過電腦老師教筆順,教師的範寫,學生的描紅、臨寫,師生的共同評議,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把握漢字的筆畫,間架結構,以及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寫好。在學生練寫前,我特別強調了寫字的正確姿勢。

環節三:正確朗讀,初步感知。

在學生朗讀前提出兩個目標,一是讀準字音,力爭流利。二是思考“猴子和大象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兩個目標的提出達到了鞏固生字、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環節四:課堂小結,存疑激趣。

教師在對本節課進行小結後,提出了“猴子和大象過河摘果子,成功的祕訣在哪裡?”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課後去思考,引發學生學習本課第二課時的慾望。

五、說板書設計:

因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和規範書寫生字,所以板書方面,我採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將本課的生字寫在田字格里配上合適的畫面,以形式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的審美情趣。

六、說教學反思: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二年級的識字量明顯增多,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成為教學的難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達到了識字的目的。但因為時間關係學生在課堂書寫生字的時間過少。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荷葉圓圓》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是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法組織教材內容。本單元的專題是“歡樂的夏季”,本文是本單元在識字課和《古詩兩首》之後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它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心童趣,利於啟迪學生智慧,豐富情感體驗,激發想像力。 主要任務是通過荷葉的四個小夥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生動有趣的語言和動作來進行識字教學,並在朗讀中感受夏季的樂趣,感受語言的精美。教給識字方法,提高寫字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中,通過多種方法朗讀,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引導學生讀出畫面,讀出個性,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結合課文的特點和內容,我設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正確書寫“朵、我、美”三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悟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並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識字與寫字,讀通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夏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嚮往,初步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說教法與學法

1、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延伸到生活中,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從而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本課時主要是識字和朗讀的教學。本課的教法主要採用情境法,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學。課堂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對照,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課文。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引導角色轉換,發揮想象,體驗情感,初步感受夏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嚮往,初步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指導多種識字方法,激發識字興趣。讀、看、講 寫結合,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閱讀寫字能力,加強讀寫結合。

學法是自讀、自悟,交流討論。並讓學生演、讀結合等來實現教學目標。

三、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荷葉圖畫。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安排為第一課時,其教學環節如下:

第一個環節是:匯入新課,板書課題。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結構,利用自制荷葉圖畫,引導學生說一說:“這是什麼?(荷葉),並相機學習“荷”字,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的?給“荷”組詞說話,說清荷葉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顏色的?”在學生回答準確,恰當的基礎上,教師給予表揚,並過渡到本課教學內容上。同時出示課題:《荷葉圓圓》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荷葉的喜愛之情。)

第二個環節是:老師範讀課文,學生一邊跟老師不出聲地讀,一邊想:課文中都有誰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學會帶著問題去讀書和思考。)

第三個環節: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自讀提示: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邊讀邊想:課文中寫到荷葉的好夥伴他們都把荷葉當成了什麼?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時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正字音,瞭解課文大致內容。通過了解荷葉有哪些好朋友,他們都把荷葉當成了什麼?學生通過自學,對課文的脈絡就可以有進一步的瞭解。)

第四個環節是檢查自讀收穫。

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並指導讀,及時糾錯和評價。

出示詞語,指名讀,分組讀,並糾錯。

猜一猜,鞏固生字。

抽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穿插遊戲:“蹲、停、搖、嘻”學生一人讀字,一人做出相應動作。

正確區別運用“籃”和“藍”,進行鞏固練習。

交流並回答:課文中寫到荷葉的好朋友分別他們都把荷葉當成了什麼?

(設計意圖:一方面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另一方面鞏固已學過的生字,指導學生善於總結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用更多更好的識字方法去識記更多的漢字。)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也認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把識字、解詞、讀句、讀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我採用教師範讀,學生個別讀、表演讀、比賽讀、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慾望。 感悟荷葉的美麗和夏天的快樂情趣。)

第五個環節是再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內容並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讓學生再次體會夏季的樂趣,感受語言的精美,培養他們朗讀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第六個環節是寫字指導

認真觀察“朵、我、美”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尋找字的關鍵筆畫。

教師範寫,強調重點筆畫。

學生先描紅,然後練寫再評議。

給字組詞說話。

第七個環節是課堂回顧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新的.收穫?學生說後教師補充總結。

第八個環節是拓展閱讀《夏季的早晨》又一次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並且對這節課學習的生字加以鞏固。這種隨文識字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優美的語境中理解生字的含義,更好的記憶和使用生字。同時適時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滲透環保意識。

第九個環節是寫話練習:荷葉還是誰的什麼?他們會對荷葉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請仿照課文你喜歡的自然段來寫一寫。

(設計意圖:學的最終目的是用;語文學習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學生的表達上。根據句式進行寫話訓練是一年級孩子剛接觸語文學習時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寫話訓練可以讓學生充分聯絡生活實際來想象與表達,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

附:板書設計

荷葉圓圓

小水珠 (躺) 搖籃

小蜻蜓 張貼圓圓的荷葉圖 (立) 停機坪

小青蛙 (蹲) 歌臺

小魚兒 (躲)涼傘

(設計意圖:本課的板書設計,我採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既是對課文的重點一種梳理和總結,同時又以直觀的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學齡兒童的審美情趣。)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評委老師: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小說《爸爸的花兒落了》。

 一、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結合本單元的單元要求“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體味文中的情感”,以及本課關於“成長”話題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默讀重點語段,把握父親的形象;

2、 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父親關愛“我”以及盼望“我”長大、懂事的感情;

3、 學習品味語言的方法;

4、 感受父親的情,結合學生自身經歷、體驗,理解父親是怎樣影響“我”成長的,

教學重點:品讀重點語段,體悟父親對小英子的情感;把握父親的'形象。理解父親是怎樣影響“我”成長的,

教學難點:

1、體會父親對小英子的情感,結合學生自身經歷、體驗,理解父親是怎樣影響“我”成長的,

2、學習品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方法;

 二、說教法

1、點撥引導法 2、創設情景法

三、學法

1、品讀法 2、討論法 3、情境想象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二)整體感知,把握形象

1、速讀課文,。說說作者在畢業典禮過程中插敘了哪幾個事件?

2、你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三)品味語言,體悟情感

1、作者回憶了“爸爸在我參見畢業典禮前給我的囑咐”、“趕我上學”、“讓我寄錢”這幾件事,通過品讀語言,你能體會對父親對“我”有什麼樣的情感?(幻燈出示品味語言的方法,教師示範一處後,學生先自己品味,然後全班討論,教師引導點撥)

2、你有沒有類似小英子被父親打經歷,你理解你的父親嗎?

3、英子成長了嗎?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4、爸爸對小英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四)父女對話,親情線上

結合課文內容,想像一下,爸爸在臨終前會對小英子說些什麼,小英子會對爸爸說些什麼?想一想,說一說。(分角色扮演)

板書: 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海音

關愛

爸爸 “我”成長

希望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內容

《小豬變形記》是一本富有童趣,貼近幼兒生活,又富有哲理的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採用奇妙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一隻小豬通過各種辦法模仿其他動物的生活卻屢屢失敗,最後發現,做豬最快樂的道理。繪本中,小豬從“認識他人、認識自我、做自己最快樂”的思想歷程,顯得特別的幽默和輕鬆。孩子自我意識的建立,是人生的思想的飛躍,這個歷程對於幼兒的成長非常重要。基於這一點,我選擇了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與孩子們分享,引導孩子們將故事中的情感遷移,明白做自己最快樂的道理。

二、說活動目標

教育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以及大班幼兒的能力、知識水平的發展情況,我為本次活動設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 知識目標:瞭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的趣味性。

2. 能力目標:能運用“你不是……你是……”的句式清楚連貫地複述角色對話。

3. 情感目標:明白“做自己最快樂”。

三、說重點難點

由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受年齡、認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語句不暢通,表達不準確是常見現象,因此,讓幼兒能夠運用“你不是……你是……”的句式清楚連貫地複述角色對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另外,繪本故事內容看似幽默有趣,實質蘊涵哲理,所以明白“做自己最快樂”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 知識上的準備:事先讓幼兒瞭解有關長頸鹿、斑馬、大象等動物的特徵,為故事中小豬根據長頸鹿、斑馬、大象等動物特徵如何進行變形的內容打下鋪墊。

2. 物質上的準備:《小豬變形記》繪本人手一本、課件PPT、我還給準備了繪本中各種動物的圖片和字卡,這是為了讓幼兒能更直觀形象進行角色對話複述。

五、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同時開放多個感知渠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渠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因此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 情景教學法:在師生共同閱讀的過程中,選用了繪本教材以及各種動物圖片和與故事情節相符的環境佈置,讓幼兒通過眼、耳、口等多種感觀欣賞作品。同時,讓幼兒在故事表演中體驗小豬變形失敗後的慘狀,明白“做自己最快樂”的道理。

2. 直觀形象法: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和圖片,讓幼兒彷彿置身在小豬變形記中的故事情境中,便於幼兒更好、更加容易直觀形象的理解故事內容。

3. 問題討論法:在活動中我結合故事的情節設計有效的提問,如:“小豬是怎樣變形的?”“小豬變形成功了嗎?”等問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二)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所以我打算讓幼兒通過以下兩種學習方法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1.觀察法:讓幼兒在觀察直觀形象的圖片中,能夠更好、更加容易直觀形象的理解故事內容。

2.體驗法:讓幼兒在故事表演中體驗小豬變形失敗後的慘狀,明白“做自己最快樂”的道理,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交流討論法:主要是引導幼兒針對提出的問題主動探索、發現學習,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說一說的輕鬆氣氛中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教學程式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我採用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環節:“激趣匯入——師生共讀——分享體驗——情感遷移——延伸活動。”

第一環節:激趣匯入。

出示孫悟空圖片,提問:“他是誰?他有什麼本領?”讓氣氛活躍起來,孩子們開始關注“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這一問題的時候,把話題一轉,說:“有一隻小豬,他也想要變形,你們想看看嗎?”由此引出繪本的題目,並展示繪本的封面,讓幼兒發現封面上小豬的不同之處。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讓他們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小豬會變形嗎?會變什麼樣呢?帶著疑問進入閱讀環節。

第二環節:師生共讀。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夠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情節。我會用生動語氣和豐富的肢體語言,給幼兒講述故事的開頭和第一次變形。對照繪本,讓幼兒傾聽故事。並用“小豬接下去會變什麼?是怎麼變的?”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圍繞問題展開簡單討論和猜想,然後進行餘下故事的閱讀。在小豬每一次變形之前,先讓幼兒仔細觀察繪本,猜測小豬的心理,然後再繼續故事情節,以此培養幼兒學習閱讀時先觀察傾聽,後表達講述,以此培養幼兒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發展創造思維。

第三環節:分享體驗。

這一環節我準備了各種動物的圖片,通過圖片讓幼兒順利感知故事發展,同時結合繪本認識各種動物的特點,通過字卡“你不是……你是……”幫助幼兒順利完成故事重點情節的描述。

本環節涉及到了活動難點的學習,所以我將帶領幼兒從頭開始翻閱繪本,在瞭解故事大概情節的基礎上,仔細觀察我出示的圖片,邊想象邊敘述故事情節,在小豬每一次變形時,啟發幼兒運用“你不是……你是……”的句式進行表達。讓幼兒反覆練習的方法,不斷鞏固幼兒對於複合句式的運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從屬複合句,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第四環節:情感遷移。

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幼兒發現繪本中一些有趣的小細節。比如小豬很聰明,它能根據其他動物的特徵來變形,變形得連小尾巴都不放過,繪本圖畫非常有趣。特別是小豬變形前後情感的變化。我讓孩子們先觀察小豬在變成動物時的表情,感受它內心的激動與欣喜。在每次小豬變形失敗後。提問幼兒:“看見小豬這樣子,你想對小豬說什麼?”,目的是使孩子能感受到小豬的慘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小豬從充滿激情到最後慘不忍睹的對比,讓幼兒深切體會到“變成別人並不快樂”。讀到最後,當看到小豬在泥潭中快樂打滾時,對“做自己最快樂”的感受也就呼之欲出。活動難點在這一環節中得到解決。

第五環節:延伸活動

這一環節我準備讓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排隊走的樣子,以“搭火車”的遊戲結束本次活動。同時在區域活動時,引導幼兒在語言區自主講述故事,在表演區根據故事內容進行適當的表演。以此加深對“做自己最快樂”這一道理的認識。

七、說設計亮點

繪本內容的選擇符合大班幼兒愛模仿的生理心理需要,能引發幼兒閱讀興趣;在活動中充分運用了期待原理,讓幼兒邊讀邊猜想,帶有很強的趣味性;整個活動採用多種形式閱讀,注重培養了幼兒早期文學閱讀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各種動物的認識。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早上好,我將從1教材、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3教學理念、4學法與說法、5教學過程、6板書六個方面來進行此次的說課。

首先我說說教材,我說課的課文是《小橋流水人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編排在此處讓學生學習,我認為編者頗具匠心,從縱向看,新課標要求知識與技能各個年段相互聯絡,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回顧所學課文,二年級有自強不息的《醜小鴨》,三年級有珍惜時間的《和時間賽跑》,四年級生命意義的《生命的藥方》,這些必不可少,但還有故鄉,還有思念;從橫向看,安排在在第二組,雖是略讀課文,卻繼續深化“家鄉”的主題,使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同時對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所領悟;二是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作者語言的清新、流暢,積累語言,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最好的詮釋。課文從以“潺潺的小溪,小小的木橋,難忘的老家,安樂的居民”為線,給讀者勾勒出一幅鄉村詩情畫意的美景,用作者的語言就是“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根據課文的性質和價值取向,我的教學目標這樣設定:知識目標,讀準“潺潺、乾涸、婀娜、粼粼”四個形容詞;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情感目標,愛家鄉,廣而言之,就是要愛祖國。重點是能力目標,而從“熱愛家鄉,讚美家鄉”到“思念家鄉”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也不會是一個很大難點。

介紹了教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下面來說說教法和學法,其實,水無常形,教無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是相當有必要的。先談教法,我分為3點: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語;

2、舉一反三法,通過訓練,有利於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

我始終認為教師的教法對學生的學法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這些就應該是學法的核心。

綜上所述,我本次說課的教學理念是:以新課標要求為指導思想,以樸實真實為課堂教學的追求,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的。

接下來,我將進行說課的中心環節——教學過程。

①播放幻燈片,加背景音樂,揭示課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於家鄉都很熟悉,就我們浙江而言,廣義來說是江南魚米之鄉;狹義來說在城裡有高樓大廈,街道大橋,鄉下有山有水,有花有草,也有小橋流水人家。學生一定有很多話要說,那麼老師適時引入本堂課主題,謝冰瑩筆下的家鄉又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出示課題:小橋流水人家

②初讀課文,整體體會;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對自己喜歡的段落還可以多讀幾遍,並把他記下來。教育家葉聖陶說:讀書務必做到正確、流利,只有“字字未宜忽,”才能“語語悟其神”,而這首先要讀正確,然後才能談到思考。語文姓語,小語姓小,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讀好之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交流:a.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b.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說說課文表達的情感。

③再讀課文,理清文脈;竇桂梅老師說:對於教材中需要“美容”的.或是 “整容”的部分,教師的任務就是把這些部分增、刪、裁、剪,組成一個個精神大餐。我認為,這不僅是老師的任務,也應該讓學生參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法,對文章標上適當的符號,想一想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可以得出,作者熱愛家鄉,在讚美之中,難忘家鄉的點點滴滴,“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④細讀課文,感悟文字。新課標裡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潺潺的小溪,小小的木橋,難忘的老家,安樂的居民給作者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情思,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那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蘇霍母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 。在兒童內心世界中,這種需求更為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知慧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對文字在不改變文本價值取向的前提下,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可以肯定,學生會有以下句子的深刻體會:“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這是鳥語花香、風姿綽韻的美;“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這是無限遐想、放飛夢想的美;“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裡鑽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裡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這是忘記煩惱、盡情享受的美;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這是古樸勤勞、安居樂業的美。這美,這境,交織著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愛,這愛此時此刻化做永遠的思念,永遠的相思。板書:小橋 流水 老家 鄉親 思

⑤課後作業,拓展延伸。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更深地理解課文,以作業來拓展延伸,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中美麗的家鄉不僅有小橋、流水、老家、鄉親,還有清山綠水,還有綠樹紅花,還有你的歡聲笑語,請同學們試著寫一寫。

六、說板書。

精美的板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我也力求自己的板書,能夠更貼近文字,讓學生能夠有所得,有所悟?最後,借用作家馮驥才在《珍珠鳥》中的一句話: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是的,美好的境界往往就顯示在細節之上,謝謝大家。

標籤:說課稿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