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範文六篇

說課稿2.56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範文六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觸控春天》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這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本文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安靜讓人不可思議的舉動,從在花園裡流暢地走,極其準確地伸向沾有露珠的月季花,攏住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頭張望。一條是作者的感受,從驚歎,到感動,再到對人生髮出感慨: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繽紛世界。

說教學目標:

1、在品讀中積累好詞好句,通過品讀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能有感情地讀含義深刻的句子。

2、感受盲女孩對生活的熱愛,體會盲女孩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盲童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

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為了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我在開課前讓同學們進行了一次盲人的體驗活動,使他們感受到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更深地體會到盲童安靜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可嘆之處。2、我採取抓住重點詞句和聯絡上下文等讀書方法,引導學生感悟安靜熱愛春天的心靈;接著是探究體悟,觸控春天。我讓學生運用剛才指導的讀書方法對含義深刻的句段自主探究體悟,感受安靜是懷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觸控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影蹤,進一步激發情感,受到啟迪;最後是昇華情感,珍惜春天。我讓學生聯絡文中的安靜理解中心句,聯絡身邊的人和事寫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或感悟。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從安靜到自己,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到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創造屬於自己的繽紛的世界。

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品讀重點詞句時,有意識地借用圖片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讓學生猜想安靜的心中有什麼事物,什麼顏色,不僅開拓學生的思維,也深化點綴了“多姿多彩”,為引出作者發出的感慨,揭示的道理渲染昇華。2、課外拓展:課前叫學生收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或對生活生命有關的名人名言。課內外的結合,再次深化了作者揭示的人生真諦。3、小練筆——課堂感言,培養學生動筆的能力,讀寫相結合,在寫的過程中對作者揭示的道理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說反思:

看著同學們一雙雙閃亮的眼睛,聽著他們一句句發自內心的感慨我真的很激動,同學們已經被盲童安靜的神奇靈性,繽紛的內心世界打動了。是呀!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從“不可思議”層層推進,學生感受著盲童安靜的心靈,那種熱愛春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追求,從挖掘一個個重點詞,到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我真正感受到了來自學生心靈的震撼。當同學們閉著眼睛,在音樂的伴奏下,那一個悄然合攏……那一種驚訝……。我動情地讀著,學生入情入境,已悄然走進了安靜的心裡,安靜的心中此刻有什麼?有花、有蝴蝶、有草、有陽光、有小夥伴……這就是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在一次次的點撥中,我周身的熱血也隨之沸騰,也情不自禁地跟同學們讀著“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另外課外資料的補充不僅充實了課堂內容,又是從課文走向生活的一個階梯,學生補充著自己收集的資料(有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及有關生命的名言警句),這一次,我和同學們又再次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慨: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整堂課迴旋著的是:我們對生命對生活的那份熱愛,不管是文章中的安靜和作者,還是我、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被這人生的真諦所震撼著。

這麼一篇感人又發人生省的文章,可惜的是我的過渡語不夠流暢,這濃濃的情感因我的幾個疙瘩和突然的停頓而大打折扣。

通過這次上課,我一定會揚長避短,迎接下一次的教研課,上出自己的風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自主閱讀,激發情感。

上課伊始,根據在第一課時學生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我以複習生字詞為目的引出學生說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然後引導:假設現在我們就是那一行遊客,跟著嚮導一起上島,看看在島上我們都做了什麼蠢事。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為已經是愚不可及?仔細讀課文找出有關內容,細細體會。

出示課件,閱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

2、找出有關句子,說說自己是怎樣愚不可及的?把你的體會批註在書上。

3、把你的體會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抓重點詞句,以問導讀,領悟“道”

我先引導學生推敲文字中的“欲出又止”和“躊躇不前”兩個詞感受小綠龜的處境,讀懂文字傳遞的資訊。然後提出問題:試想一下,弱小無助的幼龜面對如此凶猛的天敵,又是啄又是拉,處境多麼危險啊,此時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這段話!

學生通過讀,充分理解這段語言傳遞給我們的資訊了: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緊接著,我引導學生想象補充,個性閱讀文字,體會遊客與嚮導截然不同的態度。我設計了四個引讀問題。

1、如果你就在現場,面對這樣緊張的一幕,你又會怎麼做?那麼同伴,嚮導又是什麼反應?體會我、同伴、嚮導的對幼龜處境的不同態度。

2、沙灘上真的沒有事嗎?(不是)是啊!我們著急,擔心,揪心,可向導卻若無其事,誰來讀讀嚮導說的話?

在我們眼裡嚮導是個什麼樣的人?那我就要採訪一下向導,看他怎麼說?

3、此時,我和同伴對嚮導所說的“自然之道”是怎麼理解的?

4、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的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勸勸嚮導嗎?再分角色朗讀。

“你得想想辦法啊!”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不能見死不救”

(這段設計,體現學生個性的閱讀文字,體會文字,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想象中充實閱讀體悟,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分享別人的智慧與成果,提高自己的認識,如能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這更是閱讀的一種樂趣。)

三、圖文結合讀,通過比較分析再讀,體會結局的殘忍。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採用教師範讀,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的畫面讀中想像,想象後再朗讀文字,補充文字,通過讀去填補文字中人物的情感、思想,通過想象讓學生走進文字、甚至超越文字。

如:我在出示“不一會,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響徹雲霄。”這段文字的同時,我還展示了食肉鳥啄食幼龜的動畫,並配有食肉鳥響徹雲霄的叫喊聲,我問:看到這樣的畫面,聽到這樣的聲音,你的心情如何?嚮導的心情呢?我們再把書讀進心裡:嚮導心裡難受極了:(學生髮揮想象填補心裡的想法)

是啊,嚮導心理難受極了,我們救了一隻,卻傷害了無數只。

教師引讀,學跟讀:

終於,嚮導發出了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之前說的那句話(出示嚮導的話:“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齊讀)還會指責他嗎?現在你該如何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大自然生存的方式)

四、以讀促寫,深化情感

課文讀到這兒,孩子們(出示寫話練習:)

假如我是葬身嘲鶇之腹的一隻小幼龜,我想說……

假如我是一隻吃得飽飽的嘲鶇,我想說…

假如我是親身經歷這件蠢事的'作者,我想說……

請選擇一個寫一寫。

學生寫完後交流,教師小結:我們都感受到了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就會保護幼龜,如果人違背自然之道,就會傷害幼龜。(板書:人違背遵循)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我們好心辦壞事的故事。孩子們那,我們“我們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

為了鞏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我還設計了拓展延伸內容,讓學生內化“道”。師:回顧我們學過的課文,你還知道哪些違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嗎?我們之前學過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拔苗助長》《我要的是葫蘆》《“打掃”森林》,都是講自然之道的課文。學生講述自己生活中的自然之道的事例。

五、迴歸昇華,真誠解“道”。

教師總結:其實,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有生存的規律,如果我們違背規律做事,就會得到與願望相反的結果。如果我們遵循自然之道,就能與自然和諧共存。

六、佈置作業

出示課件: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長聽,和家長一起探討有關自然之道的事情。

2、收集有關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有什麼發明創造的資料。

板書設計:

遵循救

人自然之道龜

違背害

人是萬物之靈,自作聰明,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的第21課《鄉下人家》。本次的說課我設計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各方面。

一、說教材: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起到初步實現並輻射這一主題的作用.文章語言質樸,採用白描和勾畫的寫法,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組美畫,讀之,正如作者所言“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把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認知目標:學習作者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情感,發揮想象,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文想象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體會鄉村生活的美。

二、說教法:

朱熹《孟子集註》中說,事必有法,然後可成,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因此我選擇了導讀法、圖示法、情景教學法等來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充分體會鄉下人家自然、質樸的美,從而激發他們對鄉村生活的熱愛。

三、說學法

終身教育的理念並非要求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學習者更多的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真正使他們學會學習。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學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讀說結合法、讀寫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語文教育界前輩劉國正老師提出語文訓練要講求“實”與“活”。所謂“實”指教學體現務實態度,紮實教風,學生在不同階段學有所得,從而使課程目標落到實處。所為“活”,指教學要目中有“人”,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從而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創設情境,順勢導學。

學習寫景的文章,直觀的`視覺感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深對文字的感受。上課伊始,我創設了一個鄉下游的情境,用多媒體展示鄉村生活畫面,使學生再次感受到鄉下美景,為後面想象畫面做好了鋪墊。

(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

本課分為兩課時,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本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我圍繞“課文向我們描繪了哪些鄉村美景?”這一問題提出閱讀期待,引導學生潛入文字,默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

1、讀文想像畫面

“讀一讀,說一說”,感受文中的畫面美。

(1)採取多形式朗讀,如學生自由讀、教師示範讀、個別展示讀、小組比賽讀、配樂朗讀等,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讀中品味,從讀中感悟。

(2)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做到讀說結合。

2、凝練概括畫面

(1)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示範為畫面取名。

(2)生生互動,合作取畫名。

3、動情欣賞畫面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欣賞畫面。

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一讀,體會句中哪個字用的好,為什麼?學生通過讀,可以體會到“探”字用的好,因為“探”字讓人感到嫩筍的長勢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機。

引導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體會。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引導學生將鄉下人家房前屋後的瓜藤與高樓門前的石獅子作對比,通過具體事物的想象,一動一靜,鄉下人家瓜藤的可愛與獨特便留在了學生的腦海裡。

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情境體驗法”進行體會。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他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讚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能簡要複述課文。

2、體會抓住人物言行,環境烘托以及通過人物間的彼此襯托來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

3、初步學習根據範例合作編寫課本劇,並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設計理念

在傳統教學中,對於歷史故事我們一貫沿襲著“情節分析+人物特點”的教學模式,教師細膩入微的講解,學生有本有綱的分析作答,從而提示中心。這樣的學習過程,我們說學生只滯留在淺層的語文知識上,至於學生的語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合作探究的意識、創新精神等等,關注甚少。為此,就對於本課我的設計理念是:

(一)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語文課程是開放的,有活力的課程,它的開放要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在開放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為此,為學生創設探究的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創新精神。

(1)情境的創設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我在《三顧茅廬》中開門設疑:誰三顧茅廬?為什麼?結果怎麼樣?等等疑問,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字產生撞擊,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教材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

(2)角色的轉換

《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式的,在《三顧茅廬》的教學中,課始情境設計,教師是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當學生就“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二)感悟運用,突出個性。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綜合訓練,注重實踐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所以不必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如,本文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深受學生喜愛。因此,適於將課文編寫課本劇進行表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四、設計思路

根據文字的特點,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課教學思路為:

(1)創設情境,質疑探究。

(2)編寫劇本,重組資訊。

(3)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探究。

1、揭題質疑,初知大意。

(利用多媒體放錄影,學生思考提出問題,而後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誰三顧茅廬?為什麼三顧茅廬?結果怎麼樣?

誰能用一句話說完整、具體?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展示學生對故事情節,人物個性有豐滿的瞭解,又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為編寫劇本、表演埋下伏筆,提供給學生創作的.素材。

2、重點質疑,探究交流。

引出探究重點: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

(自由讀課文,用符號劃出表現“劉備”的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從語言方面探究

從行動方面探究(抓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從環境描寫方面(數九寒天)

從張飛態度方面(訓斥張飛的魯莽)

3、賞讀複述,內化語言。

(1)自由組合,再次感受劉備邀請的誠意。

(2)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複述故事。

設計意圖:以問題引導探究,讓學生在資訊重組、比較分析、多向開放,自由質疑的提高和情境中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問題的解決,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又能激起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不斷鑽研,在良性迴圈中最終形成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同時賞讀、複述,層層深入,讓學生積累語言,感悟語言,為今後的編寫、表演服務。

(二)編寫劇本,重組資訊。

(1)出示範文,瞭解寫法。

教師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簡單課本劇流程發給學生,教師可以從場景的設計、語言的形式(獨白、對白、話外音)、人物的動作表情等方面加以指導。

(2)分工合作,編寫劇本。

以課文為素材,根據課堂探究所得,展開合理想象,編寫劇本。

設計意圖:學生編寫劇本的過程,也就是學生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的過程,有意識地將課外資訊引入課內,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拓寬語文學習的內涵和渠道,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

(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設計意圖:課本劇的表演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元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姿態。它可以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發生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XXX中心國小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選編這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字。

 二、說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絡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2.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三、說教法

1、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並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字。以成功達成目標。

四、說學法

1、讓學生品讀重點句,感悟人物特徵,體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態度變化。

2、聯絡生活實際,體會寓意。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鬆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啊?大家一起回憶回憶,(課件出示圖片)什麼是寓言呢?

今天,老師帶著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這則寓言叫《扁鵲治病》(板書:扁鵲治病)

【目的是通過對之前學過的寓言故事做一個複習,引出對寓言的解釋,順勢匯出課題。】

2、教師出示課件,介紹扁鵲。

(二)、初讀感知

1、帶著下面的問題第一遍讀課文:

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正確讀寫下面的詞語;

2、再讀課文,根據自讀提示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過渡:課文大意我們已經瞭解了,那文中的這兩個人給大家留下了什麼印象呢?(出示扁鵲和蔡桓公影象)

(三)、細讀研討

1、彙報交流。引導分析扁鵲和蔡桓公的特點。

快速默讀課文,誰來說說你眼中的扁鵲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回答。

邊讀邊用曲線畫出能證明他是名醫的句子,並說說你的理解。【這裡我的設計打破常規,不逐段分析,而是以“名醫”為線索,讓學生在找句子的過程中整體感知課文,瞭解扁鵲,能歸納他的特點。】

(板書:扁鵲 醫術高明)形容一個人醫術高明,我們還學過哪些詞?(出示課件)課件顯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症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2、這些成語都是對技術精湛、道德高尚的醫生的高度讚美,而扁鵲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名醫,請同學們帶著讚美之情一起來讀讀這些成語吧。(齊讀)希望大家能牢牢地記住這些美妙深遠的成語,並把它們運用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

3、這麼好的'醫生怎麼就沒治好蔡桓公的病呢?分析原因:課文中扁鵲幾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是怎麼說的?

大家再瀏覽一遍課文,根據課件中的表格,小組合作試著表演扁鵲與蔡桓公的對話,同時體會兩個人物的心理。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怒髮衝冠勃然變色 憤憤不平 咬牙切齒 暴跳如雷 怒氣衝衝 怒火沖天 惱羞成怒 拍案而起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怒火中燒 勃然大怒 暴跳如雷 氣急敗壞 大發雷霆 )

這裡讓學生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目的在於豐富學生的積累,並通過這些詞語形象地體會到人物的心情。

【課文的主要部分我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品讀扁鵲和蔡桓公各自表現的句子,讓學生感悟人物的特徵,體會人物品質,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

4.因為蔡桓公對扁鵲的不信任、不高興、不理睬,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才是導致他病死的直接原因。最後他後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指名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麼地方看出蔡桓公也相信他是一位名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後悔。)

5.當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過了醫治疾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病入骨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6、彙報交流,教師順勢引導提問:蔡桓公的病是一下子就不可救藥了嗎?他的病根到底在哪裡?【這個設計是讓學生理解寓意打基礎。】

7、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扁鵲,(相機板書:固執己見 諱疾忌醫)可扁鵲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勸說蔡桓公治病呢?說明了什麼?(板書:醫德高尚)【這個問題的討論,是讓學生從扁鵲的堅持和擔心中體會扁鵲高尚的醫德。】

8、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生活中,我們身邊有蔡桓公這樣的人嗎?

(四)、拓展想象

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

【引導學生從蔡桓公的身上想到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並進行拓展練習,是要進行知識的遷移,將寓意昇華,提高分辨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作業

1、把《扁鵲治病》這個寓言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2、課外讀《伊索寓言》。【作業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熟悉並掌握課文內容,整合課外資源,開闊眼界。】

六、板書設計

這課的板書,我以歸納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得出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的道理。

附板書設計:

扁 鵲 治 病

扁 鵲 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蔡桓公 諱疾忌醫 固執己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6

《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工作室全體成員:

大家好!

今天是我們工作室新學期開展的第一次研討活動,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安排好手頭工作與家庭事務來參加今天的活動。今天的活動主要有兩項,一是我執教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聽課活動和研討交流,二是朱際紅老師的講座。下面我就《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談談教學設計思路與反思: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峽谷,也是世界上最深、最長的峽谷,它是世界一大奇觀,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本課教學分兩課時,今天教學的是第一課時。課前,我播放了優美的歌曲《珠穆朗瑪》,營造出***的神祕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很自然地匯入新課,併為後面課文的學習作好情感鋪墊。在研讀文字的過程中,我緊緊抓住“神奇”這條主線組織教學,從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地形、傳說、祕境等方面,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反覆品讀,感悟大峽谷獨特迷人之處,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時,通過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迷人風光的短片,使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認識,讓學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情感得以昇華,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並順勢提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名遊客,我們應該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這裡的環境永遠美好?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感想,課堂上掀起了一個小高潮。總結課文時,我對照板書,結合課後“金鑰匙”,傳授給學生“用一個詞語給課文主要部分列提綱”的方法。第二課時,主要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另一奇觀——自然博物館;讀文、總結學習方法;學生當導遊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等內容。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課堂上學生的交流還不夠充分,朗讀指導也不夠到位,不足的地方還很多。懇請各位領導、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今天的研討課,我只是起了個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後這樣的活動還要常開展,期盼我們在一次次的研討中,不斷地反思,共同地進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