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四篇

說課稿2.18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四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2.教學目標

①.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4.教具準備:

①.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②.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思路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會根據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來賞析課文的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採用“自讀自悟”、“鑑賞分析”、“課堂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

四、說教學程式

(一)創設意境,匯入新課。

這節課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發下閱讀資料,學生閱讀,瞭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屍劂”(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麼人?

小結: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本節課以小故事引入,符合國小生的心理情況,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的去學習課文。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把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本單元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體會其中的道理,而且還要練習學生的複述能力。讓學生自讀自悟,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字。

(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語和第6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面板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1)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①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

③扁鵲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裡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裡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恆公會怎麼想,怎麼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

(2)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為患的是面板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已見等道理。

(3)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出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或:作為教師,我並沒有到此為止,急於下結論,而是趁熱打鐵,讓學生在課後去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寫話題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鵲……》)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雖然你是國君,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麼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麼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麼就那麼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於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症,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後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麼?對,叫“防微杜漸”吧!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設計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成為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指導學生寫好字,是語文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我在這裡設計了第四個環節

(四)、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重點指導: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五、說板書設計:

29.寓言兩則

扁鵲治病 蔡桓公(諱疾忌醫)

面板小病 不信

請治 皮肉之間 不高興,不理睬

腸胃 非常不高興

不治→→ 深入骨髓 渾身疼痛→→病死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是語文S版六年制國小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一首讚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讚美了祖國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能理解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採用指導朗讀、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偉大,引導學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國的雄偉和山河的壯麗。

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沙漠”、“海灣”、“健康”、“三峽”、“泰 山”、“巨集偉”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每一小節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句意思。

情感態度目標

1、以問題為線索,理解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看到了什麼?想 象到了什麼?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物件

四年級的學生喜歡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並具有一定的自行上網

運用網路獲取資訊的能力。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默讀時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的充分自主學習為主,發揮多媒體的多項交流功能,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通過讀、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學習課文。 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情感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達到情感昇華”。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把祖國美麗的名山大川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突破重點和難點。發揮多媒體綜合功能,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促進現代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以達到幫助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同時,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課件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節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 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 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沒有情感的人。” 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問題引人,激發興趣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視訊錄音) 深入學習,品詞品句(課件) 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總結全文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結束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匯入新課

(3—5分鐘) 課件展示祖國地圖,瞭解中國基本國情匯入。以創設問題情境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1、聽視訊錄音匯入新課,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2、深入學習,品詞品句體會情感。這個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感受珠穆朗瑪峰的峰勢雄偉;南沙群島的多、美、迷人;五嶽的雄、奇;三峽的險要;泰山的雄偉壯觀。配上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認真品讀精美詞句。 當然,語文課堂中也不可缺少說句寫句練習,這個環節,我放在每個小節的學習之後,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祖國地圖前會想些什麼,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而且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這個環節我會讓學生欣賞祖國名山大川,視訊的播放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完全動起來,更能感受到祖國的遼闊、雄偉、壯觀。

(四)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3—5分鐘) 最後我會讓學生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有感情朗讀課文,這樣的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能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更激發了學生愛國之情。可 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同時達到了情感的昇華。

(五)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13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 地域遼闊 山河壯觀 祖國像媽媽 描繪藍圖

(六)佈置作業

收集有關祖國名山大川的圖片,辦一次圖片展。這樣的作業,讓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學生的愛國情感能再作業中得到進一步昇華!

七、說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本科教材內容有一定增減。例如:增加一些祖國大川的介紹:麗江,桂林等。 在教學策略的選用上,我運用了以下策略: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並形成新的知識;

這些策略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讓學生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花的勇氣》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節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帶著泥土的氣息,開啟教材《花的勇氣》,和作者、編者對話。這篇課文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品味。和本單元其它課文、口語交際共同組成“熱愛生命”專題,又是一個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啟迪學生心智的好例子。

二、 理念、目標、重難點的確定

說的是一篇課文,其實是我從教18年的實踐、思考: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要在工具性、人文性兩者的矛盾中尋求平衡。基於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標,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通過本課學習,認識4個生字,理解“氾濫”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花的句子。朗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詞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語言的優美。重點: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難點:憑藉例子,通過對話,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三、 說教學法

為實現上述目標,教學方法選擇至關重要。教法、學法互相牽制,融為一體。教法方面,主要採用重點突破法,以課題為切入點,點上探究。我還採取多層次閱讀法,引導學生盡情的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憑藉文字的語言文字,力求和學生一起穿透文字的表象,感悟文字背後的.意義,並在感悟中學習語文,關注語言,促使感情與智慧在閱讀對話中交融共生。我還運用合作探究法,以作者情感的變化作為本課研討問題,使學生讀、思、說、寫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體驗情感,突破重點。學法方面,本文是略讀課文,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課前導讀,明確閱讀要求,自主學習,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合作探究。

四、 說教學程式

我追求簡約、高效、創新、和諧的課堂。本課安排一課時。根據新課程理念和農村孩子實際,預設如下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課始,創設情境,喚醒學生。我是這樣匯入新課:茁壯生長在磚縫中的小瓜苗,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頑強。當你看到花兒在陽光下綻開笑臉,在溫室裡展露嬌媚時,也許你並不會太在意,然而當你面對千萬朵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時候,你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學習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注意“勇氣”兩字要寫的有力!

板書:的勇氣

釋題:什麼是勇氣?(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

學生在激情的話語中走進文字。民主、自由、寬容、激勵的氣氛從一開始就浸漫課堂,並貫穿教學始終。

1、引導質疑: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讀了題目,你有問題要提出來嗎?

2、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是呀,作者看到的究竟是怎麼樣的花啊,竟然擁有勇氣?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第一步我們該做什麼?(找寫花的語句)第二步我們再做什麼?(從寫花的語句中嘗試感悟花的勇氣)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遇到描寫小花的語句就動筆畫出來。文中描寫花兒的語句有兩處:

(出示投影)——第二自然段

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几釐米,躲在草下邊,好像一使勁兒,就會齊刷刷地冒出來……

1、齊讀這段話,然後說說讀懂了什麼?在課本上做好批註。(花顏色美、可愛、多等特點)

2、揣摩作者描寫小花的方法。(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師:你還劃出了哪些語句?

( 出示投影 )——第七自然段

迎著吹在臉上的細密的、涼涼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與濛濛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1、師:花兒多美呀!想看看嗎?

(出示投影)——花的圖片

教師配音讀此段,師生交流理解。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個時候老師不但被花的勇氣征服了,也被你們的精彩發言征服了, 誰願意把感悟到的勇氣放進這段話裡面讀一讀?(指名讀)

(三)、小組探究 體驗情感

師:小花竟然有勇氣!這是作者看到的小花。可是你們知道嗎?作者歷經了好幾次情感變化,讓我們再次到課文中去,去尋找作者的情感歷程。

(走進作者不斷變化的情感世界裡去,與作者的變化之心直接對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文字。使文字的內在情趣和學生的理解相得益彰,充實其內心,沉澱其語感。)

(出示投影)

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 失望 ,

扒開草後看見躲藏著的小草時,感到 ,

離開維也納前沒看到花,感到 ,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 ,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感到____________。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針對問題,瀏覽課文,認真傾聽,大膽交流。

2、選小組代表展示所填內容。體會作者的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驚這一系列心理歷程。

3、個性化展示朗讀。

師:誰有勇氣給大家讀一段,請自信的舉起你的小手。我們需要8位小勇士!注意:每個人讀的內容不同,感情也就不一樣,有信心讀好嗎?

師:同學們,我們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了小花那種不向冷風冷雨低頭的勇氣,那種在艱苦的環境裡奮力拼搏的精神。那麼作者又感悟到了什麼呢?請你找出描寫作者感悟的語句。

(出示投影)——第八自然段

我驚奇地想:它們為什麼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1、根據標點符號提示的感情讀此語段。(問號、感嘆號、破折號)

2、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交流指導)

(1)聯絡課文第五段理解“冷風冷雨”這一惡劣的環境。

(2)抓住“偏偏”理解小花的勇敢;抓住“居然”理解作者的震驚;抓住“如此的氣魄”理解花兒的勇氣;抓住“怦然一震”理解作者的感悟至深。

3、總結本單元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

(出示投影)——理解句子的方法

(1)根據標點符號提示,讀出感情,幫助理解。(2)聯絡上下文,完整理解。(3)抓住關鍵詞語,深刻理解。

4、個性化朗讀。

(這段話是作者的感悟所在,點睛之筆。讀點睛之筆,方能悟其中之意。嘗試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才能激發出學生的語言積累,分析課文的能力才能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在思考中陶冶心靈,在討論中培育心靈,在傾聽中豐盈心靈。)

(四)、迴歸全組,昇華思想

這是本組的最後一篇課文,讓學生結合本文和前面三篇課文,說一說對人生、對生命的再認識(完成小詩人續寫),使本組教材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深化學生感受,昇華思想。

師:聽你們讀到這裡,我的心情變的凝重起來,作者由花的勇氣悟了到生命的意味,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板書:生命的意味

(出示投影)——我的小詩

勇氣是冷雨中迎春花綻放的花朵

勇氣是磚縫裡小草探出的嫩芽

勇氣是……

勇氣是課堂上高舉的小手

勇氣是夜晚獨自一個人在家

勇氣是……

(來,誰接著老師的話說出詩一般的語言)

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不同,他們對生命的認識不同,語句表達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五)、說板書設計

略讀課文的板書更應簡潔明快。我選取了文章當中最能體現花兒勇氣的三個詞語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作為板書內容,隨作者的行文思路橫向推匯出生命的意味這一主題。

傲然挺立

明亮奪目 ——花的勇氣—— 生命的意味

神氣十足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說教法:

這是一篇書信體文章。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絡起來。語言樸實,情感強烈,讀之催人淚下。但長期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孩子,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

(一)運用遠端教育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首先,是利用下載的圖片資源,為學生創設情境。因為學生們均來自農村,資訊資源渠道狹窄、閉塞,對於世界局勢可謂是一無所知。我把收集到的圖片經過選擇、整合、加工後再現情景,讓學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勢,從內心深處喚起他們對戰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在導課時運用和諧的音樂來襯托小作者的喪父之痛;在講解小作者手捧鮮花到機場迎接父親的靈柩回到祖國時,播放了《葬禮進行曲》,渲染了悲痛的場面和悲傷的情懷,以此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

更易激發學生情感與作者達到共鳴,從而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再者,針對文中出現的和平之花,我專門用鮮豔的紅色列印成鮮花的形狀,並寫上“和平”兩字,更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和平之花是那麼的鮮豔,可是也是那麼的易被摧殘,讓學生從中感受的戰爭的可惡和對和平的期盼。

(二)引導學生多揣摩,從作者的喪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

教學中,學生通過讀課文思考:“爸爸是個怎樣的人?”“他的嘴張著,在呼籲什麼?”等問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特別是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信中“我”的呼籲來重點理解體會、感悟交流。教學中還採用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雷利,你會怎樣介紹爸爸?假如你是雷利,為這樣的爸爸感到自豪嗎?假如你是雷利,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裡時,你的表現會怎樣?……這些方面引起學生與作者的共鳴。又從重點語句(如“喪父之痛”的句子、“世界並不太平”的語句以及“對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體驗中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三)加強指導多讀,讓學生在反覆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情感。

教學中,主要採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由讀、指讀、齊讀、品讀、比讀、引讀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自由讀、指讀、品讀,使學生讀中有所體會,讀中有所感悟;通過學生的品讀、比讀,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提高朗讀能力;通過教師引讀,渲染氣氛,使文中感人至深的場景得以再現。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尤其是重點語句,讓學生讀出感悟,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特別是“他的嘴張著,他在呼喚”和“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以及“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等語句的朗讀,要達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三、說學法:

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語句較多,作者的情感學生無從體驗,他們對此難以理解。因此我設計這樣讓學生去學習:

(一)欣賞音樂,進入情境。

要讓學生能體會作者情感,為他們創設一個催人淚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學生通過欣賞音樂,聽師解說,初步感受小作者的喪父之痛,也為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打下了情感基礎。

(二)質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過學生讀文質疑,抓住含義深刻的重點語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畫、批註、體會、朗讀),並運用遠端教育資源補充大量的事實資料(圖片、資料等),讓學生從字裡行間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並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一步從內心深處強烈地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三)昇華情感,拓展練筆。

在深入感悟課文內容後,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除了從朗讀中傾吐自己的感情外,還有千言萬語要傾訴,看著戰爭中和你年紀相仿的孩子,為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讓學生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符號盡情抒發自己此刻的心情,讓學生的情感一瀉千里,一吐為快,從而維護和平的信念更為堅定,並將化為今後的行動:如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做好反侵略戰爭的準備,或給戰亂地區的兒童獻愛心等。

(四)說教學程式:

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尋找了有關的遠端教育資源和教學資料,進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後,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書信的主要內容及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從而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3)技能目標:讓學生結合遠端教育資源理解重點詞句和體會情感,以及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通過三個目標的確定,上課也就能有的放矢,較圓滿地完成了預期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上,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見教學步驟),儘量使課堂每一分鐘能得到合理運用,遠端教育資源的取捨、使用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使它們的配合使用盡量能達到天衣無縫,為教學過程服務,使課堂教學因此而生輝添彩,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第一:和諧的背景音樂帶領孩子入情入景,為本文的學習定下“基調”,使學生知道有一個孩子和我們不一樣,為學生體會思想感情做好鋪墊。

第二:提出三個有利於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便於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瞭解。

第三:環環相扣地提出問題:我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他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著什麼?可惡的戰爭奪去了爸爸的生命,那世界是否從此就太平了呢?作為新世紀的兒童,面對戰爭,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對文章有了較深一步的瞭解。

第四:進行重點段落和重點句子的指導朗讀,並利用“換位”的問題,“假如你是作者,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裡時,你的表現會怎樣?”並配上音樂《葬禮進行曲》及孩子們對爸爸緬懷深情的朗讀,使課堂氣氛變得凝重、熱烈。

第五: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一段的同時教師出示戰爭中的有關畫面幫助學生理解,進而引發孩子們呼籲的渴望,自然過渡到第八自然段的教學中。瞭解作者為什麼呼籲?呼籲什麼?將課文教學引到一個小高潮。這時孩子們對和平的渴望非常強烈,讓孩子在盡情抒發情感的同時,理解我們要呼籲什麼,我們可以為世界和平做些什麼?讓孩子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將全文教學推向高潮。

最後:全體學生一齊表達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祝願,使本課教學達到高潮,並結束教學,留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間,進一步使“和平”的理念在孩子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比較簡單,只有三朵“和平之花”。這三朵“和平之花”,既是爸爸臨死前對和平的呼喚,也是小作者發自內心地對和平的呼喚,更是所有的孩子對和平強烈地呼喚。

教學反思

在我設計的這課堂中,我以孩子的讀做為導線,用不同形式的讀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以讀導悟,化繁為簡。使整個課堂有張有弛,環環相扣。而遠端教育資源在本課就猶如為學生插上了聯想的翅膀,讓學生不停地在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時空中穿梭,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全世界人民對和平的渴求,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維護和平的信念。

我的說課內容結束,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予以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