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7篇

說課稿2.88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說課稿7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多媒體技術應用》(選修)第三章第二節“音訊資訊的採集與編輯”的內容。在第一節中,學生了解聲音表達資訊的特點,理解了聲音數字化表示的基本方法,也體會了數字音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考慮在《資訊科技基礎》課程中已經初步使用過Cl Edit Pr處理音訊資訊,因此第二節教材注重培養學生處理音訊資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例項展開,層層引導,目的在於激發學生興趣和創新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作用,培養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音訊資訊編輯和加工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另外也為今後學習多媒體作品製作奠定基礎,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課時安排:1課時。

3、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高二年級大部分學生對資訊科技學習有濃厚興趣,學習態度認真,肯學敢問。但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層次不同,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也不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實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模式,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團隊精神的培養,且可以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務,共同獲取知識。

4、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普通高中資訊科技課程標準和本地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本人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A、知識與技能:

最後提問:如果我們剛才錄製的歌曲檔案效果不夠理想,能不能進行編輯和加工,從而匯入新課“音訊資訊的.採集與加工”。

[設計意圖]以上設計是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和年齡特點,用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事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體現“資訊科技於生活,應用於生活”這一理念,讓學生帶著探究的疑問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二)探究分析(5分鐘)

探究題目:音訊資訊的採集原理

探究1:計算機為什麼能採集外部的聲音並進行處理?怎樣實現?

雖然學生在“資訊科技基礎”模組中,己經學過了音訊資訊的基本操作,但是學生對於音訊的採集原理並不瞭解,因此通過教師設問,並展示音效卡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觀察主機箱,並指出音效卡的位置,同時指明各個輸入埠的名稱。然後歸納:在多媒體計算機中,音效卡是獲取音訊資訊的主要器件之一。音效卡上包含記錄和播放聲音所需的元件和電路,如模擬/數字轉換晶片和數字/模擬轉換晶片、MIDI合成器、混音器等。

高中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悅。本堂課學生學習興趣很高,在完成相關任務時,比較積極主動,同學之間比較友好互助,音訊作品完成效果較好,且富有創意。學生在展示音訊作品時,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及語言組織能力,通過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另外通過對錄製配樂詩歌朗誦時,學生對詩歌和朗誦方面又有了全新認識,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體會到中華民族文化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對祖國熱愛之情便油然而生,促進了學生整個人完整、和諧的個性發展。

說課稿 篇2

一、把握目標,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ngengingong》是一年級上冊字與拼音的最後一課。本課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後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和形,第二部分是聲母和後鼻韻母的拼音練習,第三部分angengingong的書寫格式,第四部分是一首兒哥《馬路上》。本課安排兩課時,這節課是第一課時,內容是正確認讀angengingong四個後鼻韻母,掌握兩個整體認讀音節ying和yuan,並能學會拼讀音節。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學會後鼻韻母angengingong及聲母與後鼻韻母相拼的知識,掌握髮音要領。

2、過程和方法:掌握後鼻韻母的發音技巧與方法,掌握聲母與後鼻韻母的拼讀,初步直呼音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端正學習態度,科學合理地進行發音,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後鼻韻母的發音,聲母和後鼻韻母組成的音節的拼讀是本課重點;enging的發音和直呼音節是難點。

二、多方位滲透,說教法

1、聯絡現實生活匯入法

創設情境,模擬動物聲音,從象聲詞的音節中抽象出後鼻韻母angengingong。

2、教、扶、放結合法

教學後鼻韻母angengingong的發音。教ang時,先發a,滑向後鼻韻母-ng,再多形式教會學生髮音。engingong的教法與此類似,採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讓出時間給學生參與實踐,教師適時輔導、點撥、指正。

3、新舊對比比較法

把已學過的前鼻韻母an en in on和後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形進行比較,將聲母與前鼻韻母的拼讀和聲母與後鼻韻母的拼讀進行比較,還有練習四聲的'比較,這些都有助於掌握後鼻韻母的發音和聲母與他們的拼讀。

4、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法

利用背投將畫面與音像結合起來呈現給學生,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5、遊戲教學法

採用猜謎遊戲的方式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三、提高能力,說學法

1、模擬想象法:

讓學生想象小狗、蜜蜂、雷聲的叫聲、響聲,學生回答怎麼叫(響)後,自然匯入新課的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在“動”中學

老師隨意讀出韻母,學生上臺動手摘卡片,讓學生動腦猜謎語,動口說出謎底並拼讀。動口、動手又動腦,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在輕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學得愉快,學得牢固。

3、學朗讀和學說話同步進行

以範讀、跟讀、同桌合作讀、比賽讀等形式讀發音,並讓學生用生動、有韻律美的語言說出口,提高學生的音準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優化結構,說程式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1.出示課件:小狗、蜜蜂、老鷹及雷電。

師問:××怎麼叫? 生答:小狗汪汪叫。

2.出示課題ang 、eng 、ing 、ong

(二) 合作探究

1.學習ang 、eng 、ing 、ong的音和形

(1)音ang 、eng 、ing 、ong

形式:師範讀→生跟讀→同桌合作讀→各種形式賽讀→全班讀

(2)形:比字形,出示卡片an→ang en→eng in→ing

(3)書寫:哪一個後鼻韻母在四線三格的位置與其它三個不一樣(ing在上中格),學生在書本P62上描紅。

2.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ng yuan

yíng yuán

歡迎 十元

輕鬆一刻:學唱歌《勞動最光榮》

3.學習後鼻韻母與聲母相拼

(1)猜謎遊戲引入,課件出示(師板書)

y—áng→yáng(太陽) sh—àng→shàng (上課)

f—ēng→fēng(大風) d—īng→dīng(叮噹響)

h—óng→hóng(紅色)

(2)對比拼讀練習

Wēn wén wěn wèn wēng wèng

Wān—— wāng xīn —— xīng

彎 腰 汪 汪叫 新同學 五角星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1、ang 、eng 、ing 、ong各兩行。

2、從課外書中找出含有ang 、eng 、ing 、ong後鼻韻母的字。

五、說板書設計

ang 、eng 、ing 、ong

ang sh—àng→shàng (上課) ying yíng

eng f—ēng→fēng (大風) 歡迎

ing d—īng→dīng (叮噹響) yuan yuán

ong h—óng→hóng (紅色) 十元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專題要求:

《鳥啼》是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必修二“珍愛生命”專題“生命之歌”板塊中的一篇文章。本專題重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學生通過本專題的學習,激發熱愛生活的感情,培養珍愛生命的意識,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對生命價值作深層思考,啟示學生珍愛生命。

(二)文章特點:

《鳥啼》是英國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勞倫斯的一篇散文。該文寫於1919年,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到一年,在那場戰爭裡,十幾億人被捲入,幾千萬人喪失生命。整個歐洲一片廢墟,滿目瘡痍,戰爭給歐洲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肉體和心靈創傷,戰爭的陰影在歐洲人民的心中始終揮之不去。面向人類如此慘烈的死亡、歐洲人民對戰爭的心理陰影,勞倫斯通過描寫嚴冬消逝、春天來臨之際鳥兒的啼鳴,表達了作者對生與死的思考和對生命神奇的由衷讚美。鳥兒囀鳴的目的指向是生命的慾望:創造新生而不是沉湎於死亡,鳥啼這一動物的本能行為由此獲得了意義上的昇華。啟示我們學會珍愛生命。

勞倫斯在本文運用擬人、象徵等手法,將鳥人格化,把自然當人看待,展示了自己對死亡與再生獨特的思考: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為著生的,或者是為著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質上不可兼得;同時,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價值,春天必然來臨,誰也無法阻止生命的衝動,無法阻止我們對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不難想象,讀這樣的文章,淺層表象的內容可以理解,但對文字裡透悟出的對“鳥啼”的象徵意義、作者的生死觀學生很難理解、體味並認同。基於上述,本課教學將從兩個層面上展開。其一,文字層面,通過誦讀,瞭解本文描寫、抒情、議論的內容;其二,思想層面,抓住文中抒情議論的語句瞭解“鳥啼”的象徵意義,理解作者的生死觀,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聯絡實際引發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提高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

二、說學情:

本文的教學物件是高一的學生,通過本專題的其他三篇文章的學習,他們對“珍愛生命”這一主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思考。但學生平時閱讀比較多的是敘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對哲理性散文了解甚少,更缺乏鑑賞這類散文的能力。面對這樣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他們理解上還有一定難度,對“珍愛生命”內涵的認識有很大的侷限性。

三、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是確立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還要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由此引發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提倡教學民主”等主張,從而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對知識初步獲得整體印象後,會有意識地進入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質疑、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探究、合作、自主的閱讀、鑑賞並體悟散文的能力。

1.朗讀感受

本文是散文中的名篇,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

2.質疑探究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學生朗讀後肯定有許多疑惑,在課堂中讓學生大膽提問,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是課堂上要重點探討的問題,教師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組織教學。

3.設疑討論

對於本文,其重點在於感悟賞析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理解作者的生死觀,從而引發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應該貫穿始終。

四、說教學程式: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誦讀,瞭解本文描寫、抒情、議論的內容;

2.通過文字研習,知道“鳥啼”的象徵意義,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3.通過討論探究,引發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

(二)重點:體悟、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難點:通過對本文的閱讀,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研究點: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三)準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包括作家作品、生字生詞、熟讀課文、質疑),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實施:

一、匯入

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他絕望得曾想要放棄一切,是地壇接納了他,他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與地壇的交流中,領悟了生與死,感人至深。今天,勞倫斯又帶著一篇生命的讚歌來到了我們面前,這就是鳥啼。(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整體把握:

1.那麼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篇散文,從中領略那生命的激情。(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朗讀課文)

2.學生質疑:

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同學們讀完後有不懂的地方請儘管提出來。(學生自由提問)

3.出示學習目標:

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其實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的問題,請大家閱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是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和對本文的理解而預設的學習目標)

(1)通過誦讀,瞭解本文描寫、抒情、議論的內容;

(2)通過文字研習,知道“鳥啼”的象徵意義,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3)通過討論探究,引發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

4.本文的題目是“鳥啼”,那本文通過鳥啼主要揭示了什麼哲理呢?大家能不能找出全文的文眼呢?

明確:15段的“向死而生”。

(二)文字研習:

1.“向死而生”的含義是:明白了生與死的關係,因而能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的生活。作者在本文要展示自己的生死觀。生與死本是極其抽象的概念,但為什麼本文讀來卻並未有這樣的感覺?作者又為什麼用“鳥啼”作題目呢?

明確:因為勞倫斯巧妙地將小鳥擬人化,並將鳥啼作為切入點,向我們展示了死的哀痛、生的萌動。

鳥啼,歷來我們就不陌生,中國傳統詩詞中更是信手拈來。但勞倫斯筆下的鳥啼更多了一分震撼。請大家聽課文1—5段的示範朗讀,看看勞倫斯筆下的鳥啼有何特點。(友情提示:注意描寫鳥兒啼叫的形容詞)

鴿子開始不間斷地緩慢而笨拙地發出咕咕的叫聲,這聲音顯得有些吃力,彷彿還沒有從嚴冬的打擊下緩過氣來。

從夜色中浮起的隱約而清越的聲音。那小小的清越之聲已經在柔弱的空氣中呼喚春天了。它們的啼鳴,雖然含糊,若斷若續,卻把明快而萌發的聲音拋向蒼穹。

田地間響起斑鳩的叫聲。每一個夜晚以及每一個清晨,都會閃現出鳥兒的啼鳴。

它活潑,像泉水,從那裡,春天慢慢滴落又噴湧而出,新生活在鳥兒們喉中凝成悅耳的聲音。小結:由劃線短語我們可以看出,鳥啼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有活力。

思考:鳥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啼叫的?

文章第一段描繪了這樣一副圖景:由於寒冬,遍地鳥屍。面對慘烈的死亡,鳥兒們何去何從呢?它們沒有選擇永久的沉寂,反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勇敢的啼叫,那是新生命的象徵,那不是簡簡單單的生,而是向死而生!

介紹背景:其實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也面對著慘烈的死亡,本文寫於1919年,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到一年。在那場戰爭裡,十幾億人被捲入,幾千萬人喪失生命。整個歐洲一片廢墟滿目蒼夷,戰爭給歐洲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肉體和心靈創傷,戰爭的陰影在歐洲人民的心中始終揮之不去。面向人類如此慘烈的死亡,面對歐洲人民對戰爭的心理陰影,作者希望人類能和鳥兒一樣向死而生!

2.鳥啼給予了作者怎樣的啟示?

面對著向死而生的鳥兒,作者得到了啟發,於是文章的後半部分充滿了議論與抒情。請大家跳讀文章6—15段,找找你最喜歡或你最受感動的一些抒情議論句,讀一讀,悟一悟。(友情

提示:注意那些能體現向死而生的語句)

教師預設了以下五個句子:

不必再注視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鳥屍,也無須再回憶嚴寒中沉悶的響雷,以及重壓在我們身上的酷冷。冬天走開了,不管怎樣,我們的心會放出歌聲。

——破碎的鳥屍、沉悶的響雷、身上的酷冷,那便是沉重的悲哀的死亡,我們面向死亡,絕對不能沉湎於其中。

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鳥兒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鴿的沸騰,不能滯留美好世界中豐饒的創造,它們不可阻擋地振作自己,來到我們身邊。

——世界不能選擇,復甦與更生也無可選擇,生命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我們知道過去的是冬天,漫長、可怖。我們知道大地被窒息、被殘害。我們知道生命的肉體被撕裂,零落遍地。……它像高空中的一陣風暴,一陣濃霧,或一針傾盆大雨。……但它永遠不是我們最深處真正的自我。我們就是這樣,是銀色晶瑩的泉流,先前是安靜的,此時卻跌宕而起,注入盛開的花朵。

——我們就是這樣,新的日子正在開始,無論曾經有過多少哀痛和憂傷,甚至面向死亡,生命就是這樣頑強的存在,這樣頑強的生命也是值得讚美的。

它們不能哀傷,不能靜默,不能追隨死亡。死去的,就讓它死去。現在生命鼓舞著、搖盪著到新的天堂,新的昊天,在那邊,它們禁不住放聲高唱,似乎從來就這般熾烈。

——我們知道死亡不可避免,我們也知道死亡非常強大,每個人在它面前都十分渺小;但我們不能屈服,我們甚至要笑對死亡,因為生活有時需要的便是勇氣。向死而生,也是一種生的方式,或許更好。

誰能阻撓到來的生命衝動呢?它從陌生的地方來,降臨在我們身上,使我們乘上了從天國吹來的清新的柔風,就如同向死而生的鳥兒一樣。

——這是一種新生的力量,更是一種哲理的力量:死亡只屬於過去,現在面向死亡,我們已經置入嶄新的開始。

小結:勞倫斯在本文中展示了自己的生死觀: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為著生的,或者是為著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質上不可兼得;但強調的是生,那種面向死亡勇敢的生,不可阻擋的生。讓我們牢牢記住四個字:向死而生;也牢牢記住這篇生命的讚歌。(大家齊聲朗讀12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那麼,珍愛生命僅僅是活著嗎?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也展示了自己的生死觀: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

是的,該怎樣活著呢,即人怎樣活才更有意義。其實許多名人對這個問題都提出過自己的看法:

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仆屢起。 ——拿破崙

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的人,不斷攀登命運峻峰的人。 ——雨 果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你若要喜愛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歌 德

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愛因斯坦

教師點撥:在挫折面前永不言敗的生命是有意義的;狹路相逢勇者勝,勇敢的活著也是有意義的;關愛他人,奉獻社會,那樣的生命更是有意義的。那麼,同學們,你們認為怎樣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呢,不妨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迴)

大組交流。

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評點、點撥,並作適當補充:

小結:他們毫無疑問是熱愛生命的,而且這種愛已經超越了“活著就好”的層次。他們中有的人還活著,有的.人已經死了,但他們的生命都是流光溢彩的。

自然界中萬物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生命的精彩,植物中的草,在石縫中頑強的生長,創造生命的奇蹟,動物中的螞蟻,在火海中慘烈的求生,展示生命的悲壯。

作為高一的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熱愛生命,展示自己生命的精彩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課後思考。

(四)總結:我們一直沉浸在熱愛生命的氛圍中,這令我想起了一首自己特別喜歡的詩,就把詩的其中兩節作為我們今天這堂課的總結吧。

我有著向命運挑戰的個性,雖是屢經挫敗,我決不輕從,我能頑強地活著,活到現在,就在於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也許經過人生激烈的搏鬥後,我死得比那湖水還要平靜,那請去墓地尋找我的碑文,那上面仍會刻著:熱愛生命。

(五)作業

1.摘錄本專題文中關於珍愛生命的警句,蒐集幾則古今中外名人關於珍愛生命的論述,與同學交流並討論其意義。

2.閱讀讀本中《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兩文,結合本文,聯絡你的實際,思考:作為高一的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珍愛生命,展示自己生命的精彩呢?寫一篇隨筆。

五、說評價: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評價具有導向、激勵、反饋、總結等多重功能。語文課堂評價涉及到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語文課除了本身的學科特點外,還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課堂評價中,如果只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正誤、優劣進行評價,語文課堂將無法充分體現其自身的活力,也無法真正成為學生靈性培養的天空。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語言、行為、思想的評判。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對課堂學習的評價,也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即要在語文課堂中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評價主體地位。

1、學生自評,就是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和要求,對自己在學習實踐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評價。如學生自己回答一個問題後,獨立思考、判斷,想想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自己進行評價。

2、學生互評, 在“指導-自主學習”中,強調小組合作學習精神的培養。給予這個有利條件,開展集體和學生間的互相評價更有實現可能。學生互評可以通過同桌或學習小組成員互說、互評,全班互評,拓展自主評價的空間,促進人人蔘與,提高學習效率。本節課有兩次小組交流,主要採用學生互評的方式。

3、老師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多的是定性評價,也就是用描述性的語言或者鼓勵性的語言在學習活動實踐中的表現,知識掌握的情況和能力水平進行表述,側重於評價學生髮展性領域的表現。 本節課老師除了對學生問題回答作出評價外,更多的是對學生的作業作出評價。在本節課佈置的隨筆中,評價的標準就是學生能否聯絡自身的努力拼搏,能否把自己作為一個社會的人來談“珍愛生命”這個話題。如果能,說明學生已經達到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果不能,則說明學生對“珍愛生命”的內涵理解還不到位。

板書設計:

鳥 啼

勞倫斯

(1-5)鳥啼的場景 鳥屍 啼叫

(6-15)生與死的思考 向死 而生

高一語文《鳥啼》教案21(蘇教版)

江蘇省響水中學高一語文《鳥啼 》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鳥啼”的象徵意義,理解其給人的啟示。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文字解讀,學會分析“鳥啼”的啟示;

2、通過活動體驗,培養珍愛生命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豐富情感體驗,深化熱愛生命的情懷;

2、體會勞倫斯對生與死的思考。

教學重、難點:

1.分析“鳥啼”的啟示;

2.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

教學方法:

引導閱讀 啟發探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課文

播放鳥啼聲,同學們,這是什麼聲音?(鳥啼聲)

鳥啼啼鳴在我們的耳邊,也啼鳴在古典詩詞裡,同學們可以想到哪些詩句?(……)

那麼,鳥啼聲也啼囀在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心中。今天我們隨著作者一起聆聽鳥啼……

(投影:題目)(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見學案)

三、文字研習

1.(投影:第1題)鳥啼的描寫

(1)快速閱讀課文,找段落

(2)齊讀這些段落(提示學生:特別關注直接描寫鳥啼的句子)

(3)讓學生讀出找到的句子,並說出修飾語。

(4)投影第一類、第二類,讓學生觀察鳥啼聲音的變化。

第一類 緩慢、笨拙、吃力、微弱、隱約、含糊、時斷時續

第二類 清越、明快、悅耳、清明、生動、輕柔、歡快

鳥啼的變化: 弱-----強,少-----多,含糊-----悅耳

2.(投影:第二題)看鳥啼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出現的?

由學生找,比如:風、溫暖、慰藉、太陽、當大地還散落著厚厚的一層鳥的屍體、當大地仍在束縛中時、冬天離去了,一個新的春天的世界、在這麼長的嚴酷之後、冰消雪化之後、第八節……(第一節的內容,靈活機動)

問:這麼多描寫環境的句子,大家可看出是什麼季節呢?

明確:春或冬去春來等

問:剛才我們感受到冬天充滿了死亡的氣息,那麼春天是怎樣呢?(靈活提問)

明確:充滿生機、富有力量……

問:課文哪些段落具體表現了春天的力量?

明確:9-11(注重朗讀指導)

3.(1)春天的力量如此強大,冬天也無法抑制,那麼勞倫斯僅僅寫的是季節嗎?

(投影:背景資料)

(2)瞭解了背景,你覺得僅僅寫的是季節嗎?

明確:冬天是死亡的象徵,春天是活力、生命、希望的象徵(教者靈活表達)

問:那麼鳥啼象徵什麼呢?

明確:新生命的象徵。

(3)迴歸課文,問:課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寫暗示了這一背景?

4.那麼勞倫斯希望我們如何面對死亡呢?他有怎樣的生死觀呢?(12-15節)

明確: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不能追隨死亡。死去的,就讓它死去

向死而生(板書)

四、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瞭解中,有多少熟悉的人與物,他們也正確地對待生與死,請同學們說說

五、課堂總結

1.播放圖片。配樂《命運》

2.結語

附板書

鳥啼

勞倫斯

(向)

鳥屍 死

(而)

鳥啼 生

說課稿 篇4

2、解決第二個紅點問題,學習商是純小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根據提出的問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學生板演

在學生做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並啟發引導學生邊計算邊想一想你是如何做的,準備班內交流。

(2)班內交流,針對出現的問題引導討論

商的個位為什麼商0呢?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當被除數個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個位不能商1,商的個位應當寫0補位。(從小數單位的角度去思考,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最後讓學生通過驗算驗證商的結果是否正確)(通過遷移轉化的策略讓學生學習是終生受益的)

3、教學綠點問題,綜合鞏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由於學生有了前面的經驗,這道題充分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演算法。通過交流,讓學生根據小數的性質知道,除到被除數的末位有餘數,可以在餘數後邊添0繼續除,直到除完為止。

(這一個小環節,重在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利用知識的遷移解決了本節課難點,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4、學生試做小電腦提示的問題13 2

學生獨立做,也可以小組討論交流,理解算理。讓學生講明白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展的機會,創設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積極探索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合作、交流、創作的活動中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以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5、小結

引導學生交流總結歸納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來做,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商是純小數的,整數部分是0

(三)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及時反饋練習,可以鞏固新知,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練習設計中,我注意把知識性、趣味性、發展性有機的結合起來。

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三組習題。

第一組:自主練習第一題,看圖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看圖瞭解圖意,然後想辦法解決問題,除了鞏固計算方法外,還要通過解答問題,理解除法的意義。

第二組:自主練習第五題,接著算下去。是鞏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難點,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蒐集問題,交流時抓住普遍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深入討論,糾正。

第三組:自主練習第七題,判斷對錯,其中三道題有錯誤,第一道小數點點錯位置,第三道忘了點小數點,第四道十分位上的1不夠商1,應繼續添0補位。首先讓學生舉手勢,然後講明對錯的理由,錯在哪裡,應該如何改正,提高計算水平。

(四)梳理知識,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及收穫進行總結反思,幫助他們建立起科學的知識系統,並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覺建構知識的良好習慣。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這一節的教學設計,我堅持以促進學生主動努發展的理念為指導,以發展學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為核心,以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為主線,著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正確理解算理,努力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和諧發展,預期應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中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專家批評指正。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始終貫穿著主體性和活動性的教育思想,利用遷移的認知規律,轉化的思維方法,直觀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觀察、猜想、動手驗證、合作探究等各種學習方法的交替活動中,探索知識,享受學習,體會數學知識的真正價值,達到情感、智力、能力的統一發展,預期應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中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專家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國小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第二段的教學內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在三年級初步熟悉分數的基礎上,先是教學分數的意義、熟悉分數單位;然後以對分數單位的熟悉為基礎,熟悉真分數和假分數,拓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一階段所熟悉的分數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而且這些分數表示的都是一個數量中的一部分和這個數量的關係。本節課上,學生需要熟悉分子與分母相等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以及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

 三、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情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把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熟悉的理解。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把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難點: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五、說設計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學生髮展為本。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分數的.初步熟悉,本節課在教學思路上突出學生學的過程,力求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概括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感,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操作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本節課以實踐操作為切入點,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通過做分數、觀察、分類、合作交流等實際活動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學生能具體的感受真分數、假分數。

六、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七、說教學程式:

(一)複習匯入:什麼叫分數?什麼是分數單位?

[我以複習上節課的知識匯入,為本節課的教學作鋪墊。

說課稿 篇6

開場白: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國小的****,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品德與生活》第二冊,第二單元主題活動二《播種春天》。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播種春天》這一節課選自國小《品德與生活》第二冊,對第二單元中“春天在哪裡”、“我們播種春天”等課程資源進行整合而設計。兒童通過活動,感知春天、讚美春天,並在實踐活動中將對春天的熱愛、讚美內化為兒童的品德,培養兒童積極的生活態度。在新課標轟轟烈烈推行的今天,《品德與生活》的教材不再作為知識的載體供教師講授,它是教師引導兒童活動的工具,教師要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絡兒童實際,把兒童生活中的問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我對《播種春天》的設計,也是我為探索《品德與生活》新的教學模式做的一次大膽嘗試。

2、教學目標:

新課程規範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為此,我確立了這節課的教學三維目標。

情感目標:讓兒童充沛感知春天獨特的季節特點,培養兒童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認知目標:讓兒童全面、詳細地瞭解春天裡人、事、物的季節特點,認識各種植物種子。

能力目標:培養兒童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播種的基本技能。

3、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以和一年級小朋友們的認知水平,結合這節課的活動特點,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活動,讓兒童感知春天、讚美春天,並在實踐活動中將這種對春天的熱愛、讚美之情內化為兒童品德,培養兒童積極的生活態度。

4、教學準備

為了順利完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課前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錄音機,課前讓小朋友們蒐集各種植物種子。

二、說教法

《品德與生活》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這三個基本特徵。這是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這一節課中,我的活動設計充沛體現了這三個特徵,特別是開放性這一特徵。

1、開放性的教學方法

《品德與生活》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它特別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發明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以和其兒童的其它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它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伸。

首先是活動時間的開放性。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知、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課前,教師安排小朋友們完成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請小朋友們課前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到社群裡蒐集各種植物種子。通過課前活動,小朋友們和春天、和大自然有了一次親密接觸,並且獲得了真實的感知與體驗。

其次是活動空間的開放性。在這一節課的活動中,小朋友們從教室裡走到了操場上,這就打破了保守的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精神要求,同時也符合國小低段兒童的年齡特點。

再次是活動內容的開放性。課內的播種活動結束後,這個活動並沒有因為課的結束而結束,緊接而來的是課後對種子的照顧、觀察、記錄,小朋友們在課後悉心照顧暈些種子,將課內活動延伸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在課後的活動中仍能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2、合作探究與實踐體驗教學法

現代教育提倡自主學習,以發展兒童的發明性和動手能力,讓兒童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去探究、解決問題,使兒童獲得對社會、對生活的積極體驗,並享受發明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探究“怎樣播種”這一問題時,我採用了合作探究和實踐體驗的教學法,讓小朋友們發明性的解決問題,展現並提升他們的智慧。

除此而外,考慮到這一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一直注意使用生動有趣的激勵機制。例如,我在自身的班上上這一節課時,有一個小朋友在描述自身觀察到的春天時這樣說: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樹都發芽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連小青蛙也睡醒了,“呱呱呱”唱起了歌來!春天可真美呀!教師評價這個小朋友: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小能手,智慧花瓣送給你們小組。教師用這樣的方法激勵小朋友們,啟用課堂。

三、說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說教學過程。這一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三個教學環節:歌曲引入、感知春天――讚美春天、抒發感情――播種春天、實踐體驗。由感知春天而醞釀情緒,由讚美春天而抒發感情,由實踐活動而內化品德,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兒童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在這就具體的來說一說每一個環節的設計。

1、歌曲引入、感知春天

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標明,興趣是兒童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

上課時,教師用一首《春天在哪裡》引入。“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呀,……”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拍起手、唱起歌。這首歌是小朋友們在這一學期的音樂課學習過的,這首歌節奏鮮明、旋律優美、充溢童趣,在活動前播放,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同學情趣,又可以拉近師生距離,為“感知春天”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

歌曲結束了,當小朋友們還沉溺在歌曲的優美旋律中,意猶未盡時,這時教師談話一樣自然簡潔地提問:這首歌在唱什麼?

“春天是什麼樣的?”由此引入“感知春天”的活動。一問激起千層浪,有了課前觀察的鋪墊,此時的課堂成了小朋友們自我發表的天地,頓時,教室裡豎起了一雙又一雙的小手,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小朋友們的回答,比較全面地瞭解小朋友們對春天已經有了多少感知,同時也便於自然地引入教師準備的課件。為了實現我的教學設想,我在班上上這節課時,在這一環節,小朋友們用稚嫩的聲音描述著他們眼中的春天,用他們那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展示著他們找到的小蝌蚪、小蝸牛、甚至是一片樹葉、一株小草……整個教室充溢了濃濃的春意,教室裡洋溢著童話般美麗的春天的氣息。這時,教師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課件將小朋友們帶入了真實的生活世界,面對此情此景,小朋友們情緒高漲。

2、讚美春天,抒發感情

“面對這樣美麗的春天,你想怎樣讚美她?”至此,同學的情緒完全被調動起來,從他們的渴望的雙眼、從他們興奮的表情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完全沉溺在春天充溢生機與活力的美麗景色中,內心高漲的情緒

說課稿 篇7

金色的魚鉤》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通過不斷練習,熟能生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選擇這篇文章的目的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二是進行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文章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根據學生實際,圍繞新課標的精神和修訂教材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複述故事。力求突破重點: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體會作者對老班長的敬愛和懷念之情。

在教學方法上,為了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1)、教學前,運用多媒體播放錄影,簡介時代背景,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課文。(2)、從課題入手,直引課文的最後一段,讓學生體會“金色”的含義,抓住中心,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分別找出老班長的兩“笑”、我的三“哭”,並以兩“笑”三“哭”為突破口,讀中感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老班長的外貌、行動、語言、神態的詞句分析,進一步體會老班長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在學法指導上,本課側重指導快速閱讀的方法。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課中交流呈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抓住重點句感悟全文。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快速閱讀文章”指導上,藉助引導學生勾畫兩“笑”三“哭”,揣摩體會,悟出方法。通過訓練,學生悟出快速閱讀的重要性,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程式上,我主要分兩個步驟進行,一是課前鋪墊。瞭解課文背景,尋找有關長征的歷史資料及課件,為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 二是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即快速閱讀——勾畫——體會。快速閱讀的物件是全文,勾畫的物件兩“笑”和三“哭”。體會的物件是老班長的崇高品質和作者的敬愛與懷念之情。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

在教學環節上,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緊扣課題,設定懸念,使快速閱讀有目的的進行。

1、板書課題《金色的魚鉤》,由課題引出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魚鉤?魚鉤隱藏了一個什麼故事?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問題。

(二)互動交流,勾畫重點,仔細研讀,提高快速閱讀的質量。

1、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

2、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感悟,引導提出本課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長,而題目為什麼是“金色的魚鉤”?為什麼說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引導勾畫老班長的兩“笑”和“我”的三“哭”,讀中感悟。

首先讓學生快速找到老班長讓我們喝魚湯的前後笑了幾次並勾畫出來。讓學生比較前後兩次“笑”有什麼不一樣,通過讀來體會老班長忠於黨的事業、捨己為人的內心活動和崇高品質。

第一次是:他笑著說 :“吃吧,就是少了一點。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鉤了,又跑啦!”

第二次是: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然後讓學生勾畫出文中“我”的三次“哭”。分析我為什麼會哭? 體會“我”的“三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1)、望著他那十分嚴峻的臉,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竟撲倒在他懷裡哭了。

(2)、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湯裡。

(3)、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

4、抓住重點,直奔中心,深入領會。

教師質疑,“我”為什麼小心地把魚鉤儲存起來?“我”說生鏽的魚鉤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麼?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為題?讓學生進一步通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來體會老班長的精神。

5、感情朗讀,體味情感。讓學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動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對老班長的崇敬、愛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板書設計上,主要體現中心明確,重點突出,簡潔明瞭三個特點。

老班長兩“笑”

板書:

金色的魚鉤

“我”三哭

忠於黨,忠於革命,捨己為人

標籤:說課稿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