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

說課稿3.82K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

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2)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

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操作材料:大水盆、紙、木塊、金屬、石子、海綿、塑料、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2)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二、說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幼兒並未見過,因此,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瞭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幼兒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

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物體沉浮的祕密。

2、記錄法;讓幼兒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為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測活動(指導語: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剛開始,教師為幼兒設定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活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操作

活動(指導語: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3、認識活動(指導語:你知道這是什麼標誌嗎?)

在這裡,教師通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標誌,為接下來的記錄活動做好準備。

4、記錄活動(指導語:哪些東西會下沉,哪些東西會上浮,請你用沉與浮的標記記錄下來,並出示記錄表。)

通過記錄,使幼兒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目瞭然,還為後面的總結交流活動提供了依據。

5、分類活動(指導語:請你把沉與浮的物體分類放在兩個籃子裡。)

分類活動,讓幼兒對物體的沉浮現象有所鞏固。

6、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說說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麼。)

在這裡,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幼兒自己記錄結果,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幼兒思維。

7、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會沉下水底,哪些東西會浮上水面,並說說它們沉、浮的原因。)

在這裡,活動還沒有結束,教師讓幼兒帶著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矩形的判定》是人教版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下)第19章第二節的內容,本課為第2課時。矩形是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學習矩形的判定方法是對前面所學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性質的回顧與延伸,也是為後續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奠定基礎,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本節課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能力,應用意識都有有很好的.作用。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對矩形性質認識的的基礎上,探索並掌握矩形的判別方法;

規範推理的書寫格式;

應用矩形定義、判定等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矩形的判定定理猜想,操作驗證,邏輯推理,體現數學研究和發現的過程,學會數學思考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能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培養逆向思維的能力、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充滿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說重點難點

1.重點:矩形的判定。

2.難點:矩形的判定及性質的綜合應用。

四、說教學過程

判定定理都是以“定義”為基礎推匯出來的。因此本節課要從複習矩形定義下手,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引出課題。除了通過定義來判定一個四邊形是矩形外,在探究判定定理時要讓學生沿著這樣的思路進行探究:矩形是在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新增有一個角是90度,那麼還有別的新增方式嗎?讓學生探究:在平行四邊形的邊上新增條件是否可以可以成為矩形呢?同學麼探究,發現在邊上新增不出來條件使之成為矩形,那麼學生自然會想到在對角線上新增條件。這樣就猜想出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然後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對判定進行證明。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對問題的猜想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能力、獲得經驗,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同時加強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證明題的推理過程對於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還是心裡明白,但書寫時又不知道該先說那一步。因此在教學中我著重培養這方面,培養學生如何推理使證明題言之有序、條理清楚。

在例題的配備上我出了一道既能複習距形的性質又能檢查判定的席題。這樣新舊知識

本課主要學習方式是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使同學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能力。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您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雨說》。

一、說教材

《雨說》是一曲動人心絃的愛之歌。它採用擬人的藝術表現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傾訴真情,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在教學這首擬人化的詩時,我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結合課文註釋,用心體味,揣摩詩句,體驗詩人蘊含的真情,達到背誦這首情詩的目的。

(一)《雨說》的敘述主腳是“雨”,它象徵著為大地帶來春天,為兒童帶來歡笑的愛的使者。注意體會這首詩的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

(二)這首詩清新明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詩句與活潑的口語於一體,特別適合於朗誦。要引導學生加強朗讀,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議配樂朗讀。

(三)指導學生朗讀,要注意把握語氣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這首詩長句比較多既要讀的連貫,也要在恰當的地方停頓,並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品味詩歌,理解感情;展開想象與聯想,與詩人進行感情溝通。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這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四、說教法

通過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從語言入手,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把握詩中的意象,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鑑賞詩歌,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五、說學法

學生通過預習和朗讀的練習,充分把握每一次朗讀的機會,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通過學生的自主的探究閱讀,自主合作,來解決課文中的問題。

六、說教學過程:

(1)、匯入:請同學們說說寫雨的詩詞歌賦。完畢後,請同學們仔細品味過雨(大多同學回答沒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詩人鄭愁予就送給了我們一首《雨說》,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優美的詩。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就語調、語速、語氣、重音、停連等作標記,感受全詩洋溢著的音樂美。

(3)、細讀全詩,理解品味

1、雨“說”了什麼話?主要表達了什麼意思?

2、副標題為什麼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體會詩言志)

對於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能夠回答出來。對於第二個問題,同學們要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而出,教師點撥背景

(4)、品味詩歌語言,探究詩歌語言特色

(1)詩歌是作者用豐富的感情、鮮明的節奏、和諧精練的語言以描繪象,反映生活的文學樣式。對於語言的品位,是把握詩歌內蘊,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的基礎。這首詩採用了擬人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雨”在詩人的筆下,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僅如此,對詩中對詩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擬人化的生動描寫;俯拾皆是。這首詩是獻給兒童的,全詩出色的擬人化表現手法,使這首詩具有親切感人、活潑歡快、充滿情趣的風格,它切合兒童的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稚嫩的童心。

(2)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學生在自由背誦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背,推薦有感情同學領背、齊背,達到共同背誦下來的目的。

(3)意境拓展聽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朗誦,比較兩首詩在選用意象、語言風格方面的異同。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提出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4

《老人與海鷗》是國小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文章。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學習本組課文,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為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乾,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本課教學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本節課上的是第二課時的內容,整個教學過程設計三個主要環節: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2、品讀課文,感悟深情。

3、回顧全文,揣摩寫法。

下面具體談一談這一課的設計思路:

一、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時間,問題設計整合,牽一髮而動全身

教學時,我沒有用瑣碎的問題牽制學生,而是用較為整合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時機,讓學生與文字、與學習夥伴親密接觸,直接對話。交流時,仍然把自主權交還給學生,教師只是在學生交流時相機點撥、引導,體現了“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

雖然本課時重點教學15~17自然段,品味海鷗對老人超乎尋常的深情。但海鷗對老人的“情”不是無緣無故的,要深入理解,必須結合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所以,我設計的學法提示中強調“……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前文和查閱的資料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學生要想理解重點語句,就必須對課文全盤掌握於心,對資料進行篩選、整合。老師在學生彙報、交流時,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絡前文和資料來理解重點語句、品味感情,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覺。

二、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文章表達方式的把握

自主不等於放任自流,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能大撒把,要給予適時的幫助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15~17自然段前,我出示了學習提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 15~17自然段,想一想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畫出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前文和查閱的資料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並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註”。這段提示教給了學生理解語句、品悟感情的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默讀”“想一想”“畫出”“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前文和查閱的資料說說”“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註”等都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學習方法,而且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本課,還適用於日常學習。在學生品讀感悟課文時,教師相機在學法上進行指導,使學生在本課學習時知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三、以讀代講,以讀悟情

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佔熬頭”,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如果離開了聲情並茂的朗讀,只是理解內容,那樣的閱讀教學是殘缺的。閱讀教學一定要要以讀代講,以讀悟情。課文中描寫海鷗的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傳神,也十分感人。教學中我會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後適時指導學生朗讀。特別是引導學生回憶現實生活中人與人告別時的場面,來引導學生體會海鷗為什麼為老人守靈,理解文中為什麼用“撲”而不用“飛”。文字與生活的結合,會使學生很容易體會到海鷗對老人那深厚的情誼,很自然地通過朗讀流露出來,加上採取不同方式的讀(範讀、指名讀、引讀、男生讀、女生讀、師生賽讀,齊讀)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真正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目的。

四、注重讀寫結合

寫應成為閱讀教學中不該淡出的'環節,讀寫應有機結合。因此,我在教學中趁熱打鐵,順勢遷移,注重讀寫結合,在學生充分品讀感悟的基礎上,安排學生想象海鷗的鳴叫在訴說什麼,特別是讓學生假設自己是那群海鷗中的一個(“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設身處地的想像海鷗在傾訴些什麼。想一想,再寫下來。寫話的過程,是練筆的過程,也是對文章感情的體會和昇華的過程。

在很多情況下,當我們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感悟交流時,學生的語言往往是零碎的,不完整的,甚至是詞不達意的,思想是膚淺的。而寫,可以憑藉有形的文字,作深入地思考、推敲、揣摩,可以對原有文字的進行刪減、補充、調整、完善,引領思維走向深刻和有序。參賽課上,我拿出一整塊的時間讓學生書寫內心的情感,是下了很大決心的。我相信,屆時的教學效果會給讀寫結合的理論以有力的佐證,也給了我堅持讀寫結合的信心。

五、恰當使用多媒體,讓媒體為教學服務

老人的照片、海鷗紛飛的圖片適時出現,補充了學生經驗的不足,能夠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內容,品味感情;因為學法指導包括的因素比較多,如果教師只說一遍,學生僅憑記憶是無法操作的,而用大螢幕出示出來,學生在自學、交流時可以反覆檢視,對比學法指導要點,不斷校正、完善自學和交流情況;在指導讀兩次“鳴叫”的語句時,在寫話前和學生讀自己的寫話內容時,使用悲傷的音樂渲染氣氛,把學生帶入到的適當的感情基調中,利於學生準確把握情感,品出情,寫出情,讀出情。

除了運用多媒體以外,我還運用了掛圖、海鷗圖片等傳統教具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在學生寫話時掛上了老人的遺像,在學生朗讀寫話內容後將海鷗貼在老人的遺像周圍,連綴成一幅飛翔的鷗群。遺像、鷗群、音樂,加上學生聲情並茂的訴說,相信會將師生的情感引向深入,將教學推向高潮。

說課稿 篇5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photoshop通道摳圖》。本節課出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從零開始學photoshop基礎培訓教程》第七講通道和蒙版的應用中通道練習。

我將分四個階段完成說課:一、教材、學情分析;二、教法、學法;三、教學過程分析;四、教學反思。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photoshop通道摳取人像,這堂課是建立在學生有一定photoshop操作基礎之上,學生有一定分析問題和探究能力,但能力參差不齊。採用分組教學,以優帶差, 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學生思維敏捷,對計算機的興趣較濃,但學習熱情的持久度不夠,個別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採用任務驅動法,加入拍攝環節

(二)、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掌握如何利用通道扣取人像;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知識創新運用、自學能力。提高利用網上資源進行意義構建並應用到實際操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參與合作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並引導學生挖掘其潛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自主探究通道摳圖的方法。掌握通道摳取人物髮絲。

2.教學難點:提取網路、課本的相關資源資訊、準確篩選資訊並應用於實際操作。引導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二、教法 學法

本堂課採用分組教學,任務驅動,啟發式,交流評價教法,希望學生能夠協助討論,自主探究,觀察歸納的方法,在做中學。

三、教學過程分析

學生對技能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還是要具體地落實到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因此,在本次課的教學中,我做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展示向學生展示圖片例項,在實際圖片處理中的廣泛應用,強調通道摳取人像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引入專案課題 通道摳圖的方法並不複雜,今天我們將按組來完成一個小專案,根據同學們根據每組成員的表現和提交的作業,將決出本次專案製作的優勝組!

(二)任務驅動、探究試驗。

1、 設定任務,分組探索。安排四至五人一組,指定基礎水平較好,且較負責任的學生充當小組長,負責本組的任務程序。

任務一:拍攝照片

ps 通道摳圖

使用數碼相機拍攝照片,模特自定,匯出照片。(提示:自由拍攝和匯出照片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

任務二:收集製作方法

上網搜尋、小組討論運用photoshop通道摳圖的方法。(人物髮絲的.處理)

任務三:完成照片處理

小組各成員運用photoshop通道完成拍攝圖片的摳圖,放入藍色或者綠色背景中。 任務四: 提交文件、作品

小組討論總結、填寫專案任務書中通道摳圖的方法,並通過區域網提交小組文件和每個成員的作品。

(三)教師總結

以為例,一邊播放教師課前使用螢幕錄影軟體錄製的視訊,一邊講授通道摳圖的一般流程。

(四)交流評價

教師展示、點評部分學生作品,從協作性、方案合理性、專案質量對各組進行大致評價 團隊協作能力,又加強了的對本節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四、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順序的調整,資訊化課堂,自主探究學習等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晏子使楚》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語文第10冊教材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派晏子出使楚國的事。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侮辱晏子,晏子針鋒相對進行反駁,三次挫敗楚王,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這三個回合的較量,充分表現了晏子聰明的才智、能言善辯的口才和愛國思想。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確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重點理解最不中用、水土不同的含義。

2、技能目標:學習課文,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感悟晏子成功反駁楚王的辯論技巧和思維方式。

3、情感目標:體會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思想品質,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讀懂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含義,及句子間嚴密的邏輯關係,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義,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三、說設計理念

1、整個教學過程,能突出重點,充分體現學法指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同時能對幾個難句,採取重點輔導、半扶半放、放手自學、對難點水土不同進行點撥指導的教學方法。

2、抓住五個只有的理解,讓學生體驗明寫楚王的無奈和暗寫宴子的反駁節節勝利,把侮辱不卑不亢地還給了楚王令人鼓舞的效果。我的板書設計就能充分體現這一理念。

四、說教學思路

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步教學線路:

第一步:複習匯入,進入角色。

我先讓學生複習回憶《晏子使楚》事情的起因,最後的結果來匯入課文內容,並提煉出板書為:想侮辱不敢不尊重。而後,追問: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引出學生對晏子初步的認識:晏子是個聰明、機智很會說話的人。進而再激勵學生說:讓我們也學學晏子,學當小小外交官,跟著晏子去楚國看看晏子是如何和楚王脣槍舌戰,挫敗楚王那扣人心絃的場面?

第二步:走近晏子,讀懂、理解課文內容,潛心體驗、研讀晏子。並將第一個回合的學習進行重點指導。

首先讓學生明確自學的.步驟是:獨立研讀課文第三節,再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學習要求是:

(出示課件一)

1、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晏子遇到如此不禮貌的讓他鑽狗洞的接待,他心裡是怎麼想的?接著又是怎麼說的?緊接著晏子又是怎麼做的?

3、你認為晏子說的哪句話,是話中有話,最厲害?為什麼?

4、你知道楚王聽了又是怎麼想?怎麼做的?楚王是心甘情願的嗎?你是從哪裡看出?

再通過交流反饋,抓住晏子面對楚王如此惡毒的人格侮辱,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通過對晏子內心活動的揣摩,引出晏子之所以能如此從容、不卑不亢地與楚王進行反駁的動力是要維護國家的尊嚴,為了國家的利益,我必須給予針鋒相對的反擊。如此,就能更好地理解宴子為了齊國的利益而作出冷靜、機智的反應,說出那層層推進,邏輯性很強的、非常有力的反擊語言:從這是狗洞,推理出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再推斷出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尖銳而含蓄地得出楚國是狗國的結論,加以有理有節的強有力的回擊,做到既把侮辱還給楚王,又不傷兩國的和氣。讓學生領略到這就是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華!

然而,第二個回合,則採取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自主研讀的方法。讓學生劃出楚王諷刺、侮辱宴子的句子,以及晏子反駁楚王的語言。讓學生選擇最愛讀的語句訓練感情朗讀,並嘗試自行理解重點句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了。的含義以及推理過程。再安排分角色朗讀的體驗,加深對晏子智慧和才能的感悟。還可引導學生欣賞好句:

出示課件(二)

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了呢?

並穿插能力訓練讓學生把句子概括成四字詞語。最後再安排學生模擬扮演宴子,分角色朗讀,來加深對人物的智慧和才能的體驗。並且教師也參與其中的角色扮演,做到師生互動,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

第三回合,可採取學生獨立閱讀,自讀、自悟的方法,來訓練學生掌握學法,培養閱讀、理解、欣賞能力。然後再讓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水土不同,再展開討論理解。

第三步:小結延伸。

1、讓學生說說隨宴子出訪楚國後的感受,可設計問題:你佩服宴子嗎?那你想怎樣誇他?如此,可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積累的知識,掌握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我班內有學生說:晏子真了不起!有的說:晏子你真是個出色的外交家!還有學生說:晏子你好酷啊!然後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宴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衛尊嚴以這16個字來概括、總結課文。

2、我精心設計了課外延伸作業題,做到超越課堂,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喜歡語文,知道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親身體驗到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以達到全面貫徹《新課標》精神,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標,為學生提供發展思維,發揮聰明才智,磨練能力和口才的平臺。

說課稿 篇7

一、教學背景:

本課可以說是我校的校本教學,農村國小,我們沒有先進的教學裝置、工具,沒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但紙編花籃,即使廢舊報紙得到利用,又能培養、鍛鍊學生的能力,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所以組織了本課的教學。

二、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三項:

一是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學會編制花籃的方法;二是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三是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耐心細緻、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紙編花籃》的教學設計,根據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三、本課重點、難點。

學習紙編花籃的方法,學會編制;難點,發揮想象力創造出不同的造型。

四、教學方法及依據:

1.直觀教學法,為加強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通實物演示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2.分析法,不僅讓學生明白做什麼、怎麼做,還要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這麼做,創造的源泉和靈感來自實踐,要讓學生懂得“為什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示範法,要在短時間內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有效的途徑是教師進行示範操作。

五、指導學法。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學會觀察、分析、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從學生角度看,他們做的紙編花籃,成年人認為很簡單,但對於他們,就像成年人去做航母一樣,一個人很難做到,需要合做,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合力,才能打造出特色的精品。本課中分工明確,從捲紙筒——粘紙邊——編紙底——編和幫扶等每一道工序,學生自己分得合理、自然,體現出學生合作意識很強,集中計論研討,最終設計方案都融入了創新。

六、教學步驟和過程。

本課的教學主要為為五個環節:一是創設情匯入,板書課題,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二是實物展示,學生觀察實物,瞭解編織的特點,通過觀察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引導示範,教師講解示範製作方法步驟,學生邊聽邊看演示,明確製作的過程和方法;四是製作創新,學生弄清基本方法後,進行編制,同時發揮他們的才智創造出新的樣式。這個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的小組出現的問題隨時糾正、指導,時在製作過程中各組同學必須發揮團結合作精神;五是展示評價,展示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明確編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欣賞編制的成果,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不會做到會做,首先要對做感興趣,才能做好,從而在體驗與探究的過程中成長,在認識與發展自我中不斷完善,本課順應了這一理念設計了“需要花籃——想做花籃——編制花籃——評價花籃——利用花籃”六大環節,讓學生在步步深入中品嚐成功,體驗快樂。或遭受失敗,體驗挫折;或改獲很小、甚至一無所獲,體驗平淡;點點滴滴的感悟和體驗,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終將會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七、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

針對本課重點,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師的直觀演示和過程中的隨時糾正指導,另外就是發揮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學生自評是本課設計獨到之處,學生互評是這節課的亮點,最後應用又像是放入催化劑,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過程和方法都是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所以堅持示範和隨時的指導是完成的關鍵。

八、滲透德育教育。

通過觀察、實物展示、製作創新、展示評價等環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技術素養,滲透節約資源和利用廢舊資源的意識。

九、板書。

紙編花籃

一、 捲紙筒 二、編制

1、編紙底 壓平

1 、長 2、立柱 方向決定型關

2 、細 3、收口 整齊美觀

3、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