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

說課稿1.5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四邊形》的第一課時。

首先,我對這一課時的教材和學生情況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平面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圖形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好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快樂、充實的課堂中得到一定層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一是藉助塗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的特點;例二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材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我覺得教材這樣的編排符合中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

所以,為了進一步瞭解學生的起點,我作了課前調查,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於四邊形並不是一無所知,但也並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學生的認識存在差異,學生只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尤其是對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學生還只能在直觀上理解,還不能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瞭解四邊形的特點,並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經過初步分析,我認為本課時的重難點是:

三、重點和難點。

掌握四邊形的特徵,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創設適合學生的問題情境和探索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因此,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我是這樣設想的: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中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我儘量運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所以教法的選擇以直觀演示法、實驗操作法、情景教學法為主。

(二)說學法

托夫勒有句耐人尋味的名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達爾文也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些至理名言充分說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始終貫徹主體性和活動性的教學思想,指導學生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1、動手操作的方法。如讓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四邊形,剪一剪四邊形。

2、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如在合作中分類出不同的四邊形。

3、觀察比較法。如讓學生觀察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學生逐步概括出他們的異同點。

五、說教具學具準備

根據教學需要,這節課我準備的教具有多媒體課件一套、學具盒一套。

一切好課行如流水。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重在激趣;主動探索,研究問題力求自主創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意在啟智培能。為此,對本節課的主要教學過程,我做如下設計:

六、說教學程式: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麼運動?(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說或小組說。)

3、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圖形。

學生彙報、交流。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就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學生剪完後彙報,並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

你發現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四個角

(3)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學具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並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彙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據四邊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型別。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一些初淺的認識和想法,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識字3》是人教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二冊的一篇識字課文。它是以對對子的方式識字,有三組對子組成。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讀著課文就如自己在陽光明媚的三月裡,走在青山綠水間。聽著鳥兒的歡唱,聞著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滿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文章的語言優美,如“和風細雨”、“鳥語花香”、“萬紫千紅”、“山清水秀”等,學生雖然不能用具體的語言來描述,但通過平時的生活經驗,電視、圖畫等媒體已有了感性的認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認“霧、霜、朝、霞”等13個生字,會寫“秀、香、和”2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蘊涵的自然美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有蒐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

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蘊涵的自然美。難點是對“對子”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難點,在設計思路時,努力以讀為主線,在讀通、讀好課文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說教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定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說學法

在整堂課教學,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字的美,早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五、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瞧,我們的家有多美!(展示圖片,出示與課文相關的優美的大自然景物圖片)

2)大自然是我們美麗的家,在這個家園裡有美麗的自然景色、各種花草樹木和可愛的小動物們,我們都非常喜愛她。一位作家把這些美麗的景色寫成了對子歌,板書:對子歌 就在識字3 裡

2、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你們想讀嗎?好!我們做好讀書的準備,讀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請教同學們:讀的時候遇到困難怎麼辦?就像大家所說的遇到不認識的字動手畫一畫,或請拼音寶寶幫幫忙,也可以問你的小夥伴或老師。那你們就快快開始吧!

2)讀得可真投入啊!現在生字寶寶從課文裡跳出來,要和我們打招呼,你認識他們嗎?讀讀看,看你認識了誰?學生自由讀大螢幕上的生字。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提問:你認識哪些生字寶寶?生讀。

3)你覺得哪些字難讀,想提醒大家注意?誰來當小老師?例如:霜是三拼音,請跟我讀(霜、朝、蜂、紫)朝是多音字。“霜 蜂”拼讀。

4)手拉手開火車讀生字。

5)你發現了嗎?有一些樣子長得很象的生字寶寶想回家了,你能把他們安全的送回家嗎?出示三間房子: 比如:我們可以從偏旁去想一想。請三個同學上臺擺卡片。

6)他們回家了,你能用什麼好方法很快記住他們嗎?同桌討論。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吧!(蜂—蝶都有蟲字旁;霧—霞—霜都有雨字頭;李—楊都有木字旁。

7)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如果我把它們放在別的地方你們還認識嗎?出示生字詞語。齊讀,有不懂的地方嗎?

3、再讀課文,理解對子的特點

1)生字寶寶很調皮,生字寶寶又藏到課文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趕緊讀讀課文,對照圖畫想一想,相信我們的眼前會出現美麗的景色,自由讀。

2)剛才小朋友讀了課文,誰能勇敢的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3人分小節讀)評:誰讀得最好?(請同學做小評委)學生讀完後,正音:難讀的生字

3)通過讀課文,你們發現對子歌有怎樣的特點呢?? 眼睛看大螢幕齊讀。(字數相同,每句短語都含有一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或詞語)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詞是一個對一個,兩個對兩個,詞語的意思相近或相反。

4)我們在朗讀對子時要注意節奏,不要拖長。老師和大家對著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拿起書,做好準備。還想這樣讀

嗎?同桌小朋友也來讀一讀。

5)我們要加快節奏,我們拍手讀讀對子吧!.

4、書寫練習

1)這群生字寶寶又也出來了,(出示生字)我們也跟他們打招呼?齊讀,你發現了什麼現象嗎?這裡也有一些樣子長得很象的寶寶,誰

能找到?(秀香和 )他們都有相同的什麼,什麼不同?

2)書寫指導:秀 香 和

1)請大家仔細觀察,寫禾字頭和禾字旁有什麼不同?你有新發現嗎?(禾子頭;上下結構,寫得比較寬扁;和字旁寫得比較瘦長)

2)師範寫“和 香 秀”,提醒和 禾字旁很懂得謙讓,要不然兩撇都那麼長,就會打架了,這樣一讓,這個字就更好看了。要寫得緊湊。

3)“秀”重點指導“禾字頭”:寫得扁一些;撇和捺儘量舒展,要蓋住下面部分。秀的橫從橫中線起筆,最後一筆是捺。

4)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寫得好就給他畫個五角星,如果有錯誤就幫他指正一下。

六、說作業設計

今天我們的收穫真大,認識了13個生字,會寫2個字,還學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對子歌。其實呀只要你善於觀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對子。

1)背一背對子歌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可以對對子?下一節課比一比。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假日裡,“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這篇課文中的許多兒童語言,內涵豐富,細細咀嚼,耐人尋味。所以在本節學習中,我將利用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一些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使學生從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三年級學生提出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已經有了一定得知識的積累,大多數學生已經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要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人物對話,學生要想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對於理解課文內容、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是需要老師指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完成。

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發展學生的個性”的要求,我根據教材特點,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的`生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體會一些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並能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指導學生理解天都峰的“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

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後一句中爸爸的話:“你們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過程:

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思路: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通過學生交流爬山的感受,引入課題。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這一環節先出示本課的生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掌握情況,採用先讀後記再聽寫的的形式來檢查。然後讓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

三、精讀課文,探索交流

在這一環節中,我又設計了四步:

第一步:感知天都峰的樣子。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想象和感悟,並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來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二步:朗讀第一次對話,體會勇氣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過:“不會提問的學生就不會學習。”學生不僅要“學答”,更要“學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比教師主觀設計大大小小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裡,我引導學生質疑:小女孩剛剛還在猶豫不決,是什麼原因讓她下定決心要爬天都峰呢?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3、4、5自然段,讓學生想象小女孩和老爺爺心裡所想,以體會勇氣的力量。

第三步:朗讀6、7自然段,體會爬山的艱難。

在這部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反覆朗讀,來體會爬山的艱難。

第四步:朗讀第二次對話,領悟互相道謝的原因

本環節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小組討論:他們為什麼互相道謝?讓學生領悟到他們是從別人身上汲取了力量,互相鼓勵,所以戰勝困難。從而也體會了爸爸說的話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總結昇華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並通過談收穫,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面對困難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作業設計:

為了照顧全面學生,我設計了層次化的作業。作業超市裡面出示了三道題,讓學生在作業超市裡自主選擇一項或兩項來完成。

板書設計:

大家都知道板書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所以我設計瞭如下的板書:

爬天都峰

高陡

奮力終於

我汲取力量老爺爺

以上就是我對《爬天都峰》的教學設計思路,在教學中我會進一步總結、反思、調整。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參觀科技館》。

一、感悟理念解讀教材

《參觀科技館》是北師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乘除法》的第四課時。本課內容是學習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除法以及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教材通過創設“參觀科技館”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探索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結合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並能夠正確地計算。

2、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體驗數學的實用性。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並能夠正確地進行口算。難點是理解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算理。

二、以學定教 教為學用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注重設定情境,採用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通過動手操作、分析、討論等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三、生是主體 學以致用

學生是要獲取知識的主體,老師是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教是為了更好的學,學是為了更好的用。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義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

四、走進課堂 感受精彩

1、談話激趣 匯入新課

孩子們都喜歡輕鬆愉快的環境,而課堂卻是一個使他們受到約束的地方,因為知識本身是嚴肅的。同時,課堂也是一門藝術,能夠帶著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會極大的激發他們的熱情。我通過談話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引領他們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之中。

2、小組合作 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課件呈現出了“乘車”的問題,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再讓他們獨立思考,探索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因為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學生可能用擺小棒的方法,有的可能習慣畫圖,有的會做除法想乘法,也有的可能直接用算式比較推理得出答案。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通過比較演算法的不同,選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3、解決問題 鞏固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要聯絡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學。數的四則運算是很枯燥的,學生常常覺得乏味。我設計了“芝麻開門、迎客鬆、小火車、分糖果、小書蟲、奪紅旗”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原本枯燥的四則運算充滿了生氣,讓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為了深化學生對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演算法的理解,在“迎客鬆”的環節上我安排了不同型別的算式:被除數最高位比除數大、被除數最高位比除數小、商末尾的0 比被除數末尾的0 少,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思維的平臺。當學生的思維剛剛獲得平衡時,我又出童話故事示了一種情況,就是被除數最高位和除數一樣大,並且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方法續寫兩道算式。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思維很快又被調動起來,我再次組織他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得出方法。

總結全課以後,我佈置了一篇故事類的數學日記,把課堂知識延伸到了課外。

五、濃縮課堂 呈現板書

一節好課離不開板書設計,好的板書設計便於學生快速的掌握課堂知識,最大限度的強化記憶。我的板書設計是和學生共同完成的。

說課稿 篇5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紀伯倫《組歌》中的《雨之歌》,它是八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1、八年級的第二單元所選擇的都是散文詩,都是由尋常的事物激起心靈之聲,語言優美且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知生活,並進而受到感染,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使語文真正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經過本單元前面散文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散文詩的基本學法,而這篇文章作為本單元的最後一課,負有總結歸納昇華的重要責任。因而這堂課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運用能力的重要一課。

2、我的教學設想是:紀伯倫的《組歌》共有2篇,分別是《浪之歌》和《雨之歌》。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浪之歌》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訓練,品味文中的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賞析課文,掌握散文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達與意象之間的關係,在賞析的基礎上鑑賞名家的及同齡人的作品從而指導寫作。本課只說第二課時《雨之歌》。

3、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第一,朗讀課文,展開想象,領悟散文詩的思想內涵;

第二,賞析課文,揣摩語言,在品味中享受審美樂趣;

第三,通過賞析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4、教學重難點

重點定為兩點: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欣賞文章。

2、通過模仿寫作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難點:品讀文章,體味文章的思想內涵和作品的藝術特點 。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用指導朗讀、合作探究、比較閱讀等方法進行教學。

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物所傾吐的情和意,所闡述的哲理,叩擊學生的心靈,引發共鳴。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

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從而完成賞析文章的教學目標。

除此之外,我還打算用進行比較閱讀的方法,選取了七年級語文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雨圖”和一篇同齡人的作品《春雨》進行比較閱讀。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手段加大課堂的容量,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說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尋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據此,我準備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程式設計:

首先,用回憶什麼是“散文詩”進行匯入。

第二步,進行朗讀感知,回憶朗讀應注意哪些內容

第三步,配樂朗讀,激發興趣。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的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全班朗讀,在朗讀中進行整體感知。我設計了三個題目:

1、《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什麼特點?

2、這首詩從哪節開始出現了“人”的形象,人的出現有怎樣的作用?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五步:賞析文章,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討論賞析一篇文章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2、結合所學方式賞析文章。

3、教師進行小結。

第七步:欣賞名家和同齡人的作品

名家的作品主要選自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雨圖”選段,可以讓學生把《春》和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比較。

第八步:隨堂練筆

請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選取一物,以“xxx之歌”(如“小草之歌”“白雲之歌”“春風之歌”),模仿寫一首散文詩,表現你對人生的思考。

第九步:當場寫作,當場與學生評析作文

第十步:佈置作業:1、摘抄文中你欣賞你喜歡的句子;

2、欣賞《組歌》中的其他幾首。

說課稿 篇6

生活消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在學習了家庭消費的知識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消費行為和現象,有必要使學生認清哪些消費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對的,由此達到樹立科學消費的目的。因此,《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課,無論是從知識的傳授,還是覺悟的提高,實踐的落實都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由於本課的內容較多,教學至少要2課時。

我從三個方面來談本課的教學。

一、在教學目標的要求上

課程標準中對本課教學的要求著重是理解,即“結合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青年學生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反對鋪張浪費,應當適度消費”。所以,在教學目標上著重是理解和自覺實踐能力的培養。正確消費觀的內容(包括適度消費、協調消費、科學消費)是重點理解的內容。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的現實意義是重要的理解內容。本課重要培養的能力是通過對各種消費現象的認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哪些消費現象,而且要其影響和危害性。在情感體驗和覺悟目標上,是使學生摒棄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習慣,自覺形成合理、科學的消費習慣,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

本課的教學內容共分為三大塊:

1、生產和消費的關係。這是經濟常識非常重要的一個原理。講清這一原理是前提,因為只有指出消費對生產的重要意義,才能重視消費,才能引出一些消費現象,才能指出哪些消費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對的。

2、正確消費觀的內容,這是本課教學的主體,也是重點。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明確正確消費觀的內容,反對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現象和習慣。

3、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這一內容實際也是正確消費觀的組成部分。之所以單獨作為一個知識點,是因為這一問題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這三大板塊中,第一板塊是要使學生掌握生產和消費的原理,並能運用這一原理說明如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假日經濟等社會熱點問題。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二板塊由於是重點內容,教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一內容的處理上,應先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各種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現象,然後老師歸類(三類),並且促使學生思考這些消費現象的影響和危害性,從而達到樹立正確消費觀的目的。在教學中,既要使學生能體驗要經濟生活,實現正確消費觀的形成,又能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第三塊的處理。首先要使學生懂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本質,然後才講清其必要性。最後可以通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是否與勤儉節約是否矛盾?”這個問題的探討,加強對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現實意義的理解。

三、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

原理的學習一般都採用演繹法教學,即要求學生讀書找出有關的道理,在用恰當的事例加以說明,最後學生能運用原理,形成能力。所以,在講授生產和消費關係原理時,採用學生讀書、老師講授、師生共同探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由生產和消費關係原理能聯絡到的很多的社會熱點問題,所以用探討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探討中不是把一些社會現象交給學生就算了,而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怎樣分析這些問題、從哪些方面分析,實現理論聯絡實際。所以,學生探討學習的過程不能沒有老師的參與。

而在學習樹立正確消費觀這一問題時,由於會涉及到很多消費現象,而且這些現象都會有體會。因此,用歸納法較好。即先通過對一些消費現象的瞭解,總結歸類,得出要適度消費、協調消費、科學性費的道理,進而結合學生的自身的情況,達到形成正確消費觀的目的。

由於一些消費現象都是學生熟知的,所以教學的重點是對一些現象的探討,即指出其危害性,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探討法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法。

在講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時可能很多學生都覺得沒勁,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裡的關鍵是他們還不能真正認清什麼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所以在教學中要首先採用講授法,講清這一精神的本質,避免學生誤解。其次,在學生理解了這一精神的現實意義後,應要求學生談體會,所以,採用演練法,要求學生現身說法,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可以用一課時開展演說等活動,我在課堂教學中就採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很多學生逐漸喜歡上政治課了。)

總之,在教學我覺得主要應把握好“四個三”。

著眼三大教學目標。掌握、理解、情感

立足三大知識板塊。生產和消費的關係、正確的消費觀、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

運用三種教學方法。講授、探討、演練

實現三種教學效果。師生互動、激發思考、目標達成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這是一首送別詩。孟浩然從湖北到廣陵去,李白在黃鶴樓給他送行,作了這首詩時間應當在李白出蜀漫遊以後。李白從27歲到35歲的將近十年之間,雖然也到處漫遊,但卻比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陸境外,這時,他認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歲,本是襄陽(今屬湖北省)人,隱居鹿山門,常在吳、越、湘、閩等地漫遊。這時他正想出遊吳、越一帶,兩位大詩人在黃鶴樓分別,留下著名詩篇。

二、說教育物件:

四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有所提高,活潑天真,純潔可愛,興趣濃厚,喜愛運動,想象力豐富。而且隨著大腦發育的成熟,思維發展水平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抽象邏輯思維逐漸成為一種重要思維形式。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3、理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4、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理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五、教法和學法:

1、問題匯入法:

⑴ 想想看,如果你們最好的朋友要遠行的話,你們是怎樣為他送別的?

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別就難再見面。所以朋友分別時往往作詩詞相贈,以表達彼此的深情厚誼。這種詩被稱為送別詩。

⑵ 回憶一下以前是不是也學習了一首送別詩?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與教材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聯想,想象送別的情景。

3、對照課本,通過朗讀、跟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白與孟浩然的真摯友情。

六、課時安排:擬用兩課時完成此課。

七、教學過程:

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五步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啟發談話,激趣匯入。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利用談話,引導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自己對友情的理解,並利用課件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對照註釋,理解詩意。

(1)學習第一、二行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①找出不理解的字、詞;

②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講出大意。

(2)學習三、四行詩“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留。”

①找出不理解的字、詞;

②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講出大意。

(三)細讀課文,回答問題。

(1)、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問題一: “盡”的是什麼?不“盡”的又是什麼?

答:李白目送著孟浩然走到江邊,登上小船;目送著帆船緩緩離岸,漸漸遠去,看不見朋友的身影;目送著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見一片兒白帆;最後連那點兒白色的帆影也不見了。此時,李白離去了嗎?(生:沒有。)他在幹什麼?(生:他久久地不願離去,仍注視著帆影消失的地方。)師:李白看見了什麼?(生:滾滾的長江水向天邊流去。)

問題二:這滾滾流去的僅僅是長江水嗎?

學生分組討論,彙報。

(2)總結:

李白獨立江邊,久久凝望,他的目光,他的心緊緊與朋友相隨。他們真是“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他們的友誼真是“情深意長”。

(四) 朗讀並背誦古詩:

我們已體會了李白與孟浩然的深情厚誼。假如我們現在就站在江邊,看著好朋友乘著帆船漸漸遠去,心中感慨萬千,吟出這首送別詩吧!

2、女生齊背,柔情地相送。

3、男生齊背,是豪壯地送別。

4、一起來!(能背就背,不能背就讀。)

(五) 拓展,延伸:

1、“說說友情”的說話訓練。

2、課堂上,引導學生交流,學習傾聽他人的友情觀,並能簡要介紹自己的好友。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讓友情觀更加長久?。

3、你喜歡這首詩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4、你喜歡學習古詩嗎?平時你是怎麼學習古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