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教師讀後感(15篇)

讀後感2.7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讀後感(15篇)

教師讀後感1

看了衢州女教師後,我深深的被她們的事蹟所震撼,所感動。同樣,作為教師的我,學習了三位教師的先進事蹟以後,感覺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在她們身上我看見了仁愛,看見了她們的堅持不懈,看見了她們執著的責任心,看見了她們那一份堅定的信念。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打電話給未到校的學生,這就是每個教師所應盡的職責。一般我們打電話,聽見停機的也就放棄了。最多給充了話費以後,聽到隱隱約約、語無倫次的聲音,也就結束通話了。但是三位老師並沒有因為這樣的挫折而放棄。調課之後,繼續尋找,不求任何回報。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很清楚,調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師,以不放棄不拋棄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的精神,始終堅持著這一份信念。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處見真情。她們的努力,她們的仁愛更是讓我自慚形穢。今後,我也要像她們一樣,做一個會堅持,會盡責,會關愛學生的老師。通過學習“最美老師”的事蹟,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團結一心,用愛與責任去教育每一個學生。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出了課堂,我和學生之間便是好朋友。經常促膝長談,學生會對我非常的信任,談在學校的學習,學校的生活,有時甚至個人感情的問題。學生會將他所遇到的問題遇到的迷惑說出來給我聽。其實,我們經常說某個班的哪個學生真的很調皮很難教,現在的學生怎麼越來越難教,諸如此類的埋怨一大堆。並非如此,用心做最好,用心用行動去感化他們。我們堅持“引領技術,成就未來”的校訓。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堅持理實一體化。做雙師型的優秀教師,也切實的'在做。理論講完,馬上實踐。實踐中有不明白的又講理論。在理論中學習技術,在技術中掌握理論。讓學生可以更快的掌握技術和理論知識。讓他們能在畢業以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正是本著“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精神,團結一心,用愛與智慧去教育學生。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家長的信任和社會的肯定。孔子也曾經說過:“仁者,愛人”,要做到“誨人不倦”。關愛學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只有關愛學生,師生關係才會融洽。只有關愛學生,日常的教育教學才可繼續。我將堅持向衢江四小的三位“最美老師”學習,學習她們的責任心、愛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將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行動中去,讓“最美老師”的精神繼續傳遍全國各地。

教師讀後感2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師》一書中說:“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麼,無非就是“愛”,愛教師這個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愛每一位學生。沒有了“愛”,就不能從這個職業中獲得幸福感。

在我十五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深刻的體會到:愛是教育的靈魂、出發點和歸宿,它無痕更無私,是一種平凡的溫暖,但學生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份師愛。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愛教師這個職業和自己的崗位,每天應該琢磨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專業技能和個人品質,如何能巧妙的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又如何讓學生在師愛環繞的環境下認真學習,真正的愛上學習。學生都是來自於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不一樣,學生的`性情也會不一樣,作為教師更是要用愛去了解,去鼓勵,去授課。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是更好的教育者”。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耐心的去雕琢每一位學生,才能從各個方面去關心學生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就會對老師產生信任和尊敬。

在《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一章節中,朱永新先生寫道:“愛是教育的底色,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在真正的愛裡一定包含著智慧。”作為一位充滿師愛的教師,更是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賞識。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性格不同的學生,特別是國小生,他們心智還不成熟,會發生自己很多預料不到的事情,所以要學會傾聽學生對於我們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愛,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把我們當作知心朋友;更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把每個學生都放在第一位;對於犯錯的學生,要學會包容和開導,學會寬容,用寬容去呵護孩子,用師愛去成就學生;要賞識學生、讀懂學生,走進學生心靈的過程,對學生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肯定,少一點挖苦,多一點讚美。也許學生現在是一條涓涓小溪,然而只要用師愛去引導學生的每一步,終會擁抱大海;也許學生現在是一顆幼小瘦弱的小樹苗,然而只要用師愛去澆灌,終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教師讀後感3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期《國小語文教師》這本雜誌,同時我也認識了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看了他講課的教學案例讓我頗受啟發,不用多媒體,就能把每一堂課演繹的非常精彩,樸實的身影、簡潔而又富有幽默詼諧的語言深深吸引著學生,讓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見賈志敏老師的文學功底之深厚,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提出鼓勵與評價恰到好處,對學生所犯得錯誤,用適當的語言指出,學生欣然接受,每節課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語言文字,還有引起學生怎樣做人的一些思考。

看到《國小語文教師》賈志敏老師的文章《用一生的時間備課》時,幾乎是驚訝了,用妙語連珠、字字珠璣來形容賈老師的文章,我看也不為過。我遵照古訓:不動筆墨不讀書,看到一些好的詞語,隨手畫一畫,圈一圈,權當積累。

“教書育人,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其次要讀書,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身之本。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賈志敏老師還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繼而我想教課,既要生動——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熱愛文字;更要嚴謹——教給學生準確無誤的知識;藝術需要豐富多彩,熠熠生輝;科學則需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賈志敏老師在談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時,引用了球王貝利的事:當球王貝利踢進第1000個球時,記者問貝利:“你踢進的1000個球中,哪一個最為精彩?”貝利說:“下一個。”引申至課堂,對於那些優秀的教師來說,精彩的課永遠是“下一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備課要不斷修改,教學得經常調整,一成不變是我想是行不通的。賈志敏老師於是說,備課筆記是教師寫下的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過程的安排。這是預設的,是教師在上課前的“一廂情願”。而課堂教學會由於教學物件、時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往往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可謂瞬息萬變,這便要求我們要不斷進行修改,適時調整自己的備課。從賈志敏老師的話語中我想作為語文教師要備好課,就應該博聞強記,通古曉今,需有“知學”。當一個語文老師不算太難,而要成為一個稱職的、優秀的,乃至像於漪那樣的出類拔萃的語文老師,實在不易。不管怎樣,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慢慢接近教學的真諦。

教師讀後感4

人們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樹等,而培育這些幼苗、花朵、小樹的老師就像園丁一樣,用智慧、愛心和汗水澆灌、培育、呵護著園子裡的每一株幼苗,使他們枝繁葉茂,奼紫嫣紅,茁壯成長。 在這兩位最美鄉村教師——醜小雅和劉老師身上,我讀出了她們作為一名教師給予她們學生那份深深的愛與無私的奉獻,同時我也無比敬佩教授雖處山頂但還是牽掛著那開滿漫山遍野花朵的情懷。 小雅自小口吃被同學們嘲笑,遇上劉老師之後不僅將自己的口吃改掉了,還唱得一嗓子悅耳動聽的歌。我想她應該從來都沒有想過小時候的她能擁有如此豐富多彩和充實的未來;劉老師用自己的愛與對音樂的喜愛成功讓一個口吃的孩子擁有令人羨慕的現在,也意外的發現自己唱歌不再跑調並且抹掉了令她難以釋懷的過去。她們擁有彼此,皆是如此的幸運和幸福。 的確,遇上一個好老師是多麼的有福氣,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有運氣。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吧:我表弟現在讀七年級,七年級的他就有一種戾氣,這對一個剛上國中的小孩來說是異常可怕的。也可能是家庭環境原因,但他國小的班主任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弟弟的確是個很調皮的男孩子,但再調皮也不至於為人師長打學生耳光打到進醫院並且還在全班同學面前羞辱他,這是一件聞者心寒的真事。我很心痛我弟弟被教成了跟他說一句話他也滿懷戒備的樣子,所以我立志要當一名雖然自己對自己做的事會不耐心但對自己的學生一定會全心全意極盡耐心去教導的.老師。當然,我想成為一名未來負責的老師這還要歸功於栽培我的老師們。我比我弟弟幸運,教我古箏的三個老師都對我很好,她們都試著把所學的全教給我。從開始對古箏只是有一點興趣到後來成為自己的特長再到現在成為自己的專業,正是音樂有這麼多負責任的老師的陪伴。 我很佩服小雅能想出舉辦“班級好聲音”這個活動來鼓勵和推動孩子與音樂做朋友,且能想象到當表演結束後所有手捧鮮花的孩子都向她湧來時她內心無法言語的感動和自豪。想必每位老師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在不斷地進步,文中的劉老師也是。小雅找了那麼多的方法拜訪了不少專家為劉老師專門制定了一個治療腫瘤的方案最後獲得成功,也算是完美的實現了自己回來的價值,上天不會讓這麼好的老師白白離去。 讀完《最美音樂教師》後,更加堅定了我選擇的這條道路,相信我會在學習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中不斷完善自己,用自己的愛與感恩的心使我未來的學生們走向成功。

教師讀後感5

假期裡,我讀了《教學大道——寫給國小數學教師》這本書,讀完後使我感受頗多。在平日的聽課過程中,面對一節好課,總是不由自主的讚歎:他怎麼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設計,學生怎能學得如此自然……,而自己的教學總是那麼平淡,談不上激情,也說不上有什麼效率,就算把名師的教學設計搬入自己的課堂,卻還是感到課堂的蒼白、學生的無神,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缺了自然而然的知識生成。讀了這本書,體會到:一節好課在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獨到的解讀,在於對學生精準的理解,在於對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

《教學大道——寫給國小數學教師》這本書,給我們指出了我們在數學這條道路上,我們必須思考的.一些問題:數學是什麼、我們應當思考的幾個數學問題、我們應當有怎樣的專業素養、我們應當關注什麼。書中用鮮活的例項,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對數學的思考,其中提到的問題正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遇到並也在不斷思考,討論的話題。數學家張景中《感受數學的力量》,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數學思想的魅力。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要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要解決問題就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徑和手段,這就是策略。這種策略無不受到數學思想的影響和支配。數學思想指導著數學方法,數學方法是數學思想的具體表現。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能會非常強化對學生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而簡化甚至忽略一些過程性的東西,直接給出答案、方法,學生反覆練習,機械掌握……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既重視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又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運用,我們不必給學生講這是集合,這是函式等概念,但老師首先要有函式等數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滲透,潛移默化,這樣無疑有助於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無疑有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我一直在努力,通過對名師們課堂的學習,使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在課堂上調控,如何為孩子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和自由健康的成長空間。

教師讀後感6

作為一個教育專業的大學生,我對有關於教師這類的電影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以前看過《放牛班的春天》,也是受益匪淺,今天看完《熱血教師》這部電影后,同樣的也被主人公這樣的教師的高尚品格深深的感動了。

電影的背景是90年代的美國紐約,主人公是一所黑人國小的教師,他第一次來到這所國小的時候,就目睹了一個老師被他的學生們逼的辭職,但是他依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因為他相信憑藉他的教學經驗,可以將這個由各種不聽話的孩子組成的差等生班級改變成他理想中的樣子。希望往往都是美好的,可是實踐的過程中,他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他一次次的吃到閉門齋,孩子們的心靈就像上上了一把把巨大的枷鎖,任憑他如何努力,都找不到開啟這把鎖的鑰匙,孩子們將教師弄得一團糟,大聲喧鬧,對自己的老師毫無尊重,甚至惡語相加,並且打賭他什麼時候會被迫離開,他也曾放棄過,有一次他忍無可忍,摔門而出,但是善良的他卻不忍放棄自己愛著的這些學生,也許就是因為這份牽絆,促使他第二天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教師,並且更加的竭盡全力的幫助這些孩子重拾對學習的興趣與對生活的希望,為了讓孩子們學到東西,他不惜於捉弄自己,他讓學生拿著一個盆子,答應他們,只要他們靜靜的聽他講課15秒鐘,他就一口氣喝完一瓶牛奶。人非草木,孩子們最終也意識到,他們的老師是多麼的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優秀的人才,班裡的一個個刺頭開始接受他,並且重新走上正確的軌跡,他終於成功了,他幫助這些孩子們重新找回了自信。

We are family,我覺得這句話真實的道出了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師的教育理念,他把每個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家人一樣看待,沒有偏見,也不放棄,他對孩子的每個方面的關心的`淋漓盡致,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這種行為也同樣感動了孩子們的家人。在主人公的身上,那種無私的愛心和超強的責任心令我記憶猶新,愛心使我們更加容易的替別人著想,責任心則是我們立身的根本,讓別人信任你,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個人的成熟程度,不僅僅體現在他的年齡,更加重要的則是他所能揹負的責任有多大和他所承擔責任的強度,所以,我認為這部電影一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另一方面也教給我們做人的根本,真的是受益匪淺。

教師讀後感7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這紛繁浮華的人世間,我認為最富有愛心的人莫過於兩類人:一是醫生,醫者父母心,救死扶傷是他們的天職,醫生拯救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人們稱其為“白衣天使”,二是教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鑄就的是人的靈魂,所以人們贊其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需要一顆充滿愛的心,尤其是我們教師更要時刻準備著奉獻我們的愛心,因為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靈魂。

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而愛心卻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的教育物件是學生,而面對形形色色富有個性又有差異的學生,如果我們的教師不能愛生,就會出現偏愛好生,歧視差生,甚至出現工作敷衍塞職,諷刺、體罰學生,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行為,所以教師職業必然要求每個教師要真心實意去愛每一個學生,要特別“偏愛”、特別關注那些所謂“雙差生”,用愛心換取學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只有做到熱愛學生,我們的教師才會真正的去關心每一個學生,才會真正體會到當教師的苦與樂,去憂慮著學生的憂慮,關心著學生的關心,希望著學生的希望,快樂著學生的快樂;才會更加熱愛教師職業,教書育人,忠誠奉獻;才不會出現諸如以教謀私,熱衷於搞有償家教的事件發生。更多的是為了學生帶病上班;為了轉變一個後進生費盡心機;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排憂解難……學生調查表明,令學生終身難忘的不是教師教給學生的文化知識,而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關心、愛護的'事例,如雨天教師借給的一把傘;一次語重心長的談話等……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學生,是一種發自靈魂,深入骨髓的甜蜜,久而久之,這份情感就會演繹成一團幸福,時刻慰藉著我們的心靈。幾年的教育教學經歷,讓我漸漸地理解了教師職業的內涵,也讓我深深領悟到——教育是愛的事業。只有愛學生,學生才能愛我們,只有用愛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古語說得好:“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作為21世紀的教師,我們更應該懂得這樣的道理,多一分真誠就多一分關懷,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溫暖!只要走上那三尺講臺,面對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面對那一張張神情專注的面龐,你的心中自然而然的有一種情緒在湧動,那就是——愛,至高無上的師愛!

教師讀後感8

最近,衢州第四國小的兩位最美女教師陳霞、姜文拯救學生一家性命的感人事蹟風靡於世。

“這是一個與愛、與孩子、與安全有關的故事,有‘愛’有‘責任心’有‘決不放棄’。”新聞主持人白巖鬆直言。

然而,最使我敬佩的是教師重於細節,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細節被忽視,救人的行為都可能中止,3條命也就沒了。

其實,作為老師,哪一個不是本著對孩子的愛,對教育的熱愛而踏上這條漫長的`教育之道。但是卻並不是每一個班主任老師都能像這兩位女教師一樣事情做得如此到位。

每天學校早上例行晨檢,一、兩位學生缺席是在所難免,也使司空見慣的事。班主任老師是會通過各種方式及時詢問了解學生未到學校的原因。但是,一旦碰到電話一未打不通或電話已停機無法聯絡上,可能班主任就會中止,會想:我也盡力聯絡過了,但是聯絡不上也使沒有辦法的事情。更是很少會有上門找學生,因為學校調課、班主任工作繁忙等(尤其對於課務重的學校)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會有因電話停機而充上話費繼續打,這倒並不是捨不得那點錢,而是因為地域等問題,不便充值。

總而言之,因為她們將工作做得細、做到位,因為這種忠於職守、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3條性命才會得救。這值得我好好學習!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特別是教師,每天讀點書,能使自己的工作閃耀出睿智的光彩。6月2日,花園國小青年教師讀書會30多名成員再次歡聚一堂,開展本學期第二次讀書交流活動。本次活動內容為:現場讀後感寫作。《守望生命---讀餘華《活著》有感》,《禁,不如近----讀《素質教育在美國》有感》……老師們通過質樸的語言抒發讀書的感受。這樣的讀書交流活動贏得了廣大老師的喜愛。

花園國小自成立青年教師讀書會以來,一直堅持讓讀書引領教師成長的策略,讀書已成為花小教師生活、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學校為教師提供的大量的的圖書資源,還要求每個教師每月讀一本教育書籍,每學期摘錄一本讀書筆記,由青年教師輪流主講的讀書論壇交流會,向全校教師作介紹、推薦,與全體教師共同分享。花園國小這一系列讀書活動,不僅創造了良好的書香校園氛圍,而且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養和文化底蘊。

教師讀後感9

不知不覺中,從事國小語文的教學已有二十多年了,回顧這二十多年,是《國小語文教師》陪伴我走過。剛畢業時,在鄉下沒有什麼書可看,那時也沒有電腦,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同事的宿舍看到了《國小語文教師》這本書,我愛不釋手,幾天來連看了幾期,後來乾脆自己徵訂,一定就是二十幾年。

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良師。我一直珍藏著這些書,儘管有些已經很破舊了,搬家時也不捨得丟棄。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我的教學幫助很大。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每每讀它,很多疑惑都迎刃而解,我就更期待每月它能如期而至。《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國小語文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有我們學習的模範,還有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讓我認識和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國小語文教師》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看著走在一線普普通通的老師在這發表的文章,也就更激勵自己,讓自己多讀點書,多用我們的心去發現教育中的閃光點。它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但卻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每當教學中自己有疑惑,遇到自己不太懂的地方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為我指明方向,讓我有所創想,有所收穫,尋到課堂的“亮點”。它是我真正的良師益友,我要感謝它默默無聞的幫助與支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的,正值我校在大力營造書香校園,其中,也要求教師多讀書,讀好書。不僅讓教師讀文學書,讀教育書,還讓教師博覽群書,跳出教育看教育,有更大的教育視野。讓文化的根深深地紮在地裡,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我非常希望能讓老師的愛讀書的這一思想演變成學生的想法,那我們的“書香校園”活動算是真正的成功了。在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讓《國小語文教師》一直陪伴著我這位國小語文教師。

教師讀後感10

蕭紅是我國著名的現代女作家。她是一位體驗型、情緒型的極富才華的現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顛沛流離、短促悲涼,飽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獨和痛苦。蕭紅的小說創作正是她的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她的小說名篇如《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牛車上》、《小城三月》等等都聞名於世。同樣,她的散文創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悽切憂婉,在情感濃度和抒寫張力上都較深刻強烈,刻畫人物注重心理深層的挖掘,文字優美。

蕭紅是那種以全身心投入寫作的女性,文字便是她靈魂的自傳。在她的作品裡,看不到炫耀、賣弄、製造的成分。有的是一種與大地相連的美好品性。她的遭遇、情愛與她的文字如同呼吸。創作的素材大多來源於她的真實生活體驗。蕭紅寫出的都是生活,她筆下的人和事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她非常懂得人性中的貪婪和漠不關心,也懂得人間的愛與溫暖。在她的筆下經常出現的.不是她自己,也非狹隘的權利富貴階層。而是那些被忽視的湧動在社會最底層的話語缺席者。那些飽受磨難、犧牲的靈魂。並“與歡樂的人同歡樂,與憂傷的人同憂傷”,設身處地地與對方享有同樣的感情。一個真正優秀的作家與他筆下的人物應該是一種化入的“同情”的關係。蕭紅做到了。寫自我卻能超越自我,不侷限於自憐自哀。蕭紅是一個身心俱受摧殘的不幸女性,一個被家庭、愛情和社會所放逐的靈魂。但她依然“向著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來寫作。她以自已悲劇性的生命體驗,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冷靜地觀照自已熟悉的生存環境,把個人的命運納入人類的命運之中。探入了中國人的生存、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最深處,對生存的原生態和大苦難的揭示,對人自身命運的正視和清醒體味,使蕭紅的作品意蘊具有了普遍的意義。這種慨嘆和蒼涼感又不僅僅是她個人的,而是超越自我屬於時代的。這使得她的作品透著一種獨特的寧靜,實際上是一種瀰漫著生命的肅穆的熱情,這種肅穆因其超越了世俗的空虛和表層的喧鬧而益發顯得難得和崇高。

教師讀後感11

《一生用來做教師》是由朱寅年、曾國華編著的,主要選取了當代20位傑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每個人包括事蹟介紹、小故事、本人文選、本人語錄四個方面,書中以簡潔的語言概述了他們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真正闡釋了封面所述的“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視野開闊教育,用行動改變教育”的真諦!

可以說,許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專家,絕不是因為他們擁有高超的技巧,而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深刻,境界高遠,才會逐步錘鍊出高超的教學藝術。如:正因為立下了“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志向,於漪才能做到“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才能潛心教研,教出自己的個性,才會成為中國教師的集體偶像;正因為認識到“只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民主”,李鎮西才成為優秀的班主任,他和學生一起制定班規,還專設班主任一項,他的“法治治班”“民主治班”,讓我深受啟發……

讀了此書,我瞭解了更多名家的教學模式。這些教育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各有所長,對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有一定借鑑價值。如斯霞老師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李吉林的“情境教育”、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三主: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四式:自讀式—教讀式—練習式—復讀式);魏書生老師的魏氏班級管理法等等,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都可以瞭解借鑑,為我所用。

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是教師職業的一個特點。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在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長孩子,成長教育。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做到真正的終身教育和終身受教育!

正如於漪老師所講:“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成長。教育的生命力就在於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教師的真正成長與發展,在於教師內心的深度覺醒。”我願意與學生一同成長,也願意幫助學生成長,更願意收穫成長的快樂。要成長,就要不斷地學習,我願意學習新課改的理念、願意學習新的教育技術,願意每天讀書看報關注時事,接受新事物,始終保持年輕人那種成長的衝動與渴望。

願我的成長能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讓學生的成長一路溫暖著我!

教師讀後感12

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以後,越來越感覺到自己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不足,同時也感覺到自己需要學習改變的東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還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涯,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現在想來,很多地方還需要改進。身為教師,就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溝通,還要有包容之心,寬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你,樂於學習你所任教的學科。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學習做一名智慧的老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要有教學智慧,要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在教學中還應該和其他老師一起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堅持記讀書筆記、寫教育日記、教學反思等。讀完這本書,感覺名師們深刻的教育思想、淵博與睿智的大家風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仔細回味每一個小故事,處處精彩,在充滿智慧的字裡行間,點點滴滴無不引領著我們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還應該以學習者的身份積極主動參與和體驗課堂的多元化學習活動過程,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會課後反思。每一次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都有不完美的環節,之後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實踐、創新。然後經過不斷的實踐、補充、修改、反思,教師才能逐步成長!反思是一種思考,是一種習慣。優秀的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中,體驗成長, 感悟成長,獲取教育的真諦。我們只有不斷的探索,具有創新的觀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評價,學會反思,才能培養學生學會創新學習、自主學習、終生學習,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師。

教師讀後感13

利用課餘時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為我們青年教師打開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戶。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實的語言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兩年多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

在第三章中的“等一會兒,讓他把話說完”和“作業評價未必要用統一標準”的內容讓我感悟頗深。在教學中,我很容易“急”,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上完一節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能接受我的觀念,都能獨立,正確的完成的作業,但往往是事與願違。於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腦子不開竅。現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廂情願。就連我自己對任何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需要一個更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有耐心。作為教育者,要有種樹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的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某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對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受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願我會做好!

教師讀後感14

本學期學校為我們推薦了《一生用來做教師》這本書,無疑,這本書非常合適宜,為許多“頹廢”的教師打了一針強心劑。這本書是由朱寅年、曾國華編著的,主要選取了當代20位傑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每個人包括事蹟介紹、小故事、本人文選、本人語錄四個方面,書中以簡潔的語言概述了他們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真正闡釋了封面所述的“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視野開闊教育,用行動改變教育”的真諦!

許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專家,絕不是因為他們擁有高超的技巧,而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深刻,境界高遠,才會逐步錘鍊出高超的教學藝術。如:正因為立下了“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志向,於漪才能做到“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才能潛心教研,教出自己的個性,才會成為中國教師的集體偶像;正因為認識到“只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民主”,李鎮西才成為優秀的班主任,他和學生一起制定班規,還專設班主任一項,他的“法治治班”“民主治班”,讓我深受啟發……

讀此書,我們可以瞭解了更多名家的教學模式。這些教育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各有所長,對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有一定借鑑價值。如斯霞老師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李吉林的“情境教育”、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三主: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四式:自讀式—教讀式—練習式—復讀式);魏書生老師的魏氏班級管理法等等,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都可以瞭解借鑑,為我所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是教師職業的一個特點。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在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長孩子,成長教育。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做到真正的終身教育和終身受教育!

書中於漪老師說:“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成長。教育的生命力就在於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教師的真正成長與發展,在於教師內心的深度覺醒。”作為一名任教20多年的教師,我願意幫助學生成長,更願意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

教師讀後感15

什麼是有準備的教師?有準備的教師如何推動幼兒在五大領域的學習?怎麼做才是有準備的教學?如何在教師指導和幼兒自主學習之間達成平衡?滿贇工作坊8月推薦的《有準備的教師》中作者為我們一線教師解答了許多工作中存在的疑問。

課改下的新理念也是學前教育段探討的新鮮話題。但“兒童的主導學習”(被動的教師)和“教師主導的教學”(被動的兒童)如何平衡則是我們常常困惑的。本書中作者綜合最新的理論和研究,在《有準備的教師》提出一個調和兩種方法的基本原則,即整合“兒童主導”“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也就是說教師和幼兒都在學習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當前大力提倡發揮幼兒主體性、強調幼兒自主探究的背景下,本書作者理性思考教師指導與幼兒學習之間的關係 ,通過科學分析五大領域(語言、科學、社會、身體發展及視覺藝術領域)各自獨特的課程內容及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特點,探討如何針對不同教學內容採用不同教學方法,以最佳方式引導幼兒發展,倡導這樣一箇中庸立場。

《有準備的教師》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的早期教育著作,書中作者既設定本書的目標,又有理論基礎為本書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對於我們工作在第一線的教育實踐者有很大的啟示,第一部分分析了有準備的教學的含義。其中第一章介紹了有準備的教學的概念,同時探討了整合兒童主導和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兒童學習知識和技能這一主張的理論基礎,第二章簡要回顧了各領域中教師引導兒童全身心投入的、發展適宜性的最佳實踐。

本書中每個章節討論了有準備的教學問題,提出哪些知識和技能兒童可通過自己主導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知識和技能需通過教師主導的學習經驗獲得。本書提供很多實踐性的教學策略,並通過案例加以說明,每個章節都有“深入思考的問題”,能激發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和實踐。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重視個人的修養和學識,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道德修養水平。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注重課程遊戲化的同時,考慮有準備的教學的重要價值,多思考、勤反思,注重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養成,為幼兒後繼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