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集合七篇

說課稿2.24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說課稿集合七篇

說課稿 篇1

《環球城市風行綠牆》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自讀課文。作為一篇自讀課文,應當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第六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讀書動筆”,就是在書本的字裡行間進行圈點,在文旁、文後或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感想、體會或評論。針對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書本的字裡行間進行圈點、做簡單的筆記。

本文是一篇科學說明文,課文從中國與外國圍牆的對比入手,介紹了許多國家形式不同而又各具情趣的綠色圍牆,介紹了近年來我國綠化方面取得的進步,科學地說明了建設綠色圍牆對淨化城市、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儘管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但是教師在備課時還是要充分地考慮說明文的常識、說明文的考點、說明文的答題規範等內容。

課文的篇幅比較長,要想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在處理教材時,我綜合考慮“本單元的學習重點”、“說明文的.文體特點”這兩個因素,打算緊扣本文最突出的兩個特點(1.瞭解多種說明方法在文中的使用並理解其作用;2.體味課文精當準確又不乏情趣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分為五個板塊:讀一讀文字;說一說感知;找一找方法;品一品語言;想一想設計。

第一板塊為“讀一讀文字”,要求學生快速朗讀課文,初步瞭解文章內容,明確說明物件,為後面的教學打好鋪墊。

第二板塊為“說一說感知”,要求學生在快速朗讀課文的基礎之上,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結構(理清課文結構儘管有些老套,但它卻為引導學生明確說明順序做了很好的鋪墊)。本環節以學生自由發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第三板塊為“找一找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並引導學生體會其作用。本環節仍然以學生自由發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第四板塊為“品一品語言”,就是“體味課文精當準確又不乏情趣的語言”。關於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可由學生自己找例子體會,並且要強化說明文閱讀的答題規範。關於本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需要教師示範。

有此四個板塊,說明文的常識、說明文的考點、說明文的答題規範等內容都得到了體現。

第五板塊為“想一想設計”,屬於拓展遷移,要求學生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在做課件時,限於本人水平,力求簡單、實用。除了五個板塊的課件外,我還準備有“課堂小測”,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當堂訓練,“課堂小測”內容緊扣教材和說明文的考點。

以上是我在準備這一節課時的粗略想法。由於本人水平有限,耽誤了大家的寶貴時間,在此誠懇地希望各位同仁予以指導。謝謝。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曲胡笳救孤城》是新教材第十冊中的一篇課文。記敘了一個歷史故事,讚頌了劉琨面對入侵強敵時的勇敢與智慧。

課文開篇先交待了時代背景,西晉末年,北部邊疆很不安寧。在這種情況下,劉琨駐守晉陽城,勇氣可嘉,也為下文智退敵兵做了鋪墊。

課文接著寫匈奴騎兵將晉陽城圍了個“水洩不通”,晉陽成了一座“孤城”。此戰,敵我力量過於懸殊,晉陽守兵不過兩千,而匈奴騎兵則有5萬之眾。在劉琨沉著指揮下,守城將士“利用有利地勢英勇抗擊,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儘管如此,由於“援兵未到”,加上“城裡兵力減弱,糧食在減少”,“孤城”晉陽仍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劉琨不能不“急得團團轉”。

然後,課文用5個自然段的篇幅,詳細描寫了一天晚上,劉琨登樓巡察,面對冷月、荒漠……他發生一聲聲長嘯,驚動了匈奴兵營。劉琨由此想起了“四面楚歌”的故事,就讓人取來了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胡笳,對著匈奴兵營深情吹奏。劉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騎兵的思鄉情。匈奴將領眼看將士們無心戀戰,就連夜撤兵了。

“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座孤城,被傳為千古佳話。”課文就此戛然而止,顯得簡潔傳神,既交待了故事的結果,又點了題。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識字能力,教師只需針對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做強調;在詞語理解上,學生已經掌握不少方法,課前已經能通過預習自主學習詞語。在課堂中,教師更應做到在詞語的運用和表達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詞語的理解上。

學生通過四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概括、表達、感悟的能力。作為老師除了繼續提供一些學習方法之外,還更應注意每個教學環節設計上的層次性。不僅使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吃得下,也要保證學習能力較強學生能吃得好。

因為這是一篇歷史課文,因此在設計教學環節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基本能力、興趣。做到讓學生不僅能進入文字,更能從文字中感悟到主人公的品質。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在讀文中理解“水洩不通、悅耳動聽、哀傷悽婉、淒厲、四面楚歌、千古佳話”等詞語的意思。

這些詞語的理解並不只是單純的理解,可以說這些詞語貫穿整篇課文的教學。從引出課題對“聞雞起舞”一詞的理解;到整體感知各種方式對“水洩不通、悅耳動聽、哀傷悽婉、千古佳話”的理解;然後運用這些詞語進行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在研讀課文時,還將“淒厲、悽婉”進行比較;通過觀看錄影知道“四面楚歌”的意思。真正發揮詞語的作用,而不是隻為理解而理解。

目標二: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把課題補充具體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在處理這篇課文的朗讀方面有整體感知的讀;有理解後的感悟讀;有融入自己感受的情感讀;有老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讀……多層次的朗讀訓練旨在讓學生披文入情、以情悟文。因為課題一看馬上就能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因此只要把課題說說具體就是文章的

主要內容。

目標三:能在研讀課文中感悟孤城淒涼的意境和胡笳曲的魅力。

這是整篇文章的難點。因為故事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處理這兩方面時,都設計了對關鍵詞句的品讀。如“孤城”的“孤”到底是什麼意思?“冷月”的“冷”這個字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淒厲、悽婉”的比較等。另外這些詞句的品讀都穿插一定的能力訓練:概括能力:說說孤城的原因;想象表達能力:說說劉琨當時的想法;說說匈奴士兵聽到悅耳動聽、哀傷悽婉胡笳曲時想到了什麼?使得整個文字的把握更顯深度。

目標四:知道四面楚歌的故事,感受名將劉琨的勇敢和智慧。

四面楚歌的故事通過觀看錄影,出示句子:項羽的部下聽到楚歌,想起了家鄉和親人,軍心動搖,戰鬥失敗。並能根據這個道理總結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原因。在對主人公劉琨的感受和認識方面主要是通過資料的介紹,文字中描寫劉琨句子的反覆誦讀,以及出示詩人陸游對劉琨的評價:劉琨死後無奇士,獨聽荒雞淚滿衣。使學生真正感受劉琨的勇敢和智慧。

四、教學設計

研究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後,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上設計(詳見關於教案設計部分),著力體現以下三點:

(一)多樣化教學,拓寬文字的廣度

這篇課文與西晉歷史有關,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我們經常說語文教學要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在處理這篇課文關於一些歷史資料方面的教學時,通過以下幾個手段:

胡笳這一樂器的認識和對西晉背景的介紹,通過看圖、閱讀史料的方式來認識;一段生動形象的錄象使學生對“四面楚歌”這個成語有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文中適時插入的古詩品讀,既讓學生對文字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又契合了整篇課文的基調,喚起學生的舊知和對古詩文的熱愛;最後,《空城計》的`推薦延伸了學生課外學習的渠道。一篇課文的容量也由此擴充。

(二)多角度訓練,增加文字的厚度

課堂短短的35分鐘始終提醒我們的是:這堂課你重點訓練什麼?怎麼訓練?在處理本教材時,我重點訓練學生概括、想像說話、以及推敲語言文字的能力。對全文的概括,對孤城原因的概括;對劉琨無計可施時劉琨想法的補白,對匈奴人思念親人與家鄉的內容補白;對“冷月”、“荒漠”等詞的推敲,“悽婉”“淒厲”兩詞的比較……

此外,這樣的訓練不是單一的,而是與朗讀緊密結合。有整體感知的讀;有理解後的感悟讀;有融入自己感受的情感讀;有老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讀……多層次的朗讀訓練旨在讓學生披文入情、以情悟文。

(三)為課文補白,挖掘文字的深度

仔細研究文字,會發現課文在某些地方運用了略寫的手法。如劉琨在城樓凝視遠方,只寫了景,而沒有寫劉琨當時的想法,這一聲聲長嘯也不知從何而來。因此在學生結合上文,知道晉陽城成為一座孤城的原因後,再讓學生結合當時的環境,指導他們想像,長嘯由來的原因就十分清楚了。

另外,匈奴人聽了胡笳曲後就退兵了,課文只用了“思鄉之情”四個字解釋原因,對學生來說太過簡單。因此,我還原給學生匈奴人在草原上的生活,與戰爭時的生活做對比,通過想像說話訓練,真正理解匈奴人退兵的原因,感受胡笳曲的魅力,從中切實感受劉琨的智慧。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動物吃什麼》是省編教材大班上冊主題五:有趣的動物中的活動內容。本活動是在瞭解了動物的外形之後,繼續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選取《動物吃什麼》作為活動素材是因為:

(1).幼兒對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孩子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他們眼中的動物是他們的好朋友。能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重要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內容易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的知識水平.進入大班,幼兒對一些動物吃什麼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動物種類繁多,他們瞭解還很膚淺,而對草食,肉食,雜食知道的應該更少。《綱要》中說:教育內容的選擇即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即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3).靈活性強.本活動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執教者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去準備。有足夠的空間收集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只要本活動留著,什麼時候都可以執教。

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為:

1. 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2. 引導幼兒瞭解不同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3. 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本活動就是為達到目標1、2,這也是教材提出的目標要求。為什麼我又加上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目標呢?因為我有時感覺到雖然實施素質教育了,也啟發了,也探索了,然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卻沒有同步發展。半句話,一個字,一個詞的說,我覺得利用本次活動在充分完成目標1、2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空間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動物小狗,開始小狗來動物園了——我想給小狗送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它喜歡吃骨頭——我的好朋友是小狗,我把它放在3號桌上,因為它喜歡吃骨頭。《綱要》中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興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本活動就為幼兒提供了語言交往的平臺。

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

難點: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

為了突破重點、分散難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1. 動物卡片.20多種動物卡片。

青草、竹子、桃子、骨頭、玉米等圖片

2. 動物聚餐餐桌圖三幅

二、說教法

1. 情境教學法

本活動把幼兒帶入動物園參觀動物為情景,瞭解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 討論法

討論法是教師與幼兒圍繞某個問題進行思維碰撞或思維發散,本活動中討論的內容是由教師發起的,動物園還有許多動物,它們喜歡吃什麼呢?這樣運用已有的經驗,聯絡實際,發揮想象。對於吃雜食的動物也逐漸認識起來。

3. 示範法

即有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為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也有能力強的幼兒為其它幼兒提供的範例。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相學習,效果會更好。

當然教學中還靈活運用了其它教學法:如:提問法、觀察法、操作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通了幼兒多種感知通道。這也正象心理學告訴我們:個體在認識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個體認識物件的體驗也就越細緻,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三、說學法

淺顯的謎語,逼真的動物叫聲,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幼兒聽的習慣和說的習慣。活動情景的設計把幼兒帶入一個動物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動物,精練的提問:你想給誰送什麼?你的好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在這樣有梯度的提問中,幼兒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的內容呈螺旋上升,表達能力自然提高。聽的習慣、說的習慣也在培養。小動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即得到樂趣,又活躍了思維,即培養了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過程

《動物吃什麼》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其基本目的是通過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組織形式,活動流程為:設定懸念、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發現——組織討論。擴散思維——動物分類。提升經驗——活動延伸,擴充套件視野。

1. 設定懸念,引起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動物園又來了新朋友。誰來動物園了?緊緊吸引了幼兒,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動物們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

2. 找朋友,感知發現

(1).飼養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它們是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食物圖片,鼓勵幼兒說出這是什麼。

(2).你給誰送什麼?

幼兒說出給誰送什麼,並動手操作。然後扮演動物的老師說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用謝。這裡的師幼互動,即為下面的語言訓練提供了示範,也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為下面幼兒之間的互動打下了基礎。

(3).你的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

部分能力差的幼兒,有了前面的語言示範,也能試著說出來。這裡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麵向全體。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即瞭解動物吃什麼又發展了語言。

3. 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動物的種類繁多,前面幾種只是代表。經過幼兒討論想象,會說出更多的動物,能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使本活動重點得到突破。還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它又吃什麼呢?當老師問討論結果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有些動物只吃草,有些動物只吃肉,這樣就為下一步動物分類打下基礎。

4. 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如果簡單的讓小朋友給動物分類,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動物聯歡、共進午餐的場景。你的朋友是誰?它應該在幾號餐桌上,為什麼?為了減少盲目性,每號餐桌上先送上兩個小動物。老師簡單總結,幼兒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放置其它小動物。每位幼兒都非常興奮和愉快。興奮和愉快是幼兒活動的最佳背景。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敢說,敢做,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積極性比較高。在這裡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認識了許多動物,瞭解到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落實化解了難點。

5. 活動延伸,擴充套件視野

動物範圍的廣大,讓探索沒有止境。如果就此結束。剛激起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本活動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動物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請小朋友注意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互相交流。

說課稿 篇4

在與各種動物的接觸中,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常常會引發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如: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他們行走和防禦敵人的方式不一樣。他們對動物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慾望。

大班的孩子對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他們對動物的知識和經驗是零散的,需要教師給予孩子們歸整和梳理,幫助孩子們形成一個有關動物的比較完整的概念。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討論、判斷、推理等等大膽表述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發現動物之間的不同,探討動物的獨特之處。結合幼兒學習,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幼兒最近發展區,與孩子共同感知動物的自我保護,從它們的生存環境和它們各自的外形特徵有著很大的關聯這一線索入手激發幼兒熱愛動物和保護動物的美好情感。增強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自主探究,觀察,分析,討論幫助孩子將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內化為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到科學教育內容生活化,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說活動目標:

《綱要》指出“讓幼兒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學習能力、興趣、特點、需要既考慮已有知識經驗的積累又注重新經驗的獲得,綜合認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標:

一、鼓勵幼兒通過調查、分析、討論等,瞭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知道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幼兒的觀察調查、分析能力。

二、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祕的興趣,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說活動重點

《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做的過程中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只有讓孩子感覺到他們的新發現,是自己得到的結果和找到的答案,他們才會真正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因此,鼓勵幼兒通過調查、分析、討論等,瞭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發展幼兒的調查,分析能力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說活動難點

在幼兒 調查、分析、討論的基礎上確立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動物外形之間的關係。並能夠對動物的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進行分析,分析它們形成的原因,這是更高層次的。

說活動準備

1、首先知識經驗準備:課前認識各種動物,對各種動物感興趣,進行調查問卷,鼓勵幼兒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其次環境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自我保護的錄影、各種動物卡片、標記、白紙、水彩筆。

說教法 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立求“形成合作探究式”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採用了直觀法、分享體驗法、遊戲法等。這些方法的應用,克服了教師傳統的說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自主探究,快樂中習得經驗,同時培養了幼兒觀察力和樂與探索的精神。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通過啟發引導---觀察實踐---討論評價---活動延伸的學習過程來進行。

說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一 由多媒體課件“鯊魚來了”引題:“在寧靜的大海里一條大鯊魚出來想攻擊一隻烏賊,烏賊利用噴墨來隱蔽自己,使自己脫離危險……”

(我運用多媒體教課件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且聲像並茂,動靜結優點,匯入活動同時調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才你看到了什麼?

2、烏賊使用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的?

3、烏賊有沒有被鯊魚吃掉?

活動環節二 共享調查問卷(動物的自我保護調查表)教師簡短小結

(這一環節中我運用參與法與分享體驗法)“請你拿出調查表和好朋友說說,你都看到了那些資料。”鼓勵幼兒展示並大膽表述自己的調查分析,和同伴資源共享。初步解決重點目標。“原來小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想辦法來保護自己”

(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幼兒運用調查、分析、討論和統計的方法獲得各種動物保護自己的知識。同時在活動中注重幼兒和同伴之間的資源共享,注重同伴之間的互相引領、互相學習、互相獲得。使幼兒在活動中學習,探究的主觀能動性大大發揮。)。

活動環節三 集中探討分類:通過遊戲法對有相同自我保護方法的動物進行分類。

第一類 有保護色的動物:青蛙、蚱蜢、變色龍等運用環境色來隱藏保護自己,然後引導幼兒分析它們的生活環境。

第二類有盔甲的動物:烏龜、蝸牛、田螺、河蚌、等引導幼兒分析它們共同的外形特徵。

第三類 有其他自衛方法:海膽、刺蝟用硬刺、斑馬、鹿兔用快跑、小壁虎用自切、黃鼠狼用臭氣,在這一分類環節中,教師出示標記和幼兒共同記錄。

(教師和幼兒對各自的調查分析表進行討論與分享,同時集體歸納它們的相同。在環節三中,通過表述、操作分類、分析探討、記錄等方法,使重點目標得以突破,難點目標進一步解決。)(“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在與小組合作遊戲的過程中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法,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又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

結束:整個教學過程孩子都是處在積極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活動中,通過感知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物件提出問題再帶著問題通過與同伴協作觀察交流中得出結論。老師始終是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新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嘗試新鮮刺激的事物,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愛做鑽爬的動作,鑽山洞、爬地墊及扮演黑貓警長。因此我在中班設計了“接送小動物”的健康活動沿直線、穿過各種障礙、阻擋敵人的襲擊,以減少對身遊戲的難度。有效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黑貓警長和白貓隊員及動物是幼兒平日喜歡的,本次健康活動利用黑貓警長和白貓隊員及動物作為幼兒遊戲的物件,通過幼兒以任務的形勢嘗試沿直線快跑、穿過各種障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培養幼兒勇於挑戰的精神。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的作用,我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幼兒學前綱要》為依據,確立了能力、認知、情感方面的目標,本節課共設計了三個目標

1、讓幼兒練習直線快跑,提高幼兒自身的平衡力;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3、能加強幼兒積極鍛鍊身體的意識;對於中班的幼兒對於鑽山洞、過獨木橋、趟過小河並不陌生。

我經常發現有許多幼兒從拱形門鑽過,但卻不能很好的掌握鑽過的動作,不不會把身子放低。動作還不夠熟練和鞏固,在複雜的變化的條件下,動作易變形,從而出現有些幼兒落地時臉,影響了鑽的安全性。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繼續鞏固和提高已掌握動作,使動作更加熟練和不斷提高。根據幼兒運動能力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在活動中,著力鞏固幼兒鑽山洞的正確姿勢,以增加鑽時的安全性。

活動難點:穿越過各種障礙。當障礙創設到一定程度時,幼兒會產生一定的害怕,這時需要老師鼓勵他們勇於挑戰、提醒他們注意要領。同時老師也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穿越過各種障礙,使活動呈現出挑戰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

三、說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創設多個嘗試區。

2、物質準備:平衡木(椅子)、山洞(拱形門)、崎嶇的路(墊子)、小動物(玩具)、頭飾(黑貓警長和白貓 隊員)、磁帶

四、說教法

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體現綱要中: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原則。激發幼兒學習和鍛鍊的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發展其能力。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演示法:教師在幼兒在嘗試任務前的準備,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要領。教師把正確的按直線快跑、竄過各種障礙、阻擋敵人襲擊方法演示給幼兒,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

2、激勵法:

3、交流討論法:通過練習、集中交流,再練習再交流,使教師和幼兒共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活動中出現的不正確姿勢、和特殊情況師生共同探討使之得到經驗的積累和提高。

4、自主探索法;活動安排了三次探索,第一次,按直線快跑的方法將動物轉移出森林。第二次探索,穿越過各種障礙將動物送往醫院。第三次探索,接動物出院。三次探索的活動目的不同,內容不同,在對保護的要求上也逐層深入,體現了一節課中層層遞進的.要求。

5、觀察法: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分散練習,糾正部分幼兒不到位的姿勢,引導幼兒想出不同方法。及時對勇敢的幼兒加以鼓勵。

6、對比法:在集中展示的時候,教師通過邀請個別示範,通過對比展示,讓幼兒發現正確完成任務方法。此外我還採用了重複練習法、問題設定法、動靜交替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嘗試練習及接受人物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經驗。

7、遊戲法:在整個教育活動中,以遊戲貫穿於整個內容,使幼兒覺得這個教育活動充滿誘惑,能積極的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去。

五、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設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採用了以下學法。

1、嘗試法: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嘗試接受任務前的訓練,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能正確的、快速的完成任務,當然幼兒在練習過程中會發現問題:穿越障礙的時候姿勢的掌握。選擇正確的位置的合適性,他們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自己借鑑同伴的 經驗。嘗試用正確的完成任務。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想這次健康活動“接送動物”一定會對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樂,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也將會永遠讓他們回憶。與此同時他們不僅學會了本領,也會回憶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情景,從而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六、說過程

我採用環環相扣來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組織幼兒進行準備活動——進行遊戲——放鬆運動。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是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幼兒“沿直線快跑→走過平衡木→鑽過山洞→趟過小河→爬過山路→沿直線快跑);讓幼兒熟悉活動前的內容,能為活動打下基礎。

2、基礎部分:讓幼兒嘗試按直線快跑、穿越各種障礙、合作阻擋敵人襲擊展開各個遊戲,鼓勵幼兒能勇敢的接受任務,完成任務;整個活動以遊戲為主,對幼兒充滿誘惑。

3、結束部分: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鬆肌體的動作,也是動靜交替。讓幼兒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並和動物進行交流,培養幼兒愛動物的情感。

反思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認識小數,它是國標版小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一位小數,初步認識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性質,小數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本課教材的內容主要是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教材先出示了幾件商品的價格,通過“說”,啟用學生已有的對小數的認識,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心理需求。同時利用學生對元、角、分關係的認識,分別介紹把1分、5分和4角8分改寫成以元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兩位小數的含義,初步掌握讀寫方法。接著教材通過在直尺上分別用分數、小數來表示4釐米和9釐米的長度,進一步明確幾個百分之一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再讓學生在直尺上表示7毫米和15毫米的長度,類推出幾個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數來表示。在次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抽象出小數的意義。隨後的試一試幫助學生在比例題更為抽象的層次上理解小數與相關分數的關係。最後安排了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理解。

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關係。而理解小數的意義是本課的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學生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關係。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使學生在用小數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小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我準備按如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個買賣商品的主題圖,引導學生說出用“角”、“分”作單位,圖中各種商品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學生集體交流說說每種商品的具體價格。接著引導學生思考,你已經知道了哪些關於小數的知識呢?學生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數:認識小數。這部分教學通過創設一個學生所熟悉買賣商品的情境,建構了新舊知識的聯絡,讓學生體會到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對已有小數知識的回顧,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的動機。

二、討論交流,探索新知。

例1,我首先讓學生知道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寫成小數0.01元。接著引導學生討論:那麼5分,4角8分分別是1元的幾分之幾,寫成小數是多少元呢?學生小組討論,分別說說自己的想法,集體交流得出5分是1元的5/100,還可以寫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還可以寫成0.48元。最後指導學生兩位小數的讀寫方法,先讓學生試著讀給同桌聽一聽,再交流讀法,特別是0.48不能讀成0.四十八。這部分教學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兩位小數表示的是百分之幾,培養了學生知識類推的能力。

例2,我首先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怎樣用“米”作單位表示1釐米的長度?學生觀察直尺,討論交流得出1釐米是1米的1/100,也就是1/100米,寫成小數是0.01米。再引導學生獨立寫一寫:4釐米和9釐米用分數和小數可以怎樣表示呢?學生獨立寫一寫,並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集體交流:4 釐米是1米的4/100,也就是4/100米,寫成小數是0.04米……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交流自己的想法,進一步突出了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1毫米。1毫米是幾分之幾米呢?寫成小數是多少?學生根據兩位小數的意義獨立思考,集體交流得出1毫米是1/1000米,可以寫成0.001米。隨後我引導學生獨立寫一寫7毫米、15毫米寫成分數和小數各是多少?學生獨立思考,嘗試寫數,交流得出7毫米是7/1000米,即0.007米;15毫米是15/1000米,是0.015米。在交流的過程中適時指導三位小數的讀寫方法。這部分教學通過採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知識的類推,使學生逐步對小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最後,我引導學生結合例1、例2,同桌討論自己是怎樣理解小數的?同桌互相說一說,交流自己的想法。經過學生充分討論並交流得出了小數的意義。通過學生的討論和自主探究,結合例題,使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三、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根據以上內容,我準備在實踐練習中安排以下內容。

1、讀出或寫出下面各數,並說說表示幾分之幾。學生互相讀一讀,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

2、試一試。我先讓學生說說每個圖形分別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塗色部分是這樣的多少份?學生先交流,再獨立填寫並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與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絡,鞏固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3、練一練。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並集體交流。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分母與進率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4、單位換算的題目。我先讓學生說出單位之間的進率,學生回顧交流。再引導學生獨立填空,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白單位換算的思考過程,改寫時進率的重要作用,特別像23毫米=()米這樣的題目,更應讓學生多討論理解。

綜合這節課的教學程式,本課的教學特色是:(1)以學生髮展為本開展課堂有效教學。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創設買賣商品這一生活情境,激發學習慾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2)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在認識小數的意義時,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交流時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在練習中,逐層深入,各有側重點。(3)注重與生活的聯絡。以學生最熟悉的商品價格作為學習素材,學生在觀察,討論與交流中,體驗到了數學和生活的聯絡和數學的價值。

說課稿 篇7

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教材總體分析、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教法、學法的確立、教學過程。

一、教材總體分析: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讀準生字的音,能分析生字的字形,並說說記住生字的方法。

(2)口頭擴詞,選詞說話,訓練學生的思維,口頭表達能力。

我在設計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和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學情,採用預習 — 自學 — 交流— 點撥,的教法教學生字。緊緊圍繞自學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學習生字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說學法。

(一)預習方法的指導:通過課前佈置預習生字的音、形,學生藉助圖解字典、生字卡片等方法進行預習。從而,培養學生課前做好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自學生字的指導: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結構,並說說記住字形方法,初步瞭解字義進行擴詞,選詞說一個完整句。課堂集中和起來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互相交流學法。教師點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學習生字

課上讓學生四人互查交流預習情況,目的是促進學生預習的落實,激發他們的預習興趣,能把競爭意識引入預習中,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又能便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使預習落到實處。

教學生字了、子,我先出示兩個生字,然後範寫,學生書空,在請學生描紅,臨寫,然後將學生的生字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自評,相互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書法鑑別能力,寫好生字。

板書設計

《哪座房子最漂亮》說課設計 《哪座房子最漂亮》出自於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一冊第七組文第六課 以下是我對《哪座房子最漂亮》第一課時(識字課)的說課設計。 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教材總體分析、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教法、學法的。